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唐(唐远)-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惨重!”

“天哪,唐军不是还在两百里外的地方吗?他们难道会飞的吗?”尚结息惊的目瞪口呆,都忘记拿衣服穿了。唐军数万人开始袭营,他们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对,肯定这部唐军没被己方的斥候侦查到,斥候回来报告的只是发现另外一部唐军而已。

他大意了,唐军的精锐人马太厉害了,将己方的派出的斥候都袭杀了,所以他才收不到唐军的动静,想到这,尚结息想死的心都有了,心里的恐惧感无以言表。

完了,今天他注定要遇到大麻烦了。

“立即传令,拼全力抵挡唐军的偷袭!”尚结息也马上冷静下来,三下两下披起外袍,提了武器往外冲。他已经明白,今天除了拼死抵抗,想办法逃出唐军的突袭外,别外他法了。

“是,大论,属下马上去做准备!”延男飞跑着出动整理护卫人马了。

“大论,唐军杀进来了!”又有一人快速冲到帐中来,大呼道:“大论,不好了,唐军袭营了,已经攻到我大营里……我军内部有他们的奸细,许多营帐被烧着了……”

尚结息没理会后来冲进来这名手下的报告,一把将他推开,在这名手下摔了一个大跤之时快速冲到帐外,查看起情况来。急匆匆冲出帐外的尚结息看到了让他大吃一惊情景。

自己大营内许多营帐被人点燃,点燃的营帐数不断在增多,映红了半天边,许多人从帐内逃出来,乱成一团乱喊乱跳,铺天盖地的马蹄声已经往自己的主帐方向而来,还有不知何物的轰响声夹杂在里面,四周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一浪盖过一浪,这表明大队的唐军骑兵早已经冲入大营内。

“大论,我们快逃吧,唐军的攻击很猛,我们抵挡不住的!”延男策马跑近尚结息的身边,哀求道:“我军已经完全溃败,根本组织不起抵抗,东、北、南三个方向都有唐军,我们只有往西逃了。”

“往西方向撤退!”尚结息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命令。

第七十七章吐蕃人的后路

…………………………………

战事进展的顺利程度是除了杨晞之外任何一个唐军将领从来没想到过的。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大唐军队与吐蕃军队对阵,胜败掺半,并且打了败仗的话,都是败的很惨烈。即使打了胜仗,也差不多是惨胜的味道。杨晞麾下的这些将领他们原本估计的大非川之战会是一场恶战,吐蕃人的抵抗肯定会非常顽强,甚至最终变成了一场两方都损失惨重的阵地战,持续时间非常长!

“吐蕃人竟然是这个德性,这么没抵抗力,任我们宰割了!”这是率军杀进营的仆固怀恩冲杀时候心里忍不住起来的感慨。仆固怀恩虽然经历大小战事无数,但从来没有打过这么顺利的战。

不过这在杨晞看来,一切都没什么意外。如狼似虎、由善战边军组成的安禄山的叛军,战力不会比亦军亦民的吐蕃军队低,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孙孝哲的十几万人马,都被他指挥的奇袭大军彻底击溃,只要机会掌握住,吐蕃人也一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的。

出其不意而攻击,这是杨晞一直信奉的战争教条,在对手想不到的时候、想不到的地点、以他们想不到的方式进攻,只要攻击得手,战果一定非常辉煌的。这次他布署的战术一定是吐蕃人没有料到的,在非常不适合用兵的季节对吐蕃人发动攻击,并且避过了吐蕃斥候的侦探,在吐蕃人没任何防备间以几万大军袭营,即使吐蕃人再训练有素,遭到如此打击,也是溃不成军的。

平叛时候奇袭孙孝哲部时候收到的效果让所人的惊异,这次奇袭的效果更是惊人,差不多就似几个做好了准备、全副武装的人,手拿利器对付几个正在酣睡、没有任何提防的人,几下就能将对方打倒,甚至打死。这种时候。即使酣睡的人身手再厉害,但已经没有机会站起来反抗了。

在接到各部传来已经成功突入吐蕃大营的杨晞在觉得理所当然的同时,心里也大大松了口气,他完全清楚,吐蕃人的大营已经成了人间地狱,但他不要就此罢休,必须要彻底消灭吐蕃人的武装!

