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驸马(墨水)-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倚重的两个人都说撤了,耶律阿鲁翰当然不会再犹豫!
    “撤……”
    

第506章 罢兵休战
    说撤就撤!
    而且还要撤得快!
    刚刚还在山腰杀得兴起的乌荼接到命令,便立马带着士兵下了山。
    这时候,李准也看到了远方的一对兵马,但是敌友不明,不过……
    敌人既然撤了,那就断然没有不追的道理!
    至少李准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李准下令全军下山,追!
    被辽军压制了一个晚上,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李准命令傅恒和魏平章还有何定带着士兵下山追赶,到了山脚下,只见孟恭作率领着辽国的铁骑大军在断后,傅恒和魏平章还有何定都傻眼了。
    于是又退回了山腰,李准长叹一声,说道:“辽国的骑兵,真乃心腹大患也!”
    就这样,只好等狄青和曹向、张龙所部的大军赶到,这时候辽军已经退出了战场,而剩下孟恭作率领的骑兵,谁能在草原上抓得住他们?
    再说打了一晚上,安朝的士兵一直被压制,连粮草也丢了,都是又累又饿,于是李准只好带着大军会忻州去了!
    到了忻州,只见大营已经成了一片灰烬,更是惊闻了梁博的死讯!
    听到梁博的死讯,以及杨排风报告的太原被袭的事情,心力交瘁之后刚刚轻松一下的李准,立马又陷入了悲伤之中!
    尽管呼延赫将粮草最后夺了回来,但是……人死谁能复生?
    梁博、阮小七……还有这一仗折损的数十万安朝将士,以及许多大小将领,可谓是损失非常地惨重!
    而辽军自会了定襄之后,也没有再对安朝发动进攻,似乎是在恢复元气!
    毕竟这一章辽军的损失也不小,当然……安军的损失更大,但从人员和大将的损失上来看,辽军损失的骑兵加步兵差不多是十万余人,而安军仅仅步军的损失就超过了二十万!
    而战斗结束以后,铁莽在太原被杨洪斩杀的消息也传到了辽国!
    听到铁莽战不过三个回合就被安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杀了,这让辽军上下都非常地惊讶!
    于是辽军开始考虑退兵了,因为张元直知道,这一次偷袭太原失败以后,李准有了提防,自己很难再找到机会了!
    况且兵力也严重不足,但是这一仗能消灭安朝那么多军队,还杀了梁博,占了定襄一带,加上掠夺到的财物,已经足够耶律阿鲁翰和张元直回到辽国交差了!
    而对于孟恭作来说,杨洪这个名字却开始进入了他的眼球,而同作为辽军五虎将的哈哈尔和乌荼,自然也深深地记住了杨洪,这个斩杀铁莽的家伙!
    乌荼更是扬言,迟早要将杨洪的脑袋给敲碎!
    对于乌荼的叫嚣,传到了忻州以后,来到军营向李准复命的杨洪也不甘示弱,他命人将铁莽的人头给挂在了城门上示众。
    杨洪的做法得到了李准的赞许,于是杨洪理所当然地坐稳了骁骑将军的位置。然后李准将众将领叫到了一起,开始准备清点各营士兵,并且搭建大营。
    一面让石中元写奏折,因为皇上昏迷不醒,所以这次战斗的评价和论功行赏都要由太子来决定。
    将战报和梁博的遗体一起送到了京城,当然……李准也写了一封奏折,奏折里的话不多,重要讲的是三点。
    第一点,李准要求朝廷不要追加这次狄青在战场上的失误。
    这一点李准没有说明原由,但是奏折的态度非常地明确。
    然后第二点李准要求朝廷撤销自己枢密使的职位,重新请曹刚担任,因为鲁北的战事非常地顺利,曹刚带着扈三娘和卢作等将领一路高奏凯歌,将山东北面的白莲教残军收拾得差不多了。
    第二点里面李准还说了,这次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他自己,所以连这次征辽元帅的帅印也一并封存好了送回京城。
    意思是这个元帅也不做了!
    看得出来,李准又是辞官又是辞将,显然是这一次战场的失利给打击的,另一方面,也有牺牲他自己来保护狄青的原因!
