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特种兵-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命令雷诺埋手雷炸敌人一个人仰马翻。然后在背后狠狠打他们一下。谁知敌人又跑回来了继续朝他们施加压力。

    虽然压力很重不断的有人受伤但基本还是让卫进前心安。

    毕竟敌人逃不掉了。

    这么多敌人公然冒犯我们的领土作为军人就必须捍卫国家的领土尊严。就算死也得跟敌人干一场。

    作为一连的指导员在阿拉古山服役了七八年亲眼目睹连队的起起落落受够了窝囊气。看了敌人的所作所为基本可以判断原来跟边防连交锋的就是这伙敌人。

    不消灭他们报一箭之仇。卫进前又怎么能够对得起身上的这套军装?

    何况大家早憋着一口气。想在这场战斗中痛痛快快地干一场。牺牲了是英雄!胜利了仍然是英雄!

    一连的官兵们干的相当出色。打敌人一个伏击的时候他们硬是等着敌人一步步走进。

    指导员说把敌人放近一点打没有命令不许先开火他们强忍着冲动等敌人靠近一百米左右的距离才放开手脚打。

    第一轮扫射敌人就损失了十几个第二轮追击他们又干掉了七八个。

    初尝战果的边防军人信心百倍觉得雇佣兵并没有传言中的可怕也是爹娘养的也是凡体肉身碰到子弹照样会挂敌人也没有长着三头六臂把自己一口吞掉。

    一连在战斗中成长。每一个士兵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敌人从身边溜进来后部队迅速进行合拢。在山顶周围发生了一系列枪战。

    毕竟是人多雇佣兵忍受不了四面射来的子弹又匆匆冲出了埋伏圈跑到半山腰跟大部队汇合了。

    撤到山顶组织好有效的防御。卫进前清点了一下人数牺牲了3个受伤了5个。还有40多人还能战斗。这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

    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子弹。

    这次出来匆匆忙忙的也没携带多少子弹。每人才一个弹匣。经过高强度的消耗每个士兵的子弹所剩无几了。

    为此卫进前跟大家说:“子弹要节约点用要长点教训。不能让敌人发现了我们的秘密。再坚持坚持援军就会来了!”

    在两个排长的带领下几个兵爬下山顶冲进密林里寻找弹药。

    敌人的尸体扔得到处都是这标志着他们的枪支弹药也扔得到处都是只要接近敌人的尸体就不愁搞不到弹药。

    这是两个排长最初的想法。他们跟指导员汇报之后卫进前也同意了批准他们下去找子弹。

    谁知几个兵一下去敌人就发现了。

    敌人并没追赶而是等他们上来后调整了部署。

    不再像刚才那样大规模攻击。而是以零散的队形悄悄向山顶移动。

    卫进前大惊失色连忙指挥队伍散开观察周围的动静不要让敌人冲上山顶。

    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是最恐惧的。敌人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爬上来然后打一连一个措手不及。

    卫进前虽然没有接受过特种作战的训练但是这种地形这种局势一看就明白了。

    哒哒哒!

    随着四周枪声的响起一连的队伍炸了窝。

    不断有兵汇报前面发现了敌人。

    卫进前在枪声中发出愤怒的咆哮。“就算就用胸脯挡也要把敌人挡住!这事关一连的荣誉!”

    卫进前的确急了。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发动四周的袭扰。一旦防不住敌人就会攻破一连的阵地。

    作为一连的指导员自己的部队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

    首先在混战中战士们不是雇佣兵的对手其次敌人准备充分不愁没有弹药。

    卫进前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保住阵地。

    保住阵地等于保住了一连!

    只要阵地在兵就在一连就没有失败。

    相反如果敌人攻破了阵地那什么都没了。

    所以卫进前带着兵四处堵窟窿。

    几分钟下来又有三个兵受伤。

    幸亏反应及时封住两条敌人行动的路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两股敌人滋扰了一下也就撤退了。

    木兰山的顶峰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趁着休息的机会卫进前命令部队吃饭喝水养足精神。

    又清点了一下弹药。

    子弹总共只有四十多发。

 第822章 822:重新站起的连队

    822:重新站起的连队

    40个兵,只有40多发子弹,平均下来,每个兵只有一发子弹。他有些为难了。接下来的战斗还该怎么打。

    于是呼叫三排。问他们的位置。

    三排说:“我们就在山下!正在布置攻击阵地!”

