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沾沾自喜地引入美国力量,又是驻军,又是装备援助,这时候你们怎么不考虑破坏南美平衡?就许你们引入北美力量,不许我们引入欧洲力量?”
巴西当局在阿根廷身上碰壁之后,只能重新将目光投向美国,希望美国派遣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巴西增援,但此时“联合要素”行动正在紧张地计划中,美国自己对打亚速尔还是打马岛争执不下,自然不可能承诺巴西政府什么,只含含糊糊地表示“绝不坐视不理”,可这种嘴炮听多了巴西方面也觉得不靠谱。走投无路的瓦尔加斯当局又把目光投向德意,希望轴心能对巴西网开一面。
由于巴西已对德意开战,唯独对日本还保持着外交关系,消息是通过日本方面转达的,但柏林传递回来的电报让瓦尔加斯一点脾气也没有:德国表示,同意与巴西媾和,只要履行以下几个方面意见:
第一,巴西南部以德意后裔居民为主的几个州宣布实现自治,解除对当地国社党的党禁;
第二,巴西宣布退出同盟国集团,改为中立,驱逐在本土范围内的美军,如巴西自己驱逐有难度,轴心可代为驱逐;
第三,巴西有关物资(主要是具有军事用途的农产品和矿业产品)只对欧洲出口,不经轴心同意,不允许向其他国家出口,作为交换,轴心宣布包销巴西产品。
这几条意见将巴西当局逼到了死角,如果瓦尔加斯宣布接受这几条,他在巴西的统治就全部完蛋了。不过柏林对瓦尔加斯本来就没抱什么太大的希望,类似他这样的墙头草还是早点下台尾号。霍夫曼知道巴西的陆军是亲轴心的,海军则是亲英美的——只要打掉这些海军,巴西的力量就会少一大截,再说,如果不发起雷霆一般的军事震慑,怎么能让南美各国体会到轴心的强势?当初乌拉圭不就是因英美强势而强迫德国海军斯配伯爵号沉没并扣留船员么?
现在局势反过来了,英美势力在南美洲萎缩的厉害,轴心势力却如日中天,马沙尔指挥舰队一占领马岛,乌拉圭当局就立即识相地把当初扣留的船员全部释放了,不但一个劲地赔礼道歉,还给每位船员奉送了不少的路费和补偿金——在他看来,这才是识抬举的行动。
一方面美国态度不明,一方面轴心得势不饶人,被逼急了的瓦尔加斯除了下令加强戒备,还命令所有巴西海域船只和悬挂巴西旗的商船迅速进港躲避。在他看来,轴心舰队不可能在南美洲久驻,只要避开现在这个风头,一段时间后就会风平浪静。可他万万没想到,马沙尔带着轴心舰队大摇大摆地杀上门来了。
9月26日凌晨,“和平珍珠”项目第二阶段开始,从航母编队上起飞的攻击机群从400公里外起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里约热内卢。对轴心舰队下一步的动作,庇隆是完全知情的,因此不遗余力地配合,不但提供了大量巴西港口的地图、目标分布、联络方式等情报,阿根廷海军还直接派出观察员到德军舰队上随同观战。
当南美各国还陶醉在舰炮时代时,世界强国们已率先进入了航空时代,看着德意舰载机飞行员动作熟练地驾驶着飞机在漆黑的海面上鱼贯起飞,阿根廷海军观察员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们的飞行员大白天从航母上起飞都胆战心惊,哪里敢玩这么危险且疯狂的动作。而且他们对轴心各国的配合也表示羡慕:指挥舰队的是德国人,但担任机动舰队长官的却是个日本军官,旁边除了德国参谋组还有日本顾问组,而意大利人又派遣了数艘主力舰共同参与作战。
现在看来,当初轴心在加勒比海战役中瘫痪巴拿马运河自然不是侥幸。
