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宁不明白孙策要路过庐江,与何咸加紧赶路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出于下属的本能,甘宁提议到:“主公,想要赶路,得弃马坐船,从江夏顺流而下,三天可到庐江皖口港。若是骑马走山路,恐怕需要十天左右。”
”行!那就走水路,去晚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何咸一咬牙,拍板道。
“如此最好了!主公,军师还可以乘坐一下,南阳水军最新建造出来的艨艟战舰!”甘宁高兴道。
”我能不能不去庐江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郭嘉突然开口道。何咸发现他的脸色很不好,似乎……有些不舒服。
”为何?“何咸觉得很奇怪,这厮刚才还好好的,恬不知耻地要跑去庐江看美女,转眼之间怎么又变卦了呢?这不是郭嘉的风格啊?
郭嘉一脸尴尬地回复道:“我怕水!晕船!”
“哈哈哈哈!”何咸大笑起来,“郭奉孝,你这浓眉大眼的,也有今天!来人,把军师绑上,一起坐船去庐江!”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艨艟战舰
何咸不顾郭嘉的反对,强行将郭嘉带上了甘宁的艨艟战船。零点看书 。艨艟,又作蒙冲、艨冲,是汉代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战舰。艨艟整个船舱与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两舷各开数个桨孔以插桨船且供橹手划船。而甲板以上有船舱三层,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敌人火攻。每层船舱四面皆开有弩窗矛孔可作攻击各方向敌人之用。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这一年多来,甘宁在江夏郡主要做的就两件事情:一是训练水兵,第二就是督造战舰。
艨艟战舰形体雄伟,机动性强便于水战,且相比于摆渡的小舟更是不知平稳了多少。所以,即便是郭嘉这样极为怕水的北人,在艨艟之上,也就吐了一天而已。第二天的时候,郭嘉应该能够正常饮食,并不再觉得害怕。第三天,郭嘉已经能够在船上行走自如,并没有如之前那般晕头转向,显然已经是适应了。
“兴霸,你这一年要去的铜钱银两,就是来建造这艨艟战舰了吗?”适应之后的郭嘉,跟随着何咸在船上四处视察,还时不时问几个问题。
组建南阳水军这个项目,由甘宁直接对郭嘉负责,郭嘉负责给他调集钱粮物资。因为何咸异常重视水军,所以郭嘉也一直没有为难甘宁,一般的要求全部满足。
“正是!这样的艨艟战舰,水军现在已有十艘,可以支撑大一场小规模的水战!”甘宁汇报道。
“还不够啊!兴霸继续加油,平定江南的时候,水军将会是绝对的主力!就算江南平定之后,南阳水军就要扩充为海军,大海才是我等真正的挑战!兴霸任重而道远啊!”何咸感慨道。
何咸的这个饼画得很大,甘宁听得却很开心。越是雄伟的目标,越让甘宁觉得自己很重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艨艟和斗舰组建一支征服大洋的海军。只是,何咸没有告诉他,艨艟斗舰并不适合出海。大洋不比江河湖泊那般温柔,海船都是需要重新设计和建造的。但这,都是未来一二十年之后的计划,没必要过早告诉甘宁这其中的困难有多大。一步一步走着,往前走,总有一天能够抵达目标。
三天后,何咸一行抵达庐江郡皖口港附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甘宁将艨艟战舰停在了一个偏僻的野港。野港之上,早已等候着一支商队。为首之人赫然就是何咸的特战小分队头子:何乾!
特战小分队的编制并没有扩展,依旧是88人,但根据这些年立下的战功,这里随便一名队员都至少是曲长的头衔,放到正常的军队之中都能率领百人作战的存在。而何乾本人,已经因战功升至忠武校尉。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功勋小队,实力强横!他们出现在庐江,定然不是来旅游的。
看到何乾出现,小强终于相信何咸是来办正事的。
“难道您真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何强压低声音问何咸道。
何咸暼了一眼小强,没有说话,眼神之中蕴藏着满满的鄙视感。心想:好好地和你解释的时候,你偏不信,怎么样?现在被本公子打脸了吧?