    卫进前听后,仰声长叹:“天不负我!”

    遂报告具体的参数。

    一分钟后,几十发炮弹呼啸而来,砸在木兰山上冒出冲天的火光。

    轰轰轰!

    地动山摇!宛如人间炼狱!几十个雇佣兵在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中化为灰烬。剩余没死没伤的,也四散逃离。

    后来刀疤说,当时的场景让人惊叹。

    在一分钟之前,那些所谓的退役特种兵们还胸有成竹的攻击山顶的一连。炮弹炸响之后,60多个雇佣兵死了一大半。没死的雇佣兵早被这迅猛的攻势吓得魂飞魄散。

    也顾不上什么武器弹药了,更顾不上什么战术队形。反正怎么逃的快,就怎么逃。

    一次炮火覆盖,就把这些精锐的雇佣兵打回了原形。这极大的鼓励了中国边防部队的战斗决心。

    这些边防军人有如神助,端起自动步枪从掩体后面飞跃而出,朝敌人开火。

    仓皇溃败的敌人不敢恋战,分出几股队伍分头突围。卫进前又怎么会让他们逃走?

    指挥部队趁胜追击。

    古人云:穷寇莫追。还是十分有道理的。追得太紧,敌人就会反咬一口。相反,不追他,敌人就会专心致志的逃跑。

    作为中国军队代表的阿拉古山一连,受到的耻辱够多了。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敌人逃走!

    他们希望打赢这场战争,帮助阿拉古山一连重新站起。

    就算死,他们也要这样做。

    这样的场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他们希望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与一连的尊严。

    他们也是军人!

    也是堂堂的男子汉。也穿着这套军装。

    所以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有枪有弹的,用子弹朝敌人射击;有枪无弹的,便抄起背包上的工兵铲跟敌人干。

    敌人的子弹消耗的差不多了。在奔跑过程中,无心恋战,也甭提节约子弹,也不从心底过,去瞄准对手,反正怎么打着痛快就怎么打。

    对于雇佣兵来说,这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赚钱。战场形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们早已放下继续作战的勇气。只求快点离开这里。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这伙训练有素的敌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充其量只不过是普通的步兵,在炮火的奇袭下,在一连的追击下,他们宛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命。

    战斗持续了20分钟,f军区派遣的支援部队完成合围。

    在枪林弹雨中,卫进前接到军区首长的命令。

    “一连一连,我是司令员孟镇南,你们已经圆满完成任务,现在把战场交给军区特种兵大队!我命令你们,后撤500米,在山头的另外一侧撤出战场,由特种兵大队完成你们接下来的任务。”

    卫进前听到这句话后,没有半点惊喜。他呆了呆,发疯似的喊道。“凭什么?我们要亲手干掉他们!敌人欠我们一连的血债太多太多了!”

    一个小小的指导员,竟敢如此顶撞军区首长。让孟镇南大为惊讶。

    孟镇南听后,楞了一下,也咆哮道:“执行命令!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一个敌人逃出阿拉古山!”

    卫进前只好采纳军区首长的命令,停止追击,收拢部队,翻过山头,撤下木兰山。

    40多个士兵筋疲力尽地抬着担架,搀扶着受伤的战友,缓慢的朝山下走去。山坡上,响起一道嘹亮的号角声。

    茂密的树林里,一束鲜艳的红旗闪了出来,让一连的军人们倍感振奋。

    于是,几十个边防军人站在原地,腾出一条条道路,让一百多个身穿迷彩服的特种兵从身边奔过。

    只是眨眼功夫,这些特种兵大队的士兵们就爬上了山头,对敌完成严严实实的包围圈。

    灰蒙蒙的天空,响起震耳欲聋的螺旋桨声。

    嗡嗡嗡!

    两架武装直升机从空中闪出。只是在空中停留了数秒,机腹下侧的火箭巢就开火了。

    轰轰轰!

