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上海1909-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置益当然也知道不可能因为仅仅一次会面就会有好结果,因此起身道:“好的,那我就期待总督的佳音了,告辞!”
等日置益走后,萧震雷在窗前抽着烟思索着,他想到日本人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民族,日置益回去之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思索良久,萧震雷走到电话机旁边拿起其中一部电话道:“接内务调查局!”
电话很快接通,里面传来胡为山的声音,萧震雷立即道:“派人盯着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看看他都见了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及时汇报!”
“是,总裁!”
放下电话后,萧震雷又想了想,拿起另外一部电话道:“让蒋百里到我这里来一趟!”
打完电话后,萧震雷继续站在窗户前抽着烟。不久,蒋百里推门走了进来,萧震雷转身看见当即道:“百里兄,把你叫过来是因为出了一些状况!”
两人坐下后,蒋百里问道:“哦,出了什么状况?”
萧震雷道:“由于看到了北洋军出现了败象的情况,列强各驻华公使都开始出面调停,要求我们停战坐下来谈判,有些国家忍不住了,如果我们南方掌权,他们在的利益就会受损甚至失去,之前在袁世凯身上的投资也会打水漂,这当然不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今天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又找了过来,看他那架势,是有点急不可耐了,你也知道,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只怕还无法跟日本抗衡,我刚才考虑了很久,我现在只能跟他们拖着,争取拖两个月,因此我们的军队必须在这两个月之内解决北洋政府,造成既成事实,否则时间拖得再长的话,不仅我们在外交上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很可能引起各国不满,到时候引来群起而攻之,我们就麻烦了,而且时间拖得越久,我们在后勤上的负担越大,所以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无法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唯有用军队的战绩来说话,一定要在两个月之内让北洋政府下台!”
蒋方震听了萧震雷的话也感觉到了事情极为棘手,他皱着眉头道:“照你这么说,我们只能从军事角度想办法了,要在列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解决北洋政府,解决袁世凯,让列强的希望落空,只有这样,列强才会重新寻找希望!”
萧震雷点头道:“不错,这就是我要说的,虽然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在政治方面受困的情况下,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军事上了,我要你制定一个计划,在两个月之内解决北洋政府的计划,后勤方面也好及时供应上才行!”
蒋方震想了想说道:“如此,我们只能冒险试一试了!”
“冒险,如何冒险?”萧震雷问道。
蒋方震道:“海军舰队已经进入渤海海域了吧?既然如此,唯有命令22师在天津卫登陆之后直扑京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京城城下,在北洋当局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拿下京城,据悉,北洋第一师已经调往察哈尔,现在在京师的军队只有两支,其一是姜桂题的毅军,号称有十万人,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也就一个正常的整编师的规模;其二,是由袁世凯的亲卫改编而成的拱卫军,也有一万人左右,据说现在是段芝贵当统领,这两支军队自编成以来都没有经过大仗,以22师装备之精良,训练之有素,将士之勇毅,我想他们应该可以完成这次任务!”
萧震雷闻言道:“好,就这么办,向22师发电,命令姚成年率军在天津卫登岸之后迅速解除当地军队的武装,然后控制电话局、电报局,防止消息外泄,以最快的速度扑向京师,击溃拱卫军和毅军,22师手上虽然没有重炮,但是还是有掷弹筒和迫击炮的,如果需要重炮的话,天津机器制造局应该有不少,而且袁世凯从列强手上购买了大批武器弹药,因为应该还有一部分存放在天津卫,让他们想办法找到这批武器!”
蒋方震道:“既然如此,我马上去安排,希望这次能够成功吧,还要让姚成年带上发报机随时联络才行!”
