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唐(唐远)-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与其他各部一道,将叛乱彻底平息。”

“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率麾下将士奋勇作战,一定会彻底击败叛军,还天下百姓以安宁,不让陛下失望的!”

看着傲然而立的杨曦,李隆基脸上露出赞赏之色,“四郎,朕可希望早日接到你传来已经平定叛乱的捷报,到时朕一定会予以你重赏的。”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杨曦再次大声应命,并趁机告辞:“陛下,臣今日要说的事已经说完,还有一些军务要处置,这就告退。”

李隆基也没挽留,挥挥手道:“那好,四郎,你就先去忙吧!”

“陛下,娘娘,臣告退!”杨曦再向端庄在殿上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作了一礼,即转身大步离去。

在向杨玉环行礼时候,杨曦分明看到这个女人眼神中流露出的一丝不舍,心中也是暗笑。

出了宫后,杨曦长长地吁了口气。一阵风吹来,他感觉到了背上嗖嗖的凉意,这才明白,刚才自己紧张的有汗出来了。好险,看来与别的女人偷情是件高危的活动,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故,以后尽量避免去做。即使真的要做,也要事先做好准备,以免危险出现。

…………………………

“曦儿,为父其他并不希望你继续率军出征,为父是怕你继续指挥军队与叛军作战时万一作战不利,那朝中一些对我们杨家有成见的人,会马上跳出来指责,要陛下治你的罪,陛下或许会顺了这些人的意,对你施以惩罚的!”魏国公府,用来商量机密事的书房内,杨国忠对杨曦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杨曦明白杨国忠的担心,不过他并没太在意,马上劝慰道:“父亲,不完全不要担心,孙孝哲部数次遭遇孩儿的算计,遭到了重创,已经完全不足惧,虽然年后又尹子奇的增援,但叛军士气已经大受影响,他们在人数上也没比我们多了,现在前方装备的威武大将军炮及手雷数量更多,他们如何能获胜?孩儿此去,只是再捞取更多军功而已。父亲你就相信孩儿吧,孩儿一定会取得更多的胜利,再得陛下奖赏的,相信父亲也会从中受益。”

据最新的探报,叛军主将孙孝哲被安禄山召回洛阳一顿痛骂后,神奇地没被重责,还再委以他领这部人马之职。只不过安禄山止了尹子奇攻击江淮的军事行动,令尹子奇率军支援孙孝哲,先击败杨曦部再说。谁都知道,杨曦要是击败了孙孝哲,那马上就会挥军东进,攻打洛阳的。

如今的洛阳,只有不到八万人马镇守,孙孝哲部要是作战失败,那洛阳也就危急了,因此安禄山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想将杨曦部解决了再说。要击败了杨曦的人马,那叛军接下来就很好布置了,一部可以马上西进,攻取潼关,再取长安,另外的人马还可以继续攻打江淮。

听了杨曦如此说,杨国忠稍稍松了口气,杨曦的自信让他心里的担心少了一些,但还是担忧:“曦儿,为父相信你能击败孙孝哲,你已经在他身上取得了数次的胜绩,其部已经对你有忌惮了。但为父担心你率军攻打洛阳会有麻烦,要是攻打洛阳失利,你此前立下再多军功,也不一定能抵消罪责的。”

“父亲,孩儿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将十万重兵把守的陕郡攻取,攻打洛阳必定会在其他地方的叛军大部被消灭后,那时候洛阳城下会云集更从的王师,安禄山的残兵败将,如何能抵挡的住?朝廷也下发了招抚诏令,叛军大势将去之时,定会有很多墙头草倒戈的,父亲你大可不要担心洛阳不能攻下!”

“但愿如此!”杨曦说话间的自信让杨国忠感觉又好了一点。

“父亲,你什么也不要担心,郭子仪、李光弼部攻打范阳,必定会取得战绩,洛阳肯定会被收复,”杨曦越加的有豪气了,“孩儿定会生擒了安禄山,献俘于宗庙,替父亲再长一次脸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杨元帅所指是什么

(第三更!)——

“四郎,听说你要回陕郡领军了,再领军打仗去了?”醉云楼的一个雅间内,郭昕一副很可怜的神色请求杨晞道:“我也要跟你去,看你打仗,好不好?”

