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妻先纳妾,对名声不好,到底还是忍住了……

可这又能忍多久呢?

三百六十七商业管理委员会

从河间郡王府里面出来,苏宁很是舒坦的伸了伸懒腰,在四大护卫的服侍下坐到了来福的身上,本来是可以自己坐到来福身上的,但是吃得太多,行动起来颇有些不方便,所以只好让四大护卫帮忙了。

话说今儿个李芮涵的本事当真是让苏宁大吃一惊了,这小妮子这些日子的苦没有白吃,李家上下天天去野战医院总院拜访孙思邈也没有白去,这个菜的味道做的虽然没有苏宁亲自上阵要好,但是比起那些大厨而言,已经有七八分的火候了,爱情会让人疯狂,这一点放在男人和女人身上都是妥当的,当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

李芮涵的初恋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苏宁,所以对待这份感情,她是下了苦心的,短短的一个多月就把原本根本不明白的厨艺修练到了这种地步,原本的黑暗料理女王终于华丽蜕变成了美味料理女神,虽然今天吃的菜式很普通,没有那些味仙居大厨做出来的华丽菜式,可是吃起来,就是那样的温馨甜蜜。

而且李芮涵煮饭的水平很高,这一点苏宁发现了,这白米饭能给她煮的不硬不软,颗粒饱满,沾上汤汁更是鲜美无比,苏宁就喜欢这种饭,一不小心连吃四碗,李芮涵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吃了半碗饭就不吃了,撑着下巴直勾勾的盯着苏宁看,似乎苏宁吃的就是她吃的,也或者是所谓的秀色可餐……

男人好女色,女人好男色。性也,虽然苏宁没有帅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地步,但是在大唐这个满朝堂都是高富帅的时代,也算得上是撑的了场面的,加上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特殊定律,李芮涵觉得自己吃得很饱,很饱……

吃完之后嘛,苏宁吃得很饱,全部都给吃光了,李芮涵也吃得很饱。又没有闲杂人等在一旁碍事。双胞胎姐妹花儿早就给李芮涵赶走了,所以这个时候这里附近只有李芮涵和苏宁两人,按照时间上来推算,至少还有半个时辰李孝恭才会过来撵人。一个小时啊。干什么也够了。苏宁保暖思那啥了,这手脚上就有些不干净了。

李芮涵羞得连连躲闪,但是被苏宁恬不知耻的缠上了之后。那种贴在一起的感觉让她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苏宁继续恬不知耻的进攻,而且欲火愈演愈烈,终至熊熊燃烧,小苏宁再一次骄傲的抬头宣示自己的存在,同时对苏宁屡次压制自己提出强烈不满,热烈渴望达成它的使命,完成他命中注定的周公之礼。

李芮涵也感觉到了,尼玛一根棒子杵在两人之间能感觉不到吗?她的脑海里面再一次的出现了闺中小姐妹的私房话儿以及老婆子的谆谆教诲,那些让人羞愤欲死的特殊手段,那些专门伺候自己心上人的手段,她的小手微微有些动作,但是转瞬之间她猛然推开了苏宁,在苏宁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苏宁推出了房门,然后迅速关闭了房门,喘着粗气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夫君还请回去,妾身也要睡了,来日方长。”

苏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刚才的确是保暖思那啥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对于古代女子而言,若是不能在新婚之夜完成最重要的蜕变,是会遗憾死的,那还是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要是有人知道了,肯定立刻就要把这对狗男女浸猪笼了,哪怕是未婚夫妻,大唐很危险,很危险……

于是苏宁只好好好的安抚了一下极度不满意的小苏宁,然后打算看看你今天晚上是否需要做些什么,摇着头往回走了,走了几步路,苏宁就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双胞胎姐妹花儿站在自己身后,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苏宁有些无奈,这两个小丫头是要干什么?苏宁正想开口,两个小丫头莫名其妙的转身离开了,这让苏宁很是郁闷,不过转念想想,也对,这两个丫头心里头是怎么想的,也大概有了些头绪,怕什么呢,早晚都是苏家人!

