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天天)-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前任兵部尚书、杨广的便宜妹夫柳述,就毫无悬念地被关进了大牢,理由是有行刺杨广的嫌疑。

    以上这些,还算是题中应有之义。

    可另有几桩事情,却让人不是很理解,甚至是有些愤怒。

    比如,杨广的亲哥哥、前太子杨勇,就在杨广登基之前,离奇地死掉了。据官方说法,这杨勇是睡觉睡死的!

    此事一出,几乎是所有大臣,都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杨广。只不过,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大家也只是在心底怀疑一下而已。

    可另一桩事情,却有点儿让人出离愤怒了,嗯,其实更多的是嫉妒到愤怒了!

    说起来,这一点儿杨广和他老爹杨坚很像。

    话说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在世的时候,杨坚俨然是个模范丈夫、天下第一专情的绝种好男人,因为杨坚从来都不包二奶!

    可独孤伽罗一死,六十多岁的杨坚老头立即往皇宫里弄进了佳丽三千,过期了夜夜新郎的性福生活。

    结果,没出两年,杨坚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而杨广呢,在杨坚老头儿死之前,那也是感情相当专一。可如今杨坚一死,杨广也马上开始扩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庞大队伍。

    原本这也没什么,毕竟,人家是皇帝嘛,多几个女人,也算是合情合理!

    可杨广的口味比较重,挑选的女人也都比较独特,比如,这里面有南陈后主的第四女广德公主、第六女陈稠。

    姐妹花固然可喜,但若是有心的话,也不是没可能找到。

    不过姐妹花的公主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说是天下只此一份,也不为过!

    所以,杨广此举那是相当的惹人嫉妒。

    更让人嫉恨的是,杨广还把这对姐妹花的姑姑,陈叔宝的十四妹宁远公主,也弄上了龙床。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罢了,毕竟一家两代人被一个男人玩,丢人的也是陈叔宝,

    可那陈叔宝的十四妹宁远公主,曾经是杨广的老爹杨坚的女人,而且还是继独孤伽罗之后最受杨坚宠爱的女人,宣华夫人。

    名义上,这位宁远公主宣华夫人,可算是杨广的后妈来着!

    而杨广的另一位后妈,容华夫人,也同样被杨广堂而皇之地请上了龙床交流人生哲理去了。

    和一对儿姐妹花及姐妹花的姑姑同塌而眠,那位姐妹花的姑姑还是那猪脚的后妈,这事儿,一听起来,就让人兽血沸腾啊!

    也更让广大淫民群众们嫉恨得恨不能以身相代!

    原本,这种事情虽然荒淫了一些,在那万恶的封建社会,尤其是隋朝这种具有胡人血统的关陇世族掌权的时代,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而广大淫民虽然嫉恨,那也只是心里意淫一下、口头唾弃一下而已。

    可杨广又做了一宗疑似罪大恶极的事情,终于让这些小事儿,彻底变成了大事儿。

    那就是,杨广宣布,打算重开科举!

    前文说了,做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杨坚老头儿一个最重要的功绩就是开创了科举制度。

    可是,杨坚老头儿并没有将科举制度贯彻下去。仅仅是将科举开了个头,便因为遭到全国世族的反对,并且江南世族还集体造反,最终,杨坚老头不得不宣布暂停科举,并在满朝文武的一致施压下,将全国的县学、乡学、太学、国子监等办学机构尽数关闭。

    如今,杨广还没正式登基呢,就放出风声要重开科举,自然遭到了全国大小世族的一致反呀对。

    凭啥丫!原本的九品中正制多好啊!上品无寒门,全国所有大官儿全都是我们世族的!

    你杨广突然要搞科举,虽然俺们这些世族仍占优势,可毫无疑问,肯定是要分走一部分当官名额滴!不消说多,哪怕是一个,那也是绝对无法容忍滴!

