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5月终于成为联合舰队最后一任司令长官,只不过没挂大将军衔而已。
  小泽点点头,回头和科赫相视一笑:“今天运气不错,既然空军的增援又来了,我们就可以试验视线外拦截新战法,请科赫君下令吧。”
  科赫立即执行。
  马沙尔也微笑不语。
  伊藤整一和顾问团不明所以,连忙询问“视线外拦截”是何意。
  视线外拦截是小泽在超远程跨平台战法之后再次钻研的新战术,是指依托本方防空战斗机数量、火力与机动优势,凭借雷达优势先行发现敌攻击机群并予以超远距离拦截,相对以前为兼顾火力和区域防空能力的拦截手段,可更好地为舰队竖起屏障——一方面防止本方防空火力的误伤,一方面又避免敌军突进后对本方舰队不可避免的攻击。
  “占有绝对优势时才能使用该战术——不取决于舰但取决于飞机和飞行员。”小泽微笑道,“这是我赴德以后运气最好的一次,美国人做梦也想不到亚速尔岛上有这么多飞机吧?”
  亚速尔上的飞机数量当然是极恐怖的,实际上小泽估计的800架还是偏少了——上面有将近1000架飞机,甚至还有近200架me…262和ta…152,无非后两者对舰队交战作用不大才没有派出来。
  伊藤整一看着科赫熟练地指挥机群(48架FW…190+54架do…412)进一步前移到距离舰队250公里外,现在空中只剩下海航派出的56架do…412(舰载版),但德国空军第三批增援力量——64架BF…219(陆基版)又出现在后方视野里。
  伊藤整一初步明白了小泽的想法,他和所有人一样,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广播等前方传来的消息——现在什么也看不见。
  1944年4月26日,13:41分,德国海航指挥官塞得里茨少将率领160余架的大编队向TF46编队发起了进攻。
  看到那3艘被拱卫在中心的埃塞克斯级,周围还分布着4艘世界一流战列舰的美军编队,塞得利茨没敢轻举妄动,一边分出近60架do…412与对方战斗机展开对攻,一边仔细寻找有机可乘的地方。他感到今天有两点比较棘手之处:第一,美军的高射炮火很猛烈,几乎是一片片、一排排炸响,将进攻通道封锁得严严实实;第二,美军的防空战斗机似乎表现不俗,没有傻乎乎地冲上来送死,反而一直在中空等待,等待本方飞机扑下去厮杀。
  尼米茨和坎宁安十分紧张地注视着空中的战况,同时命令军舰施放烟雾——这虽然会增大误伤的可能,但现在已顾不得这么多了。
  “鱼雷机,从右翼攻击,先行打乱敌军秩序……”
  36架Ju…198立即扑下去施放鱼雷,看到敌军攻击机群从高空扑来,刚才还在与Do…412激战的盟军飞行员立即抛开对手,转而去截击攻击机群。塞得利茨猜得不错,美军航母编队尼米茨上任后进行了重整,里面包括100名从皇家空军转职而来的优秀飞行员,60名(组)太平洋舰队中抽调出来的优秀机组,还利用几个月时间从Lv。5飞行员中拼死训练了几十个精锐机组出来,号称“5+2,白加黑”(美版月月水火木金金)。整体水平比佛得角时期还是有所提升的。
  这部分作战力量分给了TF44编队大约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全保留在TF46中,这才是尼米茨和坎宁安两人有信心和德军对攻一把的底气所在。现在攻击机全部被尼米茨派出去进攻了,而皇家空军转职而来的战斗机飞行员在剩余的66架防空战斗机中占了70%以上的比例。所以德军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动辄打出1:4、1:5,在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双方战损不到1:2。5——在攻击展开前,美军损失了27架f6f,德军损失了7架do…412,5架Ju…198,再加上被防空炮火击落的4架Ju…198和2架do…412,双方第一回合战损比是27:18。
