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政府的威望也是不利的。”
  “对了,胡佛在干什么?他不是向我保证能控制舆论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报纸刊登这些消息?你看看……这些报纸怎么说?”杜威火冒三丈地拍着桌子,“政府束手无策……两洋战略破产……军方粉饰太平……美利坚处于危难中……我们的政府居然花钱向敌人‘赎买’平民和俘虏,简直就是在资敌……你看看,这都是什么话。”
  “我说句话您不要生气。”
  “好,你说,我顶得住。”
  “是我同意让他这么干的,因为前两天您在医院里,他来请示的时候是我表的态。当然,您应该清楚,我没有反对您或者拆政府台的意思。”
  杜威疑惑地看了看杜勒斯,皱着眉头道:“这也是您的权力之一,虽然行使得有些古怪,能让我知道具体原因么?”
  “橡树岭袭击后,我们完美地控制住了舆论风潮,除少数媒体外,主流报纸、广播都没有把这件事捅出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知道;如果再把诺福克的事也瞒下来,我认为施加的压力过大,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政府的声望会进一步下挫……”杜鲁门推了推自己的金丝眼镜,“现在民众需要一个出气口,政府需要通过媒体告诉一些不利的局势,这对于下一步策略指引有很好的减压作用,您想,夏威夷群岛赎买的消息已混在罢工消息里广泛传播了,虽然少数国会议员纠缠不休,但大多数人还是理解的,这就排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杜威点点头:“赎买”政策是杜勒斯一手推动的,他不过予以了不置可否的态度,现在民意对此没有反弹,反而是认为政府做得比较务实的工作,这就让他感觉松了口气。
  “那现在怎么尽快结束罢工呢?”杜威痛苦地抓着头发,“现在战场上举步维艰,国内可不能再这么乱了。”
  “参联会讨论的结果是,把夏威夷失守和东西海岸线遭遇重大威胁的消息放出去对冲。”
  “什么?他们疯了!”
  “不,他们没疯,这是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杜威马上沉吟起来,作为一个平民政治家,他的脑子并不笨,想法和思路也很开阔,之所以一时间乱了阵脚完全是没想到有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对政府的呼声,等他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就知道杜勒斯说得没错:现在夏威夷沦陷在即,东西海岸线遭遇重大威胁,继续罢工不但不能达成目标,反而会降低、破坏美国的国防力量,这对于全体美国人都是不利的,只要让媒体宣扬这个观点,相信罢工就会结束,而且某种程度上还能团结民众。
  “其实我一直反对有关战绩吹嘘和不恰当的盲目乐观,我们给美国人民传递的大都是‘好消息’,在这个氛围下要想达成和平条件是很困难的,如果把坏消息多放一点,恐怕要和平就不会这么难。”杜勒斯用低沉地声音说道,“虽然参联会还在部署6月份反击,但我坚持认为您有必要和国会、政治领袖、华尔街和其他重要人士接洽起来,探讨有关和平前景,战争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必须尽快停止。”
  杜威在前几天还是偏重于继续战争的,但诺福克被袭击的事让他清醒过来:德国人有办法打到诺福克,就有办法打到纽约、华盛顿、费城这条城市链,如果是后者,美国政府将会直接被民众群起而炮轰,之所以不打是因为德国人还在等待自己的和平诚意,一旦对手失去耐心就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虽然袭击东海岸不见得能导致美国瘫痪,但政府肯定就要完蛋了——必须在这种可怕前景出现前迅速与各方形成一致。
  “我明白您的想法,明天我去一趟诺福克来安抚这些骚动的工人们,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第82章 和战之间(24)
  事态发展比杜勒斯预计的还要糟糕,就在杜威前往诺福克视察损失情况、安抚罢工民众并劝说他们复工时,已肃清夏威夷岛抵抗的冢原二四三又把进攻矛头指向了夏威夷群岛中美军最后一个防御堡垒——孤立无援的瓦胡岛,这一轮首先进攻的急先锋的是陆军航空队。
