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际上B…26经过改进是能获取更好性能的,但陆航高层已没有心思再等待,轻型攻击机方面只保留A…26,砍掉了A…20A…24,而且强调用P…51携带炸弹承担部分对地攻击任务。现在陆航最迫切的需求是参照德国Ar…234喷气轰炸机搞出自己的闪电轰炸机来
海航攻击机在BTD成功后,订单量猛增至4000架,然后SBDTBFSb2c统统下岗,其他与陆航通用B…29、A…26和b…25,扩大F4u生产量,略微削减F6f的生产,同时催促格鲁曼尽快完成F8f战斗机开发。
型号集成后,参联会就要求各厂家进行彼此技术授权,实现大规模统一生产。参联会希望1945年飞机产量能达到9万架,其中4发重型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要达到2万架,喷气机要超过8000架——不是不想多造,而是会飞喷气机就那么1000多人,还有三分之一是英国人,且喷气机改进很快,造太多完全是浪费。
对装甲车辆的改进同样有类似过程,但目前还没有梳理完毕,预计要到9月份才能向杜鲁门汇报。
3、必须加大对曼哈顿工程的投入。由于德国迅速控制了非洲,比属刚果铀矿来源断绝,后来从加拿大拿到了铀矿并加速开采、提炼,多诺万执掌的情报系统虽不能获知德国原子弹开发进度,从多方迹象来判断,认为德国也在加速核武器建造。但前期多次破坏挪威重水工厂无果,现在整个欧洲大陆又被德国控制,美国已无力破坏德国进度,只能寄希望于抢时间。参联会从科学家们处得到了保证,如果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保驾护航,美国原子武器有望于1945年6月份进行实地试验。
4、在1945年春天之前以战略防御、锻炼队伍为主,不发动任何进攻。特别是海军在拿到足够的军舰、培养出足够的舰载机飞行员前不再主动出击。
“预计反攻将在1945年7月份逐步展开,届时海军大舰队成型,原子武器可用,航空兵力非同一般,陆军也有了实战经验……战略态势会比较理想。”李海顿了一下,“那时候您再带领我们发起反击……”
杜鲁门先是点点头:“这两个层次的对策我都批准了,可以放手去做。”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他又摆摆手:“计划跨度不要这么大,就做到今年年底,明年1月你们会迎来杜威,他说不定有不一样的想法。”
“阁下,虽然您目前在选战中暂处下风,但只要我们熬过这一阵……”
“没机会了,杜威已威胁要把这3年多来的财政损失、人员损失和军队失利全部在下次辩论上摆一摆,这都是事实,我不想否认。我也不想把责任推给罗斯福先生或将军们——我才是美利坚武装力量总司令。我会坦率地承认我的过失,承担所有责任,我会……退选……”杜鲁门摘下眼镜,仔细擦着镜片,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民主党已同意我的请求,并决定不再派遣新的候选人。”
“哐啷”一声,正喝水的特纳拿不住杯子,一下子就掉到地上摔碎了……
第83章 第二次中途岛战役(4)
“阁下,对不起。”
虽然一直都有传闻,但从杜鲁门口中亲口听到“退选”这样的字眼,特纳觉得还茫然不知所措,在那一瞬间反而有种是自己害总统丢掉连任机会的感觉。
马歇尔、金上将和李海等少数几人是知道内情的,这也是金上将因病辞职的缘故,只不过现在杜鲁门明确表态甚至得到民主党高层认可,大家就知道这件事没什么回旋余地了。
军人不党,但不等于军人没有立场倾向性,现在参联会这批头头哪个不是罗斯福总统时期一手提拔上来的?说白了都是民主党班底。让杜鲁门最终闹到退选这份上,大家都觉得很难过。
“你们认真思考一番,看看哪些人能够接替你们的位置,另外有些遗留问题需弥补的尽快弥补……杜威上台后一定会发动大清洗。”杜鲁门也在暗示这些人将自己屁股底下的屎赶紧擦干净,“对不起诸位了,我没能带领你们获得胜利,我……我很遗憾,但我不会投降,我会在接下去的任期中与轴心周旋到底,为新总统赢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基础。”
会议结束后,艾森豪威尔看着马歇尔面色沉重地走出房间,他刚想问问有关情况,马歇尔已在招呼他:“艾克,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艾森豪威尔刚刚进去,马歇尔就叮嘱关上门,然后说了令人无比震惊的话。
“总统已在考虑退选,预计将于本月底大选辩论结束后正式对外发表公开言论,我也要在随后辞职……”马歇尔语调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和自己全然无关的事,“你觉得谁来接替这个位置比较好?”
