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唐(唐远)-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雨出去,屋内只剩下两个人,还没下人进来收拾,趁此机会,杨晞涎着脸凑到因为喝了酒而越加娇媚动人的郭昕身边,邪恶地笑道:“七娘,本公子可是好些天没洗澡了,今日你一定得好生替我洗一下,还有,这几天因操劳事很累,你得给我好好按捏一下,好不好?”

听杨晞越来越没底了,连这样的要求也厚着脸提了出来,郭昕虽然因为酒喝的多,思维没有平时那样冷静,但还是清楚事儿的,也马上恶狠狠地瞪了眼杨晞:“四郎,你可是得寸进尺了,你再说我就只让小雨服侍你洗,我不来管你了。哼哼,你把我当成你的侍女了不成?”

“嘻嘻,那就当我没说,一会你们给我好生洗就是,”杨晞也赶紧止了进一步的要求,看来做人不能太无耻。两个女人服侍洗澡,这已经是难得的艳福了,先暂时满足一下吧。

第九十六章意外的诏令


很快热水就准备好了,杨晞一脸得意地走了过去,等着郭昕主仆来服侍。不过让他失望的是,郭昕并未有什么动作,而是吩咐小雨替杨晞准备换洗衣服,还有一些洗浴用具。一切准备妥当后,依然是小雨俏生生地走到他身边,细声细语地说道:“杨元帅,让奴婢服侍你更衣吧!”

有点忍受不住酒意,时不时打个哈欠,睡意越来越浓的杨晞,在对小雨点点头,接受她的服侍时,也忍不住对站在一边没有动作的郭昕道:“七娘,你怎么不来帮忙?”

“我可不会做这些,都是小雨服侍我的,今日就让她服侍你更衣吧!”郭昕媚眼如花地笑着,身子却没有动作。

郭昕的笑让杨晞心中一荡,心里也在想着一会自己坐到浴桶后,两个女人会怎么服侍自己,也没再说什么,只对郭昕投了一个玩味的笑,就任小雨替他解衣了。

小雨可能从来没有服侍过男人,在替杨晞解衣时候很紧张,酒喝过了的杨晞能明显感觉到小丫头呼吸的粗重。他忍不住咧开嘴笑了起来,差点把口水都笑出来,赶紧闭嘴。不过他这样越加让小雨紧张,最终还是郭昕过来帮忙,两个人合力才将杨晞的外袍什么的解掉。

外袍解掉,郭昕又当甩手掌柜了,只站在边上不动作,一切由小雨操劳。

最终在小雨的面红耳赤下,杨晞剩下最后的贴身衣物,跳进了浴桶。

浴桶内的水温正合适,坐下的杨晞感受到铺天盖地的温暖袭来,舒服的忍不住呻吟了声,也很快就将身上的衣服都除去,只留下衬裤。还闭上了眼睛。热水一泡,酒意更加的上来了。虽然他心里那些邪恶的念头还在不停地翻腾,但困意也越来越重,水汽蒸腾之下,连眼睛也懒得睁开了。

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杨晞知道两个女人走过来了,也就在邪恶的念想中。几只温暖的小手搭到他的身上。让他忍不住舒服地叫了声。身后好几个粗重的喘息声证明了走过来服侍之人也是很紧张的,杨晞忍不住想笑,很想打趣几句,但最终只是咧开嘴。并没说话。

几只小手在他身边慢慢抚摸开了,还有一人拿浴巾沾水,替杨晞擦洗身体。

只不过杨晞的睡意越来越浓,越来越重的酒意让他努力睁开眼睛的举动也告失败,手和脚也懒得动,不过残存的理智还是让她感觉到了有几只小手在他健硕的肌肉上抚摸、擦洗,不过最终他就这样睡去,什么也不知道了,隐约的感觉就是有人很舒服地替他按摩。