青海这片土地上,再也不能有吐蕃人了。

杨晞亲领的人马还有好几万,他部是跟在浑缄的前锋人马后面跑的,距离大概有十里左右。在接到各部报告的时候。这几万人马已经快速驰到吐蕃大营外面。杨晞果断地下达了后续人马投入攻击中的命令。随着他的命令,浑释之、刘光庭、高辅成等听到突袭得手,吐蕃人迅速溃败消息心里痒痒的将领们,马上就指挥己部人马。以散兵阵列往吐蕃人大营方向冲杀过去。

“杀!”唐军将士震天的怒吼声盖过了战马的奔跑声。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大声催打着身下的战马,向着火光连片、厮杀激烈的吐蕃大营内冲杀过去。这一刻,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他们心里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上千里的艰苦行进下来,终于能收获战果了,胜利的曙光就在面前,再艰苦的经历仿佛都无所谓了。最终的胜利是属于大唐军队的。

吐蕃大营内连片的火光说服其大营基本被毁,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没有人会怀疑此战的胜利了。

作为全军统帅的杨晞并没有直接率军冲杀,他在命令自己亲领的各将率军冲杀后,就率元帅行辕直属的护卫队五千人马从准备冲杀的大军中分离出来。飞快地驰到一处高坡上,查看战场情况起来。作为全军的统帅,他根本不需要率军直接冲杀,这不是他需要做的事,他只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安排就行,冲杀自有手下的将士们会去。

杨晞令五千人马护卫着山坡后,带着自己的亲卫三百余人驰上山坡顶端,勒马拿起望远镜察看起战场的形势来。吐蕃大营全都陷入一片火海中,到处都是我军冲杀的身影,还有吐蕃溃兵四下乱逃的场景。这多少让杨晞有点意外,他想不到尚结息这位名声在外的吐蕃名将所领的人马,在遭到我军的突袭后,也就这么迅速溃败了。战场上的形势变成了一面倒,吐蕃大营差不多成了大唐军队的屠宰场。

吐蕃大营内的情况不只让观察形势的杨晞惊异不已,连率军增援、后续杀进战场的浑释之等人都非常吃惊。大营内到处是火光,随处可见四处乱跑的吐蕃溃兵,许多甚至连衣服都没穿好,更不要说拿武器,看到我军将士冲杀过来,想到的只是逃跑,或者跪伏在地上投降。冲进大营的唐军基本不需要去顾及前来阻击的吐蕃人,他们只要避开熊熊燃烧着大火的营帐即可。

四处燃放的大火给予了吐蕃人以重创,但对在吐蕃人大营内冲杀的我大军安全也会造成影响。

浑缄、仆固怀恩、王思礼三支人马数万将士的袭营已经给予了吐蕃人以致命的打击,后续几支人马,包括高适部、浑释之部、高辅成部、刘光庭部的加入,让吐蕃人更是雪上加霜,首尾不能相顾。

杨晞不知道战前布署那支绕道到大非川后面,由陈回光、郝廷玉率领的三万人马行到了何处,要是他们这三万人马成功地抵达目的地,那吐蕃人差不多就完全被包围了,这十几万人,能逃脱升天的肯定不会多。不过现在还没有动静从吐蕃人大营的西南面传来,杨晞有点担心起这三万人马起来。

通讯手段落后,指挥作战很受制约,要是有后世时候那样先进的通讯手段多好,即使只有一战或者二战时候的电报也是好……但这些现在肯定不可能出现,甚至没有很好的办法改进。

“报……”就在杨晞举着望远镜察看大营内的战况时候,一名军士大喊着,快马往杨晞所站的山头上跑过来,在被一群杨晞的护卫簇拥着、气喘吁吁跑到杨晞面前,勒停坐骑后,马上大声地禀报刚刚收到的消息:“报告副帅,我军已经焚毁吐蕃人的粮草……”

杨晞赶紧顺着那名军士所指的方向看过去,他看到了距他所站这个方向很远的吐蕃大营深处,有一个地方燃起冲天的大火,看来那就是吐蕃人堆放粮草的地方了。粮草被点燃,那吐蕃人的斗志进一步瓦解,即使此战陈回光、郝廷玉的三万人马不能及时包抄到位,让吐蕃人逃走一部分,但失了粮草,得不到补给的吐蕃人,怎么可能在冰天雪地的青海高原上生存下去呢?

