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窃国之贼-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惜我已经背叛了。”张郃心中暗道,然后忧虑道:“但是华雄骑兵三十万,去南方路途遥远,怕是要被他袭击,到时候全军覆没。”

“夜晚行军,便不会有事。等到了邺城附近,大王就会派遣颜良将军出城接应。”郭图振奋道。

“这。”张郃假装迟疑一下,心里边却在盘算。

“按照王上给我的命令,我是向南到达邺城,再宣布投降。震动邺城军心,袁绍不战自败。如果我能在这过程中,斩杀了颜良,吞了袁绍一部兵马。岂不是更尊定了胜机?功劳更大?”张郃心思活泛,也有野心。便一口答应道:“好,我这就连夜起兵,返回邺城。”

“将军真果断。”郭图大喜过望,赞叹道。然后举拳道:“事不宜迟,我回去禀报大王,到时候接应。”

“好。”张郃叫好,亲自送了郭图出营。然后返回了中军大帐请出了李恢。

“将军这是想斩将夺旗?”李恢已经听明白了,笑道。

“功劳不怕更多。王上慷慨,如果我杀了颜良肯定会不吝啬封我满万户。”张郃哈哈一笑,尽是英锐之气。

“如果斩杀颜良,吞了袁绍又一部兵马。我一定向王上进言,再封将军五千大户。”李恢笑吟吟道。

“哈哈哈哈!”张郃纵声大笑,野心蠢蠢欲动。

当夜,谋略便被敲定。李恢亲笔书信,命华雄率领三十万骑兵假装追击。张郃则连夜拔营,昼伏夜出,火速率兵回去邺城。

与此同时,邺城城外的张爽大营,中军大帐内。张爽与荀攸依主次而坐。

“这张郃居然给了我惊喜,如果杀颜良,那么赵国必定灭亡了,别说曹操了,就算刘备一起来也完蛋。”

张爽得了消息十分惊喜道。

“当配合一下。”荀攸笑道。

“嗯。”张爽应了一声。然后让人找来了典韦,命他率领精兵四万,假装北上拦截张郃。

………

与此同时,袁绍听了消息后,十分惊喜。

“张郃果然不背叛我,有了他的生力军加入,寡人我高枕无忧了。”

赵王宫,大殿内。袁绍来回踱步,十分欣然。郭图,沮授,逢纪,田丰,高览,颜良等人在座,也十分振奋。

“大王,现在张郃将军是关键,不能让张爽派兵拦截,请派遣探子大肆探听消息。我准备精兵五万,迎接张郃将军。”

颜良请命道。

“这个是肯定的。”袁绍点头道。

随即袁绍下达了命令,命高览总统十万精兵,镇守城池。命颜良准备五万精兵,伺机而动。命郭图挑选探子,探听城外动静。

“万事俱备,只欠张郃入城。到时候风云际会,就看曹孟德为我杀出一条血路了。”布置完后,袁绍心情大是畅快,哈哈哈大笑。

就在这种假象下,局势下,张郃的十万军队火速的接近邺城。并且与华雄的骑兵有短暂的交锋,互有死伤胜负。

而张郃的军队一步步非常稳健的回到了邺城城北,百里左右的地方。这里有将军典韦率领四万精兵拦截。

消息传回邺城。

第二百五十八章颜良态度?

赵王宫内,袁绍十分振奋。对前来禀报消息的郭图笑道:“可命颜良率领五万精兵,出城迎接张郃将军入城。”

“诺。”郭图轰然应诺,快马见颜良去了。

颜良,文丑乃是赵国大将。二人分别率领赵国最精锐的骑兵,步军。颜良本营兵马,更是号称颜氏军。

本营六千精兵,全部骁勇善战。如果人员有所损失,那么就以各营的精锐补充。

战斗力始终是冠绝赵国。

而这一次颜良为了迎接张郃回来,更在整个赵国庞大的十五万步军中,挑选了最骁勇善战的将军,士卒,凑成了五万精锐。

日夜训练,磨合,气势如虹。

郭图到达城内大营内的时候,颜良正金甲绣跑站在点兵台上,训练士卒。现场猛烈如火,士气如虹。

听了消息后,颜良大笑三声,说道:“张爽的中领军典韦,中护军周仓,号称是铁壁双将。是张爽的门面。我早就想会会他们了。”

此刻的颜良气息极为桀骜,刚猛无匹。

“先生可回去禀报大王,我这就点兵出城。”

颜良抱拳道。

“好。”

郭图大壮颜良雄气,叫一声好转身离去了。

“擂鼓,点兵!”

