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郎中,在下南阳何咸,奉陛下之命,前来营救于你!”何咸俯身贴着蔡邕的耳边喊道。
蔡邕挣扎着睁开浑浊的眼睛,嚅嗫道:“可是卫将军何忠信?”
蔡邕并不知道何咸已经升任骠骑将军,但何咸也不更正,只要蔡邕知道他是谁就好。
“正是在下!蔡郎中,你现已无罪,安心休养,早日康复!”何咸道。
蔡邕轻轻摆动右手的手指道:“老夫不行了!但有一事,放心不下,恳请卫将军务必帮忙!”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因功封赏
何咸一愣,猜不透蔡邕终究会有什么样的遗嘱,但看到他的惨状,又狠不下心来拒绝,遂沉声道:“蔡中郎但且说来,在下能做的,一定做到!”
蔡邕露出说奈⑿Γ溃骸拔嵊幸慌募В蛐鑫乐俚浪篮螅!×愕憧词榍胛澜谖宜篮螅锼褚环蛐觯纯梢砸揽俊H绱耍戏蛩渌牢藓叮
何咸本来担心蔡邕会说出“杀王允”什么的激烈言论,导致自己无法做到。没想到,蔡邕竟然还是一名暖心的老爹,至死还惦记着老家无人照顾的女儿。
历史上的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是著名的才女。然而蔡文姬的身世却异常坎坷。在蔡邕被王允害死之后,郭汜、李榷作乱,导致关中大乱。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之后,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了两个孩子。直到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了董祀,蔡文姬才算是回归中原。
现如今,郭汜、李榷早死,何咸又稳定了关中,匈奴已经没有机会趁虚而入,但保不齐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又被哪位豪强掠走。答应蔡邕,将来帮蔡文姬择一户值得托付的好人家,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好!在下答应你,蔡中郎尽可安心!”何咸承诺道。
蔡邕双眼含着泪花,缓缓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蔡中郎!蔡中郎!”
“骠骑将军……”姜太医在旁边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犹豫道:“您能不能让蔡中郎休息一下,恢复一点体力,再与他交谈?再这么下去,蔡中郎可能真的会油尽灯枯而去世……”
“啊?蔡中郎还没有死吗?”何咸收回有些湿润的眼眶,一脸茫然地问道。
“蔡中郎只是因为虚弱而暂时晕厥而已……并不至死……假如骠骑将军想让蔡中郎死的话……”
“瞎说什么!好好给蔡中郎医治,蔡中郎若是死了,小心本将让你给他陪葬!”何咸恼怒道。
“是是!小的一定治好蔡中郎!”姜太医本想拍个马屁,不曾想,拍到马腿上,差点丢了小命。赶紧抛去那些小心思,专心给蔡邕号脉,构思救治的方案。
救活蔡邕是个意外,并不在何咸的计划之中。但这是个令人高兴的意外!像蔡邕这样的人是大汉的财富,或许对于结束战乱,稳定政局,他们无能为力,但是战后,他们传承下来的文化,却可以丰富和引导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安排好蔡邕的事情之后,何咸匆匆赶回自己的大帐,长安初定,还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
第一件事情,就是回援荆州。郭嘉在抽调文聘的四万南阳军之后,南阳空虚,一旦遭受其他诸侯的袭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何咸命张辽为主将,张绣为副将,带着两千并州飞骑和一万西凉轻骑,一人双马,火速赶往南阳听从郭嘉之调遣。
第二件事情,就是三公级别的任免与调整。刘表擅离职守,被免去司空之职。东汉三大名将中,卢植已经于去年年底病逝,但是皇甫嵩和朱儁尚健在。于是,何咸提议皇帝拜皇甫嵩为司空,拜朱儁为太尉。最让王允意外的是,何咸并没有撸掉他的司徒之位,也没有追究他任何的责任。对于现在的何咸而言,三公与皇帝一样,更多的是象征的意义。军政之令,现在皆出于骠骑将军府。
