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唐(唐远)-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哥舒翰在潼关的威望无人可以取代,就是仅仅他被挟持投敌这件事,也有足够大的能量让原本就瓦解的差不多的军心走向崩溃。
军心完全瓦解了,再有声威者也无法凝聚斗志,齐心卸敌。
更不要说没了哥舒翰的潼关城,根本没有人可以统御这近万残兵败将,即使他奉皇命来也没可能,不通过哥舒翰,根本没有哪个将领会鸟他这个杨国忠的儿子。
说不定还会有人趁机攻击他,将他杀了也不定。
要是路上再耽搁一会,或者他不如此急令军士赶路,那后果是没办法想象的。
杨晞也庆幸刚才没在城门与庞忠纠缠太久,听到消息后直接领兵闯进城了,要是再和庞忠扯几句,说不定就来不及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现在看来,上天还是挺眷顾他的。
他手下的三百名亲兵及李福德所领的一部军士,还有庞忠所率的几百名军士已经冲到这里,并将挟着哥舒翰的火拔归仁及他手下人团团围住,军士们手中的弓箭全都拉满,对准火拔归仁等人。
杨晞知道他已经可以扭转局势,火拔归仁再神勇,也不可能抵挡住几百支箭矢的近距离射击。
只要庞忠不和火拔归仁一样,准备投敌。
要是庞忠也起这样的心思,那他可能会失败。
但肯定比哥舒翰被火拔归仁成功挟持出城结果来的好!
看到一群手持火把的军士以很快的速度将他们围住,火拔归仁大吃一惊,想不到将哥舒翰的亲兵全部斩杀了,竟然还有人去通风报信,这下麻烦大了。
在看清挡住自己面前的那名少年将军是何人后,火拔归仁更是震惊。
因为他看到领军人儿竟然是杨国忠最小的儿子杨晞。
杨国忠现在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在得势后行事高调,他的几个儿子也不低调,几乎每个儿子都有几件曾轰动一时的事情做出来,杨暄当年科举事件曾经成为所有长安士子嘴里的笑谈,杨晞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以前所做的事没有几个哥哥那样轰动而已,杨家子弟在长安权贵层中知名度是很高的,作为燕山郡王的火拔归仁当然认识杨国忠的所有儿子。
杨国忠的儿子会出现在这里,火拔归仁当然马上明白,这肯定是朝廷派出的救援人马抵达了,心里更叫苦不迭。要是知道朝廷这么快就派出了救援兵马,他也没必要走如此险招,挟持哥舒翰投敌。
朝廷如此快速度派兵马增援潼关,应该是可以守住潼关天险的。火拔归仁是做梦都没想到,昨天傍晚时分,他们刚刚溃败回潼关,晚上天还没亮,刚刚凌晨时分,朝廷救援的兵马就抵达潼关了!
依他所想,朝廷即使想派兵马救援,最快也要到第二天中午,甚至傍晚时分才会抵达,那时候潼关肯定已经被安禄山的大军攻破。正因为如此悲观地论断,所以他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并在召集一些亲信人物密议了大半夜后,终于在后半夜、接近天亮时候采取行动,将哥舒翰挟持。
将哥舒翰控制住后,再以哥舒翰的名义传其他将领过来议事,一并将这些人都控制住,从而将潼关城掌握。献潼关城,再挟持着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将领投降,必定会得安禄山很丰厚的赏赐的。
但此时的火拔归仁却是肠子都悔青了,悔不该如此草率下决定啊!
但现在已成骑虎之势了,当然也马上做出应对,拔出手中的长剑,指向哥舒翰,大声喝令道:“你们赶紧散开,放下武器,不然本王一剑就杀了哥舒翰!”
随着火拔归仁的喝令,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及军士也都拔出了武器,围成一圈。
杨晞丝毫不理会火拔归仁的威胁,“咣当”一下拔出腰上的长剑,指向火拔归仁等人,大喝道:“陛下令本将率军驰援潼关,抵御叛军,尔等竟然挟持哥舒元帅投敌,与叛军同流合污,还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要是胆敢伤害哥舒元帅者,杀无赦!放下武器者,本将可以饶你们不死!”