郭图走后,颜良一声令下。

“咚咚咚!!”顿时现场鼓声震荡,无数无数的士卒集结。不久后,颜良持了惯用大刀,翻身上马。在旌旗之下,率领五万精兵策马飞奔出了邺城。

就像是颜良自己说的一样。此刻的颜良热情如火,想拿下典韦的头来让自己扬名立万。

…………………。

邺城北方。百里左右的地方十分热闹。先是张郃一马当先,统帅麾下将校,十万精兵火速向邺城而去。

而此刻其实除了张郃等领兵大将之外,士卒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背叛了袁绍。

“追兵很是凶猛,又有大将典韦拦截。快,快,快!快速回城,否则就有一场恶战。”张郃与领兵大将们纷纷催促士卒快速前进。

以为局势险恶,士卒们也卯足了力气。

……………

更北方。华雄的骑兵在追击。

汉胡三十万骑兵聚集在一起,形成骑兵之海,旗帜飞扬,尘土漫天。

“不紧不慢的追,不要真追上张郃。”华雄举起长刀,也在下达命令。

…………。。

西南方,典韦统帅四万精兵。如火如荼的向东北方而去,目标是袭击张郃的步军。

领兵大将除了典韦之外,还有太史慈。高顺,魏延等人,旌旗飞舞,配置十分豪华。

典韦等人一边催促士卒加快速度。一边十分轻松。

“这一次真是计赚颜良,总共马步军四十五万,颜良能逃走才怪了。”胖墩魏延已经长大。十分雄健,不过性格仍然有些大大咧咧的。懒洋洋的坐在战马上,十分惬意。

“不要大意。对方毕竟是颜良。如果两军对冲,将对将。小心被砍了头。”典韦仍然沉毅,斥道。

“知道了,知道了。”魏延摆摆手,十分大咧。但还是给典韦面子,收起了懒洋洋,精神抖擞的驾驭战马。

一行人飞速接近颜良大军。

……………

双方人马,四支大军。按照张爽一方的剧本,张郃与典韦率先接触。

“报张将军!!西南方发现典韦大军,人数不明。”有探子快马而来,一脸惊悚。

“不要惊慌,颜良大军就在附近。命令诸将安抚士卒,继续向邺城进发。派遣快马,向颜良将军求援。”

张郃十分沉稳道。

“诺。”

探子应诺一声,下去办了。

典韦与张郃的步军越来越接近,双方士卒都不知道张郃已经投降,都以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都鼓荡起了一身杀气,准备一战。

……………。

“加速前进。”

颜良大军的距离也非常近了,得了张郃的快马消息之后。立刻下令。

“哒哒哒!”

于是本就加速前进的颜良大军,又加快了三分速度。足下生尘,漫天飞扬。不过颜良的军队,并没有出现疲劳。

甚至还留有余力,很见精良。

“等一下大战典韦,我也很有信心与张郃一起击溃典韦。”颜良环顾四周,对士卒的状态十分满意。

就在这种情况下,三支大军迅速接近,并彼此看到彼此。

“杀!!!!!!”

典韦等群将率领齐兵爆吼,气势汹汹冲向张郃。张郃率兵向南怒冲,火速逃走。

“张将军不要慌张,我颜良再此。”颜良自认为威望冠绝赵国,便令士卒怒吼,一时间吼声不绝。

张郃大军士卒倒也被振幅。

“我颜良将军来了。我们可以安全回到邺城了。”

“颜将军来了。”

正在士卒松了一口气,并加速向颜良方向靠拢的时候。张郃与诸领兵大将忽然下令道:“冲,击溃颜良。”

“什么????!”

