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要扩军、要增加军费,孤立主义者都不听(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民主党人)。现在美国落到这局面,未尝没有当初的缘故!可杜鲁门从来不说这一点,这让很多记者感觉他很有风度。
  “感谢您给我的忠告,这种宝贵的政治经验够我学习一辈子。您安心养病,打仗的事交给我们吧。”
  “哈里,我没看错你……你能来我身边么,我想和你握个手告别一下。”
  “当然乐意之至!”杜鲁门慢慢走过去,站在轮椅边上,双手紧紧握住罗斯福的右手,春末时节,他感觉对方手心温度一阵冰凉。
  “哈里……谢谢您……您辛苦了……这个国家交给您我是放心的……希望您能够给美国人民带来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我……”说到这里,罗斯福的语速越来越慢,忽然头一歪,软绵绵地倒下了……
  “总统!”杜鲁门惊呆了,嘶吼道,“医生、护士,快来!快!”
  在外面的值班医生们顿时冲了进来,又是按心脏、又是搭脉搏。一直静静蹲在角落里的小狗法拉似乎感知到变故的发生,夺门而出,狂吠不已,并蹿上附近的一个山头。然后它静下来,木然不动,犹如守灵。
  折腾好一阵子后,一名医生用遗憾的口吻说道:“总统阁下魂归天堂了,您要节哀。”
  “这不可能,他刚刚还和我好好在说话!”
  “阁下,我们理解您的心情,我也非常难过……但这是事实,总统阁下确实与世长辞了,他的生命迹象已全部消失。”医生低声道,“很可能是脑溢血。”
  “我……”杜鲁门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是我害了他,害了他。”
  他想到自己刚才通报了这么多消息,罗斯福可能承受不住过于激动了,非常自责。
  “不……不是的,最近这几天总统的状态确实不太稳定,否则我们也不会通知您来探望。”
  罗斯福总统办公室秘书塔利啜泣着进来,她俯下身,轻吻了罗斯福的前额,向总统遗体告别,然后泪眼婆娑地问杜鲁门:“有什么我能为您效劳的么?”
  “请尽快通知夫人到这里来……”杜鲁门一边喘气,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然后交代自己的秘书,“通知参联会和内阁要员们来见总统最后一面。”
  下午3时,正在节约俱乐部参加活动的总统夫人埃莉诺被告知总统已“昏迷”,很快她便接到第二个电话被告知要火速赶往医院,专车嘶吼着开进俱乐部,然后飞一般地接走了她,所有人都预感大事不好,场面和炸锅了一样。
  参联会几人正在商议南美用兵的事,接到杜鲁门秘书的电话,仿佛一个晴天霹雳,将他们全惊傻了……





第16章 帝国夕阳(补)
  等埃莉诺赶到病房的时候,罗斯福已在医护人员的护理下静静地躺在床上,杜鲁门坐在他的边上,厚重的窗帘被拉开了,阳光洒在罗斯福安详的脸上,仿佛他并未逝去,只是沉睡了一般。
  埃莉诺鼻子一酸,忍不住抽泣起来,这几个月她一直来回奔波在医院、家里的路上,很多次接到过医护人员有关“危险”的信号,只是没想到这一次是真的。
  杜鲁门站起来,轻轻将手放在她肩上,平静地说:“夫人,总统去世了,我感到非常抱歉,不过他走得很平静。”
  “我看得出来。”
  “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吗?”他问。
  埃莉诺摇摇头:“不。我们可以帮您什么忙?现在有困难的是你。”
  5分钟后,接到紧急通知的参联会要员和内阁成员一起赶到医院,见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最后一面,巨大的悲痛笼罩着众人:美利坚前途未卜,曾经带领合众国扭转大萧条创伤的领袖却撒手去了天堂……
  下午3点40分,有关治丧小组在医院成立,杜鲁门是组长,另外两个副组长是赫尔和史…汀生,当然也少不了霍普金斯。随即以政府公开的消息向舆论界公布了消息。
  下午4点40分,收音机里传出这样的声音:“我们中断节目向听众报道一则特别电讯,敬爱的罗斯福总统因患脑溢血于今天下午不幸逝世……”
  罗斯福的死讯让很多人都难过得喘不过气来,很多人沉浸在悲痛之中,即便是前两天还大肆指责罗斯福的杜威也不得不在采访中改变腔调,表示“总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一切”。
  傍晚时分,戈培尔将电话打进霍夫曼的办公室:“元首,我必须向您通报一则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今天下午去世了。”
  “哦,好……等等。”霍夫曼忽然反应过来,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问道,“谁?罗斯福?我没听错吧?”