  拿下夏威夷岛后,日军不但获得了客观的战役纵深和回旋余地,还获得了不少美军未来得及摧毁的燃油储备,冢原便毫不犹豫地命令随同前来的三个航空师团全线展开,日夜不停地开始攻击瓦胡岛,同时争取时间让舰队和舰载机飞行员获得休息时间,猛烈的空袭持续了整整10天,日军对瓦胡岛执行了4000余架次的狂轰滥炸,不但严重破坏了瓦胡岛各处的防御体系和设施,还将已沦入深渊的瓦胡岛守军往地下又狠狠踹了一脚。
  到4月23日,包括杜立特在内的美军官兵和平民已躲入了防空掩体,第一次过上了鼹鼠般生活,很快,更糟糕的场面出现了,日军派遣全部舰队主力进攻瓦胡岛,上面被寄予厚望的几个炮台在丧失空中力量后,实际上已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成效了,在轰炸机、武藏与信浓号超级战列舰460mm舰炮的联手对轰之下,终于将北面最关键的两个炮台压制并摧毁,随后陆军开始了登陆。
  安达二十三中将指挥整个20师团,利用自身的登陆艇和从夏威夷岛缴获的部分船只进行登陆,从北往南强攻最后这根硬骨头,在20师团背后,还有整个联合舰队机动力量提供火力援助,在中途岛、圣诞岛等岛屿上,还有更多的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中抽调出来的陆军部队囤积在上面,准备随时增援。
  到最后总攻发起时,整个瓦胡岛上不断出现自杀事件——那都是绝望的士兵和平民在无奈之下的选择,也有人主张投降,但都被杜立特强硬地拒绝了,整个珍珠港和瓦胡岛陷入一片火海,在滩头阵地失守后,被分割包围的美军退回城镇,和日军打起了城市争夺战。这其中既有迅速崩溃的防御点,也有一直抵抗到底的堡垒,双方陷入了决死争夺。
  正当珍珠港争夺战进入高潮时,率领大和号分舰队回国的堀悌吉已和六航战一起汇合,抵达了锡兰。在前段时间的巡视过程中,他去了特鲁克、拉包尔、新几内亚、新加坡等地,一方面慰问了陆海军官兵,另一方面又与地方实力派进行了密切会谈。海军两个战区当然唯堀悌吉马首是瞻,倒是与南方军司令官今村均大将打了好一番太极。
  今村均原本是南方军第八方面军司令官,算是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的手下,不过寺内寿一虽然与海军不对路,但对石原…多田派系来说,他更加危险,因为他是陆军中的强硬派,同时与东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清洗完东条派后,曾经出任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职务的寺内寿一坚决反对从中国撤军,于是便被海陆一致解除了职务,回任了有名无实的军事参议官。
  本来石原莞尔属意自己的老朋友板垣征四郎出任陆相,被裕仁否决;随即又提议属意由板垣出任南方军司令官,又被海军否决,闹来闹去最后司令官的职务落在今村均身上。虽然天诛国贼中今村均与海军密切合作,共同联手架空了中枢,但对于出让新几内亚给德国,今村均和海军之间还是存在分歧的,所以堀悌吉需要说服他。
  海军与南方军的分歧在于:第一,新几内亚和归还德国岛屿问题;第二,印度支那南部归还法国问题;南方军最初的地盘是东南亚地区(越南、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英荷远东殖民地)和太平洋地区(菲律宾、中南太平洋诸岛等美国殖民地和澳大利亚控制下的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南太平洋岛屿),后来由于印度派遣军的组建,缅甸划入了印度系,这一点今村均意见倒不大。
  但将新几内亚归还德国他有一点疑虑,因为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正好在日本绝对国防圈周围,失去对这里的控制意味着打开了一个缺口,堀悌吉没有简单地用经济需要来搪塞他,而是告诉他让德国架在日美澳中间有利于稳固秩序、后者最终也听进去了。
  分歧归分歧,南方军和海军的关系一直不错,联合舰队西征之际,太平洋上玉碎的部队都是南方军的人马,算是为海军牺牲了,而自从堀悌吉从欧洲归国由栗田健男奉送军械表示补偿后,这种热切程度就有增无减,由于堀悌吉一直强调从中国撤军增强南方军的力量,南方军的精锐程度一直是比较高的,这一点也不能让今村均忽视。
  到1945年3月,南方军拥有的兵力已超过60万,算是第三大实力集团,但论精锐程度,南方军其实是第一。印度派遣军部分是精锐,部分是治安师团;关东军说着是精锐,其实大部分没打过硬仗;只有南方军一直在一线和英美澳新硬憾,打过的仗不知凡几,算是相当有战斗经验的部队。