虽然瓦尔加斯一再下令军队提高警惕,连带驻巴西美军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对于夜间低空突袭的舰载机来说,要想防住几乎没什么办法,等唯一的雷达站发出报警信号时,舰载机已进入最后攻击阶段了,很快机场、军营、油库、港口等要害地点全部有炸弹命中,燃起冲天大火,整个里约热内卢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面对突袭的轴心舰队,巴西海军慌了手脚,连忙命令驻扎在港口的海军主力和商船不顾一切地往外跑,希望能躲过这样的无妄之灾,但他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拂晓时分,巴西海军主力和一大堆商船排成乱哄哄的阵型在2艘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的带领下向港口外冲去,可这支正往外突的舰队很快在出港不远处撞上了严阵以待的轴心舰队。
“提尔匹茨号、维内托号、斯特拉斯堡号……”听到观察员报出一个舰名,巴西海军副参谋长桑托斯的脸上就是一阵抽搐,别说整支轴心舰队,这几艘轴心主力舰中的任何一艘,哪怕是火力最弱的斯特拉斯堡号他也打不过、逃不过。巴西海军引以为豪的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是30多年前完工的老爷军舰,只有12门305mm舰炮,最快航速只有21节,比他们更好、更新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已随着“彩虹”全部沉没在斯卡帕湾里了,现在出现的德意军舰全部是10年内才建成的,从辈分来说整整隔着两代。
贝中将也看到了巴西人的阵容,看几眼后就笑了起来:“给他们发信号,要求他们立即投降,避免无谓牺牲。”
“不,我们决不投降!”倔强的巴西海军选择了开火,在将近3万米的距离上,两艘老爷战列舰用12英寸舰炮率先打出了齐射,然后一边开火,一边让其他小型快速军舰向四周突围,商船返回港口登岸——这才能保住更多的人。
看到炮弹远远落在海里,溅起几十米高的浪头,贝中将楞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既然巴西人这么想死,那就成全他们,各舰开火!”
6:37分,已换装为380主炮的格奈森瑙号率先打出第一轮齐射,然后是斯特拉斯堡号,4艘维内托号,提尔匹茨号依次开火。两艘巴西战列舰立即被笼罩在一道又一道的水柱中。
“长官,那些轻型军舰试图向两翼逃脱。”
“让重巡洋舰去截住他们……”贝中将微微一笑,“告诉机动舰队,难得敌人配合有实弹打靶的机会,舰载机们就不要和水面舰艇抢功劳了,这些敌艇我们全部包场了,他们只管负责对付敌军飞机,有机会帮我们把那些漏网之鱼炸沉就好……”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收到前面发来的电报,小泽先笑了起来,然后把电报递给了马沙尔,后者看完也笑了,“好吧,同意前方请求,只可惜一大堆钱飞走了。”
原来马沙尔已与阿根廷方面谈好了,如果有巴西军舰投降而德国人又看不上,就地便宜处理给阿根廷海军,这些巴西军舰虽然都是老爷货,但在他眼里早就变成了小钱钱,现在一听巴西人不自量力要打,他也只好扼腕叹息。
巴西人的勇气和斗志只维持了不到5分钟,到第五轮舰炮齐射时,全速前进的双方将彼此交火距离拉近到2。3万米左右,格奈森瑙号和提尔匹茨号率先对敌舰形成了跨射,第八轮时,双方距离已接近2万米,除新服役的帝国号之外,其余各舰全部将巴西几艘体型较大的军舰笼罩在弹幕里。
“轰隆”一声巨响,巴西海军一艘3100吨的巴伊亚号(巴伊亚级)巡洋舰被维内托号的381mm舰炮命中,这艘服役30多年的老式军舰差点被打断成两截,不到半分钟就沉没,十几秒钟之后,两艘米纳斯吉拉斯级也纷纷中弹,4艘维内托级的重弹,格奈森瑙和提尔匹茨的高速轻弹(两者舰炮现在保持一致),还有最为奇怪的斯特拉斯堡号的330mm炮弹,如雨点一般落在巴西军舰之上,而此时他们的12英寸炮弹甚至还没有对轴心舰队形成近失弹。
