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上海1909-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影”组织立即开始策划,最后“黑影”组织选中了它的外围组织“青年波斯尼亚”来执行这个任务。
“青年波斯尼亚”组织是“黑影”组织在波斯尼亚发展的外围组织,组成内的成员都是民族主义者,对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极为愤怒和不满,当他们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一个个都没有任何害怕,反而十分的兴奋。
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活动,“青年波斯尼亚”组织获取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行程安排。他们决定在斐迪南大公夫妇经过的大街上部署一共七名刺客进行一连串的刺杀活动,总之不杀死奥匈皇储夫妇绝不罢休。
就在黑影组织正在积极策划刺杀案的时候。作为刺杀对象的主人公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全然不知死神已经降临,依然在向萨拉热窝赶来。
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阅兵。不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们想象中的蓄意挑衅,实质上是因为他的夫人索非亚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庆典均十分尴尬,庆典招待会不办不行,办了又要招来维也纳贵妇们的闲话,大公妃不胜其烦。大公为讨夫人欢心,索性主动向皇帝讨了阅兵任务,准备借这个名头带老婆躲到波黑去,结果没想到却是进了鬼门关。
塞尔维亚政府对军方秘密组织“黑影”的策划是事先知情的。然而塞首相巴西奇慑于“黑影”在1903年暗杀国王(由于不满国王的谨慎政策,黑影成员冲入王宫,将国王夫妇斩成肉酱)的威势,不敢制止,仅仅暗中通知了奥匈边境海关戒备,但是却是于事无补,“黑影”组织在塞尔维亚军方的势力太大,首相巴西奇为了自保只能选择隐忍。
6月28日下午,杨度再次拿着一份电报风一般的速度推开了萧震雷办公室的门。并向萧震雷报告:“大总统,欧洲火药桶可能要爆炸了,刚刚收到铁血调查局送过来的欧洲分部的加急电报。电报上说,就在三个小时前。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遭到了刺杀,双双身亡,凶手已经被抓获。但我方情报人员暂时还没有获得凶手的真实身份信息,不过却获知了凶手的表面身份。是一个塞尔维亚籍的学生,相信后续报告很快就会送过来!”
萧震雷霍然起身接过电报看了一遍。想了想说道:“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都不要做,等到消息公布出来之后看看各国反应再做定夺!”
很好嘛,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连续有两个皇储被刺杀,先是不到十岁的沙俄皇储被刺杀,才过了三个多月奥匈帝国的皇储又也刺杀了,这两个皇储分别是两个阵营的人。同盟国几个国家怎么看都像是协约国伺机报复。
而此时在基尔海面游艇上度假的德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获悉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的消息后立即停止浏览活动。他活像一个押下了赌注的赌徒一样,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载一时的机会!”
英国伦敦当局有一部分亲德的内阁官员和议会议员获得这个消息之后就知道要糟了,这绝对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此时英国伦敦当局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流露出参战的意图,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的责任。同时,英国内阁中,12名阁员不赞成参战,上下两议院也有不少人不同意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向暗地里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沙俄当局的内部的气氛也极为紧张,因为巴尔干同盟是在沙俄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沙俄一再向外界展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但是奥匈帝国一再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张,现在奥匈帝国皇储被刺,奥匈帝国势必会对塞尔维亚做出行动,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就触犯了沙俄的利益,为了保住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以及影响力,沙俄绝对不会放任奥匈帝国侵犯塞尔维亚不管。
其他各国在闻讯之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法国当局,它呼吁奥匈帝国要保持克制,这件刺杀案应该是可以查清楚的,等待案件查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欧洲列强们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从6月28日到7月4日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奥匈帝国当局派出了最强阵容调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一案,在这一个星期内。案件很快被查得水落石出。
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刺客叫普林西普,是一个名塞尔维亚族青年。他在枪杀斐迪南大公夫妇两人之后当场被警察抓获,并且对自己的真实身份供认不讳。
奥匈帝国高层得到调查结果,两天以后,也就是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信中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想求得友好的解决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首都)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看完信之后当场对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表示奥匈帝国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国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为它的后盾,德国将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的机会,将是可惜的。
7月5日和6日,威廉二世连续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他把可能发生战争的信息告诉自己的大臣和将军们。将军们回答皇帝说,一切战争准备已经就绪。总参谋部的军需部长报告皇帝说:“在这次觐见后,我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动员计划已在3月31日之前全部完成。军队和往常一样。都已做好准备”。于是德国作出了发动战争的决策。
奥匈帝国当局得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肯定答复之后,也开始了积极的备战工作,并且准备率先挑动战争。就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的同时,俄法两国也积极备战。