再看郭嘉,这斯一脸的肃穆,仿佛他早就知道何咸是来干正事的一样。谋士就是谋士,说变脸就变脸,还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装逼的功夫绝对是一流。
“见过两位公子,马车已经备好,我等上车再叙如何?”何乾一副市侩的模样,把一位南阳商队的掌柜模仿得惟妙惟肖。小强一脸懵逼地望着何乾,一副智商欠费的表情。明明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何乾,却又有些不敢相认,因为在何乾的眼神之中,他丝毫看不到熟人的感觉。若不是何咸等人知道他的身份,简直会被他天衣无缝的演技给蒙骗过去。
登上马车,几人坐稳之后,何咸开口问何乾:“任务进行的怎么样?人找得顺利吗?”
何乾道:“根据公子给的信息,我们找到了四位天字级的人才。分别为张昭,张纮,周瑜和鲁肃。但很不幸,张昭,张纮和周瑜三人皆已经被孙坚说动,投效到了江东军中。“
说着,何乾从胸口取出一份贴身收藏的羊皮卷,摊开递给了何咸。郭嘉偷偷瞥以了一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一些人名,似乎是一份人才名录。
何咸接过羊皮卷,匆匆一看,忍不住摇头叹道:”孙文台必将成为我们的劲敌啊!下手当真是快,文武两道蓄积了不少的人才啊!”
“鲁肃呢?听你的意思鲁肃还没有投效江东军?“何咸顿了一顿,指着鲁子敬那一栏问道。
”确实!鲁肃现任东城令,属于袁术军庐江郡守刘勋麾下。但孙策已经抵达庐江,据说,这鲁肃与周瑜之间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拥有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现在周瑜既然已经投效江东,鲁肃恐怕也心有所属……“何乾一边汇报,一边将羊皮卷接过来,再贴身收好。
”还是晚来了一步啊……“何咸长叹一声道,”孙坚、孙策果然是拥有猪脚光环的人,实力还不显,却已经有一大堆的牛人追随。“
郭嘉静静地听着何咸自顾自地嘀咕,实在有些忍不住问道:”公子,敢为这猪脚光环是何宝物?竟然能够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何咸一愣,尴尬道:”猪脚光环是我们舞阳县的土话,相当于是名望高的意思。“
”舞阳的土话?“郭嘉暗中寻思,颍川离舞阳似乎并不是太远啊,怎么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比喻呢?
正寻思着,何咸又开口问何乾:”陆逊,顾雍,太史慈等人可有踪迹?“
何乾摇摇头道:“属下无能,这些人尚且在搜寻之中。”
何咸摆摆手道:“无妨!起码能够确定,这些人还没有被孙坚所用,也算是有用的信息!”
“顾雍?你们说的是吴郡顾元叹吗?”郭嘉听着两人的谈话,突然插嘴道。
“军师知道顾元叹的下落?”何乾有些激动问道。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卧龙凤雏
寻找人才一事,何咸只交付给了何乾一人负责,就连郭嘉、贾诩、程昱等人都不知晓。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些难以解释的东西,比如这份人才名录,比如这个天字级的人才分类。何乾作为何咸的盲崇者、心腹,从来不会问为什么。但郭嘉等人只是何咸的谋主,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智慧,他们会思考何咸为什么会拥有这些知识。假如觉得恐怖,或者觉得黑暗没有发展前途,他们随时可以炒了何咸的鱿鱼,另投其他的诸侯。
如同一开始周瑜其实是袁术麾下的官员,觉得袁术不行,就投效了孙坚和孙策。荀彧起初去冀州,想要为袁绍服务,待了一阵觉得袁绍此人没有大出息,后来便去了曹操阵营。这是被这个时代所接受的理念,也正是”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知道啊!就在南阳!“郭嘉没心没肺地回道。
何咸与何乾一愣,面面相觑,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顾元叹乃蔡中郎的弟子!自蔡中郎在长安被主公你所救,来到皇家水镜书院,成为了书画学院的首席教授。顾元叹得闻此事,就弃了上虞县长之职,专程跑到南阳来服侍蔡中郎。我上次去蔡府求这幅扇面的时候,还是顾元叹给蔡中郎磨的墨,准备的全套的笔砚之物。听闻,顾元叹年轻的时候,在蔡府求学,就对蔡文姬暗生情愫。蔡文姬嫁给卫仲道之后,顾元叹才心灰意冷回到吴郡老家,出师当官。现如今,卫仲道病逝,蔡文姬寡居。顾元叹不远万里,弃官而来,若说不是为了蔡文姬,狗都不信啊!“
郭嘉侃侃而谈,大有八卦记者的潜力。
顾雍和蔡文姬?大兄弟和小师妹?这个组合,想想都令人激动!顾雍既然在南阳,那就万事好说话了!
