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唐(唐远)-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些军士来说,他们只需执行上官的命令,以勇武的表现获取军功就可以了。在与自己原先同一阵列中的“同伴”作战时候,为了博取军功,他们也是奋勇冲杀的。而且他们现在有名份,他们现在是“大燕”的军队。军功是以斩杀多少对手军士而论的,他们在侥幸冲上城头后,马上就将那份一直存在的勇武表现出来,挥舞着手上的战刀,朝战斗力远不如他们的唐军杀过去。
几名倒霉的唐军军士首先成为他们刀下的牺牲品,被斩杀或者砍成重伤,附近几名唐军军士吓的扔了武器逃窜。这几名叛军军士的勇猛表现为后续同伴的登城创造了机会,很快就有十多名军士冲到城头上,对附近的唐军军士大开杀戒。
这是王思礼部的防守区域,在另一边指挥作战的王思礼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地方的异样情况,他在大吼一声后,马上就带着亲兵冲了过来。
他的亲兵头目王存勖是个身高比杨晞还要高半个多头,大概两米左右的一名壮汉,力气大的惊人,在王思礼的命令下,一马当先冲在前头,挥起手中的横刀,将领头的那名叛军校尉手中战刀挑落后,再敏捷地反手挥刀,没任何悬念就将那名叛军校尉的头砍落下来。
一颗大好头颅直接飞出了城外,落到城下叛军军士堆中,冲天的血柱从无头的尸体上喷射而出,洒了王思礼这名亲卫头目一身,并溅到了其他军士的身上。而王存勖并没就此罢休,继续挥刀猛砍,再将一名叛军军士的头砍了下来,并伸出脚,将无头的尸体直接踢落城下。
不过王存勖手中的横刀也已经废了,他以迅捷的速度将手中不能再用的横刀砸到另外一名叛军军士身上,并马上拣起不知谁扔在地上的陌刀,继续冲过去。
陌刀在王存勖的手上显露出了非常大的威力,叛军完全不能挡其锋!
王存勖瞬间将多名叛军杀死,并继续冲杀过去,如此英雄的壮举惊骇了城头的几名叛军,没人敢与其争锋,有几名叛军军士在王存勖冲过来之时,竟然转身逃跑。但在城头上怎么可能有逃跑的地方呢?被骇住的这几名叛军军士慌不择路之下,直接从城头上掉了下去,刚巧斜摔在几名刚刚准备攀披云梯的同伴身上,几个人一鼓脑全部滚了下去,都摔到禁沟里游泳去了。
王存勖的勇武不但骇住了叛军,也激励了同伴的士气,那些胆怯的军士也不再退后了,而是大声喊叫着冲上去。通过云梯登城的叛军不可能很快就有大量人员冲到城头上,有幸冲上来的几十名军士,很快就在王存勖及其他唐军军士的狠命砍杀下,全部阵亡在城头,他们的尸体也全被扔了下去。
看到此情况的王思礼松了口气,他马上过来,对几名怯战不前的军士拳打脚踢喝骂了一阵,令军士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大量的叛军军士冲上城头,要是再有人胆感怯战不前者,他会杀无赦的。
王思礼的怒不可遏及王存勖的英雄壮举骇住了那些胆怯的军士,也激烈了士气,这个方向的唐军军士大声喊杀着扑到城头,在叛军登到城头之前,就将他们的攻势瓦解了。
田良丘部情况也与王思礼部差不多,曾经有人数不少的叛军趁防守的军士怯战之际冲到城头上,最后还是几位神勇的将领奋起杀了几人后,才将危险消除的萌芽状态。
不过这样的情况却让王思礼和田良丘等人很是憋屈,有种有力气无处使的感觉。
他们都是可以指挥数万人马作战的高级将领,可以说都有能力独挡一面,但如今他们却窝在城墙的一角,各自领的人马才不过几千,这些军士又是从战场上逃回来的,军心不稳,一有危急情况,许多人想到逃命,甚至到了要他们亲自上阵砍杀的地步,简直让他们有虎落平阳的感觉。
好无奈!
