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推出袁隗、袁逢,逼迫袁绍等人解散联盟,退回各自的州郡。华雄这一死,反倒是挫了西凉军的锐气。此刻如果推出袁隗、袁逢,只会让天下人耻笑董卓胆怯。董卓当然不会这么做,于是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望向了吕布。
一开始的时候,吕布也是吓了一跳。华雄,在西凉军中,也算是一员悍将,武力值在二流武将的巅峰,吕布当然熟知。若是正面交战,十个回合之内,吕布还真没有把握必杀华雄。但何咸却只用一个回合就将华雄斩落马下,这其中,固然有实力的差距。但关键的关键,其实是何咸胯下的那匹坐骑。在两人的兵器相错之前,何咸胯下那匹照夜玉狮子宝马的瞬间提速,导致已经出手的华雄比预定的速度慢了半拍。而就是这慢了的半拍,夺去了华雄的性命!
严格来说,这场比斗并不公平,华雄输就输在了战马的身上。但战马就像兵器,也是武将实力的一个部分,谁能因此而指责何咸呢?
………………………………
第二百七十章 鸠虎战猛虎
吕布在短暂分析之后,确定何咸的武艺绝对不如自己。而华雄之死,给西凉军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就是说,到了自己不得不出战的时候了!
吕布深吸一口气,朗声道:“何咸一介黄口小儿,使诈挑杀华将军,当真卑鄙无耻。布愿请战,为华将军报仇!”
董卓眼巴巴地等着就是想要吕布出战,挽回不利局面,当即同意下来。
“咚咚咚!”虎牢关上,战鼓再响。只见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引兵出关而来。
王匡麾下的河内方悦,张杨麾下部将穆顺,孔融麾下部将武安国,纷纷出列请战,却被袁绍一一否决。
前世的吕布在虎牢关之战前名声不显,但今生的吕布经过西园八校尉之争,已经得到“天下第一武将”之威名。袁绍,袁术,曹操都是亲眼讲过吕布勇武之人,岂能作假?就连袁绍麾下第一武将颜良,曹操麾下的夏侯兄弟都是吕布的手下败将,袁绍当然不允许这些诸侯手下的无名之辈,上阵前去送人头。
“吕布乃并州鸠虎,非等闲武将可以力敌!”
袁绍既不允许这些无名小辈上场,却也不派遣自己麾下的河北四庭柱。袁绍不动,曹操也选择不动。曹操更喜欢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却不喜欢凭借个人勇武,单打独斗。袁绍打得什么主意,曹操懂,何咸也懂。但何咸上一场刚刚挑杀了华雄,没有义务连续出战。就算吕布点名想和他斗将,他也可以选择无视,因为华雄的死已经为他的勇武背书。
于是,好战狂人”江东猛虎“孙坚又出列请战。虎牢关之战,本是孙坚大放异彩的战役。可战斗至今,孙坚却连一场战斗都没有捞到,心中憋闷的紧。袁绍可以不留情面地驳回方悦、穆顺、武安国之流,却不能驳斥同为诸侯的孙坚的请战要求,只得应允。
联军这边,战鼓声响起。吕布没有等来何咸,却看到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宝刀,骑花鬃马的孙坚策马出战。顿时皱眉不悦道:”南阳小儿何在?为何不敢出战?“
孙坚冷笑一声道:”丁建阳视你为义子,提拔你于微末;大将军视你为良将,推荐你入西园校尉;先帝视你为肱骨之臣,托付你忠汉;少帝视你为左膀右臂,引你为心腹。不曾想,最后的你却出卖了所有人,甘为董贼的走狗。对付你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何须卫将军出马!“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孙坚这番话却句句骂在吕布的痛点之上,令吕布非常忌讳。吕布本来就是倨傲之人,听孙坚骂得如此痛快,岂肯轻饶于他?
