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3章 身不由己
  1943年3月2日,隆美尔元帅带着由大德意志师、维京师、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等精锐部队构成的德国中东集团军主力和两个伊朗步兵师来到了距离大不里士不远处,在他们面前是由梅佐夫中将率领的红军波斯集团军。半个多月前,他用闪电一般的速度从伊斯法罕直冲德黑兰,顺利吃掉了进退失据、应对失当的红军部队,夺取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并促使伊朗加入了轴心阵营。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从大本营预备队给他抽调了近卫第11重型坦克旅,全部装备最新式的KV…3坦克,秋列涅夫从高加索方面军又抽调出3个师又2个旅的援兵,帮助梅佐夫将波斯集团军的兵力重新提升到13万人以上。
  就在所有人以为隆美尔会高歌猛进、持续进攻之时,他却放慢了脚步,慢慢从德黑兰带兵前往伊朗西北部重镇大不里士,从伊斯法罕到德黑兰的300多公里路程他只用了一天一夜,而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的这400多公里他却足足走了半个多月。这个速度让梅佐夫也大大松了口气,忙不迭地利用这个时间整顿防线、梳理部队并补充物资。
  虽然隆美尔一再劝巴列维留在德黑兰听捷报即可,但执拗的皇帝非要跟着来看着收复伊朗国土。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隆美尔的进军速度完全可以再快一点——不仅因为路上没有任何敌军的阻拦,还在于补给和物资供应线非常畅通。
  由于轴心控制了印度洋制海权,目前有大量船只往返于亚历山大港与阿巴丹港口,然后通过伊朗境内的铁路进行运输为中东集团军提供补给。对隆美尔而言,这条运输线路的速度与容量比当初在北非沙漠中苦苦挣扎的时候要强得多。在伊朗政府的动员和号召之下,伊朗民众用驴、马等各种各样的牲畜车帮助德军从火车站向前线搬运物资。于是各条道路上出现了机械化的现代运输与传统畜力运输相混杂的局面,虽然挤得满满当当,但整体看上去是忙而不乱。
  得益于当初在阿巴丹港的缴获,无论是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还是古德里安的非洲集团军都获得了相当充分的燃油供应,施佩尔从国内紧急派遣了得力的工程师与工人赶赴阿巴丹炼油厂对英军撤退前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预计4月份——在缴获燃油用光之前即可重新恢复生产。根据乐观的估计,随着修复工作的逐步推进,阿巴丹炼油厂产能会从100万吨逐步恢复到全盛时期,不但中东地区作战的部队没有燃油供应的后顾之忧,连东地中海方向的部队届时都能享受到这个优势。
  在丢失印度洋制海权后,英、美潜艇试图以印度西海岸和南非有关港口为基地进行破交,但轴心货运货船基本沿着海岸线行进,再加上沿海反潜巡逻机与索科特拉岛上的反潜力量,潜艇暴露几率远比大西洋大得多。破交代价很大,成果却很小,盟军在付出9艘潜艇沉没后只换来一艘7000多吨货轮的战果,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所以,巴列维很想问隆美尔为什么走这么慢——这问题憋在他心里很久了,他觉得再憋下去自己会闷坏的,他相信隆美尔肯定不是因为畏战而走这么慢,一定有其他自己不掌握的原因,可具体是什么,不但他想不出来,他身边的参谋和将军也完全不得要领。
  “这就是困扰陛下很久的问题?”听完巴列维的问题,隆美尔忽然笑了起来。
  “是的,是的……”巴列维恭维道,“元帅用兵别具一格,我们实在想不通、想不透,这个……如果不涉及机密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
  “如果是前两天您问我,我可能会拒绝回答,不过今天就没问题了。”隆美尔让副官取来地图,耐心为巴列维讲解起来,“陛下请看,这里是巴统,这里是第比利斯,这里是巴库……”
  “等等……”巴列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问的是大不里士啊。”
  旁边的高斯也笑了,掏出铅笔在地图上刷刷画了3个箭头,分别指向刚才隆美尔说的这三个地方。
  巴列维看着箭头的出发点无一例外全是从土耳其边境后面的地段,终于反应过来,跳起来吃惊地问道:“土耳其准备参战了?”