7月20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在彼得堡冬宫举行的两国首脑会谈中,两国首脑相互保证说,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俄国过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国际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和退缩,1914年它决定这次绝不让步和退缩了。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的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的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它的盟邦合作”。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史称“七月最后通牒”。该最后通牒一共十项条款,塞尔维亚当局只接受了八项,驳回了第五和第六项。
英国当局获悉条款的内容后,英国外长爱德华?格雷指出,此项最后通牒是“有史以来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出之最可怕的文件”。所有国家都认为,文件的条款难以实现,实际上只不过是奥匈帝国用以惩罚塞尔维亚的开战理由罢了。
沙俄当局获悉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的最后通牒之后,立即通知了奥匈帝国,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总动员,并表示俄国不容许奥匈帝国打垮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霸主。
7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提议德、英、法、意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不和,但是在英国内部已经有绝大部分政客已经等不起了,于是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这就给法俄两国壮了胆。英国的真正面目是在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第二天才公开暴露出来的。因为与德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已经快要把英国的经济拖垮,内阁和上下议院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英国当局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
7月28日,奥匈帝国见塞尔维亚不接受最后通牒的所有条件,当即向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也不甘示弱,随即向奥匈帝国宣战。俄法两国当然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
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但遭到断然拒绝。当天下午,威廉二世接到俄法两国拒绝停止总动员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于是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2日,德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施利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并限在24小时内答复。全国只有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法国对德国宣战,沙俄对德国宣战。
8月4日,德国悍然破坏1839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4路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获知德国有入侵比利时的意图后,于8月4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但德国宰相贝特曼对英国驻德大使声称:“国际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于是英国便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国宣战。这样短短一周时间内,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纷纷亮相,卷入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欧洲那边这短短一个星期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宣战像吃饭一样简单,但是奇怪的是协约国除了沙俄之前早就对日本宣战之外,英法等国并未向日本宣战,而日本除了向沙俄宣战之外,也并未向协约国其他成员国宣战。
萧震雷知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还并未做好全面与协约国开战的准备,而英法等国也认为在远东地区自身也还为完成对日本作战,所以双方之间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宣战,都希望能够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做战争准备。
第401章大发战争横财
8月5日上午,萧震雷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代表华国当局假惺惺向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去电,让双方保持克制,以和平大局为重,表示华国愿意充当两大阵营的调解员并对双方的矛盾进行调节。列强各国接到华国的电报后顿时为之一愣,什么时候华国也有这种气魄了?各国都感觉十分的怪异。
尽管列强各国对华国突然站出来调停感觉十分的别扭,但是双方都本着不想再招来外敌的原则向华国发电表示感谢华国当局所作出的努力,但是很遗憾,现在两大阵营开战已经成为定局,无法挽回。华国随后又宣布,华国保持中立,参战双方不得扣押、攻击华国公民和商船。
在华国通电之后,美国当局也发表了一番通电,表示双方开战只要不对美国的利益造成损害,美国政府就保持中立,双方都不得伤害在双方境内的美国公民,不得扣留、向美国商船开火。
8月5日下午,萧震雷从新闻发布会刚刚回来,杨度拿着一张电报纸走进来报告:“大总统,德国人率先动手了!昨日凌晨时分,德军默兹河军团越过德比边境攻占了比利时边境城市维塞,并且逼近了烈日要塞,在这一过程中,德国骑兵遭遇了比利时第12混成旅,该旅在比利时军官的指挥下进行最后的抵挡,但很快败退撤退到烈日要塞,就在今天上午,德军企图占领烈日要塞群,但是却遭到了要塞的机枪与大炮火力挫败,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萧震雷抽着烟听完杨度的报告之后抽了两口烟说道:“我估计德国是向从西线快速击败法国,德国原本是希望比利时能够继续保持中立。让德军顺利经过比利时的国土进入法国境内,但是德国显然低估了比利时维持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决心。因此他们失算了这一点,从西线快速突破的计划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至少在作战时间表上就会出现延期,打个比喻,如果比利时不抵挡,德军只需要两三天就可以进军法国境内,可由于比利时的抵抗阻拦了德军的进军计划,估计德军要打通通往法国的道路需要延长十天或者半个月,这十天或半个月对德军的快速进攻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比利时的参战会不会影响德国进攻法国的快快速作战计划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英法两国绝对会利用这段时间调兵遣将!”
说道这里萧震雷问道:“你认为这场仗会打多久?”