苏宁吃的很满意的回家了,但是这股子火焰在肚子里面乱窜,喝了很多凉水才渐渐压制下去,昏昏沉沉的睡去了,这天夜里面,苏宁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带着面纱的女子和自己行云布雨,这女子身上有种很特别的香气,闻起来直叫人心里头没有其它的,整个身子骨都酥软了……

第二天早上苏宁起来一看,唉,果然啊,黄帝内经里面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按照虚岁来算,自己的确已经十六了,这个精满自溢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做做比较旖旎的梦也很正常,这就说明自己是一个精壮的男子,需要阴阳调和了。

那个梦是怎么回事?那个蒙面女子是什么人?那股奇怪的香味儿是怎么回事?苏宁不由自主的抽了抽鼻子,突然惊觉,为何屋子里面会有一股淡淡的香气,若有若无,而和梦里面闻到的香气差不多……

思来想去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苏宁只能当做是府上人新弄的熏香,大门大户常用些熏香也很正常,就是不知道这熏香是什么熏香了,不过是有轻重缓急,已经把那些商人晾了许久,立威也立威了,接下来就是给甜枣儿了,这个时候把商业管理委员会章程抛出去,效果最好。

自己最近心情不错的消息散布了出去,下一个时辰,商人们的拜帖就送来了,苏宁暗自偷笑,效率真高,一涉及到赚钱,这些人的效率一定是最高的,苏宁整理了一下衣服,去了纵横司,宣布了这些商人可以进来了,这一回,商人们是有备而来的,一进门二话不说先道歉。苏宁一句话还没说呢他们那儿就已经二十多句道歉的话来了,连珠炮一样一句接着一句不给苏宁一点儿插嘴的机会。

好不容易说完了充满歉意的话,又是一箱子一箱子的高级食材送过来了,说是什么知道苏侯爷两袖清风,道歉礼品用钱财不太适合,所以就找来这些珍贵的食材,希望苏侯爷接下,原谅他们之前的无礼举动。

好家伙,知道老子吃货的名声,直接送吃的。好啊。堵住众人悠悠之口,送点儿吃的无所谓吧?苏宁咂咂嘴,最终败倒在了美食面前,笑纳了。而后请这些商人落座。开始上谈正事儿:“你们的来意也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上一次本侯也的确有些暴躁了,这段时间也有些自责。觉得这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总是那四十家人在赚,早晚有一天要给赚出事情来,这贪心不足乃是为人处世之大忌,也是世人厌恶商人之原因啊!”

苏宁说着就扫视了一遍这些商人,这些商人低着头没什么表示,眼神闪闪烁烁的,显然听出来了苏宁是在暗地里面告诫他们,但是苏宁自己也是办理了家业的人,也算是从商了,但是因为是官员,是贵族,就可以视之为家业,而不用担心别人去说,这是贵族阶层的游戏规则,商人就不一样了。

当然,苏宁也不希望这些钱都给第一批四十家赚光了,苏家还好,办的是酒楼生意,严格的算起来根本不算什么,除了炒菜的技术根本也没掌握什么,而那些办理木材铁器生意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商业大亨,让他们越来越肥壮只会让朝廷和李二陛下那些人提早下手,把这些肥猪宰了,喝血吃肉,打乱了全盘计划,必须要分开,分开来一家家的缓慢增长,看起来很少,很分散,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把一百多家商铺集合起来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就是商业管理委员会的宗旨,方便控制这些商人和后期加入的商人,每一级商铺都可以派一个人进入商业管理委员会,人品和名望都要有保证,这一点上苏宁并不担心,四十家第一批商队的商铺都已经传来了准话儿,一定支持这个商业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并且派出代表成为委员,还要推举苏宁去做委员长,这个苏宁推辞了,而是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商担任委员长的职务。

自己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里面,没有必要再继续招摇下去,而且明目张胆去和一群商人混在一起,反而不美,暗地里操控就可以了,章程都列举好了,苏宁就把这个事情宣布了下去,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也没什么反对意见,统统答应了,然后苏宁宣布了惩罚措施。

之前本来只打算留三个月的缓冲期,让先去开路的商家们多赚三个月的钱,弥补一下他们,毕竟人家是用命去搏富贵的,而后来你们的举动很是不好,作为惩罚,也为了明确商业管理委员会的威严,你们前往西突厥做生意的日子,将在六个月之后,也就是贞观七年的二月份才可以,以儆效尤,今后的一切,都要有商业管理委员会来仲裁,你们之间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到明面上来,大家一起讨论,不允许有例外,一旦发现违反规矩的,驱逐出商业管理委员会,取消准许在西突厥行商的资格。