“有没有搞错????!”

士卒们的表情一时间极为精彩,震惊的双眸圆瞪,说不出话来。但领兵大将们一个个催促,积威日久,士卒们一时间也不敢反抗,便怒吼一声,冲向了颜良大军。

“杀!!!!”

吼杀如雷,杀气如风。

“怎么回事?????!”

颜良乃是沙场宿将,是攻击还是投奔看的出来。眼见张郃摆出攻击阵势,一时间也懵了。随即大怒,吼道:“张郃。你干什么????”

“取你之头,攻破邺城。”张郃身在大军前方。举刀向颜良,十分骁健。

“叛贼!”颜良先震惊。然后暴怒道。

“哈哈哈哈!”张郃大笑,引兵向颜良。

………………。

“哈哈哈哈,局势明朗了。这里距离邺城又有五十里左右的距离,邺城就算得到消息也难以救援。颜良死定了。”

魏延大笑,与典韦等人分开,来到了自己本营大军指挥,举刀怒吼道:“暂且与张郃合作,杀了颜良。”

“杀!!!!!”

典韦等人也各自怒吼,引兵杀颜良。

颜良虽然暴怒。十分雄健。但是麾下的领兵大将,以及麾下士卒却是震惊不已。

本来我方十万精兵,瞬间化作了敌人。

本来我们加起来是十五万精兵,虐杀典韦。现在是对方十四万步军虐杀我们。而且华雄的汉胡三十万骑兵还在北方迅速接近。

颜良本营六千精兵,千锤百炼还算好的。其余将军的士卒,几乎瞬间崩溃。有人已经开始不顾团结,撒开脚丫子向着东北方,东南方溃散。

“张郃叛变了,快跑吧!!!”

凄厉的怒吼。此起彼伏。

“站住,站住!”

颜良暴怒,却不能制止。

“杀!!!!”

就在这时,张郃率领大军杀到。张郃一马当先。长刀连砍,杀了四五名颜良军士卒。

颜良此刻已经知道大势已去,却不愿意投降。更没有脸面自己突围回去邺城。便一咬牙,大吼道:“张郃。我杀了你。”

“那也要杀得掉才行。”袁绍偏爱颜良,文丑。张郃却素来认为自己骁勇不输给二人,大笑一声,引刀与颜良厮杀。

二刀站在一起,火花四溅。

颜良文丑冠绝三军,站在赵军顶峰。素来轻视众将,此刻大吃一惊,“张郃居然这么厉害?”

“杀!”

颜良与张郃战成平手,导致颜良不能杀了张郃振奋军心。相反,另一边齐兵加入了对颜良大军的围剿。

刚刚一接触,颜良的五万大军还稍作抵抗。但随着典韦,魏延,太史慈等强将的发威,齐兵的战斗力又明显高于赵军。

颜良大军瞬间崩溃,逃走的人如过江之鲫。

“逃啊,逃啊!”

士卒大吼,纷纷溃逃。

“追击,一个都不要放回邺城。”典韦对着太史慈,魏延下令。

“我要追颜良。”魏延不服气道。

“快去。”典韦双眸一瞪。

“哼!”魏延哼了一声,却不敢造次,去追败军去了。典韦与剩下的将军们引兵继续攻击还在奋战的颜良军。

尽管剩下的士卒都十分骁勇忠心,但却不能抵抗十四万的齐兵进攻,更不可能力挽狂澜。一排排的倒了下去。

最终,颜良身畔的士卒仅剩下了一千多人。

张郃暂不与颜良交锋,与典韦一起以十四万大军把颜良团团围住。

“呼呼呼!”