“阁下,这是真的?不是流言?”
“刚才总统已亲口承认了,民主党高层已达成了一致意见。”
“如果您在这个节骨眼上辞职,对军队士气打击太大,您要三思。您可以和杜威合作。”
马歇尔摇摇头:“这不可能,我在考虑用什么办法退休比较好,辞职的话显得在给杜威下马威,要不我也生病?实在不行安排一次车祸?”
艾森豪威尔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怎么接。
“就我个人而言,我本来希望你能够接我的班,但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你的资历还不够深厚,还必须在副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再打拼几年才有机会。”马歇尔满嘴苦涩。
艾森豪威尔的资历确实是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佛得角战役的问题导致另一位副总参谋长德弗斯被免职,他连第一副总参谋长的资格也没有。
艾森豪威尔很有自知之明,想了想便道:“如果要镇得住场面,目前只有一个人,但我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回来。”
马歇尔的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道格?”
艾森豪威尔点点头。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同年,但资历更深厚,当过西点军校校长,十多年前,即1930…1935年代就担任过美国陆军参谋长,算是马歇尔的前辈,资历毫无问题。麦克阿瑟的问题在于能否和总统、其他将领有效处理好关系——他总是显得有点狂傲和自高自大,虽然他有这么做的本钱。
“就是他了!至于能不能和杜威搞好关系,那是他的事,不是我该揣测的!”
“我认为海军会支持的。”艾森豪威尔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
马歇尔连连点头:麦克阿瑟和尼米茨一直为资源、进攻方向和主导权争得不相上下,尼米茨一调走换英格拉姆后,海军逐渐扛不住麦克阿瑟了,如把麦克阿瑟从远东调回来,海军的压力能减少很多,反过来也能更好地合作。
“谁能去太平洋接替他?”
“您觉得我怎么样?”
“你?”面对主动请缨的艾森豪威尔,马歇尔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有些吃惊,迟疑道,“现在太平洋这烂摊子可不好收拾。”
“所以我们必须通力合作,不但和海军,还要和澳新方面全面合作,而不是高高在上。鉴于我的资历,如您同意,给个代理头衔吧。”
“你走后陆军总部怎么办呢?”
“我的位置可以让克拉克将军来顶替,至于他和麦克纳尼将军谁的排名更高,我建议请麦克阿瑟将军判断。”艾森豪威尔说了他的想法,“另外,南美战区指挥官也需要调整,现在的战略安排等于是海军暂时退出南美,以陆军为主,再说尼米茨将军马上要接替金上将的位置,再让他兼任南美战区指挥官似乎也不太妥当,不便于指挥。”
马歇尔点点头,艾森豪威尔的考虑还是比较妥当的。
马克…克拉克为人圆满又有手腕,正好可弥补麦克阿瑟为人过于孤傲的特点;而尼米茨既然要回国担任海军一把手,南美战区确实也不能再适宜由其出任司令官。
“可如果尼米茨、克拉克将军都抽走的话,南美只剩下乔治了,他的个性,我怕……”
“乔治打仗很不错,但是他这个性子还是有点麻烦,战区司令官我推荐其他人选。”
“谁?”
“约瑟夫…史迪威将军。”
“乔?”马歇尔大吃一惊,“他在中国啊!”
艾森豪威尔竖起两根手指:“第一,他的资历比乔治深厚,而且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战场是唯一击退日军、收复失地的战区——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那么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的他的功绩应该得到承认;第二,中国战区的最高长官和乔多次冲突,他的处境艰难,而且目前国共两党内战虽然表面上有所收敛,但其实暗流涌动,他在那里发挥不了更多作用,难道让他指挥中国人去打内战?”