  为说服今村均支持自己的主张,堀悌吉抛出了三个诱饵:第一,南方军军功和抚恤问题——这妥妥是第一跑不了;第二,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诸岛换印度支那南部作为补偿;第三,仿效印度总督建立南洋总督,提议由今村均担任,总督府设在新加坡。
  换句话说,今后南方军除东南亚完整控制(除印度支那南部)外,势力范围将扩张至中途岛、斐济、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等地,等于整个西太平洋都是南方军和海军战区互相渗透的领地,这就在地盘上巩固并扩大了南方军的权势;同时南洋总督设立后,今村均将成为与山下奉文、梅津美治郎等地方实力派平起平坐的人物,这对于资历略欠些的今村均是个不小的诱惑。
  经过连续三天的秘密会谈,加上冢原还带着南方军的部队在夏威夷攻城略地,今村均对战功、抚恤、地盘等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便明确表态愿意支持堀悌吉,当然,光他一个还不行,他认为必须得到山下奉文的同盟,这一点堀悌吉拍着胸脯表示包在他身上。
  等堀悌吉抵达锡兰时,山下奉文已从其他渠道得知了南方军和海军达成了“君子协定”,现在他很好奇也很渴望堀悌吉能给印度军带来什么……





第83章 和战之间(25)
  “上次一别,差不多又是一年过去,山下君风采愈见璀璨啊……”
  “哪里哪里,堀君风起云涌,声望一时无两,我辈一直仰望。”
  “你这是在骂我呢。”
  “呵呵,骂谁都可以,就是骂堀君不行。”
  4月24日,日本海军枢密使堀悌吉大将、海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长官草鹿任一大将、陆军印度派遣军司令长官兼印度总督山下奉文大将在锡兰岛碰面,寒暄完毕之后,三人谁也没有说起正事,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最近印度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闹事的?”
  “情况比较稳定,印度人驯服的很,不过还是有一些小麻烦,土邦问题就好解决。”山下奉文道,“印度小邦林立,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涉及的恩恩怨怨并不少,且很多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堪比日本战国时代,英国人统治时期有些强行压了下来,有些视而不见地存在着,但并不是没有,现在格局一换,彼此明争暗斗又开始死灰复燃,鲍斯也为这些事情感到棘手,甚至还有直接找到我这里的,弄得总督府天天不胜其烦……本来鲍斯也要来拜见堀君,实在有些抽不开。”
  “他不来也没事,正好有些话也不方便讲给他听。”堀悌吉淡淡地一笑,“来你之前我还去了特鲁克、拉包尔、新加坡,和今村君促膝长谈了一番……”
  “我知道了,东京方面大概也知道了……”山下奉文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电报纸,“这是他们发给我的电报。”
  堀悌吉接过来一看后笑了:电报是石原莞尔发来的,征询山下奉文的意见,是否同意由近卫师团师团长武田攻出任参谋次长。
  他问道:“如果这么安排,河边虎四郎去哪里呢?”
  “考虑去南方军担任参谋长,辅佐今村……”
  草鹿任一叹了口气:“辅佐是假,夺权是真啊……”
  山下奉文也笑了起来:石原莞尔这步棋如果放在平时,那让步是很大的,虽然陆军参谋次长是中将即可担任,目前担任近卫师团师团长的武田攻也是中将,但近卫师团师团长和参谋次长这两个职务间落差可不小,按照常理至少要先去作战课课长位置上过渡然后才晋升才符合常理,直接调过去那就是超常规晋升,考虑到武田攻超常规拔擢出任近卫师团师团长也不过就是一年多的功夫,这样的连续跃升是很不平常的。
  换做平日,山下奉文绝对举双手叫好,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堀悌吉和中枢有了矛盾,带着舰队回归,偏偏不急着回东京而来地方串联,他打得什么主意他还不知道么?武田攻也发来密电,通报了大本营要求近卫师团加强戒备的消息,这种戒备是针对谁的不问便可知。现在急不可耐地把武田攻往参谋次长位置上调,说白了赏识是假,醉翁之意就不在酒,主要目的在于拉拢山下这个实力派了——谁不知道武田攻是他山下奉文手下第一号得力干将?