一些上了年纪的商人立刻发现了这个商业管理委员会的猫腻,这里头肯定有猫腻,苏宁都说了,一旦被逐出商业管理委员会,就要取消在西突厥行商的资格,一旦失去就要取消,这就意味着新加入的商人也要进入商业管理委员会,才准许在西突厥行商,那也就是说,这个商业管理委员会,这个特殊的组织,实际上已经代替朝廷部门管理起了整个西突厥的行商,而且参与者还都是长安大商。

这可不对劲啊,这样一来,岂不是这些有名望的大商都要加入商业管理委员会吗?大堂没有专门针对商人的部门和明确的法律,基本上都是民间自发管理,成立一个什么委员会的,不特别,虽然这个名字没听说过,但是,整个西突厥的商业贸易都要掌握在商业委员会手里面……这位苏侯爷想做什么?

想做什么?控制你们呗,不想你们失控呗!为了利益你们可以联合施压,为了利益你们同样会狗咬狗,一个商业管理委员会就能把你们给圈住,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商业委员会内部就能解决,惧怕失去行商资格的商人们会不遗余力的配合朝廷的行动,乃至于排挤那些想跳出掌控的商人,这就是商业管理委员会最主要的目的所在。

三百六十八食神

商业委员会的事情苏宁很早就上报了杜如晦和李二陛下,杜如晦忙着学习纵横术,没时间搭理苏宁,李二陛下倒是很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章程,勉励苏宁仔细控制这些商人,绝对不能让他们失控,同时对苏宁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示肯定,皇帝很高兴,立刻赏赐苏宁高档食材二十箱——都是贡品,一般人儿我不给他……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皇帝拿食材赏赐苏宁的事情,被有心之人的大嘴巴传扬了出去,苏侯爷本来就因为味仙居而隐隐有被尊为大唐食神的趋势,现在连皇帝都拿食物奖励苏宁了,苏宁食神的称号当之无愧,好事之徒立刻就开始宣扬苏宁食神的称号,广为人知,而这个事情苏宁还没有意识到,所以当商人们给他高级食材的时候他只当这些人是对症下药了。

殊不知长安城里面已经渐渐流传开来了苏侯爷不爱钱才不爱珍宝,对于美人也无甚需求——三个大美人儿在家里面杵着呢,但是唯独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传言,由于苏宁掌握的部门都很特殊,面向广大寒门子弟,所以很多对于苏宁有所求的人立刻转变策略,把原本准备送给苏宁的钱财珍宝美女统统换成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无一不齐备……

苏宁就有些纳闷儿了,这个军事大学姑且不是他一人说了算,这是大唐军方的俱乐部。苏宁一个人说了不算,但是纵横司现在基本上是苏宁说了算,正牌总管杜如晦沉迷纵横术,纵横司大小事务具有苏宁打理的事情已经是公开的消息,既然掌握了这样的部门,那么事情自然也不会少,谁让纵横司面向全社会招募人才呢!

这个世家子弟啊,也不是每一个都能得到官位的,正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什么好处都是嫡长子的。其他的庶子只能分到一部分的利益。赏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儿,混吃等死,有点儿才能的还能混出头,比如孟家二子孟雨。现在在军事大学里面风头不小;但是一旦出了一个不但无能而且没有位置的庶子。那就真的是弃子了。没用的。

所以大家族也有大家族的烦恼,儿子太多,无处安放。要真的不在乎吧,倒也不可能,而且有些孩子很有才能,就是不是嫡长子,所以没办法继承爵位和家业,只能另辟蹊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部门的主管都会多多少少的收到一些礼品——来自于各大家族家主的求情,希望给那些有些才能但是无望继承家业的庶子一条路。

毕竟还是自己的骨血,成长起来到时候分家了也可以为主家引为臂助,关系再不好也算是一支分支,多了一层保障不是吗?当然他们也知道要是真的给弄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过去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真正的废物都花钱养着,等死算了,就是那些有些才能又没有正规路途做官的,才需要这样的安排。

都是同僚,你帮我我帮你的也算是官场上的一条路不是吗?凡事不能做绝了,你做绝了别人,别人也会做绝你,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广结善缘,到时候就算人家不帮你,也不会有多少白眼狼出来落井下石,因果循环啊!