从专权的角度来讲,何咸与王允、董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现在天下未定,何咸能够控制的区域不过荆州和司隶校尉部的主要地区。而大汉有司隶校尉部(治洛阳)、徐州刺史部(治郯县)、青州刺史部(治临淄)、豫州刺史部(治谯县)、冀州刺史部(治高邑)、并州刺史部(治晋阳)、幽州刺史部(治蓟县)、兖州刺史部(治昌邑)、凉州刺史部(治陇县)、益州刺史部(治雒县)、荆州刺史部(治襄阳)、扬州刺史部(治历阳)和交州刺史部(治龙编),共计十三州一部。何咸所得者,不过七分之一,离天下一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若是将权力归还给皇帝,何咸及南阳军的下场一定会非常悲惨。所以,不专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区别就是,何咸相比于之前的两人,更尊重皇帝。一切政令所出,皆冠上皇帝的名义,以示尊敬。
第三件事情,就是因功封赏,提拔麾下将领。
张济已经被皇帝封为安西将军,负责镇守长安。何咸则举荐张杨为安北将军,王匡为安东将军,这两个职位没有实权,但享受三品将军的待遇。作为最早降何咸的诸侯级别的友人,这是他们应得的待遇。
原越骑校尉赵云拜为武卫中郎将,原射声校尉文聘拜为东中郎将,原屯骑校尉张辽拜为南中郎将,原长水校尉魏延拜为西中郎将,原步兵校尉高顺拜为北中郎将,此五人作为何咸军武将系战力的第一阵营。
原锦帆校尉甘宁迁为长水校尉,白波校尉徐晃迁为步兵校尉,原西凉军所属张绣迁越骑校尉,原西凉军所属庞德迁屯骑校尉,此四人作为何咸军武将系战力的第二阵营。
原荆南校尉文祥拜宣威将军,王笑笑为副将,领荆州郡兵,主要负责荆州地区的治安,一般不参与战事。原荆北校尉魏和拜威远将军,李风为副将,领司隶校尉部郡兵,主要负责除洛阳、长安两城之外的治安,一般也不参与战事。此四人的主要职能,相当于后世的警察部队,帮助州牧府维稳为主,兼训练民兵,肃清一般的小盗贼。算是何咸军武将系战力的第三阵营。
典军中郎将徐荣不想为何咸效力,提请致仕,想要归老,被何咸拒绝。见识过徐荣指挥骑兵的艺术之后,何咸怎肯放归这样的人物被其他的诸侯使用。不肯效力没问题,那就供养起来领个闲职。如果连领闲职也不肯,那么不好意思,只能祭起屠刀,找个理由杀掉一了百了。
………………………………
第三百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与篡汉论
何咸举荐徐荣为九卿之一的太仆,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徐荣算是保皇派的武人,忠君思想比较重,九卿对于他而言是个难以推辞的诱惑。徐荣调任九卿之后,其麾下的两万西凉铁骑,何咸准备一分为二,全铠铁骑部分准备交给张辽,并入并州飞骑所属;另有一万轻骑,则直接交给庞德统帅。马腾军撤退之后,庞德终于开口愿降,成为了何咸军的屯骑校尉。
谋士阵营中,郭嘉从卫将军长史拜为军师将军,代领南阳郡守之职。徐庶继续领南郡郡守,负责在荆南五郡扩展南阳发展模式,争取将南阳郡的势力完全覆盖整个荆州。
司隶校尉部以函谷关为界,一分为二,西部委之以长安令钟繇,主要以屯田,休养生息为主;东部委之以洛阳令李严,主要以建设洛阳城,安置白波贼兵,吸引流民为主。自西凉军降何的消息传至洛阳,以杨奉为首的前白波贼首领再也不敢蠢蠢欲动,洛阳地区压力大减,也就此安定下来。
程昱从洛阳抽身,成为骠骑将军长史;贾诩则由卫将军军师祭酒,成为了骠骑将军府的军师祭酒。
举荐表上奏之后,皇帝的任命却迟迟不下来。何咸入宫打听,却知道宫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传国玉玺不见了!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与传国玉玺一起不见的,还有掌印太监。再逐一询问当天执勤的羽林郎,最后一次见到掌印太监,是司空刘表离开未央宫之后不久。掌印太监手持天子诏书,出宫办事。此后,再未见过掌印太监。
何咸暗道一声“不好”,瞬间锁定嫌疑人:司空刘表!但此时,距离吕布、刘表引军离开,已有三天的时间。就算派兵追击,也是鞭长莫及。何咸懊恼不已,轻视了刘表。贾诩却出列宽慰道:“皇帝失去了传国玉玺是大害,与南阳军而言却未必是大害;关东诸侯得到了传国玉玺,貌似有大利,实则隐藏了极大的危险。”
“此话怎解?”
“传国玉玺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他与皇帝”受命于天“的继承性相统一,才显得独一无二。当今天子失去了玉玺,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德能不彰,失去了上天的庇护。骠骑将军一则可以取汉而代之,二则可以借此为理由,代天子讨伐所有觊觎传国玉玺的诸侯,此乃大义所在!”