  “土耳其已秘密动员了十天,有关参战决定不是今天夜里就是明天清晨宣布。”隆美尔笑道,“我之所以带着部队缓缓前进,就为了向对手施加压力,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把兵力调遣到大不里士周围来,这样后续纵深的兵力就不足了……”
  “我懂了,我懂了,只要土耳其出兵,截断他们的退路,这些部队就被您和土耳其部队包围起来了,一个也别想跑。”
  高斯微笑着点点头:“陛下,这个月您就可以收复全部伊朗国土了。”
  3月3日凌晨4点,土耳其外交部长忽然不顾外交礼仪,直接闯进苏联大使的府邸中,对睡眼惺忪、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大使宣读了宣战书,并宣布有关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之人而予以驱逐,对方愤怒地想要抗议些什么,却被紧接着的下一句话惊呆了:“你可以给莫斯科发电报,告诉他们我军15分钟后即将发起进攻……”
  4点15分,收到告警电报的莫斯科还没来得及将警报传递给前线,50多万早有准备的土耳其陆军从边境冲出,其中还包括从南线德军克莱斯特集群中抽调出来的,由沃尔特…温克少将率领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他们在前几天的秘密动员中换上土耳其军服骗过了对面的俄国人,现在担当了全军进攻的矛头。
  在陆军进攻后不久,天色放亮之时,蛰伏许久的德国轰炸机群从摩苏尔和土耳其境内起飞,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苏军军事目标炸得一片狼藉,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这次轰炸机群中有大量Sm…79轰炸机,在墨索里尼表态要“贡献”更多力量后,意大利空军不但向直布罗陀方向抽调了200多架飞机,又向中东和土耳其方向调遣了300多架飞机,主力是BF…109战斗机和sm…79轰炸机。
  出于可理解的原因,德军机群放过了巴库油田区。
  9点钟,土耳其部队占领第一个目标:黑海沿岸的巴统,傍晚5时,土耳其人冲到距离第比利斯不到50公里的地方,该处红军只有3个建制不完整的师,全部能开动的坦克不超过20辆,而他们面临的土耳其部队至少有12万,打头的是德国步兵师;到深夜11点,土耳其部队在德国装甲师的率先下,快速截断了大不里士红军退往亚美尼亚的道路,距离巴库油田还有300多公里。
  遭遇突然袭击、后路被断的梅佐夫乱了阵脚,忙不迭向秋列涅夫求救,没想到后者也是一片焦头烂额,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境内一片混乱,通讯中断、建制混乱,上级根本不清楚下级部队在哪里,而下级根本不清楚自己面对的敌人有多少。全都处于忙乱不知所措中,那些去年夏天强征入伍的部队甚至还没等开打就军心大乱,向来与俄罗斯族离心离德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裔官兵要么趁机发动叛乱要么向平时看不顺眼的军官打黑枪,根本找不到有组织的抵抗。
  土耳其形势一片大好,平时对红军一直畏惧不已的土耳其官兵发现敌人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之后,胆子和野心开始膨胀,居然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从徐徐推进变为展开了大规模穿插。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之所以能打得这么顺利,一是因为突然袭击占了便宜;二是因为温克带领的突击集团群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打掉了红军中最有抵挡力的部队;三是因为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全被梅佐夫抽调到大不里士方向去了,土耳其人面临的只是三流甚至不入流部队。
  梅佐夫中将惊恐地发现,他在大不里士一线的10多万兵力已逐渐处于土耳其军队和德国军队的前后包夹之中,如果不抓住机会及时撤完阿塞拜疆和巴库,很可能会被完全包围,但撤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十万多人的撤退只要稍微露出一点慌乱,他相信对面的德国人立即会凶猛地扑上来将自己咬死——他现在完全处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中了。
  在这件事上,土耳其伊诺努总统下令出兵并对苏联宣战完全也是身不由己:在德国屡战屡胜并刻意拉拢的刺激下,土耳其军官团的“爱国热情”早已激发起来,等到德国在北海战役取胜,并雷霆般地占领亚速尔,英国方面连半点反抗余地都没有后,军官团关于出兵的渴望终于按耐不住了。
  情报系统告诉伊诺努军官团认定是总统身边的文官体系在阻挠参战,已有人在组织兵谏准备“清君侧”,甚至连总统卫队中都有不少人参与串联,这让凭军队起家的伊诺努感到了恐惧,绞尽脑汁之后,他走出了这无法回头的一步……





第95章 连锁反应(1)