“七娘,我是很快就要回陕郡了,不过这次你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跟着我去了!”

“为什么?”郭昕一脸的不乐意,撅着小嘴反问道:“我已经去过一次了,对那儿的情况挺是熟悉,为何就不让我去了?”

杨晞伸手抚摸着郭昕那娇美的脸庞,声音柔柔地说道:“七娘,那是男人呆的地方,不是你这样的小女子能去的。我也实话告诉你,这次我再去陕郡,可不是什么事都由我这个副元帅说了算的,我上面还有一个延王任元帅。要是你跟着去,被人发现后在陛下面前参我一本,那我就惨了。你总不会希望看到我被陛下责罚吧?”

听杨晞如此说,郭昕硬不起心肠来请求了,但还是不甘愿地说道:“可是,四郎,我依然可以扮作你的亲卫的,我化妆术很好的,只要好好妆扮一下,任何人都看不出来我是个小女子的。你就答应让我陪你去吗,我真的想看你亲自指挥打一场胜仗。我保证不会给你添乱的,好不好么?”

说到接下来,郭昕使出女孩子最厉害的杀招,摇着杨晞的手臂,一个劲地撒娇,把身子都粘了过去,小嘴也越撅越长。

郭昕这副挺惹人疼爱的样子让杨晞忍不住心中柔情荡漾,他很自然地伸手捏了把郭昕那撅的老高的小嘴,在郭昕皱着眉眼向他表示抗议,却并没挣开之时,温言道:“七娘,听话,你乖乖在长安呆着,等着我大捷的消息传来就是。我们的事我已经和我爹爹说过,他答应待我率军平定了叛乱后,就到府上来提亲。好不好?”

杨晞这话让郭昕吃了一惊,旋即俏脸变得通红,也马上将小嘴从杨晞的魔掌间挣脱出去,惊异地问了一句:“四郎,你说的可是真的?”

上次见到杨晞时候,他可没提这方面的话,却是没想到,隔几日见面,杨晞就说已经说服了杨国忠,准备到郭府来提亲,这让没任何心理准备的郭昕吃惊不已,也让她又羞又喜。她可还没与母亲明说呢,也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同意。现在父亲还在前线打仗,这事当然要父亲定夺。一想到父亲和母亲,郭昕就有点黯然,她可没任何把握说服自己的父母亲,让他们同意这门亲事的。

毕竟杨国忠的恶名在外,父亲和母亲在以往时候,可是一向鄙夷的,与这样的府上结成亲家,郭昕觉得可能性并不大。这也是他想跟随杨晞再去陕郡的理由,并在得知杨晞过两天就要走后,不顾少女的矜持,将杨晞约出来,直接说明自己的要求。跟在杨晞身边,许多事就少点担心,即使最后依然没能如愿,总比一直呆在府中,盼星星盼月亮般等好。

杨晞微笑着点点头,“是的,我已经和父亲说过你的事,说你是个很不错的女孩,我挺喜欢,想娶你为妻,后来父亲也同意了。”

杨晞说的虽然轻松,郭昕却不知道,杨晞可是费了半天的口舌才将杨国忠说服的。

当然杨晞并不是说郭昕如何出色,给他当妻子非常相配,而是以另外角度说这件事的,从功利角度出发劝说的。他对杨国忠说,要是与手握兵权的郭子仪联姻,那杨家在朝堂上的威望会进一步见涨,文武之道都能完全控制,那样再没有人敢对杨家说不了。杨晞的一通陈述最终打动了杨国忠,杨国忠同意了让郭昕当杨晞的妻子,并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找人说媒去。