说话间手中的长剑从火拔归仁方向移开,指向那几名挟持哥舒翰的军士。
杨晞所领的军士及庞忠手下的兵马全都拉起了弓,箭尖全指向被围在中间的火拔归仁及他的手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任何人都能感觉到的杀气。那几名挟持哥舒翰的军士被杨晞的气势所迫,骇于那数不清军士手中弓箭的威胁,拿刀的手及站立的脚都在颤抖,一副不知所措、被吓坏的样子。
看到以兵势威胁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那几名挟持哥舒翰的军士向火拔归仁投去求救的眼神,杨晞再次大喝道:“尔等马上放下武器跪地请降,本将还可以饶你们不死,要是你们继续做以下犯上、挟持哥舒元帅的谋逆之事,休怪本将不讲情面,将你们全都处斩了!”
杨晞说话间凌历的气势及这番话语还是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火拔归仁手下几名将领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拿着武器的手在不停地颤抖,剑尖也从开始时候的指向杨晞及他身边的亲卫变成了垂向下。
但火拔归仁已经完全豁出去了,他完全清楚,原本就想除去哥舒翰的杨国忠,在这种时候肯定想借刀杀人了,奉命而来的杨晞定负有重责哥舒翰的命令,拿哥舒翰威胁杨晞肯定是收不到效果的,要是他敢反抗,杨晞一定会马上下令攻击,将他们乱箭射死的,也只能采取其他策略,当下把手中的长剑指向杨晞,向着一副荡然神态的哥舒翰很悲愤地吼道:“哥舒元帅,你看朝廷派杨国忠的儿子来收拾你了,你还赶紧下令你的部下,将此小贼擒下?他一点不顾及你的生死,这次奉命来,肯定是要取你性命的,朝廷都这样待你了,你还要愚忠于大唐吗?”
“火拔归仁,你既然知道了朝廷要重责哥舒元帅,那你拿他的性命来威胁本将不是成笑话了吗?你将哥舒元帅杀了,倒是可以成全他的名节,相信任何人都会希望你这么做的!”杨晞持剑指着火拔归仁,冷冷地说道,“我也可以告诉你,你杀了哥舒元帅,成全了他的名节,但你会被乱箭穿心而心,你所有的家人也会被诛杀!你身边那些人也会落个和你一样的下场,他们的家人也会如此!”
“咣当……”连续的兵器落地声音响起来,有不少人手中的兵器被吓的掉在地上,一些人害怕的都软在地上了。杨晞所说一点不假,要是他们胆敢反抗,结果就是和杨晞所说一样!
火拔归仁持剑的手也在不停地颤抖着,他的家人全部在长安呢……
王晨如此赤裸裸的威胁不但让火拔归仁及他的手下震惊,连被挟持的哥舒翰及一边的庞忠也是如此,哥舒翰有点万念俱灭的味道,不过又释然,甚至有点轻松的感觉起来,长叹了口气后闭上眼睛,不再理会两方人马的对阵!而庞忠却是很愤怒,对杨晞不顾哥舒翰生死而产生的愤怒!
就在庞忠还未将心中的愤怒发作出来之前,杨晞对身侧的杨东、杨正及其他几名贴身亲卫使了个眼神,几名亲卫头目会意,松开了手中拉紧的弦,几支箭随着“嗖嗖”声朝着挟持哥舒翰的那几名军士身上射去,随着几声惨叫,持刀挟持哥舒翰的几名军士应声倒下。
场上所有人都被震惊了,而此时杨东和杨正已经率领着身边的亲兵从两边包抄过去。
趁火拔归仁分神期间,被亲兵家将护卫着的杨晞突然暴起,一声怒喝中,策马朝火拔归仁急冲过去,在所有人的惊讶和意外之中,手起剑落,锋利的长剑划过火拔归仁的喉咙,火拔归仁只来得及发出半声惨叫,就倒地不起,鲜血从其喉间喷涌而出,抽搐了几下后,就不动了!
