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目前半个月的产量,没什么舍不得的。不过丘吉尔马上又提出由于最近护航航母损失过大,希望尽快再得到8…10艘。
  这下轮到霍普金斯皱眉了,他斟酌后道:“目前护航航母的生产进度虽然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距离大规模下水还有一段时间,这个数字恐怕有些困难……”
  由于亚速尔基地的存在及德国水面舰艇部队掌握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制海权,德军在大西洋的反潜力量上升得非常快,再加上超级机密的覆灭,目前英美护航航母的产量比起历史同期已增加了很多,但损失增加得更多,早期护航航母中包括长岛级、桑加蒙级等在内全部损失殆尽,批量生产最多的博格级到目前为止一共生产了近50艘,剩余数量不到15艘,除澳洲和太平洋方向剩余的9艘,大西洋领域只剩下了5艘,第一批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从6月上旬开始陆续服役,到7月底一共才投入使用不到12艘,但又被击沉了4艘。
  金上将执掌的海军部做过统计,虽然护航航母建造速度飞快——吨位更大的卡萨布兰卡级平均建造时间还不到180天,但他们的生存周期更短——不到140天,这迫使海军委员会进一步加快建造步伐。卡萨布兰卡级原先的建造数量是50艘,额外追加的建造计划是75艘。光是为这批舰只配齐装备、飞机和人员就要耗资几十亿美元。但从目前的战损来看,海军内部隐隐约约有种担心,认为到1944年可能还要再追加100艘,海军部现在都不敢把这个计划报给国会去听。
  “8…10艘有困难的话,能挤出几艘?”艾登补充道,“现在国内对物资需求非常迫切……”
  “可能3…4艘吧。”霍普金斯出发前没有得到有关授权,但现在又不愿意露怯,只好咬紧牙关说道,“为支援太平洋战场,半个月前,我们调过去了1艘轻型航母和2艘护航航母用于保持太平洋的补给,澳新一线同样非常重要。另外总统还表示,皇家海军今年还可以再得到一艘舰队航母。”
  “埃塞克斯级?”艾登可不想要糊弄人的独立级。
  “是,埃塞克斯级!”霍普金斯一脸肉痛,但还是给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英方高层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些:到今年底,英美预计在大西洋海域可拥有8…10艘航母,终于能建立起对德意海军的兵力优势,但在太平洋方向似乎还是无解。对于英方提出的希望美国为印度提供支援的请求,被霍普金斯含含糊糊应付过去了。
  次日一早,心事重重的两人立即返回了华盛顿,并向参联会进行了会谈汇报:听说英国同意支援200名飞行员的消息,阿诺德将军喜上眉梢,500架P…51也不是大事,谈到3…4艘护航航母时,金上将忍不住出言反对,但罗斯福总统表示了赞成。但在汇报最后一个议题时,气氛忽然变得诡异起来。
  多诺万喊来了胡佛,并要求他控制场面,无关人员一律清场,甚至包括马歇尔、金上将等多名高官在内的副官也被清理出去。
  “怎么回事,怀疑我们身边有间谍?”对FBI最近在民间和军方内部搞得一系列小动作,马歇尔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但当着罗斯福的面又不敢发,只能借助这样的场合敲打一下。
  “比间谍更可怕,上将……”多诺万三言两语地将情况说明了一下,“……总之,情况就是如此,丘吉尔首相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动用武力。”
  “什么?”所有与会众人都被惊呆了,马歇尔喃喃自语,“70%的人反对他?英国的事态已恶化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他要学克伦威尔?”金上将冷笑一声,“笑话,也不照照镜子,就他那张胖脸,及得上克伦威尔万分之一?”
  史…汀生大皱眉头:“就算我们动手,也不可能清洗70%的高层,那不是在巩固他的权利,那是在颠覆这个国家。”
  “不用全干掉,他的目标是干掉20个左右两党的头面人物,然后再想办法除掉温莎公爵,这基本能控制场面了。”
  “这也不容易。”马歇尔叹了口气,“我们在南非、加拿大、澳新四大自治领都有驻军,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今后其他盟国怎么看我们?他们会认为是我们主动提议的,温斯顿只不过是我们的傀儡!”
  罗斯福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但脸色似乎很平静,想了半天开口道:“换个人能解决问题么?”