雨小了一点,天空也透亮了,但风又大了起来,华山山峰间那些缠绕的雾在飞快地流动,城墙附近的雾气很快就被吹散了。
雾气吹散,禁沟一带的情况也看的清楚了。在看到禁沟内的情况后,王思礼倒吸了口冷气。
禁沟天险几乎不存在了,数座尸体搭成的桥使的禁沟天险成为通途,越来越多的叛军军士通过这些桥冲杀过来,城墙下准备登城的军士越来越多。尸体堆成的桥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叛军军士,是因为城墙下空间太小,挤不下太多的军士,不然会有更多的军士站到禁沟西沿上。
“弓箭手,对准禁沟内的叛军射击!”王思礼气急败坏地命令道。
他可是知道,要是听任这样的情况下去,城头迟早会被叛军攻占。
叛军的尸体都可以堆积成一个可供攻城的平台,后续的叛军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大对城头攻击的力度,并集中更多的力量登城。密集的箭矢对其能有效的杀伤,王思礼马上再次下令集中力量射击。
十二连城几座关隘上的军士还在继续引箭射击,城头上的弓箭手也在拼命射击,但射击效果在大风大雨的影响下强差人意。
如此密集的叛军冲击对城队上的守军也造成了心理压力,因为王存勖及其他军士的勇武表现暂时激昂的士气,在雾气散去,露出密集的攻城大军后,又遭到了打击,一些在灵宝差点被火烧死的军士脚肚子都打颤了。
而这时从禁沟内密集的叛军阵列中射出一阵箭矢,借着大风落在了城队上,将十数名军士射翻在地。见此情况,害怕再遭到叛军箭矢打击的城头军士,竟然有数十人扔下武器,转身逃跑了。
邻近的军士也受到影响,许多人茫然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城头登时露出一大块防守空白区域,几架云梯上的叛军城趁机快速冲上城头,拼命地砍杀着慌乱的唐军军士。
许多东西是能传染的,更多的军士退缩了。
“给我杀过去!”王思礼怒吼着亲自带领亲兵杀了过来。不过就在王思礼亲自率亲兵杀到城头前的时候,隔壁的田良丘防守的地方也有数十名军士扔下武器逃跑了,有更多的叛军军士跳上城头,追杀着落荒而逃的唐军。无奈的田良丘也只得亲自率领亲兵冲上去,阻挡叛军的登城。
就在情况危急,王思礼和王良丘带着亲兵亲自上城头砍杀越来越多冲上来的叛军军士时候,从左手方面传来一阵喊杀声,却是杨晞带着一大队人马过来增援了!
马上右手方向马传来一声喊杀声,哥舒翰把最后五百名预备队也派上场了!
C
第八十章不给唐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感谢等更耗青春书友的打赏!)
突然出现的援兵让陆续登城的叛军军士为之一惊,也让城头上的唐军将士忍不住惊喜。
“弟兄们,杨元帅率军来增援我们了!”