目睹了整个交战过程的阿根廷海军观察员在汇报中写道:“……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一边倒地大屠杀,如同世界重量级拳王对阵第一天学习拳术的新手,等待巴西人的只有毁灭……”
6:59分,2艘排水量2。1万吨的米纳斯吉拉斯级先后沉没,事后被搭救上来的官兵加起来都不超过500,最惨烈的圣保罗号连中17发380mm级别大口径炮弹,沉没时几乎已被打成四分五裂……
第73章 兴风作浪(3)
剩余的南里约格朗德号(另一艘巴伊亚级)巡洋舰见同伴遭遇如此残酷下场,在打不过又逃不掉的情况下,完全丧失了斗志,升起白旗宣告投降。其余冲出港口的巴西轻型军舰见大势已去,也纷纷挂起白旗投降,只有2艘勇敢的巴西驱逐舰发起决死冲锋,试图用他们装备的白头鱼雷教训一下德国人,可惜还未抵达有效射程,便被轴心轻巡洋舰和战列舰编队用6英寸级别的火炮撕扯得粉碎。
不到一个小时,轴心舰队就毁灭了巴西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80%,贝中将留下一部分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收拢投降军舰和打捞落水官兵,然后又气势汹汹地朝港口扑去——他记得那里还有不少商船。
7:27分,巴西总统瓦尔加斯呆呆地看着窗外,听着耳畔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几乎昏死过去。清晨,他基本失去了自己海军,现在,他正在失去自己的首都。
残存的巴西航空兵和前来支援的美军陆航试图发起攻击,但被数量更多、经验更丰富、技术水平更好的轴心飞行员一架又一架击落在港口上空,8时过后,整个里约热内卢只剩下涂有轴心标志的飞机,再也见不到一架巴西或美国飞机了。而他苦心经营的港口、码头、船厂等设施正被轴心军舰肆无忌惮地用舰炮耕耘。他除了躲在远远地地方观看这一切,什么也没法干。那些沿海炮台被证明也不堪大用,在舰炮和俯冲轰炸机的联合攻击下,很快就哑了火。
至于他寄予厚望的美国驻军,现在根本就是自身难保,军营、机场、库区和防御阵地都在遭受炮弹和炸弹的双重蹂躏。如果说他以前不懂得日军对澳新进行袭扰战的破坏,那么到现在就完全明白了。
听说前面的舰队不但将里约热内卢市区破坏殆尽,至于港口里的商船,不是被炸弹摧毁就是被炮弹摧毁,马沙尔大喜过望,连连表示赞许。这还不算,听说贝中将的部队最终还俘获了包括巴伊亚级等在内的一大批巴西轻型军舰和部分货轮,他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最后实在压抑不住大笑起来,仿佛看到很多马克在面前飞。
最终这批战利品(合计总吨位超过3万吨)打包后以3000万马克的低廉价格处理给了庇隆政府,消息传出后得到阿根廷民众的一致拥护,他们不仅陶醉于消灭宿敌的海军力量——虽然借的是轴心之手,还庆幸自己捡到了便宜,更重要的是,这些马克不用阿根廷人掏一个大子,全部用于采购牛羊肉产品、小麦、皮革、羊毛等产品——其中很多商品都是美国已拒绝采购而在阿根廷当地滞销的。
这种利益交换一出,连原先对庇隆当局颇有微词的资本家和农场主等阶层也转变立场为庇隆当局的拥护者。而美国宣布的冻结阿根廷(不区分个人或国有)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和银行账户的举措(主要是要对阿根廷国有化政策的报复),非但没有吓住阿根廷人,反而激发起民众更加激昂的反美情绪。
9月28日,轴心舰队如法炮制,攻击了巴西东部的第三大城市萨尔瓦多市;
29日,玻利维亚发生军事政变,新上台的领导人与庇隆当局和德国外交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没有任何玻利维亚加入或向轴心靠拢的报道,但该国将推行类似阿根廷的政策已是板上钉钉;