  “能换人,但解决不了问题。”赫尔将英国两党高层一一过滤了一遍,“就我接触过的情况看,可出任大不列颠政治领袖的人物有不少,但拥有如温斯顿这样坚决战斗到底、坚定不移推行英美合作路线的政治家却寥寥无几,很多都是明哲保身的投机人物,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当然不错,问题是现在我们要对美国人民负责。”
  “假如大不列颠退出战争,合众国能独立打赢么?”罗斯福先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金上将。
  “如果四大自治领还能和我们在一起,我认为是可以打赢的。”金上将略一思索就得出结论,“英伦本土退出战争后,意味着我们就不必在再向他们提供支援,也不用在亚速尔方向投入更多精力,我们可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远东,那些资源将全部用于对日作战。胜利逻辑会变成这样:我们先干掉日本,接管整个东亚和太平洋,然后与苏联联合在一起,利用中、俄两国庞大的人力和陆军部队,再加上我们的海军,发动全面反攻。当然,这样一来胜利时间会长很多,我预计需要到1948…1950,您得再连任两个总统周期。”
  马歇尔则认为:“如果英国退出战争,民众或许会要求我们惩罚并消灭日本,但可能不再支持我们与德国敌对。我们战略方针就会变为消灭日本并控制太平洋,隔着大西洋与德国对峙,或许再过20年又有一场世界大战:那将是德国领导的欧洲、非洲集团与我们领导的美洲、亚洲集团的总决战;也有一种可能性是打不起来——比如出现毁灭性的武器!”
  “需要与德国媾和么以换取德国放弃支持日本?”史…汀生提了一个建议,“可以暂时稳住他们。”
  “德国也许会接受,但不会真正放弃轴心同盟,比如还会继续输出武器、物资和技术,德国需要日本拖住我们,为他们整合欧洲、消化非洲和中东争取时间。”
  外面有人把新的电报传了进来,赫尔看了之后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重庆当局拒绝了增派部队到印度的请求,但同意我们与中共政权接触,同时提出一个建议,既然中共一再表示缺少物资和装备,也表示有强烈的抗日愿望,他建议由中共派遣3…5个师去印度,由我们进行武装;我们与中共在重庆方面的对外联络代表进行了接触,他们表示不反对派遣一些军队去印度作战,但要求英国政府承诺给予印度人民独立自主,同时要求明确归还香港。”。
  “另外,中共提出如果他派出部队,要求获得独立政治地位,与重庆当局的军队分开管理,同时要求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和承诺,在中共部队投入印度后,重庆当局不能对中共施加军事压力,同时必须解除对延安一带的经济封锁……”
  “最后,他们指出他们大概可以派3万人,再多也没有了,如果他们为盟军事业做出了贡献,希望在战后能成立联合政府并容纳中共,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





第32章 麻烦(13)
  “才三万人就敢提这么多要求?金上将嘟囔着,“这批共产党分子不是疯了吧,还以为我们求着他们出兵呢。”
  “对重庆当局的答复我丝毫不感觉意外。”赫尔叹了口气,“观察员告诉我们,蒋政权已为新一轮内战做好了准备,舆论上早已发动了攻势,现在就缺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时还顾忌于我们的反对。”
  “但很快这种顾忌就会消失的。”马歇尔评论道,“蒙巴顿的副参谋长魏德迈将军拍电报给我,基于盟军印度方向补给线暂时断绝的缘故,为加强印度一线防御,他要求停止向中国国内提供有关物资。”
  魏德迈是标准的德国后裔,其祖父母全是德意志人,在100多年前移居美国,2年前他因为亲德嫌疑遭到调查,不过他的岳父斯坦利…恩比克是马歇尔的副手(陆军副参谋长),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随即他被参联会派遣到印度。他当初是美军驻中国第十五步兵团的副团长(史迪威只是营长),算得上美军中为数不多的“中国通”
  “酸性子乔(史迪威)会干掉他的!”史…汀生说了一句俏皮话。
  “不,史迪威同意了,他说,暂时用不着给花生米再送物资和军火,给了他也是打内战,还不如留在印度打日本人。”
  “这……”赫尔没辙了,“中共的意见到底怎么看?有些是政治的,有些是经济的,为数不多是军事的。”