    最后,李准奏请封梁博为安朝的兵马大元帅,因为梁博已经死了,再封将的话也是属于追封!至于爵位,梁氏一门世代承袭国公的的爵位,再晋升的话就是亲王了,所以不能赏,只能下圣旨封梁博之子梁争为国公。
    十几岁的小屁孩,梁争却已经是国公了。
    当然……梁争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国公,因为圣旨和奏报一起,先是传到了庐州慎县,经过了杨延琪和明玉的手以后才送往杭州。
    萧莫接到奏报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杭州三天。
    见到奏报里面说梁博死了以后,梁争没有哭,圣旨他也没有接,整个人呆了好一阵子,然后才向众人咧嘴一笑。
    自己的父亲死了,你还笑得出来?
    众人纳闷了,赵瑶更是心直口快,就要数落梁争,但话刚到嘴边还没有说出来,梁争就转身朝外面跑了出去,连圣旨都丢在一边。
    “梁小黑他……”纪采心担心地看着萧莫问了一句。
    虽然纪采心平时对梁争不怎么搭理,而且两人还经常斗嘴,但是现在听到梁争的父亲死了,而梁争又是这样的反应,纪采心还是有些担心他想不开。
    萧莫说道:“这小子,他刚才故意朝我们笑,其实呀……”
    “其实什么?”赵瑶问了一句。
    “其实他心里在滴血呢,不过是好面子而已,不想让我们觉得他……会那么脆弱,会哭!”
    萧莫将梁争现在的心里说了出来,众人闻言之后点头不已。
    “大家去安慰安慰他吧,正好我现在有点事!”萧莫笑着对众女说了一句。
    “切,想赶我们走就直说,本公主才没兴趣去劝梁小黑呢!”赵瑶和萧莫斗了一句嘴,然后拉着云雪,又叫上了玉娘和谢芸静还有徐芷兰。
    “你们干什么去?”萧莫随意地问了一句,他刚才说的有事,当然是因为太原的战事,看了战报以后,萧莫当然知道这次狄青的失误有多么严重,所以他要写一封信到京城,替狄青说几句话!
    

第507章 哭鼻子的梁争
    “当然是去西湖旁边玩啊!”
    赵瑶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她拉着云雪一边挽着谢芸静说道:“嘻嘻……不是说清明节以后会有灯会么?”
    “灯会啊……”萧莫点点头,说道:“但是……你们现在去也太早了吧?”
    灯会一般是在晚上天色入夜以后才举行的,现在还是下午,去了西湖也没什么看的。所以萧莫才会这样问。
    将奏报放下,萧莫又问道:“再说了,你们现在到西湖去,不吃晚饭么?”
    不用赵瑶回答,云雪笑道:“子衡难道忘记了么?今夜钱家在湖园开诗会,邀请了杭州许多大才子到场,说这是钱家历年来的规矩,每年在四月举办诗会,还请子衡你参加了的!”
    “你不说我倒忘记了!”萧莫歉意地向云雪笑了笑,然后他说道:“这诗会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参加的,而且钱及闻还说到时候曾府台和杭州知府也会出席,这就更没有什么意思了,不过是一大群才子对着府台和知府歌功颂德罢了……”
    “喂!”听到萧莫的话赵瑶不高兴了,质问道:“你不会是突然又不想去了吧?”
    本来萧莫因为太原的战事,确实是不想去参加诗会了,虽然钱及闻说了自己这一行人的身份会保密,而且萧家的女眷还会特别安排到雅间里,保证不会惹麻烦。
    但是一想到太原的战事,萧莫的心里就不胜嘘唏!
    赵瑶双手叉腰地看着萧莫,萧莫被赵瑶这样看着,也不敢说自己不想去了,只好违心地摇摇头,指着桌子上的奏报说道:“我这里忙一些事,你们先过去也好,晚上……我再过去吧!”
    “那行……”赵瑶这才点点头,然后恶狠狠地对萧莫说道:“你要是敢不来,我就叫你好看!”
    警告了萧莫以后,赵瑶拉着云雪和谢芸静走了,这时候芷兰回过头来,对萧莫说道:“子衡,我也过去了……”
    “都去吧……”萧莫看着她们的背影说了一声。
    女人们离开之后,不一会儿柳碧君又折返了回来,看着萧莫说道:“哥哥,采心那丫头找小黑去了,郡主那边催得急,我就不等采心了,你晚上带他们一起过来吧!”
