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隋(天天)-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俩人斗法斗了一整天,杨玄感正被折腾得没脾气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率领一万精骑赶到了!
杨玄感大军虽多,号称十万,可实际上,基本都是临时征招起来的民夫!
虽然杨玄感也很善于练兵,可要想短时间内把十万民夫连成精兵,那还是不现实的!
加之,杨玄感也没有那么多的盔甲兵刃武装手下!
故而,每次作战,为了振奋士气,杨玄感都是亲冒矢石,冲锋在先!
更兼这厮自恃有霸王之勇,平素里还真就没把谁放在眼里,就算是得了个“天宝大将”的花名、被杨坚赐予了一块“横勇无敌”金牌的宇文成都,同样没杨玄感放在眼里!
这次两军对垒,杨玄感照例还是老套路,亲自领着几千亲卫冲锋在前,后面跟着有些杂乱的十万民夫,杨玄感打算凭借十万大军的赫赫淫威碾压宇文小麻杆儿,结果,还没冲出一百丈远,杨玄感就彻底的杯具了!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箭显威
十万对一万,对方领兵的又是个貌似手无缚鸡之力的麻杆儿,杨玄感信心暴崩,满心以为一个冲锋就能斩宇文小麻杆儿于马下呢!
没成想,这面杨玄感刚刚发起冲锋,对面的宇文小麻杆儿也动了!
“弧线战法,奔射!三轮齐射!”
随着宇文小麻杆儿的一声令下,一万官军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斜切着掠过杨玄感的军阵之前,同时,一万大军一齐弯弓搭箭,眨眼之间便完成了三轮齐射!
三万只羽箭没有一点儿浪费,尽数砸进了杨玄感的军阵之中。
可怜那十余万民夫,其中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兵刃盔甲,更不要说盾牌了,能弄柄菜刀、草叉当武器,抗一块门板当盾牌的,都已经算是比较富裕之辈了!
这等装备,在隋军的箭雨打击下,损失那个惨重啊!
三轮齐射过后,杨玄感所部就死伤万余人,基本上折损了十分之一还多!
一击得手,宇文小麻杆儿毫不客气,很快再次调转马头,对杨玄感所部开始了第二轮的箭雨打击!
后军已乱,宇文小麻杆儿便不急着虐杀那些民兵了,而是将目光瞄准的是杨玄感的亲兵。
身为礼部尚书,杨玄感自然没有什么掌军的权力,杨玄感那些所谓的亲兵,原本都是杨家的心腹下人,还有一些是当初杨素老头培养出来的死士。
这些死士下人,论个人战力,或许还相当的不错,可行伍之间,比起正规军来,还是略有差距的!打顺风仗还可,一旦遭遇真正的精锐正规军,弊端立显。
此番在宇文小麻杆儿所部一万精兵的秘籍攒射之下,没能结成盾阵的杨玄感亲兵顿时死伤惨重,三千多人经历隋军的三轮齐射蹂躏后,已经只剩下不足零星的几百人幸存了下来人,冲锋之势自然也就瞬间瓦解!
更为关键的是,杨玄感这个一向喜欢冲锋在前的小霸王,也遭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重点打击!
身为三军主帅,在宇文小麻杆儿刚刚发动箭雨之际,杨玄感便被手下一众亲卫以重重护盾保护了起来!
可惜的是,这种程度的盾阵,拦普通军士的弓箭还差强人意,要想挡住宇文小麻杆儿的重弓铁箭,那可就差远了!
仅仅是一箭,宇文小麻杆儿便射爆了挡在杨玄感身前的三层牛皮盾牌。
然后,第二箭、第三箭紧随而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入了杨玄感的胸腹之间,并毫无悬念地射透了杨玄感的一身吞金狮子铠,又穿过杨玄感雄壮的身躯,余势不竭之下,还把杨玄感身后的两名亲兵给串了糖葫芦!
可怜杨玄感,虽然号称有霸王之勇,可一身武功还没来得及施展呢,就这般被宇文小麻杆儿给射落幕了!尽管没当场身亡,可也扑通一声跌下马去!
“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一击得手,宇文小麻杆儿连忙振臂高呼道!
宇文小麻杆儿身后,那一万隋军也跟着齐声高呼,“杨玄感已死!降者不杀!”
虽然高呼着降者不杀,可隋军却没有给杨玄感的那些亲兵投降的机会,紧跟着又是两轮密集的攒射,先射马,再射人!
结果,没有丝毫悬念地,杨玄感余下的那近前亲兵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射成了刺猬!