何咸大力地拍了拍郭嘉的肩膀道:“奉孝真乃福将也!回到南阳之后,找一个适合的机会,让顾雍出来为南阳军做事!”
郭嘉拿手中的折扇拨开了何咸全是老茧的粗手,道:“顾元叹才思敏捷,心静专一。就算主公不说,嘉与仲德也打算启用元叹在幕府之中效力。”
“如此最好了!”何咸赞道。
“嘉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军师但说无妨!”
“主公手中为何会有一份人才名录,看上面之人,有些人根本是名声不显。但偏偏主公却能认定,他们拥有过人的才能,这是为何?”
何咸心中“咯噔”一响,果然,郭嘉还是问到了这个问题。
“可是,自己该如何问答呢?”
何咸沉思了几秒钟,决定实话实说道:“此事太过为难!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再告诉奉孝,可好?”
本以为,郭嘉会因此而感到不快。没想到,郭嘉竟然眨巴着大眼睛,一副“我懂你”的样子道:“了解了解!主公有主公的苦衷嘛!无妨!”
郭嘉如此解人心意,何咸反而有些蒙圈了:“难道郭嘉知道自己身世的秘密?不可能吧!或许,他以为是墨者行会在背后暗中相助吧?唉,误解就误解吧。墨者行会这个解释起码还是在正常人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主公,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嘉,在你这份人才名录上,算是什么级别的人才?”郭嘉神秘兮兮地问道。
何咸一愣,笑道:“当然是天字级最顶尖的存在!或者说,超天字级的存在。不然的话,为什么我当初见你的时候就说了,你若是不肯为我效力,我第一时间就要想办法弄死你!”
郭嘉点点头,似乎对这个问答非常满意。
“下一步,我们是要去绑架这位叫什么鲁肃的吗?真见鬼,为什么庐江地界会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而我大南阳却没有呢?”郭嘉抱怨道。
“谁说没有!”何咸反对道,“明年,庞德公门下有两名得意弟子即将出师。一人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一人姓庞,名统,字士元,号凤雏。两人皆为才智超绝之辈,奉孝可莫要让两人溜到别家诸侯的地盘上去哦!”
“卧龙凤雏?”郭嘉轻笑道,“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狂妄!年纪轻轻就不知天高地厚,主公放心,嘉一定会与文和、仲德联手,将这些小家伙调教的服服帖帖!”
“卧龙凤雏大战毒士鬼才!我靠!这场面,想想都是满满的幸福啊!”何咸心中已经开始止不住地意淫。
“那这个叫做鲁肃的,咱们还去见吗?”郭嘉问。
“见!来都来了!怎能不努力一下呢?”何咸本着贼不有空的原则,还想会一会鲁子敬。
“呃…嘉的意思是,要不我们直接去拜访桥氏二姝吧?”郭嘉忍不住道。
何咸竖起一个大大的中指,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
东城县位于皖口港以北,舒县以南。从皖口港去东城县,走官道,须从皖城附近路过。因为皖口港就归属于皖城,而桥氏就是皖城的大族。舒县则是庐江冶所,也是周瑜的老家。此次孙策、周瑜转道庐江,何咸以为他们会径直去舒县老宅,或者去东城县见鲁肃。没想到,刚到皖城郊外二十余里,何咸一行就碰见了浩浩荡荡的孙氏车队,人数足有两千余人。
“公子,我看这孙策鬼鬼祟祟的样子,必定有阴谋!不如我等尾随他们去皖城,伺机破坏他们的阴谋,再去东城县见鲁肃不迟!”郭嘉一本正经地献计,恨得何咸牙根痒痒。明知道郭嘉在胡诌,何咸却不好拒绝。因为本质上讲,郭嘉的提醒没有错。孙策一行从诸暨启程,走建业往寿春,根本不用走庐江。就算他们想来庐江,去舒县或者去东城县,也没有必要再到皖城。因为从舒县出发,他们需绕道绕了上百里,才能绕到皖城。如此大费周章地过来,所图者必定不小!作为竞争对手,南阳军若能阻止或者破坏江东军的“大计”,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何咸心底明白,郭嘉只是没有放弃进入皖城去见识一下二桥的想法。阻挡孙策,只是他顺手抓到的绝佳理由罢了!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来访的桥瑁故友
“老爷,门外有两名公子求见!一人自称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之子孙策,另一人则是舒县周氏家主之子周瑜。”
皖城,桥府。桥瑁正在书房看书,管家敲门进来回禀。
“孙策,周瑜?”桥瑁皱眉道:“没交情!不见!”
