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的护航与战斗任务,而运输机联队则由凯塞林元帅直接指挥。本来根据要求第八航空联队还要单独编组一个侦察机联队,经过实践发现,在地域广袤的区域作战时这种编组不如将侦察机分散配置至各作战联队有效,因此5个作战联队各自分到了一个独立侦察大队。
在联队构成体系调整后,北非德国空军一线战机的数量列入最优先等级而持续增加,到12月初时,总体作战飞机不是英国人估计的600…800架,而是将近1200架飞机,其中战斗机有近750架。总体规模虽然还比不上敌沙漠空军2000架飞机的实力,但刨去英国人负责埃及方向防御的空中力量,光是北非一线大约只比英国少400…500架,力量对比有了明显改善。
相对于前线军官的汇报,蒙哥马利显然更愿意相信情报人员辛苦收集的数据,他也不相信这段时间德国人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增援,而目前根据前线指挥官的报告德军人数加起来都超过15万了,再考虑其他防线和驻守地区的防御需要,这个数字显然失真,难道托卜鲁克要塞不用留人?古德里安不用准备预备队?
他考虑了片刻,对德…拉甘说道:“我们不能被战报迷住双眼,前线报上来的数字显然不可能是真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真的——三个方向的德军情报必有一个为假。”
德…拉甘赞同蒙哥马利的意见,但哪个为真?哪个为假呢?当前局势危如累卵,一旦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东部的进攻可以缓一缓,德国人一直到现在都没出动坦克——不管是藏起来了还是说抽调到了其他方面,显然其中有蹊跷,第1装甲师继续进攻很可能遇到圈套,等一等却不会有危险;其次,南部作战十分激烈,空军优先和主要打击力量应当投放在这里,参照过去数周我们遏制古德里安进攻的办法去协助地面部队——更何况他们已丢了2道防线;最后,西部战线的敌军情况透露着诡异,让新西兰第2师的装甲部队主动出击,试探德军虚实。”蒙哥马利的眉头忽然舒展开来,“我不信古德里安在三个方面都布有重兵,只要我们捅破他一个泡泡,所有的障眼法就会烟消云散。”
德…拉甘当即将这些命令全部传达下去——不管蒙哥马利的命令是否完美,毕竟是一系列完整命令,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比反复权衡而难以决策更有价值。
“另外……”蒙哥马利的脸色忽然阴沉了下来,问德…拉甘道,“昨天抽走了一个师又一个旅的决定你认为是正确的么?”
“这个……当然。”德…拉甘犹豫了一下,坚定地说,“从昨天战场情况来看这样做是合理的,如果不这样,一旦德国人突破就会造成全线崩溃。至于今天德国人退了回去,不是说昨天的应对是错的,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应变迅速,德国人的企图被我们遏制了——所以他们重新找了进攻方向。”
“但我们又被古德里安钻了空子!”蒙哥马利咬牙启齿地说,“从今天的局面来看,昨天我们干了一件十足的蠢事。”
“这是避免不了的,兵力就这么一点,不管抽调哪个方向都可能有危险。”
“不!”蒙哥马利制止了参谋长的说法,“我关注的不是这个问题,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一出现问题,一有丁点漏洞德国人总能抓住呢?”
德…拉甘一惊:“您是说?”
“我怀疑司令部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有德国间谍,如果是军官的话级别还不低,至少要能接触到核心机密,否则难以解释德国人总能恰到好处地抓住我们的漏洞。”他一边压低了声音,一边用怀疑的目光在周围一群参谋脸上扫来扫去,那眼神看着谁都像间谍,又觉得谁都不像,大家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却又不敢转头或低头避开司令官的眼神——没事你心虚什么?