  阿诺德道:“我没接触过中共军队,但我认为,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民兵性质的游击队,我们不必投入太多重视,有些条款简直是强人所难。”
  “香港的事可以谈,但印度独立温斯顿是不会答应的,他现在处于如此不利的境地,如果再答应印度独立,明天他们就会推翻他,告诉去延安的人,和中共慢慢谈,态度可以客气一些,物资和军火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提供给他们一些。”
  “为什么您如此重视中共?”李海十分纳闷,“我甚至认为您对他们的期望超过了对重庆的期望。”
  “中共的力量还很弱小,但他们的领袖却很有眼光,你们不要以为这些条件是漫天要价,我认为很多都是合理的。”罗斯福逐一解释道,“比如独立指挥,这明显是接受了上次中国远征军的教训;比如印度独立,这才能激发印度民族保卫国家的自觉性;比如联合政府与民…主化进程,说明他们对未来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是有系统思考的……之所以提这么多条件,说明他们真心实意是想参与共同作战,这比蒋政权的态度要积极得多,比斯大林更要开明许多,如果我们今后不想失去中国,必须与中共耐心且认真地打交道。”
  金上将被他这番话绕糊涂了:“那现在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可答应一部分,但希望中共出兵,并要求他们派5万人以上的部队。”
  围绕中共的讨论很快就过去了,在所有人看来这不是主要的,关键还在于大英帝国的局面怎么办。多诺万局长虽然颠覆了不少南美的小国,在伦敦时也豪气冲云天地表示可以出动别动队。但静下心来想想,马上就有点打鼓——这不是小事情,这是要在列强之一中搞颠覆,而且是赤裸裸的武装政变。别看美军在英国有两个师,可英国陆军至少有300万,一旦丘吉尔没控制住场面让他们反扑过来的话,只怕被打得连渣滓也不会剩下来。而一旦失败,那是赤裸裸把英国往德国怀里推。个人得失事小,连累了美国整体战略格局怎么办?连累了总统怎么办?
  “问题的核心在于两方面……”赫尔国务卿经历过的事情太多,发言总能一针见血,“第一,我们需要的是不利于我们的民主,还是有利于我们的独裁?第二,我们能接受比较稳定的损失,还是能接受比较大的挑战——他有可能是战略契机,也有可能是战略失误。”
  “就没有在平和基础上扭转局面的办法了么?”史…汀生感慨道,“成功了最多是维持我们目前在英国的现状,但失败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风险与收益实在不成比例,这个决策政府也好,参联会也好,都没有下决心的能力,必须国会授权或者通过,但一旦放上去讨论,马上就是重大问题。”
  “要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认为有一个。”马歇尔考虑很久,缓缓提出了他的意见,“英国人丢掉的是信心,失去的物资,我们给他们信心并保持物资供应畅通。”
  “有这样的办法?”
  “有。”马歇尔点点头,“我的逻辑是,加快执行C计划,去打亚速尔,只要拿下亚速尔,对英国的物资供应渠道便打通了,英国佬有了足够的物资,有什么理由不打下去?再这样还要投降,那才是不折不扣的英奸!”
  “我反对!”金上将有些气急败坏,“上次说好了的,C计划还不成熟,飞机、航母、陆军都不够,现在去打失败概率很高。他…妈的!我宁可去不列颠搞政变也不去打亚速尔。”
  “政变!”两字冲击着众人的头脑,让他们的神志开始清明起来,选择性地无视了金上将的粗话。
  “可以打亚速尔么?”罗斯福把头转向李海。
  “从军事角度讲,失败概率很高,但从政治角度讲,亚速尔战役失败的后果远比整编的后果小。”李海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从军事角度讲,亚速尔战役不该打,至少现在不该打,从政治角度讲,亚速尔战役非打不可,而且要快,再慢的话英国就撑不住了。
  金上将傻眼了,哆嗦着手指着参联会的同僚:“你们……你们……不会都同意吧?”
  “陆军你不要担心,我会从英国协调2…3个师过来,陆军自己3…4个师的损失还是承受得起的。”马歇尔表态道。
  “陆航也豁出去了,如果皇家空军飞行员赶到,我们准备牺牲1000架飞机。”阿诺德面无表情,“反正天天空袭亚速尔也是损失,长痛不如短痛!”
  金上将哭丧着脸:“海军,海军不行啊,大西洋舰队航母才4艘,护航航母就20多艘……”
  “到10月份有多少?”
