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耀法兰西-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410章 寻求和平的奥地利(下)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考尼茨配合玛丽亚·特蕾西亚纵横捭阖,促使参战各国联盟逆转,为奥地利重新赢得尊严;也是在考尼茨的外交革…命之下,普法与普俄联盟被奥地利逐次拆散。而曾是世仇的法奥两国令世人惊讶的选择了联姻。从此以后,百余年来一直处于四面围攻的奥地利重新赢得了欧洲各国的支持与尊敬,并最终在欧陆大国中孤立了野心勃勃的普鲁士。
若非俄国伊丽莎白女沙皇死得太早,而有着偏执狂性格的彼得三世又背弃了欧洲反普同盟,继而倒向了腓特烈二世,那么普鲁士早该在30年前彻底灭亡了。
如今,83岁的考尼茨亲王认为自己外交生涯最错误的一项决策,就是在1772年没能抵抗主普鲁士与俄罗斯的游说,从而参与了瓜分波兰的“罪恶行动”。
尽管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亚一度反对瓜分曾是恩人的波兰,宣称“这是对拯救过维也纳的波兰雄狮大不敬”。然而,时任奥地利首相兼德意志帝国国务大臣的考尼茨亲王却坚持认为,“由于奥地利非常不幸的失去了西里西亚地区,如果可以从衰落的波兰那里所得到的土地,将是对我国国民的极大交代。”
也是在这一次瓜分波兰的行动中,奥地利获得了北方“波兰省”,也就是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8。3万平方千米、人口265万。
如今,已经灭亡普鲁士、打败俄罗斯的法波同盟,即将把锋利的矛头指向南方的奥地利。在新改选的波兰议会大楼里,无论是保守的贵族上院,还是激进的国民下院(瑟姆),这些波兰议员们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保持着高度一致。两议院发出一项公开呼吁,要求哈布斯堡家族退还多年前侵占的神圣波兰领土。
与此同时,在上述被占领土上,已经沉默了20多年的波兰爱国者再度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驱除维也纳派驻的官员和税吏。等到11月时,被占领土中已有三分之二的城镇与乡村,挂起了红白条相间的传统波兰国旗(鹰旗)。
期初,奥地利内阁以及弗朗茨二世皇帝还从积极的南方波西米亚与匈牙利等地抽调军队,试图在法俄战争期间,快速的平定这场自发的暴…乱。
但谁也不曾想到,在经历了10万俄国远征军被围歼的保罗一世沙皇,非但没有接受英奥两国的“美好意愿”,与穷凶极恶的法国人在寒冷的东欧平原上继续打生打死,反而来了个180度的大逆转,迅速缔结一项法俄同盟。这般急转直下的形势,就如同七年战争中俄普两国的结盟,甚至影响更大。
两个月前,在考尼茨亲王又一次病倒时,他便写信要求梅特涅从兰斯回到了维也纳,与自己的亲孙女,那位爱丽诺·考尼茨女伯爵提前完婚。如今,年仅21岁的梅特涅,已被各国使节视为“欧洲外交大师”考尼茨亲王的衣钵继承人。
“你必须弥补我之前的错误,尽快结束与波兰的领土纠纷!”病床上的考尼茨亲王告诫说,守在一旁的梅特涅随即点头附和。
即便是两次扩军之后,整个奥地利的总兵力不过20万,其中的半数部署于阿尔卑斯山区与北意大利方向。除了与巴黎法国的军队继续小规模交战外,奥军主要任务是镇压意大利本土的反奥势力,尤其是活跃异常的黑手党、烧炭党等雅各宾派反抗组织。