30日,轴心舰队继续展开攻击,目标对准了巴西最东部,也是该国第九大城市累西腓,这一带驻扎着3个美军航空基地,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机动舰队用炸弹和燃烧弹先行破坏了美军设施,然后又在空中交战中将美国陆航菜鸟们打得一败涂地,新式的BF…219c战斗机表现比巴拿马战役中更为优异,而在巴拿马战役中元气大伤的美国陆航这一次又折损了将近200架飞机,而他们取得的战果却寥寥无几:维内托号被命中1颗1000磅重的炸弹,样子很难看,但并不影响后续作战;吕佐夫号吃到1枚500磅重的炸弹,2号炮塔被炸飞,但其余还能维持;斯特拉斯堡号吃到了2颗近失弹,被削去了4门高射炮,其余舰艇毫发无损。
10月3日,与玻利维亚、阿根廷和巴西均接壤的巴拉圭也发生军事政变,陆军部长卡普兰一跃而成国家元首,很多人都在传言,巴拉圭军事政变中有来自阿根廷的“志愿兵”和“同志”;与此同时,乌拉圭也情势不稳,总统连下4道命令,一方面禁止集会、游行,另一方面又加强对军队的管控,但所有人都清楚,乌拉圭当局已坐在火山口上,喷发是迟早的事。
在南美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各国都瞪大了眼睛观看美国的应对,虽然合众国口口声声要将欧洲势力驱赶出去,但直到今日,美利坚不但无力干涉南美各国层出不穷的政变,甚至连应对轴心舰队挑战的机会都没有,至于“联合要素”行动,虽然迫于南美形势吃紧,在罗斯福的严厉催促下快速进军,比计划提前3天登船开拔。但这种变化已完全跟不上形势。
10月7日,就在满载美军的舰队才刚刚驶过关塔那摩基地时,轴心舰队已在法属圭亚那登陆,舰队和登陆部队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因为最先进入的是跟着马赛曲步伐的法国志愿兵连——不管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如何吹得天花乱坠,在法国各海外殖民地心目中,巴黎永远是正统,而等到悬挂法国国旗的斯特拉斯堡号停靠在码头时,这种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虽然斯特拉斯堡号上已没有一个法国士兵,但法国人依然把他当做自己的船,因为霍夫曼为换取法国人在其他领域的合作,私下承诺过达尔朗一旦战争结束,所有从法国得到的军舰都将如数归还。
看到码头上人潮涌动,映入眼帘的全部是鲜花和彩旗后,马沙尔才懂得元首的良苦用心——悬挂法国旗,保留这些军舰的法国名称,不是为了给自己添麻烦,完全是更好地便利和平珍珠项目。现在,这种努力收到了回报,法属圭亚那拥有的各种补给物资尤其是最宝贵的燃油全部都对轴心舰队敞开供应。
第74章 兴风作浪(4)
当然,对轴心舰队来说燃油是非常宝贵的,但对法属圭亚那当局来说就未必,因为离法属圭亚那附近不远就是委内瑞拉,作为南美洲最大、最重要的产油国,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价格极其低廉——因为该国石油以粘稠状的重油为主,质量远远比不上德克萨斯产区的轻油,开采、提取、炼化都不太好,但作为船用重油却是不错的目标。
仅仅用了一天一夜,轴心舰队在巴西海域兴风作浪消耗的燃油就全部得到了补充,现在又处于整装待发的好状态了。袭扰巴西的意义很大,不但成功打击了美国的威望,痛击了巴西这个最大的美国狗腿,还让包括几艘新成军的维内托号战列舰在内的战列舰部队享受了非常宝贵的实弹打靶,同时又让德意舰载机飞行员在实战中进行了全面配合,从各方面都提升了马沙尔准备和美国人大干一场的信心。
