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醉(唐远)-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易摇摇头,赶紧否认:“敏月,为夫并没这样说,只是说这件事可能与你哥哥有关,并不是说就是他派人杀李显的!好了,不说这个了,狄尚书已经带人去往房州,相信他到了房州,很快就可以将情况查清楚的,说不定李显真的是因为重病不治而亡的!”
见贺兰敏月依然一副惊愕的样子,陈易只得再说道:“敏月,你的显儿表弟身体原本就不太好,再加上这些年受到的惊吓不少,韦氏的死对他打击也很大,我听人说,在房州时候他都成了惊弓之鸟,一听京中来人,就以为是太后要赐死他,怕的要命!如此情况下,得了重病,不治而亡也没什么奇怪的!你就不要去想这事了,反正你也想不明白!想为夫都弄不清楚事儿,你去想那么多干吗!”
见贺兰敏月依然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陈易不禁打趣了一句:“敏月,要是哪天为夫生了病,你这般关心就是了!嘿嘿,好了,我们出去吧!”
说着将贺兰敏月拥在怀里,在她意外中来了个一长长的吻。在僵硬了一会后,贺兰敏月也终于放下心思,与陈易热烈地亲吻起来。
陈易的抚爱、热吻每每总让她心旌神荡,即使成婚了这么多年也一样,很多时候,即使不开心,只要在陈易怀里靠一会儿,得他一个长长的热吻,那心情马上就会好转了。今天也是一样,在陈易的怀抱及热吻中,刚才的惊怕几乎没有了。
……………………………
从房州传来的消息很快就送到陈易身边。
李显被贬到房州后,陈易不可能不派人在李显身边监视的。
当然这种监视不是明正言顺的,而是偷偷的,因此人员不可能很多,也没办法做到实时监控。
武则天也有派人监视李显,武则天可以正大光明做这事,她所派的人员并不军情院的,而是另外的人员,主要是宦官,以服侍李显的起居生活而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过武则天派去监视的人,并未将李显所有的举动都监看好,就如李显最终身死的原因,也没能说个明白。
这些负的特殊使命的人,没有履行好他们的职责,也没照顾好李显。李显的身死,也预示着他们人生的悲剧到来,最终武则天将他们全都赐死。
陈易所派去的人员虽然没能实时监视李显的一举一动,不过在李显出现异样后,他们就马上进入紧急状态,千方百计地打探情况,并最终将大概情况摸清楚。
也就在李显身死的当天,他们就派了一个人,急赶回京,向陈易当面汇报了。
李显的死,当然不是真的因为生了重病而亡,而在染了病后,吃了一些药物后,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身亡的。起病时候,李显的病症并不严重,但越吃药,病情越重,到了后面想尽一切办法抢救也是回天透乏力了。
但这些药物是不是毒药还是个未知数,一切都要等狄仁杰查探清楚后才明白。
“公子,属下没能掌握有用的证据,证明这是什么人下的手,属下无能,请公子责罚!”
“这不关你们的事,我也没想到有人胆敢这样做啊!”
第七十七章我想去掌领军情院
随后狄仁杰的密信也送来了。
狄仁杰在密信中告诉陈易,李显的死他发现了异常,并且可以断定,李显肯定不是病重不治而亡,应该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手段。只不过做手段的人并不是给李显下了药,而是施了一些会让李显病情加重的药物,最终让李显不治身亡的。
而且,那些暗中对李显下手的人,行事非常周密,没有任何痕迹留下来,他也没能查到太多有价值的线索,而且服shi李显的那些人全被武则天下令杖毙了,没能问到情况。
可以说,他下这个断定,只是基于经验,及一些模糊的认定,并没有实际的证人证物支持的。
在仔细读了狄仁杰送来的信后,陈易已经能断定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所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隔墙有耳”,“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这些话都是瞎扯的,许多事si下商量了,就是不会传到其他人耳朵里,很多事偷偷做了,永远不会被人知道,只要你说的si密,做了隐蔽。
就像投毒杀人,很多毒物,人服下去后,很快就会在胃中分解,事后再怎么查,也是查不出体内残留有什么毒物的,就如后世时候著名的农药“乐果”一样,服下去后很快就会分解,即使人死后解剖尸体,也是检查不出毒物的。还有,一些药物本身不能说有毒,正常或者健康的人服下去不会有异样,甚至还有治疗效果,但要是有特殊病症的人用下去,很可能就是致命的。
要是有一个非常熟悉药物的人,给李显服了一些让人难以查觉异样的药物,或者毒物,偷偷将其谋杀,凭现在的科技侦查条件,根本不可能侦查的出来。
后世时候某部讲述神探狄仁杰的电视剧,把这位历史名人演成了神话般的人物,仿佛没什么案件是他破不了的。这纯粹就是扯谈,在非常多现代化侦查手段的后世时候,破案率都低的惊人,科技条件非常落后的古代,怎么可能有那样神奇的破案能力?