  32条鱼雷呈现越来越大的扇形面朝美军编队突袭而来,TF46编队被迫依次开始转向规避,7艘主力舰运气不错,基本都避过了鱼雷,只有老将孟菲斯号(奥马哈级轻巡洋舰吃到一发鱼雷,不到2分钟,这艘7000吨级的轻巡洋舰便被迫沉没了。
  由于这两年英美海军巡洋舰损失极大,船台上虽竭尽全力补充,但因为还有24艘埃塞克斯级/年的任务,依然只能另寻他法。类似奥马哈级这种20多年的老舰,本来只在护航部队中服役,但因为一线部队缺乏可用的巡洋舰,奥马哈级毕竟还能跑30多节的速度并拥有7000多吨的排水量,便在加装多门新型高射炮和雷达设施后也把他们拉到了前线,这次出动的奥马哈级一共8艘,没想到先一开战就丢了一艘。
  本来海军委员会当初为全力保障航母建设,还属意将奥克兰级轻巡洋舰(从Cl96里诺号开始)、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剩余11艘)也仿效独立级改为轻型航母,但从一线实际情况来看,独立号生存力太差,作为航母吃到2…3颗500公斤级炸弹基本就完蛋了,耗费的时间也不短,再加上巡洋舰短缺的残酷现实,最终还是放弃轻型航母建造,专造埃塞克斯级。
  另外,尼米茨在参联会上的表态也支持了这个观点:“1艘载机量不过30艘飞机的航母也需要配备1个有经验的航母舰长和一批航空参谋,1艘载机量高达100艘的埃塞克斯级也只要一个舰长和一批参谋,从人才节约的角度来说,显然航母越大越有战斗力。”
  该结论让人心惊不已,但确实又是实情:仗打到现在,英美不仅船只供应出现空窗,连海军指挥人才和熟练水兵都开始短缺,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动员前海军人员重新服役,现在别说30多岁的“叔叔”兵,就连40多岁的“爸爸”兵也屡见不鲜了。
  以美军为例,现在不仅一战时期的驱逐舰舰长大获重用,那些没打过仗但在海军服役过的那些30挂尾、40来岁的老军士长也吃香得不得了,很多人退伍后在工厂里只干着一般的工作,现在军队忽然重新征召他们,而且还不由分说将少尉、中尉甚至上尉这样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军衔往他们头上砸,很多人就此萌发了第二春并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这种情绪感染着基层官兵才让海军没有陷入困境。
  第一批鱼雷成效不大在塞得里茨的预料内,但只要美军阵型出现混乱就有机会,“左翼鱼雷攻击!”
  又是24架Ju…198投放了鱼雷,虽然有3架在进攻过程中被击落,但今天第2、3个战果已出现了,康克德号、特伦敦号(均属奥哈马级轻巡洋舰)先后被鱼雷命中沉没。
  “现在就是机会!”趁美军阵型打乱,左翼防空火力锐减的当口,他立即率领16架携带400公斤级炸弹的Ju…198朝提康加德罗号扑下去……





第300章 意外(9)
  如果是霍夫曼穿越这个年代拥有宙斯盾的提康德罗加号,塞得里茨这几架飞机根本不必放在眼里,连塞牙缝都不够,可惜啊,这是早了70多年的埃塞克斯级,那就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了。
  这艘3月份才成军的新航母是美国政府继大黄蜂号之后“赠送”给英国政府的第二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说是赠送,英国人其实是付了代价的——除了皇家空军的100名精锐飞行员外,坎宁安原本的旗舰独角兽号跟着斯普鲁恩斯去了南非,结果沉没在南大西洋,上面的英军官兵也死伤累累。现在,轮到这艘浑身上下还散发着油漆味道的提康德罗加号了在这样一个春日下午迎来了德军的猛烈进攻——初战总这样令人猝不及防。