“这个……”德…拉甘苦笑了起来,“我是第一个掌握全部情报的。”
蒙哥马利摇摇头,对德…拉甘他是信得过的,如果连这样的参谋长都是间谍,第八集团军早就不知道完蛋了几回,但对其他人他不敢这么笃定,想了想之后交代道:“把昨天所有接触过部队调度的人员控制起来,电报系统方面的人员也要查,我认为我们内部很可能出了问题——这个鼹鼠恐怕潜伏很深。”
德…拉甘哭丧着脸:“这些我一会马上去做,但我实在不懂反谍。”
“汇报给亚历山大将军和伦敦方面知悉,告诉他们我的担心,请国内派得力人员协助我们。”蒙哥马利越想越对战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用坚决的口吻命令道,“要求空军暂时放弃对东部战线的进攻,优先去南部,一定要遏制住南线的敌军攻势。另外,既然敌军在南部发起进攻,第七装甲师正面就绝不可能有重兵,要求新西兰师和澳大利亚师迅速发起进攻,试探敌人虚实,吸引、牵制敌军兵力。”
7:45分,对南部战线最大的考验来临了,沙漠空军的重点开始往南线偏移,黑压压的轰炸机机群在飓风、喷火等战斗机的掩护下向陷入苦战的南部阵地扑来。
非洲军方面,加兰德也做好了准备,命令3个战斗机联队倾巢出动,迎击敌机,务必确保南部阵地的制空权。
8:30分,更明确的消息传到了蒙哥马利这里,西部战线发起牵制进攻的澳大利亚第9师报告:当面阵地近乎空无一人,所见火炮、坦克大多为伪装,部队向纵深、侧翼进攻近20公里,依旧没发现敌军部队,不过发现了一队我军伤兵,人数接近200,已援救。
“该死!”蒙哥马利一拳头砸在地图上,“我们果然上当了!那就是一个骗局,说什么5…6万人,几百辆坦克——事实上有没有5…6个班都是问题。”
“空军传来的消息不太理想……”德…拉甘在9时许接到了第一份报告,“双方战斗很激烈,敌人出动了几百架战斗机,围绕我们的轰炸机群猛烈进攻,虽然护航飞机拼命还击,但仍然有不少敌机得手。目前我们已被击落轰炸机50多架,损失战斗机40多架。”
“敌人呢?”
“大约损失了40…50架。”德…拉甘忧心忡忡,“数量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空袭的目标没能达成,德国人的装甲部队依然在猛烈进攻,第44步兵师已拍了3次电报请求支援。”
“让第2自由法国旅顶上去,让第10装甲师加速返回支援——下午3点之前我要看到他们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
实际战果比德…拉甘汇报的还要惨烈,双方在南部沙漠地带不足20平方公里的空域展开激烈搏杀,德国人的战术分层很清晰:FW…190压制英军性能最好的喷火,BF…109对付飓风和其他战斗轰炸机,而BF…219们专门负责解决中、轻型轰炸机,至于4个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因为数量最少反而没人理会——反正他们投弹的准头也很差,如果他们敢低空投弹,88mm防空炮会教育他们做人。
这种战术格局下,英军飞机损失远比纸面汇报的要大。
第18章 猥琐流打法
坏消息一个又一个传到了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在第8装甲师和第151步兵旅坦克被击毁、部队建制被打乱之后,这两支部队的残兵败将纷纷向后退去,溃不成军,失去了侧翼掩护的第44步兵师形势一下子恶化起来,同样面临德国装甲部队的分割包围,如果不是蒙哥马利当机立断将整个防区最后一支预备队第2自由法国旅顶了上去,整个英军南部阵地都有快速崩溃的危险,德…拉甘用十万火急的口气拍发了电报:强令第10装甲师的坦克部队下午三点前一定要投入战斗!由于昨天快速调动第10装甲师和201近卫旅去西部增援时两支部队还留了一些难以快速机动的炮兵和步兵营在原区域留守,加起来总共还不满2000人,也被蒙哥马利加强给了法国旅,用于拼死阻击。在这几支混合部队的联手阻挡下,南部阵地堪堪固守。
而被蒙哥马利寄予厚望的空中打击力量则遇到了德国空军的凶猛进攻,在9月份激烈的空中交战之后,英国沙漠空军进行了大规模补给,面对FW…190大量进入北非的局面,最新型的喷火…9型飞机数量开始增加以图抗衡,但数量不多。面对加兰德手下近400架的FW…190a,光凭喷火9根本难以招架,还需要P…40、P…38和飓风式飞机一起抗衡,问题是喷火…9还能与FW…190打得有来有往,其他战斗机无论是P…40、P…38还是飓风均非FW…190对手,尤其是飓风属于这一批中性能和战斗力是最差的,偏偏这些战斗机还要掩护庞大的空袭机群,因此避无可避,损失很大。
自马尔塞尤利用Bz战术在北非一战成名后,加兰德就总结出了经验,认为在北非战场上不应该严格遵循大队——中队——小队这样严格的指挥体系,而应该充分发挥“打了就走”的Bz战术精髓开展自由狩猎,今天古德里安给他安排的任务最令他满意——三个战斗机联队不必要分心掩护本方轰炸机群,只管袭击英国机群即可。