颜良身披血光,举着大刀喘着粗气。与张郃的对战让他消耗了八成的体力。麾下一千士卒也是劳累不堪。

“这一次,真的是完蛋了。”颜良看着四周团团围住的大军,陷入了绝望之中。

“颜将军。你久在袁绍军中,齐王素来知道你骁勇善战。此刻如果归附。我向齐王保你做将军,封列侯,封邑至少千户。”

典韦排众而出,与颜良对视。

身为张爽的门面二将,人人都知道张爽对典韦的偏爱,因此典韦的话十分有分量。

“齐王拥天子而扫群寇,即将坐拥冀州,幽州,益州,凉州,并州,司隶,荆州南阳郡,拥有天下一半。而赵国灭亡在即。封侯拜将,岂不是比在赵国做万户侯还要舒畅?”典韦又大声劝降道。

“典将军说的对。颜将军。齐王已经封我八千户侯,今天击败你。齐王更会加封我三千户,总共一万一千户封邑,齐王慷慨。肯定不会亏待将军。”

张郃本想取颜良头,但见典韦劝降,便也附和道。

第二百五十九章颜良归附

张爽慷慨,赏赐为历代之最。动则万户,叱咤天下的同时,麾下诸侯遍野。

张郃降将而已,却封万户。

再加上现在穷困,几乎必死无疑。

颜良心中立刻动心。但袁绍待他不薄,为军中步军大将。他与文丑又是朋友,却死于华雄之手。

颜良心中有不小疙瘩。

“如果我投降,怕被天下人取笑。”

但是颜良不知道,他没有拒绝,就是让李恢看到了希望,他心中大喜过望。

“王上神武之才,总览英雄。麾下猛将无数,可破天下任何势力。但在这之中,颜良仍然是其中翘楚。而且颜良为河北大将,名动河北,如果得颜良,能震慑不小宵小之心,帮助王上更容易镇压河北,更别说猛将多多益善。”

想到这里,李恢再接再厉道:“先不说齐王慷慨,天下虽然四分,齐王,与曹操,刘备,袁绍各据一方。但天子为刘,天下为汉。将军归顺汉室,天下人都会称赞将军的举动的。”

颜良一听,顿时解去了心中的疙瘩。又环顾四周,发现身侧的亲兵随从,纷纷带伤,剩余惨军也一片惨淡。

惨烈之气,密布苍天。

颜良叹息了一口气,翻身下马,冲着李恢行礼道:“请禀报齐王,罪将愿意归顺。”

“颜良将军请起。”李恢大喜过望,连忙翻身下马,扶起了颜良。然后笑道:“不必禀报,将军可直接去见王上。授以兵权。封号。”

“诺。”颜良应诺。

随着颜良投降,这场厮杀到此结束。不久后。华雄也到达了。李恢命华雄收拢颜良败军,然后与张郃。典韦,颜良一起,率领步军十几万进兵邺城。

不久后,大军到达邺城。

因为张爽陈兵在城外,邺城内外消息比较难以通顺。因而邺城内暂时不知道颜良已经投降的消息。

直到张郃,颜良二人率领精兵到达了城下。

“哗哗哗!”

大军最前方,“张”,“颜”二面将旗,十分闪耀刺眼。

颜良与张郃对视一眼。策马上前,叱咤道:“城上的人听着,我乃颜良(张郃),袁绍作乱,齐王大将军率领马步军六十万陈兵城外,讨伐袁绍。破城指日可待,你等助纣为虐,必有后患。快快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看到有十几万精兵。黑压压的陈兵在城下,邺城城头的气氛,已经极为紧张。听到颜良与张郃的声音,外加旗号。几乎立刻崩溃。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位将军乃是赵国的精锐所在。现在文丑被杀。颜良,张郃投降。只剩下一个高览将军。这,这,这。”

“张郃,颜良将军的军队如果都投降了,齐王张爽自称六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下就算魏军来了,恐怕但赵国也得灭亡了。”

城上士卒立刻议论纷纷,军心瓦解指日可待。

“住口!!!”守城将军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去通知袁绍,然后率领亲兵巡视城墙,呵斥连连,镇压军心。