至于史迪威怎么从中国杀出重围,马歇尔就不问了,肯定有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搭乘B…29往北飞布尔什维克控制区,然后飞勘察加…阿留申一线回国。苏德虽然停战,也在表面上中止了盟友关系,但美国政府还是只承认苏联为俄国全权政府,大使馆都搬到了鄂木斯克,其他方面的情报交流依然在继续,大动作搞不了,小动作搞一搞、运送个把人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中国战场,确实如艾森豪威尔所说,在欧战停止,共产党方面控制甘肃、陕西、陕西、河南、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六省范围后,内战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解放区的扩大而逐渐减弱了。重庆当局发现自己开始力不从心,延安当局急于巩固战果,再加上布尔什维克都被人打回亚洲,组织上、政治上压力很大,更需要休养生息。
史迪威在此期间频频抨击两党不顾大局、不顾盟友,几乎成为中国最不受欢迎的人物,再加上美国自顾不暇,简直在重庆度日如年。
“至于乔的位置,建议由魏德迈将军去顶替——虽然我知道这对他很不公平。”
马歇尔点点头,随着英国与轴心合约一签署、巴基斯坦地位一确定,在巴基斯坦的美国人就感到尴尬了,虽然英国方面依然礼遇有加,丝毫不受本土“政变”、“和谈”等因素影响,但双方确实只能谈谈风花雪月了。把东南亚战区参谋长魏德迈等人从巴基斯坦调去中国(部分去苏联)展开工作,未尝不是布局战后的一步棋。
经过艾森豪威尔这么一番梳理和人事刷新,马歇尔觉得整体是可行的。
当天夜里,马歇尔就和杜鲁门做了汇报,后者对整体安排基本同意,只做了一些细节调整:既然太平洋战区要通力合作,那就不再区分西南太平洋战区和中太平洋战区,将两个战区合并,由英格拉姆上将出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晋升一级军衔到上将担任副总司令,乔治…肯尼中将担任战区陆航司令,哈尔西中将担任舰队司令。
历史上艾森豪威尔因火炬计划成功,在43年就当上了上将,这个历史时空由于行动失败灰溜溜撤出非洲,他的上将一直拖了一年多时间才给他——不过艾克本人倒是不抱怨。
现在就发电报给麦克阿瑟,等着这位大神认可就可以连轴转调整了。
8月22日拂晓,冢原带领炮击舰队逼近中途岛,在昨天下午的航空战中,机动舰队以600余架次VS300余架次的绝对优势击退了中途岛美军空袭,以损失14架飞机为代价,揍下了90余架美军飞机。但让角田感到愤怒的是,狡猾而怯懦的美国飞机没敢对炮击舰队下手,反而虚晃一枪去空袭防御能力最差的运输和登陆部队。后者被击沉了2艘货轮、1艘老式驱逐舰、2艘油船、3艘西贝尔登陆艇,云鹰号护航航母舰艏被创,无法执行作战任务,另还有多艘军舰被近失弹所伤,。
其他损失都无所谓,死多少陆军马鹿他也懒得去打听,但那2艘分别满载6000多吨、8000多吨各类燃油的船舶被击沉让他心痛了半天,补上1。5万吨油料容易,让1。5万吨油料千里迢迢从本土赶到中途岛却是天大的麻烦,而且他敢断定,油船、货轮被击沉只是开始,接下去会有源源不断的辅助军舰损失。
他现在终于明白堀悌吉长官为什么当初从德国买各种各样的装备之后还提出向欧洲买船,意志轮及各类油轮都要,道理原来在这里。
“三式弹,准备!”
“放!”
中途岛上顿时绽放出无穷无尽的轰鸣和火焰……
第84章 第二次中途岛战役(5)
“长官,美国人投降了。”
大和号舰炮刚打了没几轮,就有眼尖的参谋看见中途岛方向打起白旗,所有人立即欢呼起来。
“停止炮击,准备上岸受降。”
“可是……”新任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却摇头,“登陆部队还在400多公里之外呢。”
为防止美军岸防工事和航空兵力对登陆部队的攻击,约定炮击舰队先行,然后陆军再推进,打算在明日拂晓一举拿下,但现在才刚过7点,美国人就投降了。
“让陆军继续按原有计划进攻,派驱逐舰组织水兵上岸,小心美国人使诈,舰炮继续瞄准。”
8点多,4艘驱逐舰带着100多名水兵和山田少佐登上了中途岛,虽然身后有威力强大的超级战列舰压阵,但100多名水兵只有步枪和机枪,连一辆坦克也没有,就这么大摇大摆去受降,他也觉得很滑稽。
登岛后的山田少佐操着流利的英语问:“你们要投降?”
“是的。你们是日本陆军还是日本海军?”
“海军!”
对面明显松了口气:“我们投降,希望你们按照《日内瓦条约》给予我们人道主义待遇。”
英美都知道日本海军名声比陆军要好得多,一般不会苛待俘虏,看着英美飞行员落水也会去营救,而且熟悉英语,沟通方便。总而言之,向海军投降的心理压力要少一点。
山田少佐很得意,这说明海军名头比较响,既然美国人这么爽快,他也就实话实说:“我军登陆部队还没上来,正式接受投降还要等一等。按照惯例,您可以先向我移交你们的电台、花名册和军旗么?然后告诉您的部下不要破坏任何设施、武器和物资么?”