  不过,在山下奉文看来,如果中枢真当有变,武田攻在近卫师团师团长任上可比去当个参谋次长管用,所以他要把电报递给堀悌吉看,意思明摆着:中枢已经出价了,你给个什么价你看着办吧。
  所以草鹿任一点破这层窗户纸后,山下奉文也不生气,只笑盈盈看着堀悌吉等他开价。
  “石原君蹉跎这么几年,终于开始学会搞人事斗争了,算是可喜可贺……不过这主意应该不是他自己的。”堀悌吉笑了起来,“这大概是殿下的主意。”
  山下奉文一愣,随即也会意地点点头,这分析算是有点道理。
  “中枢的任命且不去管他……山下君,未来印度的前途你考虑过么?”
  “我……”山下奉文一愣,不知道堀悌吉突然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下意识地回答道,“自然是加强建设、提升国力,早日……”
  堀悌吉摆了摆手:“这是没错的,我问的是,关于政治体系,你打算置印度于何地?本土的一部分?独立国家?殖民地?”
  “这……”现在轮到山下奉文迟疑起来了,关于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深入思考过,从感情上说,费了这么大力气从英国人手中抢到这块宝地,他做梦也想将其当成是日本的一部分,甚至闲暇间和草鹿任一谈起时还有让日本实现本土迁移,定都新德里的愿望,但从理智上分析,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妥的,印度毕竟不是无主之地,上面有将近4亿印度人,还有鲍斯为首的印度国民政府——这个政府是得到轴心其余47国和部分中立国家共同承认的“独立”国家,当初攻取印度的德意日三国轴心联合声明中也表示要解除印度殖民地状态、恢复独立,如果转眼间将印度吞下去,世界舆论和其他轴心盟友会怎么看?
  他试探性地问道:“能仿效德国的办法么?”
  所谓仿效德国的办法就是参照德意志美洲共和国的套路,但堀悌吉摇头道:“在锡兰岛这么搞是可以的,印度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怎么行?”
  “那么,日属印度?”
  “日属印度的话,只怕下一任印度总督就会面对连绵不断的反抗了,永无安宁之日。”
  草鹿任一和山下奉文连连点头:日属印度和英属印度地位是一样的,那当初印度人费这个力气反抗英国人干什么。
  “您的意见是?”
  “特殊朝贡化。”
  朝贡化这个名词对山下奉文并不新鲜,就是东亚传统国际体制中的中央帝国维持秩序的一套逻辑:大明、大清帝国时期,越南、暹罗、缅甸、朝鲜等都是中央帝国的属国,任何统治者的更迭都需要中央帝国认可才有效,不过中央帝国除名义上统属这些国家、接受朝贡外,实际并不干涉属国内政,这种既统属又独立的体系与西方的属国与殖民地完全不同,至少维持了几百年的安宁,只是后来因为中央帝国力量衰弱被打破后才发生动荡。
  “所谓特殊朝贡化,就是要在原来的政治逻辑上加强内部联系,比如除了文字、职官、政体对接外,还要在经济、金融、军事、教育上实现一致化,以印度为例,今后货币就统一使用日元或称亚元,度量衡和计算体系一致,本土的知识分子和上层阶级要有日本留学的经历,军事装备、编制都要和我们统一,日本人可在符合印度法律的前提下自由前来定居、游历、经商、务农等,印度政府要聘请日本担任教授、教官、顾问,在军事上要结盟,属国有危难我们要发兵救援,属国之间有矛盾我们要负责公正调解……”
  “那怎么统治呢?”
  “各属国均拥戴天皇为最高元首,以本土人士为首相或总理,内阁成员必须本土化,政府在大政方针与日本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独立参加各国际组织——比如德国人牵头的联合国,然后我们还要组建亚洲联盟与欧盟、北美对抗,派出的总督府只实行顾问职责,不直接统治民众,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我们。”堀悌吉强调道,“不仅印度如此,缅甸、越南、婆罗洲、原荷属东印度、马来亚、菲律宾都应该参照这套体系,这些国家加起来差不多有6亿人口,日本人口只有1亿,这些国家面积加起来相当于整个欧洲,而日本国土在欧洲也只能算中等国家,要想完全吞并是不现实,也超出了国力,如果加以殖民,你认为英、美、法、德诸列强会不来捣乱?”
