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驸马(墨水)-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女中,只有明玉最闲,现在她的身孕已经块七个月了,肚子也隆起得很大,行动有些不易。
    再说了,明玉的行礼也少,进了萧家以后,还没有得空上街呢,赵子轩就发难了!
    至于张寒心,则是在帮助萧莫监视了秦王府之后,那丫头就回武当去了。
    是负气走的,她不愿意接受萧莫的指使,特别是……萧莫还经常指使她去做一些她不想搀和的事!
    比如沂州那次,烧粮仓!还有这一次,参与皇子夺位的争斗!
    第一件事是因为张寒心自己不愿意,毕竟沂州的百姓也是百姓,不忍心将他们赖以生存的粮仓给烧了。
    第二件事是因为皇子夺位,事关重大,武当山乃是世外仙山,从来都不允许弟子参与皇家和朝堂明争暗斗的。
    对于张寒心要走,萧莫自然不会留。
    这丫头萧莫也不敢惹,脾气怪、性子冷,功夫又好……
    谁会嫌自己命长去惹她?
    看着各自忙活的几个女人,萧莫拍了拍手掌,将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那啥……”萧莫微微一笑,对众女说道:“这一次回庐州去,可是要待一段时间的,你们除了收拾行李,就没有家书什么的,和你们的家人说一下?”
    “家书?”
    众女疑惑了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玉娘问道:“子衡……是不是要写封信给爹爹,让他们安排一下?”
    想到这里,玉娘一拍额头,继续说道:“对了,我都忘记了!子衡……我们的宅子,要不要先和林世叔大声招呼?”
    萧莫道:“不用了,我都准备好了,高大哥已经带人先回去打理了……”
    不是这个?
    玉娘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不需要写什么家书了,反正是回慎县,自己的娘家就在那边呢。
    然后芷兰站出来说道:“官人,芷兰忘记告诉父亲和母亲了……”
    萧莫道:“我们离开之后,徐大人和岳母大人就会搬进来,替我们照看院子……我都替你说好了!”
    也不是芷兰,好吧,芷兰退了下去,然后是杨延琪。
    “子衡……天波府的事我和云妃娘娘说了……宫里的差事也给我批假了,我还要做什么?”
    好吧,杨延琪还是比较靠谱,毕竟是安朝的第一位女将军嘛,事情都自己处理好了。
    萧莫没好气地说道:“那你就回房把盔甲脱了,在家里也穿着,你不累啊!”
    “哦!”杨延琪点点头,然后带着琳洁回房去了。
    谢芸静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官人……我……江宁那边是不是官人也派人去说了?”
    “是!”萧莫白了众女一眼,明玉挺着肚子看了,然后又低下了头。
    她是个孤儿,要什么家书?
    萧莫摇摇头,说道:“算了,你们都忙吧……”
    然后,萧莫便郁闷地打算离开。
    云雪拉住了萧莫,不让他走,然后对众女说道:“姐妹们,告诉你们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值得萧莫和公主两人一唱一和的,还这么隆重?
    玉娘、谢芸静、芷兰还有明玉都好奇地看着云雪,见云雪的神情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大家都心里一喜。
    “难道有什么好事?”玉娘走过来问了云雪一句。
    云雪对玉娘抿嘴浅笑一下,然后看了看杨延琪的房间,说道:“八妹怎么还没出来啊……等下相公都要宣布消息了!”
    “快去催催!”玉娘反应快,对琳佳吩咐了一句。
    琳佳往杨延琪的房间去了,片刻之后,杨延琪穿好衣服出了房门,然后走过来问道:“什么好消息?”
    萧莫闻言刮了琳佳的鼻子一眼,说道:“小丫头,老爷都没说是好消息呢!”
    琳佳道:“看老爷和公主的神情,肯定是好消息没错!”
    这丫头,真是聪明……而且还很懂事。
    萧莫看了众女急切的神情一眼,然后笑道:“告诉大家一个消息,除了八妹、明玉之外,你们的家人,官人我都派人去说了……”
    说了什么?
    众女正听到紧要关头,谁知道萧莫却拖长了音,一直没有下文。
    于是众人急了,特别是琳佳,好像她比谁都着急似的,拉着萧莫的手臂问道:“老爷,老爷,说了什么啊?”
    萧莫白了这丫头一眼。
    汗!又没有你的份,你着急个屁呀!
    

第418章 册立太子
    被萧莫白了一眼,又被几位夫人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着。
    琳佳终于知道自己太激动了,于是放开了萧莫的双手嘟着嘴轻声说道:“人家也是好奇嘛……谁叫老爷那么会卖关子的!”