  甲板上的炮火丛林猛烈开火,20余门127mm高平两用火炮,68门40mm博幅斯高炮,55门20mm厄利孔高炮迅速构建起密不透风的钢铁风暴,试图为军舰构筑起足够坚固的屏障,周围一圈巡洋舰、驱逐舰也在竭尽全力发射弹药减轻他的负担,即便塞得里茨已采用3个4机编队分成前中后三个空域协同突入,最大限度分散敌军火力的作战方式,依然感觉围绕本机的弹片在肆意横飞,似乎下一秒钟就能机毁人亡。
  害怕是没有出路的,越害怕停留越久就越会被击中,而在开始俯冲的阶段是中弹可能性最大的时刻——果不其然,刚开始俯冲,前段、中段都有Ju…198被击中而直接化为火球,但剩余的德军飞机毅然穿过火网开始俯冲攻击。美军也没讨到便宜,一共9架飞机投弹成功,18颗400公斤炸弹一口气命中了军舰8颗,特别是还有4颗是两组双连炸,一下子就将提康德罗加号从首部升降机到尾部升降机这里的整段甲板全部炸毁。
  气浪排空、弹片横飞、肢体乱舞,无数零件、钢铁碎片、军舰构件与人体肢体被高高掀起又重重落下,整条军舰仿佛被人用开天巨刃从头划到尾开膛破腹了一般。然后下面的机库和部分燃料库也随即引发殉爆,沉闷的响声一声连着一声,喷薄而出的高温蒸汽将部分水兵活活蒸熟。整艘提康德罗加号很快变成一片废墟,活像一条冒着浓烟和火光的燃烧带。
  虽然中弹的数量与南非方向的黄蜂号差不多,但由于有部分燃料殉爆,提康德罗加号的伤势比黄蜂号重得多,整艘军舰奄奄一息地瘫痪在水面上,速度瞬间掉落到只有不到7节。
  已拉起爬升的塞得里茨知道这艘军舰没救了,但要再投入飞机用400公斤航空炸弹击沉对手他觉得不太划算,他把目标对准下一个对手——不远处的富兰克林号。
  但富兰克林号和周围的军舰经过鱼雷规避后已逐渐恢复到区域防空状态了,整体防空火力比提康德罗加号还猛,他想了想,考虑到今天第一攻击波损失已经很大,便没有强打,而是让剩余飞机去进攻旁边的巡洋舰,至于航母,他相信第二波会有机会和时间把他们带走。
  “提康德罗加号重创,舰长仍在挽救!”
  其实不用听汇报,尼米茨和坎宁安看看战场的情况就知道是什么了,两人对望一眼,心情沉重地叹息,浑身上下涌起深深的无力感。可战场情况如此,两人也是无能为力。
  坎宁安发布指示道:“如确认不行就趁早弃舰,把官兵们尽可能保留下来吧。”
  一艘埃塞克斯级有3600余官兵,还有非常宝贵的后备飞行员和熟练地勤,刚才这番轰炸至少要损失其中三分之一,可不能再把其他三分之二也全部折损进去。
  剩余的德军俯冲轰炸机找准了2艘巡洋舰,一艘是马波海德号(奥马哈级)、一艘是文森斯号(克利夫兰级),前者毕竟上了年纪,当场沉没,后者吃了3颗炸弹,勉强没有沉没,像条死鱼一般漂浮在海面上,舰长被迫忍痛弃舰。
  仅仅一轮进攻,美军不仅损失了一艘宝贵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还把带出来总共8艘奥马哈级轻巡洋舰赔进去了一半,而舰队上空的防御战斗机也只剩下了30架。
  塞得里茨付出的代价也不轻微,在敌军防空火力和防空战斗机联手攻击下下,他一共损失了13架do…412和21架Ju…198,总体损失架数只比对手少2架,损失率高达20%。
  除对手实力变强外,有一点他认为不可忽视——Do…412作为截击机战斗力很强,但只能发挥Bz效应,在中低空缠斗掩护中效果不如BF…219,他知道国内还在论证BF…319,他很想知道后者能不能改善这局面。
  这边的战斗刚刚结束,德军的防空战也开始了,这次是前出250公里迎敌,英美联合海航编队一头撞上了早已严阵以待的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群。绕是绕不开的,小泽在舰队外围部署了4艘驱逐舰,用雷达提前指示敌军方向,再加上美军这么慢吞吞的速度,能绕开才有鬼了。
  “这是FW…190!他妈的,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英军护航战斗机指挥官劳伦斯少校在电台里破口大骂。
  “长官,来不及抱怨了,你赶紧放副油箱吧!”他的僚机提醒他,“再慢就来不及了。”
  “战斗机快放副油箱!”劳伦斯在电台里大喊,“其他人先不要放,否则你们回不去了!”