王思礼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大喊。
叛军加强力量攻城情况下,他麾下的人马出现了军心动摇的情况,一些军士受惊吓之下转身逃跑,以至让叛军冲上城头,这让王思礼大怒,太让他丢面子了。他肯定不会放任那些逃跑的军士怯战逃走的,只要城头上的情况缓和了,他一定会对逃跑的军士施以重责,严肃军纪,以儆效尤。
杨晞率领军士增援过来让王思礼松了口气,但心里也有一种叫羞愧的感觉在涌动。
他自恃军功出色,一直眼高于顶,看不起人,杨晞这个杨国忠的幼子来到潼关,他并没有真正服过杨晞,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甘愿听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资历的少年人指挥的,即使杨晞不是杨国忠的儿子也一样。他觉得他是比任何人都出色的,即使在灵宝遭遇了大败,这份傲然也没消失。
但现在,他指挥的军士却有逃兵出现,并且是在他一再威吓下出现的,以至于城头防守出现了空挡,累的杨晞这位总督潼关军务的元帅都亲自率军增援。几千军士都统领不好,没能将城头守住,还要杨晞率军驰援,王思礼觉得他的面子一下子丢尽了,在杨晞面前头都抬不起来。
他也唯有率身边死士拼命厮杀,将城头上所有守军都歼灭,再也不让叛军有一兵一卒登城,这才可以挽回一点点面子。也在一会间,数名叛军军士被他砍杀在城头上,并被他赌气一样踢下城去。
他的神勇及杨晞的及时出现激励了士气,在王思礼及一些军士大声的喝喊杀,一些犹豫着想逃跑的军士也马上恢复了勇气,继续厮杀。而一些因为胆怯扔下武器逃跑的军士,看到有援军过来后,又停了逃跑的脚步,悄悄地缩了回来,拣起扔在地上的刀剑,再次加入杀敌的军士阵列中。
“跟着本将,杀!”田良丘也在一边挥舞着战刀怒吼。
他与王思礼的心思有点相似,感觉太丢面子了。
他也只能和王思礼一样身先士卒,不顾自己年岁已大及这些天身体的疲劳,挥舞着战刀拼命杀敌。
庞忠和李福德部镇守的那段城头并没出现军士逃跑的情况,并没有叛军冲上城头,但杨晞的出现也让他们备受鼓舞,越加杀的狠了。
杨晞的出现及王思礼、田良丘、庞忠、李福德等将英勇的表现马上收到了效果,几百名趁乱站上城头的叛军被杀了下去,那些架起的云梯也悉数被推倒,叛军趁乱的这波攻击所产生的危机被暂时解决了。不过还是有百多名唐军军士在与冲上城头的叛军对杀中阵亡。
在叛军的攻势瓦解,后续的攻城人马没有很快登城的间隙,率先逃走的那些军士也全都被拦了回来。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十几名逃兵被斩杀,他们的鲜血及大好头颅用来祭奠英雄战死的军士,也用来威服心有怯意的将士。任何一名将领都是如此威吓:要是再有人逃跑,定斩不饶。
叛军的攻城行动并没有因为被扑下去而暂时停歇,城下蜂拥而来的军士继续密集地登城,被推倒的云梯重新架了起来,没受伤的军士在各自官的命令下前赴后继地攀爬云梯,有更多的叛军军士通过禁沟上那些尸体堆成的堤坝冲杀过来。
禁沟内的尸体已经越来越多了,“尸体坝”在进一步加高,已经与东沿完全齐高了,与西岸也只有一个身位,或者半个身体高度的距离,从东侧冲过来的叛军军士,可以很方便地冲过禁沟,跃上西沿,以很快的速度登城。禁沟西侧堆积的尸体越加的多,许多云梯就是直接架在尸体堆上,叛军军士踩着同伴的尸体,或者是盖在尸体上的竹、木排上到云梯登城的。
虽然箭矢的杀伤力因为大雨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城头上射下来的箭矢依然密集,十二连城上的唐军军士也在持续射击,数量不少的叛军军士被箭矢射死或者射伤,城头上的檑木和滚石也在持续不断地抛落下来,数不清的叛军军士倒在城墙下面,再也没能站起来。
战事已经持续了快一个小时,在南门城外阵亡的叛军军士至少已经有四五千了,伤者更甚,但叛军的攻势没有任何停歇的迹象,而且还越来越猛烈。
虽然因为杨晞的率军救援,还有王思礼、田良丘、庞忠、李福德等将的英雄表现激励了军士的士气,让军士们更加的奋勇杀敌,但面对如潮水般冲过来,持续不断登城的叛军军士,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压力,每名指挥作战的将领都不敢有任何的迟疑和懈怠,全都亲自上阵杀敌。
杨晞现在还不会亲自上阵杀敌,他的三百名亲兵也还没参加战斗,但他带来的那五百名军士中的两百名迅速补充到刚才出现空缺的那几处城墙。
------------------------------------
“副帅,唐军已经快不支了!”副将李真元站在崔乾佑边上,以马鞭指着城头方向,很高兴地说道:“这次肯定能攻上潼关城头,这场雨下的真及时!”