杨度摇头道:“大总统,我可不会能掐会算,也不是预言家,这种事情怎么说得好?说不定明天的局势就会发生大变”。
杨度走后,萧震雷拿起电话说道:“小高,通知英法两国驻华公使和德奥两国公使,跟他们分别约好时间,就说我请他们吃饭!”
“是。大总统!”
请吃饭是假,谈正事是真,萧震雷只是找个借口大家一起聚一聚而已,这一方面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当天晚上。萧震雷在总统府宴会厅招待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和法国驻华公使裴格,朱尔典和裴格在华国的时间都不短了,今晚萧震雷突然请他们吃饭。他们就知道肯定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萧震雷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果然不出两人所料。酒过三巡之后,萧震雷就进入了正题。他说道:“据我所知,对于这次战争,法国当局应该还没有准备好,尽管贵国已经进行了总动员,但是在武器装备和军用物品方面肯定准备不足,现在我国又大量新生产出来的军需品,包括冬天穿的棉衣都可以供应,裴格公使,不知道法国当局是否需要?”
裴格和朱尔典闻言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十分纳闷,难道萧震雷今晚找他们来就是为了兜售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现在萧震雷专门问起这件事情,裴格也不好不回答,想了想说道:“我国确实在准备方面有所不足,在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方面应该是缺乏一些的,如果贵国有质量好可以出售给我国,我国当然求之不得,我可以为总统阁下牵牵线,至于贵国的东西能不能被我国采购,这就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了!”
这话说出来,此事十有**就成了,萧震雷也不指望法国一开始就向华国大量采购,毕竟战争才刚刚开始,以法国的生产能力暂时还应付的过来,不过战争如果拖个一年半载的话,不仅法国会被拖垮,就连英国都承受不起,旷日持久的战争必然考验着各国的制造能力。而萧震雷的想法则是在近两年内尽快在全国各地开设尽可能多的各行各业的工厂,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本国的制造能力,为日后参战做准备。
在这方面,萧震雷是有底气的,毕竟华国的人口众多,劳动力相比其他国家都要便宜得多,只要有技术、有资金,将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很快就可以把工厂开起来,而且政府方面还可以大力扶持,提供优惠政策。
萧震雷向裴格道了一声谢,然后又问朱尔典:“朱尔典先生,不知道贵国也是否需要军需品呢?”
朱尔典显然很了解华国的人情关系,在这种事情上也不好当面驳萧震雷的面子,于是笑道:“既然大总统都这么说了,而且还专门为此事请我们吃饭,那我帮忙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我可以想办法同国内联系,通过关系让军方向贵国采购一批,至于有多少数量,这个我就不好说了,如果数量不多,还望大总统别嫌弃,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萧震雷举着酒杯笑道:“朱尔典先生这话说得很好,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合作嘛,有朱尔典公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来来,二位公使先生,我们一起喝一杯!”
随后,奥匈帝国驻华公使和德国驻华公使也被萧震雷请了过来,在酒桌上一番畅谈之后,奥匈帝国公使也拍着胸脯保证可以向华国采购一批军需品,萧震雷要的就是这种开头,只要有了良好的开口,还怕以后没有生意可以做么?他可是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是要大好几年了,直到打到双方都快打不动为止,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有好几次双方的武器当药生产都跟不上消耗,马恩河战役之后,英国更是奇缺武器弹药,为此还不得不把美国的二手货购买过去装备部队,可见当时英法缺乏武器缺乏到了什么程度!
德国公使表示,武器弹药方面不缺,军需品方面也不缺,德国缺的矿石,什么矿石都缺,如果华国能够把矿石运过去,德国可以出比以前更高的价格。萧震雷认为这是一笔值得做的买卖。
一方面可以赚钱,另一方面他不想德国败得太早,这场仗最好是打个七年八年,耗尽欧洲元气,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出兵帮助德国,只能在资源上给德国想想办法。在交易矿石时,萧震雷表示希望同盟国能够牢牢控制波斯尼亚一带,因为华国的远洋货轮跑去德国太远,他希望就在地中海的巴尔干半岛的港**货,矿石在地中海港**货之后由奥匈帝国方面用火车运往德国,德国公使听了萧震雷的话之后立即表示没问题,只要能够买到矿石,德国不在意多做一些工作!