  “是的,您没听错,罗斯福——这个一直以来和我们作对的战争贩子死了!”
  “他怎么……”霍夫曼差点把“怎么这么早就死”的话讲出来,按他的记忆,罗斯福应该在1945年挂掉才对,现在提前了足足10个月的时间。当然历史发生偏差他早就知道了:华莱士没干完副总统就被逼自杀了,杜鲁门提前当了副总统还代行总统职权,罗斯福又放弃了第4次连任的企图。不过所有这一切加起来都抵不过罗斯福死讯的冲击。
  与历史上相比,戈培尔现在虽然非常高兴,但还没有到欣喜若狂的地步,因为德国现在如日中天,处于强势之中,罗斯福死或者不死在他看来都不会改变战争走向。
  “估计美国总是输,罗斯福的个性受不了吧?”戈培尔猜对了原因,“不过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排除这个障碍之后,与美国媾和应该是不存在原则性障碍了。”
  霍夫曼点点头:“我们还是应该表现一点我们的姿态,在今晚的欧洲之声节目中要表达我们对罗斯福逝世的哀悼,重申对和平的愿望并呼吁新一届美国领导人站到对德和平的立场上来……”
  “莫斯科的消息?”
  “先等一等,等条约确实签署后再公布,这样会对美国人有连续不断的冲击。”霍夫曼叮嘱道,“不要攻击罗斯福个人,也不要卷入两党政治斗争的漩涡,我们可以说罗斯福把美国从大萧条中带出来,其他问题不要多说。我们和日本不同,我们不是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们是一群战斗的绅士!”
  比戈培尔更早一些,杜鲁门给丘吉尔发去电报,通报了罗斯福去世的消息,同时又隐晦地点出了同意他“稳定大局”的要求,并表示有关命令已下发至驻扎在英国的美军部队。
  丘吉尔带着内阁成员去美国大使馆吊唁了罗斯福,开车回去时,他心思重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回到首相府邸后就在沙发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直到过了很久,他方才忽然惊醒过来,招来了自己的心腹。
  “老爷……”精瘦但充满干练的乔纳森…丘吉尔站在他的面前——他同样是丘吉尔家族的一员,不过却是旁支。
  “我让你落实的人选都准备好了么?”
  “都好了,家族人员名单、财产都分成了两部分,加拿大那边接应人选也落实好了。”
  “有件事需要你去做。”
  “是?”
  “D日!”
  对方有些震惊,但还是条件反射般地表示:“明白!”
  “多诺万局长给你留下的力量要掌握好,必须让他们无条件服从你的指挥。”
  “没有问题。”
  “给你3天时间准备,我需要酝酿一下……”
  “老爷,真到了这一步么?您不能悄悄走么?”
  丘吉尔摇摇头:“谈何容易,走到这一步就退不下来了,退下来就是粉身碎骨……但愿今后你们不要把我从家族中开除就好。”
  乔纳森立即闭口不言,温斯顿…丘吉尔对他不仅是首相,更是家长——虽然丘吉尔没有公爵头衔,但所有人都承认只有温斯顿…丘吉尔才配得上马尔巴罗公爵继承人的头衔,而且以他现在的权势而言,早就胜过了一个空头公爵,因此整个家族都以他马首是瞻。
  最近这两天,所有排的上号贵族家族都在进行一分为二,动作快的还在加拿大寻找居所,渥太华、温哥华等宜居之地的高档别墅居然涨了不少价——虽然英伦被封锁得很厉害,但对贵族而言资金要出境不存在问题,还有瑞士这个中转站呢。
  罗斯福逝世的消息也传到了日本,这两天大本营对德里战役的关注超过对任何事务的关注,在英国得到2个增援的本土师和相应物资、装备后,士气大振,居然打出了难得的悍勇,斯利姆、奥金莱克、威尔逊三大巨头分别指挥部队各管一段,居然和日军打得难解难分,个别地段甚至上演了从未有过的白刃战,整个德里战役呈现胶着态势!