  “哈哈哈哈,一群傻鸟,现在还不肯放副油箱,等着变烤鸡么?”德国空军指挥官兰特中校在电台里大吼一声,“弟兄们,买卖上门了,冲啊!今天轮到空军开张了。”
  说罢,率领刚刚释放副油箱完毕的102架战斗机(48架FW…190,54架do…412)扑了过去,与经常有仗打的海航不同,空军特别是部署在亚速尔上的德国飞机因为实力持续膨胀,已几个月多没人敢惹了,甚至以前时不时要来骚扰的英国重型轰炸机也绝了影踪,除上次纽芬兰战役中出动部分兵力作战外,很多人一直都没有真刀真枪干过,早就憋坏了,看到美军黑压压的近200架编队飞机,哪有不欢欣鼓舞的道理?在他们看来,对面晃动的一架架都是成绩点数、都是战功、都是勋章。
  双方战斗机队伍迅速对头猛冲,美军攻击机编队落在后头。忽然,落在后面的Do…412编队开始爬升。
  “这是什么战术?要从我们头顶强行越过去?”劳伦斯想是这么想,却不敢真的爬升,因为Do…412他见识过,比爬升特别是中高空能力,绝对是自寻死路,倒是今天的FW…190古怪的紧,他们不是一贯玩Bz的么,怎么今天摆出BF…109的架势开始玩对冲了?亏得劳伦斯是从皇家空军转行过来的,否则连这些门道都不清楚。
  不过,他千想万想还是没有想到,对方这个阵势的用意和价值——兰特根本就是拿美军航母攻击机群当美军战略轰炸机编队来打了。
  只见双方的距离接近到不到3公里的地方,德军机群忽然呼啦啦散开,劳伦斯本能地认为不好,但已经来不及了。
  “放!”兰特一声下令,便率先按下了发射开关,紧接着他的队友如法炮制,这批FW…190们便把机翼下带着的24枚r4m火箭弹全部放出来了,劳伦斯只感觉眼前一亮,一颗颗明亮的东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扑了过来。
  他终于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了——这是德军空射型R4m火箭弹,是他们用来对付B…1729、兰开斯特们的,没想到今天居然会应验在自己身上。。
  “火箭弹!爬升!”这是他想到的应对动作,也是唯一正确的规避动作,强行硬挺和俯冲都不是好办法——因为火箭弹自身就带有下坠轨迹,俯冲的话说不定正好撞个正着。
  1000多枚火箭弹基本就在同一时间点发射了出去,划出了一道道带着亮光的轨迹,在下面观战的德军官兵瞬间以为自己眼花了,青天白日的哪有人在放烟花?
  大量火箭弹除部分失控后直接坠入大海外,其余全部在战斗机群中爆炸,飞舞纷飞的弹片立即在原本稠密的战斗机群中撕开巨大的豁口——10多架战斗机近乎直接往下掉。
  还没等爬升改平脱离的劳伦斯回过神来,他又目睹了刚才那群Do…412开始向本方的攻击群俯冲下去,那些SBDTBF们纷纷手忙脚乱地释放副油箱,甚至还有人把鱼雷和炸弹直接往海里扔,只想越轻快越好
  “不……”
  但已完全来不及了。
  又是1000多枚火箭弹居高临下,带着雷霆万钧的态势冲入了这批攻击机群。
  爆炸、燃烧、坠落……这是映入劳伦斯眼帘的所有场景,直到“突突突”一阵20mm机炮炮弹从座舱边飞过的声音才让他清醒过来。





第301章 意外(10,2400票加更)
  劳伦斯紧急做了规避动作,先是大角度俯冲,然后小半径内切,再连续十来个滚转才摆脱,等重新改平后看看敌人没跟上来才略微放了心。这才惊觉:自己的僚机呢?