轻磕赤兔马,手舞方天画戟,吕布气势汹汹冲向孙坚。孙坚也不示弱,横古锭宝刀,冲杀上去。
“当”的一声大响,方天画戟古锭宝刀相撞,火星四溅。这一击,明显是吕布抢到先机。孙坚有些被动地接下了吕布的这一下重击,胯下花鬃马却是踉跄几步,差点摔倒,反观吕布与赤兔马,却是无事一般交错而过。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在力量上也是异于常人的强大,并不逊色于吕布太多。但吕布是骑将,骑在赤兔马上,能借助战马的力量为己所有,也就是所谓的“人骑合一”。但孙坚却算不得真正的骑将,充其量不过是一员骑术不错的战将。
故而步战的时候,孙坚与吕布的差距算不得太大;但骑战的时候,这个差距就会被慢慢扩大。理论上将,战斗的时间越长,这个差距将会越大,因为与马力相比,人力耗尽的时间肯定更短。孙坚吃亏之后,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弱势。当即改变打法,决定不再跟吕布比拼力量。而是不停地挥舞着古锭宝刀,爆出阵阵刀影,试图以速度和技巧来取胜。
比力量,吕布不怵,比速度和技巧,吕布同样不怵!甫一转换,大开大合的方天画戟便化身为一柄精巧的长枪一般,在吕布掌中爆发出万般变化。戟尖画出无数道残影,与孙坚的古锭宝刀交击在一起。
“叮当”之声不断响起,两人刀来戟往,很快就打了二十多个回合。眼见着孙坚的刀影越来越少,二人从对攻转到了吕布攻、孙坚守。孙坚是越打越郁闷,越打越没有信心。无他,就是孙坚攻向吕布的刀影就好像打到空气中,而吕布还击而来戟尖却是每次都点到古锭宝刀之上,令孙坚的手臂开始出现酸麻之感。
孙坚又勉强坚持了十几个回合,身上的烂银铠有几处都被吕布的方天画戟划到或是刺到,破损了不少地方。看得联军大营中,孙坚的几员部将,如程普、韩当等人心惊肉跳。他们自问武艺不足以抵挡吕布,若贸然上前,不但丢了自己的性命,还害了孙坚。于是在场下纠结不已。
孙坚作为袁术的跟班小弟,眼见着就要被吕布斩落马下,袁术心中当然也是焦急。现如今,能够救一把孙坚的,唯有卫将军何咸、陈留郡守曹操、渤海郡守袁绍麾下的几员大将。袁术有心救人,却有拉不下这张脸去求人,故而脸色数变。
何咸与孙坚曾同在朱儁麾下效力,有过袍泽之情,不忍这只江东猛虎就此折在虎牢关下,长叹一声,还是决定救援孙坚。
“子龙何在?”
“末将在!”赵云抱拳出列道。
“速速上前助战孙坚,不求有功,但求无功。若你力有不逮,本将会亲自上场为你们助战!”何咸叮嘱道。
赵云领命,持亮银枪,飞身上马,大喝一声:“赵云奉命来援!吕布看枪!”
吕布见到赵云,知道其是南阳军的人,本着为华雄报仇的目的,吕布转身弃了孙坚,冲着赵云而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二英战吕布
“手下败将,还敢再来!这一次,某看你如何逃脱!”
说着,吕布提着方天画戟便于赵云战至一团。
吕布与赵云,半年前曾在的洛阳皇宫复道内大战过一场。那一场,赵云在吕布手下走了不过五十几个回合,若不是张辽等人及时赶到,险些丧命。此番再战,赵云水平又有精进,且身后又何咸等人随时支援,赵云可以放手一战。在上一次较量中,赵云已经领教过吕布“人骑合一”的威力,故而上阵之后,赵云便避免与吕布硬碰硬,尽量利用百鸟朝凰枪法中的缠字诀与吕布较量。
因为赵云的助战,孙坚得以从吕布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之中脱开身来。缓了一口气之后,孙坚本欲和赵云联手夹击吕布,却听得袁术阵中传来鸣金收兵的声音。孙坚眉头紧皱,不明白袁术在这个关键时刻急召自己回营是何道理。
袁术原本正在纠结,如何才能在不开口向袁绍求助的情况之下,从吕布的戟下救回孙坚。看到何咸派出了赵云上阵助战,袁术顿时大喜,心想到:“终于等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替死鬼,岂能错过?”