听杨晞再次确定,郭昕变得羞搭搭了,手也自然地和杨晞握在了一起,不过她也马上再次请求,要随杨晞去陕郡,并说既然杨国忠都已经知道了这事,她更加要去,可以服侍杨晞的起居呢,只要不被人发现就可以,她也一再保证,肯定不会露出马脚,被人发现的。

郭昕的撒娇与倔强让杨晞有点无奈,他当然希望郭昕跟他去,行军打仗是很枯燥的,要是有这样一个美人儿伴在身边,那生活肯定有滋有味的。但他知道大唐军中是不能带女眷的,被人知道那可是很严重的事,而且打仗时候非常危险,万一打了败仗,那命都不一定能逃的回来,前次也只是在陕郡时候敢让郭昕主仆在身边,要是率军出击了,也绝对不会让她们跟随他前行的。

今次出征,注定不可能只屯陕郡不出,接下来的时间内可是要主动进攻的,说不定就打到洛阳去了,怎么可能让郭昕去冒险呢?当下也只能硬着心拒绝:“七娘,你要听我的话,不能再去陕郡,而要乖乖在府中呆着,等我回来。叛乱很快就可以平息的,说不定北方你爹爹那里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北方有好消息传来之时,就是官军大举反攻之日,我会指挥军队接连打胜仗的,你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就是。你要是跟随在我身边,我被你迷的神魂颠倒,没心思考虑军务上的事,那如何是好?”

“啊?!”杨晞这话让郭昕为之一愣,旋即又马上脸红耳赤,想到了当日在陕郡时候,替杨晞洗澡的事。还真不要说,在与杨晞日夜相处的过程中,她对杨晞的感情与日俱增,都到了不想分开的地步,回府后每天想的就是这个男人,与小雨说的最多的也是关于杨晞的事。她相信杨晞也是这样的,要是她再跟着去,还可能真的会妨害杨晞主持军务。

“四郎,你让我去,我不会粘着你,更不会让你分心的……”话虽这样说,但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在杨晞身边国,怎么可能不粘站他,怎么可能不让杨晞分心呢?想到这心里一阵怅然。

“七娘,你肯定不希望我此去出什么岔漏?你肯定希望我一切平安顺利吧?要是你跟着我去了,说不定会很麻烦的,监军宦官李辅国已经对你的身份有所怀疑了,要是你再去,说不定会被他揭穿,那我可能就失了名声了,这样可不好。你听我的话,乖乖在长安等我……”

听杨晞口气已经不容商量,郭昕也只能黯然地叹了口气,她当然知道自己再跟杨晞去不合适,但又不愿意就这样与杨晞分开,谁知道叛乱平息之时,一切会是什么样了。心里伤感,感情不自觉地流露,忍不住倒身靠在了杨晞怀里。

杨晞也没再说什么,伸手将郭昕搂住。

这样紧紧地搂抱了一会后,杨晞的手开始不老实了,在郭昕的肩膀上轻轻地抚摸着,看到郭昕那晶莹剔透的耳垂时,忍不住拿辱轻轻地碰了一下,惹的郭昕忍不住缩了缩头,更加往杨晞怀里夺了。

“七娘,昕儿……”杨晞轻轻的呼唤让郭昕忍不住抬起了头,一脸迷茫地看着杨晞。

粉嫩诱人的唇就在眼前,杨晞如何还忍不住,没犹豫就直接吻了下去。

郭昕也在期待着杨晞对她做点什么,杨晞这样很突然的吻虽然让她挺是意外,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但也只是愣了一下,本能地咬了咬牙齿,但最终马上放弃抵抗,微张着嘴,接受了杨晞的吻。

郭昕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经历,她想回应杨晞的亲热,但唇舌都很笨拙,杨晞有点小小的得意,也很耐心地诱导起来,极尽温柔。