第359章内忧
萧震雷也知道22师突袭天津卫成功之后肯定是瞒不住的,尽管可以及时控制电话局和电报局,但是各国在天津卫都有租界,各国领事馆都有自己的电报房,有发报机,因此22师控制天津卫之后丝毫不能耽搁,必须在袁世凯得到消息之前赶到京城,这也是萧震雷为什么要强调行动要迅速的原因了。
自从北洋军第3师和第4师在台儿庄溃败之后,冯国璋在山东境内的防线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之前拆东墙补西墙所带来的恶果现在终于出现了,那就是整个防线上的大崩溃。
21师向东面北洋军发起进攻,又配合正面的25师和30师从正面和侧翼两个方向冲击北洋军的防线,北洋军两面受敌,军心动荡,无法抵挡,在损失了大部分兵力的情况下不得不仓惶撤退。
冯国璋在枣庄鼓掌难鸣,不得不率部退守曲阜,另外东面的北洋军三个师的残部退到临沂,但是北伐军25师和30师紧追不舍,追到临沂城下又是一场大战,北洋军再次被击败,三个师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从三万多人只剩下一万多人,这些人已经兵无战心,全线退往曲阜与冯国璋汇合。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冯国璋手上六个师的兵力能够撤退到曲阜的只有雷震天的19师编制还算完整,其他部队的编制都彻底乱了,总兵力加起来不到两万三千人。
蔡国栋当即指挥部队紧紧跟着冯国璋,只留下少量部队维持地方治安,大部队分两路大军夹击在曲阜的冯国璋部。在而中线战场的北洋军四个师也已经被张孝准打了接连大败亏输。
9月8日,退到冯国璋已经是心惊胆颤。他全然没有想到北伐军的追击速度竟然会这么快,他率部刚刚逃到曲阜。北伐军就分两路大军追击过来了,他还没有来得及部署防御就被北伐军追到了城下。
不得已,冯国璋不得不再次率部向北撤离,这次撤退他的军队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几乎已经没有一门火炮了,而且在撤退的路上,大量的士兵开小差做了逃兵,从曲阜撤退的时候还有两万三千人,可当他率部撤退到济南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了。
中线战场。连续两次大战之后,北洋军六个师的残部两万多人退守邢台一线,张孝准所部经过连日大战,将士都极为疲惫,为了以后能够继续保持战斗力,不得不让部队在邯郸停止北进,停下来休整。
在西线战场,蔡锷部四个师与曹锟部四个师在临汾一线连战数场,各有胜负。一时间难以分出高下,占据暂时形成了僵局。
然而就在这时,山西都督阎锡山突然宣布易帜,加入南方北伐军阵营。并亲自率一个师南下进攻曹锟部的后背。曹锟闻讯大惊失色,慌忙率军向东撤退,一路撤退到河北境内与中线战场的北洋军残部在邢台汇合。
当萧震雷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笑道:“这个阎老西。真是会做生意!”
随着阎老西的宣布易帜,山西境内的北洋军势力被清扫一空。萧震雷当即命令蔡锷立即率部从山西境内北上抄近路向京师逼近。
仗打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北洋军已经是日落西山了。这个曾经耗费了满清无数钱财的军队即将要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而这个情况也更加让列强开始慌乱起来,日置益来找萧震雷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同时他也开始了在南京四处活动。
这天胡为山来总督府亲自向萧震雷报告:“总裁,这三天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已经连续三天拜会了孙文先生,由于环境的原因,我的人无法靠近,因此无法得知他们的谈话内容。”
萧震雷闻言皱眉道:“想办法,想尽一切办法,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在谈些什么!”
胡为山急忙道:“明白,我会立即着手安排!另外刺宋案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情况出乎我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幕后人物竟然是他!”
“谁是幕后主使者?”
胡为山没有回答,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材料递过去道:“总裁,您看看这些调查案卷就清楚了!”
萧震雷立即接过案卷查看起来,足足过去一刻钟,他才抬起头来,叹道:“没想到会是他!”
胡为山问道:“总裁,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是向外界公布还是???”
萧震雷点燃一支烟抽了起来,这件事情让他颇为犹豫,要说通过这件事情足够打击对方的声望,让对方再也无法翻身,可惜他现在不能这么做,思索权衡良久之后,他开口道:“如果现在就将这件事情公布出去的话,那么我们南方各省联盟势必会立刻解散,北伐也会被迫中止,而现在正是解决袁世凯的关键时期,我们也许只有这一次机会了,绝对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让北伐中途夭折,不能让袁世凯喘过气来,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得他无法翻身,将这件案件的所有卷宗和证据封存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翻看,还有将此案一切相关的证人另外单独关押,严加看守,没有你的亲笔手令任何人不准探视,出了任何问题,你得负全责。”
胡为山神情一凛,立正道:“是,总裁,我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
刺宋案的正幕后指使者的真实身份让萧震雷颇为吃惊,他没有想到会是那个人主使的,那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真的一点也猜不出来,尽管由于宋教仁的死可以让那个人获得最大的好处,但是对整个民党而来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胡为山过来总督府汇报的第二天,萧震雷正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程碧瑶走进来道:“孙先生来了!”