所以面对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拉来这些庶子考验一下学识,只要稍微过得去就给安排一个职位,要是真的很不错的话就给安排一个实权职位历练一下,对方家族定然感激不尽,这个人情就算是得到了,将来有他们还的时候,搁谁身上也愿意留一条后路啊,这个事情你不说我不说,但是大家都明白,皇帝自然也明白。

这个封妻荫子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完善的,到了什么级别,就可以荫几子,一生下来就可以安排些什么职位之类的,当然这个远远不够需求,暗地里的一些交易是少不了的,李二陛下自然知道,但是绝了这条路,恐怕会引的群臣不满,面子上视而不见,暗地里用考校官员的方式予以限制,以连坐制度震慑一下那些选拔官员的主官,不让此事扩大规模即可。

纵横司草创,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民间人才够不够用且不说,能够多些人才,谁会不愿意呢?苏宁自然也不会不愿意,所以从与西突厥互市办成之后,纵横司就多了一些来访之客。

纵横司和其他的部门不一样,那是打着复兴纵横家的旗号,在皇帝的支持下办理起来的部门,这个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但是学问却是儒家的学问,这一下子出现了消失已久的纵横家出来和儒家对着干,儒家能愿意?了解山东豪门的人都知道纵横司很危险,即使有皇帝撑着也一样,但是有军方背景的苏宁担任了主要职位和右仆射杜如晦保驾护航,这个安全系数自然也多了不少。

各大家族都是手眼通天之辈,知道了纵横司安排的第一批商队那二十家军中豪门的商队,等于是把纵横司的纵横家与军方大佬们的兵家结成了利益同盟,没有纵横司,他们就不能明目张胆的赚钱,现在西突厥贸易如此火爆,多少商家挤破脑袋也想加入,谁愿意放开这块肥肉?最重要的是,谁要是动了纵横司,那就是在和军方作对,苏宁把军方引为靠山,有军事大学做靠山的军方自然也不怵,儒家想要动手,也要顾忌一下刀剑之威。

综合判断了一下,纵横司的势头不错,他们发现苏宁做事情那是一步一步的,环环相扣,劳动改造促进大唐的侵略性,间接提高了军队的地位,提高了军队征战的可能性,抬高了军队在民间的威望,接着再在合适的时候推出了军事大学。打牢了军中将领的地位传承以及军中军官的主要来源,确立了军事上的传承,等于重新塑造了严谨的兵家。

传承已定,儒门想要插手兵权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而且自古以来文武都是分立的,你不能欺负我,我也不能欺负你,否则就要坏事儿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兵家就兵家吧。你别来碰政权就好了。没别的要求,儒门对于掌握枪杆子的兵家相当的忌讳,军方自然也忌讳儒门,双方都不敢撕破脸皮。

等到军事大学确立之后。苏宁才一步步的推出了纵横司。同时将之前没有办理完成的西突厥事宜作为纵横司的第一件工作。巧妙地将军中大佬家中的商队引了过去,用军队的威势替纵横司保驾护航,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接着用巨大的利益绑牢了军中大佬,把纵横家和兵家绑在了一块儿,谁要是触动了这里面的任何一环,都等于直接出动够了军方和纵横司的根本利益。

谁敢啊?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的舆论导向,都认为纵横司和劳动改造有了直接的关系,尼玛劳动改造政策是全天下都支持的政策,免除了百姓的徭役,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大家都欢迎的不得了,谁要反对劳动改造就能给撕碎了,所以纵横司目前看来是稳如泰山,稳步发展,苏宁那小子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就算到时候儒门发难,大家一起发力,也能给他顶回去!

一念至此,新创立的求贤若渴的纵横司立刻成为了各大家族眼中的香饽饽,主管苏宁更是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焦点,只要说服了他,就能给自己的儿子在纵横司里面谋一份职位,说不定还能学习学习纵横术,先秦显学纵横术,听说是相当的厉害啊,当初苏宁不就是用纵横术让西突厥换了天下吗?

儒家是做不成了,那些家伙眼高于顶,可是重新复兴的纵横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大家都是先秦时代的显学,纵横家的地位可并不低,只是一直都没有出现而已,如今一旦出现,有机会和儒家分庭抗礼,成为纵横家,那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所以他们瞅准了机会,开始贿赂苏宁,想要结一份“善缘”,这个苏宁喜欢什么东西自然就是主要考察的对象,得出来的结论让他们很吃惊,苏宁不缺钱……开玩笑,长安城最火爆的味仙居尼玛就是人家的,日进斗金,人家缺钱?