    好吧,怪起萧莫来了。
    说到萧莫,玉娘也摇摇头,说道:“子衡,你有话就说呀……”
    “好吧!”萧莫看了众女一眼,最后和云雪相视一笑,说道:“皇上将婚期定下来了,八月十三……官人已经派人到你们的家里报信去了,我们回庐州去,三月之后……”
    萧莫又停顿了一下,然后略带玩味地说道:“你们一起嫁过来……”
    一起嫁过来?
    玉娘闻言激动地拉着杨延琪!谢芸静的手伸到一半,见杨延琪被玉娘占了,便转向了离自己最近的明玉;而芷兰则是平静地站在原地,然后看着萧莫微笑。
    没有狂欢,虽然大家都很高兴,但是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叫出来,谁也没有大声地笑出来。
    有的,只是激动,还有欣喜!
    玉娘激动之后,眼中含泪地说道:“只可惜……娘早早走了!”
    众女闻言,不由得底下了头。
    是啊,好不容易儿子有了出息,还娶了这么多儿媳妇,孟秋香却不能坚持到儿子成婚的那天,受媳妇们敬茶,然后叫一声‘婆婆’!
    转喜为悲,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清早,萧莫一家就都整装待发了。
    在和云雪告别以后,萧莫和玉娘,以及谢芸静、徐芷兰、明玉,五个人乘坐了一辆大马车;赵冠缨和马一刀分别骑着马,引领这仆人们,赶着装满行李的马车,一路出了京城。
    与此同此,早朝开始。
    金銮殿上,太监尖着嗓子,足足念了一炷香的圣旨。
    这道圣旨极长,赵子继跪在殿下,专心地聆听着。
    本来赵子继是不需要跪下的,毕竟这册立太子的圣旨,伴随这许多繁琐的程序,以及警言告语,一般都要念比较久的时辰。
    但是赵子继却不在乎,因为他觉得这道圣旨,对自己来说,意味着责任。
    那可是未来要肩负起的,整个安朝,数千万百姓,数百万户人家的责任!
    终于,太监念玩了圣旨,然后赵子继起身接过圣旨,领着百官一起对赵权谢恩。
    赵权示意众人平身。
    随后,太监又拿出一道圣旨,将东宫属官一一册立。
    当念到:“太子宾客,欧阳止、刘羽之!”之时,刘羽之看了离自己不远和自己一样,站在百官末端的欧阳止一眼。
    欧阳止做了一个:“萧……”的口型,然后对刘羽之微微一笑。
    刘羽之也笑了,然后两人一起等待圣旨结束,上前跪拜谢恩!
    最后,赵权站了起来,说道:“众卿平身!”
    众人谢礼,然后站起。
    赵权说道:“东宫一应事务,着三省六部合议处之!另外……仇不二何在?”
    仇不二站了出来,跪拜道:“罪臣在此。”
    赵权道:“今日起,不必称呼罪臣!朕赐尔吴国公,封地京郊三百里,保你子孙富贵!”
    仇不二谢礼,拜倒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赵权让仇不二平身之后,对他说道:“凡尔山东旧部,还要卿走一趟,将百姓招安还民,再回京师复命!”
    也就是说,赵权给仇不二的封赏,要他去了山东以后,把白莲教的旧部招安投降朝廷,再回到京城才能给他。
    仇不二自然无不应允,没办法,现在的仇不二,已经失去了一切和朝廷做对的资本。可以说,仇不二现在连能不能继续活下去,还得要看赵权的脸色。
    赵权高兴了,仇不二还好说,要是赵权不高兴的话,说不定一句话就把仇不二杀了!
    好在,赵权并没有不给萧莫面子!
    仇不二退下之后,李准这才对众人问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纪平站出来说道:“回皇上,秦王造反,所有府中兵士、幕僚、属官等,一并捉拿在天牢,请问如何发落?”
    赵权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秦王无后,便一并……照造反之罪论处!”
    意思是秦王没有儿子和女儿,所以也别顾忌了,该杀的杀,该诛连的诛连……
    纪平退下了,石中元又站了出来,说道:“皇上,秦王之乱,祸及朝堂!臣乞皇上开恩科,这一科广纳人才,以充吏治!”
    意思是出了秦王的事情以后,朝堂也受到波及,许多秦王一派的官员都被拉下了马,革职的革职、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现在朝廷急需要人才,所以希望这一次科举考试,除了正常录取的士子之外,再开一个恩科,来增加一些士子被录取的机会,以方便吏部有足够的人才派遣!