一时间,满室温情与缠绵——

二月初八,天下兵马大元帅延王李玢率杨晞等僚将拜祭了宗庙,再誓师出征。

李玢从长安带去的人马才五千人,还有五百私兵亲卫,不过出征仪式却是很正式,这是杨晞不曾享受到过的待遇。当日杨晞是在危急时候请命出征的,根本来不及举行什么仪式,这次李玢当领军元帅,可以算是正式的出征,仪式不可免。

皇帝李隆基令太子李亨代他主持出征仪式,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数百名朝中重臣也都参加了。

在拜祭了天地山川诸神后,李玢从太子李亨手中接过代表军权的节和钺,出征仪式也结束,李玢率五千军士,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潼关及陕郡人马的监军依然由宦官李辅国担任。这是杨晞极其恼怒的一件事,他想不明白,在这件事上,他和杨玉环说了,杨国忠也付出努力过,但为何还是这个结果。但朝廷的诏令就是这样,杨晞也不敢违抗,只能无奈接受。不过他已经不太担心李辅国的不合作了,在以后的领军过程中,他有办法对付李辅国的捣乱,假如这个无根之人想捣乱的话。

因为军情并不紧急,人马行进速度也不快,每天行程大概在六七十里。以这样的速度行进,抵达陕郡大概需要九到十天时间。

在长安的时候,杨晞虽然对李玢讲了一些前方的情况,但大多关乎机密的事并没有讲,这次一道行进过程中,他也和李玢讲了很多关于前方军队布防之类的军情。在抵达潼关时,他也陪李玢视察了火药及简易手雷、威武大将军炮的制作工坊,将火药及火器的相关情况都讲给了李玢听。

在将离开潼关,赶赴陕郡之时,杨晞也和李玢说了一些比较露骨的话:“延王殿下,这次出征,末将会尽心尽力地帮你,希望在你的指挥下,我军能将洛阳攻取,那样殿下的威望就会高涨。末将也希望,殿下能心想事成,不过也希望殿下,能将事情考虑的更长远!”

“杨元帅所指是什么?”李玢被杨晞这话惊呆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二章如此良机,岂能错失

(第四更。唐远名下作品的VIP章节已经有五百章,订阅过所有VIP章节的书友,有兴趣去申领一下那个什么大神之光吧~~~~)


……

“许多事,殿下应该会想到的,以后也会明白的,”杨晞也没过多解释,只是意味深长地说道:“待我们到了陕郡,再细细聊这些事吧!”

听杨晞如此说,李玢也没再说什么,点头答应了。

从潼关再出发,一行人花了三天时间就抵达了陕郡。

早听闻消息的庞忠率麾下主要将领,全都迎出了城。

杨晞能再回陕郡领军,包括庞忠、高适、王思礼在内的诸将都是挺意外,大多数人都很是惊喜。毕竟杨晞带领他们洗刷掉了屈辱,取得了连番的大捷,叛军的气焰彻底被压下去,他们已经有反攻的机会了。诸将也都知道,杨晞再回来,肯定会和他们一道,率军反攻,直取洛阳的。要是将洛阳攻下,那就是天大的功劳了,运气好将安禄山或者安庆绪擒获的话,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封侯都是有可能的。

在杨晞抵达陕郡之时,他在回长安之前派出去的特别行动队还没返回陕郡,据庞忠的通报,特别行动队在杨晞返回长安的这段时间,传回来了好多情报。他们虽然因为叛军大营防守严密,没再袭营,但被他们猎杀的叛军侦骑却是不少,弄的叛军派出的侦骑都不敢离大营很远,最多只敢走出三五里地。

这当然是大好事,叛军侦骑不敢走太远,那他们怎么可能侦知我军的动向?他们没办法打探我军的动向,那就没可能做出相应的布置。在听到庞忠报告的这个消息后,杨晞马上决定了,要尽快组织主动进攻了。

虽然北方还没消息传来,不知道郭子仪和李光弼部率军攻击范阳的战况到底如何了。史思明和蔡希德的十八万人马又行到了何处,杨晞还是决定,大举兵力,先歼灭孙孝哲的这十几万人马再说。