“代汉自立之事休要再提起,本将得先帝之厚爱方有今天,终我一生,绝不篡汉!”借着贾诩挑起的这个机会,何咸索性将这个问题先明明白白地知会麾下所有的重要将领。因为随着南阳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个别将领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期,他们希望何咸能够篡汉而代之,从而成为从龙之功臣。
但何咸从未有代汉的念头,陈汤的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早已经深深烙在何咸的心中,他只希望大汉能够千秋万代流传下去,只希望汉族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巅,只希望所有的汉人能够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大!亲手建立这样一个更和谐更强大,能流传更久远的大汉帝国,比单纯当一个皇帝,要有趣的多。
有人说,当了皇帝,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建立自己的秩序了啊?恰恰相反,真正想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秩序,必须摈弃当皇帝的念头。因为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最大不公平的存在。一旦登上了那张龙椅,那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被拉入到一条条规定好的轨道之中。皇帝是天下百姓的,是文武百官的,唯独不是皇帝自己的。中国的历史发展,为何总是陷入一乱一治的怪圈,跟许多人争抢着要当皇帝不无关系。何咸认为,只需要带领着汉人跳出抢着当皇帝这个怪圈,大汉的寿命一定会更加悠长,汉人的历史必定可以更加辉煌!何咸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定的计较,他想建立一个更稳定的政治体制。皇帝要有,却只是汉人精神世界的象征。难度要比篡汉更加困难。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何咸能够最终击败曹操、袁绍、袁术等一众竞争者的基础上,唯有胜者,才有定这个世界规矩的权力!
”关东诸侯之论,又是何解?”何咸再问贾诩道。
贾诩道:“传国玉玺乃重之重器,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刘表、吕布身怀重宝的消息若是通传天下,自有心怀叵测的诸侯会想尽办法强取豪夺。若是引导的好,未必不能起到二桃杀三士的效果!”
毒士不亏为毒士,短短的瞬间就能想到如此多的厉害纠葛,当真令人佩服!若是敌军阵营,还真能让人寝食难安啊!
“本将已经答应陛下,会追回传国玉玺。此事,就全权交给文和负责策划。何乾,你配合军师执行行动!”
贾诩,何乾出列领命。
……
皇帝迁徙,百官随行。需要准备的事情一大堆,但好在钟繇是一名相当了得的干吏。一个月后,骠骑将军何咸护送这汉帝刘协及文武百官自长安城出发,往东过函谷关,前往南阳宛城。
安西将军张济,长安令钟繇领三万西凉军驻守函谷关以西地区。
大军走走停停,相比于前一次董卓西迁可是舒服了百倍,相应地,时间也耗费了两倍以上。应汉帝刘协的要求,何咸还特意转道往洛阳城绕了一圈。现在的洛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除了被大火燎黑的城墙依稀可见往日洛阳的模样之外,一切都物是人非。看得刘协及随行的文武官员唏嘘不已。
“骠骑将军,洛阳当真可以恢复到往昔的样子吗?”亲眼见到洛阳城的惨状之后,刘协突然对于重建洛阳失去了信心。
“陛下放心!只要给臣时间,必定还陛下一座更加繁华美丽的洛阳!”何咸笃定道。
“陛下看见那些房子了吗?”何咸指着远处的一片废墟说道。
在那片废墟之上,一排排造型简单,但不失美感的红砖瓦房整齐划一地出现在蓝天白云之下。
………………………………
第三百三十八章 舞水大捷
“大汉的百姓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百姓,只要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保护他们不受战争的燎毒,他们就会创造无数的奇迹!陛下作为大汉的天子,只需要耐心等待,这个天下,终究会变得更好!”