一觉醒来时候。杨晞发现自己躺在榻上。身上穿着平时的睡服,盖着厚厚的被子,但身边没有一个人。他马上想起来了,他刚才是忍不住酒意,在两个女人替他洗澡时候。迷迷糊糊睡去的。一想到此,他就忍不住大骂自己起来,还亏自己前身是特种兵,竟然会在女人替自己洗澡时候睡去。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皇帝赏赐的好酒三勒浆味道就是醇,后劲也足,喝的时候没觉得什么,喝完也只是感觉喝的有点多了,但酒意却在接下来的时候越来越浓,头也越来越昏,那睡意是怎么也抗不住。早知道今天中午不陪庞忠等人喝了,不然也不会出现这样情况。

也还好,醒来时候并不觉得头疼。杨晞感觉到下身鼓胀,要起来方便了。

起身时候他才发现,他身上穿的都换过了,连贴身的短裤也是新的、干净的。

这一发现让他心跳都加速了起来,是什么人替他换了贴身之裤,是郭昕,还是小雨,会不会自己身上的风光全给她们看到了?肯定是的,这挺不公平,自己没看到她们身上任何的风光,而自个却被他们连底细都看光了,太丢人了,以后要想办法补偿回来。

…………………………

大年初一一早,杨晞也起身了,他还要接受手下将领们的新年祝福呢。郭昕和小雨并没和他这么早起身,她们的房间还是静悄悄,杨晞也没去敲门打扰,而是先安排自己的事做了。

许多将领也都喝醉了,不过他们在大年初一时候都按时起来,他们要向杨晞报告各军情况,并还有一些礼节性的东西要行。深怕杨晞处置的各将,即使在过年时候也不敢耽搁每日一报军情的惯例。

看到诸将没有一个起不了身的,杨晞也挺满意,嘉勉了他们一番,听了他们的情况报告,并以自己的名义拿出财物奖赏了诸将,勉励他们在新的一个争取再立军功,晋官封爵后,也让诸将散去了。

没想到杨晞会在大年初一时候给他们一个大红包的诸将,也都欢天喜地地散去了,连高适也不得不承认,杨晞的许多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确实是很容易收买人心的。

杨晞处完事,已经快近中午了,但并没看到郭昕和小雨起床,过去她们的卧房时候,却听到屋内有人说话,知道她们醒了。

“七娘,小雨,大过年的,怎么还不起床?”

听杨晞在外面大叫,郭昕和小雨马上停止了私语,并回答杨晞说她们很快就起来了。昨天主仆两人因为各有心事,服侍杨晞洗了澡后,很久都睡不去,以致今天起不了身了。醒来后,都觉得很困,也就懒得起身,躺在那里说悄悄话。却没想到杨晞在她们房间外大呼小叫了。

“其实起来也没什么事,天气又冷,你们昨天一定累了,要不再睡一下吧,我进来陪你们说说话!”想到昨天晚上的情况,还有今天一早发现的情景,杨晞忍不住心中那点异样的心思,开玩笑地说道。

“你别进来,我们马上起身,”郭昕赶紧拒绝,并多说了句话,“我们门闩着,你怎么进来?”

“这很简单,本公子想进哪儿就可以进哪儿,你们门闩住也难不倒我!”说话间,杨晞已经很轻松地挑开了门闩,在两女的惊呼声中走进了屋,并反身关上门。开玩笑,要是这样的门闩都能难住他,那也太丢脸了,后世时候那些做工精密的门锁他用简单的工具都能开进去,更不要说一个门闩了?

看到杨晞这么没有阻挡地进来,屋内原本起身准备穿衣的两女惊叫着赶紧躺下躲到被窝里,郭昕也在责怪杨晞的鲁莽,竟然不顾她们两个小女子在睡觉,就私下闯了进来。

杨晞却不以为意,顾自走到她们的床前,一屁股在榻边一胡凳上坐了下来,看着两个躲在被窝里,只露出小半个脑袋及一头青丝的“小女子”,打趣道:“昨天晚上真的不好意思,酒喝多了,被热汽一熏就忍不住睡意睡去了,还赖七娘和小雨将我抬出来,并为我更衣,真不知道如何感谢。”

一听杨晞说这个,心怀鬼胎的两个女人,越加羞急了,躲在被窝里再不敢探头,更不敢回答什么。

杨晞忍不住大乐,也清楚自己身上的东西真的她们看光了,忍不住再挑逗了一句:“七娘,小雨,昨天晚上睡着了,还真是失礼,让你们费了那么大劲将我抬出来,还要替我擦洗身体更衣,下次我一定好好补偿你们一次,亲自替你们洗澡,也替你们更衣,你觉得我这样当报答是不是挺好?”