但是将军心中知道,这只不过是治标不是治本。

能镇压士卒不开口说话,却不能镇压士卒的心思。

赵王宫内,袁绍正在喝茶。

这段时间,袁绍极为嗜茶,用茶压惊。此刻颜良正在城外接应张郃回城,这一步战略,攸关赵国的生死存亡,他的身家性命。

袁绍就几乎心惊肉跳,连饮茶水才能平复心情。

“我袁绍四世三公,累世贵族。自出生之后,一帆风顺,没有遇到任何的风险。但自从遇到张爽,却一路不顺,现在争霸天下。我反而最弱,真是有苦难言。”

袁绍苦笑一声,苦不堪言。

这时,袁绍心惊肉跳的感觉更加的剧烈了。刚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袁绍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预感。

“大王,张郃与颜良一起背叛了。”郭图,逢集,沮授,田丰等人一起走来,当先的郭图劈头说道。

他们的脸色都极为难看。

“什么?”袁绍失声惊呼。

随即天旋地转,就像是天塌下来一样,感觉无措,不及。

“颜良,张郃居然背叛我,领兵大将居然背叛我。”袁绍脸色苍白,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喃喃自语。

“大王,大王。”

田丰连连叫唤。

“什么?”袁绍茫然道。

“现在不是惊慌失措的时候,尽管我们失去了骑兵十五万,张郃,颜良的精锐步军十五万,但仍然有十万步军。袁氏在邺城的底蕴又十分雄浑。粮食可以支撑三年。当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晋阳之战,智伯进攻晋阳城二年不下,被魏军,韩军,赵军里应外合击败。而现在我们邺城的力量,远胜于当时。魏王曹操更是强横一时。成败还有机会。”田丰劝谏道。

“没错,只要人还在,军还在,城还在,一切都还有机会。”沮授断然道。

“大王,二位说的对。”郭图,逢纪齐齐点头道。

谋臣们倒是齐心协力,但此刻袁绍已经失了分寸,认定败局已定了。

“好。你们下去安抚军心。”袁绍说道。

“诺。”四人大喜,应诺一声,急匆匆下去了。但是不久后,袁绍就招了招手,派人传唤了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来见他。

“城破之日,恐怕不远了。为父我堂堂赵王,不能屈服在别人之下。但不能让子孙血脉断绝,你们三个今夜就出城,南下投奔曹操去。”

顿了顿,袁绍又凝重道:“对曹操说。张爽有骑兵三十万,纵横中原。诚然不可与之争锋。劝他在赵国灭亡后,与刘备一起采取守势。而张爽暴虐。杀戮果断,内部肯定有诸多反对的人。防守等待张爽自取灭亡,或者等待张爽先死,才能有机会。”

死到临头,袁绍反而冷静了下来。知道张爽在,天下就没有曹操与刘备的事情。

“父亲。”与袁绍不同,三子一脸惶恐。

“快快收拾行囊去吧。”袁绍挥挥手,忍住悲伤道。

“诺。”

三子应诺一声,含泪与袁绍别离。趁着张爽大军还没有彻底包围邺城,南下去了。

“张爽,我不屈于人下。”三子离开后,袁绍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勇毅道。

……………。。

另一边,张爽的战力在集结。

首先是华雄的三十万汉胡骑兵,其次是张郃的十万步军,再次是他自己麾下的九万士卒。还有颜良的降兵。

总共五六十万兵马。

这些兵马足以把邺城团团围住,张爽以其中的四五十万兵马,在城外建造大营,城墙等防御工事。把邺城团团围住。

计划是利用颜良,张郃的影响力,“围而不攻”。瓦解军心,等待袁绍的军队自己崩溃。避免不必要的死伤。

另外派遣庞德率领马超等人以精骑十万,南下去救援陈登。与曹操抗衡。

做完这一切之后,张爽就开始稳坐钓鱼台了。顺便见一见颜良。

中军大帐内,张爽高坐在帅座上,态度十分和蔼可亲,但却又不失一时君王的矜持与气势,看起来贵气迫人,凌冽如刀。

颜良站在张爽的面前,就感觉到张爽的气势比袁绍更强横,更像君王。

想着,“人都说气势与自身的实力息息相关。今日一见齐王,就知道所言不虚。齐王雄霸一方,大军百万。扫平诸侯而称齐王,挟天子与三国争雄。实力最强,气势也最强。”