“朕是大汉的天子……”刘协喃喃自语道:“朕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子民……”
“报~关东急报!“不远处,一袭戎装的徐晃手持一柄金背开山斧,快马而来。
”端得是一员猛将啊!“刘协见状,情不自禁夸赞道。
”陛下说的极是!徐公明现为南阳军麾下步兵校尉,武艺高强,为人忠义!“
”平定天下之责,就交给骠骑将军麾下的这帮骁将了!“刘协郑重托付何咸道。
”末将徐晃,参见陛下,参见骠骑将军,参见诸位大人!“徐晃下马,对众人行礼。
”将军先处理公务,朕去那边看看!“刘协说着,领着麾下的亲卫和宦官去那一排排红砖小屋那边而去。
待得汉帝离开之后,徐晃道:”禀告主公,一个月前,吕布与刘表趁着曹操前往青州征战的间隙,闪电突袭了兖州冶所濮阳城,救出了原兖州牧刘岱,兖州所属郡县纷纷响应,脱离曹操统治。曹操击败青州军之后,尽收起兵,复攻吕布,双方在濮阳城下大战了几场,各有胜负,现如今正僵持不下!“
听完徐晃的叙述之后,何咸情不自禁望向贾诩。吕布的行径与贾诩事先猜测的一样,东逃之后立马成为了打破关东诸侯平静的不安分因素。
”袁绍可有什么动静?“何咸问。
”袁绍与公孙瓒再战于故安县等地,无暇顾及兖州战事。“
只要袁绍不参与进来,凭借刘岱、刘表的威望加上吕布的勇武,短时间应该不会输给曹操。
”公明幸苦了!洛阳之地还需你来镇守!“
徐晃抱拳道:”此乃某将职责所在!主公且安心!“
告别了洛阳,何咸一行又折回武关。在武关,何咸收到郭嘉从南阳发来的战报。半个月前,占据扬州的袁术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何咸倾尽全力救援长安的消息。得知南阳空虚,荆州空虚,袁术便派出了两路大军。一路从汝南出发,经过许昌,直袭南阳。这一路,领兵之人是豫州刺史孔伷,兵力五万。另一路,由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率领,从寿春出发,直奔江夏,兵力也是五万。此外,袁术还曾知会孙坚,命其从吴郡出发,攻击荆南的长沙郡,但被孙坚以兵粮不足为由拒绝。
孔伷领着五万豫州兵,在引兵度过荆、豫两州边界的舞水时,遭到甘宁率领的五千南阳军的伏击。甘宁面对已经渡河的两万豫州兵,毫不犹豫选择了水陆并进的攻击手段!一千锦帆旧部终于碰到了他们发挥水上优势的机会,他们乘着无数小舟从上流飘下,顺着水面发了起攻击。而另外四千南阳精兵,则在甘宁本人的带领之下,对刚刚渡过舞水的数倍于自己的豫州兵发起了猛攻。
甘宁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岂肯就会错过?逮住孔伷的豫州兵就往死里打!豫州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久不经战事,根本算不得精兵。且豫州兵刚渡过舞水,还没有列队,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在南阳精兵的猛烈冲杀之下,只坚持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便全线奔溃。两万余人,被斩杀了五千余人,投降了一万余人,还有数千人下落不明。不知道是沉到了舞水之中,还是逃到了荒郊野外。
于此同时,从长安回援的一万多西凉骑兵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张辽和张绣的带领之下,从颍川郡绕到了豫州兵的身后。甘宁在舞水南岸发起袭击的同时,西凉骑兵和并州飞骑也在舞水北岸发起了攻击。
孔伷非常不幸,空有三万豫州步卒,却在一万骑兵的冲击之下连像样的防御阵势都不会结。没有严密的防守阵型,步卒在成建制骑兵面前,只能沦为被屠杀的对象…豫州兵就是这个下场。
身后有舞水阻挡无法撤退,身前又是凶猛无比的西凉骑兵冲杀,抵挡不住,悲催的孔伷只能在中军的护卫之下,躲在豫州军中瑟瑟发抖。兵荒马乱之中,”孔“字中军大旗被张辽率领的并州飞骑撞见。张辽毫不犹豫集中了上千并州飞骑,将孔伷的中军全部围杀,孔伷的人头最后还被撒上石灰带回了宛城请功。
此役,南阳军全歼来犯的豫州军孔伷部。斩杀一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另有一万余人下落不明,敌主将孔伷战死。
张辽本有机会直接将颖川郡纳入南阳军的势力范围,但基于大局考虑,不想与袁术全面开战,郭嘉还是下令张辽、张绣撤回了舞水以南的舞阴地区。
相比较而言,纪灵那一路扬州兵,还算顺利。黄祖可没有郭嘉、甘宁、张辽那般胆大包天,手中只有一万余人就敢设计全歼孔伷的五万人。黄祖只敢领着自己的两万江夏兵,一面据守蕲春城与纪灵对峙,另一面火速向南阳求援。
郭嘉认为这是一个将江夏郡彻底纳入荆州体系的一个好机会,决定先拖一拖黄祖,挫一下他的锐气,再派兵前往救援。
“奉孝用兵善用奇谋,不拘一格,孔伷不自量力,自取其辱也!”何咸看完战报心中感慨。
除了舞水大捷和江夏的安排,郭嘉在信中还特意提到了一件事情:荀彧拒绝了郭嘉的邀请,选择了投效曹操。荀彧有王佐之才,但是为人古板,极有主见。就算与何咸、郭嘉亲善,也并不一定认同两人的政治理念。或许,在荀彧看来,“强迁”汉帝于南阳,与董卓之流并无太大的区别。