也就在返回陕郡的第二天,李玢就在杨晞的建议下召开了军事会议。

虽然朝廷委任延王李玢为天下兵马元帅,但将领们都知道,来陕郡领军的李玢只不过摆摆样子。任何军事行动做出具体布置的,依然是副元帅杨晞。

李玢当然也知道自己对军务几近一窍不通,与杨晞在来时路上讨论虽然颇多,但要让从未在军中呆过的他布置军事行动,还是太勉强他了。因此在召集诸将讨论后续的安排时,李玢在说了一通堂而皇之的客套话后。就问询诸将对接下来军事安排的意见了,并说一切让杨晞这个副元帅最后定夺。诸将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谁都没表示惊异,连监军宦官李辅国也是一样。

但杨晞并没马上接受李玢的“好意,”但也没明言拒绝,而是站出来对诸将说道:“诸位,延王殿下初来陕郡。对陕郡军情不甚了解,本帅也离开陕郡好些天,现在的军务情况也知道不多,在讨论后续行动之前,还请各将禀报一下陕郡周围的情况。”

“谨尊延王殿下和杨元帅令!”庞忠作为主持陕郡军务的将领,应令后马上站出来,将情况先一步禀报:“在杨元帅离开陕郡的这段时间,末将代为主持军务。这段时间陕郡镇军主要以操练为主……”

庞忠说着,将他掌握的陕郡镇军情况非常详细地讲述了一遍,接着王思礼、高适、刘光庭等主要将领也各自报告了他们掌握的军情。

在昨天抵达陕郡后,杨晞在安顿后李玢后,也分别召见了庞忠、高适、王思礼、刘光庭等将,已经先一步了解了军情,包括叛军的动向。今日这样。他只是想让李玢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也想看看李玢在听了这些情况报告后,会有什么反应。

不过李玢的反应挺让杨晞失望的,各将的军情汇报并没激起李玢的兴趣。这个王爷听了后是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昏昏欲睡,哈欠是硬忍住不打出来的,更不要说听了后发表点意见。他只是在看到诸将汇报完毕,所有人眼睛都看向他之时,这才反应过来,干巴巴地笑了两声后,转头问询杨晞:“杨元帅,本王对军务不是很熟悉,接下来具体如何行动,还是先听听杨元帅的意见吧。”

李玢这话还是让杨晞“称赞”了一下,他这个生身父亲这样说,很好地将自己的“无能”遮掩了过去,没在众将面前丢丑。问询了诸将意见后,再顺着某个人的意思说,即使说错了,那也没太大关系,毕竟他也有意见了。当下也不去想太多,为了自己这个生身父亲不至于下不了台面,他也先一步发表意见了:“延王殿下,那末将就说说自己的考虑。”

“孙孝哲部数次遭到重创后,暂时停了前进的步伐,虽然有尹子奇的合兵,但现在依然还在整固过程,没有继续往陕郡方向行进。再因为其部侦骑大部被我特别行动队袭杀,叛军没办法侦知我军的最新动向,如此情况下,要是我军再按兵不动,末将觉得实是不妥当。”

杨晞说着,再转向诸将,非常豪气地说道:“诸位,本帅觉得,应该趁叛军势衰之际,主动攻击。我军现在武器、火药都补充完整了,将士们训练也充足,天也开始转暖,天时地利人和尽占优,应该再让孙孝哲吃点苦头了。”

杨晞的话让帐内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诸将没想到杨晞一回来,就提议率大军主动攻击叛军,这让他们很意外。在他们感觉中,即使杨晞有些想法,也要在回陕郡一段时间,与诸将详细讨论,有了周密的计划后,再决定是否主动攻击叛军的。但他们没想到杨晞在回来的第二天,就在所有高级将领参与的军事会议上,提出了马上攻击叛军的计划。因为挺意外,杨晞将他的打算说出来后,诸将吃惊之下,并没人马上站出来支持或者反对。

“诸位,我军一直在休整并训练,战斗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武器军需物资已经补充完成,天气也转暖,叛军在我特别行动队的不断偷袭下,几成惊弓之鸟,如此良机,岂能错失?”杨晞说着,沉下了声,喝声道:“诸位难道没有率军一击,再夺军功的豪气了吗?”