这名军士离去后,后续又有军士连续地奔过来向杨晞报告情况,他们所报的都是我军进展顺利,基本没遇到吐蕃人有组织抵抗等情况,这让杨晞心里的得意感觉更甚了。

此时吐蕃人大营内传出的手雷爆炸声已经比开始时候少了,不过喊杀声更响亮了。漫天都是我军的喊杀声,还有战马的奔跑声,当然吐蕃人的惨叫声也混杂在其中,这声音让杨晞热血沸腾,要不是身上的使命感使然,他早就率部冲杀进去,冲杀一番过过打仗的瘾了。

据军士的报告,投降的吐蕃人已经有好几万,其中有尚结息的三子,前军副统领悉诺尔。尚结息的这个儿子,在我军快速冲杀进来后,没有任何的抵抗,很快就投降了,并且在投降后还向接受他投降的王思礼保证,一定会劝降其父投降的。

夜间或者恶劣的天气情况下突然袭营,没加提防的对手并不清楚来袭营的我方人马有多少,兵将俱慌,慌乱之下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逃跑或者投降是最好的选择。悉诺尔的选择还是挺明智的,不然落个身首异处,那是很悲惨的事。

…………………………………

大非川西侧,陈回光、郝廷玉所领的三万人在悄悄地行抵吐蕃人大营的背侧,选择了一个避风的山谷安营扎寨后,密切关注着几里外吐蕃大营人动静。

他们选择的这处扎营地方是很不错的,三万人安置下去一点都不拥挤,边上几个制高点抢占后,也不要担心被敌人袭击。从这个地方往吐蕃人大营去,直线距离才两三里,实际距离不过五里。

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向没有任何吐蕃人的侦骑,先他们一步抵达的、配属给他们的几十名特别行动队队员甚至在抵达这里后没袭杀到任何一名吐蕃斥候。看来吐蕃人根本没想到大唐军队会抄其后路,在西南方向没加任何的防备。

在令全军扎营休整后,陈回光、郝廷玉令特别行动队队员时刻监视吐蕃大营情况,一有动静马上报告。不担心吐蕃人的攻击,陈回光、郝廷玉令麾下军士抓紧时间休息,补充食物和饮水,随时准备战斗。将士们在补充了食物和饮水后,美美地睡了一觉,恢复了体力。

夜半时分,密切观察吐蕃大营情况的特别行动队成员传来消息,我军其他各部人马开始袭营了。

陈回光、郝廷玉在接到消息后,马上下令,全军立即准备战斗。

也就在陈回光、郝廷玉的命令下达后大概一刻钟,已经有数队人马,在带队的中郎将或者郎将率领下,快速通过另一个山谷,往吐蕃人大营方向杀过去。

第七十八章尚结息逃跑了

……………………………

尚结息的护卫队长飞跑回来,急促地报告道:“大论,唐军袭营的人马有数万人,他们的攻击势头很猛,我们肯定抵挡不住了,唐军已经把我们的粮草毁了,我们一切都完了!大论,快逃吧,逃出这里,往安西去,不然就来不及了……”

“什么?我们的粮草被毁了?”尚结息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掉落下来。

军中屯积的粮草,可以说是这十几万吐蕃大军的命根子,即使侥幸能抵挡住唐军的攻击,但粮草被毁了,那他们也没办法在这里生存下去,现在这种时候,根本没办法筹集大量的粮草。