  一番话说下来,听得山下奉文和草鹿任一都是一愣一愣的……





第84章 和战之间(26)
  思考良久之后,山下奉文长叹一声:“当我等还着眼于战争乃至战役成败时,堀君已着眼战后安排、全球竞争,不得不佩服耳。”
  “现在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极力反对北上攻占西伯利亚和南下攻取澳大利亚了吧?”堀悌吉苦笑道,“消化现有战利品已超越了日本的能力,如果再攻取地盘,一定会消化不良而崩溃,部分马鹿只考虑攻城掠地,从来不考虑攻城掠地后怎么守、怎么统治、怎么建设的问题,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财主拼命去搜刮房子,却不知道自己所能居者一室尔,所能睡者一床尔,要这么多干什么?”
  草鹿任一会心地点点头:这就是堀悌吉当初一直强调的,超过能力之外的资产都是负担的道理。
  “这建议为什么不发给中枢呢?”山下奉文有些奇怪,“以殿下的英明,石原君、山本君的见识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套体系的好处,即便内外部有一些反对意见,大家齐心协力之下也是可以同舟共济的,向我们这种也就不必夹在堀君和中枢之间为难了。”
  堀悌吉摇摇头,站起来走了两步,眺望着窗外的风景……
  虽然这个突然不说话的举动有些不太礼貌,但山下奉文和草鹿任一知道他肯定是有话要说。
  良久之后,堀悌吉转过身来:“他们主持的特殊朝贡化和我主持的特殊朝贡化是有区别的……让殿下和石原来主持,了不起是满洲模式的翻版。山下君,我们控制满洲14年了,解决了问题没有?”
  山下奉文缓缓摇头:如果控制满洲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会有226?
  “不对内部进行改造,不使日本淘汰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日本是不会进步的……日本这坛酒已开始发酸了,不加以改造遏制而只用几个新瓶子来包装,能保证酒的质量么?”
  “所以,您的改造思路是?”
  “昭和维新!”
  “刷”地一下,山下奉文激动地从椅子上站立起来,不敢相信似地盯着堀悌吉,结结巴巴地说道,“昭……昭和维新?”
  “怎么?没听过这个名词?或者说,忘了?”堀悌吉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山下奉文本人就是皇道派“余孽”,就是变成灰他也不会忘记昭和维新是什么。
  “我……我……”山下奉文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于昭和维新,在9年前我本人的态度和现在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不过,人总是会变的,看得多了、想得多了,位置变了,想法就会变。”堀悌吉慢悠悠道,“当然,我想搞昭和维新和那批激进军官搞昭和维新完全是两回事,他们手段太激烈、步骤太急而且地位太低,日本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改革比自下而上革命要好得多。而维新在历史上可不止一次,远的的有大化改新,近的有明治维新,来一次昭和维新或别的什么维新,我觉得完全可以。如果觉得名称刺耳,也可以叫昭和改良、国家改造……”
  山下奉文直愣愣地点头,不过草鹿任一却听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昭和维新或别的什么维新”这句话看起来很不起眼,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暗示——换年号!换年号是什么还不令人明白么?
  “这个……维新的话您想怎么改?”
  “把北一辉先生的某些观点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造,同时再参照某些样板——比如德国这个样板我觉得就不错,另外幸德秋水先生关于社会主义论述中的小部分理论也可以拿来用一用。”堀悌吉的语调和平和,可在山下奉文和草鹿任一耳朵里全是爆炸般的震动,北一辉是226兵变的精神导师,是“罪魁祸首”,幸德秋水是1911大逆案主犯,这几个名字平时提都不能提,现在堀悌吉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要用一用他们的思想,不亚于一场8级地震。
  “当然,我们是自己人,这些话对你们说说而已,对外我是不承认的,非要承认就是我堀悌吉、山下君,哦还有小畑敏君等人的共同想法,另外汲取了一些俾斯麦亲王的王朝社会主义、德国元首国家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如果山本君、伊藤君、今村君等人愿意,也可以加入他们的一点想法。”
  小畑敏四郎不但是皇道派的骨干和226兵变的重要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武田攻的老师,堀悌吉可不是随随便便提这个名字,他是在借此告诉山下奉文,他的力量可不少,武田攻是山下派干将不假,他上头还有个老师呢。
  还没等山下奉文表态,堀悌吉第二颗炮弹又来了:“我和今村君达成了一些协议,我觉得在印度也可以推行一二。”
  “愿闻其详。”
  “欠德国的债是要还的,不过德国也有资本和工业输出的愿望,我们可以抓住这点引进,在印度、马来亚、婆罗洲搞一些经济特区,供欧洲资本运作,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产业纵深和原料来源,我们可以借此获得一些技术,另外还能提升各属国的实力,加速他们的现代化进程,什么贷款、修铁路、造电厂都可以实施,只要我们控制着这个区域,他们就只有经济上的利益而不会有政治上优势,另外对解甲归田的官兵也有一个交代——印度派遣军不可能总是维持80万兵力吧?这样下去财政迟早被拖垮,如果有一天属国提供的财力、他们这里的装备和物资供应直接就能满足派遣军需要,您觉得……”
  山下奉文如何不知道堀悌吉的意思:到那时,派驻在外的总督真就成了一方诸侯,用日本特色的政治术语解释就是——大名!