所以,未来对抗法波联军守卫部队的不会超过12万。基于普鲁士与俄国的前车之鉴,以及在奥属尼德兰的深刻教训,一旦被占领区民众被法国人煽动起来,那么奥地利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压根不是20万法波联军的对手。
此外,继承了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大部分遗产的波美拉尼亚大公国也在此时火上浇油,新的柏林议会居然要求奥地利归还下西里西亚地区。
当然,更为可怕的是,一旦战争持续不利,那些对奥地利长期把持着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宝座而心怀不满的萨克森、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等中南部邦国,也同样会趁火打劫,试图将哈布斯堡家族推翻。到了那个时候,富饶的波西米亚与奥地利腹地就将暴露在强大法军及其盟友面前。
虽说英国驻维也纳大使一直在鼓吹欧洲反法结盟,但由于英国大使在圣彼得堡的拙劣刺杀阴谋还有对丹麦的野蛮攻击,使得内阁枢密院与美泉宫不太相信英国驻维也纳大使的承诺保证。在维也纳的官方报纸上,已经有人公开呼吁哈布斯堡家族和弗朗茨二世皇帝,需时刻警惕英国人那无耻而卑劣的阴谋。
在考尼茨的幽静庄园里,梅特涅正在向着老亲王求教,他很是抱怨说道:“如今,我们的那位皇帝陛下,压根不愿意放弃下西里西亚,甚至连即将失去的波兰省与加利西亚都想紧紧拽在手心里,不希望交给它原来的合法主人。”
听到这里,老亲王忍不住咳嗽起来,直到喝下医生送来一小瓶药水,过了好一阵儿,症状才好转一些,他有些虚弱的说,“那你就称陪我在庄园里待着。此外在奥波边境与加利西亚地区,我也派人游说前线的将军们暂停围剿叛军……”
依照考尼茨的话说,“无论如何,人都总不能逆天而行。”在人心叵测,四处叛乱的波兰省,奥地利凭借那10到12万劣势兵力去对抗连战连胜,士气高涨的20万法波联军,纯粹是一种愚蠢的自我毁灭行为。
在考尼茨亲王的鼓励下,作为后世极端现实主义者代表的梅特涅,也开始毫无遮拦的阐述自己对欧洲局势的看法。
他说:“从现在开始,从签署新的和约开始,我们的应对(安德鲁法国)的方式就是见风使舵,克制自己,以卑微的姿态看着胜利者的脸色行事。只有这样,我们将会继续生存下去,一直等到总解脱的日子来临。”
不过,奥地利人也不是没有希望。考尼茨亲王给了梅特涅一个大方向。
尽管保罗一世与安德鲁结成了东西方同盟,但前者在俄国的地位并不巩固,尤其是在新都圣彼得堡那里。自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习惯于积极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的俄国新贵族与城市富有者,对保罗沙皇的保守与退让表示了极大愤慨。
“尽管那位保罗一世凭借运气与残忍,无情镇压了一系列军事暴乱,但各种各样的反沙皇阴谋者依然存在于俄国西部城市,尤其是他们的首都圣彼得堡。”
考尼茨老亲王解释说:“我可以断定,保罗一世终将步其父亲彼得三世的后尘,不幸死于圣彼得堡的一场阴谋暴乱,除非他永远待在莫斯科。到了那个时候,新的俄国君主将逐步调整他们的国策,继而在英国人的鼓动下,与正在称霸欧洲的安德鲁王朝进行下一次大规模战争。”
“等到俄国有了新君主,那将是我们反击兰斯法国和安德鲁的时刻了吗?”梅特涅很是兴奋的问道。
“不!”考尼茨亲王一把抓住孙女婿的胳膊,严厉警告道:“你必须记住,俄国的朝廷一贯奉行卑劣的政治行动,他们的政治立场从来都是摇摆不定的,绝不可信。除非整个欧洲都想要摆脱束缚在他们身上的法国枷锁,我们决不能轻易站出来表态。未来的时间里,奥地利必须继续蓄积实力,等待良机,以温和的手段来拯救我们自己。即便安德鲁是真正的神眷者,他也会犯下最致命的错误。”