与此同时,叛军左右两侧及后方,也跟着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与震天的呐喊声!
猛一望去,但见烟尘滚滚之中,不知有几万的隋军铺天盖地而来,一面疾驰着,还一面地动山摇地高喊着,“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
这个时候,杨玄感的帅旗也早已被宇文小麻杆儿一箭射断了,而杨玄感这主帅,貌似也没见出面澄清谣言、维持秩序,于是,本就心理素质不咋过关的农民军们瞬间乱套,虽然还有那么几十个官二代什么的在那厢呼喊嚎叫着勉励维持秩序,可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杨玄感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
呐喊声中,正面的隋军再次重整阵形,结成方阵,前几排的军士整齐划一地挥刀缓步向前,朝着叛军阵营缓缓压了上来!后方的军士则再次结阵弯弓搭箭,大有哪个敢不听话立即将其射成刺猬的意味!
主将已死,又陷入隋军四面合围之中,而且,隋军还承诺投降不杀,于是,有那些立场不是很坚定之辈略一犹豫,便扔下了手中的菜刀,匍匐在地高呼投降。
有了领头羊示范,其余民夫也纷纷效仿,扔下刀叉跪地请降。
眨眼之间,十万民夫便跪下七八万,只剩下疑似顽固造反派的寥寥数千人,有些茫然地僵立当场,似乎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个时候,正面的一万隋军精骑已经距离叛军不过十余丈远,而其它三方的隋军也已经距离叛军不足二里远,顷刻之间便可赶至。
意识到已经回天乏力,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叛军之中的那些个中坚分子官二代什么的,也开始纷纷扔下兵刃,不打算再做徒劳的反抗!
“不要相信隋狗的话!我等既已造反,杨广那老贼是不会放过我等的,与其将来……”
乱军之中,一员身着明光铠的大将刚刚开始振臂高呼,便第一时间被宇文小麻杆儿捕捉到行迹,离着还有百余丈远呢,宇文小麻杆儿就悍然张弓发箭!
可连那叛将眼中刚刚闪过一丝嘲弄之色,便被一道乌光贯穿前胸,一百多斤的身躯硬是被那乌光带着自马上飞出了近三丈远,这才扑通一声掉进了人堆里!
面对宇文小麻杆儿如此凶残的一箭,那些原本还存着一点儿不甘之心的叛将们也纷纷压下了自己的那点侥幸心里,老老实实地扔下兵刃,翻身下马,跪在地上等候被捉俘虏!
眼见大势已定,宇文小麻杆儿小爪子一挥,数千军士已经如狼似虎地冲进跪了一地的叛军阵营之中。先将已经濒死的杨玄感挖了出来捆好,然后又把那些个穿的人模狗样的将领级人物全都拖了出来,一个个全都五花大绑捉了俘虏,接下来再捆那些最后下跪的顽固分子。
最后,剩下的那七八万的民夫则赶羊一般地十几个人穿成一串!
而这个时候,其它三方面的骑兵才堪堪赶至。
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众叛军这才发现,其它三面,根本就没什么千军万马,不过三四千人而已只不过。每人都是三匹战马,而且马尾巴上还都拴着树枝,奔跑起来,确是烟尘滚滚声势浩大!
虽然明知道上当了,可这个时候,军中的那些个将领和顽固分子都已经死的死,被俘的被俘,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翻不起啥浪花来!
况且,这个时候,弘谷城内,蔡王杨智积也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来接应了!
接下来,收编战俘的工作没再出任何的意外!至此,杨玄感折腾出来的这场叛乱算是彻底被平!可这场叛乱带来的动荡,却远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
正文 第三百三十四章 叛乱四起
重伤兵败,杨玄感终于没能撑住,当天晚上就死翘翘了!
至此,杨玄感的叛乱算是被基本扫平了,可那些光荣地当了宇文小麻杆儿俘虏的官二代们,却是个相当大的麻烦!
这里面,牵扯到杨广的杨广的叔伯兄弟观德王杨雄、杨广最倚为亲信的内史侍郎虞世基、闻喜裴氏的一大领军人物选曹七贵之一的御史大夫裴蕴、荥阳郑氏的代表人物大理寺卿郑善果、大隋水军都督左骁卫大将光禄大夫军来护儿等等一众大隋高官四十余人!
按照大隋律例,造反是要灭九族的!
如果真的把这些个官二代的九族全都按律治罪的话,不但满朝文武剩不下几个,就连杨广自己都跑不了!