摄于张爽的气势,颜良越发低下头,让自己显得谦卑一些。

他却不知道,张爽此刻也是感叹无比。

“都说颜良,文丑河北名将,关羽却杀他们如屠狗。却不知道袁绍用人不当,这二人勇将,却不是智将。可为偏将,却不能为主帅。不管是颜良,还是文丑在历史上都死于突袭,实在可惜。我本来也喜爱这二人,可惜文丑已经被杀。却没想到还能得颜良,真是可喜可贺。”

很快张爽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对颜良露出些许歉然道:“我一时劳累,有些失神。颜将军不要介怀。”顿了顿,张爽又说道:“将军归命,我的幸运,天下人的幸运。也请将军骁勇辅助我,剿灭袁绍,曹操,刘备,平定天下。”

张爽不经意流出的气势,震慑住了颜良。此刻收起意思,好言宽慰,颜良顿时松了一口气。无行中,有一种恩威并济的妙处。

颜良心悦诚服,说道:“王上不嫌弃我粗鄙,愿意招降。让我得以保全性命,我必定竭尽全力,孝犬马之劳。”

“将军勉励。”张爽激励道。

随即,张爽与颜良相谈了片刻,又吃饭的时候到点。就装装13,邀请颜良一起用了膳食,这才放了颜良出去。

不久后,张爽就开始封赏群将。

这一战中立功的张郃,华雄,李恢等人,各有封赏,赏赐封邑各有差。另外以颜良为建威将军,封侯,赐给一千五百户。自行选择六千精兵为本营兵马。

以张郃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统群将

这些都是暂时性的,等彻底平定赵国后,张爽打算精兵简将,把张郃,颜良大营内的领兵大将人数锐减。

提高战斗力。

总之,袁绍已经必败。

只等待他自行崩溃。

。。。。。。。。。

一旦放下,就很难捡起来了。目前情绪低落,更新是硬伤。我将努力振奋。

第二百六十章袁绍自尽

朝歌城外曹军大营。

每天猛攻的曹军,今天却悄然无声。

各营将军各安其职,虽然沉默无声,但声势还是猛烈。中军大营内,却泄了火了。

曹操坐在帅座上,脸色有叹息,更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现场郭嘉,荀彧等人也都是相似的表情。

曹操面前立着三人,正是从邺城逃出来的袁谭,袁尚,袁熙三人。

三人都是泪流满面,伤感又充满恨意。袁谭上前一步,深深对着曹操躬身行礼道:“叔父,家父危在旦夕。还请叔父发兵救援。”

“哎。”曹操叹息一声,说道:“袁本初亡矣,寡人无能为力。”

连袁绍都能看得出张爽以三十万汉胡铁骑纵横北方,只能避之锋芒而不能与之争衡。更何况是曹操。

此刻他已经有退兵返回中原,对麾下的豫州,兖州,青州进行防御布置的心思了。

“叔父!”

三袁齐齐悲戚,下跪道。

“你们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曹操叹气一声,对着荀彧使了一个眼色。荀彧会意,对着三人劝慰几句,引三人下去了。

不久后,荀彧回来。

“袁绍完蛋了,张爽铁骑必定南下。我们立刻拔营回去中原。”曹操下决断道。

“诺。”

众人齐齐应诺,然后曹军立刻以火速拔营向南而去。

朝歌城头。

陈登与吴懿,吴班兄弟二人得到消息,观看曹军如潮水般退走。

“曹军退走了。北方一定大获全胜。王上的骑兵肯定火速向朝歌救援。将军,我们是不是出城拦截。争取把曹操的这部分兵力,留在河北?”