    赵权想了不想,答道:“准!”
    最后是曹刚,他站出来说道:“皇上,山东来报,沂州城已经攻破,白莲教大军全军覆没,其圣母已经自刎而死。是不是该召李大人回来了?”
    赵权闻言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现在就调李爱卿回京,是不是早了些?”
    曹刚摇摇头,说道:“皇上,臣举荐一人,可代李大人安定山东!”
    “何人?”赵权问了一句。
    “李大人之子,李季!”曹刚说道:“去年治理慎县有功,却一直不得晋升,今日可调任李季为山东经略使,以彰其功!”
    赵权沉吟了起来,然后眼睛一闭,脸色有些疲惫地说道:“准,但是这山东转运使一职由何人兼任?”
    曹刚说道:“皇上,此事容臣与门下省诸公商议,再给皇上答复!”
    赵权道:“也好,便召李准入京就任太子太师一职,朕给你们三天时间,将山东转运使的人选好!朕……累了,明日由太子监国!都散了吧……”
    说罢,赵权再也坚持不住了,转身就离开了金銮殿!
    赵权离开之后,原本听到只有三天时间的曹刚心中一喜,暗道:这个萧子衡真神人也,居然连皇上有心让太子监国也能猜得出来!
        

第419章 忧患成疾
    退朝之后,太子赵子继留了下来。
    和文武百官致意送别之后,赵子继来到了赵权的寝宫求见。
    说实话,赵权有些累了,正打算休息,听到赵子继求见,原本是赵权是打算不见的。
    转念一想,昨日赵子继那落寞的背影出现在赵权的脑海中,赵权轻叹了一声。
    毕竟……这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皇位的继承人!
    还是见吧!
    于是太监领了赵子继进来,赵子继拜倒在地,说道:“父皇,儿臣求父皇收回成命……”
    “收回成命?”赵权躺着问道:“你……不想监国?”
    赵子轩神色一暗,说道:“如今朝野震荡,非父皇不能主事!”
    意思是现在朝堂上面有些乱,毕竟刚刚经历了赵子轩的事,牵扯到了许多朝堂上的官员,现在正是重新洗牌的时候,需要赵权来主持朝政!
    如果曹刚现在听到赵子继的话,肯定会脸色一变的。
    这好不容易皇上终于肯让你监国了,又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时候,你小子居然还不愿意!
    更何况,你不监国的话,如果皇上不放权,那自己和萧莫商量好的计划如何执行?
    不过现在曹刚不在这里!
    所以没有人会打扰这一对安朝最高权力父子的直接对话。
    赵权说道:“你是怕,你能力不及,还是怕……怕朕?”
    说罢,赵权咳嗽了一声,然后居然停不下了,一直咳嗽……
    赵子继一直跪着,听到赵权的咳嗽,他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喊道:“来人,来人……快来看看父皇……”
    喊了几声,太监才匆匆赶来,吓得脸都绿了,于是慌乱地跑了出去。
    “快去通知公主,快去通知娘娘,还有太医……”
    看到太监们这样慌乱,赵子继吓傻了。
    然后他凑到赵权的身边,伸手顺着向下抚摸着赵权的胸膛,帮他顺气。
    不久之后,赵权缓过气了,一睁眼就看到急得赵子继眼泪都出来了的,赵权脸色一沉,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又是储君,哭哭啼啼的!咳……一点小事,都不能淡定下来,大呼小叫,真让朕……失望!”
    赵子继闻言,赶紧跪了下来,说了一声:“是!”
    “哼……”赵权冷哼一声,这时候外面的脚步声急促了起来,知道应该是自己的妃子和云雪还有太医赶到了,便对赵子继说道:“监国之事,你只管放手去做,凡事多听听李准的,但是朝堂上,还是要让纪平说了算!将来朕若是不在了,你要重用李准!”
    这是赵权对的嘱咐,这个时候,刚刚被训了一顿的赵子继自然只能乖乖地应允。
    “父皇,儿臣谨记!”
    “你退下吧!”
    赵权对赵子继命令了一声。
    赵子继退出了寝宫,在外面刚好碰到了皇后和西宫娘娘云妃。
    还有云雪,云雪对赵子继问道:“父皇怎么样了?”
    赵子继答道:“刚才一直咳嗽……现在好了些!”