而荀彧加入曹操阵营之后,一定会让曹操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最起码,在后勤统筹方面,曹操将获益良多。别看现在吕布、刘表、刘岱之流占据了濮阳大部,意气奋发。实则上,等曹操缓过劲来,消化了青州黄巾降卒,收复兖州不过是时间问题。。。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世界上最好的皇兄
对于何咸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接连吞下白波降卒,西凉张济军之后,南阳军的兵力大增,地盘也扩大了一倍有余,但实际上,粮草辎重方面却出现了极为紧缺的状态。毫不夸张地说,何咸已经打不起一场五万级别以上的战役。如果强行开战,南阳的经济就要受到极大的重创,这将带来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所以,对于何咸与南阳军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稳定,闷头发展经济,囤积粮草,才是重中之重。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汉帝的车驾顺利抵达南阳宛城。宛城百姓自发涌上街头,热烈欢迎自己的皇帝陛下到此暂住。何咸并没有迁都,而是以洛阳重修为由,请汉帝到宛城暂住。郭嘉早已命人将南阳郡守府改成了皇帝的行宫,虽然面积较小,但是纯青砖红瓦的建筑结构,到也显得别具一格。
汉帝刘协入城之后,明显发现宛城的百姓与洛阳、长安的百姓不同。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这是长安、洛阳百姓所不具有的。宛城,自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后,便再无战事袭扰,承平已有八年之久。在何氏的治理之下,盗匪绝迹,经济繁荣,物资充沛,百姓们只要你能劳动,几乎不存在饿肚子的情况。莫说是刘协,就连一路黑着脸的司徒王允,在见到了宛城的盛况之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这个城市,了解南阳这些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想当初,老夫奉先帝之命,前来南阳平定蛾贼的时候,宛城已经被糟蹋地不成样子。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当时老夫心中就在想,这好好的南阳想要再恢复起来,恐怕得需要百八十年的功夫。真是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八年的功夫,忠信不但恢复了南阳生气,而且繁荣更胜一筹。若对外乡人说这是长安,恐怕也是有人相信啊!”太尉朱儁发自肺腑感慨道。
何咸谦虚道:“太尉大人过誉了!当初若不是您网开一面,饶了那些投降的黄巾贼众,宛城岂有今天,南阳岂有今天?”
”宛城都是那些贼寇建设起来的吗?“刘协听到何咸和朱儁,异常惊讶。
何咸回到:“陛下,这么说虽然有些偏颇,但他们确实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想当初,南阳郡乃黄巾乱贼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迫,将近一半以上的南阳百姓,或多或少于黄巾贼扯上了一些瓜葛。若是严格按照大汉律,从贼者死的规定,南阳之地恐怕已经成为鬼蜮。”
刘协闻言,唏嘘不已:“如此说来,南阳能有今天,太尉功不可没啊!”
朱儁摆摆手道:“陛下莫要听着小子胡扯!想当初,老夫也是年轻气盛,对于这些乱臣贼子,是坚决支持就地斩首的!还不是这小子,软磨硬泡,硬是与我打赌,引了赌注,才得到了这些降卒的处置权!”
”骠骑将军怎会有先见之明,知道这些乱贼,不会复反呢?“刘协好奇问何咸道。
”微臣那会儿年幼,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只不过,微臣一直以来相信一点,这些反贼曾经都是大汉的百姓,陛下的子民。哪个百姓不想安安稳稳、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他们之所以要反,是因为负责管理他们的官员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带领好他们,导致他们没有吃,没有穿,没有安居乐业的基础。所以,罪不在百姓,而在乎管理百姓的人。“
什么是管理百姓的人?当然是上至皇帝,下到县令的大小统治者。何咸可以抨击官员,却不可直接说皇帝,所以只能用”管理百姓的人“来替代。如果刘协足够聪慧,自然能够体会其中的含义。
”听闻骠骑将军一言,朕深感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敢问将军,若是朕想要前往颍川书院学习,可否?“刘协问。
”这有何不可?颍川书院乃陛下的书院,陛下若是愿意前往,书院上下欢迎还来不及。只不过,为了不必要的麻烦,陛下的身份可能需要隐藏一下!“何咸道。
‘太傅!”刘协转向马日磾:“朕冒充一下太傅的子侄辈,可否?”