搞定了德奥之后,萧震雷手上又多了一大叠订单,这些都是钱啊,萧震雷又派人把日本驻华新公使本多熊太郎找来。
本多熊太郎之前一直在东三省,最近才上任驻华公使,这也是第一次与萧震雷见面,此人吸取了日置益的教训,不敢在萧震雷面前张狂放肆,姿态放得很低,见了萧震雷的面就鞠躬九十度问好:“大日本帝国驻华公使本多熊太郎参见大总统阁下!”
“来来来,本多熊太郎先生,请坐!”萧震雷保持着笑容招呼着。
“多谢大总统阁下!”本多熊太郎又鞠躬道谢后才坐下。
请本多熊太郎喝了茶之后,萧震雷笑问:“公使先生,上次贵国从我国购买的那些军用物资还好用吗?”
本多熊太郎不明白萧震雷找他过来怎么问起这件事情,但还是回答道:“是的,大总统阁下,据我得到的消息,上次我国从贵国采购的那批军需物资很不错,我国各部队的反馈信心都很良好!”
萧震雷笑道:“那就好,那就好!那么贵国有没有准备再继续向我国采购呢?”
本多熊太郎这下明白了,说道:“大总统阁下,很抱歉,我现在还没有接到国内向我发来这方面的信息”。
萧震雷却道:“公使先生,我认为贵国应该趁着现在多采购一些储存起来备用,因为这场战争牵涉的国家太多了,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谁知道这场战争会打到什么时候呢?如果打个三年五载,以贵国的生产能力能跟得上部队的消耗速度吗?”
“三年五载?这个”本多熊太郎闻言浑身直冒汗。
第402章故意泄密
一战的爆发并非全然是因为各国争夺资源引起,也并非是全部因为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分配不均衡,后来崛起的德国、美国和日本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还有另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如1898年至1905年之间连续发生了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等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为了解决国内危机而将矛盾转移到外面而发生的对外战争,一战的爆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战争爆发之后,奥匈军队与7月28日首先进攻塞尔维亚,并很快突进到塞尔维亚首都布尔格莱德,炮轰布尔格莱德,炸死平民五千多人,塞军随即组织兵力奋起反抗并反击,奥匈军队进攻失败反而被塞军打得伤亡惨重,不得不被迫全线撤退,被俘五万余人。
8月5日,德军西线部队围攻比利时烈日要塞,烈日城周围被十二座堡垒环绕,组成了一个要塞群,除了由混凝土、砖石以及泥土所做成的山丘之外,要塞主要的部份皆在地面之下。每座要塞皆拥有一个可伸缩的圆屋顶,可装设许多火炮,最大者可达6英吋。在堡垒群周围还有较小的防御工事和堑壕用以连接和保护堡垒群,但这些堡垒群和小型防御工事以及堑壕因为年久失修都已经接近半废置状态,而且因为时间仓促,比利时军队退守这里之后并未来得及修复这些防御建筑。甚至就连那些连接堡垒群的堑壕都没来得及挖掘就被德军围攻了。
在第一次进攻被挫败之后,8月5日夜。德军主力对默兹河以东的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发起突击,骑兵在列日要塞以北强渡默兹河。从西面对要塞实施迂回。比军坚守炮台之间的堑壕,以火炮和步、机枪火力以及强光探照灯挫败德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发起的轮番进攻。德军于8月6日出动了飞艇部队对烈日要塞进行了大规模轰炸,比利时军队完全没有防备来自空中的打击,驻守烈日要塞群内的比利时军队损失惨重。
在进攻烈日要塞的战斗过程中,德军不仅使用了大口径围城炮,即420毫米口径榴弹炮,而且还使用了穿插战术在烈日城各要塞中间穿插进攻,德军使用的这种穿插战术在从前从来没有过,比利时军队面对这种进攻战术根本无力阻挡。两天后整个要塞全部陷落,比历史上提前了八天打通了进攻法国的通道。
8月9日,华国京师总统府。
在今天的例会上,萧震雷询问欧洲战情,杨度介绍道:“德军西线主力在昨天傍晚时分攻克了比利时烈日要塞,大约付出了8千人的代价,而且在这次战斗中,德军采用了与我军极为相似的进攻战术,特别是部署重机枪在两翼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大规模集中使用手榴、用神枪手射杀敌军重火力射手和敌军指挥官!而且在这次战斗中。德军还使用了飞艇从空中投资炮弹轰炸以及使用了420毫米围城炮,给比利时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由于伤亡太大,再机上军队战术让比利时守军无从应对。因此比利时守军只坚守了不到三天,烈日要塞就全部陷落!”