年前青海一带遭遇了不小的雪灾,十几万人马的供应吃紧,对周围的部落及大唐的边关抢掠一番后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补给,但没想到,只一会间,严加护卫的粮草堆放地就被唐军点燃了。

看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尚结息残存的一点斗志瞬间消失殆尽,他知道现在即使唐军完全退走,他们也没办法在青海生存了。更不要说现在,唐军还在大营内四处冲杀。

他连继续抵抗的命令都没力气下达了。

在刚知道唐军攻击的时候,尚结息马上下达命令组织抵抗,但收效甚微。

尚结息身边亲领的两万人马是吐蕃军中最精锐的,也远离唐军攻击的方向,他们在唐军还未冲击过来时候,就已经组成阵型准备抵抗。尚结息率部冲击一阵后,眼看大营内一片混乱,军士溃败,唐军如入无人之境般,后续唐军接连杀入,在部下的相劝下,他不得不退守大帐所在地方,并准备后撤,但尚结息又不舍得就这样逃走。还在犹豫。

他幻想有奇迹,中军大营两侧的前军或者后军将领能率军驰援,击退唐军,稳固防线。

但粮草被焚,差不多就是压垮尚结息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粮草了,即使能击退唐军又怎么样?许多的人要饿死在这里,什么后路都没有了。况且唐军攻势越来越凶猛。

尚结息想到了投降,他已经感觉到了走投无路,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大论,快逃吧。唐军很快就攻过来了。再不逃就来不及了。”护卫队长再次请求,“大论,乌海离这里不远,那里还有我们的人马。还有粮草补给,我们往乌海方向去……”

一想到乌海,尚结息也有点回过神来,护卫队长说的不错,乌海和河源方向确实有一部分补给,也有数万人马驻扎在那里,要是与他们会合,至少还有希望。

不过要放弃这里,尚结息还是有点下不了决心。就在他犹豫之时,大帐的东南方向传来一阵骚动,一队人马快速冲了过来,尚结息的护卫人马大惊,马上准备迎上前去。但很快看清冲过来的是什么人。

那是尚结息的儿子达悉盖,后军的指挥官。达悉盖飞快地从马上跳下来,几步跨到尚结息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哭着哀嚎:“父亲,后军也被唐军攻破了,死伤惨重,快逃吧,再不逃我们就全军覆灭了!唐军数量非常多,至少有十几万人,我们抵挡不住的,父亲趁唐军还没冲到这里来,快逃吧!”

一听后军大营也被唐军攻破了,尚结息眼前又是一阵发黑,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护卫队长眼疾手快,一把抱住尚结息,和飞快冲过来的达悉盖一左一右扶住,大声地叫唤。

“父亲,你快走吧,现在唐军还没攻过来,我们有时间,我们往西走,唐军肯定追不上的!”达悉盖大声地请求。

“大论,让达悉盖岱本保护你突围吧,唐军现在还没合围,能逃出去的,要是唐军将大帐包围了,就没办法逃走了,”护卫长队也连声请求:“大论,快逃吧,属下会率人顶着的!”

唐军将士的喊杀声已经清晰可闻,有数队唐军正往这边快速而来。

达悉盖也不管尚结息有什么反应了,马上下令叫延男的护卫队长,扶尚结息上马,他亲自率人保护着杀出去,往乌海方向逃跑。

在尚结息率残部逃跑之时,侥幸逃脱唐军冲击的达扎禄恭也率残部向西南方向逃跑了。

……………………………………………………

仆固怀恩率军攻入吐蕃大营内,一路所向披靡,没遇到什么抵抗。

属下人马已经分兵出击了,他自己身边还有五千多人,他也就率领这五千多人,丝毫不恋战,直接往吐蕃大营深处杀过去。吐蕃大论尚结息,也就是这支吐蕃大军的最高统帅所住的大帐方位已经确认,仆固怀恩率军就往那个方向冲杀过去。