“哦?”萧震雷站起来,想了想说道:“去会客厅吧!”
“好!”程碧瑶说完走了。
萧震雷在办公室里来回度着步子。一般抽着烟一边思索着孙文的来意,是为了铁路的事情而来的?还是因为其他事情。想了几分钟没有什么头绪。一根烟抽完之后,他掐灭烟头走出了办公室。
来到会客厅后将程碧瑶正和孙文说着话,萧震雷快步走过去伸出手笑道:“孙先生真是稀客,欢迎欢迎啊!”
孙文起身与萧震雷握手笑道:“你的工作繁忙,本不该过来打扰你,不过我不来不行啊!”
萧震雷伸手请孙文坐下道:“哦?是不是修筑铁路的事情出了什么状况?”
孙文道摇头道:“那倒不是,铁路的修筑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我这次来找你是有其他的事情!”
萧震雷连忙道:“请孙先生指示!”
孙文笑道:“指示不敢当,是这样的。这段时间社会各界很多代表过来找我,说因为北伐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灾难,特别是在战争区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且因为战争,各地很多百姓都遭了无妄之灾,许多百姓冤死在战火之中,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战争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在交战区域的经济活动几乎完全停止,民间物价高涨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
当然了,不止是社会各界的代表。还有我们民党、立宪人士和其他政治势力的代表都过来向我表达希望尽快停战谈判,让战争停止下来,也为国家保留一些元气。再这么打下去,受损失的是整个国家。如果此时有外敌入侵,我国拿什么来抵挡呢?
除了这些之外。各国驻华公使也先后亲自或派代表来找我,向我施加压力,希望我们民党尽快促成南北停止谈判!”
萧震雷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孙先生说的这些情况我也清楚,战争也确实给社会和民众们造成了一定的创伤,这是无法避免的,当初发动北伐战争的时候,孙先生您和民党诸位同仁都是立主要通过武力解决的,毕竟通过法律解决已经没有可能,唯有通过武力解决才能让国家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当初我们也都达成共识,我们的本意并不想开创以地方对抗中枢这种先例,毕竟开了这个头,以后很可能就会有人效仿,但是不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民主之日变得遥遥无期,全国都会处在袁世凯的独裁、封建统治之下,战争带来创伤只是暂时的,这一点痛苦我们必须要承受,如果我们向袁世凯妥协,那么接下来您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国家将永无宁日!”
孙文听了萧震雷的话,叹道:“你说的情况我也想过,可是如今我们民党内部意见不一,而且还有外国势力插手,一旦让外国势力卷进来,后果将变得不堪设想!”
萧震雷听了眉头皱得老高,思索了一阵之后说道:“好吧,孙先生,我答应您会谨慎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你也知道我虽然是铁血党总裁,但是我们党内是很民主的,并非什么事情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还需要跟党内高层商量,特别是军队将领的思想工作要做通,否则闹出什么乱子来就追悔莫及了,另外战争不可能立刻停下来,您也知道,现在北洋军已经出现颓势,这样吧,您再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在两个月之内我不能解决袁世凯的北洋集团,那我就同意停战谈判!”
两个月?两个月之内想解决袁世凯?这有点不太可能吧?尽管北洋军现在被压着打,但是袁世凯手下可是还有着不少力量的,而且东北军还没有动弹,如果东北军入关,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孙文权衡了一阵答应道:“好吧,就按照你说的,如果两个月之内不能解决北洋集团,那么就停止谈判!”
第360章虚晃一枪
与孙文的谈话结束后,萧震雷颇感压力巨大,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必须要解决北洋集团的问题,时间非常紧迫。
萧震雷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麻烦又找上门来了。第二天,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再次找来上门来,也许这家伙在孙文那里没有达到目的,这才回过头来找正主吧?