  “6艘正规航母,30多艘护航航母。”
  史汀生点点头,最后补上一刀:“我认为兵力基本够用了,因为德意舰队主力全部冲入印度洋西行了,无论他们去打南非还是印度,没有3个月不能回来,这是非常难得的空档期!”
  “10月份发动战役可行么?”罗斯福最后征询金上将的意见。
  “我……”金上将实在说不出话来了。
  “请海军再斟酌一下。”罗斯福略微有些不满,但没有逼迫金上将,反而对多诺万交代道,“尽快遴选可靠的别动队员,如果C计划执行不了,你具体负责执行。”
  “总统,我……”
  “严格保密,不要告诉国会,一切后果我来承担,如果失败我下台就是。”罗斯福顿了顿,“一切为了合众国,没什么个人荣誉和利益是不能牺牲的,这个要求下到最普通的士兵、上到三军总司令一视同仁!”
  散会时,金上将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就在华盛顿为下一步事态演变而忧心忡忡时,延安的窑洞里,吞云吐雾背后也是阵阵激烈的争论。
  “润之,出兵印度这件事有很多同志不赞成呢?”
  “说来听听。”
  “第一,老蒋不派兵,尽让我们去,这算不算削弱边区防御力量?第二,您不仅答应派兵,还要抽调政治过硬、军事素质高、有红军经历的老革命,大家很有意见,这3万部队都不好调,全是部队骨干,谁都不肯放;第三,印度这地方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没法开展群众工作,没法建立可靠根据地,完全是单纯军事路线嘛……”
  “同志们这些顾虑我都考虑过,但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脑袋一热。”
  “首先,重庆方面假抗日、真内战的面目暴露得越来越充分了,由于苏联同志在某些问题上的不谨慎,让他们抓到了把柄,现在答应派兵出击有助于改善我党的形象,特别是重庆不出兵而我们答应出兵,是一个很好的得分契机;其次,去印度开展武装斗争,七分军事、三分政治,要在英美当中周旋,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军队联合作战,不派遣立场坚定、作风过硬的同志怎么行,而且要尽可能挑选文化素质高、会讲英语的同志去,在印度我们要接触世界最先进的坦克、火炮、飞机,汽车,没文化素质怎么行?
  现在我们派出去3万骨干,以后收获的就是掌握最现代化军事理论和实践的3万精锐,还是美国老板出钱出力培养我们,这生意再划算不过,大家不要舍不得呦……”
  这种俏皮的湖南话让很多人笑了起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印度目前是英国殖民地,这种局面将来一定会改变,只要我们能扎下根,赢得民众信任,帮助他们抵抗日本侵略,今后一定会有收获的日子,这种心中的根据地永远强于地图上的根据地。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利的,永远是人心向背!”





第33章 麻烦(14)
  送走霍普金斯和多诺万后,丘吉尔度日如年,每天翻来倒去地就在思考英国版“长刀之夜”应该怎么搞及其后果,说句实话,他有时甚至都有股冲动想到监狱里去问问鲁道夫…赫斯当年协助元首成功操办的“经验”,最后硬生生抑制住了这种冲动。
  在此期间,其他所有事务他都一概不关心,内政事务全都推给艾德礼等人管,军事事务全交给了布鲁克和庞德处理,这与他从前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的形象相比无疑是极大的反差,让艾登和艾德礼背后的密谋集团欢欣鼓舞,认为他终于在认真思考去加拿大寻找出路的可能性了。鉴于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密谋集团从上到下传达这种念头、控制局面也需要时间,温莎公爵与德方谈判更需要时间,因此彼此间维持了相安无事的格局。
  在一片纷纷扰扰中,无论印度还是澳新发来的、如雪片一般的求援电报全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到8月6日,日德联军肃清了南印度最后残余的英印军,现在就地图范围而言,北纬14度以南的印度领土基本全被控制住了(实际不可能渗透下去),印度国民政府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部队番号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出现集团军一级的番号。
  不过日德联军的主力还是最初投放的3个步兵师团、1个战车师团和2个德国海军陆战旅,减掉作战中陆续损失的人员,总共加起来共约10万人出头,即便再加上2个飞行师团和海军陆基航空兵,也堪堪就12万兵力,这一点兵力对广袤的印度领土而言实在是过于稀疏了。
  另外2个德国海军陆战旅一直停留在锡兰岛巩固防御,山下奉文和舍尔都想得很清楚,这是他们的根据地和大本营,绝不容有失,因此丝毫没动过追加增援的念头。但对至今依然滞留在菲律宾的军队,山下奉文提出了火速到位的请求,同时向东京拍发电报,要求将缅甸方面军3个师团的部队划归其指挥,并要求国内继续派遣兵力。同时还特意提出,希望将第4战车师团下属的两个战车旅团补充兵力后扩充成3个独立战车旅团,并推荐战功最打、拥有击溃英军坦克旅经验的武田攻为新任旅团长。
  消息到东京后引起了大本营热议,对派遣军在印度的进展,各方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听说进军顺利,同时未遭遇印度人大规模抵抗后,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听说已占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搜集将近50吨黄金时,众人又忍不住又惊叹起来,印度战役从开动到现在,不过就一个月的光景,居然有此收获,实在出人意料。
  “必须持续加快从中国撤军的步伐,抽调兵力进入印度,进一步增强山下君的实力……”石原莞尔虽然在政见上与山下奉文略有分歧,但在军事策略与指挥风格上,对后者高度信赖。
  大本营一干参谋都以为然,随着印度局面的打开和局势一片“大好”,石原次长的威望前所未有地增长,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高度,连带石原派干将们也得意起来。
  “长官打算从中国派遣军抽调多少兵力?”