  呼叫了好几次,僚机都没有应答,要么是交战中设备被打坏,要么就是已经坠机了,劳伦斯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他现在远离战场的地方,稍微观察一下局面后他就看出门道来:德军战斗机并不是围着本方战斗机绞杀,他们主要的目标还是那些带着炸弹和鱼雷的攻击机,在战斗机眼里他们非常笨拙,极易成为被屠杀的目标,就这么1…2分钟的观察时间里,他就看到不下10架攻击机被击落坠海。
  更大的一团还在拼死往前突,周围的护航战斗机也在竭尽全力地予以保护,但就劳伦斯的看法认为,这种突破是没有希望的——大编队的Do…412和FW…190每次掠袭都会收割一串性命,如同一头肥羊在拼死逃窜,德军锋利的尖刀在不断把羊毛甚至羊肉剔下来,等冲到真正目标前时,只怕已被放血殆尽了。
  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这批飞机都放掉了副油箱,现在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机内燃油再硬撑,而且消耗极大,即便能冲到德军军舰上空投弹,也只有全员战死而没有活路了。
  劳伦斯的推断充分反映了一个有经验飞行员的价值,他的判断完全符合小泽对空军的要求:科赫中将本就是空军出身,交代给拦截空军机群的任务就是不断打乱、削弱美军攻击编队,强调在这种战斗中不要与英美战斗机过多纠缠,要去打更笨、反抗能力更差的攻击机,用250公里的战场宽度一路放血,最后能扑到舰队上空的只怕也寥寥无几。
  这次拦截的另一个加成是,这批空军飞行员都是当初截击B…1729的,富有经验,一开始摆出的架势完全是把敌人当4发重型轰炸机来打,可问题是这批攻击机不但没有重型轰炸机的高度和速度,也没有相应的反击火力,机体也不如4发重轰,打起来简直是太轻松了。
  出于一个飞行员军官的良心,劳伦斯不忍看着这批飞机全军覆灭,便想办法找个隐蔽的战场角落给后方拍电报。
  “长官,收到战斗机指挥官的电报。”
  “念!”
  “我军遭遇敌空军大群编队机群拦截,所有飞机均已提前抛弃副油箱,目前正陷入苦战,完成任务已不可能,请求撤退!”
  “这是劳伦斯发来的?”坎宁安大惊失色,劳伦斯是经历过第一次不列颠之战的资深空军军官,极有经验,当初还是挖空心思从空军这里挖出来的,他这么说,想必情况错不了。
  “我上当了!通知编队指挥官,全军撤退!”尼米茨想了想又补了一条,“告诉第二攻击波,抛弃副油箱、炸弹,以最快速度返航!”