“这场雨下的好啊,让唐军吃了大亏!”崔乾佑虽然被雨淋的有点发晕,但兴致却很高,前几天曾在灵宝出现过的那抑制不住的豪情再次涌现,“唐军马上将不支,我军很快就可以冲上城头,击溃城上的守军!传本帅令,倾全力攻击,不给唐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只要攻下潼关城,每人都有重赏!”
又该是他立下大功的时候,这是崔乾佑在下达了新的命令后心里的感慨。
随着崔乾佑的命令,发了疯一般的叛军军士发出惊天动地的嚎叫,潮水一样朝差不多成通途的禁沟扑过去,准备登城!
第八十一章天助我也
哥舒翰因为身体的伤残,一直在城门楼上观战并指挥,没机会亲自加入战团,年岁已大的他即使身体没有伤残,能自由行动,也是不可能再亲自上阵杀敌的。<;冰火#中文
在这一点上,他远比不上几个月前被朝廷处斩的封常清和高仙芝。
不过此时的他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因为城头上的情况太不容乐观了。
密集的云梯在城头上架起来,一些事先上到云梯上的叛军军士直接跳城,云梯刚架好,城下的叛军军士就开始快登城。虽然跳城的叛军军士全部被斩杀,大部的云梯在叛军军士刚开始攀爬时候就被推倒,但还是有许多的叛军军士通过云梯往上攀登,城头上射击的弓箭手也只能先消灭登城的叛军,对持续冲击的叛军射击力度小去了很多,以致更多的叛军军士在城下聚集。
城头上的攻防战越来越激烈,而战场上的优势慢慢地从唐军这面失去,往叛军转移。
忧心于潼关安危的任何人都想在这个时候上阵杀敌,连哥舒翰也不例外。
但他只能望战场兴叹,却没能力亲自上阵厮杀。
不过杨晞却是很沉的住气,他和麾下三百名亲卫及三百名军士并没继续冲上去,而是静静地站在城门楼下观战。站在城门楼下的杨晞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亲自上阵的时候,他要冷静地下达命令,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把所有兵力都投进去,以至有真正的危险出现时没办法救援。
杨晞的冷静也抚慰了军心,特别是王思礼等主要的将领。自己的主帅到现在还能保持这样的从容,并且还有六百名军士在做预备,可以随时补充到最危急的地方,这让他们焦急的心缓和了一点,进退也更加有度,射往城下的箭矢再次密集,军士有条不紊地上前,抵御叛军的登城。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将杨晞当成了主心骨,指挥调度整个战场的最高指挥官,主帅不慌张,他们也镇定了很多。
不过叛军的攻击力度再次加大,在惊天动地的怒吼声中,更加密集的叛军军士抬着云梯越过禁沟,朝城下冲锋,登城的云梯也架的越来越多,城头上的军士都来不及推挡了。这是崔乾佑新的命令下达后,叛军差不多进一步加强攻击的力度及密度,就是想趁城头上的唐军出现混乱之际,一举攻上城头。
越来越多的叛军军士越过禁沟,冲到禁沟西沿的城墙下面,利用任何一处平坦的地形架起云梯,更大范围地登城。叛军军中的云梯准备的非常充分,华山一带树木很多,制作云梯就地取材很方便,崔乾佑的前军带有大概两千多架云梯,整支大军中云梯估计有四千多架。
云梯做的都挺结实,被推倒了基本也不会坏,军士摔下来可能不能起身再战,但云梯扶起还可以再用。这也使的潼关南门方向的云梯越架越多,非常的密集,越为越多的叛军军士开始登城,让城头上的唐军有点疲于应付。
城墙下面的叛军越来越多,城下往城头上的射的箭矢也越来越多,虽然因为风雨的影响,大部箭矢都不能落到城头,甚至会误伤登城的军士,但还是有一些飘到城头,对守城的唐军造成伤害。
禁沟中的雾气一阵浓一阵淡,有风吹过时候雾气被吹走,露出其真容。
禁沟内的情况还是挺让城头上的杨晞担心的,叛军可是持续不断地通过那些尸体搭成的桥越过禁沟,冲到城墙下面,密集在登城。
“这该死的雨,怎么还没有停的啊?”杨晞仰头望天,对着漫天的雨幕喃喃地自语道。
他不知道雨下了多久,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每一刻他都在企望雨能早点停,或尽快小去。
要是没有这场雨,他相信可以率军守到天黑,直到援军的抵达,但现在,他已经不太自信了!