“两位公子手中有张郡守的手帖,老爷不见,不大妥当!”管家补充道。
桥瑁放下手中的书,一脸的不悦。但管家说的没错,既然拿着现任庐江郡守张勋的手帖,桥瑁便不能不见。桥氏也算庐江大族,族人不下千人,这点面子还是要给郡守的。
“请他们去客厅吧~”桥瑁无奈,站起身来,准备出去接待一下。
“晚辈孙策(周瑜),见过桥公!”随着管家进来的是两名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为首的孙策英武不凡,身后的周瑜潇洒倜傥,一看两人就是青年才俊。不知为何,桥瑁见到两人之后,突然想到了另一名同龄人:南阳何咸。
想当初,何咸邀请其前往荆州任职或者隐居,他因不想卷入战术,没有答应。不曾想,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淮之地就从世外之地,也便便的烽火处处。听说,现在的江东、淮北到处都在打仗。按照这个驱使,庐江迟早也不能例外。难道说,整个大汉只剩下荆州和益州可以去了吗?
”不知两位贤侄光临寒舍,有何贵干?“双方落座之后,桥瑁命管家上了茶水,问两人道。
孙策抱拳道:“我们兄弟二人,自会稽而来,前往寿春拜见州牧大人。路过庐江,特来拜会桥公!策常听家父提起桥公的威名。说在伐董卓大业中,桥公当为人先,一心为国,乃天下忠汉之士的楷模。”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与桥瑁都是一方诸侯。但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孙坚亲袁术,桥瑁亲袁绍。所以,私底下其实没有太大的交情。孙坚也不至于特意叮嘱两人,绕道皖城前来问候他。这一点,桥瑁心知肚明。
“两位贤侄有心了!”桥瑁笑道:“乌程侯过誉了啊!老夫一介腐儒,手不能挑,肩不能担。真正冲锋在前的,都是文台、忠信、还有两位袁公麾下的猛将,徒有虚名,心中羞愧啊~”
孙策契而不舍道:”桥公有大才,若隐居在皖城,岂不浪费耶?若是您能前往江东,与我父亲一起联手,必是江东百姓最大的幸运!“
桥瑁道:“听闻你父亲已经召集到张子布和张子纲为谋,此两人才能皆在我之上。江东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老夫还是在这山野之间,自得其乐好啊!”
孙策想要招揽为由拉近与桥瑁之间的关系,若是桥瑁真的愿意效忠孙坚,那将来就是一个阵营的人。孙策就是桥瑁的少主,接下来再向桥瑁求亲,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孙策打得好主意,当双方还在相互恭维,管家有敲门进来,通知桥瑁道:“又有两名英俊少年求见!”
桥瑁很不高兴,当即拒绝道:“没看到我这里正有贵客吗?让他们改日再来吧!”
管家一脸为难地说道:“为首的公子自称是老爷的故友!还让小人拿着这件信物给您,说您瞧见之后,一定会同意见他!”
说着,管家上前,递过来一块玉佩。桥瑁接过之后一瞧,这不是自己曾经用过的玉佩吗?上面一个硕大的“桥”字,别无分号。再眯着眼睛仔细端详了一番,突然想起来,这块玉佩似乎是送给了那位年轻人!那是在反董卓大战之后,自己遭受到刘岱的无端攻击,幸亏那个年轻人领兵路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己才能幸免于难。刘岱引兵退去之后,那青年还不依不饶,将他送到了东郡,要招揽自己为他效力。但是当时的他心灰意冷,退意坚决。所以在东郡收拾了一下家产之后,就带着全部家人回到了故乡庐江皖城。作为救命之恩的回报,桥瑁便将贴身佩戴的一枚美玉,送给了那年轻人,也就是桥瑁手中的这一块。
只是,那年轻人在南阳应该很忙才对,怎么对到皖这座小城来呢?前脚江东孙氏来招揽,后脚那年轻人就过了来,真的是巧合吗?
不管是不是巧合,既然上门来了,桥瑁也不能不见。
“老夫有一位忘年之交从远方而来,恐怕要失陪一下!”桥瑁委婉地表达了送客的意思,想让孙策与周瑜自行告辞。没想到,孙策的脸皮厚得很,当即站起来道:“既是桥瑁的忘年之交,必定是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策虽然才能不显,但最爱结交天下朋友!恳请桥公代为引荐!”