    于是,杨广还没正式登基呢,整个大隋,就已经开始暗流涌动了。

    首先就是坊间,谣言四起!

    有说杨广残害忠良的,比如那个兵部尚书柳述,听说本来挺好个人来着,也没犯啥错,忽然就给关大牢了,这不是残害忠良是什么?

    还有人说,杨广毒害兄长的。有杨勇的尸体为证!年纪轻轻棒小伙,能吃能喝能打炮,结果睡觉睡死了,谁信啊!

    又有人说,杨坚老头其实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杨广这狠心娃给毒死的!至于证据嘛,那宣华夫人、荣华夫人就是啦!连后妈都敢搞的人,弄死自己老爹,应该也是有很大可能滴!

    起初,杨广对于这些谣言并没有在意!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嘛!

    再说了,就算老百姓都不智,可这些谣言又能有啥用,既骂不死人,又不可能把咱逼下台去。

    可过了几天,这谣言不但没有息止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

    也不知被哪位大才,展开丰富的联想,竟将这一连串儿的谣言编成了一个有板有眼的完整故事。

    说杨广趁着老爹生病,用强硬手段给自己老爹杨坚戴了两顶绿油油的帽子。杨坚老头儿不甘心被戴绿帽,让自己女婿拟旨废掉杨广,打算重立前太子杨勇。不想事情败露,被杨广先下手为强,把杨坚给弄死,把柳述也给下了大狱。又怕自己兄长知道真相后造反,杨广就一并把自己的亲哥哥前太子杨勇也给毒死了。

    谣言愈演愈烈,当杨广意识到不妙的时候,再想控制早已不及。

    情急之下,杨广决定,其它的事情暂且不管,先登基称帝,定下名分再说。

    哪成想,杨广此举,竟引开了一场大祸的开端。

正文 第九十九章 伍老头发飙

    在一片谣言的质疑和唾骂声中,杨广终于登基称帝了。

    而就在杨广正式登基后的第一天早朝,闹事儿的人就来了。

    挑头的是那位忠孝王,伍建章。

    说起这伍建章,那也是个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的人物。

    可自打封王之后,平素的朝政也就都没他什么事儿了。虽然偶尔也上朝,可那也只是象征性地露个面,显示一下存在感而已。

    比如,这次杨坚病重,就没招这伍老头去侍疾。所以,伍老头也就不知道杨坚具体是怎么死的。

    而前太子杨勇虽然一直在京城,可死的太突然,没有一点儿征兆,伍老头也不明所以。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一定要趁此机会,让杨广见识一下世家的厉害!

    想改革,可以!但是,不能触犯我们这些世家的既得利益!

    当初,杨坚老头儿那么得人心,都不得不把搞了一半的科举给掐了!你杨广不过是奶娃一个,屁股还没坐稳呢,更何况屁股底下还好几坨的屎,居然也想搞事儿,这也太不把我们这些前辈大元放在眼里了!

    伍老头挺狠,上早朝的第一天,就没穿朝服,而是一身缟素,披麻戴孝,手里还拿了根哭丧棒!

    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杨广刚上金銮殿,还没等坐稳呢,那厢,一身孝服的伍老头已然出班跪倒在地,“陛下,臣伍建章,有本上奏!”

    按照正常程序,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天早朝,应该是百官上表朝贺,有啥烦心事儿得等过几天再说。

    虽然今天伍老头穿的不够喜庆,可毕竟杨坚老头的头七也才过完没几天,继续戴孝也说得过去!

    对此,杨广也就没甚在意,反而以一副亲民之态和颜悦色地开口道,“哦,快呈上来!”

    内侍将奏章呈上来,杨广打开一看,顿时有点儿傻眼。

    但见开篇,伍老头写道,“文帝死因不明,太子无故屈死!”