叛军的攻城行动越来越疯狂,而援军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大雨让援军的行进度也是大受影响的,杨晞深知道这一点。原本预计能在天黑前抵达,现在看来,天黑前是不可能到达潼关的。
在杨晞的企望中,雨竟然越来越大了,没有一点停歇的迹象。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特大暴雨了,潼关附近的山峰,出现了多处瀑布,潼关城头也都是水在漫,城墙上全是水帘挂下去。
弓箭的作用再次大幅度地下降,而城头上的滚石的檑木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这几样御敌的利器都失去了有效杀伤,那只能靠军士手中的战刀来阻挡叛军的攻城了。冲到城头上的叛军军士越来越多,虽然冒出头的叛军军士都被砍了下去,但这也导致了城头上防守吃力,伤亡随之加大,甚至又有军士怯战后退的情况生,杨晞有点按捺不住,想将身边那边预备队派上场,亲自也上阵厮杀了。
但他还是硬生生地忍住了,只是命令督战指挥的王思礼、田良丘、庞忠、李福德等将不能有丝毫的后退,一定不能让叛军登上城头。
一阵大风吹过,城头及禁沟一带的雾气全部被吹散,原本下的很急的雨突然停了一下,杨晞的视野也暂时清楚了。他看到附近山上全是大小的瀑布在流,禁沟内的水也越来越大,漫出沟的水非常湍急了,通过尸体搭成的桥越过禁沟的军士也时常被大水冲走。不过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军士冲到禁沟西沿,非常密集的云梯架到城头上,城头上的军士已经来不及推开,越来越多的叛军从城头上冒上来。
“弟兄们,跟着本帅上阵杀敌!”杨晞终于忍不住,抽出战刀,准备亲自上阵了。
但就在此时,城外传来了连续的惊天动地的响声,声音大的将准备冲到城头上杀敌的杨晞都吓了一跳。寻声看过去,杨晞马上知道了声音从何处传来的。
不过看到的情景并不是让人恐惧的,而是让杨晞大喜!
“天助我也!”这是杨晞在看清情况后忍不住大叫出来的话!