于是便趁此机会,赶紧命麾下的军士鸣金召回孙坚。孙坚犹豫再三,听到袁术的召回之声甚为急迫,最终决定抛弃道义,回返联军大营。回到阵中,却见着袁术一脸笑意地望着自己。孙坚顿时大惑不解,大声急问:“本初兄急召坚回营所谓何事?”
“文台辛苦了!能与吕布打得难分难解,实属不易!接下来,就交给南阳军吧!”袁术一边说着,一边给孙坚使眼色,示意孙坚莫要多问。孙坚环顾四周,从其他诸侯及武将的眼神之中,察觉到一丝鄙夷之色。孙坚顿时醒悟过来,明白了袁术的龌龊心思:宁死盟友,不死自己人。
或许袁术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孙坚的安危着想,但这样的行径却太令人不齿。赵云出战是为了救孙坚,孙坚明知道赵云一人难敌吕布的情况之下,还留下其一人独战,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之举。
孙坚冒着性命危险与吕布大战三十几个回合而赢得的尊重与名望,因为此行径而全功尽弃。孙坚只觉得一口老血上涌,差点被此事气得背过气去。但偏偏孙坚还不能怒斥袁术,因为名义上讲,袁术还算是他的“主公”。孙坚面色铁青地一抱拳,一句话也不说,领着本部人马退回到了后军之中。
孙坚与袁术的表情,何咸都看在眼中。心中一声长叹:孙文台啊孙文台,投效袁术这样一个主公,真是白瞎你这只江东猛虎啦!枉你还知道羞耻的份上,我便最后帮你一把吧!
何咸从亲卫的手中接过霸王枪,轻磕照夜玉狮子马,再次出战。刚才,何咸之所以派遣赵云,而不是张辽、文聘等人,就是留了一手。但本来的计划中,是孙坚、赵云加上自己三英战吕布。可惜,被袁术搅了局,只剩下二英战吕布。能不能击败吕布,何咸心中还真没有底。但既然是自己做的决断,那便只能战!战他个昏天暗地,战他个淋漓尽致!
何咸紧攥手中的霸王枪,爆喝一声“吕布,纳命来!”,策马加入了两人的战团。
吕布早就观察到何咸来袭,面对何咸这势大力沉的一击,吕布不闪不避,方天画戟托天一举,竟是凭借着赤兔马,硬接了这一下。只听“当”的一声巨响,赤兔马和照夜玉狮子马同时“灰溜溜”一声长嘶,往后倒退了几步。吕布大惊,没有想到何咸年纪轻轻,竟然也领悟了“人骑合一”的至高骑术!
关东联军大营爆发出齐齐的惊呼声!“江东猛虎”孙坚被吕布死死压制的情况就在眼前,而何咸,竟然能与吕布硬撼不落下风!也就是说,何咸的武艺竟然比孙坚还要高强,与那“天下第一武将”的吕布在同一档次?这个结果直接刷新了众诸侯的人生观。想当初,汉灵帝破格提拔何咸为校尉的时候,这些人纷纷咒骂外戚何氏乃奸佞小人,蛊惑圣心,给子孙谋福利。现在看来,何咸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武将,而汉灵帝,是慧眼识珠……
然而,事实上何咸的骑术是不及吕布的。他只不过是凭借了双侧马镫等一些小玩意儿,提高了身体与战马的贴合程度,给够借助部分的战马之力,提高自己的力量输出,与吕布真正的“人骑合一”还差得不少。
但是这一击,却给吕布的极深的印象。吕布不敢像之前对付孙坚那般托大,中规中矩地利用精巧的戟法与两人对战起来。
赵云本来一人凭借百鸟朝凰枪法对战吕布,守得极为辛苦。等到何咸的百鸟朝凤枪加入之后,凤凰合并,压力顿时大减。两人毫不犹豫提升至枪法的最高境界:攻守兼备,一左一右,对吕布实施夹击。
何咸主攻,攻如疾风骤雨;赵云主守,守如铜墙铁壁。吕布催动方天画戟,或挑或劈,全然没有对阵孙坚时那般游刃有余。吕布的戟法讲究一往无前,从其收起霸气,开心谨慎应对开始,这气势就落了下乘。吕布气势不足,三人自然陷入到你来我往的缠斗当中。