    然后,接下来,伍老头就开始根据历数杨广的罪状,杀父、弑兄、欺母、戏妹,宠信奸邪、穷凶极恶等等等等。

    不得不承认,伍老头儿挺有才,也熟知历史典故,把历史上所有关于昏君的描述全都套到了杨广的头上。

    不过,有一点儿,伍老头做得很不到位,那就是,跑题儿了!

    伍老头的本意,是借着这些由头,先在杨广的脑袋上扣上几个屎盆子,打压一下杨广的气焰。

    等到把杨广打蒙了之后,再祭出杀手锏,提一下科举。想来,只要自己稍微表示一下,可以大度地不追究杨广前面那些罪状,只在科举上要求杨广让步,杨广这小奶娃应该立即就屈服了!

    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大抵如是。

    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好几页,貌似写得太顺手,到了最后,伍老头居然把科举这最关键的事儿给忘了!

    强忍着砍人的冲动,杨广把伍老头这篇奏章从头看到尾,发现里面全都是骂自己的话,而且,比街头那些谣言花样还多,言语也更恶毒!

    两眼腥红,好似愤怒的公牛,杨广目露凶光,恶狠狠地瞪着殿下的伍建章道,“伍老匹夫,你这是何意?”

    “什么?竖子!尔敢叫我‘伍老匹夫’?岂有此理!就算你爹杨坚,在老夫面前也要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伍王爷,你杨广不过是奶娃一个,安敢如此藐视老夫,实在是,岂有此理!”

    这一刻,伍老头完全无视了自己在奏章里开口昏君闭口昏君的骂杨广这一残酷事实,反而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反诘杨广道。

    “老匹夫,你如此辱朕,朕为何就骂不得你?”

    “昏君,你杀父弑君、谋兄欺嫂、辱母戏妹,你做得,老夫如何就说不得?就算你堵得住老夫的嘴,你堵得住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么?”

    伍老头不提这百姓众口,杨广还没想起来,这会儿被伍老头一提,杨广立即记起,前段时间坊间的那些谣言,好像就和伍老头得这奏章里写得差不多,只不过没有伍老头写的这么文采飞扬罢了!

    “老匹夫,如此说来,坊间的那些谣言,都是你造的不成?”

    “什么谣言,你若是一件都没做,坊间有怎会有那么多谣言!你这昏君,人伦丧尽,违逆天道,就不怕遭天谴么?”

    伍老头的本意是说,这些谣言,总有那么一两件是真的。可不论那件为真,你这昏君的恶名都背定了。

    事实上,这些谣言里也确实有一件事真的。那就是,杨广真的“辱母”,而且还是一口气娶了俩后妈当老婆。

    伍老头认为自己在摆事实讲道理,可这话落在杨广耳中又不一样了。

    杨广问的是谣言是不是伍老头造的。所以,在杨广看来,只要伍老头没有直言否定,那么就相当于默认罪行了!

    一想到造谣的元凶就在眼前,此刻还正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呢,“腾”的一下,杨广便火冒三千丈,“老匹夫,尔安敢如此欺朕!莫非你以为朕的钢刀不利呼?”

    “来人呐,把这老匹夫给我拿下,张嘴!”

    这个时候,杨广还没动杀心,只想着狠狠揍伍老头一顿出气,最好打到他生活不能自理!毕竟,这伍老头为官几十年,威望颇高,深得百姓爱戴,更主要的是,这死老头亲朋故旧遍布朝野!轻易动弹不得!

    杨广这一说要扇伍老头的嘴巴,可把伍老头再次惹毛了!

    手提哭丧棒,伍老头指着杨广的鼻子高声怒骂道,“昏君,你擅娶宣华夫人,以子凌母,有悖人伦!将柳尚书无辜下狱,迫害忠良,残暴不仁!宇文家那小儿一介面首而已,竟被封为三品大将军……呜呜!”