“啊……”“才不要!”被窝里终于传来几声惊呼。

“登徒子,竟然说这样羞人的话!”

杨晞感觉到了郭昕话中的羞怒。

不过他却不以为意,继续打趣:“也不知道本公子的身材是不是让两位小娘子满意,唉,可惜睡着了,没工夫遮挡不该让你们看的地方啊!”

被窝里再度没有了声音,但杨晞听到了粗重的喘息声,还有被子在微微地抖动,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也起了身:“两位美丽的小娘子,也该起身了,再不起来,可是要吃晚饭了,不按时吃饭可是对身体不好的,我赶紧出去,替你们准备吃食去了。”

说着不待郭昕和小雨有任何反应,快步出了屋,并且很神奇地把门闩插上。

在听到杨晞出去后,郭昕和小雨这才敢把头从被窝里探出来,两人都是满脸通红,昨天晚上看到的情景也不知不觉地浮到眼前。

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现在的心情了。

两女也不敢看对方,各自沉默地穿衣。

…………………………

自这日后,无论是郭昕还是小雨,在看到杨晞时候,都有点慌乱和遮挡不住的羞涩,虽然郭昕尽量让自己从容,但就是做不到。

这让杨晞大乐,他也忍不住时常拿一些挺有深意的话挑逗,但当日洗澡的事不再说。

彼此间有暧昧的感觉起来了,这种感觉不挑破,只是有时候用眼神交流,那味道是非常不错的。

杨晞非常享受这种滋味,他也期望与郭昕之间有进一步的接触。

这个小姑娘,他挺喜欢的,他一点都不介意让她昕当他的妻子。

不过这种日子却没办法持久,让杨晞很意外的是,就在年刚过完,他在打探到最新的敌情,并准备依最新敌情做出布置,并准备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时候,朝廷却传来诏命,令他将军务交给新任的陕郡防御使庞忠及潼关兵马使李承光,回京叙职。

杨啼1卜常惊愕,因为在接到这份诏令前,他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消息,父亲杨国忠也没密信送来,说朝廷要让他回京叙职。这究竟是为什么?

第九十七章返回长安

(第三更)

………

………

“什么,你要回长安了?”

郭昕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杨晞,还以为是和她开玩笑的。

杨晞无奈地看着郭昕,不好意思地说道:“七娘,许多事,并不是我说了算,圣命不可违,皇帝陛下宣我回长安叙职,我自然不敢违抗,只能回去。今日我想问你的是,你是想随我一道回去,还是再在这里呆一阵子,等我再回来?只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能不能再回来。”

在接到朝廷的诏令后,杨晞已经接到杨国忠的密信,说这可能是太子李亨和高力士密谋的结果,是他们两个人一道说服了皇帝,李隆基才下决心将他召回。

“皇帝可能就此免了你的元帅职务,不再让你继续领军,原因是怕你军功太高,功高震主,父亲也没办法,不敢多争,”这是杨国忠在密信中与杨晞说的。杨晞看到杨国忠的密信后,也明白了大概,他更加不敢去抗争什么,只能遵从。

开玩笑,如今杨国忠在朝中势力这么大,他这个领军元帅手下又有十多万精兵,父子两人合力,把大唐弄个天翻地覆都有可能。当皇帝的,就怕臣子造反,如今安禄山的叛乱还没平息,要是再有哪位大将起异心,那天下更加大乱了,李隆基对杨国忠再信任,也不可能拿李唐的天下来赌的。