孙策说的也不尽是虚言。“江东小霸王”之所以声名远播,与孙策性情豁达,乐意广交朋友密不可分。
“这……”桥瑁有些为难,因为他并不知道那年轻人与江东孙氏的关系如何。万一是敌对状态,可就非常不好处理。
周瑜看出了桥瑁的心意,保证道:“桥公放心!我等一定不会胡言乱语,得罪您的贵客!”
孙策也道:“我们会像敬重桥公一样,敬重贵客!绝不会冒犯!”
既然两人都这么保证了,桥瑁也不好硬赶,只能让管家将来客请进府中来。
“南阳何威,见过桥公!”何咸领着郭嘉一副儒将的打扮,风采不输孙策和周瑜这一对组合。
桥瑁听到何咸的自称,心中微微一愣:何威是个什么鬼?再瞧见何咸正对着他挤眉弄眼,当即明白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说破,回礼道:“许久不见,小友英姿更胜往昔!”
“敢问桥公,这位朋友可是骠骑将军何咸的族人?”孙策与周瑜一听南阳何氏,当即怀疑来人的身份。
何咸闻言,顺势接话道:“在下的父亲正是左骠骑将军何苗,何咸乃是威的堂兄,敢问阁下是何人?”
孙策闻言也是一愣,从来没有听说过何苗的儿子。但自己没有听说过,并不代表别人不存在,遂恭谨回礼道:“吾乃乌程侯之子,江东孙策也!这位是我的义弟,庐江周瑜!”
………………………………
第三百四十八章 煮酒论英雄
何咸也顺势介绍自己身边的这位美少年乃颍川郭嘉之弟,郭耀。这当然都是胡诌的身份,但孙策也好,周瑜也罢并没有见过何咸、郭嘉的模样,既然桥瑁认可两人的身份,他们两人自然也没有怀疑。
何咸不想坦陈身份,是不想带来其他的麻烦。毕竟,从名义上讲,南阳军与扬州军刚打仗结束,本质上是敌对的关系。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知晓,南阳军主心骨,骠骑将军突兀地出现在庐江地界,袁术必定不敢安心称帝,估计会派出一堆人马,前往庐江调查何咸的动机。所以,隐瞒身份,对于何咸也好,对于孙策也好,都是比较好的事情。于何咸而言,可以继续微服私访,了解袁术以及淮南的民情;对于孙策,则省得他需要做艰难的决策。毕竟“何威”与“郭耀”虽然是南阳军所属,但是名气威望,远差骠骑将军何咸与军师祭酒郭嘉。
于是,四位青年,连同桥瑁,共聚一堂。时值初平五年,公元194年的三月,春天。庐江的天气乍暖还寒,何咸便提议桥瑁,不妨将绿茶换成酒水,再用小炉一煮,小酌一番。
孙策当即拍案叫绝,高声呼吁,搞得桥瑁很是尴尬,仿佛在桥府不是他的主场一般。但既然两波的客人都这么如此提议,作为主人,桥瑁不得不从。于是,命人将酒桌搬到了后花园中的凉亭,将凉茶换成了庐江本地的米酒,红炉一煨,倒也别有风味,异常有情调。
“姐姐,姐姐,府上来了四位英俊公子。听说两人来自江东,两人来自南阳,皆为天下才俊。我俩要不出去瞧瞧如何?”桥氏后院之中,古灵精怪的小桥一脸雀跃跑到了大桥的房中,向他汇报了前院的事情。孙策,周瑜,何威,郭耀接连来访的消息早就通过仆人们之后层层传递之后,到了大小桥的耳中。
大桥虽然也想瞧瞧这些才俊,无奈脸皮没有小桥厚,便犹豫道:“我等冒冒失失前去会见,会不会被父亲责罚啊?”
小桥道:“只要我等装扮成丫鬟的身份,父亲不说,谁能知晓?再说了,那些名士一个个眼高于顶,只要我俩低调一些,估计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咱们两个。”
听到小桥的怂恿,大桥有些意动,在半推半就之中,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便换上了丫鬟的服饰,偷偷跑到后花园的凉亭处偷听众人们的谈话。
其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皖口港外的长江水面之上,有龙卷风形成,就算在城内的桥府,也看得清清楚楚。桥府上下的仆人皆惊呼不已,唯有凉亭之中的五人,旁若无人,仿佛没有看见一般。
何咸有感而发,想到三国之中的一个著名的典故,便问孙策、周瑜道:“两位公子可知龙之变化否?”