    火箭弹像蛟龙一样扑向地面,带着呼呼的火苗,朝地面添去。顷刻之间,战场上火光冲天,冒出一股股浓烟。

    十几个雇佣兵在爆炸声中发出凄厉的叫喊。接着,他们的声音被天崩地裂的爆炸所掩盖。

    无论什么样的部队,在没有防空力量的掩护下,在武装直升机的攻击下,都是纸糊的人。伴随着惊涛骇浪一样的冲击波,地面上来回逃窜的雇佣兵迅疾灰飞烟灭。

    武装直升机完成两次火箭弹覆盖后,迅速飞离战场。接着,是几百个特种兵表演的时候了。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偶尔传来几声枪响,所剩无几的几个敌人还想负隅顽抗,就成为中国特种兵枪下的活靶子。基本没费什么事,就击毙了七八个雇佣兵,扫荡了山体表面的一切目标。

    后来f军区特种兵大队的战士们说:“来这里,只捡了点残羹剩饭,好吃的好喝的,全被一连和直升机吃得差不多了。”|

    言外之意,硬骨头被一连啃光了。他们来这里,只不过是打扫战场。

    这种调侃充分说明了阿拉古山一连的战斗力。

    一连,跟特种兵比起来,不差什么!

    相反在战斗意志上更胜一筹!

    战斗结束后,军区命令特种兵大队搜寻程枫。他们害怕程枫在这场战斗中给自己的部队误伤了。

    令人意外的是,战场上没有发现程枫的踪迹。

    每具尸体都寻遍了。大部分雇佣兵是黑人白人,也有中东人,就不是见程枫类似的相貌特征。

    孟镇南得知消息后,给部队下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部队拉网式搜查,从山顶找到山下面,仍然没发现程枫的影子。

    孟镇南揪心不已,又把电话打到一连。

    一连正在木兰山东侧2公里的树林里休整。

    19师的后勤部队已经赶到这里,在树林里设置了卫生站,专门抢救重伤员。

    一连经过这一役,牺牲了3个士兵,重伤5个,轻伤11个。军医在帐篷里忙碌着,正在抢救中弹的伤员。

    听到司令员的电话后,卫进前问大家:“见到一个高个子瘦瘦的长着跟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雇佣兵吗?他是我们一连的老连长程枫,在那边卧底,正是他的情报,我们才打赢了这场仗!”

    “如果有看见他的,赶紧支一声,我们怕他有危险!”

    所有的军人均称,没有看见到这样的人。

 第823章 823:驻守天目湖

    823:驻守天目湖

    f军区在阿拉古山边境地区激烈战斗的同时,我们的7308也没闲着。

    按照总部的指示,我们部署在西阳岗。

    西阳岗在春城西南方向380公里,距离西单市只有19公里,毗连阿拉古山山脉,南边是茂密的一望无垠的原始丛林。后面也就是北边是一个蓝色的大水库。

    水库叫天目湖。

    天目湖的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首先从战略意义上讲。天目湖是个堰塞湖。其水源是从阿拉古山的群山流淌下来的。由于山谷众多,每逢下雨,滔滔的洪水就流到这里,被大山给阻断,就形成占地面积2561平方米的湖泊。

    天目湖的位置十分高,跟西单市比起来,就像是头顶的一盆水。一旦发生溃堤或决口,汹涌的湖水会迅速席卷西单市的城区。

    也就是说,西单市受惠于天目湖,也深受天目湖的威胁。上级把我们7308放在这里,就是要保护天目湖的安全。

    用一支特种部队的特种部队去保护天目湖,这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不,不仅仅是这样。

    根据程枫送来的情报,渗透到我国边境地区的敌人超过了110名。现掌握的人数只有80多人,还有四十多人没有发现踪迹。为了防范于未然,总部命令我们奔赴天目湖。

    7308驻守天目湖,并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作为一支精锐的机动力量,防范敌人朝春城乃至内部地区逃窜。

    据情报分析,这伙敌人训练有素,都是具备实战经验的外国退役军人。虽然他们是雇佣兵,可拥有的破坏性是非常强大的。一旦让他们混入内部城市,带来的危险性难以想象。这就是总部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在天目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天目湖已经被多支兵力给包围了。总部在命令我们之前,已经通知西单市的武警支队、民兵连队担负起天目湖的警戒任务。

    天目湖对于西单城区意味着什么?当地政府很清楚。不仅仅是饮用水源,而且是头顶的一盆水。一旦发生决口,西单市城区将会变为一片汪洋。

    西单市公安局接到命令后,迅速动员了一万多人保卫天目湖。

    我们的直升机飞到这里的时候,通过舷窗看去,天目湖的周围已经站着密密麻麻的队形。

    一条黑色的公路围着蓝色的湖泊绕了一圈。

    黑色的公路上,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武警支队及公安民警用人体盾牌围了天目湖一圈。