  3月6日,土耳其西路军沿巴统北上,直抵高加索山脉南麓,切断连接高加索内外的铁路线;中路军顺利攻占第比利斯,获得了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关键隘口,东路军冲入阿塞拜疆腹地,先头部队离巴库只有195公里。
  土耳其参战引发了剧烈反应,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因为前不久土耳其已悄悄接受美国给予的贷款,含含糊糊地表示会保持“既定政策”不变,在美国人看来,所谓“既定政策不变”就是仍将保持中立的意思,为对这个决定表示赞赏同时安抚土耳其内部的情绪,美国人爽快地拨付了第一批1亿美元的贷款,并暗示土耳其在物资供应等方面可采取亲德立场——只要不参战,卖东西什么的美国就装不知道了。
  没想到刚刚拨付了首批款项,土耳其却突然翻脸不认人直接对苏联开火了,当赫尔国务卿愤怒地找土耳其大使交涉并质问对方时,后者振振有词地告诉美国人“我们确实保持了既定政策不变……土耳其对英美与德国的战争继续保持中立,但俄土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俄土之间从未有过和平,所谓和平只不过是暂时休战而已,要实现和平很容易,只要俄国将他多年来从土耳其掠走的土地还给我们,第二天就能和平!”
  赫尔气得直接想让国会决定对土耳其宣战,但想了想又忍了下来:拨付土耳其1亿美元的决策并没有通过国会走,如果这件事暴露出来,美国人被土耳其耍了的内幕一公布保证会引起舆论大哗,无论是罗斯福总统还是自己的政治前景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最后只能咬牙切齿地强忍了下来。但赫尔不敢面对罗斯福失望的目光,连着两天没敢去见总统。
  而克里姆林宫内的斯大林则震惊于外高加索军队的溃散速度是如此之快:仅仅三、四天功夫,8…9万红军部队被土耳其军队从地图上抹去了痕迹,虽然土耳其出动了50多万部队,与红军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5:1,但传统心态使他依然蔑视土耳其的战斗力,猝不及防收到这个消息后完全惊呆了。
  整个外高加索地区现在只有梅佐夫中将的波斯集团军中13万部队还保持相对完整的建制,另外守卫巴库石油区的4万多部队勉强构筑了一条防御线,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只能维持一条迂回而脆弱的路线,面临被彻底分割的危险。
  “梅佐夫同志发电报来一再要求利用目前土耳其军队尚未彻底截断其后路的机会撤往巴库,然后再从巴库依托里海的内河舰队撤往南高加索地区,你们对此怎么看?”
  现在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秋列涅夫已急得六神无主,斯大林干脆直接越过他开始指挥起波斯集团军和巴库守军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虽然知道这件事上秋列涅夫的责任并不大,而且土耳其出动的兵力确实也多了一些,但仍为他的下场捏一把汗。
  “这不是很好的选择……”朱可夫看着斯大林,发现后者脸上流露出的全是疲惫、动摇和懊恼,便斟酌着言语道,“首先,波斯集团军不能撤,该部对面是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只要梅佐夫一动,对手就会猛扑过来,到时候别说顺利撤退,恐怕连部队都保不住;其次,他没法撤,我们根本不具备提供如此大规模运输能力的舰队,短期内运送巴库守军4万人的任务都很难完成,别说再加13万人了;最后,他不该撤,总参谋部建议他依托现有防线顶住德国人,为巴库守军争取充分的时间来破坏油田设施,不能让有关石油资源为德国人所用……”
  “不!绝不!”斯大林忽然挥舞着拳头,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巴库不能撤退!巴库不能放弃!巴库也不能破坏!”
  朱可夫知道斯大林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这个决定,便明智地闭上了嘴,一声不吭。然后脑袋急速运转起来,在思考应该怎么解决接下来的石油问题。
  巴库是苏联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最高峰时曾占全苏石油产量74%以上,随着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的陆续开采再加巴库本身开采量减少,所占比例在逐步减退,但哪怕到了1942年,巴库依然提供了全苏3600万吨石油中的将近三分之二,一旦失守,苏联控制的石油产量很快就会掉到1300多万吨出头的水平(略低于德国1942年的总产量)——这数字只够勉强维持前线最低限度的坦克和飞机开动,根本没法用于冬天的取暖消耗。
  当然,朱可夫也考虑到随着春天即将到来,取暖问题不会很突出,如果抓紧时间对伏尔加…乌拉尔油田进行开采水平提升,依然能够在下一个冬天来临自己将产量提升到2000万吨以上,然后再考虑从美国弄到300…500万吨成品油,可能挨冻的人、挨冻的时间会多一点,但1943年勉强也能对付过去。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他才果断决定炸毁巴库。
  可这话斯大林听不进去,他转过头对华西列夫斯基说道:“如果我让梅佐夫把主要兵力撤退到巴库,你说我们能守住那里么?”