从8点多开始,远在南线空域之外,双方的大队机群就已狠狠碰撞在一起,战场空域从6000米一直打到2000,猝不及防、不适应德军战术变化的英国轰炸机群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击落了50余架,为之护航的英军战斗机群也损失了40多架飞机,不过大部分是飓风和P…40,喷火损失较小,德国方面损失的数量没英国人认为得那么多,一共损失27架,虽然战损率FW…190和BF…109基本持平大约是各占一半,但在战果方面,防护坚固、火力凶猛的FW…190取得的击落架数要比BF…109多三分之一。
面对如此猛烈的进攻,英国机群再也维持不住庞大的机群编队——那样就意味挺着挨打而不能痛痛快快地还手,在距离战场空域还有60多公里时,整个编队解散,希望凭借此时英军飞机仍多于德军的优势分散进攻,护航飞机们则使出浑身解数缠住当面的德国战斗机以便于为攻击机群创造条件。
由加兰德亲自指挥的BF…219分队作战目标最为狡猾,他们远远地吊在本方机群后面,在英军编队最开始密集飞行时并没有大规模投入战斗,只是冷冷地在一旁监视,伺机消灭落单的敌机,在整个英军编队解散并化整为零后,他们立即杀入战场,而且根本不理会周边的战斗机,只管对准英军轰炸机和攻击机而去。在此前英军历次堵漏战役中,美国产A…20浩劫式攻击机(英国称为“波士顿”)、加装了反坦克炮的飓风对地攻击型和“英俊战士”式重型双发战斗轰炸机对地面部队的威胁最大,这批由尖子飞行员组成的特殊分队也牢牢盯上了这几款飞机。
相对于零战32型的原型机而言,BF…219不仅加强了速度、结构强度和防御能力,在火力方面也进行了加强,两翼换装了德国自产的两门Mg151/20mm机炮,单门备弹达到150发,由于德国特殊的薄型弹壳带来的装药量优势,同样是20mm机炮,德国炮弹威力相对于日本炮弹近乎翻倍;而中间更靠近翼根处则将原有的两门7。7mm机枪换成了两门mg131/13mm航空机枪。梅塞施密特博士认为这样的火力加强已相当于BF…109的火力输出(1门30mm+2门13mm),虽然没有轴炮部署让德国飞行员有点不习惯,但多试验几次以后他们也接受了新布局,认为这种火力不逊色于BF…109、低空机动性更强的新飞机哪怕碰上最新款喷火也有一战之力。
相对于机动灵活的BF…219,无论是A…20、飓风对地攻击版还是英俊战士现在笨拙得如同一头大狗熊,英国人终于知道不列颠空战中德国人是如何痛苦地在执行轰炸任务,双方的位置倒了过来——斯图卡换成了A…20,BF…110换成了英俊战士,他们一架接一架的被击中坠毁,能成功完成对地攻击的飞机还不到一半。
稍远处的英国战斗机也发现了空袭战场上空的异常,拼命舍弃当面FW…190与BF…109的拦截过来救援,可BF…219们滑不留手,英国飞行员好不容易刚刚咬住对手又被其轻轻一个滚转给甩脱了,基本上所有的英国飞行员都没见过零式,更不清楚BF…219的优势和作战特点,稀里糊涂地进入了缠斗、狗斗而被带入了BF…219的优势作战模式,再加上驾驶BF…219的都是德国尖子飞行员,很快这些敢于低空缠斗的英国飞机都被击落,而BF…219们不过才损失了一架。
到上午10时许,双方在这场维持了100多分钟的激烈空战中大打出手,一共掉了近300架飞机,其中德国方面损失了60多架,英国方面损失了220多架(134架轰炸机、攻击机与89架战斗机),近乎是1:4的损失。此时英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大都完成了任务,而短腿的BF…109、喷火、飓风们也到了油料所剩无几的时刻,双方飞行员互有默契地开始脱离战斗,彼此返航,准备下午重新厮杀,沙漠空军采用了轰炸机先走、战斗机掩护的方式,等彼此脱离差不多,战斗机再跟上去护航并返程。
加兰德带着的BF…219中队是最后脱离的,他们远远地吊在本方机群的尾巴后面飞去,速度慢得仿佛不想回家一样,同时高度还在渐渐爬升。
“长官,差不多了——本小队飞机剩下油料至少还能开1000公里,弹药普遍剩余一半以上。”斯塔尔施密特中尉熟悉的声音在加兰德耳机里响起,作为马尔塞尤的密友,他也深受命运改变的转折而并没有牺牲,反而在马尔塞尤回国之后成为Jg27联队的头号王牌,根据空军参谋部的要求,再过半个月他也要返回国内履行为期至少6个月的执教任务。
“很好,各队长汇报情况。”电台里各对传来的声音与斯塔尔施密特的情况大同小异。
“棒极了!”加兰德吼道,“全军,执行突击方案,冲刺……”
随着这声命令的下达,全部战斗机纷纷快速调转机头,用60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朝刚才返航的英军飞机群猛扑过去。
“疯了!”地面上的英国官兵观察到了这一景象,纷纷愕然地张大了嘴,表示难以置信——这批德国飞机的指挥官脑子大概坏掉了吧,双方都脱离接触了,为什么还不依不饶地猛扑过去?返程的英国飞机接近300,区区20架飞机能起什么作用?退一万步说,打下敌机又如何,难道你们不想回机场了。