李显之死,狄仁杰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出来这个被废的皇帝是属于他杀,但却找不到支持此判断的依据。没有足够的证据,也不能下此定论,更没办法查出幕后真凶。
行凶之人肯定早就预谋好了,并且在事后花大力气清除痕迹,而且李显身边那些服shi的人全被盛怒的武则天处死了。什么证据都没有了,在狄仁杰抵达房州之时距李显身死已经好些rì子,可以说所有痕迹都被破坏的差不多了,要让狄仁杰将此案完全破获,那是不太可能的。
狄仁杰在密集中问询陈易,要如何向武则天禀报此事。
陈易在想了一整天后,给狄仁杰回信说,就依探查的结果报告,没找到有什么有用的证据,证明李显是死于他杀,也就是说,依据目前的探查,李显最大的可能是因病而亡,或者因药物没对症,导致重病不退,最终身死。
狄仁杰最后把与陈易所说差不多的报告交给了武则天。
其实不需要陈易的吩咐,狄仁杰也知道上呈这样的报告所带来的后果要轻一些。陈易和他说过,李显之死,很可能是贺兰敏之派人下的手,而贺兰敏之又有可能得武则天授意。虽然没办法将这一切证明,但李显已经死了,那就让他死吧,也不要太深究,至少陈易不想在现在与他们彻底翻脸。
李显之死,对于陈易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
这个李治和武则天所生唯一健存的落魄皇子一死,那基本没有什么人能取代李重润那小东西当皇帝了,李治还有几个儿子活着,但不是武则天亲生的,那几个儿子这些年都过的很惨,经常被武则天折磨,只要武则天在一天,那几个人就不可能有出头之rì。
因此陈易觉得,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贺兰敏之下手将李显除去,对于他来说,都是件好事。
但他也清楚,这件事很可能被人将罪名推到他头上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洗清自己可能被泼上的污名,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这件事的计谋。其实只要武则天相信,陈易觉得这不是问题。
要是狄仁杰提交的报告中,报告了找不到什么证据证明李显是被人毒杀的,应该属于因病死亡,那怀疑到他头上的人肯定不多。
但陈易也知道,总会有人将污水往他头上扑的,那些想毁他名声,或者想拉他下马的人,会借一切机会,往他头上栽赃的。
陈易所想不假,在狄仁杰将他探查的报告交上来,但人还没回来之际,读到报告的某些人借机将罪名再往他头上按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舅兄贺兰敏之。
在狄仁杰的报告以快马急送到皇宫中,交到武则天的手上后,武则天也在第一时间召贺兰敏之讨论了。“敏之,狄尚书所呈的报告,你也看了,真想不到显儿是因病而亡!”武则天很是感慨地对贺兰敏之说道:“这些年,姨母亏待了他,连他临死前,也没让他过上好rì子,再见他一面也没实现,姨母会内疚一辈子的!”
她在与陈易一番相聊后,基本认定这件事不是陈易所为,将怀疑的矛头对准了贺兰敏之。
只不过也没什么直接的证据证明李显之死与贺兰敏之有关。如今狄仁杰所呈的报告也是告诉了她,在经过一番详查后,终不能证明李显之死是因为下毒或者其他谋杀手段。
狄仁杰的报告虽然含糊,但没查出直接的证据证明李显是死于他杀,武则天也基本接受了这个论点,觉得李显真的是因为生活太清苦,身体条件差了,才染了病,还因医治条件差,病况加重,终不身亡的。不过她也不是完全相信这一点,总觉得这件事有玄机。
只是狄仁杰都查不出异端来,那也没太多办法了。
这些年狄仁杰查探清楚的大案要案可是很多的,可以说这位刑部尚书是公认的大唐第一神探,他都查不出具体案情的,那相信也没有其他人查的清。
要真李显是被人杀害的,那也只能说下手的这个人手法非常熟练,手段也非常隐蔽,周密的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武则天也不想再去细查,她觉得再查会带来更多不好的结果。
看过了狄仁杰所呈的报告,贺兰敏之大大地松了口气,他心里什么担心都没了。
但他也没就此罢休,而是再在武则天面前说陈易的坏话了。
“姨母,敏之仔细看了狄仁杰所呈这份报告,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武则天听了,心里为之一动,扬扬眉毛问道:“有什么地方不对,你与姨母说说!”