    然后,赵子继向皇后以及云妃见礼。
    贞贤皇后和云妃一样,都是一个极美的妇人,也素来有德,见到赵子继的眼圈红红,便对云妃道:“妹妹,子继这孩子都被吓坏了,我们赶紧去看看皇上!”
    云妃点点头,拉着云雪走了。
    进了寝宫,云雪替赵权把了把脉,然后对皇后和云妃说道:“两位娘娘,父皇没有大碍……”
    皇后和云妃这才安心了一些,然后太医也赶到了。
    云雪便让太医来替赵权诊治,她却和皇后还有云妃走到一边。
    云雪说道:“两位娘娘,父皇这是心病……”
    “心病……”皇后和云妃对视了一眼,她们自然知道云雪说的是什么意思!
    刚刚才发生了前皇后和秦王叛逆之事,难怪赵权会心里不舒服,加上他本来身体就有心痨之病,所以才致忧患成疾的!
    “还是看看太医怎么说吧!”稳重的皇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三人等了片刻,太医过来了,说道:“两位娘娘,还有公主,皇上脉象微弱,乃是体虚、心痨,依臣之见,还是静心修养的好!”
    云雪闻言眉头一皱,然后说道:“就依太医之见吧!不过……父皇这病,修养也不见得有效果!”
    心病嘛……哪里有那么难治的?
    太医离开之后,皇后愁眉苦脸地叹息一声,然后摇摇头。
    东宫册立,乃是国之盛典!
    赵子继回到府中后,见自家的仆人正在张灯结彩,而太子属官一应人员也都分派到了,便开始坐堂议事。
    首先,赵子继皱着眉头说道:“叫下人们将彩绸去了!”
    众人不解,欧阳止站出来问道:“殿下,结彩绸乃是惯例,并无不妥!”
    赵子继点点头,说道:“并无不妥,但是孤方才从宫中出来,父皇忧患成疾,心中伤感,见不得这些彩绸……”
    听到赵子继的话,中书省平章事兼太子太傅石中元点点头,说道:“就依太子之言,还有……吩咐下去,册立大典,一切从简,等下百姓来叩门之时,只说太子心忧皇上,到相国寺为皇上祈福去了!”
    欧阳止和刘羽之一听,不由得对石中元的老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佩服了起来。
    这一手玩得好哇,本来册立太子的大典,正是赵子继这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和风光的日子,应该让他出尽了风头,去接受京城百姓膜拜和追捧的时候!但是赵子继却因为皇上生病,而放弃了这个出风头的机会,反而到相国寺祈福去了!
    于是刘羽之立马说道:“下官这就去准备车驾,从后门出行!”
    欧阳止点点头,说道:“那么东宫诸事,便交给下官了!”
    两人一唱一和,办起事来分工明确,也让石中元很满意,便说道:“那么就由两位照应,皇上病重,老夫还要到纪大人那边告知一声,一起进宫一趟!”
    说罢,东宫属官便开始行动了,按照商量好的分工,开始将东宫重新布置,并且又刘羽之带着护卫,陪赵子继从后门悄悄地出了城,往相国寺去了!
    

第420章 出乱子了
    将太子府已经挂上的彩绸刚刚撤下,门外就来了许多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京城的住民,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要来拜见下一任皇上,安朝现在的储君。
    欧阳止不慌不忙地出了太子府,站在门口对百姓们说道:“诸位父老请了,太子刚才才出门,如今不在府中。”
    太子不在府中?
    百姓们面面相窥,众人的脸上都挂着疑惑和失望的神情。
    交头接耳地互相询问了几句,其中一个老者对欧阳止问道:“敢问大人,这太子今日新立,大伙儿都想见一见储君的风采,为何却不在府中?”
    欧阳止叹息道:“唉……太子至孝,闻皇上又病了,便到相国寺去,念经诵佛,为吾皇祈福!”
    为皇上祈福去?
    来到太子府的百姓们闻言便都释然了,安朝崇尚圣人之道,尊崇儒家学说,讲究为人注重:忠、孝、仁、义、礼、义、廉、耻,其中忠君爱国排在最前面,第二是孝道!
    太子有如此孝心,自然是天下之福,于是百姓们也高兴了起来。
    好太子啊!本来今日是太子加冕东宫的日子,这仪式什么的都还没开始呢,太子居然肯不出这个风头,去为皇上祈福,这不是好太子是什么?
    欧阳止又说道:“太子吩咐了,一切从简,今日这仪式就免了,各位乡亲请回吧!”