孙策、周瑜不知道何咸此问何意,便轻轻摇头道:“未知其详,请赐教!”
何咸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公子随乌程侯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孙策望向桥瑁道:“桥公征战四方,眼界开阔,小子岂敢妄语。”
桥瑁摆手道:“世道变化迅速,已经不是老夫所能熟知。你们年轻人的眼中的英雄,才是大汉真正的英雄。莫要管我,畅谈你们心中所想。”
何咸道:“桥公所言极是,你我可以平辈交流,无论观点对错。刚好有桥公这位前辈在场,对我们的论述进行点评,我们好有所收获!”
桥瑁点点头,非常认同何咸的意见,孙策遂举杯道:“扬州牧袁公路,兵粮足备,人口众多,可谓英雄!”
何咸举杯,遥遥一碰,一饮而尽道:“冢中枯骨,早晚必败于其他诸侯!”
孙策也饮尽杯中浊酒,早有侍女上前,给两人满上酒杯。孙策再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谓英雄。”
何咸再饮一杯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孙策不甘示弱,也饮一杯,再道:“有一人名称白马将军,威震草原,公孙伯珪可为英雄。”
何咸饮尽第三杯,摇头道:“公孙瓒镇守一方尚可,但格局有限,难君临天下,非英雄也。”
接连被何咸否认了数人,孙策有些彷徨,望向周瑜,周瑜小声提到了刘焉。孙策便问:“益州刘君郎,可为英雄乎?”
何咸再笑道:“刘焉虽为汉室宗亲宗室,然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孙策再问:“如吕布、马腾、韩遂等辈皆何如?”
何咸鼓掌大笑道:“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孙策摇摇头道:“舍此之外,策实不知。”
何咸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孙策问:“谁能当之?”
何咸以手指孙策,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公子之父孙文台,与某之堂兄南阳何咸也!”
“当啷”一声,却是倒酒的侍女将手中的陶质酒壶打翻在了地上。桥瑁刚想责备,却发现倒酒的侍女不知何时,换成了大桥和小桥,口中的一口浊酒当即喷了出来。想都不用想,这个馊主意必定是自己的小女儿想出来的。虽然两人用了一些草木灰改变了一些肤色,但两人的绝色岂是如此简单就能遮掩的?
小桥听到何咸的霸气言论,心中一激动,手中的酒壶不小心就跌破在地。这一声响,打断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力。四位公子也才注意到,给自己倒酒的这两位侍女,容貌不凡。
“毛手毛脚,成何体统?你们两个还不给我赶快退下!”桥瑁吐完口中的浊酒,赶紧呵斥两女,想要趁众人反应过来之前,让两女退回闺房。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小桥有不同的见解
“且慢!”周瑜伸手,制止了企图偷偷溜走的大小桥。零点看书 。“桥公见谅!吾观府上的两位侍女顾盼生辉,似乎对刚才煮酒论英雄的言论颇有感慨,不妨让她们也说说看!”
桥瑁心底都狠死周瑜这个小白脸了,若不是他反应快,大桥小桥已经撤回后堂的,现在可好,被将在了当场。
小桥本就是个古灵精怪,不嫌事情闹大的主,听周瑜这么一说,她索性昂首挺胸,捋了一下额前的秀发,用极为清脆好听的嗓音道:“何公子道,夫英雄者需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小女子不敢苟同!”
“哦?请小美女赐教!”何咸大致也猜到了面前这位小美女的身份,就是不知道是大桥还是小桥。
小桥杏目圆瞪,轻叱道:“何公子见到所有的小娘子,都称之为美女吗?”
何咸摇头道:“当然不是!但阁下,在我见识过的小娘子中,绝对当得起小美女一词!”
“我若是小美女,那谁是大美女呢?”小桥不依不饶问道。
何咸手指旁边的大桥道:“我觉得,这位妹妹,可以当得起大美女一词!”
“你是说我不如姐姐漂亮喽?”小桥佯装生气道。
姐姐?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就是传说的小桥。那旁边这位俏脸绯红,文静不敢说话的就是大桥喽?
孙策经过周瑜的提醒之后,如何不知道,现在这两位冒充倒酒侍女的绝色美女,就是自己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