直到这个时候,无论是国内民间、社会各界,还是国外列强们都已经意识到,南方政权的真正掌舵人已经变成了萧震雷,而这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已经开始影响和决定华夏未来的命运。
萧震雷对日置益这么频繁地找上门来颇为反感和恼火,但是又不能不见此人,躲是躲不掉的,日本已经不是甲午战争之前的日本了,经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日本,已经是十足的列强国家之一,在军备实力上,现在除了英国、德国、日本之外,只怕没有其他国家比它强。
与日置益的会面仍然是在三号会客室,日置益已经懒得在这个问题上与萧震雷纠缠了,两人见面后,他直接进入主题:“萧总督,前几天我过来说的希望你们南北双方停战谈判的事情,不知道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萧震雷道:“哎呀,日置益公使先生,你这催得也太急了,这么点时间能干什么?你看看,这件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南方的势力不仅有我这边,还有民党,还有立宪人士。更有无政治组织的掌权人士,要与这么多人进行沟通。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不是我一两句话就可以决定的。如果我一句话就能决定,我就不是总督而是皇帝了!”
来之前日置益早就有被推脱或被拖延时间的思想准备,现在一看萧震雷这个样子就知道萧震雷又准备拖延时间,他实在是没有时间跟萧震雷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北洋那边的情况非常危险,尽管袁世凯手里还有不少军事力量,可那些军事力量大多部署在察哈尔、绥远、热河、东北等地,那些地方同样需要驻守,不可能将全部兵力抽调南下。即便可以抽调一些南下与北伐军作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掉进关内的,而现在北伐军已经杀到了河北中部和山东北部,这距离京师已经非常近了,北洋军打到现在精锐尽失,剩下的都是新组建不久的军队,在战斗力上与原北洋六镇相差太远,原北洋六镇都无法抵挡萧震雷的军队,就更别说这些新组建的军队了。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只怕袁世凯还顶不了两个月,日本人可是在袁世凯的身上下了大注的,如果袁世凯战败下台,日本亏本就亏大发了。无论如何要逼迫萧震雷下令停战谈判。
想到这里,日置益说道:“萧总督,你的难处我是理解的。但是你不理解我们大日本帝国的难处,现在我国在华的生意人已经向我国政府控诉了。他们不愿意交税,说中国的战争不仅没有让他们赚到钱。而且还让他们血本无归,我国政府因为这些人不交税而损失了大量的税收,因此内阁发来电报让我转告阁下,大日本帝国不可能一直容忍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要么总督阁下答应下令停战谈判,要么大日本帝国就只能宣布武力介入中国的战争,维护大日本帝国在华利益!”
萧震雷闻言气愤难当,脸色顿时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盯着日置益沉声道:“日置益先生,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日置益的语气十分平静,这不愧是一个外交工作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他道:“总督阁下,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在代表我国政府表明我国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至于您怎么理解,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
萧震雷没有出身,而是死死地盯着日置益,几分钟以后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日置益先生果然是一个人才,实际上我并不惧怕威胁,只是我十分好奇,你们日本人怎么就那么喜欢支持袁世凯?他能给你们日本什么好处?你要知道袁世凯已经老了,他活不了几年了,如果他几年后突然死掉,你们日本在他身上的下注岂不是打了水漂?你们日本当局难道就没考虑过与我合作?”
前面几个问题,日置益当然知道原因,倒是后面萧震雷说到袁世凯的年龄问题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后一句话更是将他雷得不轻,日本与萧震雷合作?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现在萧震雷突然提出来,将他雷住的同时,也让他开始思考这个可能性,对啊,日本不能总在袁世凯这颗树上吊死吧?以前日本支持袁世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袁世凯在中国最有实力,孙文虽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没有兵权,话语权无法左右政局,但是现在不同了,有能力左右政局的不止是袁世凯了,新崛起的萧震雷同样具备这个能力,日本不能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
日置益诧异道:“萧总督,你刚才是问我们大日本帝国为什么没有考虑与你合作?”
“是的,您的耳朵没有任何问题!”