    “啪!”一记清脆的耳光打断了伍老头的慷慨豪言,只把伍老头打得口喷鲜血,嘴里还飞出了几颗大黄牙。

    打人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右卫将军,宇文成都。

    此刻,宇文成龙这个左卫大将军不在,左卫军群龙无首之下,杨广的护卫职责目前暂时由右卫军主管。

    而右卫大将军元胄本就年事已高,加上自知不是杨广的心腹,也心甘情愿地退居二线,把出场的机会都让给了自己的接班人,右卫将军宇文成都。

    虽然也听自家爷爷和老爹叔叔们讲起过这段时间朝内外的动向,但宇文成都可不关心这些,即便是听了,那也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忘。

    可有一点,宇文成都却从小到大都始终牢记的,那就是,千万不能对自家兄长不敬!

    如今听这不要脸的伍老头污蔑自家兄长,宇文成都立即怒了,再加上有杨广的吩咐,宇文成都立即冲上前去,一巴掌就把伍老头给扇了个嘴歪脸斜、牙齿横飞。

正文 第一百章 砍了他全家

    “梳纸,里干达沃!(竖子,你敢打我)”伍老头捂着肿的好似馒头的半边嘴巴,须发张扬、目几决眦。

    “打你又咋了?有本事你咬我啊!”

    当然了,这话时宇文成都在心里想的!

    没理会行将的伍老头,宇文成都但只大手一挥道,“上!给我拿下这死老头!”

    眼看老大一巴掌就把这位老王爷打了个鲜花盛开,宇文成都身后的一众右卫军胆气也足了,一个个,如狼似虎地扑向了伍建章老头儿。

    伍老头是个文武全才,想当初,那也是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主儿。

    这些年当了王爷后,每天闲来无事,伍老头便也只剩下看书习武了。虽然因为年纪的原因气血逐渐衰弱,可手上的功夫却愈发精纯了,等闲三五个壮汉都靠不近伍老头的身边。

    宇文成都身后的这几个右卫军虽然算是精锐,可比起伍老头来,那可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一名右卫军的伙长刚刚扑到伍老头的身前,正要伸手向伍老头的肩头抓取,哪成想,伍老头蓦地伸右手,擒住了那右卫军的手臂,轻轻地向旁边一引、一推,便将那近两百斤重右卫军扔得横飞了出去。

    伍老头发威,一招放就倒了一名右卫军伙长,可后面的那九个同伙的右卫军却没有就此退却,反而蜂涌而上,一齐向伍老头扑去。

    已经开打,伍老头便不再留手,两臂翻飞,手脚并用,肩扛膝撞,处处杀招,不过眨眼之间便将这一伙十名右卫军尽数放倒。

    似乎没打过瘾,放翻了这些右卫军后,伍老头也不搽嘴角的鲜血,就这般横眉怒目地向着宇文成都的方向奔去,口中高呼道,“昏君,老匹夫和你拼了!”

    做为右卫将军,宇文成都的职责就是保护皇帝杨广,所以,刚刚揍了伍老头一巴掌后便没再动手,而是站在了御前,位置正处于杨广与满朝文武之间。

    伍老头这么一向前冲,口中还高呼着昏君,这问题就出来了。

    杨广一看,这老头顶着半边猪头脸,眼冒血丝,嘴角也是一片鲜血淋漓,跟个史前怪兽似的,又听了伍老头的话,还以为这厮要来找自己拼命,不由得心肝儿肺一起乱颤。

    强忍着逃跑的冲动,杨广颤声开口道,“伍老匹夫,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伍老头儿正处于狂化状态呢,哪里想那么多,听了杨广的话后,也不经大脑思考一下,就下意识地接口道,“如此昏君,反又如何?”

    “这还了得!造反的口号都喊道金銮殿来了!朕要诛了这老匹夫的九族!”心中杀机涌动,杨广脸上反而平静了下来。

    面沉似水,杨广一挥手,冷声低吼道,“给我拿下!”