问题很麻烦!
不过这些却不需要宇文小麻杆儿担心,自有杨广这猪头皇帝去头痛!
这个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的目光已经被另一宗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吸引了,那就是,江南刘元进造反了!
而这刘元进造反的地方,就在紧挨着宇文小麻杆儿的老巢余杭郡的宣城郡。
这几年来,苏杭两郡在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在这些造反派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块大肥肉,恨不得谁都上来咬一口!
于是,这刘元进在宣城拉起了数万兵马后,便浩浩荡荡地直扑余杭郡而来!
收到这一情况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正在弘谷城里,和那为蔡王杨智积老头吹牛打屁侃大山玩!
杨智积老头说宇文小麻杆儿少年英雄、有勇有谋,百年难遇的一代帅才!
而宇文小麻杆儿呢,也很是恭敬地回捧说杨智积老头运筹帷幄、智谋高深,管仲乐毅也不过如此,云云!
俩人你捧我一句,我捧你一句,一时之间,倒是宾主尽欢!
就在这个时候,一身姽婳卫装扮的宇文嫤挑帘而入,俯身在宇文小麻杆儿的耳畔嘀嘀咕咕了几句!
闻言皱了皱眉头,宇文小麻杆儿连忙起身向杨智积老头讲明了原委,言道江南有人造反,在攻打自己治下的余杭郡,所以不能陪杨老头吹牛了!
一听这话,杨智积老头一愣,旋即很是大度地一挥手道,“贤侄只管调兵平叛去便是,有什么事,老夫在这里帮你担着!贤侄放心,禀功请赏之时,定然少不了你那一份儿!”
于是,仅仅休息了半日的功夫,宇文小麻杆儿便再次带着两万精骑,风风火火地离开弘农,南下而去!
和宇文小麻杆儿一同离开的,还有右卫大将军宇文成都、左卫将军张须陀和李靖。
直到宇文小麻杆儿离开两日后,杨广派来平叛的另一路大军杨义臣所部,这才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洛阳城外。
而宇文述老头所部的主力大军,也和杨义臣老头前后脚赶到了洛阳城下!
可惜的是,这二位都来晚了一步,连喝汤都没赶上!
半个多月后,猪头皇帝杨广也领着大军不疾不徐地折腾回了洛阳城!
第二次征伐高丽无果而终,杨广那是非常的恼火!
而最让杨广恼火的,则既不是伐高丽失败,也不是杨玄感叛乱,而是那四五十个跟着杨玄感造反的官二代!
杨广是个很感性的人,联想能力比较丰富!
见到这么多的官二代俘虏,杨广就想了,是不是,这些小王八蛋的老爹们,也要跟着造朕的反丫?
如此一想,杨广就彻底的不蛋定了!
牛弘老头一死,“选曹七贵”如今便只剩下六个了,其中有两个参与到叛乱之中,另外一个黄门侍郎裴矩,还是和裴蕴同族!天知道这俩家伙有没有串联丫!
就在杨广怒火三千丈的时候,浇油的人又来了!
上大将军杨义臣小老头向杨广禀报,各地叛军已经多如牛毛,而且动辄上十万,已经严重动摇了大隋的统治基础,请陛下立马发兵平叛!
杨广一听这话就懵了,就问杨义臣道,“我大隋不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么,咋就忽然冒出这么多的造反派了捏?你不是在忽悠朕呢吧?”
这杨义臣,虽然姓杨,可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皇亲,也不是弘农杨氏出身。
其实,杨义臣本姓尉迟,是根正苗红的鲜卑人!和当初造杨坚反的尉迟迥是同宗。不过杨义臣的老爹尉迟崇原本就是杨坚的部下,和杨坚非常亲厚,也就没跟随尉迟迥造反。
后来,尉迟崇战死在突厥战场上,还没成年的杨义臣便被杨坚收养在宫中。
再后来,杨坚想起当初自己和尉迟崇的情谊,就赐尉迟义臣姓杨,还编入了杨家族谱,是为皇从孙!
对于这个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杨义臣,杨广还是比较信任滴!
听了杨义臣的话后,杨广就连忙询问缘由。
杨义臣也不含糊,就从头到尾地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全都给杨广讲了出来,并最后下厨结论,言道这都是陛下身边的奸佞小人作祟,蒙蔽圣听,欺君犯上,请陛下降旨,把这些歌挖大隋墙角的混账一个一个全都拉到菜市场上去,剁碎了包饺子!
听完了杨义臣的话,杨广非常的恼火!