身死的火拔归仁眼睛睁的大大的,满是惊惧,他肯定没想到,杨晞只说了几句话,还会突然痛下杀手,将他这位皇帝李隆基钦封的燕山郡王斩杀,难道看不出来他已经在犹豫了吗?
但他已经完全没可能将杨晞的心思弄清楚了!
而这时候,几名手中依然持着武器,守在哥舒翰边上的火拔归仁手下也被杨晞身边的亲卫斩杀了。
挟持哥舒翰的军士一下子被杀光了,没再有人威胁他性命的哥舒翰马上被人保护起来。
“谋逆者,人人得而诛之!”杨晞将手中的长剑在火拔归仁的身上用力地擦了几下,抹去剑身上的鲜血,并不归鞘,而是指向被他的亲兵围住,看到火拔归仁须臾间被斩杀而吓的目瞪口呆的其他从犯,“尔等若不跪地投降,杀无赦!”
“咣当……”
“咣当……”
随着数声长剑落地的清脆响声,跟着火拔归仁挟持哥舒翰的那些人,全都弃了武器跪在了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六章哥舒翰的支持
(看起来有希望上首页榜单,书友们多投几张推荐票支持下吧,非常感谢!)
杨晞如此果断地斩杀了火拔归仁,制服了其他图谋不轨者,不但让他的大部亲兵家将惊讶不已,连哥舒翰及庞忠都惊呆了。
杨国忠的这个小儿子,还真的杀伐果断,心狠手辣!
哥舒翰和庞忠也明白了过来,刚才杨晞那番无视哥舒翰的话,只是让火拔归仁分神而已,并不是想置哥舒翰于死地!
不然杨晞的手下不会在第一时间就将挟持哥舒翰的那些军士射杀,并将他保护起来的!
命令手下的亲兵将跪在地上的那些人全部捆绑后,杨晞立即命令李德福及庞忠马上率手下军士赶往南门,“李将军,庞将军,你们速带手下军士赶往南门,清除火拔归仁的余党,本将命令你们,无论花什么代价都要将南门控制住,不得有失!要是有反抗不从者,杀无赦!”
“啊!这……”李福德大吃一惊,这个时候杨晞竟然会命令他去接管南门,要是他率军离去了,哥舒翰和庞忠想对杨晞不利,那凭杨晞身边的几百亲兵,怎么可能应付得了?
他看看杨晞,再看看庞忠,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李将军、庞将军,还不快去?你们想抗命吗?”杨晞再次威严地再次命令道。
他并不担心哥舒翰和庞忠会对他下手做点什么,刚才他斩杀火拔归仁的举动足够震撼他们了,不至于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他也不担心李福德所领的一千五百人马控制不住南门,火拔归仁的主要手下人物不是被杀就是被他擒获,留守南门的至多一两名得力手下,突然杀过去,那些人肯定抵挡不住的!
他令庞忠一道过去,只不过想试探一下哥舒翰及哥舒翰的这位手下对他的命令会有何反应,来一个先声夺人而已,并不指望庞忠现在就完全听从他的命令。
“你们听从杨兵马使的命令,速去南门!”杨晞命令完后,哥舒翰竟然意外地说了一句。
“是!杨兵马使,末将遵令!”李福德犹豫了一下,还是领命而去,率一千五在军士急驰南门方向而去,留下剩余的一千多军士给杨晞。
一边的庞忠犹豫了一下,在马上对哥舒翰行了一礼道:“哥舒元帅,末将尊令,马上去南门,南门万不能失,不然叛军攻来,潼关必失!”说着也不待哥舒翰回应,立即率军追着李福德而去。
看着火把的长龙往南门方向而去,震天的马蹄声由近而远过去,杨晞长长地松了口气。
李福德、庞忠率手下军士快速往南门而去后,杨晞这才将手中长剑归鞘,并跳下了马,走到哥舒翰面前,恭敬地施了一礼:“末将新任潼关兵马使杨晞拜见哥舒元帅!”