  还没等山下奉文表示什么意见,堀悌吉甩出了第三颗炸弹:“我还和中国派遣军的冈村君联系过一次,目前他在中国沿海搞了很多工业区,收效良好,不过运输和技术上还有一点点问题,运输的事情海军包圆了,至于技术嘛,用市场和资源来换,我认为日本还是有潜力的,现在东亚可是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聚集区。一旦我们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事情就好办多了。”
  所谓中国关系正常化,是指冈村主持推动的宁汉合流,在汪精卫死后,南京政府就没有能够与重庆对抗的领头人物,横在其中的一根刺就没有了;而随着中国派遣军逐步收缩,重庆当局控制了中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之后,在实力上远远压倒了南京当局,更何况两家有着利益一致的敌方——控制着北方9省、与两派连续交手、地盘不断扩大的中共当局。
  当然,宁渝合流在形式上暂时还不可能统一,只能在立场与关系上取得协调。
  “这次回国我还打算再去上海转一转,海军从美国弄来的东西都交给中国派遣军在发卖,据说成效是不错的,如果这个渠道可以,今后印度军、南方军的产出也可以上海为中心进行辐射……”
  另外两人都不是傻子,堀悌吉明着是在说生意,实际上是把海军和中国派遣军的合作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第一,海军支持冈村关于宁渝合流的设想,这是中国派遣军的根本利益;第二,关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技术、设备引入,海军会牵线搭桥;第三,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海军不会染指,相反还会利用这个渠道发卖其他欧美货,并帮助印度军、南方军同样利用这个渠道,实现四方利益共享。
  归根到底一句话,海军会保证并扩大中国军的商业利益,有这些条件在,对堀悌吉的维新冈村宁次不说表态支持,不来拆台是肯定的。
  “最后,仗也打得差不多了,国内也用不着保留这么强大的总军力量,应该削减国防为民众谋福利了,日本民众过得可不容易啊……”
  山下奉文心里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够狠!





第85章 和战之间(27)
  就在堀悌吉四下活动、拼命把水搅浑时,东京大本营的气氛却是凝重而压抑的。
  “堀君会见了今村、会见了山下,都谈了些什么?”
  “具体说什么不清楚,也没人能打听到,不过形势不好是真的。”石原莞尔苦笑,“殿下,今村均和山下都发来了电报,认为目前局势微妙,人事不能变动,特别是武田攻,破格提拔中将师团长才不过1年,再行提拔不妥,如果觉得他不称职,让他回印度吧。”
  东久迩宫稔彦王脸孔一阵抽搐,怎么可能放回印度,放回印度就说明中枢彻底和印度派撕破脸了,这还不让海军捡便宜?
  他瞪着眼睛,不甘心地说道:“堀君好手段啊,人还没到东京,招数是一招又一招压过来了……山本君,他究竟什么时候回东京?”
  “5月10日前是不可能回来了,他今天给我发了电报,要去上海,视察海军剩余物资发卖情况并考察经济区建设……”
  “唉!”多田骏一拳头砸在桌子上,什么视察,分明又要和冈村去串联了。
  “他不会还要去新京和朝鲜吧?”
  “那就不知道了,应该不会去,去了干嘛?考察北桦太战备情况?”山本淡淡一笑,“我这位老同学是去谈生意去了,只是不知道这次的生意规模有多大。”
  “这真是……这真是……”
  “报告,夏威夷方面发来电报。”
  “念!”
  “夏威夷时间4月27日傍晚17时,我军占领瓦胡岛……敌陆军中将肖特以下38000余名官兵并4万余名平民投降,守军最高司令官杜立特自杀……另击毙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