第六十八章李前之死
“报告元帅,北门方向的叛军也开始攻城了!”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的杨晞身边,大声地报告情况。
利用城门楼的高度优势及良好的视野,杨晞一直不断地观察各个城门方向的形势,不需要军士的报告他就可以看到三大城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不过具体的战斗细节是看不清楚的,特别是地势最险要的北门方向。闻听军士的报告后,他也马上追问了北门的战斗情况。
在了解清楚了北门方向的战况后,杨晞眉头紧缩。
看着东门方向攻击依然在持续,但后续的叛军冲击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也没有许多军士往北门方向蜂拥而去,大量的叛军军士却是往南门方向过去,他马上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叛军要倾全力攻击南门,甚至不惜军士的伤亡将禁沟填满。一想到此,杨晞眼前就浮现出禁沟内原来那将沟壑填满的唐军尸体,及被大火焚烧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禁微微地打了个颤。
杨晞相信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也马上传令北门守将,按兵不动,不增兵也不撤兵,只要有叛军攻击,就将其击退。北门方向的叛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每次攻城撑死不过两三百人的规模,再多根本展不开,以城头上一千多守军,应对是绰绰有余的。同时他也传告南门方向的哥舒翰、王思礼、田良丘,要他们加强注意,避免在叛军持续大规模的攻城时候,出现不支的情况。
要是战况有变,他会率领家将及一部军士增援南门,决不让叛军攻上城头。
杨晞的传告很快就由军士送到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手中。
因为东门在南门和北门的中间,站在东门城门楼上可以大概看到左右两座城门方向的战事情况,但在南门方向,却看不到北门的情况,东门方向的战况也因为山崖的阻挡看不清,南门的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对东门及北门的战况并不是很了解,只有收到东门及北门的战况通报才知道。
杨晞传来的通告让哥舒翰及王思礼等将都略略地吃惊。
“传令各将,严阵以待,将任何胆敢冲锋的叛军射杀在城外,不让叛军有任何登城的可能!”哥舒翰沉着地下达了新的命令。在令众将严阵以待,严防叛军更大规模的冲锋时,他又令军士准备干草及油料,计划在禁沟内叛军尸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以大火焚烧,
王思礼非常有作战经验,虽然在灵宝之战时候,他率的前军遭遇惨败,但这并不影响哥舒翰对其的信任,可以说,南门城头上的指挥事务是以他为主的。
他行事很果断和强势,行军司马田良丘性子相对懦弱,代哥舒翰执掌兵事时候根本不能制约王思礼。今日的战事指挥上,田良丘也是听从王思礼的。
王思礼在接到杨晞的传报后,也马上明白了叛军的攻击意图,马上令床弩加快射击频率,争取将更多的叛军射在禁沟东侧,并加大军士的箭矢射击密度,争取给予叛军更大的杀伤,毁其士气。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城头上射下的箭矢更加的密集了。
在如雨的箭矢射击中,近乎徒劳冲锋,用尽一切办法想攀爬到禁沟西沿的叛军军士如割稻草般倒下,一茬接着一茬地倒下,许多军士身上的箭矢插的满满的。
那些在领军主官威逼下不要命冲锋的叛军军士,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成为了城头上守军的箭靶子,而他们对城头上守军造成的伤害却可以忽略不计。
叛军的大量伤亡让王思礼很兴奋,他甚至时不时狂叫几声,以此鼓舞军士的士气。
他的视力非常好,他的箭术也很好,力道又大,在指挥军士作战的时候自己也没闲着,时不时搭弓引箭,射杀冲击过来的叛军。他并不射普通军士,而是挑那些校尉、郎将、中郎将装束的叛军射杀。
他有他的高傲,他是统兵大将,不到迫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去杀那些无名小卒的。
一名身装厚重明光铠的叛军将领落入王思礼眼,他马上引箭瞄准。如今酷热的天气下,没几人会穿这般厚重的明光铠。明光铠会被晒的滚烫,身体闷在厚重的铠甲里面也会受不了。唯一有可能的是,这是一名级别比较高的叛军指挥官,冲到阵前来是为了协调诸部对城头的疯狂冲锋,或者督军的。
大概估计了一下,那名叛军将领所站的禁沟底距城头有一百七十步左右,几乎在所有弓箭的射程之外,看来这名叛军将领也估计好了距离,站在了相对安全的位置,不至于被城头上的箭矢射杀到,又能指挥人马攻击。而且那个位置是城头上床弩射击的死角。
但王思礼对其产生兴趣了!