见武则天神情有所动,贺兰敏之微微有点高兴,马上趁势说道:“姨母,狄仁杰只是说,他没有查到有具体的证据证明显儿是被人毒杀的,据所查情况推测,显儿最大的可能是因病而亡。这是不是可以说,显儿还是有可能被人毒杀,只是没查到什么证据证明而已!”
“那当然有这个可能!”武则天对此并不惊异。
如果说李显真的是被人毒杀的,那她现在认为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并不是陈易,而是贺兰敏之。但无论是谁下的手,既然已经查不出案清的真面目,那她也不想追查下去。
陈易和贺兰敏之有几句话触动了她的心弦,那就是李显死了,对她称帝的事可是大有好处的。
可以说,如今除了小皇帝李重润外,李唐已经没有可以名正言顺可以当皇帝的人了,要是她控制了李重润,将朝政大权紧紧地掌握在手里,那就可以为所yu为了。想废小皇帝,那不是很简单的事。要让李重润没机会再活在这个世上,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并且不会让任何人发现异况。
只是她也遗憾,没有将事儿查探清楚,没办法打击一些对手或者潜在的对手,做些清洗的举措。
见武则天在听了他所说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贺兰敏之越加的兴奋,挥着手中那份狄仁杰的报告,如发现新大陆一样说道:“姨母,敏之觉得,这其中可能大有玄机,狄仁杰是陈易的亲信,会不会他发现了什么异端,指向陈易的,但不敢上报,为陈易隐瞒,因此上呈的报告也是含糊其辞!”
“姨母,敏之原本就反对让狄仁杰去领衔查这件事,就是担心他为陈易遮掩什么,看来敏之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敏之,你怎么好这样说话?”武则天皱起了眉头,打断了贺兰敏之的话,“在这件事上,姨母是相信陈易的清白,他应该没有插手这件事!”
“可是!陈易他掌握着军情院,那里面的人全是干秘密事的高手,要将杀人于死无形,易如反掌啊!”见武则天并没责怪他,贺兰敏之胆子也大了起来,趁势说道:“姨母,敏之觉得应该将军情院院正的职另委以他人,不要让陈易的那些亲信担任,不然军情院永远是听从陈易的令的!”
“那你觉得由何人去掌领好?”
“姨母,敏之愿意替姨母去掌领军情院!”
“不行!”武则天没犹豫就拒绝了,但也不想说重话,而是温言对惊愕的贺兰敏之说道:“敏之,这件事姨母会认真考虑的,一定会想办法削弱陈易对军情院的影响的!显儿之死,这也算是定论了,你也不要再si议什么了,可否明白?”
“是,敏之明白了!”rs!。
第七十八章武则天心思的变化
贺兰敏之离开仙居殿后,陈易也被武则天召进宫问话。
“子应,这是刑部狄尚书急送来了李显病亡案件的报告,你先看一下,看了再告诉本宫,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武则天将狄仁杰所呈的急报交给了陈易,在陈易伸手接过后,又道:“其实你看不看也一样,想必狄仁杰已经将此情况告诉了你吧?”
陈易接过武则天所呈的狄仁杰的报告,仔细地看了起来,嘴上也回着话:“娘娘,臣只是听到了狄尚书使人传回来的消息,其中详情并不知晓!”
这样的事也不要在武则天面前隐瞒了,狄仁杰肯定会有消息告诉他,这是公开的秘密,要是在武则天面前否认什么,那可是此地无银的感觉了。
因为知道了大概的情况,狄仁杰这份急报上所说内容陈易已经大部清楚,来回看了几遍,将所写的细节都瞄清楚后,再放下急报,看着武则天说道:“太后娘娘,臣觉得狄尚书在房州查案时候,是发现了一些异常,只不过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什么,因此只能认为庐陵王是死于急病!任何一个案件,要是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证据证明什么,那就不能妄下定论,更不能无端怀疑什么人,因此狄尚书这份报告只能这么写,也看不出更多的意思!”