杨广倒不为了有人叛乱恼火,也不是为了自己被蒙蔽而恼火,而是恼火于这杨义臣咋就这么没眼力见捏?没看朕正烦着呢么?居然还给朕来添堵!实在是,太不是东西了!
不过,这么大的事儿,杨广也不好当作耳旁风,毕竟,这大隋的江山,还是自己的嘛!
可杨广也不愿意相信杨义臣的话是真的,于是就把内史侍郎虞世基又叫来询问情况!
虞世基这会儿正为自家儿子的事儿急得嘴角直冒火泡呢,此刻一见杨广脸色不善,连忙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罪,言道自己教子无方,给陛下添麻烦了!请陛下不要念在臣以往功劳的份上绕过我那不孝儿子!该杀就杀!虽然那樊子盖办事儿不咋厚道,胡乱杀人立威,可我那瓜娃子既然是大隋子民,就要有为陛下赴死的觉悟,就该像老臣我这样,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候,杨广暂时还没心情理会那些个官二代的问题,于是挥了挥爪子开口道,“虞爱卿,各地叛乱的情况如何了?是否如杨上大将军所言,已经发展到了数以十万计的地步?”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挖墙脚
做为文艺奸臣,虞世基一早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秉着死扛到底的顽强精神,虞世基婉转地忽悠杨广道,“启奏陛下,年前北齐故地大旱,故而颇有些乱民聚众为寇,至于其它州郡,基本还是天下太平的。即便是在受灾最重的齐郡,贼寇多也才不过数千,鲜有上万者,至于说十万以上,纯粹是那些地方官为了推诿责任才故意胡编乱造的!”
“唔,这样才对嘛!我大隋在朕治下,一向是国泰民安才对!年前齐地大旱,朕也有所耳闻。不过,朕已经命人开仓赈灾了,怎地还会有这么多刁民作乱?”
“此必是有官员贪腐,借机中饱私囊,致使百姓没了活路,这才聚众作乱的,臣提议,陛下可派一得力之人前往北齐各郡,一面剿匪,一面查探赈灾之事,如此,方可一举两得!”
被虞世基这么一番忽悠,杨广也就基本信了!
思量了许久,最后,杨广决定派自己那个便宜同宗杨义臣小老头领三万兵马前往山东平乱!
杨义臣小老头能够当上从二品的上大将军,那也是一刀一枪的立军功赚来的,本领自然不差!而山东各地的乱匪,大抵都是一些饿得活不下去了的农民伯伯,本身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又没有盔甲兵刃啥的,更不懂啥的战阵谋略,如何是杨义臣所部虎狼之师的对手,于是,杨义臣兵锋过处,各地叛乱纷纷被平!
不过月余的功夫,杨广就接到杨义臣的战报说,已经收降乱匪数以十万计。
看过战报,杨广龙颜大悦,旋即又想起来,当初虞世基可是说没有这么多乱匪丫?于是杨广就把虞世基再次抓来逼问!
见势不妙,虞世基连忙推诿说,当初,自己听闻的战报上确实只是说有几千乱匪的,而且各地州县也确实在抓紧清剿,如今这杨义臣竟然报说有几十万乱匪,会不会是这厮谎报战功丫?要知道,陛下当初可是只给了他三万兵马丫?
被虞世基这么一说,杨广也瞬间回过味来了!心道,“好你个杨义臣丫,居然敢骗朕!这可是欺君大罪丫!”
“朕才给你三万兵马,你就敢说自己平了几十万的叛军,你还真当自己是孙武再生咋滴?打仗是那么容易的么?当初,朕领着百余万的大军,都没打下个辽东城呢?你丫的凭啥就敢说自己比朕还厉害丫?当真是,岂有此理!”
看着杨广引擎变幻的脸色,那虞世基心道有门,于是连忙再次奏道,“陛下,那齐郡的叛乱,不过是鲜疥之疮,实在不足为虑!倒是那位杨义臣大人,长期领重兵在外,不可不防丫!”
一听这话,杨广恍然顿悟!
是丫!难民就算造反的人再多,没粮没兵的,也威胁不到朕丫!倒是这些个大将们,却是个麻烦!万万不能再给他们造反的机会了!
于是,杨广连忙下令,召回杨义臣小老头,至于其所部的大军,则全部原地解散!
至此,原本稍有一些平息的叛乱再次死灰复燃,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另一厢,宇文小麻杆儿领着宇文成都、张须陀。李靖等人,一路南下,很快抵达余杭!