表面上看,何咸、赵云或许是占据了优势,凤凰枪法处处压制吕布的方天画戟。但其中的苦楚,只有两人自己能够体会。吕布的每一次回击,都有一股莫名的劲力传来,令两人持枪的双手极为消耗气力。而吕布貌似局面不占优势,但始终没有露出明显的破绽,何咸、赵云两人也拿吕布没有办法。
转瞬之间,三人拨马鏖战,已经不下八十个回合。何咸的霸王枪大开大合,攻中有守,不断吸引着吕布的火力;赵云的亮银枪则是守中有攻,细腻精巧,不断攻击着吕布的空门和身体要害。擂鼓的军士换了三批,欢呼的兵卒嘶哑了嗓音。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董卓迁都
这一通鏖战,看得关东联盟的十七路诸侯目瞪口呆,也看得关上的董卓担心不已。Ω Δ看书 阁.西凉军已经损失了一员上将华雄,士气大减。派出吕布,就是为了挽回士气。如果吕布再败,西凉军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打了,注定士气全无。
董卓一咬牙,下令鸣金收兵。
听到鸣金之声,吕布使出一招“四海八荒”,将何咸、赵云两人逼开,持戟怒指两人道:“两个打一个算什么好汉!有种明白再战,一个打一个?”
何咸哈哈一笑道:“我兄弟二人同气连枝,枪法互补!温侯若是有胆,明日再战我兄弟,若是没胆,趁早闭嘴为好!”
关东诸侯联军之中,盟主袁绍听到西凉军鸣金收兵之声,知道董卓胆怯,大手一挥,韩馥、袁遗麾下两路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向虎牢关,想要趁势掩杀。吕布见状,赶紧领兵回关。虎牢关上,董卓早有准备。数千弓箭手弯弓搭箭,不惜箭矢袭向韩馥、袁遗联军。一时之间,箭雨如注,喊杀声震天。关东联军损失了数百人马之后,败退下来。
“报~盟主!大事不好了!”
联军大营,袁绍正召集诸侯,商量下一步攻虎牢关的事宜,忽有探子快速来报。
“速速将来!”
“董贼捉了太师、司徒两家八十七口人,按在虎牢关上。说,若是盟主不遣散联军,就将袁氏族人尽皆斩杀于此!”
“什么?”袁绍、袁术大骇,顾不上礼仪,快步出营,朝那虎牢关上望去。
隐隐瞧见虎牢关上,几十人一字排开,有老有少,尽皆跪倒在墙头之上。为首两人披头散发,背后皆有一名西凉军士,手持一面白娟大旗。一人的白娟上面书有“袁隗”二字,另一人的白娟上面书有“袁逢”二字。
袁绍、袁术对视一眼,确认那两人有八分的可能就是袁隗与袁逢。正犹豫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虎牢关上第三通鼓点歇止,一名刽子手手起刀落,将跪于队尾的一名中年男子斩首。看穿着打扮,应该是袁府的家奴。
袁绍、袁术顿时大怒,唤来各自的部将,准备倾其所有,往虎牢关一战。逢纪、许攸、阎象等人赶紧出来劝止。
逢纪道:“此事需从长计议!贸然攻击,只会中了董贼的奸计!徒折兵马不说,还会害了太师与司徒的性命!”
跟出来看热闹的曹操、张邈、刘岱、陶谦等诸侯也一起加入劝阻的队伍,袁绍、袁术才肯罢休。
随后,关东联军急退三十里安营扎寨,暂时不与西凉军交战。
虎牢关上,董卓召集麾下文武众将商议下一步事宜。
“关东反贼虽然投鼠忌器不敢再攻,可是也不肯散去,堵在虎牢关外,总不是一件事情?诸位可有什么好的主意?”董卓一脸忧心询问左右文武。自关东联军兵进虎牢关以来,董卓食量减半,酒量也大如以前,连体重都有下降的趋势,这样很不好!