陈易这样说,武则天早就意料之内了,也没什么神情的异样,只是用闪着精光的眼睛看着陈易,道:“子应,那依你推测,要是你是一个旁观者,你觉得会是谁,会对庐陵王下手?谁最想除去他?你不要顾虑什么,想到是谁就告诉本宫,本宫不会责怪你的!”
“娘娘,要是真的如你这般说,什么人最不想让庐陵王活在世上,那臣第一个猜测就是娘娘你!”
“什么?!”陈易的回答让武则天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看着陈易“你还是认为本宫下手除去显儿?没怀疑其他人?”
“不是!”陈易摇摇头“臣只是说,要是让臣说是什么人最想除去庐陵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娘娘你,但并没有说就是你,如今臣已经安全确信。这件事与娘娘无关,娘娘一点都不知情,就似臣一样!”
陈易这话让武则天心里的惊怒少了一点,但很不满意陈易最后那句画蛇添足般的话,很是忿忿地问道:“陈易,你怎么这样说本宫?显儿是本宫此前唯一健在的儿子,本宫再不容他,也不可能下手将他除去的……”不过在想到自己对付李弘、李贤这两个亲生儿子的手段时候武则天的话说不下去了。
陈易也知道武则天想到了什么,没接这话,以无言表示他对武则天以前行为的不评价。
武则天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下自己的情绪,再问陈易道:“陈易,本宫再问你,既然你认为最想将显儿除去的是本宫,那第二个最想除去显儿的会是谁?是敏之,还是你自己?或者其他人?”
“都不是!”在武则天略显的惊异中,陈易不急不慢地说道:“娘娘,要是以旁观者角度考虑,第二个最想除去庐陵王的应该是现在的小皇帝!只要庐陵王在一天,他的皇位就不太稳固,因此第二个想除去庐陵王的应该是他!只是他年龄太小,根本没有考虑这些事情的能力,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但他身边的谋臣可以!”武则天眼中闪射出异样的光芒,死死地盯着陈易:“据本宫所知,最衷心拥护李重润当皇帝的就是以你为首的那些人,那是不是可以说,因为你们怕显儿威胁到李重润的帝位,因此才要置显儿死地的?”
武则天反应如此之快让陈易有点吃惊,但还是很坚决地摇摇头,否定道:“娘娘,你这话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你的推理是错误的!”
“臣并不最坚决拥护小皇帝的人,如今朝中,坚决拥护小皇帝的是除了臣,还有敏之舅兄以外的那些人!当然,臣也可以说是拥戴者之一。但这并不能说,这么多拥护小皇帝即位的人,都不想让庐陵王死的!庐陵王当皇帝的时候,做出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甚至要将天下都让给韦氏家族的人,还不听众臣的劝谏,让众臣都寒了心,太后怒斥其荒唐,废了他的皇帝位,众臣都拍手称赞,可以说,即使庐陵王一直活着,也不可能威胁到小皇帝的位置的!臣也是不会这么想的!”
武则天听出了陈易这话中有话,依然将矛头绕回到他身上,暗指是她最有可能下手除去李显,因为她想自己当皇帝。如果她想当皇帝,将小皇帝控制或者消灭掉,那众臣还可以将李显抬出来,与她对抗。但要是李显死了,那就抬不出有力的人物与想称帝的她对抗的!
因为怕陈易再将事儿绕回到她头上,徒引不快,还要费口舌解释,因此她没在顺着陈易话的意思说什么,而是绕回到刚才的话头上,再问道:“你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拥护小皇帝的大臣可以基本排除作案的可能,那本宫再问问你,那敏之主谋此事的可能xing会不会比其他人更大?”
武则天故意把其他人咬的声音重一点。
陈易从武则天的话及声音高低上听出了此话的含义,微微想了一下后,还是点点头,没否认。
“娘娘,是的,臣觉得敏之舅兄作此事的可能xing很大,但狄尚书所呈的报告中并未查到任何证据证明是敏之舅兄派人下的手,甚至庐陵王身上连被他人所杀的直接证据都找不出来,臣也不敢如此推断!”陈易说着,看了看神情复杂的武则天,再轻声道:“太后,臣觉得,可能这事真的是因为庐陵王病重才导致死亡的!即使不同意这个认定,也没办法将事件事查的一清二楚了!”
武则天没接陈易的话,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继续问陈易道:“子应,要是你认为是敏之下的手,那你觉得他为什么要下手?”