日置益皱眉道:“可是你本人不是一直敌视我大日本帝国吗?”
萧震雷闻言十分的愕然,道:“日置益先生,你怎么会这么看我?或者说你们整个日本政府对我的看法都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你们这一届日本内阁所有人都不是合格的政客,你认为我会让个人的好恶来影响对国家大事的决策吗?再说了,对中国造成国伤害的也不止日本一个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等这些国家都对中国造成过伤害,按照你的逻辑,我应该对这些国家都有敌意才对啊,但是你也知道我和德国以及美国在经济贸易领域有着很良好的合作往来,我甚至还派留学生去德国和美国留学!”
日置益一想,可不是吗?看来我对萧震雷的看法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这绝对不是一个仅凭个人喜好就决定国家大事的人,这个人非常理智,不会让个人情绪影响判断和决策,这种虽然可怕,但是也好控制,有的时候十分情绪化的人反而不好控制。
想到这里,日置益的心就乱了,萧震雷的提议充满着极大诱?惑,日本跟萧震雷合作?现在想想这种可能性还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袁世凯是个老狐狸,日本跟支持这个人还要防止他得势后被他一脚踢开,可萧震雷是个新崛起的人,这个人很年轻,应该比袁世凯这头老狐狸好糊弄一些,日置益越想越认为日本支持萧震雷的华东都督府、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是可行的。
“好吧,那么萧总督,日本为什么要支持你、跟你合作呢?”
萧震雷笑道:“你看啊,我可以列举出多条理由。第一,我年轻,我的铁血党和华东总督府是一股新兴势力,我们的背景十分干净;第二,在南方势力中,我的华东总督府的势力最大,兵力最多,政权最为稳固,我们铁血党党员很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第三,我们华东总督府正在大力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要大笔资金,我想你们日本商人肯定愿意参与进来。第四,中国和日本都是黄种人国家,占据着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数量,可我们黄种人却一直受到白种人的压榨和欺负,难道中国和日本就不能结成战略同盟,实现大东亚共荣的局面,一起来对抗白人?”
这些话直接将日置益给砸晕了,他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可萧震雷说的第四条理由却让他认为十分可行,而且开始不由自主的向这个方向去想、去思考。
日置益晕乎乎的走后,坐在旁边做记录的程碧瑶担心的问道:“难道你真的要跟日本结成什么所谓的战略同盟,实现什么大东亚共荣的局面?要知道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如果跟日本结盟,我们绝对是处于下风,而且日本人会想方设法加强对我们的控制,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庞大的人口资源和土地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萧震雷点燃一支烟抽了几口,说道:“你以为我真这么傻呀?我这只不过是拖延时间、虚晃一枪,让日本人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无暇来管我和袁世凯的闲事,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重视日本吗?其他列强,包裹沙俄在内现在都没有精力管我国的事务,他们或多或少都被其他国家牵制,第二次巴尔干战场虽然已经结束了,可利益分配并不均匀,更大的祸端已经埋下了,只等爆发的那一天,现在各国都在暗地里做着大仗的准备,除了日本之外,日本在东亚无人牵制,沙俄现在的精力都放在了欧洲,如果日本人要对我国动武,没有人能够阻止!”
程碧瑶道:“那美国呢?美国不是一直在牵制日本吗?”
“美国距离这里有多远?如果日本出兵我国,美国真的能下定决心与日本对着干吗?要知道现在美国的舰队比起日本来还差得太远呢!”
第361章登陆
在回去的路上,坐在后座上的日置益问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秘书小野:“小野,刚才你也听到了,你认为萧震雷的提议怎么样?”
小野回过头欠身道:“阁下,小野不知,还请大人自行定夺!”