  “长官!”舰桥里一片惊呼。
  “执行命令。”坎宁安厉声呵斥,“有什么责任,我和尼米茨长官战后会一力承担的。”
  其实两人听到空军机群拦截就知道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这些飞机显而易见就是亚速尔方面派出的,他们虽打不到自己,但完全可以替代舰队执行防空任务。尼米茨深知亚速尔上飞机数量绝不少,真要是德国人拼着飞机损失把战斗机全拿出来防御,那本方绝对啃不动。更何况本方攻击机群连副油箱都扔光了,就算突进去又如何?全军覆灭的代价他可承受不起,在现在这个情形下,宁可损失军舰也要保住飞行员——这是英美舰载机好不容易才整顿出来的有经验的飞行员队伍,若是全死光了,等今年年底航母大量服役后就只有菜鸟可以飞了。
  说句实话,如果说尼米茨和坎宁安完全想不到这种可能性,那也是冤枉了两人,大家都对南太平洋海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招数堀悌吉已玩过一次了,多少还是有点眉目的。唯一的问题是这次交战完全是意外的遭遇战,等发现小泽舰队时已处于不得不打的地步,否则就必须调头就跑,且不说调头就跑有多挫伤士气,起码被人追杀肯定免不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硬碰硬。同时还有一点点侥幸心理,认为事发突然,德军不可能这么快协调好亚速尔上的空军部队而可能有机可乘。
  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日本,那尼米茨和坎宁安多半就得手了——以日本陆海军那个协调体系,没有半天决策肯定下不来。放在美国或英国身上估计也要至少浪费1…2小时,唯独德国不会。因为德国海航是德国空军部队成体系转移和抽调的,说是海军航空兵,其实是空军在海军的派遣部队还差不多,全是自己兄弟。不用大佬们出面,光科赫一个人就摆平了。更何况亚速尔是全德国戒备等级最高的地方之一,天天绷紧发条满脑门都是打仗,反应速度怎么可能不快?
  “咦,准备跑了?”打着打着,负责拦截的兰特发现美军飞机一面忙不迭地投下鱼雷和炸弹,一边开始拐头向北撤退,剩余F6f战斗机拼死断后,掩护机群撤退。
  “没这么便宜,这儿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么?412们,强行翻越!”
  德军将Do…412编队爬升能力强的特点简直用到了极致,只见40多架do…412脱离编队向上一直爬升到7000米的高空——这个高度上他们可以发挥出极限冲刺的最高速度,他们很快越过了与FW…190纠缠在一起的f6f们,越过了拼命逃窜的SBD和TBF们,再往前飞了一段,然后在空中潇洒地拐头,再次扑下来截杀,至于油料什么的他们基本也不在乎。今天出发前长官们就交代到时候在舰队边迫降或跳伞——“请大家一起在北大西洋洗澡!”
  德军上天入地的追杀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打到油尽(FW…190)、弹尽才罢手,102架空军飞机以损失14架飞机为代价,击落了109架英美飞机,战果将近达到骇人的1:8,要不是有10多架英美飞机在开战之初就抛弃副油箱、鱼雷、炸弹全速逃跑,超过1:8那是妥妥的。
  “长官,拦截任务完成,空军共击落100余架敌机,迫使其余逃窜返航,我军损失轻微,目前正准备迫降或返航。”科赫眉飞色舞,他曾经也是空军人嘛,空军打了大胜仗他一样高兴。
  “什么?”伊藤整一“霍”地站了起来,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这敌机都还没看着,居然说打退进攻了?在舰队上空飞行的直掩战斗机很多连副油箱都还没扔掉呢,还有比这更不可思议的事么?“超视距作战”居然恐怖如斯?
  “美国人总算醒悟了,不过为时已晚。”小泽笑道,“没有精锐有力的飞行员,航母就是一堆废铁,飞机和飞行员才是战斗力的最终体现,1艘埃塞克斯级和100个优秀飞行员,我宁可要后者。诸位,我说得对么?”
  包括伊藤在内的众人连连点头,伊藤整一心想:小泽以前认为飞行员就是完成任务的消耗品,有多少用多少,现在到了德国,观念比国内的航空派还激进。按照这种腔调,飞行员不但要当军官,而且要考虑资源倾斜配置。
  马沙尔虚心请教道:“如果我们处在美国舰队的位置上,您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先撤退……引诱我军追上来放第一攻击波,然后美军调集全部战斗机予以拦截,最大限度降低杀伤,等到下午时分再派出攻击群。”小泽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比如将我们引到离亚速尔800公里远的地方,这样陆基保护的能力便会大大降低,起码超视距拦截效果就不好了。”
  “这样敌军可能至少要损失一艘航空母舰吧?”