舰队的损失微乎其微,除水面舰艇的损失外,飞机总共损失了31架,迅速用后备机予以了弥补,大部分被击落的飞行员都被搭救了起来,失踪或阵亡的飞行员(组)一共是12人,相对于超员60%的舰载机飞行员部队而言根本微不足道。
“现在怎么办?和德国人硬碰硬打一场么?”大西洋舰队旗舰新泽西号上(衣阿华一直是预定提供给太平洋舰队的,所以虽然成军更早,但从没担任过大西洋舰队旗舰),舰队指挥官英格索尔上将在司令塔里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他这么烦躁当然事出有因,“联合要素”行动计划笔墨未干,轴心的行动已将计划和步骤完全打乱——打算兵不血刃轻取法属圭亚那的想法变成了一团泡影,很可能要和德军直面相碰。
“那就打一场吧,我不认为德国人有多可怕。”担任舰队参谋长的特纳说道,“在法属圭亚那附近打比在马岛附近打有利多了,我们还可以指望委内瑞拉方向的友军协助。”
英格索尔摇摇头:“这可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德国人为什么要和我们在这里开战?”
正说话间,机要参谋递过来一份情报,英格索尔看后脸都绿了:情报显示德军地面部队大举登陆,似有进犯荷属圭亚那(今苏里南)的企图。
特纳怒了:“敌人要么是压根不知道我们已赶赴加勒比海,要么是胆大妄为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他以为美国海军真打不过他?”
英格索尔默然,现在大西洋舰队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不能大喇喇分兵去打法属圭亚那——万一轴心舰队突然出现,对准登陆舰队捅上一刀怎么办,必须登陆舰队和主力舰队一起出动才有把握,这就限制了舰队的机动能力;另一方面登陆部队还不能太少,情报显示登陆的德军规模超过2000人,其中还包括装甲营,登陆部队如果不拿出足够实力,根本就是去送死。
特纳摇摇头:“要成功获得一场登陆战的胜利,必须先取得制海权,而大西洋舰队拖着登陆舰队是没法获得制海权的,所以必须分头行动。”
“没法分兵,万一主力部队扑空,敌舰队却去进攻登陆舰队怎么办?”英格索尔脸上满是愁容,“那样我们将来怎么回国面对陆军?至于掩护登陆舰队逐次推进也是一条办法,但这群德国疯子完全可以虚晃一枪,绕过南美洲去攻打合众国本土。德国人可以无视法属圭亚那如何如何,我们能对本土坐视不理么?”
这下特纳也没辙了:本土现在几乎没什么有力军舰,上次日本舰队只敢偷偷摸摸在夜里给纽约来上一次,这要是德意舰队用舰炮给东海岸洗次澡,后果不堪设想,别说英格索尔上将的大脑袋顶不住,搞不好总统都有可能被人轰下台。
“联合要素行动必须进行重大修改……”特纳思索后说道,“原来我们是打算等陆军控制住全部场面后再用海军进行最后一击,但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先海军出击,才谈得上下一步行动,显然,我们带着登陆部队这个累赘是没法打仗的。而且,这么庞大的运输部队也拖累了我们的速度,否则怎么会被敌军抢到先手呢?”
“你打算怎么办?”
“分兵。登陆部队和运输舰队就近去海地太子港躲避风头,主力舰队出击,先扫清敌舰队,然后他们剩余的这点陆军兵力就不难对付了。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特纳露出一丝笑容,“敌人或许会得到我军运输部队躲进太子港的情报,他们明知道这是个陷阱,但因为诱饵太香了说不定会忍不住吞咽下去,那时候……”
英格索尔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终于知道金上将为什么要倚重特纳搞战略计划了,这家伙手笔庞大,怎么看都不像个挂少将军衔的——他这是要打算以3个陆军师连同指挥系统、6万多人、将近40万吨运输船舶和配套的护航航母为诱饵。
“要和陆军先沟通么?”