要是能将尚结息或者达扎禄恭生擒或者击毙,那此次自己的战功肯定是最大的。

因此他也不恋战,只是一个劲地指挥亲领的这五千人马,狠命很大营深处冲杀。

与仆固怀恩抱着同样心态的还有王思礼和浑缄这两个最先率军杀进吐蕃人大营的将领。

王思礼亲领的人马有四千,他也和仆固怀恩一样,丝毫不恋战,指挥人马直往吐蕃人大营深处冲杀。生擒或者击毙尚结息或者达扎禄恭,是攻击得手后的王思礼最想做的事。

在率先攻进营的几路人马中,浑缄所领的人数最少,不过他所部冲击的速度最快,就像一把利剑一样,直往吐蕃人大营深处冲杀。吐蕃人大营前军、中军、后军连绵在一起有十几里路,一路冲过去也非常辛苦,遭遇到的吐蕃溃兵太多了。但浑缄丝毫没理会这些溃兵,他部只是砍杀沿途遇到的吐蕃人,再把所带的手雷扔进沿途的吐蕃人大帐内。

吐蕃人的溃败已经成定局,没有任何的回天能力了,现在的浑缄只是怕尚结息和达扎禄恭等吐蕃主要人物逃走,那样就会留下后患,也让他们少捡一些军功。因此在冲进营后,就全力往尚结息大营所在的方向攻击。有特别行动小组成员的示警,尚结息所在大帐方位很容易确认。吐蕃人已经完全溃败,一路冲杀过去,遇到的抵抗非常轻微,这让浑缄大喜,他觉得生擒尚结息是轻松的事儿了。

浑缄部因为是最先攻营的,而且他部攻击的方向是吐蕃人的中军大营,因此冲杀的速度最快,比仆固怀恩和王思礼部要快很多,更不要说后续的高适及他父亲浑释之等部。

但就在他率部快速突击,将抵尚结息大帐近的时候,遭遇了非常顽强的抵抗。

快速冲击的浑缄手下的军士被一阵猛烈的箭矢射倒了一片,连冲在前面的浑缄手臂上也中了一箭,不得不减缓了冲击的速度。这是护卫尚结息的最精锐的护卫人马在大帐外尾展开阻止行动了。遭遇到抵抗的浑缄大怒,一把将手臂上的箭拔掉,命令手下的人马,以弓箭还击,并准备再次冲击。

尚结息的护卫队是轮流值哨的,在听到大唐军队袭营后,马上全部集结,准备抵抗,很快在大帐周围一圈布置了严密的防卫,没加以提防的浑缄部快速冲过来后,遭遇了行动开始后最大的伤亡,连浑缄都受伤了,他的亲卫有几名中箭后落马。要不是亲卫的拼死护卫,说不定浑缄也被射落马下。

遭到吐蕃人顽强阻止的浑缄暴怒,马上喝令手下我军士奋勇杀敌,两轮箭矢对射后,大片的吐蕃人拿下,浑缄再令军士们快速冲击,并率先挥着手中武器冲进阵去。

一时间,吐蕃大帐正中这个位置一片刀光剑影,两方人马厮杀在了一起,一片混乱。

浑缄所领的唐军士气正盛,刚刚遇到的一点小意外丝毫没让他们气馁,数千人马向着尚结息的卫队冲杀过去,原本就有点怯意的吐蕃人完全处于下风,不断地有吐蕃人被砍倒在地,数不清的断肢残臂撒落在战场上。但尚结息的卫队有一万五千人,是浑缄部的数倍,在击退了第一波抵挡的吐蕃人后,浑缄部并没能顺利前进,有更多的吐蕃人增援上来,阻挡唐军的攻击。

被彻底激怒的浑缄在刺杀了一名冲过来的吐蕃军士后,振臂大呼:“弟兄们,这是尚结息的大营,只要生擒了尚结息,马上就可以升官发财,弟兄们,杀啊!”