  日军依仗的虎式坦克也遭到了萤火虫坦克的重创,尤其是17磅炮发射脱壳穿甲弹(Apds)时,穿甲威力剧增,近距离时即便是虎式前装甲也不能免疫。山下奉文多次告诫部队不要试图用坦克打巷战,但陆军马鹿们打昏头的时候总是忘记这点。
  天空中的较量也异常激烈,英军拿到了一批新的喷火14战斗机,性能比日军手中的BF…109和FW…190等早期型号性能还好一点,即便是陆军最新锐的四式战斗机疾风也只能堪堪打个平手,而陆军使用的斯图卡却被击落了不少——气得山下奉文和东京抱怨,要求陆军尽快换用彗星改(虽然是海军马鹿的飞机)。
  大本营对此也很头疼,现在印度日军已突破45万,光是德里前线的日军就有14万之多,情报显示德里英军不过9万余众,但战况打得如此激烈还是大大超过大本营的预计。而且再加兵也没用,战场就这么大!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战局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拿下德里,击溃英军最后一点重兵集团,印度攻略基本就差不多了。
  现在装甲突不进去、飞机突不进去,离海岸线又远不能上舰炮支援,山下奉文嘟囔着要搞铁道炮压阵,东京还真的紧急联系了德国问铁道炮,听到K5的价格和运输困难后也是大为摇头,不过德国答应便宜点处理日本几门缴获的俄制、波兰制铁道炮,大本营表示要考虑一下。
  即便如此,罗斯福的死讯还是在大本营里激起波澜,但更大的波澜却是科尔带来的消息:帝国已和斯大林草签了停战协议,预计苏联将退守乌拉尔山以东。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一到,大本营连印度战事和罗斯福都先放一边,讨论北进!
  东久迩宫稔彦王先搓着手道:“科尔特使还转达德国元首的邀请,准备8月下旬在开罗召开三国轴心首脑会议,邀请我前去参加!我希望在动身之前尽快解决掉印度问题。当然,今天重点是北进。”
  “北进不好打啊……”石原莞尔叹了口气。
  堀悌吉也道:“沾点便宜可以,陆军北进海军不支持。”
  这个表态让东久迩宫稔彦脸色一僵,不过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不敢贸然反驳,问道:“那怎么办呢?”
  多田骏也是摇着头:“科尔的消息再明确不过了,今后苏俄会有200万军队,他们在西线只要留50…70万就够了,在远东可以留130万,而且我们要防着俄国人暗地扩军。”
  “以远东的地理位置和特征以及敌军数量,进攻没有200万陆军根本不可能,而且还必须极大加强机甲力量。”石原莞尔叹息道,“关东军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但是……”
  大家知道东久迩宫稔彦王这句“但是……”是什么意思,德国已把苏联打趴下了,如果不趁机捞一把,将来俄国人恢复过来还有机会么?只怕关东军那群马鹿又要群情汹汹吧?恨只恨德国人没把苏联军队都消灭光。当然这句话大家是不会明着说的:日苏是中立关系,凭什么德国要把红军干光?这对德国有什么好处?
  “我有一个建议……”堀悌吉沉思片刻后说了他的想法。





第17章 帝国夕阳(完,7500票加更)
  “我认为目前并不是北进的最好时节。”堀悌吉说道,“印度战事尚未结束,南洋局面一片胶着,太平洋方向美军虎视眈眈,北进既无力量,又无物资,还无友军,只怕重蹈鲜卑利亚战事覆辙……”
  鲜卑利亚战事即十月革命后对苏俄的干涉战争,日本当初为侵吞远东和西伯利亚,派兵八万余,前后历经5年,投入军费9亿多日元(1920年代币值)——相当于2年海军军费,可造20条加贺号,最终撤军了事,一无所获。
  这笔巨大的军费开支最终成为日本极大的负担,使其在一战中赚到的钱大部分都重新流了出去,也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日本经济问题如此之大的原因所在。
  众人心头一凛,堀悌吉这句话大有指向。
  “从德里战况可得出结论,如果敌军拼死固守,我军要付出极大代价。俄国人在平原野战不如德国装甲部队,但守城特别巷战水平不差,否则也不会有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德军在此后再也不打大城市进攻战役,专注野战中消灭对手——这些在考察团报告中都有写到。相对于德国,我军无论训练水平还是装备都不如,而面对的远东红军又未进攻欧战消耗,彼此差距远比苏德差距小,故而我敢断定以小部兵力出击会导致失败。”堀悌吉慢条斯理道,“而且从政治来考虑,德国既然选择让斯大林和赤俄存在并拥有亚洲领土,说明德国并无抹杀布尔什维克的意图,道理何在?诸位考虑过没有?”
  众人大惊,东久迩宫稔彦王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最开始只认为德国是顾虑伤亡同时不愿意为欧洲、美国战事分心,但从堀悌吉的推论来说,麻烦很大。
  “这么说……”东久迩宫稔彦王缓缓说了一个可能,“德国要背盟?或者至少要用苏俄牵制我们?”