    除了武警战士、公安民警与民兵部队,还动用了防爆车,巡逻车,甚至是装甲车。

    三架直升机盘旋在天目湖上空,绕着蓝色的湖泊飞了三圈,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于是直升机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降落。

    飞机降落的地点在天目湖以南的西单市顶。

    这是一座海拔只有七八百米的山峰。

    或者不叫山峰。

    因为地势平坦,人走在上面,根本没有累的感觉。只不过天目湖一带的位置本来就有四五百米高,顺便把这座山的海拔带高罢了。也就是说,这座山…………是山顶之山。

    这次来天目湖,我带来了45人的突击队。三架直升机中有两架多用途直升机,满载弹药,满员装备。剩一架直升机是武直—10。

    这次任务,因为f军区也使用了武装直升机,所以我们并没有带多余的武装直升机。我认为,就这样的配备,对付敌人就足够了。

    7308驻守在天目湖,也是我跟孟镇南讨论的结果。

    出发前的早上,孟镇南跟我打电话。“他终于来了!”

    听到电话后,我的心脏砰砰直跳。还在问“是谁?”。

    孟镇南说是“黑蜂”。

    当时我就想,黑蜂不是受伤了吗?怎么这么快返回了?

    孟镇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他来了,正好!”

    孟镇南说:“这个情报是雷诺叫人送回来的!”

    听到这句话,我非常惊讶。

    我问:“雷诺只是一个新兵蛋子,他怎么知道的?”

    孟镇南在电话那边“嘿嘿”的笑了。笑得很得意。他说:“这是我一辈子遇到的最好的兵!”

    当时我颇为难堪。

    我知道他在说什么。

    孟镇南的意思是说,f军区也有出类拔萃的兵。言外之意,f军区将会拥有优异的特种部队。

    我知道他的想法。f军区一直想组建类似于7308的特种部队。由于局限于各种条件,这种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我很理解孟镇南。

    如果我是f军区司令员,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阿拉古山不平静,急需一支全天候、战斗力强悍、能打胜仗的特种部队应付不断涌现的威胁。

    虽然我们7308能随时过来支援,解决阿拉古山边境地区的问题。但毕竟是另外一支军区的特种部队。建制不同,又要绕过不少弯子,这对打击恐怖主义敌对势力不利。

    根据f军区提供的情报,我们凹子山特种兵大队电子情报中队对照地图进行了严谨的分析与计算。黑蜂这次前来,带来了一百多个敌人。其中大股的敌人有80多人,已在木兰山周围暴露。还有30多人没发现。

    电子情报中队把这三十多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模拟推演。兵棋推演的结果显示:敌人有可能吧目标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主岭,另外一个是天目湖。

    公主岭是黑蜂潜入内地的通道之一。这是敌人开辟的线路。只是被我们发现了。就我的观察,黑蜂相当狡猾,一定不会再走这条路线。而是会把行进的路线开辟到另外一个地方。

    天目湖跟阿拉古山原始的山脉与丛林连成一体。距离边境线120公里,距离公主岭60公里。周围是险峻的大山,还有茂密的丛林掩护。

    这30人的敌人有可能借助山林的掩护,赶往天目湖。

    天目湖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不仅能破坏天目湖,用水攻的方式制造混乱;而且还能从天目湖下山,直接渗入内部地区。那个时候只要敌人换上老百姓的服装,再想以极快的速度找到他们,就困难重重了。

 第824章 824:围堵防范

    824:围堵防范

    直升机在天目湖旁边的西单市山顶降落。

    山顶有个平缓的地带,处于树林中间,面积大约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正好可以做临时停机坪。

    飞机降落后,7308的特种兵们鱼贯而下,跃到地面迅速扩展战术队形,以交替掩护的方式向四周搜索。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惯性动作。在自己的国土上,特别是在其它部队已经做好地面警戒的情况下,做这种高度戒备的动作似乎是多余的。可7308突击队做起来非常认真。

    这就是7308跟其它部队不同的地方。平时即战时,无论处于什么时候,都以极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7308突击队来了45人,分别乘坐两架多用途直升机。分为三个战术小组。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一组组长是黄土坡,二组组长是李古力,三组组长是柳叶刀。