要不就是削减杨国忠的权力,甚至将杨国忠冷藏、搁置。这样情况下继续让他领军,或许李隆基的担心会少去。杨晞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李隆基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其中最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他现在无从知晓,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听命回朝,将指挥大权交给庞忠,自己返回长安。

满是遗憾的郭昕咬着嘴唇想了一下后,同样无奈地说道:“既然你要回长安了。那我呆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我自然是回长安。只是和你一道走,可能不太方便,要不还是我自己和小雨走吧。”

听郭昕这样说,杨晞却是很坚决地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来长安。一路都受了很多苦,如今乱世,也非常危险,我怎么都不放心你们这样两个小女子独自行走的,既然不想、也不能再在这里呆了,那就随我一道回去吧。跟着我走。一路有个照应,一些意外总可以避免。”

郭昕低头想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那也好,我和小雨就继续扮成你的亲卫。跟着你回京。只是遗憾,没机会看你亲自指挥作战了。”

“或许以后还有机会!”杨晞不希望看到郭昕难过。开了句玩笑道:“如果以后你一直跟在我身边,肯定有机会看到的,我可不相信自此以后,我就没机会领军打仗了。叛乱还未平息,叛军依然势盛,说不定形势起变化后,皇帝又会想到我这个大唐最年轻的元帅来领军。”

“那你如果下次再有领军机会,我再跟着你,扮成你的亲卫看你指挥战事,你说可以吗?”

杨晞伸手刮了一下郭昕的鼻子,笑道:“当然最好是不要在打仗时候跟着我,太危险了,万一有个闪失,那我就追悔莫及了。我希望的是,除了战时,其他时候都陪着我,那才好。嘻嘻,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郭昕一呆后才明白过来杨晞话的中意思,脸上马上飞起两朵红晕,恨恨地啐了一口,“你这个人……登徒子,人家与你说正经事,你却拿话逗人家,不理你了,哼!”说着一跺脚跑开了。

看着郭昕那羞怒的样子,杨晞却得意地笑开了。

这个小美人,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嗯,说不定人家是愿意自投罗网的呢。

…………………………

在收到皇帝令他归朝叙职后,杨晞也很快将军务交给新任命的陕郡防御使及潼关兵马使李承光。

不过在交御指挥权前,杨晞也做了善后事。

他也重新分配了潼关和陕郡的兵力配置,陕郡兵马稍稍削减了两万余,潼关兵马增加到七万。

陕郡兵败被俘的叛军有近一半、也就是差不多三万余人被编入军中,使得原本杨晞所领之潼关加陕郡兵马有近十八万。被俘后编入军中这批人马需要一个磨合期,杨晞让这部人马归于王思礼和庞忠部下,让他们严加管教。这次分兵,划分到潼关的两万余兵马都是原本挺有战力的军队,杨晞这样的安排是怕潼关有失。陕郡的人马有十一万左右,杨晞觉得即使孙孝哲与田乾真继续率军前来,只要据关而守,凭着庞忠与王思礼及其他将领的勇武,叛军还是讨不到便宜的。

杨晞在离开陕郡之前,令特别行动分队继续实战训练,离开陕郡,往洛阳方向进发。

没有他在,杨晞相信庞忠是指挥不动特别行动分队的。为避免麻烦和尴尬,还不如他还在陕郡时候,直接就把特别行动分队派出去执行任务。潼关的简易兵工厂还继续保留着,只是杨晞不知道他不在这里,朝廷还会不会继续提供原料,允许潼关再制作火药、火器。

将一切事务都打理妥当后,杨晞也准备踏上行程。

朝廷突然召杨晞回长安叙职,并让庞忠和李承光代理陕郡及潼关的军务,许多将领都明白,朝廷可能就此免了杨晞的元帅职务,这让许多人心生异样。能得主领陕郡军务的庞忠虽然高兴,也想好好施展身手,以雪灵宝兵败之辱,但对杨晞的归去还是挺惋惜的。毕竟没有杨晞,潼关可能就守不住,他们这些参加过灵宝战役的将领也可能没有将功赎罪的机会,后续几场胜绩也没可能获得,他们有点不舍。更不希望杨晞离去的还有高适,他觉得他现在能获得这一切,全是杨晞提携之故,杨晞走了,他有点无所依靠的感觉,但也没办法。