    再次得杨广号令,宇文成都也不多言,猱身而上直奔伍老头扑去。

    那厢五老头也不示弱,挥拳而上,乒乒乓乓就和宇文成都战到了一处。

    宇文成都,天赋异凛,身大力不亏,招式直来直去,直奔要害,刚猛无俦,颇有几分小霸王的气概。

    伍老头刚刚冷不防被的被宇文成都抽了一耳光,此刻怒气正盛,见宇文成都一拳轰来,不闪不避,悍然挥拳直击,对轰了回去。

    “砰”的一声闷响,伍老头只觉得膀臂发麻,半个胳膊都失去了知觉。

    毕竟是沙场宿将,虽然第一回合落了下风,可伍老头立即改换战术,开始闪展腾挪,试图以娴熟的技巧和宇文成都展开消耗战。

    伍老头的想法是不错,招架技巧也确实够熟练,举手投足之间,每每能够做到四两拨千斤。

    可惜的是,用得略微有点儿晚了。

    凭着单臂在宇文成都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下支撑了不到半刻钟,伍老头终于露出了破绽,被宇文成都一拳正轰在胸口,倒飞而出,半空中洒下一串凄美的血花,一路撞破金銮殿的墙壁,又飞出了丈许远,方才破布袋一般,“砰”的一声跌落尘埃。

    “拿下!”收拳而立,宇文成都不屑地撇了撇嘴,头也不回地开口道。

    那刚刚爬起来的一伙右卫军闻言,立即如狼似虎地扑了出去,眨眼之间就把伍老头捆成粽子拖了回来。

    “陛下!”单膝跪在杨广的案前,宇文成都插手施礼道。

    虽然没有明说,可宇文成都的意思很明显,人已经捉起来了,您看,咋办?

    脸色阴晴变幻了半晌,杨广终于咬了咬牙,一狠心,厉声开口道,“拖出去,斩了!”

    宇文成都闻言心中大乐,“这事儿,好啊!让你个死老头敢骂我大哥,这下,遭报应了吧!”

    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地,宇文成都一挥手,示意手下的那几个右卫军赶紧把这糟老头拖出去,先砍了再说。

    收到老大的指示,再加上先时被伍老头一通胖揍,丢了脸面,这些个右卫军对伍老头可是相当的不客气,几人拖起伍老头大步流星就向殿外奔去。还有几个侍卫按着腰间的弯刀,目露凶光地盯着伍老头的脖子,似乎在琢磨着一会儿该怎么下刀。

    伍老头倒是相当的彪悍,生死关头不但毫无惧色,反而张口昏君、闭口昏君的大骂不止。

    “砍了这死老头!砍了他!砍了他!把他全家都砍了!”龙椅上,杨广被伍老头骂得肝火大盛,脸色铁青地高声怒斥着道。

    蓦地想起一事,忙对殿前的宇文成都道,“宇文爱卿,你亲自带兵去,把这糟老头全家都捉来,一块儿,全都砍了!对,全都砍了!”

    “臣遵旨!”宇文成都插手施礼,旋即转身大步流星向金銮殿外行去。

    这下,殿前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的那些文武大臣们顿时就慌了,昨天,咱们和伍老头商量的,可不是这个剧本来着啊?怎么着,这正戏还没开场呢,这伍老头咋就要光荣了呢?

    “且慢!”当先一人率先挺身而出,拦住了正要出门的宇文成都,旋即转身对着杨广叩头道,“陛下!忠孝王他造谣中伤陛下与长公主殿下,固然罪大恶极、罪在不赦,可毕竟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从长计议。以臣浅见,不如交付有司详加审问,是非功过,自有大隋法律来判。如此,也可免去许多非议!望陛下三思!”

    PS:代表傻小子宇文成都,求推荐,求收藏啦!