    从组长的人选可以看出,这次的队伍十分强大。人数也是历次执行任务之最。

    除了调遣最精锐的力量到天目湖。凹子山特种兵大队的营区,留守的部队也在一级战备状态。

    郎朗的电子中队通过侦查卫星,正睁开火眼金睛盯着阿拉古山纹丝不动。任何可疑的迹象,他都会通过网络与电台通知我们前方的参战部队。

    特种兵大队下属的装甲快反营,已经做好了千里机动的准备。运输车辆已经停在空旷的训练场上,装甲车已经上了车厢。只要一声令下,快反营可以立即奔赴残酷的战场,对敌目标进行包围与分割打击。

    突击队一下飞机,就对直升机周围区域进行警戒。

    狐狸的无人机随即升上天空,对方圆十公里的范围进行不间断的巡逻。

    可能有人会说,空中有侦察卫星覆盖,为什么还要用无人机呢?

    无人机可以对细小的目标进行高精度的侦察。而这些,是侦察卫星做不到的。比如,森林下面的目标被枝繁叶茂的树叶遮盖,侦察卫星是无法发觉的。而秃鹫无人机则能发现。

    秃鹫无人机可以利用热成像技术,或者红外线扫描,查找绿色森林下面的带有活体温度的人类与动物。也就是说,无人机替代了人力方式。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达,在战场上,人力配合必不可少。

    秃鹫无人机在空中500米的高度巡航。将地面表层扫描一遍。没有发现可疑目标。

    我向狐狸发布命令。“要注意敌人行动的轨迹。比如,十三号地区附近的边境线到公主岭,再到天目湖,找准这个点的距离,进行沿线巡逻。保持三个高度不放松。分别是1000米,500米,200米。”

    狐狸收到指令后,迅速敲打计算机,输入指令与参数。秃鹫无人机随即变更飞行状态,以“之”字形的路径对阿拉古山进行巡航。

    突击队控制完山顶后,随即建设指挥部。

    三顶涂有伪装码的迷彩帐篷随即拉开,七八个特种兵用闪电般的速度支撑起帐篷。

    平时的训练达到良好的效果。只用了十万分种,指挥所就建立起来了。

    俩个兵在门口站岗,十几个兵分成三组在指挥部附近武装巡逻。山顶安插有巡逻哨,潜伏哨,狙击手。

    一个武警中尉在柳叶刀的带领下,匆匆忙忙冲进指挥所。

    “首长,这个地方没有问题。你们来之前,我们已经搜索了两遍。”

    他的意思很明白,不能忽视他们的作用。

    我笑了笑,答道:“中尉,这是实战。这里没你们的事了!”

    中尉脸红耳赤的走了。把一个中队的武警士兵撤出了山顶。

    我没有时间跟武警中尉做科普工作。

    一个作战部队如果连自己的安全警戒都不做,怎么能打胜仗呢?我们是特种部队,不是官大爷。指挥所也不是政府衙门,外围警戒也不是站岗放哨,需要考虑各种问题。

    一支部队,特别是特种兵部队,到达任何地方,首先要考虑安全。因为只有保存自己,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更有力的打击敌人。

    阿拉古山不安全,作为经常出任务的7308,这点我们早考虑到了。

    到达天目湖后,时间是煎熬的。

    因为通过数据链,能看见f军区的作战态势。那边打得热热闹闹,我们这边却冷冷清清的。

    电子大屏幕上显示,一股80余人的敌人跟f军区作战部队相遇。在直升机的打击下,在f军区特种部队地面的围剿下,敌人仓皇逃命,几乎全军覆没。

    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想到,造成敌人仓皇逃命的最大功臣不是f军区的特种兵,而是阿拉古山一连。

    如果知道是一连拖住了敌人,并对敌人造成致命的打击,我都不知道惊成什么样子。

    事实上一连撤回营区后,f军区的首长对他们予以极高的评价。

    后来有兵说,一连回来时的场景太令人震撼了。

    两个排,穿着破破烂烂的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归队。他们抬着6个重伤员,扶着11个兵回到营区,军医随即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幸亏在树林里经过系统的治疗。回到后方再进行严密的甄别。需要到医院处理的,赶紧用直升机送去。问题不大的,就地治疗。军区在营区设置了野战医院,不用去军区医院,轻伤的士兵都能得到极好的照顾。

    孟镇南司令员后来对我说:“一看见一连回来的样子,我心中的石头就落地了!”