“发给金上将吧,由他和马歇尔将军去沟通,这已超过了我们的职权范围。”
10月8日,参联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特纳提交上来的联合要素行动第一修正案,金上将对此当然是赞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陆军将领对自己充当诱饵显然有些紧张:在特纳的计划里,陆军船队只是去太子港避避风头,并不上岸,万一德军来袭而大西洋舰队没有截住,完全是一片被动挨打;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不在乎时间拖延,让6万多人先上岸登陆,但他们乘坐的船舶却是没法上岸的,德军只要炸沉这些船,就彻底破坏了陆军的计划。
带着这个疑虑,陆军迟迟不敢下决心,艾森豪威尔代表陆军提出了第二修正案:登陆舰队不去危险重重的太子港,调头去古巴哈瓦那避风头。金上将嘴上没说啥,心里却对陆军的胆小深表鄙夷,再加上这个建议又是“逃跑将军”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他更加看不惯。
但形势却不等人,中午时分荷属圭亚那前线传来电报:法属圭亚那德军地面部队大举进攻,我军寡不敌众,被迫撤退……
第75章 兴风作浪(5)
现在轮到美军开始紧张了:荷属圭亚那是欧战爆发后英美控制的地盘,实力很弱,而英属圭亚那本身的陆军实力也不强,即便是美国最重视的委内瑞拉,人数也就是一个多团,所有英美荷盟军陆军部队加起来的总人数超过6000人,但从以往战果和当前形势来看,似乎不见得能打过2000出头的德军。如果不尽快补充兵力,别说荷属圭亚那和英属圭亚那,就连委内瑞拉都可能保不住。当然,光靠这点兵力的德军不可能占领委内瑞拉,但完全可以将英美部队打得威风扫地。
“去委内瑞拉登陆最快需要几天?”
“至少还要3天。”金上将补充道,“三天内德国人不可能打到委内瑞拉,我们抢在敌人之前登陆完全有把握,但现在舰队提出这样太过于冒险,万一德军在我军登陆过程中突袭,我方将损失惨重——哪怕也有主力舰队掩护也不见得能保护周全。”
金上将这番话挑明了就是不保证陆军安全,听得一干陆军将领都是直皱眉头。在前线指挥的德弗斯发来电文,倒认为可以冒险尝试一下,但这种过于冒进的态度不但艾森豪威尔不赞同,马歇尔本人也不认可。
“海军对战胜轴心舰队有多少把握?”面对迟迟不能决断的会议,罗斯福本人感到有些不耐烦,干脆直接问金上将。
“如果海战在加勒比海内部,委内瑞拉与海地中间海域,我军应该拥有60%的胜率,因为舰队不但在规模上强于对手,还可得到南北两翼陆航支援;倘若在圭亚那附近海域展开,我军与敌军胜率将是50%对50%,略微本方占优,取决于谁能先敌发现;不过,在其他海域,情况就不好说了。”金上将解释道,“倒不是说我们打不过德国人,而是万一敌人虚晃一枪不和我们交手,我们的麻烦就很大,如果主力舰队南下,敌军却趁机北上偷袭本土,这局面怎么交代?”
被金上将这么一说,众人又开始迟疑起来:联合舰队空袭纽约一事才过去,如果本土再遭受一次袭击,那就不是体面交代的问题,参联会和政府必须有人为此负责,搞不好就要下台。
罗斯福脸色阴晴不定,加重语气说道:“海军必须想办法拦截住敌军舰队,不能让他们再袭击东海岸……”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显而易见的靶子,让德国人从容去咬,这是尼米茨在塔拉瓦战役中采取的策略。”
“以陆军和登陆舰队为饵么?”
金上将不吭声,但脸上的表情写满了大大的“Yes!”