不过,年轻的梅特涅显然没能认真听取老亲王的忠告。尽管他也认为持续衰落的奥地利向强大兰斯法国屈服,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然而,未来的奥地利依然有实力重新拿回中南德意志的控制权。当然,前提必须是俄国君主换人。
数天之后,美泉宫的弗朗茨二世皇帝在内忧外困的形势下,明智的选择了屈服,他交给梅特涅的外交底线:保住下西里西亚与加利西亚两地中至少一处。
最终,梅特涅选择放弃了北方的波兰省和加利西亚,因为这片土地原本就是属于波兰王国。当年,奥地利参与瓜分波兰时,还曾有维也纳人表达了不满。
至于下西里西亚,则是数十年前,卑劣的腓特烈二世利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际阴谋夺取了它。所以,西里西亚能回归奥地利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外,那如今的波美拉尼亚大公国被处于法军严密监管下,国内仅有3万军队,根本威胁就不到南方的奥地利;再加之,见好就收的法国独…裁者也不希望与维也纳方面彻底翻脸,毕竟兰斯法国在1794年的主要对手依然是英国。
在1793年的圣诞节前后,波兰与奥地利两国在德累斯顿(萨克森公国首都)达成和平协议,波兰最终以3百万兹罗提为代价,从奥地利手中“赎买了波兰省”,曾被占领20多年的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地区。
在1794年新年之际,古老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基本上完成了国家自1772年被俄奥普三国瓜分之后的统一。仅有贫瘠的立窝尼亚依然在俄国人手中。
如今,在德意志各个邦国里,原本反抗强大法国的情绪就不怎么高涨。等到俄国巨熊也跪倒安德鲁面前表示屈服时,就越发没多人敢公开号召民众驱赶法国占领军了。在哈布斯堡家族与法国、波兰达成了新的和平协议之后,这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的德意志各个诸侯们正逐步接受波美拉尼亚大公国取代了已经灭亡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还有布伦瑞克的新王朝与女大公。
由于法俄同盟,在整个欧洲损失最大的就属英国了。别的不说,汉诺威公国与联合省(荷兰)就直接暴露在10多万法国大军的包围中,已经没有了东线与南线之忧的兰斯法国,随时可以向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地(盟友)发动进攻。
……
第411章 从华沙、柏林到德累斯顿
在结束与“保罗兄长”的和平会晤,还顺利缔结了法俄同盟之后,安德鲁折返取道柯尼斯堡。在那里他探望了在康德老教授身边学习的小皮埃尔,并在东普鲁士渡过了1793年的西方圣诞节。
随后,安德鲁又带着小皮埃尔与玛丽夫人,一行返回了波兰。
1月上旬,在华沙的圣约翰大教堂,安德鲁以摄政王的身份,同波兰各界代表以及十多万民众一道,出席了华沙大主教雅尔科夫斯基亲自主持的,旨在为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波兰将士举行的亡灵弥撒仪式。
仪式之后的当天夜里,安德鲁还在他的摄政王宫(瓦津基宫)里,接见了前来波兰访问的罗马教廷特使,红衣大主教莫斯。这位莫斯大主教原为法国制宪议会代表,著名的保守派主教,也是安德鲁安插在罗马教廷的盟友。