想了一个晚上,终于释怀的杨晞,虽然对自己创出来的一切很留恋,却也并没多少不舍。

无论怎么样,回长安好生休息一段时间,休养一下身体,过一阵子纨绔的生活,肯定是挺让人轻松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不定回长安一段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就在庞忠、王思礼、高适等人的相送下,杨晞踏上了归程,和他一道归去的,还有不知道何原因被召回朝的监军宦官李辅国。

第九十八章要改立太子

……

(第四更)

……

这次回长安,杨曦并没通过驿站的快马,而是带着自己的几百名亲卫,慢悠悠地往回走。

虽然说已经过了立春,但天气依然寒冷,华山上到处是冰雪。沿途除了官道看上去干净外,其他地方冰雪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天气这般寒冷,杨曦身边又有郭昕和小雨两个小姑娘跟着,他怕她们累着,也尽量以不是很费体力的速度行进,一天只走五六十里,每天很迟才上路,天没黑也就宿驿站。

这样的速度走了八天,才抵达长安。

因为李辅国一道跟着走,杨曦与郭昕之间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而是尽量少让郭昕两人露面,以免麻烦。一路行来,杨曦和两女也没太多单独相处的时候,而且在抵达长安后,杨曦因为要去交御事务,还要马上面圣,让郭昕和小雨先回府,待他事儿处完了,再去找她们玩。

杨曦抵达长安后也马上去求见了皇帝李隆基,李隆基知道杨曦回来并马上求见后,也立即召见了。

在进宫面圣前,杨曦与来迎他的父亲杨国忠有一番密议,通过杨国忠所说,杨曦也进一步知道了李隆基召他回来的原因。

正是有人在李隆基面前蛊惑杨家势力越来越强盛,很可能有控制不住的迹象,李隆基这才决定在年后时候召杨曦回京,以叙职名义让他暂时脱离军队,但并没有免他的兵马副元帅之职。杨国忠有一些权力也受到了约束,只不过职务上没有变动,只是代为处理朝政大事的权力小了一些。

听杨国忠讲了一些情况,杨曦心里也有数了。

杨国忠在与杨曦说了这些后,也告诉杨曦。他还有其他一些很重要的事要与杨曦商量,待杨曦面圣结束后,回府再说。匆忙间,这些事也只能说个大概。

李隆基接见杨曦,也没说什么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他只是说召杨曦回来,是想听一下杨曦当面陈述一下前方的战况。杨曦也详细地讲述了一番潼关及陕郡的军务情况。在听了杨曦的一番讲述后。李隆基也嘉勉了一番杨曦。给予了不少钱物的奖赏,再很体贴地表示,这半年以来,杨曦一直在前方领军作战。非常辛苦,他这个当皇帝的非常不忍心,趁现在前方军情不紧急,叛军孙孝哲部暂时退守硖石堡的机会,让杨曦回长安好生休养几日,一切待他身体养好了再说。

杨曦当然也很诚惶诚恐地表示他的感谢,并当殿表示只要皇帝再令他返回陕郡,他一定会继续指挥好军队击退来犯之敌,并想尽办法将叛乱平息的。李隆基也表示。杨曦一路回来。定是非常辛苦,先回去休息一下,前方军务情况的汇报待回去后再好好写几份奏本呈上来即可。

杨曦和陪他禀报情况的杨国忠也马上告退,父子两人一道回府了。

“父亲,你说召孩儿回来之事是太子在陛下面前建言之故?”一回府。父子两人刚进内室,杨曦就迫不急待的问道。

“那当然是,”杨国忠很严肃地点点头,“这其中肯定不只太子在陛下面前说过什么,还有其他人说过这事,担心我们杨家势力太过于庞大,难以控制什么的。”

“父亲你说的另外人指的是谁?高力士?”