    萧莫正在写信,听到柳碧君的话想也没想就点点头,打发了柳碧君。
    柳碧君也和赵瑶她们一起离开了,而修之名因为到杭州拜访一位熟人去了,便没有和她们同行。
    萧莫的信是写给纪平的,现在朝中是纪平在辅助赵子继主持朝政,对于李准奏请罢黜官职以及宽恕狄青之事,赵子继肯定会听取纪平的意见。
    在纪平的心里,一个狄青肯定是比不上李准的,毕竟李准的资历比他纪平还高,所以萧莫担心纪平不会按照李准说的,去宽恕狄青的过失。
    现在狄青正是处于建立信心的时候,稍微打击一下还好,可不能处罚得太严重,把他的激情和信心都给罚没了。
    所以萧莫在信中给纪平的建议是罢黜李准枢密使一职,这个位置本来就是曹刚的,现在还给人家也无可厚非,然后李准请辞征辽元帅也准了。
    但是这样的话,李准的位置该怎么放呢?
    难道又让李准致仕?不行啊,别说萧莫不敢让纪平把李准给致仕了,就是萧莫这样说了,纪平也肯定不会听的。
    好不容易让李准回到了朝堂,怎么能又把李准放回去?
    萧莫想了想,然后决定对纪平建议,让李准暂代元帅,并且担任太原知府!
    至于萧莫为什么会建议让李准担任太原知府,萧莫在信里没有说,只是在末尾的时候说了一句:当今天下之重,任在太原!
    一句话就够了,纪平是聪明人,肯定能明白萧莫的意思!
    将信交给送奏报过来的那名护卫,萧莫叮嘱了一句:“连夜送往京城,亲手交给纪平纪大人,越快越好!”
    那护卫是云雪从豫王府挑选出来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萧莫的话,接过书信之后便策马朝京城狂奔而去!
    做完这件事以后,萧莫将奏报收起来,然后出了书房的们,准备去湖园。
    湖园是钱家在西湖那里的置的一座院子,据说院子的景色很不错,依山凌水,环境清幽!
    出了书房的门,经过长廊的时候萧莫看到了一个人蹲坐在院子里。
    那个人就是梁争,而纪采心则是站在梁争的身边口中在说着什么。
    梁争和纪采心?
    萧莫对这一对欢喜冤家来了兴趣,便悄悄地凑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待萧莫走近了,只听到纪采心在梁争面前语气难得地柔和了起来,说道:“好了,梁少爷,梁公爷,你说话拉……”
    梁争看了看纪采心,显然是对纪采心的这幅样子有些不习惯,又有些激动和意外,神情间还夹杂着一些悲伤……
    但梁争还是没有说话,纪采心鼓了鼓气,然后无奈的说道:“好了,不就是被我看到你哭鼻子了吗?那是因为梁老将军死了,谁会笑话你?你看我笑你了吗?”
    哭鼻子了?
    萧莫终于明白梁争为什么会不理纪采心了,因为梁争对纪采心一片苦心,虽然梁博的死让梁争受了打击,但是因为不至于不理纪采心啊!
    现在萧莫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纪采心看到了梁争哭鼻子,这让一向要强的梁争非常难堪,怕纪采心笑话他,这才不理纪采心的。
    果然,听到了纪采心的话,梁争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干涩,显然是嗓子太久没有说话,一时没有适应过来。
    梁争说道:“我想回京城去……”
    纪采心听到梁争的话,然后看了看天色,说道:“现在?”
    一副你开玩笑的样子看着梁争,纪采心皱了皱眉头,但是梁争又开口说道:“你……陪我一起回去好吗?”
    正在皱着眉头看着梁争的纪采心听到这句话显然被吓得不轻,她张大着嘴巴,片刻后反应了过来。
    “你……你……”
    纪采心犹豫了好久,本来想说你开玩笑的吧?但是见到梁争那一脸正色的样子,又不像是开玩笑,纪采心这才说道:“好吧……只要你答应不这样消沉的话,我……我陪你回去就是!”
    

第508章 车中人
    梁争为什么要纪采心回去?
    原因当然是因为梁博之死,梁争要回去为梁博守孝,而带上纪采心的话,这等于就是梁争在向纪采心表面心迹了。
    而纪采心会答应梁争,这倒是让萧莫有些意外的地方。
    按理说,自己这个妹子应该还会再矜持一下才是的啊?怎么会答应得这么快?
    答案萧莫自然不得而知,而梁争听到纪采心的回答以后,显然眼神亮了起来,整个人的精气神在这一刹那间变了个样子。
    梁争一激动,就想去拉纪采心的手,但是纪采心却缩了缩手,不让梁争抓到,然后说道:“你……你别多想呀!我陪你回京,也会去祭拜梁将军,但是……不是你想的那样。还有……你要答应我,先陪我去参加灯会!”
    “灯会?”梁争显然也和萧莫一样,把灯会的事情忘在脑后了!