金银珠宝什么的自然不缺,古玩字画?那倒有可能,苏宁好歹也顶着个才子的名头,那一笔字写的当真漂亮,尤其是经过了朝廷里面的追捧之后,有人开始重金求购苏侯爷的墨宝,但是有价无市,因为苏宁很少写,基本不写,如今也就褚遂良府上有一副字,宝贝的和什么似得,有人来看都舍不得,除此之外,也就是皇帝手里有一副……

这是个方向,可是大家都送,这感觉不是很好,还有什么其他的吗?继续打听,打听来打听去,李二陛下以二十箱贡品食材赏赐苏宁的事情给传扬出去了,大家恍然大悟!哦!苏侯爷喜欢吃!会吃!懂吃!是他娘的长安食神!这下可好了,古玩字画要精心选购,害怕苏侯爷不满意,可是这食材就好多了,新鲜的还是腌制的,都是极好的!谁家里面没有好吃的?

而且送吃的还比较不容易被人家讲闲话,查还查不出来,都给吃掉了不是吗?去茅厕里面找?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大家伙儿纷纷搜刮精致的珍稀的食材,顿时整个长安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食材热……

苏宁就纳闷儿了,这些日子总是有什么家主啊大官儿啊之类的,之前见也没有见过的人,带着很多的大箱子到苏府来拜见苏宁,拜帖是递了一张又一张,苏宁也不想这个关键时刻得罪人,所以就统统接见了,来的目的千篇一律,希望将家中一些很有才华的子弟送入纵横司历练一下,若是苏宁满意的话,是否还可以传授纵横术,大家读了太久的儒家经典,也想试一试新鲜的,比如,纵横家的经典,就算是成为纵横家,也是挺不错的啊!

这下子苏宁明白了,这些都是想走裙带关系溜后门儿的,这倒普遍,也不特殊,来大唐一年多了要是这个还不知道苏宁就真的是土鳖了,这个在现在很是正常,苏宁就不信这些人大张旗鼓的过来皇帝会不知道,皇帝肯定知道,但是这些人还是这样做了,这是潜规则,很明显的潜规则,大家都要有意无意遵守的潜规则,潜规则,有的时候,可比法律有用多了……

三百六十九原来是你

苏宁想的不错,作为整个大唐的皇帝,天下他不一定能完全掌控,但是长安城他还是能全部掌控的,家臣探子遍布四地,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所以没过多久,很多家族的家主都上门给苏宁送礼物拜见的事情就被写成了密奏,放在了李二陛下面前的桌子上,李二陛下看过之后笑了笑,又递给了长孙皇后,示意她也看一看。

得到皇帝的准许,长孙皇后拿起来看了看,然后皱紧了眉头,说道:“陛下,苏宁是个聪明人啊,这个时候怎么会做这种事情?树大招风的道理他不明白吗?纵横司的创立本来就让不少人在意,这个时候他还大张旗鼓的接受人家拜访,恐怕明日言官弹劾苏宁的奏折就能堆满陛下的桌子了。”

李二陛下喝了口水,缓缓说道:“是啊,这是一定的,那是言官的职责啊,要是不弹劾,我反而要在意了,这种情况,我反而不担心了,我已经暗地里帮了他一把,这个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倒是这些官员想着法子给家中子弟安排职位,倒是让我有些担忧,朝中职位就那么多,给了他们更多,寒门子弟的希望就越渺茫。

苏宁建议设立军事大学和纵横司的一个原因就是打开寒门子弟通天之路,可是如今,这两处也被那些人盯上了,唉,这确实让我有些烦恼啊!至于苏宁的事情,我只能说,这是他迟早要面对的,与其偷偷摸摸。不如大张旗鼓明目张胆,观音婢可莫要忘了最近京城里面流传的苏宁的称号啊!”

李二陛下说完就笑了起来,长孙皇后细想一下,又看了一下密奏,笑了出来:“原来如此,陛下之前赏赐给他食材就是想让所有人都认为苏宁不爱钱财不爱权位,就喜欢美食,顺带着给了一个长安食神的称号,这样有求与苏宁的人都会投其所好,以美食与之。旁人就算想说。这个算起来也比金银珠宝要好对付的多。

这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苏宁这名震长安的食神了,如此一来,这个事儿就更像是笑话。而不是贪污受贿的案件了。陛下用心良苦。妾身拜服!”长孙皇后盈盈一礼,表示十分崇拜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摆摆手,笑道:“哈哈哈。这也是这小子的福气,谁让我就看他顺眼呢?他不会贪污,他根本就不缺钱,至于权位,如今他可是避之不及,他喜欢暗地里面准备好,然后再站在光明正大的地方做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就算是战场上也一样。