    他的意思是说,一连从此站起来了!

    是啊!一连用这种顽强的方式重新站起,让人瞠目结舌。

    后来军事专家进行严密的核算。一连跟雇佣兵的人数相比,是1:2。5。弹药方面,只是对方的三分之一。一连接受的训练是普通的步兵训练,再加上跟轻型装甲车的配合。跟那些退役特种兵的雇佣兵相比,在经验与装备上,不在一个层次。

    可是造成敌人32人死亡的后果。不包括后来f军区特种兵大队消灭的敌人。跟敌人的战斗力相比,为1:10。

    从数据上显示,一连的战斗力超过了精锐的特种部队中队。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难以相信。可这是事实。

 第825章 825:意外相遇

    825:意外相遇

    当我们的7308在天目湖一带活动的时候,13号地区东侧的边境线上,正发生激烈的战斗。

    十几个身影矫健的汉子正沿着边境线往东逃窜。

    这十几个彪悍的男人分别穿着黑色的作战服与墨绿色的迷彩服。手里拿着m16、m4自动步枪。看他们身上的装备,算是一支精良的特种部队。

    这支装备精良的特战分队往南逃窜的时候,随即跟中国边防部队碰了个正着。

    三辆步战车成“品”字形向这支特战分队压来。25mm毫米的机关炮随即喷出绚丽夺目的火焰。

    咣咣咣!

    十几发炮弹过去,像飓风一样席卷山林。这十几个手持自动步枪的不明武装就陷入炮弹的包围中。

    轰隆隆!

    地平线冒出一股股浓烟。

    两个武装分子的身体像树叶一样飞向天空。冒出一阵阵红色的血雨。

    一支血淋淋的胳膊从空中坠下来,砸在一团松软的草坪上,反弹起来,像皮球一样弹向空中,给人地球毁灭的恐怖景象。

    在中国边防部队的打击下,这十几个武装分子抬不起头来,他们趴在一道山岗下,不敢贸然逃窜。

    三辆边防部队的装甲车随即包围武装分子的阵地,对敌目标进行狂轰滥炸。

    一排排炮弹过去,阵地飘起一股股狼烟。

    那些武装分子也不是吃素的。有人撤在山岗后面,操着火箭筒对装甲车进行攻击。

    一发红色的火箭弹拖着杏黄色的尾焰朝一辆装甲车砸去。

    装甲车躲闪不及,随即被击中。于是,冒出一股浓烈的黑烟。轰隆一声爆炸了!

    那十几个武装分子看见装甲车被击中,高兴地叫喊起来了!

    “打中了,打中了!”

    他们兴高采烈的喊声没有结束。那辆中弹的装甲车突然发出一连串的炮弹。

    咣咣咣!

    机关炮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敌人的阵地开了花。黄色的泥土夹着褐黄色的树叶像波涛一样从地面涌来,飞上了天空,宛如惊涛骇浪一样可怕。

    在猛烈的冲击波的作用下,又有三名武装分子被剧烈的爆炸带上了天空。

    那些武装分子根本没想到,这辆中弹的装甲车居然没被火箭弹炸毁。仍顽强在停留在原地对他们发动凶猛的炮击。

    其实敌人的火箭筒对这种装甲车只能造成轻微的伤害。并不足以让这辆笨重的家伙产生激烈的爆炸。刚才的一发火箭弹只是炸断了轴承。装甲车上面的部位仍完好无损。它只不过不能行使,仍能对武装分子的阵地造成致命的伤害。

    另外两辆装甲车看见自己的同伙中弹,随即发动攻迅猛的炮击,用来掩护自己的战友。

    轰隆隆!

    一轮炮弹覆盖。

    剩下的七八个武装分子就顶不住了。赶紧打出几发烟雾弹,在黑色的烟雾的掩护下,向东北方向逃窜。

    到过13号地区的边防军人都知道,沿着边境线笔直往北走,山越来越多,地形越来越复杂。最要命的是,国防战备公路到13号地区就没有路了。那边的山太多,f军区拨下的款项无法支撑公路开山劈峰。

    那些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正是黑蜂领导下的雇佣兵残余部队。只有15人,在边防团机步营的打击下丢盔弃甲,扔下多具尸体,笔直向东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