正在进攻的德国地面部队官兵也看到了这一景象,无不热血沸腾,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指挥官要发起这样的“决死进攻”,但显然是异常勇敢的行为,他们深受鼓舞,重新对当面敌军发动了猛烈进攻。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哈……我们油多!”驾驶舱里的加兰德少将开始笑了起来,这种猥琐的战术还是从日本人那学来的——日本飞行员经常仗着省油、航程远的优势去磨敌机。这种情况被加兰德知晓后立即准备如法炮制——BF…219们挂了大型副油箱后航程可是破2000公里的,现在机内燃油普遍还剩余三分之二!
激烈而长时间的战斗之后,无论喷火、飓风还是P…40们剩余的油料都不多了,他们只有用巡航速度才能顺利返航,而BF…219们此时却阴魂不断地缠了上来,英国人根本不知道德国人会使出这种招数,在机群最后面的好几架英国战斗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加兰德突击队给击落了,等到终于有飞机发现不对报警时,整个德国空中突击队的偷袭战果已达到了7架,可追击依然还在继续……
第19章 有舍有得
面对BF…219突击队这种近乎无赖的打法,在空中指挥的英国皇家空军上校托马斯气得七窍生烟,可他丝毫没有办法,现在机群面临的问题大了:让部分战斗机反身与敌机缠斗不是一个高明的主意,留得太少几乎不顶用,留得太多万一没能迅速战胜对手,则剩余油料很难保障这批阻击飞机顺利返航,哪怕跳伞,在这种荒漠地带几乎与等死无异;而如果全机群加快速度摆脱,则发动机功率消耗将会加速增大,同样也会削减航程,而且战斗机不能抛下轰炸机、攻击机群不管而率先逃跑,那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战友。
剩下的英军飞机明显慌乱起来,他们根本没料到在返航途中还会遇到这种事,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他们不但油料和弹药所剩无几,在精神上也疲惫不堪,而且从干脆利落击败本方最后面飞机的仗势来看,这明显是一批老手——着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的对手。虽然有剩余油料较多的战斗机自发留下来断后,也有航程相对宽裕的英俊战士战斗轰炸机一并加入这个队伍,但他们数量显然不够多,而且要拦截、阻击加兰德的空中突击队就必须进入缠斗,而这又是BF…219们那帮老手最喜欢的战斗模式,而且诸如英俊战士战斗轰炸机本来就不是纯粹战斗机的对手。又过了十多分钟,加兰德突击队陆续击落了18架飞机,自身毫无损失。
托马斯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命令3个主要装备P…40P…38战斗机的空军中队留下来断后,因为这两种飞机是剩余油料最多的,其余飞机则加速脱离。这三个中队满编时拥有飞机36架,经过上午的激战还剩下27架左右,指挥官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心态与德国空中突击队缠斗,这正中加兰德的下怀——他的临时中队就算再善战也啃不动300多架飞机的英国大集群,到11时许,所有留下来阻击的英国飞机悉数被击落,德国空中突击队才损失了2架飞机。
英国飞行员用自己血洒长空的悲壮谱写了北非空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幕。
中午时分,蒙哥马利收到了特德将军发来的电报,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德…拉甘看他心情低落,便安慰道:“虽然空军遭到了惨重损失,但南部战场的局势依然可以维持,一旦下午第10装甲师的部队赶到,整体战况有望迅速扭转。”
蒙哥马利摇摇头:“没那么简单,虽然一线汇报上来的情况夸大了古德里安的兵力和装备,但依然可看出德军在南部投入了重点兵力,这与前几次浅尝辄止的进攻完全不一样,不是一个第10装甲师能够扭转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援。”
“这个……”德…拉甘好好想了一下,发现还真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拿出来使用,在第7、第8装甲师崩溃、第151步兵旅被击败之后,维持整条防线的兵力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起来,第51高地师虽然已在增援的路上,但全师主力至少需要2天才能赶到,而且光一个51高地师也不至于弥补目前的兵力缺口。
“报告,莱斯利…莫斯黑德将军指挥的澳大利亚第9师发来电报,他们继续向前推进了15公里,未发现德军大部队,仅遭遇零星抵抗,不过目前面临两片大的雷区,工兵正在加速排雷,请示下一步行动如何进行?”