第一百二十三章马上挥师东进

(感谢唯爱lin书友的连续打赏!)——

这是杨晞在从长安回陕郡路上一直考虑的,他在昨天晚上想了大半宿终于得出的结论。

而且也有一些莫名其妙说不明白的因素在支持着他下这个决定。

该好好带领军队打几仗,主动出击了。现在的官军实力,比叛军强大多了,说不定范阳很快就能被郭子仪和李光弼部攻占,他行事不能太落后。不只郭子仪和李光弼部准备攻击范阳及孙孝哲部颓丧的消息让他起这个信心,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促使杨晞改变原来只防不攻的想法。

从安置在洛阳的密探传回来的消息上分析,叛军内部并不是抱在一团的。安禄山与安庆绪之间,安禄山与他手下的大臣之间矛盾也不小,再煽风点火几阵,说不定洛阳城内就会闹的不可开交,到那时候,叛军内部分崩解离都不一定,许多功劳可能就可以拣现成的了。

今日杨晞在召集诸将商议军情时候,并没有过多问询诸将意思,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目的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要进一步让手下的将领们对他刮目相看,也让延王李玢不敢轻视他,惊服于他的杀伐果断中。他要再度树立威望,将自己的名声打的更响。

杨晞的一声吼将诸将从吃惊中惊醒过来,高适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杨晞:“末将支持杨元帅的决定,如今敌我形势对比十分有利于我军,叛军屯于硖石堡不敢再进,士气低落,而我军连番大捷后,士气高涨,末将觉得应当趁我军兵力占优,士气正盛之际,给予叛军以致命的一击。”

见杨晞这样说,庞忠的豪气也被激发了出来,马上上前一步,对李玢和杨晞作礼后禀道:“末将赞同杨元帅此议,应该趁春暖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之际,主动出击,将已经遭受重创的叛军孙孝哲部彻底歼灭,兵锋直指洛阳。末将愿意领军出征,攻击孙孝哲部。”

听高适和庞忠先后站出来支持,其他将领如何还忍得住,他们更怕主攻的机会再次落到庞忠头上,军功被他再次抢了去,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杨晞的主动进攻提议,王思礼、田良丘、吕崇贲、刘光庭等将也纷纷请命,要求率前军出击,有好几个人当场立下军令状,要是不能取得胜利,甘愿听李玢和杨晞处罚。一时间,议事大厅内变得群情激昂。

这让不适应这样场面的延王李玢很是吃惊,刚才听诸将报告军情时候起的睡意都不知跑哪儿去了。而在这个时候,杨晞又问询他意见了:“延王殿下,大伙都觉得应举大军主动进攻叛军,趁势歼灭孙孝哲部。待歼灭了孙孝哲部后,再攻打洛阳。但最终要如何行动,还请延王殿下定夺。”

李玢想不到杨晞又将难题扔给他了。从未执掌过军事,此前也没做过多少重要事的他,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要让他拍板决定这次军事行动,他觉得有点勉为其难了。他有点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起来。要是他拍板决定主动进攻叛军,遭遇到失败怎么办?他有点怪杨晞了,竟然让他决定如此重大的事,而不是和诸将讨论出具体结果,有了最终的定论后再让他附和一下,那是最好的。但他也知道,杨晞这样做,并没什么错,如此重要的事项上,最后拍板的肯定是他这个兵马元帅。

不过天生的小心谨慎让他还是没有轻易下决定,在抚着胡须想了一下后,犹豫着再问询杨晞道:“杨元帅,本王想问你,你觉得要是主动攻击叛军,有几成取胜的把握?”