找来留守的宇文智及等人一询问,宇文小麻杆儿这才知道,那刘元进确实来进攻过余杭数次了,可惜,都被早有准备的宇文智及一同胖揍给打了回去。
不过,由于跨郡出兵是个不小的麻烦事儿,在没有宇文小麻杆儿的明令下,宇文智及也没敢轻易乱动,但只严守着余杭郡和吴郡,不给乱匪一点儿入侵的机会!
问明了情况后,宇文小麻杆儿却并没有急着出击,而是领着张须陀、李靖等一众手下参观起了自己的治下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在余杭吴郡两地逛了一圈后,张须陀等人这才真正见识到了苏杭的繁庶。
“早就听闻坊间传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一见,方知所言不虚啊!张须陀佩服,佩服!大人理政之能,可谓冠盖当代,比起当初的高老相国,也丝毫的不差了!”
“岂止不差?纵然是高老相国在世,见到宇文大人这般手段,怕是也要自愧不如了!据李靖所知,这些年来,大隋个州郡,基本都是动乱不止,民不聊生,即便偶尔有一两个政绩颇好的州县,也只是能让百姓勉强维持饿不死而矣!似大人治下这般,百业俱兴、家家安泰的景象,李靖还从未见过!”
“当不得二位夸奖!不过呢,眼下却是天下动荡,百姓苦不堪言。二位若是有意,可将家小亲朋尽数接过来,别的某家不敢保证,让大家都过个温饱安泰生活,本官自信还是做得到的!”
“还有,你们也一样,不管是谁、有什么亲友,只要愿来本官治下,本官一律举双手欢迎!本官可以保证的是,只要本官还在任一天,这苏杭两郡,就不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也不会有百姓因为没活路而流落他乡!”
听闻宇文小麻杆儿这般疑似招揽的话语,张须陀和李靖两个不禁都微微有些变色,心里开始翻江倒海的翻腾了起来!
“宇文大人他说这话,是个啥意思?难道,他想造反不成?还是说,这家伙只是单纯的出于好心,想帮俺们解决后顾之忧?”
就在李靖张须陀犹豫的当口,宇文小麻杆儿身后有人开口道,“大人,小人愿将家中老母和妻儿接到余杭,不知大人肯接纳否?”
宇文小麻杆儿抬头一瞧,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济阳好汉,王勇。
这厮是纯正草根出身,心思也比较单纯,只要能让自家老小过上好日子的官,那就是好官儿!所以,这王勇第一个开口响应。
鼓励地点了点头,宇文小麻杆儿很是和蔼可亲地开口道,“欢迎欢迎!本官不是说了么,不论是谁想把家小接来,本官一律欢迎!”
“大人,小人我也想把家小接来,可不可以丫?”
这次,说话的却是一个小兵。
“当然可以啊!你们不知道,本官初到苏杭之时,这两州加起来,也才刚刚有百万人左右。可现在你看,两州总计已经有了整整八百多万人了!这多出来的人口哪儿来的?还不都是全国各地迁来的?这人口丫,本官从不嫌多,那是多多益善!只要你肯来,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只要肯劳动,本官都能保证你一家过得舒舒服服,至少,温饱不是问题!而且也不用担心服徭役和兵役的问题!”
“还有,本官治下,已经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只要你是苏杭两郡之人,家里的娃年龄满了五岁,男的可以入江南大学堂,女的可以入江南女子大学堂。这两个学堂都是免费教学,而且还管吃管住,一直到十八岁成年!也不怕告诉你们,那江南女子大学堂,可是当今陛下的亲姐姐乐平公主办的哦!”
;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征高丽
在宇文小麻杆儿的循循善诱大力推销之下,上至张须陀李靖,下至普通的小兵,两万余人绝大部分都表示,愿举家迁往苏杭来避难。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表态,比如,闻喜裴氏出身的裴元庆,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官二代刘弘基,这二位都是家大业大之辈,自然不可能举家来投宇文小麻杆儿了!
此外,还有一些乡土情结极重之辈,也都委婉地表示,先考虑考虑!
诡计得售,宇文小麻杆儿便没在这些细节上多做纠缠了,而是直接安排人手帮助愿意搬家之人打理搬迁之事。
由于有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搬家计划,平定刘元进叛乱之事便暂时被押后了!
结果就是,这厢,宇文小麻杆儿还没正式出征呢,洛阳方面就传来了杨义臣老头被被杨广解除军职的消息!
至此,原本还对杨广有那么一丝幻想,希望其有一天恢复正常智商的张须陀等人,也彻底的失望了!