听杨曦讲出高力士的名字,杨国忠有点惊异,但还是马上点头承认,“曦儿,你说的不错,正是高力士在陛下面前多次说了这些事,陛下才被说服,将你暂时召回潼关来的。曦儿,你这段时间立下的战功太多了,许多人眼红,许多人不服,他们不愿意看到我们杨家人表现如此出色。曦儿,为父今日也将一些事与你明说了,陛下是越来越不喜欢太子,太子做的事总是让他失望,因此早有废立的想法,只是许多人的反对才暂时下不了决心,高力士就是反对陛下改立太子的。也正是他的反对,陛下才始终下不了决心。”

高力士和杨国忠是李隆基最宠信的两个人,但因为两个人都受宠幸,免不了有利益的纷争。

高力士看不起杨国忠的出身,杨国忠更看不起高力士宦官的身份。

两个人一直明争暗斗,只不过没有表面化、公开化,甚至有时候还会团结一致,对付那些抨击他们的政敌。但无论是杨国忠还是高力士都知道,两人间的矛盾是挺难调和的,在一件事上,各自的观点更是截然相反,那自然就是对待太子李亨的态度上。

李亨与杨国忠的矛盾在朝堂上是人尽皆知的,杨国忠反对李亨当太子的态度也是分开的秘密,李隆基不喜欢李亨许多人也是知道的,但因为许多因素,李隆基并没改立太子,这其中与高力士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也是杨国忠对高力士非常有成见的地方,他相信,要是高力士支持废李亨的太子位,那李亨早就不是太子了。

听了杨国忠的一通讲述后,杨曦也恍然明白了很多事。

不过他也没问询什么,而是等待杨国忠继续说。

杨国忠在说了一番太子李亨及高力士的事后,再道:“太子在陛下面前再建言,要召你回来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但高力士在陛下面前这样说的话,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曦儿,今日爹爹也不瞒你,陛下身边有一些父亲的人,正是他们将情况告诉了爹爹,爹爹才将事儿弄明白。”

“父亲,那你想如何处理这事呢?”杨曦知道,自己这个大权在握在父亲,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的。

杨国忠站起了身,背着手踱了两步,再走回到杨曦身边,这才压低声音道:“现在太子与高力士有联合在一起的趋势,为父不能容忍这种事出现,因此要尽快建议陛下,改立太子。”

此时的杨国忠,已经不想在儿子杨曦面前隐瞒什么,将他的想法直接讲了出来。他已经认识到杨曦的聪明,他需要杨曦的支持,因此今日也把事儿说明了,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也大部告诉杨曦。

听杨国忠如此说,杨曦大惊,“父亲,你建议皇帝废李亨的太子位,那准备拥立哪位皇子当太子?”

第九十九章对付李亨的办法

(第一更。求月票、打赏、订阅!)——

听杨晞这样问,杨国忠忍不住叹了口气,很无奈地回答道:“晞儿,正是为父还没想好拥立哪位皇子为太子,因此才没一力建议陛下尽快改立太子。李亨与为父不和,但为父也怕新立的太子又与爹爹也这样,越加增添麻烦,所以……爹爹现在有点犯难了。”

在这件事上,杨国忠并没隐瞒和欺骗杨晞,直接将自己的意思及烦恼说明了。

因为知道皇帝有改立太子的意思,李隆基的那些儿子中许多人图谋太子位,一直在蠢蠢欲动,杨国忠这样大权在握的人,他们也肯定极力拉拢,想让杨国忠支持他们。

但杨国忠也是老谋深算的人,这种事上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答应的。

他希望拥立的人是一个会给他更高权力、更多荣耀的人,或者可以听他话,由他控制的人,但这样的人,他还没发现。一些他觉得比较符合他要求的皇子,他也保持着不咸不淡的交往。

听杨国忠说了一些情况后,杨晞也只能无奈地回答:“父亲,可惜孩儿对陛下的这些儿子更不熟悉,在这件事上,恐怕没办法给你意见了!”