马日磾躬身道:”此乃扶风马氏之荣幸!“
”那就此说定!朕以马协的名义,入学就读吧!“刘协很开心道。
”太尉,司马,两位大人皆我大汉之名将,若是能在书院开一门军事战阵课,传授沙场征战的经验,想必一定会收到学子们的热烈欢迎!“何咸趁机在旁边怂恿朱儁和皇甫嵩加入颍川书院的教授队伍。
朱儁与皇甫嵩对视一眼,问道:”我俩可以吗?“
”当然!两位大人若是愿意,我可说服司马夫子,单独开辟一个军事学院,专门培训书院学子和大汉的中级将领。不出数年,两位大人必将桃李满天下!“
朱儁与皇甫嵩皆过了”知天命“的年岁,在大汉,已然不算短寿。何咸掌权之后,虽然对他俩尊崇有加,但毕竟不可能再让他们领兵出征。授课讲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不能直接被你小子给蒙了!“朱儁道:”老夫与义真兄要亲自去颍川书院看看之后,再来回复你的提议!“
”没问题!只要您二老高兴就好!“何咸道。只要两人感兴趣,何咸相信,颍川书院百家争鸣的氛围,最终会成为这两位名将的归宿。
刘协随后去拜见了太后何莹,又去探望了皇兄刘辩。刘辩经过张机几年的诊治,始终不见好转,基本上可以宣告治疗失败。刘辩再想恢复到神智清醒,概率已经微乎其微。何太后已经看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神智不清,对于刘辩而言,未必不是好事。起码,他与其他人都没有了利害的冲突。凭借着身份,在哪里都能够平平安安活到死为止。而一位精神失常的废帝,对于刘协而言,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皇兄。
………………………………
第三百四十章 给袁术下套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大汉依旧不太平,就连骠骑将军何咸迁汉帝于南阳这样的大事,都引不起关东诸侯们太多的关注力。
在北方,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事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袁绍想要公孙瓒的幽州,公孙瓒想要袁绍的冀州。这一世,公孙瓒经过何咸的提醒和点拨之后,明显比较抗揍。接连几场大战下来,袁绍都没有占到太明显的便宜。因为公孙瓒的牵制,袁绍迟迟腾不出手来介入黄河以南的战事。
在中部,曹操本来有一统兖州,青州,徐州的趋势,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吕布,将他的老巢兖州都给占据了。历史上,吕布也曾占据过曹操的兖州,但因为彼时刘岱已死,吕布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曹操击溃,逃亡去了徐州。但这一世,刘岱没死,只是被曹操拘禁。吕布、刘表救出刘岱之后,刘岱作为原兖州牧,振臂一呼,号召力可是比吕布一人强大许多。于是,曹操就抓瞎了,早知道,还不如当初就找个理由,将刘岱咔嚓掉,埋进土里就一了百了。
在南部,主要的势力,其实就是何咸与袁术。何咸占了荆州,袁术得了豫州和扬州大部。从地域而言,袁术的实力要强于何咸,从人口而言,袁术冶下的百姓数量要多于何咸。袁术自然而然将目光盯下了荆州。只要拿下荆州,袁术相当于是拿下了大汉三分之一的江山。但事实上,何咸的便宜岂是那么容易占的。
孔伷舞水兵败被杀的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怒,再命桥蕤领兵五万出征荆州。这一次,袁术没有选择南阳,而是选择了江夏。因为袁术也知道,何咸的大军已经回到南阳。再攻南阳,已经错过了好机会。倒不如攻江夏,因为纪灵在江夏的战事比较顺利,现如今,已经下了三城,将战线推进至了江夏冶所西陵城百里的地方。黄祖的告急求援公文,也由最初的半月一发,改成了三日一发。
”主公,黄祖已经被熬得差不多了,再熬恐怕要生反意,若是直接投了袁术,可就不美了。“郭嘉拿着江夏的急报,来找何咸禀告。
何咸笑道:“那就派员出征吧!奉孝觉得,派遣哪一位将领出征比较合适?”
郭嘉道:“江夏作为我军与袁术军交战的前沿,最近一段时期,都需要一位大将驻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