生擒尚结息或者将其击毙这可以说是此战最大的功劳,每个将士都想将此功揽入自己的怀中,再经浑缄一喝后,斗志更加的昂扬,攻的更猛了。而这时候,从其他几个方向也传来喊杀声,有数唐军将士快速往这边冲杀过来。

那是仆固怀恩和王思礼所领的人马,他们在快速掠营后,成功地冲杀到尚结息的大营附近。

唐军的后续人马快速冲杀而来,尚结息留下抵挡唐军追击的一万五千人再也抵挡不住几个方向唐军的攻击,开始出现溃败迹象。而唐军越战越勇,成片的吐蕃军士倒在唐军的战刀之下。

偶尔还有一些手雷未扔过的军士用力将手雷扔到慢慢退却的吐蕃人头上,炸的吐蕃人东倒西歪。

吐蕃人终于完全不支,全面溃败了,军士争相逃跑。

“尚结息逃跑了,弟兄们快追啊!”也不知谁喊了声。

很快就有唐军军士往大营西南方向追杀过去。

第七十九章穷途末路

………………………………

陈回光、郝廷玉命令麾下人马准备开始攻击。

不过有一点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们前面要通过的这段山谷积雪很厚。但因为雪全被冰冻住了,前行的特别行动队队员及斥候并没探测到积雪的深度。少量人马行进在冻雪上,冻雪能承受的住,但大队人马通过,冻雪被踩塌了,深有半个多人身子的积雪阻碍了准备冲杀的唐军将士。

这让陈回光和郝廷玉心急如焚,也让接应、指引方向的特别行动队队员焦急万分。

谁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特别行动队成员也想不到他们能安全通过的地方会是个陷阱。

此时的吐蕃大营内乱成一团,到处都是火光,数万大唐军队已经在里面冲杀,不过吐蕃大营靠西南方向因为离我大军冲杀进来的距离较远,还未被波及到。潜伏在附近的特别行动队队员从望远镜里看到,已经有数量不少的吐蕃军队准备逃跑了。也就在陈回光、郝廷玉的人马因为战马踩塌了前行山谷中的冻雪而不能前行时候,已经有数队吐蕃人从大营内逃出来。

焦急万分的陈回光得到报告后只得与紧急商量对策:“郝将军,前行道路受阻,没办法及时给予掠营的人马以支持,怎么办?”

郝廷玉皱着眉头看了看隐约可见的四周情况,最后指着西面说道:“陈将军,据斥候打探的消息,往西方向都是坚实的平原,从那个方向可以迂回绕道攻击吐蕃大营,只不过距离远了一点。”

陈回光顺着郝廷玉所指的方向看了看,只是想了一下,马上就点头,“郝将军,我们只能绕道攻击了。那就马上传令军士,改道行进!”

刚才已经有上百名军士陷在积雪中了,同伴们正在努力施求,从正前方想安全通过是不可能的了。也就在陈回光、郝廷玉的命令下,三万将士马上调整方向,从西面绕道攻击。

陈回光和郝廷玉都没想到,因为准备开始攻击前的这个插曲。让他们阴差阳错地拣了大功。

…………………………

其实在浑缄及仆固怀恩、王思礼合兵围歼这部拼死抵抗的吐蕃人时,镇守大非川的吐蕃大论尚结息已经率贴身的三千卫队及他儿子达悉盖所领的五千吐蕃精锐人马往西南方向逃走了!

正是护卫长队延男所领的万余卫队拼死抵抗,尚结息才得以从大营中从容逃脱。

除带走几千人外,尚结息还带走了另外的数千匹战马及一部分粮草,还有一些御寒之物。

久在青海及吐蕃高原上生活的尚结息很清楚,要是没有可供食用的食物及御寒之物。即使他们逃出去,在冰天雪地的青海高原上,也决计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粮草都是让军士们随身携带的,随带的数千匹战马可以换乘,也可以宰杀当食物,甚至可以当迷惑追击唐军的烟雾弹。大非川离乌海及河源距离并不是很远,才几百里路程。只要不跑错方向,很快就能抵达。乌海及河源有数万镇军,只要他们有时间做好防备,即使唐军追击而来,远道而来的也肯定打不过以逸待劳的吐蕃军队的。毕竟乌海、河源一带地势更高,唐军已经疲惫,即使他们能追过来,也肯定疲惫不堪。战力下降的非常厉害的。