那一日克明来见我,告诉我,苏宁最大的价值不是在战场上,大唐或许可以得到一个名将苏宁,但是相对于苏宁的眼光来说,名将这两个字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苏宁看事情看得比其他人都要不一样,人家看的是一面,他偏要看另一面,还总能看出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自幼学习百家之书的他,自然和咱们这些读儒家经典长大的人不同。

这就是他学自他那位师尊最大的本领,眼光之长远深刻,让我非常惊讶,早在北定斛薛的时候,这小子估计就已经想到了今日和西突厥互市的事情,所以才会诱骗阿史那泥孰签订那个什么王庭条约,你也看到了,和西突厥的互市现在是何种情况,毕竟,他也给我弄来了不少收益,宫殿的修筑已经不需要国库支出了。”

长孙皇后略微有些惊讶:“这个事儿妾身还未曾关注一下,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一月味仙居在西突厥得了多少银钱?”

李二陛下摇摇头道:“不说了,你自己且去看吧,我算是服了这小子的眼光,为何如此精准,难道这就是自幼学习百家之术的和学习儒家经典之间的差异吗?也正是因为此,我才要竭力支持苏宁把百家给复兴了,人才啊,人才,人才是在是太重要了,对于大唐忠心的人才更重要,这些都掌握在山东世家手中,让我如何安眠?

儒家不能被灭,但是打压是必须的,只有铲除了山东,我才能放心的让儒家继续发展,否则,他们将永远是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柄剑,纵横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会有动作,就看这个小子如何安排了,唉,我也只能做那么多,接下来的就要看他自己的了,总是暗中相助,他无法得到历练,我之前所做的也就没有了意义。”

长孙皇后点点头:“这样的人才世间少有,是很珍贵的,但是一味相助,他得不到历练也是问题,那么陛下此次之举,也是想看看他对于这些事情的应付程度有无提高吗?”

李二陛下说道:“是也是,不是也不是,他既然入了朝廷,就要知道有些事情他避不开,永远避不开,早接触总比晚接触要好,现在还只是一个纵横司,到时候,哼哼,他能应付的过来吗?我现在虽然非常讨厌木秀于林这句话,但也不得不担心,且看他能走到哪一步,若真是到了那个地步,让他做宰相又有何不可?”

长孙皇后惊诧道:“宰相?”

李二陛下笑道:“这是克明推荐的,说苏宁若是成长起来,绝对是宰辅之才,一人就可以顶上房杜两人,放到军中反而是埋没了他治国的才华,房谋杜断啊,克明看人这方面可绝对不差,遇事也果断,他这样对我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很信任克明。”

长孙皇后按耐住心中的震惊,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做?”

李二陛下把密奏放在蜡烛的火焰上:“静观其变。”

苏宁不知道李二陛下的谋划,也不知道杜如晦的推荐,如果知道了他一定会害臊的,人家居然说他有做宰相的才华。这在过去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而且他也从来没有这个打算,现在的侯爷都已经够用了,烦恼就这样多了,看着满屋子的食材,他还真的有些花了眼睛,这些人啊,从哪里找来的这些食材?

腌制的就不说了,干货,储藏容易。可是这些八条腿横行无忌的大家伙们也能找来新鲜的。在大唐这玩意儿可是要用蜂蜜腌制的,这新鲜的还真不多,而且价格昂贵,还有这些壳子通红的家伙们。这些主人只是听说非常美味。也不知道怎么个吃法。就说苏侯爷乃是长安食神,这些一定懂得比咱们多,就这样吧。改日老夫就让小儿去纵横司拜见苏侯,还望苏侯多多关照啊!

这个事儿就不说了,苏宁自然明白,对于纵横司而言,现在赶快扎根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扎根的话对于纵横司而言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官员越多,来源越繁杂,整个纵横司的抵抗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人多好办事儿啊,吸纳的人越多,关系网就越复杂,人家想动手也要顾及以下纵横司背后的势力不是吗?吸纳这些大家族的子弟倒也有其必要性,在笼络人心上,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明白了……

但是还是一样的,纵横司需要这些人,缺不需要草包,会坏事的只能滚蛋了,到时候人家还没找上门,自己就给惹得一身骚,那才麻烦,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