王思礼所用的是三石弓,可以说在所有潼关镇将所使用的弓中最重的一把,最大射程可以达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他想凭借自己的重弓射杀这名叛军将领。
在“咯吱”“咯吱”声响中,王思礼将弓拉满,瞄准接近两百步外禁沟底尸体堆上站着,挥舞着战刀指挥手下军士快速攻城的叛军将领,在深吸了一口气后,大喝一声,尖利的箭矢破空声中,这支重箭以飞快的速度往那名身穿明光铠的叛军将领射去。
----------
李前指挥前哨人马对潼关城南门方向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攻击的效果几乎让人不忍目睹,最早一批冲击的千多人,大半被射死射伤。亲自率部抵达禁沟东沿外的崔乾佑,看到此战况后也没多指责李前什么,而是再交给他四千人马,要他不惜代价攻上潼关城头。
李前也只能豁出去了,换了一身明光铠后,冲到禁沟下面,站在军士堆积的尸体上,指挥攻击战。
几名亲兵拿着盾牌替他遮挡有可能飞来的箭矢。
不过这个距离除了床弩,一般情况下是没其他箭矢能射到这么远的,又是床弩射击的死角,十二连城上的箭矢也很难射到,李前并不担心自己被箭矢射中。
但谁也没想到,却有一支重箭飞速地朝他所站地方飞来,直到箭矢临近了,他及他的亲卫才发现,但已经来不及遮挡了,呼啸而来的箭矢正中他的面门,直透入脸。
李前只来有的及发出一声闷哼,就倒了下去,一命呜呼了。
指挥作战的主将阵亡,让密集冲锋的叛军一阵混乱,一些人惊恐之下转身往回跑,许多人慌乱间从架在沟壁的云梯上摔落,攻势顿缓,引的城头上的唐军将士一阵欢呼。
崔乾佑暴跳如雷,马上令另外一名中郎将接替李前,指挥攻城战役!
没多少人去注意,此时潼关上空的天,已经变了脸色,慢慢开始乌云堆积,太阳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云层遮住了。c
第七十五章鱼死网破
任何人都不曾预料到过的情况出现了。
也不知道潼关附近有山洪暴发,还是雨下的实在太多,禁沟内起了洪水。在湍急的水流越来越凶猛的冲击下,沟内几条以尸体筑成的“坝桥”被气势汹涌的大水给冲毁了,就和堰塞湖决堤一样。
在最上游的那条“尸体坝”被洪水冲掉后,非常凶猛的水流连续将下游的几条坝桥冲毁,在叛军将士的惊呼声中,滔天的洪水携着巨大的威力,携带着大量尸体及被冲走的叛军军士,直往黄河方向扑过去,气势骇人。
在“溃坝”之际正通过坝桥往禁沟西沿冲锋的叛军军士也大部被水流携带着直接冲到黄河里,只有那些幸运被石头卡住或者树枝挂住的军士得以幸免,还有一些军士幸运地被湍急的水流直接甩上了岸,拣回了一条命,不过这些幸免于难的军士也被吓的够呛。
被水流直接带到黄河里的军士估计有一两千人,这些军士大部来自北方,不会游水,被水流直接带进急浪滔天的黄河里,基本也失去了性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
华山上泥土很少,蓄不住水,天上落下的雨水基本直接排掉了。禁沟地势低,原本就是山间自然形成的河道,大雨时候这一带山上的水都是通过禁沟排到黄河去的。
大雨开始下后,禁沟内很快就出现了水流,大量堆积的尸体导致雨水在沟内积蓄,无法及时排出。随着雨下的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山沟沟间积蓄的水也越来越多,在艰难排水的同时也将一些尸体移动,在地势的作用下,尸体进一步堆积,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坝体,禁沟内的水流最终被尸体堆积而成的坝体截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堰塞湖。
越积越多的水漫过了尸体坝桥及禁沟东沿四处乱流,水流对尸体坝也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随着雨水流越来越湍急,堆积而成的尸体在强大水压的作用下终于顶不住,溃坝了,最上流的坝体是最先开始溃坝的,强大的水流冲击最终导致连锁反应,携着巨大威力的洪水连续冲毁了后面的尸体坝。洪水不但将禁沟内大部尸体及数千叛军军士冲进黄河里,并且也冲毁了叛军往禁沟西沿冲锋的“道路”。
所有坝体被冲毁后,禁沟内依然是湍急的水在流动,叛军军士要想通过水流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