在哥舒翰下意识般地回了一礼后,杨晞再道:“哥舒元帅,末将奉陛下之令,率三千兵马急救潼关,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随后会率大军数万驰援,最快今天傍晚时分即可抵达!军情紧急,闲话末将也不说了,还请哥舒元帅在南门平安后,传令各领军将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重新布置潼关的防务!”
见哥舒翰惊疑不定,杨晞长叹了一声,“哥舒元帅,末将知道家父与你有些过节,但现在局势危急,即使有天大的过节也暂时不要去考虑,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想尽办法,将叛军阻击在潼关城外,不让叛军趁兵势正盛时候,攻占潼关!末将率手下军士,连夜急进近三百里路,就是怕潼关有失!不然……”
哥舒翰到底不是一般的人,他可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一步一步爬到现在这个位置,归附大唐这些年,也明白了许多为官之术,看到杨晞这副果决的神情,如何还会再顾虑什么,在长长地吁了口气后,道:“杨将军,你来的正是时候,本帅想不到朝廷会这么快派人马救援潼关,还请杨将军随本帅入帐,商量重新布置潼关城的防务!南门的事你就不要担心了,有庞、李两位将军率军过去,肯定不会有失!”
可以说哥舒翰被刚才杨晞那果断处置火拔归仁的动作骇住了,也有点惊于杨晞所流露的凌厉气势!他知道,杨晞身上流露的这种杀伐果断的气势,没有经历过许多生死是不可能流露出来的!
但他不明白的是,杨晞是长安城内挺有名气的纨绔,才情、武艺虽然算是不错,但从未入伍从军,也应该没杀过什么人,但为什么这个少年人身上会流露出这种骇人的气势呢?
在哥舒翰的疑惑中,杨晞上前搀搀住他的手,扶着哥舒翰往他那充作帅帐的屋子走去时候,还小声地说道:“哥舒元帅,其实末将知道父亲的提议是错误的,现在我军需要做的就是守好潼关,与叛军对峙,消耗其实力,并将其拖住,待各地勤王之师抵达后,才可以与叛军决战!潼关万不能失,不然长安危矣!只是现在局势已经这样,再追究以前也改变不了现实,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守住潼关,不让叛军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余事待潼关守住后再说吧!”
哥舒翰原本有亲兵数百,但在兵败时候损失了大部,最终只剩下三十几名,这三十几名亲兵刚才全被火拔归仁杀害了,身边暂时连个照顾搀扶的人都没有,杨晞当然义不容辞地去搀扶了。
杨晞没有让其他人上前扶哥舒翰,而是亲自搀扶着哥舒翰回帅帐,这让哥舒翰更是意外。
杨国忠的这个儿子,怎么会这样待他?
没有任何指责他兵败的话语,而是说了他此前数次上奏朝廷,需要全力守住潼关才是上策的言论!
这还是杨国忠的儿子吗?
疑惑之下让哥舒翰忍不住数次侧头看杨晞的神色,没看出这个少年人有诈他的样子后,稍稍松了口气,也不再去顾虑什么,回答杨晞的话道:“杨兵马使,要是你父亲也这样认为,建议朝廷倾全力守潼关,而不是令本帅出关作战那就好了,也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本帅知道,朝廷已经任命你为潼关兵马使,那你肯定还带有免去本帅所有职务,押回长安处置的诏令!某兵败了,也甘愿接受朝廷的任何处置,还请杨兵马使下命令吧,某会将潼关城的防务移交给你的!”
哥舒翰说话间自称的改变,让杨晞感受到了这位老将已经接受了他这个新任的兵马使的到来,不会再使绊脚,并愿意向朝廷认罪的意思,这让他再松了口气,也马上说道:“哥舒元帅料对了一点,那就是朝廷确实下诏免去了你所有的职务,但并没令末将将你押回长安治罪,只是令你以白身投军,将功赎罪!不过末将知道,要守住潼关城,无论如何都是少不了哥舒元帅你的!虽然今日末将领军到来,还带来了圣命,但你依然是指挥潼关防务的最高长官,要如何布置,一切都听你发号施令!”