萧震雷听了之后说道:“德军采用的那些战术是我当初在柏林时留下的,想不到他们不但普及到了全军。而且还进行了改进和延伸。用飞艇投掷炸弹进行轰炸确实是一招很好的战术,控制了制空权就占据了主动权。如果能够大规模使用飞艇轰炸配合陆军进攻的话,可以说无往而不利。至于德国人使用的大口径围城炮,这可是攻城利器,至少我国就没有制造这么大口径的围城炮,而且我国地形也适合使用这么笨重的火炮!”
杨度又介绍道:“巴尔干战场情况是奥匈军队已经打到了布尔格莱德,用大量火炮轰击了城市,造成了数千名平民伤亡,塞军组织了大量兵力进行反击,现在奥匈军队伤亡惨重,不得不全线撤退,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中有很多奥匈士兵被俘,总计约五万余人!”
萧震雷点了点头,又问:“欧洲东线呢?德国和沙俄各自的情况怎么样?”
蔡锷起身走到墙壁边的地图下用指挥棒指着地图上面说道:“欧洲东线战场是指从波罗的海一直到罗马尼亚边境,德军现阶段主要还是以西线为主战场,兵力最多,东线这边德军只在东普鲁士部署了一个第八集团军,以及柯尼斯要塞警备部队,一共三十万人,以兴登堡将军为指挥官。沙俄军队方面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大约有五十万人,以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德军现在在东线主要采取守势,并没有进攻的迹象,反倒时沙俄方面还在调兵遣将,有主动进攻德军的意图!”
萧震雷看着地图了点了点头,问道:“那么远东方面呢?沙俄与日本还在俄朝边境对峙吗?”
俄朝边境线并不是很长,在这几十公里长的图们江两岸,双方一共集结了近三十万大军,在这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方在图们江下游两岸修筑了密密麻麻的碉堡,而现在又是八月份,江水流得很急,水温又低,想要突破防线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杨度见萧震雷问起沙俄和日本的情况,回答道:“是的!”
这时一个工作人员敲门走进来将一张纸递给了杨度,杨度接过看了一遍后脸上变了,立即对萧震雷道:“大总统,日本决定率先对沙俄动手了,不过他们不是在朝俄边境发动进攻,而是用海军舰队护航护送第四师团和第六师团在戈卢勃夫卡海岸进行了登陆,这是铁血调查局日本分布获取的绝密情报”。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总统办公室的不少幕僚和工作人员都发出一声惊呼,怎么也没想到日本准备先向沙俄动手。
萧震雷立即起身走到墙壁地图下找到戈卢勃夫卡的位置,戈卢勃夫卡在海参崴的东面,向北不到十公里就是纳霍德卡,这里有铁路通向海参崴和乌苏里斯克,一旦被日军占领了乌苏里斯克,那么沙俄在这一地区的二十多万兵力将会失去后援和退路!想要活命只有两条路,第一向日军投降,第二进入华国境内向华国边境军队缴械。
盯着地图看了一会之后,萧震雷点燃一支烟,一边抽烟一边思索,从现阶段来看,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实力基本相当,可是同盟国的潜力却要小很多。所以萧震雷决定在战争前期要让同盟国方面取得一定的优势,要让同盟国方面能够坚持得长久一些,所以必须要帮助同盟国。可是又不能让日本太过得意猖狂,日本人是那种一朝得意就蹬鼻子上脸的家伙,如果这次让日军围歼了二十万俄军,日本人狂妄之下说不定又会把矛头对准华国,在远东必须要让沙俄有一定的势力对日本进行牵制,不能让日本人有足够的精力闲着对付华国。
想到这里,萧震雷转过身来对会议室里的人说道:“想办法把这个消息透漏给沙俄知道,但是绝不能让日本人知道是我方透漏的!沙俄在俄朝边境、海参崴和乌苏里斯克这一带有二十万兵力,如果这些兵力全部被日本围歼,那么沙俄在远东地区就没有力量在牵制日本人了,至少短期内没有,我们不能让日本人太过得意,如果日本打得太顺利,说不定他们就会狂得不行,然后对我国下手,要扶持同盟国,主要是在欧洲战场,远东地区不能让沙俄败得太惨,要让日本不能打得太顺”。
众人听了萧震雷的话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日本人已经够强大了,如果在日本一次性击败沙俄在远东的军队,说不定日本就会调转枪口对准华国,这种事情日本人绝对干得出来。后来日本连珍珠港都敢轰炸,他们还有什么是干不出来的?萧震雷不该冒这个险,所以必须要让日本有所顾忌。
这个绝密情报很快听过特殊情报透漏给沙俄在日本的间谍知道了,沙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