    连萧莫听到梁博的死讯都有这样的反应,何况是梁争?
    于是纪采心又说了一遍:“就是去西湖湖园啊……”
    “好吧!”梁争咬咬牙,答应了纪采心。
    两人的对话到了这里,萧莫不由得摇摇头。
    梁小黑啊梁小黑,都说祸兮福所倚,这句话倒是没有说错,老将军战死,你梁小黑却因此和纪采心捅破了那层层窗户纸,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咳……”萧莫适时地咳嗽了一声,然后梁争和纪采心一起回过头来,见到萧莫之后,纪采心脸色一红,而梁争也有些不好意思地底下了头!
    萧莫尴尬了起来,对二人说道:“我……我什么也没有听到!”
    谁会信?
    萧莫这样一说,梁争和纪采心更尴尬了。
    “好吧,不管我听到了也好,没听到也好,我说你们两个,一个是我的徒弟,一个是我的妹妹,听到了也没有什么吧?”萧莫无奈了,只好一本正经地对二人命令着:“还不快随我去西湖?”
    听到西湖,纪采心便把害羞的事抛在脑后了,她凑近了萧莫,拉着他的手道:“哥哥,我们走吧!”
    说罢,纪采心看了梁争一眼。
    梁争也只好跟了上来,萧莫白了梁争一眼,然后说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豪气干云,老将军乃是为国战死沙场,这更是无上的荣耀,有什么好悲伤的?”
    听到萧莫的话,梁争的头埋得更低了。
    萧莫见状,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带着二人出了门,一路往西湖而去。
    出了门以后,只见傍晚的杭州城街道开始热闹了起来,许多吃完了晚饭或者赶完了集市正准备回家吃完饭的人将杭州城的街道都挤满了。
    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这也说明了杭州的繁华程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也是杭州城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四月时节,大地回暖,气候更是怡人,所以萧莫和纪采心以及梁争三人故意一路步行往西湖走去。
    湖园那边,正在招呼客人的钱必修和钱及闻父子热情地和前来湖园参加的诗会的才子们攀谈着,现在这年头,是一个才子非常吃香的年头,这些才子还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外号,‘士’!
    这个‘士’是‘士农工商’的士,士农工商是古人对人们从事的行业进行的一个等级划分,其中商就是商人,他们排在社会地位的最底层,可见古人对商人的鄙视程度。
    在古人看来,越成功的商人地位月底,而且商人的地位还不如一些靠手艺生存的工匠!
    再往上就是农民了,农民的地位在古代并不低,当然……这其中也有朝廷故意抬高农民地位,鼓励人们耕种粮食的原因!
    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士!
    这个士的定义非常广泛,上至居庙堂之高的达官贵人,下至处江湖之远的隐世人士,都可以被称之为士!
    士,是一种有才华有才能的职业,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里!
    而民间的这些才子,便是士林的有力的后备军。
    不一会儿,老仆人来到钱必修的面前,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钱必修点点头,然后让钱及闻在会场中照应着,他自己却来到了湖园内堂,见到了钱潜之。
    “父亲!”钱必修对钱潜之恭敬地喊了一声,看了看旁边没有什么人,便说道:“知府大人那边派人来告知一声,说是有些事要耽误一下,稍晚便会过来……”
    人家是知府,临时有公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钱潜之也没有说什么,而是问道:“那府台大人和萧大人呢?”
    钱必修道:“萧大人家的女眷早就到了西湖,现在在护卫们的保护下,在西湖边上放花灯……萧大人则是刚刚出门了。而府台大人那边……”
    “怎么了?”钱潜之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钱必修道:“府台大人去了张家那边……”
    “张家?”钱潜之闻言脸色有些苍白,对钱必修道:“府台大人不是答应了我们钱家的么?”
    钱必修道:“谁知道呢?父亲你也知道,曾府台他这个人……唉!反正曾府台去了张家,我们这边他也应承下来了,银子他照收不误,人家啊……派了他的公子来呢!”
    “哼!”钱潜之冷哼了一声,然后对钱必修摆了摆手,说道:“罢了,反正只要萧大人这边不出问题,事成之后,我们也不需要看他曾贤的脸色!”
    得到了钱潜之的话,钱必修想想也是,只要搭上了萧莫这条线,而萧莫将他说的做到了,到时候自己家重回官场,又要看这些府台和知府的脸色干什么?