“可以,但有些……”
山田带人转了一圈,很快就明白对方欲言又止的情况:岛上最重要的油料已被守军悉数放入海,除几个油桶外,一点剩余都没有,海面上飘着薄薄的一层就是美国人的杰作,飞机基本也没有了。
“报告长官,美国人供述,后方给他们的指令就是破坏全部燃油,带走飞机,然后可以体面投降。”
草鹿龙之介皱着眉头问:“其他设施和装备破坏了没有?”
“没有,包括电台、淡水、粮食、车辆、火炮、坦克除了刚才被三式弹破坏以外,全都完好无损。”
由于在非洲之角战役、纽芬兰战役中日德发出过威胁,只有保证军备完好才给予美军完整俘虏待遇,所以美国人最大限度地把装备保留了下来。
“机动舰队发来战报,美军再次空袭我运输编队,击沉油轮1艘、登陆舰1艘,长良号轻巡洋舰重创,另有多艘船只轻创,我军击落敌机60余架,自身损失9架,其余无殊。”
“美国人很聪明啊。”冢原二四三叹了口气,“油是舰队命脉,没了油,再强大的军舰也无能为力。美国人拼命朝油轮下手,我又不敢只把防御力量全部集中在那里,否则有一天对手忽然改变思维态势来进攻航母编队怎么办?”
草鹿龙之介点点头:长官这个提醒还是很必要的,真按某些参谋的建议调整防御重心,难保航母就出事。油料虽然宝贵,但也不能与航母相比。
有人问:“他们有多少飞机可以这么耗?我军飞行员至少落水后还可营救,敌人被击落完全有来无回……”
“美国人一年可产10万架飞机。”草鹿龙之介对此极为皱眉,“这么拼消耗下去我们会有大麻烦。”
“算了,想开点,就当作战中消耗的,本来预计不是要打上一天么?”冢原挥挥手,“先占领中途岛再考虑其他,沉油轮总比沉航母强。”
8月24日,稀里糊涂的栗林忠道率领近卫第二师团终于登上中途岛的土地,看着老老实实投降的美国兵,大家也觉得没啥意思——说好的大干一场呢?怎么大和号轰了几炮就完了?
不过既然没和美国人打生打死,彼此也都恨不起来,反而觉得美国步兵挺好玩的,要都是这样的敌人就好了。倒是美国航空兵不行,一点也没有武士道风度,尽朝货轮、油轮、登陆艇等没啥战斗力的部队下手,当天早上运输部队又丢了一艘油轮——联合舰队累计损失4艘油轮,近3万吨燃油没怎么用就全捐献给了太平洋,再加在中途岛上也没捞到油料,能源问题一下子紧张起来。
“今天进行紧急补充,各舰把燃油灌满,然后把油料储存到中途岛上一部分——谨防破坏和仓库缺口。”草鹿龙之介一一作了安排,“美国俘虏加速往后送,但不能全送完,还要留点人质抵挡美国飞机轰炸。”
栗林忠道提出:“中途岛太小,摆3000人足以,把整个近卫第二师团放上去完全是累赘!万一敌人也用战列舰炮击,一炮下去要死多少人?或者我们去打珍珠港?”
冢原摇头:“珍珠港是打不了的,不过让第二师团这么多兵力都囤积在中途岛上也非良策,我准备带你们去见识军舰鸟。”
“军舰鸟?”栗林忠道愕然,“这是什么玩意?”
“长官要去打基里巴斯!”草鹿龙之介解释道,“军舰鸟虽然在很多岛屿都有分布,但基里巴斯的军舰鸟最出名。翼展2米多,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小时,而且以俯冲掠食,我还是尉官时搭乘巡洋舰来夏威夷一带远游,发现这种鸟比飞机飞得还快!我都怀疑俯冲轰炸机是不是受了它的启发而研究出来,不过现在肯定是比不过飞机了。”
参谋们立即摊开海图研究,长官要打基里巴斯显然大有用意,说看军舰鸟纯粹是句玩笑话。栗林忠道不懂太平洋地理,但看过海图后就有数了:中途岛位于夏威夷西北方2400公里,基里巴斯位于夏威夷正南方2000余公里。该岛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中间有泻湖,至少有2个机场可以布置,地形比中途岛要复杂。是钳制夏威夷的一大要害岛屿。
“我准备把近卫第二师团主力摆在基里巴斯,这样有三个好处。”冢原列举道,“第一,基里巴斯是美国西海岸向澳新一线运输补给的必经之路,卡住这里也就卡住了航路,我不管说完全断绝,但至少敌军要绕很大一段;第二,该岛位于夏威夷南部,面积又大,可部署较多陆军和航空力量,对夏威夷是个很大威胁;第三,有利于迷惑敌人,以为我们要四面包围夏威夷并最终夺取之,夏威夷守卫力量再强也就是一个群岛。美国人能打我们的油轮,难道我打不了他的运输舰队?”