陈易没和贺兰敏之一样,直接在她面前恶言对方,这让武则天感觉好了很多。
说实在的,一会前贺兰敏之在她面前一个劲地说陈易的不是,把李显之死全部怪到陈易头上,让她觉得很不舒服,甚至觉得这是贺兰敏之在故意栽赃,想借这件事给陈易安上个罪名。
而陈易并没直接说这一切肯定是贺兰敏之所做,即使将怀疑的可能再按到她头上,也没往贺兰敏之头上栽,看来这两个人的肚量还真的相差很多。
要不是贺兰敏之是她的亲外甥,还需要他为她做事,就因为这些说法,她就会迁怒于人了!
对陈易态度的改变也直接反应在说话时候的称呼上,她直接唤陈易的名,那表明她心里对陈易有忿忿,要是称“子应”那感觉上肯定是好一点的。
陈易当然从武则天对他称呼上感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也从中感觉到了她对他态度的改变,因此也大着胆回答武则天这样的问话:“娘娘,其实这很简单!”
“你这段时间一直在谋划自己称帝登基的事,要是臣的猜不错的话,敏之舅兄应该更在乎这件事,因为他是武家唯一的子嗣所存了,要是娘娘你当了皇帝,并准备将皇位再传给武家人的话,那敏之舅兄将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只要他这么想的,他就不希望庐陵王这个太后你的亲生儿子活在世上!”
话也不能说太多,只这几句,说完陈易就停下了嘴,不理会武则天神情的变化。
陈易这话让武则天内心无比的震撼,她是往这方面想过,但不敢再确定。
不过如今这样的话从陈易嘴里讲出来,她不可能不去当一回事了。
这些话说的当然很有道理,可以说,要真是贺兰敏之做了这件事,那陈易所说的肯定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要是查明真的是贺兰敏之做的事,那他也可以解释,这一切是为了她能够顺利登基而做的,那样她也不要责罚他什么。
一想到此,武则天心内涌上无比的悲凉。
她的心态已经和几年前完全不能相比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亲情的份量在她心目中越来越重,不再是为了权势可以完全无视亲情的年纪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内心已经有点厌恶不择手段的杀戮,这一两年,她时常为自己当年的狠毒而自责。要是贺兰敏之真的是为了她登基的事,为了他自己在她登基后有机会被立为皇嗣而去做这件事,将李显毒杀,那她会很内疚的。
虽然不是她指使贺兰敏之这样做的,但也可以说是她纵容他如此做的,前段时间,她不是授权贺兰敏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做事吗?她有点痛恨贺兰敏之这样做了!
只是她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何几年间心思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见武则天陷于沉思中,神se也不断地变化着,陈易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武则天情绪的平静。刚才这番话说到武则天心里去了,她才会起情绪的变化。
不过就在陈易琢磨武则天的心思间,武则天却收住了心绪,再问他道:“子应,本宫问你,要是本宫决定将军情院交给敏之负责,你认为怎么样?”
“娘娘,那绝对不可以!”
“为什么?”
“要是这样,那天下就会大乱的!敏之舅兄他……”
“唔,本宫知道了!”武则天没让陈易将理由什么的陈述清楚,就打断了他的话,又有点烦闷地挥挥手示意道:“子应,你先去吧,本宫累了,想休息下!”
“是,娘娘,那臣告退!”
第七十九章被气坏了
狄仁杰也在几天后回京了。
在当面向武则天禀报查探的经过后,也马上来找陈易说这件事。
“怀英兄,李显被杀这件事,真的查不出一点线索来吗?”
不待狄仁杰开口说什么,陈易开门见山说将心里的疑惑问出来了。
“是的,子应!”狄仁杰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并解释了原因:“某率人抵达房州之时跟庐陵王死亡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庐陵王所居之处该抹去的痕迹全都抹去了,且庐陵王的尸体已经入敛,再查也查不出线索来了!庐陵王身边服侍的人也全部被太后赐死,连情况也没什么可以问询的,在这方面某只能问询房州的仵作,所得线索大部都是从仵作嘴里而得,如此情况下,怎么敢做出明确的判断?”