看到哥舒翰一副不解的样子,杨晞苦笑了一下,也直言说道:“哥舒元帅,想必你也明白,要是没有你在,我这个兵马使即使怀揣皇帝的诏令,也是指挥不动潼关城内很多兵马的,那样潼关城必定守不住!大敌当前,无论有什么个人恩怨都应该放到一边,齐心御敌!希望哥舒元帅也是如此!”
“杨兵马使,你的肚量可比你父亲不知道要大多少了!”哥舒翰停下了脚步,苦笑着以一副古怪的神色看着杨晞,再道:“不过某预感到了,朝廷令你这样一个少年人领军救援,还真的选对了人,要是其他人率军救援,现在的潼关城已经一片混乱,某也被火拔归仁挟持出城都不定!即使能在这个时候赶到,也不一定敢如此果断除去火拔归仁!呵呵,某听从你的劝,将所有个人恩怨都放到一边,齐心御敌,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下,待潼关城守住了,你再押某去往长安,某会在陛下面前请罪的!”
哥舒翰转眼间心态就这样改变了,杨晞很意外,当然更是大喜,忙说道:“哥舒元帅能以国事、军事为重,置个人恩怨与安危于度外,末将甚是感动,待潼关守住之后,末将定会亲自护送哥舒元帅回长安,在陛下面前力陈战事经过,恳请陛下恕你之罪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哥舒元帅又是奉朝廷命令出关作战才导致失败的,罪责不能全由你一个人扛!”
哥舒翰将杨晞这话理解成了一种讨好,甚至暂时对他的“蒙蔽”,也没在意,呵呵笑了两声后,道:“那是后事,待潼关守住后再说吧!不过,现在朝廷已经免了某的元帅职务,那你也不要再称我元帅了,潼关的防务也以你为尊,一会某会令所有将领过来议事,让他们一定要听从你调遣的!想必这些将领还是会给某这个薄面的!希望杨兵马使能指挥人马,守住潼关!”
其实哥舒翰自己也不是完全知道,他为何会在一会间就改变了对杨晞的态度,会这般说话!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七章初步部署
(求收藏、推荐票,求一切支持!)
明显感觉到哥舒翰态度及说话语气改变的杨晞,心里再松了口气,也马上说道:“末将已经在陛下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定守住潼关,将叛军阻于关外,要是做不到,定当以死报国!”
杨晞说的很傲气凛然,让人动容,不过他又马上补充了一句:“当然末将知道,当凭喊口号是守不住潼关的,要想凭现在这些残兵败将守住潼关,难度是非常大的,必须做出周密的布置!还好,现在叛军还没有攻至潼关城下,我们有时间做出应对!”
哥舒翰所部在败退时候,有几部人马,如王思礼、庞忠等将虽然也溃不成军,但富有作战经验的他们,在后退时候还是沿途布置路障,以阻缓叛军的追击,现在看来,还真收到了效果!
就在杨晞亲自搀扶着哥舒翰往其帅帐方向走去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不过并不是很响亮,并且很快就轻下去。看到杨晞回头张望,哥舒翰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容,道:“杨将军,你别担心了,南门无虞,已经重新被控制,一会就有人来禀报了!”
在两人相扶着走进帅帐时候,哥舒翰问了杨晞一句:“杨兵马使,依你看,要守住潼关要怎么布置才妥当?”
“如何防守,末将想与哥舒元帅细细商量,听取现在潼关的情况后再发表意见,但末将觉得有几点是现在必须做的!一是清除禁沟中的尸体,让禁沟恢复阻敌的功能,还有一点就是……”杨晞说着,顿了一顿才道:“依末将所想,现在应该派一部人马出城,在灵宝往长安的通道上埋伏!”
“什么?设伏?”哥舒翰吃了一惊!