    于是钱必修心中大定,继续招呼宾客去了。
    却说萧莫带着纪采心和梁争一路往西湖行去,走到半路的时候,萧莫突然遇到了修之名的马车。
    修之名从马车上探出头,朝萧莫招招手,萧莫不解地走了过去,只听到修之名说道:“子衡,上来来!”
    萧莫摆摆手,说道:“不了!”
    说罢,萧莫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纪采心和梁争,却听见马车中另外一个声音说道:“萧大人,下官仰慕大人之名久矣,难道大人不肯赐下官一见么?”
        

第509章 杭州之弊
    “里面是谁?”
    萧莫疑惑地朝修之名问了一声。
    修之名道:“你上车来便知,至于纪小姐和梁小公爷,我自会派人送到湖园去!”
    显然车内的人就是修之名今天去拜访是故人,而从修之名将萧莫的身份告诉了那人来看,显然这个人和修之名的交情还不浅!
    而且……面对萧莫自称下官的,说明此人还是杭州官场上的人……会是谁呢?
    萧莫也有些好奇,便转身对梁争和纪采心交待了一声,然后修之名派了为老仆人给梁争和纪采心指路,带着他们到西湖的湖园去。
    萧莫这才上了车。
    车内除了修之名外,还有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着寻常的便服,但是整个人感觉非常有精神!
    见到了萧莫,那人抱拳行礼说道:“久闻布衣卿相大名,今日终于得见一面,实乃三生有幸!”
    说话文绉绉的,萧莫听了那人的话后有些尴尬的看着修之名,修之名笑道:“介绍一下,子衡,这位是杭州知府徐知谦徐大人,家父生前之时的好友之一……”
    修之名的介绍中,对徐知谦的身份只有寥寥数语,只是向萧莫介绍了一下徐知谦的官职,是杭州知府。
    但是萧莫在修之名的话中,还听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徐知谦是修之名父亲生前的好友之一!
    修之名的父亲,自然是修家的上一任家主,还是当今云妃娘娘的兄长,皇上的大舅子!
    能和修之名的父亲做好友的,显然不是一般的人物!
    但就是这样,萧莫也还是不知道修之名把自己介绍给徐知谦干什么,看着修之名一脸有些激动又有些欣喜的神情,萧莫突然心中一沉。
    和修之名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萧莫对他的脾气当然也清楚一点,而且修之名现在的神情让萧莫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对了,当初在江宁,这家伙要拉自己去给他破假银票的案子,当时修之名就出现过这样的神情!
    萧莫隐隐地感觉到,这一次似乎自己又上了修之名的当,或者说是被这家伙给卖了……被他拉上了贼船。
    “原来是徐大人……”萧莫和徐知谦客套了一句,初次见面,这样的客套话是必须要说的。“萧莫也久闻徐大人为官公正,执政有方,有徐大人这样的知府,真乃杭州之幸,天下之幸!”
    客套话萧莫自然也会说,当然……萧莫话里对徐知谦的赞扬,也不完全都是客套话,以萧莫现在的地位,也没有必要去拍他徐知谦的马屁。
    至于为官公正,执政有方这八个字也是萧莫这几天在杭州游玩的时候所听到和看到的,现在的杭州,确实是非常地繁华而又有序,地方上的治安也严谨,百姓们谈到杭州官员的时候对徐知谦的态度都还不错。
    之所以说还不错,那就是杭州的官场中,并非没有蛀虫和害虫,而且……徐知谦这个知府也并不是杭州府最大的官员,情况有些复杂,当然……萧莫现在还在守孝期,这次来杭州主要是解决钱家的事,以及请灵隐寺的高僧到庐州去替母祈福。对于杭州的官场,萧莫也不想管,或者说是……不想搀和进去。
    但是萧莫不想搀和进去,徐知谦却找上了萧莫。
    徐知谦有难处,这个难处还很大,而且牵涉的范围还很广,这一次在修之名的口中听到萧莫来了杭州以后,徐知谦既意外又欣喜,于是他便用了自己和修家几十年的交情,让修之名带他来找萧莫!
    听到了萧莫的话以后,徐知谦蔚然一叹,说道:“为官公正,不过是独善其身罢了……执政有方,不过是尽下官只所能罢了!”
    一连两个罢了,说出了徐知谦内心的苦闷与担心,也道出了他心中的无奈。
    说完这两句话以后,见萧莫漠然不语,徐知谦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萧大人……下官有一事想请萧大人帮忙,为我杭州乃至整个江浙以及天下的百姓做主!”