  “是的,但这样至少还能保住2艘并发起反击,说不定也能搞沉我们1艘。现在这样的话,敌人直接就没有机会了,听说他还有个规模较小的第二攻击波,那就更是来送死了。”
  “我不这么看。”马沙尔摇头道,“换我就召回第二攻击波,然后编队直接一分为二,撤退!”
  “真的?”现在轮到小泽瞪大眼睛了,“就这么不名誉地跑了?以后还怎么见人?”
  “不跑不行啊。”马沙尔笑道,“以我破交多年的心得,逃跑固然没什么名誉,但沉没就更不名誉!”
  “也是,反正回去也不会拿他怎么办,连败3次的斯普鲁恩斯不是这次又带队了?”小泽对伊藤整一笑笑,“这思路我们也要学着点,待人要宽容。青木君已丢了3次航母,第一次在日本丢(赤城号)换了个永不叙用,第二(欧罗巴号)、三次(天鹰号)在德国丢还升了少将。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他这次去阿根廷和斯普鲁恩斯又碰面了,哈!而且他的伊势又再次中雷,差点沉在南大西洋。”
  众人全都大笑起来,舰桥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第302章 意外(11)
  “让我们回去?有没有搞错?我们才出动了半小时……”率领美军第二攻击波出击的托尼少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方到底出了什么事?
  “长官,命令确认无误,返航吧。”
  “哎!”托尼狠狠打了飞机座窗一拳,差点没把这架SBD给捅出个窟窿来,“这他妈到底打得什么烂仗!”
  “估计损失很大。”飞行员叹了口气,“出发前我抬头看了看天,好像德军攻击群到了。”
  “好吧,返航。”托尼迅速通过电台下令,“全体注意,攻击机抛弃副油箱、炸弹、鱼雷迅速返航,战斗机保留副油箱,回舰队掩护。”
  托尼还算冷静,舰队下达的命令是抛弃副油箱、炸弹、鱼雷返回,但一听说舰队刚刚经历过一次空袭,他认为原有防空战斗机肯定不敷使用,所以要把手里这15架满油的战斗机全带回去。
  现在,另外两艘航母正在全速收回刚刚经历过一场血战的F6f战斗机,他们的油料还可以支撑一会,但很多人弹药已完全耗尽。
  不过,这些细节现在全部交给参谋们接手了,坎宁安和尼米茨两人在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提出“分兵”逃逸的办法。
  “分兵的话,舰队整体防空火力会下降一个等级。”
  “但是,也能保住其中至少一半。”坎宁安道,“我们还有一点点时间,再不分头行动,大家就会全死在一块。”
  “好吧,老朋友,您说服我了,怎么分?”
  “您带富兰克林号和2艘衣阿华往纽芬兰方向走,我带大黄蜂号往大不列颠走!”
  “不,我和你换!”
  “算啦,关键时刻,照顾一下残疾人吧。”坎宁安拍拍自己的断腿,“就劳驾您跑一趟了。”
  泪水在尼米茨的眼眶里打转,但最后他没说什么,只紧紧握住坎宁安的手:“保重!”
  两人争的当然不是该谁换军舰的问题,而是大黄蜂号挂着旗舰标识,谁留在这里就代表舰队指挥中枢在这里,肯定是德军第一优先打击目标,风险会更大。
  美国参谋和英国参谋互相拥抱告别,充满了悲伤的情绪,下一次能不能再见面完全是不得而知了。
  14:14,TF46正式分兵,尼米茨带着参谋们搭乘交通艇去了富兰克林号,然后美国舰队整体航向折向西偏西北,大黄蜂号带着英国舰队转往东北方向——现在3艘主力舰倒都是英人英舰了。
  随着舰队的分兵,赶回的第二攻击波也进行分兵,一部分去了富兰克林号,一部分去了大黄蜂号,大家的选择都很有默契:美国飞机去美国舰队,英国飞机去英国舰队。
  “长官,尼米茨将军也升起旗舰标识了。”
  “是嘛,我们继续挂着吧。”
  “这……好。”进言的参谋本来想说没必要,但看着长官态度坚决,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这或许是皇家海军最后一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