  “这……”华西列夫斯基本能地想说不行,但看着斯大林那血红的双眼,他的眸子不由自主地收缩了一下,“如果能保证巴库的后勤供应线,那地方还是有希望守住的,但是……”
  “好!你有信心就好!”斯大林不等他把后面半句说出来,马上追问道,“怎么样才能保障这条供应线呢?靠内河船队么?”
  “斯大林同志,我后面半句还没说完。”
  “那您接着说完。”斯大林还以为他要补充说明什么具体内容,没想到对方下一句话刚出口,斯大林那张满怀希望的脸又迅速垮了下来。
  “斯大林同志,巴库现在直接暴露在德军轰炸机之下,即便我们在地面守住巴库这块地方,也不可能抵挡敌人从空中对油田进行摧毁,我们需要保卫的是石油而不是巴库这块土地。”
  “不能防御?”斯大林用无比失望的语气说道,“我会调集足够的高射炮与飞机,我还会抽调更多的工程兵部队……”
  “没法防御,油田这么大,又是易燃物,破坏远比建设更容易。”华西列夫斯基叹了口气,“比油田更难防御的是炼油厂,油井至少还是一口一口分散开来的,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很难立即摧毁,炼油厂这么大的厂区就摆在敌人面前,只要有100吨炸弹就会把他们都炸上天。”
  “但没有同志向我报告德国人空袭了那里。”
  “那是因为敌人还想夺取之后为自己所用。”朱可夫一针见血地戳破了这层虚幻,“一旦我们在巴库组织坚强可靠的防御,敌人马上会摧毁那里,他们现在有了中东的石油,并不是特别缺巴库的油。”
  “他们不缺,我们缺啊……”斯大林竭力控制着情绪,问这两个人,“那你们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巴库守军迅速破坏油田设施,然后组织内河舰队去接应他们撤退,在巴库守军撤退的同时,波斯集团军往巴库撤退同等兵力的部队。”朱可夫的意见很明确,梅佐夫的主力必须留在伊朗北部顶住隆美尔,然后巴库守军撤退,每撤退一个师就从波斯集团军中抽出一个师补给巴库方向,这样巴库一直能保持4万人左右的力量,勉强可以继续保持哪个小型防卫圈。
  “这样能救出多少部队?”
  “4…6万人,如果运气好一点,可以超过7万。”
  “可现在那里一共有17万多的部队,还包括拥有最新式KV…3坦克的近卫坦克第11旅,是你们要求我把它调过去的,康斯坦丁同志,你要为此负责。”斯大林气急败坏地吼道。
  朱可夫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斯大林同志,外高加索那17万部队还是小事,巴库也是小事,我现在担忧的是秋列涅夫同志的高加索方面军怎么办?那里可是还有40多万部队呢。”
  “高加索方面军怎么了?”