事实上,刘元进造反虽然声势不弱,可总归是一群农民兵,既没有啥正规的训练,也没有武器铠甲,更不通啥军事谋略,宇文小麻杆儿等人真正开刀之后,仅仅是用了三天的时间,便顺利地把刘元进及其残部扫荡了个七七八八,为此,隋军仅仅付出了不到百人的伤亡,而且还基本都是轻伤。
而这个时候,洛阳城的杨广,却早已经不再关注农民起义的问题了,转而专注于秋后算账了!
杨广倒是没杀观望杨雄、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大理寺卿郑善果、左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等人,不过,杨广却没有丝毫犹豫地,把这几个大臣那参与造反的儿子全都给宰了!
如此,杨广还有些意犹未尽,又让这几个大臣们主动向杨广供认杨玄感的党羽,又让那有着几分酷吏之资的樊子盖掌刀,开始了大开杀戒!
前后两个多月的功夫,樊子盖挥刀砍了三万多疑似与杨玄感有染之人,当真是血流成河!
此外,樊子盖还流放了六千多人!
也不知这些倒霉蛋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叛贼,又有多少是被冤枉的!
可毫无疑问,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洛阳城里,已经开始民心惶惶人人自危了!就连大隋朝臣最顶层的“选曹六贵”也不列外,唯恐哪天杨广不顺心,找借口把自己也给咔嚓了!
而在杨广的放纵之下,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甚至就连东西两都,也开始不太平了!
一个叫吕明星的家伙,居然聚起了几万民夫,悍然向洛阳发起进攻,可惜被大隋一个名叫费青奴的虎贲郎将一通胖揍,落败身亡。
另有一个名叫向海明的和尚,自称弥勒出世,纠集了几万兵马后,开始称帝,并向隋故都大兴城进发!可惜的是,这厮运气不好,不甚遭遇杨义臣,结果被一通猛削致死。
眼见起义军越来越猖狂,杨广终于出离了愤怒,遂下诏,所有盗贼,其家属财产一律充公,意图以苛政止住农民起义的势头。
可这政策一出,到了下面就变味儿了!
一些地方官居然打着捉盗贼的旗号作威作福,肆意掠夺百姓财产。一旦谁有反对意见,立即施展出专政铁拳,把所有胆敢不服之人关进小黑屋喂老鼠!
这般乱搞的结果就是,官民矛盾再度激化,造反的百姓越来越多!
而身为始作俑者,杨广却丝毫没有犯蠢的觉悟,兀自彪呼呼地对新上任不久的秘书郎虞世南道,“我这人最不喜欢别人进谏,如果是达官显贵想进谏以求名搏出位,那我就更不能忍了,坚决予以重拳打击!如果是草根屁民,我还可以宽容些,但也决不会让他有出头之日!这一点,你这个秘书要记住哦!”
虽然和虞世基是亲兄弟,可虞世南人忠厚老实多了,简直就和牛弘老头差不多,基本属于一根筋的主儿!
杨广这么吩咐,虞世南也就原封不动地把杨广的话告诉给下面的那些个大臣了!
众大臣一听,心中暗道:“得!这事儿,俺们还真就不管了!反正这天下是你们老杨家的,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去!就算换个人来当皇上,还不是照样得靠我们这些大臣给撑场面?”
自此,大隋朝堂上算是彻底没一个耿耿忠臣了!
终于没人来给自己添堵了,杨广每日沉浸在天朝上国四海升平的幻想中,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心!至于各地州郡流民遍地、烽烟四起的景象,杨广那是全都无视了!
在洛阳城宅了俩多月,杨广又觉得蛋疼、手痒、嘴抽筋了!
某日心血来潮,杨广心里略微这么一琢磨,就又想起高丽棒子的事情来了!于是,杨广再次彪呼呼地下令征兵,欺负高丽棒子去!
转过年后,杨广自觉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便再次号令三军出发!
等杨广赶到涿郡,已经是三月份了!
而这个时候,杨广征招的兵马还有很多都没赶来!
更可怕的是,就连现在杨广所部的那些个兵马,也是每天都在减少!至于原因嘛,自然是逃兵了!
盖因当初在辽东城下,杨广把这些兵将们给折腾得太狠了!不但小兵,就连那些武将们,也都被折腾怕了!毕竟,谁也不想累死累活的打了半辈子仗,最后还给杨广这猪头给毁了一世英名!弄不好还要背黑锅蹲小号!
又在涿郡等了将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