正文 第一百〇一章 宇文述的眼神

    能够拦住宇文成都的,自然是宇文成都的亲爷爷,兵部尚书褒国公宇文述。

    对于科举,宇文述自然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儿,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孙,宇文述心中大致有数。

    若说文采,宇文述的三子宇文智及、长孙宇文成龙或许还说得过去;若论武艺,宇文述的二孙宇文成都还勉强能成,可兵法韬略上就差了许多。

    这还是眼前这两代,三代以后是的状况,虽然不知好坏,可按照宇文述的估计,就算有成才的,也不可能全部成材,估计很可能仍是一半一半的几率。

    一旦实施科举,似宇文家族这般,势力至少要被消弱一半。

    所以,宇文述反对科举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其它文武大臣们的家中,也大抵和宇文述家里的情况相仿佛。

    总而言之,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子孙代代都全部成才,故而,大家齐心反对科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那些地方世族,情况也都大抵如是。

    一旦搞成可科举,必然有寒门之中的惊采绝艳之辈平步青云,那肯定是要把世族大家那本就不甚宽裕的当官名额给占去一部分的。

    所以,几乎不用商议,全国世族便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正是有了这种共识,这些文武大臣们方才暗地里搞串联,最终一致推出威望最高的忠孝王伍建章老爷子,由他出面和杨广唱对台戏,大家则在一旁适时地敲一敲边鼓。

    毕竟文帝在世时,就已经搞过一次了,按照大家的猜测,这次,事情也应该十拿九稳的。

    没想到,伍老头骂人骂得兴起,把事儿办砸了!

    虽然心中暗恨伍老头的不着调,可毕竟是为了大家出面的,于是,在左仆射杨素、右仆射苏威的带领下,满朝文武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出班,给伍老头求情。

    越国公杨素道:“陛下,伍王爷咆哮御前,固然有罪,但事出有因,望陛下明察。”

    杨素老头儿的意思是先把这事儿拖住,慢慢查去,反正造谣的人,你杨广又不可能查得到。

    时间久了,没准儿哪天杨广心情好了,也就把伍老头给饶了。

    另一厢,右仆射苏威也开口道,“陛下,忠孝王有大功于社稷,请陛下念在其过往功劳的份上,恕其无罪!”

    苏威老头就有点儿异想天开了,直接就要求杨广不追究此事。

    这个时候,杨广还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呢,还以为这满朝文武都是碍于伍老头的声望、情面方才出头求情的,不由得心中怒火更盛!

    “岂有此理!一个糟老头儿而已,居然敢造谣诽谤朕,这次更是当面指着朕的鼻子骂!要是不宰了你,朕的威严何在?以后还怎么当这个皇帝,还怎么统御群臣、治理天下?”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杨广也是个新官儿啊!虽然这官儿大了点儿,是皇帝!可刚上任,也是需要杀人立威的啊!

    更何况,眼前还有这么理直气壮的机会!

    有了这种考虑,杨广就更不理会群臣们的求情了,反而觉得,你们越求情,朕越是要杀!

    冷哼了一声,杨广蓦地一拍桌案,杀气腾腾地开口道,“伍建章公然诋毁于朕,证据确凿,按律当诛九族!念在其过往有功于社稷的份上,朕就不诛他九族了,不过其本族却不可饶恕!尔等不必多言,再有求情者,按与伍建章同罪论处,全家皆斩!”

    面对杨广那几乎能将金銮殿房顶捅个窟窿的杀气,众文武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尽皆退缩了!

    心道,“伍老头固然人品没的说,可是咱和他还没好到有过命交情的地步吧!”

    “更何况,就算是有过命的交情,那也是俩人之间的过命交情,总不能把全家的姓名都赔进去吧!

    没理会这些大臣们的心思,杨广继续冷声开口道“宇文成都!”

    “臣在!”宇文成都连忙快步上前施礼道。

    “你即刻点起三千右卫军,去把伍建章老匹夫的全家都给捉了,全都押到法场之上就地正法!”