日置益闻言闭上了眼睛,萧震雷的话在脑海中不断的萦绕,大东亚共荣,大东亚共荣?这个设想太有诱?惑力了,如果中国和日本合作,达成战略同盟,日本就可以利用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和丰富的资源,只是这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当主导?当然肯定是日本,日本国力强盛,而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但国力衰弱。
回到下榻处,日置益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情,他想来想去,决定还是给国内发过去一封电报,认为日本不能将所有希望都放在袁世凯一人身上,还应该关注萧震雷,同时可以适当的支持萧震雷,与萧震雷达成一定的协议,无论是袁世凯还是萧震雷取得最后的话语权,日本都是赢家。
电报发出去之后,日置益又开始动笔书写他在萧震雷提议的大东亚共荣这个设想上的看法,而且他在书写的过程中自行完善着这个设想上的不足之处,而且还利用空闲时间做深入的调查,以便为这个设想寻找支撑点。
就在日置益不在催促萧震雷停战谈判这段时间里,战争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9月12日深夜,在海军舰队的护送下,乘坐几艘数千吨货轮的22师抵达天津卫近海海域。由于此时北洋当局已经没有了海军,因此22师决定直接在天津卫码头实施登陆。
一艘货轮上。姚成年站在船舷上看着对面的天津卫码头,参谋长走过来道:“师座。将士们都吃饱喝足了,一个个都神采奕奕,就是连续战斗两天两夜都没有问题!”
“好!”姚成年闻言掏出怀表看了看,收起怀表道:“传令下去,给将士们半个钟头的休息和准备时间,半个小时后实施登陆,联系萨将军,希望海军舰炮掩护我们登陆!”
“好!”
半个小时过后,随着姚成年一声令下。数艘满载着士兵和武器弹药的货轮向码头靠近,黑夜中这些庞大大物没有引起码头上任何人的注意。
但是随着几艘货轮距离码头越来越近,货轮上的发动机轰鸣声传扬到码头上,立刻引起了码头上动静,不少码头巡逻队员跑出来查看动静。
“曹头,这是哪里来的船啊?这么晚来靠岸不怕出事么?”一个歪戴着大盖帽的二十多岁汉子问着前面身材矮壮的曹队长。
曹队长扭过头来骂道:“我他吗怎么知道?先看看情况再说吧,说不定这些货轮下货需要苦力,待会去叫一些苦力过来还可以赚上一笔呢!”
外盖帽闻言立即堆起笑脸拍马屁道:“还是队长英明啊!”
一艘货轮向码头靠过来,当码头巡逻队的人看见货轮上站满了秘密麻麻、整整齐齐、全副武装的士兵们时。巡逻队每个人都吓得脸色惨白。
“曹头,这这这,是哪里来的军队?难不成是来攻打天津卫的?”
曹队长全身上下都冒起了冷汗,“别慌。都别慌,看看情况再说,谁都别乱跑。这时候谁跑谁死!”
众巡逻队的队员们一想,可不是吗?货轮都要靠岸了。距离这么近,虽然看不清相貌。可货轮上的士兵完全可以开枪射杀码头上的任何人!
货轮靠岸前,师长姚成年发布了命令:“警卫营上岸控制码头,将码头上所有人控制住,从他们当中找向导,分别派人去控制电话局、电报局、府衙、巡警局,切断城内所有电话线路,不许任何人向外界发报,将巡警局所有人集中起来,收缴他们的武器,三个步兵团迅速向20师驻地靠拢,将他们团团包围,强行将他们缴械,如有反抗,格杀勿论,两个小时之内必须完成所有任务!”
第一艘货轮靠岸了,警卫营率先冲上了码头,码头上所有人看见从货轮上端着步枪冲下来的22师官兵们后,全都识趣了丢掉了手上的警棍和枪支,将双手举了起来。
“啊,军爷,饶命,饶命啊,我们只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曹队长看见一些士兵端着步枪凶神恶煞地冲过来,吓得连忙举手大叫。
这群士兵只是围住了曹队长等人,这时一个年轻的军官穿着整齐的军官服,脚下踩着马靴,武装带系在腰间,上面挂着手枪套,大踏步走过来,模样颇为英武。
“各位,不用害怕,只要你们老老实实,我们不会对你们怎么样,但是如果你们想跑,那换来的后果就是吃枪子了!”年轻军官用鹰一样的眼神扫视了曹队长几人一样说道。
曹队长也是个机灵人,连忙颤颤惊惊道:“是是是,这位军爷说是,我们绝不跑,绝不跑,军爷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小的人必定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这倒不用!”年轻军官道:“你们都是本地人吧?对天津卫的大街小巷都熟悉吗?”
“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