  堀悌吉叹了口气:“背盟短期是不可能的,牵制短期内也不是事实,但随着欧洲与俄国战事的逐渐推进,我们与德国关系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诸位感受到没有?”
  山本五十六等人都脸色沉重的点点头。
  日德关系现在来看依然是非常不错的,即便日本一直推三阻四不肯搞二次西征,德国也没多说什么。预定提供的新型舰载机,购买的虎式坦克、装甲车甚至Me…262都交给了日本,日本提出要铁道炮、火箭等也予以了积极响应,至于石油和其他工业品提供也都十分顺畅。
  但有几件事日本高层感受到了德国态度的微妙变化:第一,德国授信额度在缩减,不但没有新增授信,原有超额部分也要求日本尽快补上,日本虽然加大了矿产、农产品、橡胶等出口,但总体而言物资处于大幅入超状态,必须用贵金属弥补,前前后后已填进去600多吨黄金和1400吨白银,从印度、东南亚这里搜刮的贵金属,从中国大陆和苏俄这里交易到的盈余大部分重新填入这个缺口中。
  第二,德国正式提出了对印度大陆的领土要求——理由是要和英国实现和解与停战,为英国保留一块殖民地,但日本高层却认为这是德国要插手印度事务的意图,不满归不满,却不敢表示什么,而且印度洋斯普鲁恩斯舰队的突入虽然对方避开了马达加斯加的侦查,但先任参谋松田千秋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德国人执意把英国人源源不断放进来呢?这让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第三,德国一直在寻求对美和平,美国也在寻求对德和平,日本哪怕再迟钝也不会不知道有关消息,虽然德国现在一再宣称会继续保持与日本的盟友关系,但如果美国开出德国无法抵挡的条件,日本境地就危险了。至于日美媾和,日本一直在尝试,甚至都准备把菲律宾重新交还,但现在看来,美国宁可与德国和平也不愿与日本和平。
  “归根到底一句话,战争打到现在,日德关系和力量对比已经失衡,德国有求于我们之处越来越少,我们有求于德国人越来越多,德国海军力量在飞速崛起,伊藤发来电报,从今年年末开始,德国新建航母将源源不断下水,另外轴心级已在欧洲7个国家铺开建造,在冰岛战役结束后,他认为英国很可能也会加入这个行列。他预计如果不存在资源供给和人手问题制约,轴心级德国一年可以造30…36艘。”
  “30…36艘?”东久迩宫稔彦王吓坏了,日本一年提出造10…12艘已被认为是大跃进而感觉有些难以实现,德国居然要3倍于这个力量?
  “30…36艘不难。”山本五十六叹了口气,“德、意、英、法四大国的造船实力不逊于我们,就算略逊一筹,平均一年6艘,就是24艘,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希腊甚至西俄也有部分造船能力,就算一年一艘,也有7…8艘,这不就超过30了么?当然时间会慢一点,今年、明年都出不来,但后年下半年就会大规模爆量!至于人员,我比堀君还悲观,谁规定这些军舰一定要德国海军,德国人可以招募欧洲其他国家军人服役。党卫军里有多少外国人?连美国师都有!打起来据说还不差,至少打俄国人比打德国人卖力。”
  “最困难的军舰都如此轻松,飞机、坦克就更轻松,因此不管德国人怎么考虑,我们目前还不能离开德国,甚至俄国方面也尽可能不要得罪。”堀悌吉苦笑,“仗打到现在,日本其实反而是最需要尽快停战的国家。”
  石原莞尔点点头,T…43/85、IS…1、IS…2等新装备通过驻欧考察团都已经知道了,现在日本仰仗的4号坦克和虎式坦克对红军而言并不是天下无敌、难以对付的东西了。关东军的力量虽然比以前强化了很多,但还是不如俄军主力。所以堀悌吉这句不得罪红军的说法虽然有些突兀,看在他看来是非常明智的。当然这种话不能对外说,堀悌吉现在说一不二,海军上下惟命是从,说两句说不定没事,他要是敢如此“示弱”,说不定“天诛国贼”就要来了,一想起这群马鹿,他就感到头疼——怎么不在印度死光呢?
  “那……那您说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向俄国租一块土地。”
  “租?”