最终的决断是德国人帮美国人做出的,下午5点,荷属圭亚那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帕拉马里博守军投降,城市落入德军之手。整个战斗过程打得轻松之际,一个装甲营、一个装甲掷弹兵营以高速突击、空地一体的战术迅速击溃的当面英美和荷兰殖民地部队。
在世界各国海军中,能像德国海军这样打出娴熟的空地配合技巧的是独一份,因为德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全部都是转行的军种,前者是陆军装甲部队成建制转职成海军,后者是空军成建制转移,打空地配合玩闪电战才是本行。就英美那不到2000人的部队,猝然遭遇微型“闪电战”自然不堪一击。
众人大惊失色,仅仅两天一夜,荷属圭亚那的守军就完蛋了,这速度也太吓人了,如果再按照这个时间推移,只怕再过两天,英属圭亚那也有大麻烦——毕竟帕拉马里博离英属圭亚那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乔治城也就是400公里不到的路程。
迫于形势紧张,经过反复商议,会议确定的最终结果是执行特纳提出的第一修正案,陆军和运输部队去太子港,而英格索尔上将率领的大西洋舰队主力迅速进击,准备消灭轴心舰队……
华盛顿当局万万没想到,对面的马沙尔比他们还着急——“情报是说发现美军大规模舰队南下?”
“这是U…764发来的,其撞见美军舰队的位置大体在古巴海峡,时间是今天上午,由于敌舰众多,没有贸然选择攻击。”
“来的好快。”马沙尔看了看海图,幽默地表示,“看来我们真把美国人打疼了。”
“您准备迎战么?”小泽问道。
马沙尔摇摇头:“我不会傻到和美国人在这里打遭遇战,这可是他们的后花园……”
虽然小泽有心打一仗,但马沙尔有自己的考虑:虽然元首坚持认为轴心舰队一定要有与英美大西洋舰队正面对抗的能力和决心,但这不是傻乎乎地撞上门去硬打,那不符合他的性格。
“我们逗一逗美国人,明天陆军部队准备上船撤退,机动舰队向西北方向开进,去看一看美国人究竟在什么位置。”
10月9日清晨,轴心舰队分成两股,一股向西北方向挺近,摆出准备迎战美军舰队的架势,而另一股加紧回收陆战队——原计划还要去打一下委内瑞拉,但现在这计划显然是泡汤了。
中午时分,两支相对而行的舰队先头部队距离已缩短到1200多公里,下午3点,新泽西号上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侦查舰队向旗舰报告发现敌军侦察机:“我军位置已暴露……”
“防空战斗机怎么不把敌军打下来?”英格索尔上将痛骂道,“这下好了,敌人已知道我们在哪里了,我们却对敌军究竟在哪里一无所知,这些混蛋的战斗机飞行员要负全部责任。”
“长官,我们的战斗机追不上敌军侦察机。”
“这不科学!敌人的水侦确实跑得飞快,但F6f是可以逮住他们的。”现在连英格索尔这样不太懂航空作战的高级将领都知道轴心有飞行性能异常出色的水上侦察机,羡慕不已的合众国已下令国内研发,可惜尚无头绪。
“可这不是水侦,是敌人推出的新型舰载侦察机。”特纳眉头紧皱,“见鬼,为什么我们总是碰到稀奇古怪的东西。”
F6f们当然是逮不住敌机的,因为这是以速度和航程著称的Ar…352(彩云改),回到母舰的飞行员骄傲地宣称:“所有美军战斗机都跟在我后面吃灰……”
第76章 兴风作浪(完)
虽然轴心侦察机察觉了美军的位置,但这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美军早已知道轴心舰队的具体位置,这次侦查结果只是确定了双方的相对距离。而这个距离太远,超过1200公里,远远超出舰载机的正常作战航程,而且天已快要黑了,双方脱离接触并丢失目标后,到第二天清晨至少有10个小时,足够一支舰队跑出去老远,第二天必须重新侦察过,所以这个侦察充其量只有威慑作用。
对马沙尔而言,唯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