“延王殿下,末将有九分把握!”杨晞挺着身子回答。

他对李玢当众表现出来的小心翼翼并没什么不满意,他理解没在军中呆过的李玢,这样表现也是正常,当下也没再逼问李玢,只是静等他的后续反应。

“既然杨元帅有八万把握,那是好事,要不这样吧,等本王再好生考虑一下,与杨元帅细细商议一番,再做决定,如何?”

李玢的话虽然让众人觉得这是一个杀伐不果断的皇子,但小心也不是错,毕竟这是关系到十数万将士安危的大事,考虑再三再决定也不是坏事,要知道刚才诸将也并不是马上表态支持杨晞的决定的。

“那也好!延王殿下说的有理,此事是需要好生考虑,多多讨论。”见李玢如此说了,杨晞还能再说什么,想了想后还是答应了。不过他心里还是挺失望的,原本他是期望今日会议时候就将后续的行动定下来的,并马上下令诸将去做战前的动员及准备,尽快开拔,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兵贵神速,这一点是杨晞任何时候都认同的。都怪昨天晚上李玢早早睡觉了,他没来得及和这位延王殿下多多交流,只是说了个大概军情,表示现在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军,应该趁势行动,没说要马上就展开攻击。没和李玢好好交流,今日在军事会议上直接表明了自己意思,无论李玢有多好商量,为了在诸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威严,让诸将都明白他才是最后拿主意的元帅,没立即下决定,也是挺正常的。杨晞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他这个生身父亲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杨晞毕竟年轻,性子上比起其他老油条一样的将领不沉稳多了,在李玢来陕郡前,也自个拿主意惯了,今日也没太把李玢当一回事。

以后还是正视李玢的存在吧,自己助这位真正意义上的老爹树立点威望,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听杨晞也是如此说,李玢也没再表示什么,令诸将各自散去,独留下杨晞。

豪情已经被激起来的诸将,有些不情愿地离去了。

诸将离去后,李玢也赶紧向杨晞解释了自己今日这样说的原因:“杨元帅,今日本王并不是不认可你的提议,只是很担心,怕万一……”

自从知道杨晞可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李玢对杨晞的感觉也完全变了,单独相处时候不知还觉间有点慈爱的表露,再加上来到陕郡,他依仗的就是杨晞的支持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对杨晞表现的太过于强势。何况他的性格本来就不是强势形的,因此在单独与杨晞相处时候,就这样说话了。

从李玢的话中杨晞感觉到了一份特别,但他还是刻意回避现在就将两人间的关系点破,依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道:“延王殿下,这一路来,末将都在认真思考敌我形势。抵达陕郡后,也没好好休息,昨天晚上一直在分析军情,认为现在是我军展开主动攻击的好时候。叛军没打探到我军的消息,一定还会认为末将依然呆在长安,没返回陕郡,也不会知道延王殿下亲自到陕郡领军了。要是趁此机会,马上展开进攻,叛军必定来不及做出应对。延王殿下到陕郡来,肯定不是只想在这里呆一阵,而是想获取军功,壮大声威的。要是趁叛军不备,我军主动出击取得了大捷,那殿下在朝中的威望必将大涨。末将也明白殿下的担心,任何战事都是有风险的,有末将在,延王殿下就不要太担心了。”

听杨晞如此说,话中还透露着另外的意思,李玢有些被打动了。想了一下后,也点头同意了杨晞所说:“杨元帅所说,本王也是赞同,本王也希望能指挥军队打几场胜仗,将叛乱早点平息,还天下百姓以安宁。那就听从杨元帅的劝,马上挥师东进,攻打孙孝哲部。”

其实李玢很想问问杨晞,是否已经知道他是杨晞的生身父亲,以后父子两人可以为那个非常崇高的目标而努力。但犹豫了几次,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怕这样说了,杨晞会和他反目成仇,毕竟这事,太过于敏感,也是见不得人的。

他说了后,要是杨晞不认可,与他反目,那他此次冒险到军中之行,任何好处都捞不到。

听李玢只几句话后就同意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