“你为什么这么想?”听杨晞这样说,哥舒翰大吃一惊,皱着眉头质问道:“杨兵马使,你要知道,现在潼关城内除了你带来的那三千人马,其他都是残兵败将,根本没什么战力,要是再派人马出城伏击,先不说会不会有效果,但肯定会导致防守潼关的军士数量减少,贼军来攻时候出现慌乱!要是伏击失利,那更加会引起慌乱,导致军心不稳,说不定潼关守军不战而溃也有可能!”
“哥舒元帅说的非常在理,但末将觉得,还是有必要在城外设置伏兵,”面对哥舒翰不客气的质问,杨晞附和了一句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解释道:“末将想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说想借此有效杀伤叛军,只是起到迟缓叛军行进速度而已!想必哥舒元帅也明白,现在叛军肯定在往潼关扑过来的途中,随时可以抵达潼关城下,要是他们途中遭遇伏击,肯定会起疑惑,怕遭受官军大队人马的伏击,而会放慢行进速度,并想办法打探清楚情况再作后续安排。要是此等事情发生两三次,那可以为我们争取调整潼关兵力布防的时间,甚至能挨到陈玄礼大将军后续大军抵达也不一定!这只是疑兵之计!”
杨晞接着把他更深层次的想法都说了一下,一些细节方面都做了解释!
听了杨晞的解释,哥舒翰陷入沉思中,并没马上发表意见。
见哥舒翰有点被他说动了,杨晞继续陈述:“哥舒元帅,要是伏击的人马是末将带来的援军,甚至打上末将‘杨’字旗号,那叛军会起疑惑;要是他们知道朝廷的援军已经抵达潼关,那会更加顾虑,甚至放弃立即攻打潼关的决定都有可能!末将知道,凭现在潼关这点兵力,这点残兵败将,要守住潼关,难度非常的大,关外的禁沟又被尸体填满了,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可用之法,迟缓叛军攻城速度!”
杨晞说完,一双闪着精光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哥舒翰,没有一点退让之意,也没有一点怯色。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真诚,换取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将领的信任。得不到哥舒翰及王思礼、庞忠等人的信任和支持,凭他所率的三千人马,要将潼关城守住,难度可比登天。大概的估计,潼关城外有叛军近十万,凭三千人马对付十万,要想取得胜利,守住潼关,谁也不会相信,他自己也是!
除非他率领的是一支装备了现代化武器,就如后世时候他指挥的部队,装备有各种枪械、手雷甚至火炮等武器,不然最终的命运就是城破人亡!
在冷兵器时代,特定情况下,三千和一万三千,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可能相差好几个能量级!
更何况,与哥舒翰及他麾下的部将处不好关系,会处处受掣,三千兵马的威力也发挥不出来!
哥舒翰有点吃惊,震惊天杨晞会这样说。派人出城伏击,延缓叛军行进速度,为守城的布防争取时间,并且令杨晞自己所率的人马出城去设伏,哥舒翰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话,认错了人!
面前这个真的是杨国忠的儿子吗?完全不像!
但仔细辨认,又没一点错,面前这个一身戎装的少年人正是杨国忠最小的儿子杨晞。
长叹了口气后,哥舒翰收起了刚才惊愕的样子,点头认同了杨晞所说的:“杨兵马使,某认可你的提议,可以派几支人马出城在险要位置设伏,以延缓叛军的攻击速度!另外,禁沟内的尸体某已经令军士在清理了,只不过里面堆积的尸体太多,要全部清楚完毕需要费很多时日,但叛军不可能等待这么多日子才会攻城的,所以只能清理多少算多少了!”
“有两个办法可以很快将禁沟内的尸体清理完毕!”杨晞说着,伸出两个指头,“一是以大火冲。要是有大水可引,很快就可以将禁沟内的军士尸体冲走;还有一个就是用火烧,浇上油,堆上干柴,一把火就可以将里面的尸体烧成灰!但这两个方法难度都非常大,潼关附近,并无水可引到禁沟里,除非天降暴雨;以火焚烧,很可能让军心生变,毕竟禁沟里面的那些尸体都是我大唐军士的,不是叛军,许多都是幸存者的同伴,将这些人的尸体烧光,很可能会让军士起怒,甚至生变!”