“岛上有多少敌人?我们登陆时,敌人会不会从夏威夷冲出来?”
“冲出来更好。”冢原微微一笑,“可借机消灭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实力。至于地面部队,我不掌握情况,预计1万最多了吧?”
“那就请您带我们去领略一下军舰鸟的风采吧。”
占领中途岛的消息马上传到了日本国内,听说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这个海军的伤心岛,大本营参谋们全部狂欢起来,但堀悌吉却眉头紧皱,美军一反常态击沉4艘油轮的感觉令他很不舒服。
“冢原君还有其他电报么?”
“有,舰队准备在中途岛休整3天,然后进攻基里巴斯,草鹿参谋长已打发一部分货轮、空油轮搭载部分美军俘虏返回国内。冢原长官请求您再给他准备20艘油轮,15万吨燃料。”
“太少!”看完海图后,堀悌吉心里有数了,大手一挥,“准备40艘油轮,30万吨燃料。”
“长官。”负责调度的后勤参谋为难地说,“现在手头没这么多空余油轮,哪怕英国人给我们的物资提前到位,也拿不出这么多。”
“缺口一部分问德国人买,一部分把最新建成的护卫航母送上去,有多少送多少!”堀悌吉考虑了一下,“明天我和陆军沟通一次,看看他们能不能提供一些。”
护卫航母是日本在“丸新计划”中根据特Tl型万吨级战时标准油轮改造的一款军舰,最大航速18。5节,可载油料8000余吨,更重要的是上面还铺设有120多米长的航空甲板,可容纳10架战斗机(甲板系留)和2架水侦,承担反潜、驱逐、运输任务,丸新计划规定3年要完工48艘,到8月份时,第一批4艘已全部服役,预计9月份还可服役2艘,堀悌吉打算把这张牌全部打出去!
“我们要有在太平洋与敌人长期周旋的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错误的。”堀悌吉对众人解释道,“等德军拿下南非,马上交割几内亚防务的物资和兵力,那时候美国人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现在务必全力以赴保障冢原君的需求,兵力、燃油、飞机都要挑最好的给!”
第85章 第二次中途岛战役(6,5100票加更)
夜间时分,TF48舰队缓缓地驶过法兰西港外围,这是印度洋南部最靠近南极的港口,是法国海外领地的一部分,这个岛距离马达加斯加3000公里,上面几乎没什么人。绕过该岛后,到澳大利亚珀斯的路程几乎就走了一半。
天气已冷得有些刺骨,天气阴沉沉的,能见度极低,除了必要的执勤人员,其他所有人都蜷缩在舱室里睡觉。
“日本人占领了中途岛?”舰桥里的尼米茨垂着头,低声问了一句。
为最大限度保密,整个TF48舰队严格实现了无线电静默,只收电文而不对外拍发。
史密斯知道他很难过,宽慰道:“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岛上除100多架飞机和几千地面部队外,没什么其他东西能挡住联合舰队主力。现在太平洋舰队采用航空削弱法,连续出动B…29、B…17重型轰炸机去空袭日军舰队,已连续击沉敌军十多条船,包括4艘对日本来说十分重要的油轮,我觉得情况没您想得那么悲观。”
这套“重轰换轮船”的办法是特纳概括的,勉强还算有点战果:连续出击的美国陆、海航用将近300架重型轰炸机的代价击沉了日军近10万吨船舶和40多架日本战斗机。
很难说这笔交易是否划算,因为损失的美军飞机和耗费的炸弹将近2亿美元,而他们取得的战果满打满算最多也就1亿美元出头。此外,被击落的300架重型轰炸机背后还有上百架勉强飞回基地,伤痕累累、将近报废的飞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经济损失对比不利外,人员损失对美国也大大不利,300个重轰机组连同其他损失的人员近3000人,而日本飞行员和落水船员至少有一半能成功获救,日本合计人员损失只有1200多人
中途岛距离夏威夷航程超过2400公里,重轰机群出击得不到一架战斗机护航,这种视死如归的进攻更显悲壮。