“唔!原来如此,还真是难为你了!”陈易微微地叹了口气。
“这事事关重大,某更不敢妄下定论,只是也没太多办法!唉!这件查案,是某这么多年以来最窝心的!”狄仁杰说着,苦笑了起来。
此话不假,这么多年下来,狄仁杰查案无数,大多案件都是能找到破案所用的各种线索和痕迹,利用这些线索和痕迹,他基本能将案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怀疑中毒可以查验解剖尸体,至少死者身边的人可以亲自问询,从他们所说的言语中揣摩出大概的情况。
但这次,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李显的尸体不能解剖,身边服侍的人全被武则天赐死了,李显所居的屋子也被打扫干净,他只能问询在李显死后,检查过其死况的房州仵作,大概情况就是从仵作嘴里得知的。
他也不能完全断定仵作嘴里所说是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只能当作大概的参考。
不过在综合几方面的情况后,狄仁杰还是断定出李显的死疑因重重,只是所有一切都没办法探查下去,只能将情况综述及他的判断上报。
狄仁杰并不怕自己的断案如神的英名受到损害。
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没办法断明的案也会如实上报,请求上官或者朝廷另派员详查或者请罪。
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山外有山么,狄仁杰并不认为自己断案的水平是冠绝天下,没有人可以比有,相反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只是比一般人好一点,再者现在年岁也大了,又负着许多事,经常不能亲自去现场查看情况,需要他亲自负责的案件也不多。
实践少了,经验没办法累积,能力总是会下降的。
不过其他人却不是这么想的,至少陈易觉得,整个大唐朝堂上,断案水平超过狄仁杰的人是没有,再加上受到后世时候那部电视剧的影响,狄仁杰断案的水下都有点神化了,他不可能不受影响,因此总认为,只要狄仁杰断不出的案,其他人也没有可能查清楚了。
陈易也冲狄仁杰无奈地笑笑,又马上收住,轻声问道:“怀英兄,要是庐陵王是被人杀害的,那你觉得什么人最有可能下此狠手?”
“子应,某觉得一个人最有可能!”
“谁?”
“你的大舅兄武敏之!”
“为什么如此认为?”陈易满脸的惊异,“为什么你不认为是太后,而认为是我那位大舅兄?”
陈易觉得,只要他身边的这些人,推断李显的死因,那肯定是将怀疑的对象放在武则天身上,武则天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将李显弄死。
他们都认为贺兰敏之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也没有充足的理由下手。
但狄仁杰却这么肯定地下判断,陈易很是惊异。
“子应,太后只有这么一个正常的儿子了,她怎么会忍心再下手除去呢?”狄仁杰一副波澜不惊的神色说道:“太后即使想称帝,庐陵王也对她构不成任何威胁,庐陵王无论死活,也不会影响她是不是想称帝,但对于武敏之来讲就不一样!”
“要是太后称帝,在立皇嗣的人选问题上,基本不可能考虑立他,第一顺序人肯定是庐陵王,再是如此的小皇帝,只有这两个人都不在了,才有可能立他!他不可能不想当皇嗣,不然不会这么不遗余力地替太后摇旗呐喊!要是太后当上了皇帝,又不立他为皇嗣,那他不是空欢喜、空忙一场?”
“因此,为了自己能在太后称帝后被立为皇嗣,他肯定会想办法将庐陵王除去!如果太后废了小皇帝,自己登基称帝,那小皇帝的性命也将不保,武敏之肯定会对其下手的!”
这话让陈易大吃一惊,贺兰敏之想对李重润下手,这是他没想到的。他觉得,最想对小李重润下手的应该是想当皇帝的武则天,而不是贺兰敏之。但现在听狄仁杰如此一说,马上认定面前这家伙所说是不错的,只要李重润头上的皇帝荣耀没有了,那他注定会成为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其实这几个月来,陈易所派出保护李重润的人已经阻止了好几次小家伙暗中遭受的黑手,只是没查清楚黑手是哪边伸过来的。
这些黑手并不是想杀李重润的,只是想让小家伙成长的过程中多些磨难、伤病,陈易觉得只要他严加防备,应该能避免。
但听狄仁杰刚才这么一点,他马上觉得事态很严重了。
李显已经死了,一些人的目标肯定对准了李重润这个小家伙。作为大家公认的李显的唯一儿子,又是如今的皇帝,李重润肯定是许多人特别关注的目标,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目的的人。
狄仁杰的话说的不错,小家伙很可能是李显死后,接下来一些人要特别对付的目。
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陈易马上就下决定,要再加强对李重润的保护,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给任何想加害小家伙的人有机可趁。
如今李重润身边已经全部换了他的人,接下来还要加强小家伙身边的防备,无论哪方面的人,都要给他备足。
防刺杀的,防止投毒的,防止以药物或者其他方式加害的。
军情院培养出来的几方面人才,都要配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