  “军情激荡、民意亢奋,拦着是不行的,保不住又有人独走,酿成事端,所以动还是要动一下。”堀悌吉走到地图前,用教鞭在上面画了个圈,“把萨哈林岛北部拿下来就够了,上面苏军实力不强,又有百万吨石油产出,还可以封闭俄国对外交流,对俄军是个极大震慑。但名义上要客气一点,不说俄国割让,只说租给我们,租期99年,每年出点租金。比如20万吨粮食?”
  “这……”东久迩宫稔彦王倒不心疼粮食,但99年租期还是让他感觉不爽。
  “99年可以了……百年后日本如果依然强盛,则俄国人照例拿不回去;如果日本衰落,那正好顺水推舟归还。斯大林面子也维持得住,而且20万吨粮食对他也很重要,乌拉尔山以东的粮食产量可不那么充足。”
  多田骏附和:“我个人赞同,不过要海军派舰队支援我们。”
  “这没问题,联合舰队主力马上就回国了,陆军准备好兵力,我们就一起冲上去,先拿下再发照会要求租赁,斯大林同意也得租,不同意也得租,但绝对不能宣战。”堀悌吉叹了口气,“其实下一步苏俄就会针对我们,我们如果不加以引导,风险会很大,陆军局面其实危如累卵……”
  “您说说看?”东久迩宫稔彦王一脸虚心请教。
  “远东一线,用70…80万兵力顶住我军。然后从新疆、蒙古南下,驻蒙军有多少兵力能挡得住草原上的装甲突击?苏共如果与中共加强联合,问题就更大。”
  “您意思给驻蒙军增加兵力?”
  “要增加,要把中国大陆兵力继续撤退,武汉可以还给重庆方面了,要价低点也无妨,其余部队加快往沿海收缩。”堀悌吉盯着地图,一字一顿说道,“我的意见很明确,在适当适合推动宁汉合流,调整对华政策,尽快缔结与中国当局的和平条约,中国大陆今后除部分港口城市和租借地驻军外,我们不再派军队。”
  这想法让多田骏都感觉愕然,脱口而出道:“这不等于白打了么?”
  “不白打,我们拿了印度。”
  “但是……”
  “时代是会变的……诸君,以斯大林的性格,在西线吃了亏,在东面不找回来还得了?他不得粉身碎骨?等俄国人吞了新疆、西藏、蒙古——我们又退出了几乎绝大多数中国领土,中国最危险的敌人还会是我们么?只要中苏不是一条心和我们对着干,我们就有印度这个回旋空间,日子会好过不少。”
  一直若有所思的石原莞尔站起来深深鞠躬:“受教了。”
  堀悌吉摇摇头:“能不能成功我不敢说,但至少这是让日本能维持下去的唯一途径,诸君,我们的前景很悲观啊……”





第18章 D日(1)
  1944年6月9日,杜鲁门宣誓就任新一任总统。
  他本身不是民选的副总统,又因为总统逝世从副总统变为总统,一时间创造了两个美国政坛记录。
  在他成为总统后,美国又没有副总统了,鉴于大选临近,国会经过讨论建议不必再设,由国务卿赫尔履行部分副总统职权。
  由于杜鲁门要务繁忙,再加继任总统而不得不推迟各州的旅行竞选,配合他一起参加竞选的副总统候选人阿尔本…威廉…巴克利只好一个人承担大部分日常工作,并发表演说,虽然声势上弱于杜威的竞选团队,但罗斯福总统的威望,竞选办公室副主任、美国英雄肯尼迪的随行还是为杜鲁门挣了不少人气。
  在杜鲁门就职前的午夜,“欧洲之声”发表对罗斯福的哀悼和生平评价,虽然认为罗斯福贸然介入欧洲争端对美国并不明智,但鉴于罗斯福在新政中的巨大贡献,依然称其为“伟人”。戈培尔博士的讲话很有水平,他列举了罗斯福在新政中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最终拉动内需、解决民生并团结美国社会的往事,同时对比了元首在德国恢复经济,实现经济起飞的“奇迹”,认为“这是伟大人物的共同选择和伟大民族的必由之路”。
  他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两个伟大的国家本可以和睦相处,为什么要因大资本家和犹太寡头的利益而自相残杀呢?值此美国新总统就职之际,我们再次呼吁与美国缔结和平条约。”
  说这句话时,本来为冰岛战役第二阶段准备的兵力共2个陆战旅由克兰克率领离开地中海前往巴西,这一次打算去柏拉拿州登陆,进一步扩大美洲共和国版图。
  迫于舆论压力,杜鲁门被迫公开表示愿意实现和平,并第一次放低了调子,没再说“德国必须归还侵略的欧洲领土”等不切实际的话,只提出三项议和基本原则:
  第一,德国废除与日本同盟关系,不以任何方式支持日本;
  第二,德国撤退在南美军事存在,包括取缔非法的美洲共和国;
  第三,德国归还非洲、欧洲等地没收的美国资本和产业。
  至于双方互不索赔、释放俘虏等是常规条件,不包含在这几条原则之中。
  至于回报,杜鲁门讲话中没说,但知情人明白是两条:默许德国控制欧洲和非洲(包括南非),承认德国在南美的特殊经济利益。
  这几条在美国国内看来已是极大让步,就是杜威本人也说不出什么。但在柏林看来,杜鲁门还没有认清现实,还缺乏和谈诚意:废除日本同盟也就算了,这本来就是可讨价还价的条款,但美洲共和国是白纸黑字在宪法上写明接受德国保护的国家,是德意志民族在美洲生根发芽的种子,你美国一句话就取缔,第三帝国的面子往哪里搁?