本次会晤中,安德鲁向罗马教廷做出如下郑重承诺:
他将在两年之内恢复天主教在法兰西的崇高地位,并归还属于教会的财物,但仅限于修道院与教堂之内。原本由教会所有的但被历届巴黎革…命政…府下令没收的地产和庄园,安德鲁表示将酌情以金钱补偿方式赔付一部分。
不过,兰斯的现行法律规定了教会所能掌握田产上限额度,哪怕属于虔诚教徒捐助的田地财物等不动产,超过部分一律加征从30%到300%的高额税赋。
需要说明的,这是法国独…裁者第一次对天主教地位做出的明确表态,不过他拒绝使用“法国国教”这类敏感字眼来称呼“天主教”。所谓的“崇高地位”只是暗示在自由的法国社会中,天主教比起各种基督教派地位高出一点点。
作为穿越者,安德鲁自然不允许宗教来压制科学的发展。不过基于现实状况,安德鲁坦然接受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一种观点。后者坚持认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如同一枚银币的正反两面,二者缺一不可。
另外,安德鲁对由罗马教廷要求重新任命法国各区主教一事,始终避而不谈。
事实上,从路易十三的著名权臣,黎塞留统治时期开始(甚至是更早),作为“天主孝子”法国的历代统治者就一直将高高在上的罗马教廷“当做小豆豆”来教训,还前后绑架、搞死、搞残了好几任罗马教皇,以至于教廷方面长期限制法国籍红衣大主教的数量,拒绝法籍教皇。
所以,敬重心中的上帝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但要服从教皇与教廷那纯粹属于扯淡。反倒是法国君主中唯一的虔诚者路易十六却死于非命。
在腹案中,安德鲁可以接受罗马教皇对法国各区主教的最后任命权,然而主教大名单的拟定必须依照黎塞留公爵的老办法,由凡尔赛宫廷控制下的法国教务管理委员会向罗马教廷提交。换言之,教皇与教廷必须从法国君主(政…府)认可的大名单中选择各区主教,不得自行提名与任命。
而安德鲁对罗马天主教的善意回报,教廷与教皇都必须支持兰斯政…府对法国的统一。尤其是在反叛意识最强烈的旺代地区,身为上帝代言人的罗马教皇需配合兰斯政…府发布旨意进行人心的安抚,包括公开命令参与反叛的神父与教徒必须放下武器,回归教堂祈祷,以及重到农田耕种。与此同时,安德鲁表示会在法国境内实施一系列政治大赦,以促进民族内部的大和解。
结束会晤前,莫斯大主教曾暗示,如果安德鲁在兰斯加冕国王或是其他什么的,他愿意代表教皇为其授冠。安德鲁听后哈哈一笑,他再度重复着双方曾经在巴黎的那项约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您已经成为了罗马教皇。”
1月下旬,安德鲁从华沙出发,启程前往柏林与德累斯顿。
柏林的城市王宫里,在德意志各邦国外交官的共同见证下,柏林中央议会的新一任议长哈登贝格侯爵,将原属于普鲁士国王的金十字王冠交到法国独…裁者的手中。很快,安德鲁转过身来,将这顶王冠戴到波美拉尼亚大公皮埃尔…安德鲁头上。于是,现场的数百多位嘉宾、官员与议员们齐声高呼着:
“国王万岁!”
“波美拉尼亚王国万岁!”
也是从这一刻起,波美拉尼亚大公国变成了波美拉尼亚王国。尽管德意志帝国议会内部就此激烈争吵了好几个月,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承认了事实。随后,哈登贝格侯爵领着柏林议会的代表,莫尔奈首相带着他的一干内阁成员,继而上前向波美拉尼亚国王皮埃尔…安德鲁宣誓效忠。