蒙哥马利立即扑到地图前查看情况,发现澳大利亚第9师已深深嵌入德军外防御圈了,倘若让侧翼配合的新西兰第2师也同样推进,他们可立即突破外防圈,甚至还可占领贾扎拉——这是几周前他们一直想做而没能办到的事情。他抬起头望了一眼德…拉甘,发现后者的眼神中也满是热切。
“看来古德里安确实把西部防区的部队抽调到南线去进攻了,这是一个意外之喜。”蒙哥马利考虑了一下后说道,“命令:新西兰第2师尽快占领贾扎拉,进攻德军内防圈并迫使古德里安回援,同时要求第1南非师填补前述两师推进后的战场空隙,第201近卫旅加快增援南部防区。”
在阿代姆的临时指挥部里,拜尔莱因不无担心地说道:“长官,英国人的推进速度很快,目前已占领贾扎拉了,是不是让飞行堡垒装甲师出动顶一下?”
古德里安盯着地图认真看了一下,摇着头道,“飞行堡垒暂时不动,让第21装甲师分出一个装甲营、一个掷弹兵团去内防圈附近阻击。”
“那他们在东部剩余的实力就不够了。”
“不!足够!”古德里安充满自信地笑了起来,“由于害怕我们在南部的进攻,蒙哥马利已停了在东部的进攻。”
这番笑把拜尔莱因弄糊涂了:“下午我们还继续向对面的第44步兵师进攻么?”
“当然!声势要大,尽可能地削弱和消灭敌军,但不要真的将其打散了——这样能迫使蒙哥马利源源不断地派援兵过来。”
拜尔莱因有点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了:“您不想击破南部防线了?”
“我从没有这个考虑。”
拜尔莱因吃了一惊,这与他想象中大相径庭:“您的想法是?”
“南部现在只是个幌子,是用来吸引第八集团军注意力的,我接下去的目标是这里……”古德里安的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可贾扎拉方向,真的不要紧么?”
“我们在其他地方打得越激烈,蒙哥马利的疑心就会越重,内防圈不是这么容易突破的。”古德里安宽慰着自己的手下,“下午你负责指挥南部,我转向东部去。”
下午时分,紧赶慢赶的第10装甲师终于赶到了南部战场,蒙哥马利和德…拉甘也大大松了一口气,看着第10装甲师有关“……暂时未受到敌军冲击,但各单元纷纷告知前方炮火极其猛烈——比过去三周任何一次进攻都猛烈!”的报告,两人心情依然忐忑不安。沙漠空军对战场的空袭下午重新进行了一次,有了上午的经验教训后,这次特德将军减少了轰炸机的数量,增加了战斗机的护航密度与强度,安全性虽然提高了,但打击力度却也降低了。
德军依然出动较多的战斗机进行应战,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德军战斗机似乎数量比早上要少,特别是上午用猥琐流打法磨掉50多架敌机的加兰德突击队在南线看不到踪影。
下午4点钟,正当南部战线英军飞机完成战场空袭开始陆续返航时,一个惊人噩耗传递到了第八集团军司令部——15分钟之前,庞大的德国轰炸机、俯冲轰炸机编队在大批德国战斗机的掩护下忽然出动空袭了东部战场的部队,同时一直蛰伏在战线后方的德国装甲部队也出动了,对着刚刚转入防御状态的法国旅和波兰旅猛攻。这两个旅在前次进攻中已大大伤了元气,根本就无招架之力,虽然他们迅速得到了原本准备从侧翼迂回包抄的第1装甲师的坦克支援,奈何德军出动的全是生力军,连担当预备队的飞行堡垒装甲旅也全部出现在了战场上。
在德军两个轰炸机联队、一个装甲旅、半个装甲师的闪电进攻之下,不到4点半,战斗意志相对薄弱的法国旅、波兰旅率先崩溃,然后这种气氛又感染了第1装甲师,该师坦克在空袭中损失不少,在硬碰硬的装甲遭遇战中又连连损失,阵脚也变得不稳,只能将前线数道防线让给敌军,同时一个劲地向蒙哥马利呼叫支援。
15分钟之后,南部阵地连续血战的第44师、第2自由法国旅也向蒙哥马利报告说无力维持局面,把主要防线交给刚刚赶到的第10装甲师之后便撤了下去,现在轮到该师来接受虎式装甲营、T…34和4号坦克营的轮番冲击,更不必说还有希姆莱管风琴这样的“洗地”大杀器在旁边虎视眈眈,可怜的第10装甲师两日内连续被调来调去,现在整体状态尚未恢复又迎来恶战,全师上下苦不堪言,只能咬牙坚持到底,同时不忘向司令部要求第201近卫旅尽快上来支援。