“为父也明白这一点,”杨国忠点头认可杨晞的说法,但又马上说道:“不过爹爹还是想和你说说这事!”

“与爹爹来往较密,关系较好的有六皇子荣王李琬,十三皇子颖王李璬,十六皇子永王李璘、二十皇子延王李玢,二十六皇子丰王李珙,只可惜荣王琬在安禄山叛乱暴发后,不幸病亡,而十三皇子颖王璬,性子又懦弱,十六皇子永王璘太有心计,二十皇子片王玢倒是挺不错,不过……”延王李玢的事,杨国忠开了头,但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讲下去,而是直接讲丰王李珙了,“二十六皇子丰王珙,倒是挺合为父的意,只是此人太过于有心计,为父怕他过河拆桥,替他扶到太子位,他翻脸不认人,甚至最终对为父下黑手都不一定。唉!”

杨国忠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后,重新在杨晞身边坐下。

“父亲,原来你早已经有了打算,只不过没最终下决定而已,”杨晞挺惊异的。

他也感慨,李隆基的生育能力太强大了,有三十子二十九女,这么多子女生下来,叫什么他不一定记的住,哪个人长成什么样子也不一定知道。还有更麻烦的事就是,在立谁为太子的事上很难决定,这么多儿子,大部分的人都想当太子的,特别是在李隆基流露出想废李亨太子位的意思后更是如此。

杨晞来不及感慨,更来不及想太多之际,杨国忠也开始讲述一些关于立太子之事的纠葛事。

李隆基的长子李琮并未被立为太子,只是在天宝十一载病死后被追赠为太子,二子李瑛在开元三年就被立为皇太子,不过开元二十五年,在武惠妃及驸马杨洄的构陷下,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赐死。当时在立何人为太子的事上,李隆基很犯难,最终还是听从了高力士“应该立长”的言语劝说下,立三子李亨为太子。

李亨因此对高力士感激涕零,一直称高力士为“二兄”。

因为高力士深得皇帝李隆基的宠幸,权倾朝野,许多朝事都是他拿主意,没什么人不怕他的,对其都表现的都非常尊敬,诸王称其为“阿翁”,附马称之为“爷”。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得宠,但杨国忠在朝中唯一忌惮及不敢惹的人就是高力士,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杨国忠得到了宠幸,还是没能超过高力士的。要不是高力士是宦官,那百官之首的位置也肯定是落在高力士头上,而不是杨国忠之身的。正因为高力士极度得李隆基的宠,而李亨的太子位又是在他建议下而立的,即使李隆基很不喜欢李亨,几度有废立的念头,但因为高力士不赞同,也就一直这么拖着。

在说了一大通关于太子,关于高力士的事后,杨国忠感慨了一句:“晞儿,要是没有高力士,朝中许多事就不会这么复杂了!”

杨晞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不能再无动于衷,不发表意见了,也马上说道:“父亲,孩儿知道,如果太子李亨即位为皇,那我们杨家的荣耀不可能再延续下去,所以孩儿支持父亲建议陛下改立太子!而且父亲应该趁现在天下起乱的时候,让陛下下决心,另立皇子为太子。”

听杨晞明确这样说,杨国忠很是惊异,随即有欢喜之态露出来:“晞儿,你能支持爹爹的提议,爹爹很欣喜。爹爹知道,几个兄弟中,你是最聪慧的,你也最给给予爹爹以帮助。如今你回京了,也是好事,你现在掌领了左龙武卫,只不过没去正式履职,爹爹会建议陛下,趁你这次回京叙职之际,正式领了此务。你领了龙武卫,许多事就好办多了,爹爹做事都更有底气了。”

一听杨国忠如此说,杨晞心里跳了一跳,不会杨国忠有什么兵谏的想法吧?不过杨国忠随后的话马上将他心里的疑惑消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