第二天,安德鲁赶往柏林市政厅,并当众签署了一道法令,宣布将结束勃兰登堡与上西里西亚地区被法国…军队长期监管的历史。未来两周之内,法国宪兵部会将各地的行政权全部交还给莫尔奈首相领导的内阁…政府。
不过,布律纳将军的第五军和马塞纳将军的第八军依然驻扎在波兹南与柏林一带。当然,这是法国驻军名义上,是应波美拉尼亚国王与莫尔奈首相的请求。此外,新柏林议会和内阁还需要承担两个法国集团军5万人的日常一切开销。
这是这一期间,作为助理国务大臣的施泰因男爵重新起草了一份改革方案,宣布在两年内全部废止波美拉尼亚王国内部的农奴制度,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5月之后,哈登贝格侯爵领导的柏林中央议会经过激烈讨论,顺利通过了施泰因男爵提交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鼓励人民参与政治,实施地方自治,逐步改组中央政…府机构。柏林中央议会属于一院制,没有上院与下院之分。
仅仅半年时间不到,原有的普鲁士传统势力就成功架空了莫尔奈首相领导的内阁政…府。针对柏林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变化,安德鲁保持了中立和缄默。那是他们没有触及自己的两项底线:反对国王皮埃尔的地位,摆脱法国的军事束缚。
在德累斯顿,安德鲁主持了波兰与奥地利和平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身为奥地利特使的梅特涅完成此次外交使命之后,他将自动升任为奥地利驻兰斯的第一任全权大使,比起之前的临时商务代办提升了N个等级。
与此同时,在年前竞争法国外交部长一职失败之后的塔列朗伯爵,被兰斯外交部继续“流放”于维也纳,充任驻外大使。
在德累斯顿王宫里,安德鲁拜会了他的岳父奥古斯特一世,以及他的未婚妻玛丽亚公主。事实上,这位萨克森公主长得一点儿也不难看,或许是长期生病的缘故,她是一位脸色黯淡无光的瘦弱姑娘,行为举止方面稍微显得有点笨拙迟钝。
在两位新人第一次见面的那天,公主穿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外面罩着一件长长的丝绒大衣,头上戴着一顶不雅的无边软帽,帽上饰有鹦鹉羽毛。天真烂漫且童趣十足的玛丽亚,与安德鲁的交谈自始至终都围绕着那部《童话集》展开。
很多时候,安德鲁开始怀疑萨克森公主的脑子是否有问题,导致智商偏低,他还一度想着叫来拉雷军医官,去给这位永远长不大的公主进行一番智商测试。但最后,安德鲁放弃了。毕竟,这些都不是什么关键性问题,政治婚姻罢了。
在与奥古斯特一世的单独交谈中,安德鲁明确表示他不再干涉萨克森公国未来的继承权问题。事实上,在掌握了布伦瑞克公国和波美拉尼亚大公国(目前已将升级为王国)之后,安德鲁已成功控制起了德意志中北诸邦国。
在西面,从日德兰半岛南端的汉堡,延伸至东方的柯尼斯堡的默默尔河;北上波罗的海沿岸,一直南到德累斯顿,德意志帝国的半数疆域都在安德鲁的监管之下。除了南部德意志的符腾堡公国与巴伐利亚公国等若干诸侯,以及汉诺威公国和奥地利拒绝向安德鲁臣服。南德意志诸侯与奥地利倒也罢了,安德鲁对统一德国没有什么强烈意愿。只是汉诺威的不合作态势让征服者感觉很是不爽。
在萨克森公国逗留期间,安德鲁还在德累斯顿王宫里大开筵席,欢迎来自中北德意志邦国的诸侯及其政…府代表。这一时期里,凭着“平独镇露”赫赫威名的法国独…裁者,不仅促成功使德意志诸侯们接受了波美拉尼亚取代普鲁士的事实,还将上述国家纳入到以法国为主导的欧洲关税共同体的谈判进程中。
在结束对萨克森公国访问之前,安德鲁安抚了自己的岳父奥古斯特一世,他说:“毫无疑问,玛丽亚公主依然将是我的未婚妻,两年之后的妻子!”