几乎与此同时,新西兰第2师、澳大利亚第9师发来电报:本部已攻克贾扎拉,但向内防圈进攻中遭遇德军顽强阻击、目前进展缓慢,请求宽限时间。
蒙哥马利、德…拉甘目瞪口呆:他们完全没料到古德里安如此诡异的打法——他置更重要的托卜鲁克要塞和内防圈于不顾,反而在东部、南部大打出手,对英军而言,现在西部战局一切顺利,东部、南部却变成了一片颓势,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一个更困难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了:是调整兵力加强防守、从容应付东、南部的进攻还是置东、南方向于不顾,坚决向托卜鲁克发起总攻?
第20章 鱼死还是网破?(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第八集团军能否发起进攻,不仅取决于指挥意志如何,更取决于部队的战斗力和数量,恰恰在最后一个问题上,经过深思熟虑的蒙哥马利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因为眼下第八集团军兵力的使用已到了最大限度。
战役开始前英国第八集团军一共拥有30万兵力,其主要构成包括:英国陆军第1、第7、第8(欠步兵旅)、第10装甲师一共4个装甲师,总兵力6万,坦克数量近800;英国步兵第44、50、51、56师,第151步兵旅和第201近卫旅,总兵力近8万,基本无坦克;南非陆军第1、2师、新西兰第2师、澳大利亚第9师和印度第4师等5个自治领师,总兵力8万余,大约有300多辆坦克;自由法国第1、2旅,波兰旅、希腊旅等4个盟友旅,总兵力近3万,坦克总数不到100;上述一线作战部队主要被编入第10军、第13军、第30军的指挥序列,三个军的军指挥部及相关直属部队(信号部队、工兵、警卫等)拥有1万余兵力;而蒙哥马利直接统领的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及直属部队人数超过3万,包括第1装甲旅、第1坦克旅,第2、第12防空旅,第21印度步兵旅(主要由廓尔喀人组成,承担护卫任务,战斗力比印4师强悍得多)、工兵与信号部队等,坦克数200余,再加上分布在后方的补给、后勤单元等,满满当当30万兵力。
但很可惜这30万兵力被使用得满满当当,在蒙哥马利看来力量依旧不够充足:除集团军司令部、各军部、后勤单元外,一线能参与实际作战的力量约25万,而自治领与盟友部队有11万多,占了近一半。依靠这些人马他既要维持托卜鲁克包围圈、又要保障600多公里的后勤保障线,他潜意识里认为部队是不够用的,所以哪怕事实已形成了对非洲军3:1的兵力优势和托卜鲁克包围圈,他依然选择了稳固的防御和坚决的等待策略,希望自己能等到后续10万援兵的到来以便一举吃掉非洲军——反正现在他们全部被包围在托卜鲁克,不怕古德里安飞上天去,除非他们愿意灰溜溜的坐船会意大利。
蒙哥马利这个部署和考虑有错么?当然不能算错,因为德军在摩洛哥、突…尼斯等法国殖民地里还有近10万部队,虽然他们的目标是监控西北非,但这个任务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一旦自己强行进攻托卜鲁克的非洲军,很可能遭遇两路德军的夹击,只要再过一个多月,过了1943年的元旦,英美联军的增援部队就要来了,何必急于一时而冒进呢?
但古德里安的策略打算了他的如意算盘与僵持局面,在非洲军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并在东、南两个方向持续维持高压态势时,蒙哥马利发现自己的观望策略已摇摇欲坠、彻底维持不住了,现在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只有两个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