    说罢,欧阳止心中得意地转身,走进了太子府,脸上的笑意根本掩饰不住。
    不愧是石大人啊!这一手玩得真漂亮,可是……
    当欧阳止走进太子府的那一刹那,他的耳边听到了百姓的声音。
    “各位,太子如此仁义,实乃国家之幸!这太子为了皇上,不愿意见我们大家,我们大家却可以到相国寺去求见,大家说是也不是?”
    “说得好……”
    “是!”
    “说走咱就走哇……”
    “……”
    百姓们的话吓得欧阳止脸色一边,一瞬间心中一群草泥马奔驰而过,心道:这些百姓,这不是添乱么?
    你们一起到相国寺去,这几千的规模,太子的安全如何保障?
    再说了,太子为皇上到相国寺祈福,这是孝道!你们百姓跟过去了,场面闹大了,那就成了作秀了!
    还有,皇上还没死呢,你们百姓就对太子这样推崇,会让皇上怎么想?
    欧阳止越想越害怕了,现在该怎么办?
    百姓们已经开始离去了,欧阳止一个人根本阻止不住!
    没办法,解铃还需系铃人!
    欧阳止对太子府的人交待一声‘本官去去就来’,然后慌张地牵了一匹马,朝皇宫的方向跑去,终于赶在宫门口截住了刚刚落轿的纪平、曹刚以及石中元。
    “原来是状元郎!”纪平对欧阳止呵呵一笑。
    欧阳止下了马,顾不得应承和见礼,便对石中元道:“石大人,大事不好了!”
    “何事?”石中元眉头一皱。
    欧阳止道:“石大人,百姓听闻太子为皇上祈福,都激动万分,然后自发地组织,大伙都到相国寺去拜见太了!”
    “啊?”石中元始料未及,惊讶之后,马上镇定了下来,毕竟是在朝堂上混了几十年的人物,镇定之后,石中元对欧阳止问道:“有多少人?”
    “两千多人!”欧阳止报出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两千多人,说来不多,但是真要聚集起来,恐怕能把相国寺给拆了!
    石中元脸色一变,对纪平和曹刚道:“两位大人,只怕现在不能进宫了!”
    纪平也点点头,然后说道:“不想石大人这一出,却是闹到了自己!”
    虽然百姓们的举动出乎众人的意料,但是这也说明了百姓对太子的爱戴,纪平这班老臣是从小看着赵子继长大的,心里自然也为赵子继高兴,于是这个紧要关头,既然还开起了玩笑!
    石中玉摇摇头道:“始料未及啊!这样吧,曹大人,麻烦速到九门提督衙门一趟,让他们将城门挡住,别让百姓出城!”
    曹刚点点头,说道:“也只有如此了!”
    于是,曹刚便骑着欧阳止的马,然后往九门提督的衙门去了。
    欧阳止和纪平还有石中元三人则是赶往城门口,去拦住百姓。
    百姓们对太子的崇拜的热情起来了,哪里是那样容易打消的?
    到了城门的时候,只见新任九门提督向查带着差人们,虽然挡住了百姓的去路,但是百姓们却没有回去,而是在和向查理论。
    至于曹刚,则是面无表情地立在一边,等着纪平三人的到来。
    在士兵的护卫下,纪平和石中元以及欧阳止来到了城门口,纪平是首辅,石中元是副相,自然是由纪平说话。
    纪平现在心情好,为赵子继高兴,便对百姓们抱拳说道:“诸位乡亲,可曾识得下官?”
    百姓们自然认识这个新任的朝廷首辅大臣,于是声音参差不齐地喊道:“拜见大人!”
    纪平点点头,大声说道:“各位,太子到相国寺为皇上祈福,最重要的是心诚,如是各位到相国寺去了,打扰了太子为皇上祈福的心境,坏了太子一片诚心,那便是陷太子于不孝!所以,各位还是请回吧!”
    不愧是纪平,一句话说得滴水不漏,让百姓们根本无从辩解。
    沉默了片刻以后,这些京城可爱的原住民们,脸上都写着失望的神色,看起来是听从了纪平的话,打消了前往相国寺的想法。
    但是,人们却没有一个肯先一步离开的,大家都怔怔地站在原地,不时地朝城门外眺望了起来!
    纪平见状回头看了石中元一眼,石中元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
    于是,城门一时就这样被百姓堵住了,密密麻麻的人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甚至人数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很多都是见到百姓们聚众在一起,打听到了大家是在等太子回城以后,然后也加入到等候太子回京的人群中来的!