  “您看。”朱可夫把斯大林引到地图前,“现在内外高加索的联系已被德军、土耳其军队切断了,一旦他们完整地占领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秋列涅夫的高加索方面军就会处于克莱斯特集群、土耳其集群、隆美尔集群的重重围困之中,高加索方面军现在只有40多万了,而敌人的总兵力高达100万……”
  “然后,后续的连锁反应更为恐怖。”华西列夫斯基上前一步,“一旦高加索方面军崩溃,南高加索方面就会出现100多万的敌重兵集团,如果他们和50多万的曼施坦因集群配合起来,那我们在北高加索的三个方面军——顿河、西南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就会遭面顶之灾。”
  斯大林惊呆了,半天之后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我们不会失败。”
  “斯大林同志,我们确实还没有失败,但如果应对不当,很容易失败。”
  “你们先下去,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第96章 连锁反应(2)
  一小时之后,斯大林重新召见了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与刚才气急败坏的情况相比,现在他整体精神状态有了很大好转,那个无所不能、一切尽在掌握的斯大林同志又回来了。
  “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莫洛托夫同志打电话来,说美国从太平洋方向给我们提供的物资到了。总量接近40万吨,包括10万吨燃油,10万吨各类急缺的装甲钢、铝锭、铜等各类材料,另外还包括200余架P…39飞机,250多辆谢尔曼坦克,4000多辆各类卡车、吉普等车辆,还包括一大批粮食、肉罐头等物资……”斯大林神采奕奕地告诉两个手下,“美国人对土耳其的背信弃义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并向我们表示抱歉,他们表示会冻结所有土耳其在英美的资产。同时,下月中旬他们会再提供一批物资,数量也会保持在40…50万吨之间。”
  “这次美国人倒是很大方。”
  “一方面因为是前几次答应给的物资一直没提供给我们,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主力舰队都在欧洲,远东相当空虚,美国人组织了30多艘船的运输队。”斯大林挥了挥手,“虽然我们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但至少这些物资现在能帮我们不少忙,我交代莫洛托夫同志,让美国人想办法加大对我们的成品油援助——这些困难是因为土耳其的偷袭造成的;伏罗希洛夫同志已在协调远东方面尽快将物资输送过来。”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相互看看,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我刚才仔细考虑过了,我认为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很有建设性,但是……”斯大林出其不意地来了个转折,“我们不能这样被动应付德国人的下一步动作,我们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态势。”
  “您是指?”
  “我不能任由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合围高加索方面军,更不容容忍他们对顿河地区三个方面军发起进攻,我们应当采取果断措施……”
  朱可夫皱着眉头问道:“您想提前撤退?”
  “不!进攻!”斯大林用力挥舞着手臂,配合并加强自己的语气,“康斯坦丁同志,我们先发起进攻!”
  “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差点没惊叫出来,现在这么不利的局面居然还想着进攻,斯大林同志该不是得了失心疯吧?
  “这听上去有点儿不切实际,但我认为是出其不意的好办法。”斯大林对着地图阐述了他的想法,“你们看,如果我们利用波斯集团军和巴库守军拖住敌人的中东集团军,同时再从高加索方面军中抽调出10万部队堵住高加索山脉这些隘口与关键点,我们就能争取到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们抢先发动进攻——目标是敌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莱斯特集群。我准备从目前与曼施坦因对峙的三个方面军抽出两个再加上高加索方面军的其他兵力来抢先进攻,这样我们能调集的兵力就超过100万,能对克莱斯特集群形成显著优势。哪怕不能一举消灭这个重兵集团,至少也能迫使其后退,然后我军再向北进行收缩……”
  朱可夫皱眉头耐心听完了斯大林的总体思路,没有急着否定或表达不同意见,实际上这个想法他虽然没和华西列夫斯基交流过,但他个人是考虑过的,理论上更加积极与主动,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外高加索这17万军队到底能抵挡土耳其人和隆美尔多久,他心里完全没底;
  其次,高加索方面军抽调10万人马防守隘口这件事不是不能做,但在两面夹攻之下,这10万人马恐怕不会像夏天防守得这么轻松;
  再次,他只打算抽调一个方面军会同高加索方面军夹击克莱斯特集群并迫使敌人后退,斯大林比他更极端,打算抽调两个方面军,这么做对付克莱斯特当然是有把握了,可面对曼施坦因的那个方面军问题就太大了。
  最后,即便一切都顺利地完成了战役设想,双方脱离大规模接触后的防线最终定在哪里也需要认真思考。
  当然,他能明白斯大林的意思,既然外高加索这17万部队注定要损失其中大部分,干脆就不要费心费力去营救了,还是让他们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哪怕为此再搭上从高加索方向抽调出来的10万部队——用他们的当诱饵和弃子,以他们的最终崩溃换取整条战线南翼的基本稳定。
  “斯大林同志,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有两点需要重新考虑一下,其一,我们不能将战役定位在消灭敌克莱斯特集群上,改为将其击退似乎更为妥当;其二,抽调两个方面军的行为可能过于激进,剩余的方面军很可能抵挡不住曼施坦因,是否改为抽调一个方面军并另外进行加强。”
  听到朱可夫在原则上并未否定自己的意见,但提出了重大的修改,斯大林也陷入了迟疑,片刻之后问道:“为什么呢?”