…。
从1794年春季开始,不仅是奥地利,还有瑞典、波兰、萨克森、波美拉尼亚、布伦瑞克等法国盟友,与兰斯方面恢复了或是保持着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欧洲的丹麦、符腾堡、巴伐利亚、俄罗斯和西班牙,甚至是联合省(荷兰)也纷纷与兰斯外交部举行和谈,继而恢复双边大使级的全面外交关系。
整个欧洲范围内,也唯有英国、汉诺威与葡萄牙三国依然态度强硬,始终拒绝与兰斯法国恢复正常邦交关系。
新年伊始,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与白厅外交部还以“频繁从事间谍活动”为借口,强行驱除了兰斯法国驻伦敦商务代办肖弗兰侯爵;
数天之后,兰斯外交部也以同样理由,责令英国驻兰斯商务代办的韦尔斯利兄弟必须在24小时内离开兰斯,并在一周内返回英国。
不知从何时开始,《泰晤士报》等各类英国报刊杂志上,漫画家笔下的安德鲁改变了以往高大英俊,风度翩翩的模样,继而变成一个五短身材,遍体疥疮,大腹便便,卑鄙下流,在断头台鲜血淋淋的地板上为刽子手挥臂助力的地狱恶魔。
作为回应,承担着法国独…裁者重要政治宣传喉舌的《费加罗报》,也同样发动了猛烈反击,它使用最激烈的言辞大肆谴责英国政…府,以及它在欧洲大陆豢养的两条忠实走狗,汉诺威公国与葡萄牙王国。《费加罗报》的一篇报道甚至在公开呼吁,将要斩断英国人伸向大陆的两支恶爪。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原本还属于隐蔽冷战的英法两国关系,一下子上升到“准热战”状况。
……
第412章 英国的主攻方向(上)
辉格党人埃德蒙·柏克在他的著作中阐明了政党的意义,他描述道:“所谓的政党,就是一些人,那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基于彼此间一致同意的原则组织起来,并用他们的共同努力促进国家利益的政治团体。”
从17世纪开始,代表新兴自由贵族和工商业主,强烈反对天主教的辉格党人,联合体现英格兰传统贵族,维护既得利益阶层的托利党人,携手打压了国王党分子,开始轮流把持英国议会下院的内阁政…府主导权。其后的百余年间,这两个看似矛盾对立,又相爱相杀的政治党派却在明里暗地相互融合与发展。
到了18世纪时,代表新兴工商阶层的辉格党人中同样赢得了波特兰公爵传统大贵族的支持;与此同时,习惯于保守立场的托利党人随着帝国国力的强大,抛弃了原来的孤立主义,在工商与贸易等领域拓展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需要说明的,最初的“辉格”与“托利”两词,都并非什么好词语。
所谓“辉格”原意是“马贼”,英国内战时期特指有着宗教狂热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而被骂“辉格”的那一派别也不甘示弱,回敬骂人者为“托利”,乃爱尔兰语“歹徒”之意。不过骂得久了,似乎就成为惯例,人们也就开始以骂人的名称代指这两个派别的人,称他们是“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
于是,从17世纪的后期开始,“马贼”们与“歹徒”们依照他们各自的政治立场与理念,组成团体,依靠民众的支持对抗专…制王权,并在议会下院里单独组建或是联合组建内阁政…府,继而治理着庞大的日不落帝国。
……
就在10万俄军兵败涅曼河以西的时候,仍在自家庄园里已经疗养了大半年的小威廉皮特很是高调的对着前来访问的《泰晤士报》记者宣布,他将再度复出英国政坛。尽管这位前首相的私人医生强烈反对自己的病人重新回到伦敦。
“影响您肝肾健康的不仅仅是酗酒,此外繁重的工作与糟糕的环境也是非常有害的。”这是马丁医生在送别小威廉皮特回归政治旋涡前,反复叮嘱的一句话。
不过,小威廉皮特显然已经顾不上这些了。那是波特兰公爵领导的“贤能内阁”在外交与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非但未能遏制兰斯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扩张,反而令安德鲁迅速掌握了中北东欧的瑞典、布伦瑞克、波美拉尼亚(普鲁士)、萨克森和波兰,严重动摇了英国长久以来奉行的维系大陆势力均衡的基本国策。