    这会儿工夫,早有中书刷刷点点的拟好了圣旨,交给杨广过目,确认无误后,杨广再用上玉玺,算是拟好了一道圣旨。

    道了一声,“臣领旨”,宇文成都双膝跪地自小黄门手中接过圣旨,转身大步离开了金銮殿。

    杨广一锤定音,下面的那些个大臣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有些麻爪儿。

    倒是那宇文述老头儿机灵,躲在杨素老头的身后,趁着宇文成都转身的机会,悄悄地给宇文成都使了个眼色。

    平时练武练到满脑子肌肉的宇文成都,哪里能够理会自家爷爷如此复杂的眼神,不禁心中大为困惑。

    头脑虽然简单,可宇文成都毕竟不傻,知道这里面有文章,而且还是不能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明说的弯弯绕!

    “不懂!老爷子到底啥意思呢?唔,好头痛啊!”

    一面皱着眉头琢磨着,宇文成都一面大步往殿外行去。

    “要是大哥在就好了!他那么机灵,肯定知道老爷子是啥意思!”

    “唔,有了!问大哥去!”

    宇文成都当然不能就这么捧着杨广给的圣旨去问自家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儿了。可宇文成都有办法!

    盖因同为皇帝亲卫,左右卫两军的军营相距不远,在去右卫军点起人马的路上,宇文成都便有意无意地绕了一下路,先到左卫军的大营转了一圈,寻了个姽婳营的侍卫一打探,就找到了宇文成龙的贴身小丫鬟婠婠。

    听闻了宇文成都的讲述后,婠婠小丫头也是满脑子的糨糊,暗道,“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可是,和少爷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不过,想起那个什么忠孝王府的几位少爷小姐似乎和自家少爷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交情,婠婠小丫头也就没有耽搁,吩咐宇文成都慢慢点兵,自己则急急忙忙地跑回乐平公主府汇报去了。

正文 第一百〇二章 小孩儿

    “在喜洋洋的贼笑声中,红太郎举起平底锅,用尽全力,拍在灰太狼的屁股上。”

    “但闻‘啪’的一声脆响,灰太狼冲天而起。白云深处,传来灰太狼声嘶力竭的呐喊‘可恶的小羊,我一定会回来的!’”

    就在婠婠小丫头赶往公主府找到自家少爷时,宇文成龙正怀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萝莉坐在大树下,一面用炭笔在宣纸上画着图画,一面给一个小丫头讲故事。

    宇文成龙身后不远处的赏花亭里,宇文老夫人和乐平公主正半闭星眸,软在躺椅上。

    旁边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高挑少女,疑似神情专注地给二人烹茶。

    精致的紫砂壶里,泉水已然滚了三滚,高挑少女忙熄了壶下的炭火,又取过墨玉茶碗,先斟了一碗,恭恭敬敬地送到乐平公主身前,然后又斟满一碗送至宇文老夫人手畔。

    “凤儿丫头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这茶烹得清香浓醇,饮之通体舒泰、飘飘欲仙,可谓神品啊!”轻轻嘬了一口后,乐平公主半眯着星眸开口道。

    “那是,凤儿这丫头,我一看就喜欢,不但茶烹得好,人更是没的说!”一旁的宇文老夫人附和着,又伸手向那‘凤儿丫头’招了招手道,“丫头,过来!”

    有些不明所以,那个凤儿丫头带着疑惑起身,轻移莲步来到宇文老夫人的身畔。

    还没等凤儿丫头开口询问,那厢宇文老夫人已然伸手捉过凤儿丫头的玉手,轻轻在凤儿的纤纤玉手上抚摸了两下,宇文老夫人一面伸手自腕上褪下了一个祖母绿的镯子,亲手给凤儿丫头戴上,一面开口道,“丫头啊!祖母我这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个镯子呢,是祖母我刚进宇文家门儿那会儿,老祖宗赐下的。虽然不算名贵,可总归是家传之物。”

    “祖母我老了,也不知还有几年活头。祖母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欢喜郎。这孩子打小就体弱,以后呢,就要靠你多多照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