  “蒋政权既然答应不派兵去印度,答应他的城市(包括南昌在内)可和平交还给他,顺便还可以卖他一部分军火,现在是不是有几艘军火船在西贡海域?”
  有参谋马上点头:“是,大多数是轻步兵武器,包括法国、意大利、苏联的步兵装备,含有少量迫击炮、步兵炮,德国给我们的价格极其低廉,简直和白送差不多……”
  “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欧洲本来就不贵,然后还是战利品或淘汰下来的产品,当然卖不上价钱,元首无所谓,堀悌吉大将又特别会做生意。”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把冲锋枪挑出留给我们的部队,其余全部加价卖给蒋和中国地方实力军阀——比如桂系、滇系,去北印度支那交货,交割完毕后的船只尽快去菲律宾接送新的步兵师团。”
  多田骏问道:“你打算把中国派遣军削减到多少?”
  “步兵师团控制在12个以内,附加8个独立混成旅团,把各部队分散的战车兵集合起来,再从本土抽调一部分人员新组建2个战车旅团——就根据山下君的建议编制来,飞行集团的实力可继续增强一些,中部武汉以西的地区可全部考虑出售给蒋政权和共产党,具体由冈村君负责操办。”石原莞尔认真思考后道,“总兵力在本年年底之前务必压缩到50万以内,降低普通陆军师团的比重,增强技术兵器的厚度和比重。”
  “中国军方面会有很多不同意见。”
  “不同意见?好哇。”石原莞尔笑得很狰狞,“服从大本营路线的,去印度派遣军升官发财;不服气的,也不用去预备役了,直接发配去南洋守岛,比如去吉尔伯特这种地方,让他们尝尝美军的炮火。”
  多田骏倒吸一口冷气:“现在反应最激烈的是你的老同学横山勇。”
  “横山嘛……哈哈哈。”石原莞尔大笑,“好办,我来说服他。”
  “关东军呢?”
  “给他们新增3个战车师团,2个飞行师团的编制和装备,让他们腾出6个步兵师团给国内,甲种、乙种各一半。”
  “你打算往印度投这么多兵力?”多田骏吓了一跳,“补给恐怕吃不消。”
  “不全是去印度,一部分兵员回国进工厂复员,还有海军的产业工人也要还给他们。印度派遣军最后有20…25万人的规模可以了(不包括缅甸方向),打仗靠人多的时代已逐渐过去了,技术兵器最终会取代人的作用。”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新战术、新装备、新路线,难道多田君不想做个革新之人?开创皇国万世基业?”