    终于说出了他的目的了,萧莫听到这里,才眉头一皱,然后看着修之名说道:“你呀你,我就知道没有好事!”
    修之名嘿嘿一笑,说道:“子衡,且听徐大人说下去……”
    “不听!”萧莫摆了摆手,说道:“且不说家母孝期未满,就是徐大人口中说的那一句杭州乃至江浙以及天下的百姓,就不是萧莫能作主的!”
    一句话,萧莫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的意思很明白,我现在在为母守孝,不能帮你们,再说了,也帮不了你们。杭州的百姓也好,江浙的百姓也好,甚至是整个天下的百姓也好,要管也该你们当官的和朝廷还有皇上去管,我萧莫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去管?
    听到萧莫的话,徐知谦神情一变,开始叫苦了起来:“萧大人,杭州乃国库税银之本,江浙更是我朝的粮草之地,莫非大人真不肯为皇上将杭州之弊肃清么?”
    “不想!”萧莫很干脆地回答了徐知谦,然后反问道:“徐大人,当今皇上并非昏庸之主,中枢首辅纪大人也是治世良臣,若是杭州官场有弊端,徐大人为什么不上报朝廷,让皇上和纪大人来决断呢?”
    听到萧莫的话,徐知谦自嘲地一笑,然后说道:“下官也想写这份奏折,可是……”
    “可是什么?”萧莫笑着问道:“不会是没有证据吧?”
    徐知谦点点头,对萧莫道:“萧大人,下官确实没有证据,而且……下官就算是写了这份奏章,只怕也过不了曾府台那一关……”
    “曾府台?”萧莫看着修之名问了一句。
    修之名道:“这个曾府台名唤曾权,乃是乐平十年之时中的进士,当时和这个曾权一起高中的,其中就有中枢首辅纪大人和副相石大人……”
    乐平是先帝在位年间的年号,距离现在差不多有十几年了。
    安朝的时候,各代帝王的年号基本上都和‘平安’这两个字有关,喻意也很简单,就是历代帝王都希望安朝能一直平平安安地传承下去!
    

第510章 私盐
    曾权还和纪平以及石中元是同年的进士!
    萧莫暗暗咂舌,心道难怪徐知谦说到曾权的时候,他总是一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样子,感情这个曾权的后台硬啊,人家和纪平还有石中元是同年。
    连萧莫这个穿越户都知道,在古代的朝堂中,那些同一科考中进士进入朝堂的官员,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非常不错的,俗称‘同年’。
    在和纪平还有石中元有交情,而纪平和石中元又同时执掌朝堂大权的情况下,徐知谦被曾权压得死死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扯到了纪平和石中元的关系,萧莫就改变主意了。
    纪平和石中元的为人萧莫是清楚的,这两个老儿顽固是顽固,但两人却都是清正廉明的人,现在朝堂有他们当权,朝政难得地一片明亮,所以萧莫推断这杭州的事,或者说是曾权的事情纪平和石中元应该是不知情的,或者说……他们应该是和曾权没有什么联系的,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三人都同一年中的进士,平时有些交情,而曾权却因此在杭州乃至江浙作威作福!
    做为纪平和石中元的朋友,萧莫觉得这件事自己应该替他们管一管,所以萧莫冷笑了一声,对徐知谦说道:“徐大人,现在可以说说这个曾权和杭州的弊端了!”
    听到萧莫的话,徐知谦脸色一喜,然后对萧莫道:“萧大人,曾大人乃是两朝为官之臣,又身为一方省台,他的为人……下官也不好定论,但是下官来到杭州以后,凡杭州府之政令以及府衙官员,皆在曾大人的控制之下。尤其是杭州的官员,上至通判下至衙役,个个皆为曾大人唯命是从,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下官上任三年以后借着朝廷调离各府随官的时候在稍得改观。”
    随官是一种统称,指的是各府各县跟随长官一起行政的属官,比如司户和捕头衙役等……
    听到这里,萧莫说道:“只怕这三年时间,徐大人在杭州也是一事无成吧?”
    徐知谦点点头,然后说道:“萧大人说得不错!这三年时间,下官不管是明察还是暗访,皆是劳无所获……”
    “你要查的……是什么?”萧莫问了一句。
    修之名接过了话茬,说道:“私盐!”
    两个字,说得萧莫神情一震。
    “私盐?”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萧莫顿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对徐知谦问道:“私盐乃是朝廷明令禁止贩卖的,但是江浙的盐帮却屡禁不绝,曾权他虽然是江浙道三大台臣之一,但据我所知,这江浙各大盐场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