早在1793年10月,当安德鲁发动意在彻底灭亡普鲁士王国的第三次战争时,养病中的小威廉皮特就非常明确告诉波特兰公爵和他的内阁政…府,必须立场坚决的向兰斯法国发出一份措辞强硬的哀里梅敦书,以两国间的全面战争作为威胁,来反对安德鲁试图改变欧洲大陆政治地图的愚蠢行为。
可惜的是,在职首相没能听取前任首相的正确建议,那是犹犹豫豫,毫无主见的波特兰公爵居然接受了“贤能内阁”中的福克斯派(辉格党)与格伦维尔派(托利党)的意见。所谓的“贤能内阁”就是一种跨党派的联合政…府。
无论于公于私,福克斯派的态度都是明确反对与兰斯法国开战。
此时,身为殖民地大臣的福克斯伯爵正与兰斯方面协商,督促法属圣路易斯安那政…府与加拿大殖民当局进行结盟,共同反对美国的罪恶政…府暗地怂恿新英格兰地区的民兵图谋五大湖区的罪恶行动。
此外,福克斯伯爵提出与兰斯法国保持和平的主张,也代表了着英国半数工商业主与航运船主的巨大经济利益。
尽管过去的1793年,英法(兰斯)两国的政治关系一路磕磕碰碰不断,但双方的经济联络却在不断加强。1792年时,双边进出口总额仅为九百万英镑,英法(兰斯)两国勉强算作密不可分的贸易伙伴;然而等到一年之后,双边的贸易总额已经飞速提升到两千八百万英镑,比起去年增长了3倍有余。
此时,英法两国已相互为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这对英国而言,意义同样重大,那是英国方面处于贸易出超(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结余5百多万英镑。再如果算上法国商人使用英国商船的航运费用,其数字已接近7百万英镑。
1792年,英国全年的贸易入超(贸易逆差)为6百万英镑,而与兰斯法国的贸易交往,使得占有全世界15…18%贸易总量的大英帝国将在1793年摆脱贸易长期入超的尴尬地位,二十年来第一次实现贸易数字上的平衡,甚至还略有盈余。
倘若英法(兰斯)两国一旦开战,那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前的数年间,甚至是10多年内,两国正常贸易额即将归零(走私的不算)。
基于此,站在本国商人立场的福克斯派坚决反对对兰斯法国采取政治强硬立场,更别说宣战这类激进措施了。
在小威廉皮特病退之后,内阁成员中的托利党人,通常唯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勋爵马首是瞻,那是小威廉皮特留在伦敦政治遗产大都留给他的这位表弟。需要说明一点,小威廉皮特既非辉格党人,也非托利党人,更不是议会下院里最不受人待的国王党人(少数派),而是能将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的超级政客。
现任首相,身为辉格党右派出身的波特兰公爵很是不喜欢这个即啰嗦又傲慢的托利党党魁。波特兰公爵时常私下里对自己的妻子抱怨说:
“每次单独会晤,格伦维尔先生在烦扰我两个小时之后,就看了看手表,看看他能不能再让我受一个小时的罪……很多时候,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大英帝国真正的内阁首席部长;而我,制不过是个挂着首相头衔的老跟班而已。”
已经成功架空波特兰首相职权的格伦维尔勋爵而言,他尽管不喜欢兰斯法国,同样也不满意内阁中已福克斯伯爵为首的辉格党人,然而他更加厌恶远在60英里外的自家表哥。那位前任内阁首相在养病期间还恋恋不忘伸长了手,对着政…府事务指手画脚胡乱的发表意见。
所以,在老迈昏庸的波特兰公爵询问自己时,格伦维尔明确代表托利党人表达了反对意见,即不赞同立刻向兰斯法国宣战。当然,促使这位外交大臣做出决断的,还有来自汉诺威公国议会的意见。毫无疑问,一旦英法彻底翻脸,在强大而高效的法军面前,弱小汉诺威公国的陷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最后,在托利党人与辉格党人的“共同努力”下,英国的贤能内阁(跨党派组阁)最终将小威廉皮特的各种警告置之脑后。
对此,小威廉皮特尽管气得差点吐血,然而已经失去国家权力的他又显得无可奈何。但这种情况没能持续太久,随着俄国远征军在东普鲁士战败,加之俄国、丹麦先后与英国断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