李儒跟随董卓二十余年,自然了解董卓心中所想,出列道:“太师莫急,儒有一计,可令太师安心!”
“哦?文优有何妙计,快快说来!”董卓急问道。
李儒回答:“近日洛阳街市传一首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太师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迁都长安?”董卓一愣,有些犹豫道:“长安虽好,但是不及洛阳繁华。人口不及洛阳密集,珍宝不及洛阳繁多……”总之一句话,董卓舍不得洛阳的荣华富贵。
“这有何难!太师只需将洛阳百姓尽数迁往长安,长安自然繁华。太师嫌长安珍宝稀缺,那就将洛阳城里的所有珍宝都收集起来,统一带去长安!我西凉军士不下八万人,太师想要哪里的珍宝,统统带走即可!”
“这主意好是好,但若文武百官,洛阳百姓抵死不肯迁往长安,该当如何?”董卓再问道。
“那就让他们死好了!”李儒一脸冷血回道,“限定期限!火烧洛阳!不迁者,皆死!”
“皇宫呢?皇宫烧不烧?”张济忍不住插嘴问道。
“烧!一间不剩,统统烧掉!”李儒的眼眸之中,闪现出一丝癫狂,“为防止官员和百姓重新逃回洛阳,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能搬走的全部搬去长安,搬不走的一律烧掉!”
在场的西凉军武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疯狂了!
董卓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决定的事情,便会立即去做。当夜,董卓就领着吕布等人回返洛阳,商议迁都。虎牢关就留下徐荣负责死守,不准出关交战。
第二天,董卓以皇帝名义召集文武百官于崇德殿议事。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董卓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时炸了锅。迁都乃是大事,前期需要考察,中期需要建设,后期需要动员,岂能如同儿戏一般,说迁就迁?
司徒杨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太师监察。“
太尉黄琬附议道:“杨司徒言之有理。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司空荀爽也劝谏道:“太师若欲迁都,则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本来还想听听百官的意见,集思广益,给迁都计划做一些补充。没想到,百官之首的三公上来就是一通炮轰,全都是反对意见,令董卓相当难堪。想当初,这三位都是董卓当政之后,提拔上去的人物,现在不但不支持,反而给自己拖后腿?这董卓向来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绝强脾气,这一致的反对之声,反倒是激起了他的凶性。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烧洛阳 派遣使者
董卓愤怒回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汝等推三阻四,挡国家大计,实不该为臣子!”
言毕,当即请奏汉帝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一言不合就罢免三公,此乃古之未有的事情。吓得年方十岁的汉献帝刘协不敢说话。
“陛下不反对,那便是同意老臣的奏请!”董卓狠狠瞪了一眼刘协,大声道:“来人,收回三公金印,将杨彪、黄琬、荀爽三人驱逐出宫!”
荀爽性直,想要反抗,却被杨彪、黄琬两人死死拦住,推出了崇德殿。
百官震慑于董卓的淫威,不敢再言,迁都之事就此定了下来。
迁都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路途之用。洛阳官仓中的粮食不够,李儒再次献计道:“洛阳富户大族极多,往日都依附袁氏等党人在民间搜刮财富,太师不妨将他们罪同袁氏,杀其宗党而抄其家,粮食充作迁移之用,金银财宝收归国用。”
董卓用其计,命樊稠率领西凉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富户数千家,在每个人后脖颈插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反臣逆党“四个大字,然后尽斩于洛阳城外乱葬岗,查抄他们的全部家财充公。随后,下令洛阳城内外一百余万百姓全部迁居长安,如有不从者,斩立决。每一队西凉军士押解千余名百姓。一时之间,从洛阳到长安的大道上,挤满了迁移的人潮车马。董卓将抢来的粮食分派给押解的军士,抢来的军士却高价售卖。因为粮食缺乏,饿死者、相互抢掠械斗至死者无数,尸体布满沿途的大道。
除了高价卖粮,路途之上,不乏有西凉军士见色起意,杀人夺财等罪恶勾当发生。迁移百姓的啼哭之声,从洛阳一直排到长安,震动天地。如有不愿离开洛阳、或者故意拖延、逃跑的百姓,负责督促的西凉军士都不用向上官汇报,手起刀落斩立决。
将洛阳百姓赶出城后,董卓又下令纵火烧城。洛阳所有的宫殿、官邸、民宅全部付之一炬,惨不忍睹。洗劫完洛阳城不说,董卓犹不满足,又将目光瞄准了洛阳城外的帝王陵寝内的珍宝。吕布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军士,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将里面的金银玉器及所有珍宝全部挖出来献给董卓……最后,董卓装载了从洛阳城内外劫掠而来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数千余车,带着可怜的汉帝刘协一路前往长安而去。
话说董卓在洛阳忙着迁都,搞得天怒人怨。关东诸侯却在虎牢关外踌躇不前,毫无建树。就因为徐荣手中有袁隗、袁逢等人作为人质,袁绍不敢承担“不孝”的骂名,迟迟不敢进兵。联军大营天天开会,天天吵翻天,却吵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为天下苍生计,太傅、司徒大人一定会理解我等进兵的行为!”