英格拉姆、哈尔西等人看着飞行员一茬一茬从西海岸过来支援、从基地出击然后稀稀拉拉地回来。每个机组在出击前都被要求写下遗书,如果机组成员自认为没做好思想准备,可缓一缓再出击。但在爱国激情和同伴效仿的感召下,美军航空兵暂时没出现抗命,咬牙连续执行了5天高强度的进攻。
比起冰岛、纽芬兰、加勒比战役那种每天损失几百架飞机的绝望,现在这种消耗战更像钝刀子割肉:美国人在用近乎5:2的经济损失、人员损失和日本人耗。
在冷酷无情而又理性的人眼中,这种交换比虽然较高,但依然值得:400架重型轰炸机不过是波音公司开足马力后一周的产量,如果每周都能消灭日军10万吨船舶和相关物资,拼掉对手40架飞机,日本永远打不赢这场战争——日本一年可造不出500万吨军舰。
别说500万吨军舰,就是500万吨最普通的船舶日本也造不出。只要坚持不懈地打下去,最终胜利一定是美国,只是大家不知道这个转折点什么时候能来——起码现在看不见希望,只看到一茬一茬出击后再也无法归队的航空兵。
在这场消耗战中,机组成员的生命是以天、以小时在计算。
日方对这种消耗战也深感苦恼,中途岛机场修复并部署完毕后,陆基FW…190a8、Do…412悉数登场,电动双联128mm防空炮和88mm高射炮也架了起来,美国留下的90mm高射炮也被日本官兵拿来使用。
但如果美国还是维持这么高强度的轰炸频率,没有机动舰队掩护,光靠岛上那100余架飞机和一些高射炮是不可能在夏威夷持续不断的空袭中生存下来,无奈的冢原一面向国内呼叫支援,一面准备留下几艘护航航母和宝贵的舰载机飞行员应付空中消耗战。
东京大本营已紧急向德国提出加大购买Do…412,新增购买Ta…152的请求,并要求陆军提供飞行员、油轮赴太平洋作战。考虑到堀悌吉在几内亚问题上替陆军争取了不少利益,连古斯塔夫和K5都能搞来,陆军认为这个面子要给。石原莞尔大笔一挥,从印度、中国、关东军抽调了3个飞行师团共计400个战斗机飞行员和12艘吨位参差不齐的油轮准备供海军使用——飞机、燃油、后勤和油轮上的水兵全部由海军包了。
所有人都看不懂美国人为什么要这么打仗——不是说美国人最重视人员生命,最不愿意拼命的么?怎么现在开始打这种杀敌2000,自损5000的烂仗?就算美帝财大气粗不在乎消耗,可他们的总统难道连人命也不在乎,选票也不在乎了么?
想不通归想不通,大本营陆海军的意见是一致的,中途岛拿下就不可能放弃,否则联合舰队将没有足够立足点。如果补给线路被掐断,整个联合舰队都有丧命海外的风险,再困难也要咬牙顶住。
曾担任航空本部长、现任军令部次长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在大本营会议上慷慨陈词:“既然美国人都不怕死派遣重轰搞无护航作战,我们怎么能贪生怕死?应该勇敢迎战,让敌人见识我们的勇气和坚韧!看谁先顶不住!”
尼米茨还不知道杜鲁门和马歇尔准备乾坤大挪移的策略,只知道南美战区发生人事调整:自己兼任的南美战区司令官职务被免除,暂由克拉克代理。而克拉克代理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史迪威中将已离开重庆赶赴伊尔库茨克,准备尽快取道勘察加、阿留申一线回国。为表彰他在中国战区工作多年并率领盟军“收复失地”的贡献,杜鲁门决定晋升他为陆军上将。
知道史迪威要走,重庆当局欢欣鼓舞,虽然美国人现在自顾不暇,但大家认为美国还是厉害的,打到现在这份上,轴心也只敢说让美国停战而不说让美国投降,可见彼此对美国的忌惮。而巴基斯坦的成立也大大出乎重庆当局的预料,很多人认为这中间有文章可做。重庆方面已派出秘密外交人员准备请德国调停中日冲突——中德虽然宣战,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表面文章,中德丝毫未交过手,战前关系还非常不错,现在德国势大,抱柏林大腿显然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