  和议显然不成功,不过最让霍夫曼烦心的还是墨索里尼,这个新罗马帝国梦想家和独裁者不知道哪里又神经搭错,派齐亚诺到柏林来诉苦,说巴西意大利后裔遭到不公平待遇很久,也迫切需要成立意大利美洲共和国,言下之意希望德国给予支援,并暗示意大利海军跟着德国南征北战,航母还屡屡被炸沉,多少总要给点酬劳吧?
  里宾特洛甫当时就一阵冷嘲热讽,但消息该传递还是得传递,引入元首办公室,听对方说明来意后,霍夫曼盯着齐亚诺足足看了三分钟,看得对方冷汗直冒、一脸忐忑。
  实际上齐亚诺等人劝过墨索里尼,谓德国待意大利不薄:各种军工业、重工业输入,还提供了不少的煤炭、石油帮助意大利发展经济;德国虽然开采了利…比亚石油,但现在意大利占尽便宜,每个月坐享其成。在地盘上德国也没小气,先是派非洲军让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地盘搞到手,还硬生生从苏丹南部切了一块下来让意大利能连接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并一直延续到厄立特里亚,等于地中海到红海一线贯通;在欧洲方面,不仅让意大利巩固了对阿尔巴尼亚的统治还把塞尔维亚地盘让给意大利,并明确表示这是给意大利海军的酬劳。
  就意大利的战绩和实力,这待遇非常不错,哪怕墨索里尼一直念念叨叨的海军功劳事先其实已给了报酬。现在重提新的领土要求,不但是在打德国人的脸,也暴露这位独裁者欲壑难填的本质。
  但墨索里尼对这种劝解听不进去,他认为英国打倒在即,意大利人出了大力,光塞尔维亚不够,而且铁托和游击队太让人头疼,他前前后后填进去10多万兵力,使出一切可使用的反游击战办法,连“特种农药”也撒了,依然力不从心,必须额外再捞一点才能弥补。
  在其嘶吼下,齐亚诺硬着头皮跑到柏林。作为女婿兼心腹,他知道墨索里尼为什么会提这种要求:眼红德国战争红利不假,但更大原因是墨索里尼对欧盟投票权分配不满——他当初幻想意大利加英、法随意一个大国就可拥有制衡德国的力量,没想到德国的欧盟原则是英、法、意三大国加起来都不能和德国抗衡。这让墨索里尼很不舒服但又不便公开表现。于是准备在其他地方平衡一下,作为答应德国有关欧盟条约而索取报酬。
  他想得挺美,认为德国为得到意大利支持不会怎么表示反对,多半是捏着鼻子忍了,再说他要的是巴西人的地盘,又不是德国自己的地盘,元首有什么好小气的?
  齐亚诺和部分党内高层可没他这么乐观,对意大利未来很担心:欧洲联盟体系中虽然规定意大利是二把手,但意大利实力太弱,投票权超过英法但实力还是不如英、法,现在墨索里尼不满足当第二梯队领头羊,甚至还想和一把手较劲,在他们看来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东线停战、英国问题差不多摆平后,局势就更危险:300万德军将要回国,打跨意大利是分分钟的事,甚至不用100万,有50万德军就能完事;至于意大利引以为傲的舰队也不能构成对德国威胁——在德国本土航母很快就要大批量上市、北海航线也贯通之际,拼海军意大利不见得有多少把握。真要是按墨索里尼的说法敢断掉中东石油往欧洲输送的航线,只怕德国人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