  “您想用27万兵力拖住敌人,以便创造机会围歼克莱斯特那40余万,这存在很大变数,由于敌人装备比我们优越、人数比我们更多,很可能在我军27万部队崩溃之前,敌人尚未崩溃,那就前功尽弃了。”
  斯大林点点头,他能听懂朱可夫的潜台词:27万部队不仅数量少于40万,而且质量上更不是对手,用围棋术语来解释,在双方同时紧气的情况下,红军属于气少的一方。
  “第二条您打算怎么办?”
  “抽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然后再从中亚抽调5万兵力,将大本营直属的20万预备队全部划给他,将该方面军兵力加强到65万以上,会同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进行进攻,这样我们差不多能集结90…95万的部队,也能形成对敌人的优势。”朱可夫顿了顿,“至于大本营直属预备队兵力抽光后,再从莫斯科方向抽调15万兵力再加5万新兵重新组建。”
  “同意你的想法,再从草原军区抽调10万,保证100万以上的兵力。”斯大林咬牙切齿地说,“一定要形成局部优势。”
  “那总参谋部将围绕这个方案重新制定计划,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可以。”斯大林大度地表示,“给你们三天时间,我会让外高加索的部队稳固防守,反正他们哪怕要撤退也必须等待内河船队,三天时间还不见得能将船队组织起来。”
  离开斯大林办公室仅仅一分钟,华西列夫斯基就开始埋怨朱可夫:“您怎么可以就这样答应斯大林同志呢?这明明是危险很大的事。土耳其部队根据了解不少于50万,德国人加伊朗人也超过10万,梅佐夫和巴库方向那17万部队能坚持十天就是奇迹了,你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不寄托在他们身上还能寄托在谁身上?”朱可夫长叹一口气,“按我的想法,顿河那3个方面军早就应该撤退,可斯大林同志害怕损失,迟迟不肯下达撤退命令,总想着等到春天到来,道路化冻,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失去优势我们再从容不迫地撤退,现在好了……”
  “既然这样你还迎合他进攻的主张?”华西列夫斯基看了看旁边没人,压低了声音说道,“本来按我的方案撤退,我们大不了就是丢15…20万人,按他的方案来,我们可能会丢70…80万人。”
  “按你的方案,德国人会丢多少?”
  “1…2万吧,或许再加1万土耳其人。”
  “按他的方案来呢?”
  “这个……”华西列夫斯基迟疑了一下,开口道,“敌人可能会损失20…25万。”
  “你和我估计得差不多。”朱可夫深深吸了口气,“现在事态就很明朗了,焦点已变成我们额外付出50多万换取敌人多损失20万是否划算的问题了,你怎么看?。”
  “我……”华西列夫斯基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恨恨地一跺脚,“人死了可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朱可夫也默然无语:在斯大林眼中,如果是为了胜利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别说50万换20万,就是100万换20万他可能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而且,不光是死人,飞机、坦克损失也会很大,至少要以千计。”
  好半天之后,朱可夫才悠然说道:“打光了才好,到时就不必为他们犯愁了。”
  “你!”华西列夫斯基停下脚步,对朱可夫怒目而视。
  “巴库丢了,你以为到秋天时这些坦克飞机还有多少能开动?如果还是现在这个保有量,斯大林同志一定会把取暖用油全夺下来用在坦克上……”朱可夫闭上眼睛,痛心地说,“到那时候就不是死50万人这么简单了,可能要死150万人,500万人……”
  华西列夫斯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在石油短缺的情况下,朱可夫描绘的这个场面是非常有可能出现的。一想到这个不寒而栗的后果,他感觉自己背上的汗毛一根根全竖立了起来。





第97章 破交大西洋(1)
  就在斯大林为应付骤然恶化的高加索局势而殚精竭虑时,指挥舰队飘荡在北大西洋上的的美国海军中将斯普鲁恩斯同样脸色铁青,在他率队出港后的第三天,舰队又收到了两次袭击事故的报告:一条是从大不列颠返回加拿大的货轮直接被德国飞机炸沉,好在只是艘空船,损失还不算太大,从船只沉没的地点来看,无疑是德国舰队航母舰载机造成的;另一条是巴西去英国的货船,这是艘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