  多田骏被他说得飘飘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中国相比,印度不仅更富庶、区位条件更好且极易统治,这种情况下还非要坚持在中国苦熬,脑子一定是完全坏掉了。
  8月8日,东京大本营发出通电,同意印度派遣军第二批部队4个师团入印,同时将缅甸方面军3个师团划给山下奉文指挥并调整作战序列:印度派遣军分缅甸方面军和印度方面军两部分,缅甸方面军指挥官不变,印度方面军指挥官由山下奉文兼任,编成第3机甲军,将原第4战车师团重组为为第31、32、33独立战车旅团,名仓刊如愿以偿当上了机甲军司令官,军衔依然中将不变,武田攻晋升一级成为第33战车旅团少将旅团长。
  特别让众人目瞪口呆的是,中国派遣军第11军建制解散,大部分部队划归其他各军,中将司令官横山勇被勒令回国。不过疑惑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大本营重新发布命令,横山勇被任命为南印度方面军司令官,准备率在菲律宾的其余4个师团赴印度支援。
  对老同学知根知底的石原莞尔知道对方跳出来反对撤军并不是真认为中国比印度好,只是唯恐失去建功立业往上爬的机会才抓住机会表现,果然横山勇一到东京,石原莞尔给他看了任命书后对方欣然从命,连半句废话也没有,最后约了时任陆军大学校长的饭村穣一起去喝酒(三人合称21期三羽乌),把整个把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上下给看傻了。
  陆军的举动看上去思路和逻辑很清晰,但对海军的举动众人就看不懂了:堀悌吉大将率领舰队主力非但没有火速去增援吉尔伯特群岛,反而在澳新一路扫荡,就在横山勇任命发布的次日,蹂躏完悉尼和布里斯班后的联合舰队向东南方向转进,开始去进攻新西兰。
  在进攻悉尼和布里斯班过程中,美国陆航和澳大利亚航空兵拼了老命前来阻击,迫使联合舰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翔鹤号中了一条鱼雷,虽然不影响作战,但速度减慢到最高只有26节,雾岛号(金刚级)吃了2颗炸弹,损失2座主炮,看上去惨不忍睹;最倒霉的是由良号轻巡洋舰,先是被炸弹命中,然后又在急速躲避中撞上了驱逐舰黑潮号(阳炎级),最后双双沉没,另外还被击沉了一艘运输舰和一条油轮——虽然上面已没有多少油。
  当然澳新和美军方面损失也不小,陆陆续续掉了300多架飞机,离阿诺德预估的第7航空队打光已基本接近了——折损了75%的总兵力。即便这样,也未曾动摇堀悌吉的决心,他坚持指挥舰队去新西兰——既不回国,也不去吉尔伯特群岛。
  这决定把在东京的伏见宫博恭王气得七窍生烟,可他拿堀悌吉半点办法也没有。更搞笑的是,栗田、三川和角田指挥的舰队也装作保持无线电静默不鸟军令部的指令,但堀悌吉的命令他们却不折不扣执行:栗田的运输舰队分派舰只往南洋各岛输送军火特别是重型火炮,被南洋陆军尊称为“送械中将”——是最亲切的海军将领;三川的舰队准备掩护第二批入印部队,而角田手里的三航战则准备去和联合舰队主力汇集……





第34章 麻烦(完)
  就在丘胖子翘首以盼罗斯福总统迅速拿定意见时,被逼到墙角的金上将正在海军内部秘密讨论C计划的可行性,参加会议的一共就3个人,除了他十分信任、一直主持指定C计划的特纳外,还紧急招来了刚率领舰队返回的斯普鲁恩斯。
  “情况差不多就这样,老子被差被抢指着说干不干了……”金上将骂骂咧咧,满口胡话,“你们认真考虑一下,不能犹豫,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有一点他牢牢把持住了:丘吉尔想搞政变的事没透露给两人知道——他怕吓破他们的胆。
  特纳、斯普鲁恩斯没工夫计较金上将的粗话,认真思考现在执行C计划的可行性。
  “长官,坦率说赢面不大,一定要现在打?”
  “是啊,亚速尔很重要,但为什么这么着急?”
  金上将点点头,简单地说:“总统定了9…10月份的日子,再迟他怕英国人撑不下去要投降。”
  “从气候上说,9…10两月是比较适合的日子,再往后天气变冷,日照缩短,对付亚速尔德军难度很大。”特纳道,“关键现在兵力不足,没有必胜把握,如果拖到明年4…5月份,就比较有把握。”
  “陆航表示可出动1000架重型轰炸机。”
  特纳撇撇嘴:“有什么用?从纽芬兰岛起飞后到亚速尔最多滞空5…10分钟,然后马上要返航,打仗最后靠的还是舰载机。”
  “拼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斯普鲁恩斯沉吟道,“假设10月上旬开战,会有多少护航航母服役?”
  “最多能在现在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