    这场面,让见多识广的朝廷三位宰辅纪平和曹刚还有石中元,以及新科状元兼太子宾客欧阳止都诧异不已!
    

第421章 带来震撼的百姓
    三月中旬的京城,风和日丽,天气倒也凉爽。
    但是纪平和石中元,还有曹刚以及欧阳止,九门提督向查,这些朝廷命官的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没想到百姓们居然如此执着,连首辅大臣纪平发话了也不管用,还是不肯散去!
    百姓们依旧耐心地等着,依旧不时地眺望着城门外面,没有人吵,也没有人闹。
    士兵们却不敢放松警惕,死死地堵在门口。
    这京城城门的一幕,有些许不真实的感觉,看起来也有些违和感。
    但确实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闹得这么大动静,要想瞒过宫里是不可能的了。
    想了想,纪平对石中元和曹刚开口了:“曹大人,石大人!这里就交给两位了,老夫到宫里去一趟!”
    说到这里,纪平低声道:“事情闹大了,只怕瞒不住皇上了!”
    曹刚和石中元点点头,然后纪平在卫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城门,朝皇宫那边去了。
    到了皇宫,纪平匆匆地赶到赵权的寝宫,然后求见。
    赵权准了,寝宫里,只有赵权一个人,那御前太监在纪平来了以后就退出去了。
    纪平对赵权行礼,然后说道:“皇上,请恕老臣来迟……”
    赵权摆摆手,问道:“城门那边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皇上,这京城里没有什么事能瞒得过他的。
    纪平双手合抱,然后弓着腰说道:“回皇上,殿下心忧皇上之病,回到府中以后又见到太子府张灯结彩的,便眼含热泪,心中感伤,故而到相国寺为陛下祈福去了!”
    赵权道:“然后那些百姓便要出城瞻仰未来天子之颜?”
    听赵权说话的语气,显然是有些不高兴。
    确实,赵子继是老实,但是这些百姓,还有他手下的官员,办事却让赵权非常地不满意!
    如果说,这件事完全是百姓自发的,赵权是怎样也不会相信的。
    所以赵权对纪平责备道:“这东宫你选的都是些什么官员?”
    纪平闻言,赶紧伏在底下说道:“皇上,请息怒!”
    见到赵权果然不满了,纪平只好先将他的情绪劝解下来,然后再做打算。
    最起码,赵权没有责备太子,这是纪平感到开心的,这说明自己之前说太子只是见到家中张灯结彩便心中感伤,也让赵权对赵子继的孝心感到了一些欣慰。
    “那朕问你,这太子去为朕祈福,便祈福好了,为何不对百姓言明始末,道清厉害,却由得百姓乱来,阻塞城门,涌堵街道?”
    赵权冷冷地问了纪平一句,然后柔声道:“你也是朕身边的老臣了,起来答话吧!”
    纪平缓缓地站了起来,对赵权道:“皇上,此事确实是臣等办事不力,甘领责罚!只是依老臣看来,此事非祸,反倒是福气!”
    “嗯?”赵权眉头一拧,问道:“福气?何来的福气?”
    纪平凑近了赵权,低声说道:“太子温文仁德,深得百姓之心,足见皇家之幸,也显得皇上为天下,选择了一位明主!”
    赵权闻言面无表情地哼了一声,说道:“可是朕还没死!”
    好吧,现在计较起民心来了。
    虽然赵权不说,但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现在京城的百姓都爱戴太子,却忘了他这个皇上!
    纪平闻言沉默了片刻,才对赵权说道:“皇上可派杨公公到城门去,只消一道圣旨,百姓定然退散!”
    “若是不然呢?”赵权反问了一句。
    纪平见赵权还是很生气,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微微一叹。
    这个皇上,纪平在他的身边待了一辈子,哪里不明白他的性子?
    早年的动荡,和与前朝三皇子的明争暗斗,让眼前这个皇上的心机愈发地深了,城府也深不可测,他要是怀疑的事,就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于是纪平只好说道:“若如此,则老臣甘愿受罚!”
    赵权想了想,说道:“也好!”
    然后,就开始命人拟旨,然后又喊来了杨玉廷。
    杨玉廷一进门,赵权便将圣旨递给他,对他说道:“烦劳杨爱卿到西城门一趟,替朕传旨,将百姓遣散!”
    杨玉廷是军人出身,只知道军令如山,赵权亲自下了命令,自然不会多问,便骑着快马,到西城门宣旨去了!
    一骑绝尘而去,赵权和纪平两人一前一后,在寝宫里等待着杨玉廷的回信。
    京城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