吴班热血青年。拽紧拳头,问陈登道。

“我们本来有四万四千精兵,守城这么久,兵力大是折损,剩下的大半有伤,拿什么去拦截曹操?”陈登白了一眼吴班道。

“我们能守住朝歌就谢天谢地了,满足吧,少年。”陈登摇摇头,转身离去。一边欢呼道:“我总算可以睡一场好觉了。”

面对镇北将军的幽默诙谐。吴懿,吴班二人面面相视,尽管共事了一段时间,但他们仍然不怎么适应。

然后二人看了看城头疲惫,带伤的士卒,也就放弃了拦截曹军的心思。

南方朝歌围解。

……………

北方,张爽重兵围困邺城。

兵法十倍而围之,不简简单单是以各方大营镇守四方城门。为了达到围困城池,切断一切的目的。

于是就要在城墙外边。铸造城墙。

而这城外铸造城墙,这叫“围堑”。

内外十重,重重包围邺城。

“为我齐王!!!!”

士卒将军身负泥土,铸造土墙。在尘土漫天之中,士卒们互相劝勉,热火朝天。

“哗哗哗!”

一面面“齐”字帅旗在凌冽风中迎风飞舞。气势雄浑。

邺城城头,袁绍与麾下仅有的大将高览。以及田丰,沮授。逢纪,郭图等人立在城头观看齐军的大建造。

“兵法十倍围之,而现在张爽分兵去救朝歌,剩下不过四五十万兵马,却敢四面合围,意图不放走一个人,实在是自傲自大的很。”

高览身为将军,十分气愤,然后对袁绍躬身道:“王上,请给末将三万精兵,出城去击溃张爽。”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览雄气虽然有,但却是有勇无谋的代名词。

袁绍听了心里边直摇头,但想着心中只剩下了这一员大将,只得叹气一声,说道:“张爽军强,四面合围,人心浮动,寡人能仰仗的只剩下了将军。如果将军出城,寡人就怕有人趁机谋害寡人性命。”

高览一听顿时觉得受重用,更放下了出城一战的念头。

“诺。”

郭图,田丰等人苦笑。

他们都知道,赵国已经完了。剩下的只有苟延残喘和困兽犹斗。

郭图,田丰等人曾经说,邺城城高墩重,粮食多广可以吃用三年,精兵十万,又有袁氏重恩抚恤,乃是赵国大本营。

可以镇守三年。

并用昔日三家分晋的时候,晋阳之战,赵氏面对强大的智氏,韩氏,魏氏的联军,坐守晋阳,百姓易子而食,将士枕尸而亡,人无背叛,终于在坚守了几年之后,获得了宝贵的胜利这个例子来激励袁绍。

但是前代例子,未必能顺利拿出来照猫画虎。更何况以前的赵氏乃是数代经营,抚恤百姓,富强民家,所以人无背叛。

而袁绍立下赵国,安抚的不是百姓,而是士人。

有句话说的好,“王者之国,使百姓富。霸者之国,使士大夫富。仅存之国,使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

当年赵氏堪比王者之国,而今日袁赵不过是仅存之国而已,根本不能媲美。

围堑十重,大将背叛,人心离散。纵使有强威如袁绍,大将如高览,也制止不住。在张爽围困邺城的第三天,就有将军路凡背叛。

“袁绍身拦王师,阻挡齐王去路,进退不明,死路一条。我们怎么能为他陪葬呢?”城东门外,路凡与左右数百人猛攻东城门。

因为出其不意,路凡又有不小猛力。猛烈大吼,帅厉士卒,终斩门突出,杀出城池去见张爽。

次日,张爽便命了路凡为将军,封千户。命他率领左右,去邺城城下叫阵。

并下诏书。

“逆贼袁绍胁迫忠义,偏将军路凡将兵左右,斩门突出,忠勇壮烈,所宜嘉异,进爵列侯,封千户。领兵为扫逆将军。”

大势将去,气氛如死一般沉寂。

赵国已经如同一处必定会被猛烈阳光蒸发的死海。虽然有人眷恋故国,忠义不想背叛。但更多的人却是想逃离这片死海。

将军路凡是第一个,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在这之后,连续有人背叛袁绍。

大的有跟将军路凡一样的领兵大将,小的有三五十人,静悄悄的爬下城池,投奔齐军。

在将军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