因为在高原上生活时间很久,与唐军交手的次数也很多,还参加过多次平定国内的叛乱,遭遇到的败仗也不是一次了,尚结息非常有高原作战及战败后生存的经验,逃跑的经验也很足。他在逃出大营时,强令一部想跟随他逃跑的吐蕃溃兵往另外几个方向逃跑。这样大营外面全是凌乱的脚印及马蹄的印痕,唐军猜不到他们是往哪个方向逃跑的,无法及时追击,除非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分兵追击。

尚结息还想出了另外一法。令断后的军士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利用战马奔跑时拖动树枝卷起积雪,掩盖掉马蹄印。并领这八千多军士分段逃跑,以两千人为一队,中间隔一段距离,要是有唐军追击过来,断后的军士就要折身与唐军战斗,将追击的唐军拖住,让前面的人马从容逃脱。这种逃跑方式曾让他在数次战败后逃脱对手的追杀,最终东山再起。

要不是数次兵败时候逃脱升天,并东山再起,他怎么可能当上吐蕃大论的职位呢?

尚结息逃出大营,往西北方向跑了一段后,并没发现追击而来的唐军,这让他稍稍放了心,但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继续率领手下人马往乌海方向快速逃窜。不过他心里还是有非常多的不甘心的,

心里的郁闷也没办法说出来。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所领的十五万大军会在一个晚上就灰飞烟灭,他这个大军的主将会落荒而逃。要知道,在今天之前,与唐军的对阵中,他极少有败绩,两方交手时候取胜的时候更多,并通过多次小规模及偶尔几次大规模的胜利慢慢地蚕食了原本属于大唐的领地。却是没想到,只一个晚上,一切都失去了。

“杨晞,要是下次再让我遇到你,一定将你碎尸万段!”这是尚结息在逃跑时候咬牙切齿怒骂的话。不过他也清楚,至少未来几年内,他没机会和能力与杨晞所领的大军相抗衡了,即使杨晞一直率军镇守青海,或许这辈子他都没机会将杨晞碎尸万段了。

当然尚结息承认,杨晞指挥的这支唐军的战斗力远非一般军队可比,大他们在高原上的行动能力太出乎他的意外了,如果让他指挥人马,他不可能做出在这种天气时候长途奔袭对手的决定。

恶劣的高原环境,严寒的天气,不只让战马生存能力下降,军士受到的考验也非常严酷。要是战马倒毙了,那失了战马的军士在高原上也差不多等于失去了生存能力的人。长途行进几百上千里,战马的折损率肯定非常高,非战斗减员的军士数量也是高的可怕。要克服这一点,太难做到了。尚结息想不明白唐军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的战马又是如此坚持下来的。

尚结息当然不知道在出征前杨晞已经想出来很多针对高原行军时候克服困难的办法,战马的数量又筹集的非常庞大,几乎没有军士因为没有马骑而在高原上丢了性命。

以极快的速度跑了大概三十里,尚结息所领的人和马都非常疲惫了,只得暂时休整。

休息时候的尚结息也如惊弓之鸟一般,令护卫人马散布在四周,并令断后的人马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休整,不能靠近,省得追击的唐军追上来时候,来不及做出应对。

几名体力较好的护卫人马在一名叫作释盖纳的小队长率领下,往西面跑去,准备查看情况。

尚结息与达悉盖相对而坐,全都是一副黯然的神色,父子两人谁也没料到,过了一个晚上,他们就从统领十几万吐蕃大军的主要人物,变成了落难逃跑之人,落差太大,让他们难以接受。

肚子虽然很饿了,但食物却吃不下肚。

就在父子两人相对而泣的时候,西去打探情况的释盖纳带着手下的人飞跑着回来。

“大论,前面又发现了唐军!”

才远就传来释盖纳异常恐惧的声音。

“什么?”尚结息、达悉盖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手中的食物同时掉在地上。

释盖纳连滚带爬地跑到尚结息和达悉盖面前,哭喊着报告道:“大论,不会有错的,确实是唐军,有数万人,正往这边过来,大论,快逃吧,不然就来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