“唔……”哥舒翰听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接着一声“报”后,马上就有两个人先后闪身进屋。
不是别人,正是刚才领命去掌控南门的庞忠和李福德。他们在以凌厉的手段控制了南门后,将南门的防务交给各自副将负责,自己跑回来向哥舒翰和杨晞报告情况,并接受新的任务。
见两将进来,并报告了已经成功将南门控制住后,杨晞不待哥舒翰有什么吩咐,马上命令李福德道:“李将军,你立即率五百人马出城,在城外择一处险要地段设伏,以延缓叛军追击的速度,为我军重新布防争取时间,并打上本兵马使旗号!注意,不要恋战,一接触射完几轮箭后就撤退,并令你的副将率一千军士,在相隔你的设伏地一段距离的地方,再设一个伏击点,再以一部军士,在第二个设伏点以远,以马尾拖拽树枝回来奔跑,尽量扬起更大的尘沙!如此几次后,就可以撤回城里来!”
见李福德和庞忠都是一副疑惑的样子,杨晞只得耐着性子继续解释,将他如此做的原因讲了一下,也就是唱一出空城计,方法与当年李世民率军以疑兵之计解雁门之围差不多,目的只是想叛军知道,朝廷援救潼关的人马已经抵达,敢于主动在城外伏击叛军,让叛军有顾忌,不敢大胆追进。
经过了杨晞一番解释,李福德终于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了,但他还是犹豫。并不是说他不尊杨晞的命令,只是担心杨国忠的这个小儿子在城内出现意外,而不敢马上答应。
对于他来说,守住潼关的意外远没有保护好杨晞的安全来的重要,丢了潼关,他也基本不会受责,但要是杨晞没保护好,被哥舒翰及他的手下当作人质擒拿,那罪就大了,杨国忠怎么可能会放过他?
李福德很想不明白,杨晞为何会如此安排,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他和刘光庭所领的人马,应该是杨晞最可以依仗的兵力,在抵达潼关后,杨晞竟然一点都没这样考虑,让他和刘光庭率军护卫在身边,而是令他们马上执行任务。刚才就令他率军夺取潼关南门,现在又命令他率一部人马出城设伏,迟缓叛军的行进速度,而刘光庭还有潼关城外收拾溃兵。
把他和刘光庭都派出去,城内还让什么人领军护卫啊?
因为有这样的顾虑,在杨晞宣布完命令后,李福德忍不住犹豫了!
杨晞见李福德犹犹豫豫,不禁“大怒”,“咣当”一下拔出腰上佩剑,指向李福德道:“李将军,你要是胆敢抗命不尊,休怪本将不讲情面,军法从事!”
“是,末将尊令!”被吓了一跳的李福德只得挺直身子,大声领命!
“记住,不可恋战,但一定不要让叛军看出端倪,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迟滞叛军的攻击速度,不然本将也会责罚!”
“是,末将一定完成使命!”李福德行了一礼后,大步跑了出去,布置去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八章没想到的人
在李福德领命出去后,庞忠在看了哥舒翰一眼后,上前对杨晞作礼请命:“杨兵马使,末将也请求率军出城设伏!汉潼关城是一处极佳的设伏及防守地,要是在那里设置兵马,至少可以迟缓叛军半天行进速度,甚至更久!哥舒元帅,杨兵马使,末将愿离五百人马,在汉潼关城抵御叛军!”
如今的潼关城是隋朝时候所修,可以称之为隋潼关城,汉潼关城在现潼关城的东南方向约几里处,设在潼关塬头上,长洛大道到原望沟间。汉潼关城城北就是黄河边,无路可通,只能绕道塬上才能通过。
过汉潼关城,从它的西侧下到禁沟底部,再北行才能进入现在的潼关城内。要是关闭汉潼关城门,就能横断长洛大道。而汉潼关城城东是原望沟天堑,猿猴都难以攀越,更不要说人,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