曹操是坚定的主战派,主张牺牲两位袁大人,强攻虎牢关。
袁术一听,当即翻起白眼,心想: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虎牢关上,将被处决的人,若是你的父亲,你还有没有这么痛快?说得好听,为天下苍生,谁还不知道这大义下面藏着的利益与风险。
袁术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他的表情比任何言语都要坚定。曹操若是说的实在是慷慨激昂了,袁术就跳出来劝曹操要冷静,要体谅一下他和袁绍身为人子的心情。总之一句话:再等等。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曹操还能说啥?
袁绍的想法其实和袁术差不多,但他没有表露出来。作为盟主,他要站在大义的高度来看待“攻还是不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也不是袁绍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父亲与叔父的性命,而是牺牲掉这两位之后,大汉社会会怎么看他?史书会怎么写他?作为世家,他非常爱惜名声。不想将来背负一个”不孝“的骂名,遗臭万年。或许,袁绍现在最盼望的是哪天董卓心情不好的时候能直接将袁隗、袁逢两人斩杀,这样,他就可以卸掉包袱,堂而皇之以“国仇家恨”的大义强攻虎牢关。但偏偏,狡猾的董卓始终吊着袁隗、袁逢的性命。
因为宗庙被毁,身为汉室宗亲,刘岱跳出来支持曹操的意见,强攻虎牢关,杀董贼,没得商量。
前脚刘岱表示支持,后脚韩馥立马表示反对!他是袁隗的门生,袁隗是他的恩师。袁隗若是因为他兴兵攻打虎牢关而死,韩馥就可能要背负”弒师“的罪名。儒家教义中,”弒师“与””弒父“一样,都是大罪。
何咸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看诸侯们辩论“战与不战”的好戏。此前,他已经与袁绍申请了三次,请求回归南阳,休养生息。南阳军在与华雄一战中“伤亡惨重”,早就失去了“再战之力”。然而,袁绍却一直不肯放归何咸。一则是怕影响不好,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十八路诸侯,若分分钟各奔东西,他这个联盟之主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二则南阳军虽然不能再战,但是何咸以及何咸麾下的这帮悍将,还是可以作为高端战力为联军效力。
忽有探子回报,说虎牢关内下来一将,奉董卓之命,指名道姓要见卫将军何咸,有私事相商。
”私事相商?这都打得你死我活了,还有什么私事可以相商?”闹哄哄的中军大帐瞬间安静下来,诸侯们纷纷望向何咸,眼神之中皆是怀疑之色。
不用说,这肯定又是李儒的毒计,想要离间何咸与其他诸侯的同盟关系。何咸若是单独召见,就是有理也会变成无理。索性,就在这些棒槌诸侯面前直接见见这位使者,看看董卓准备耍什么花招。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张绣的留言
使者掀开帐门之后,看着满满堂堂的十八位诸侯,当即愣在当场。不是说好友私事求见卫将军何咸吗?被十八路诸侯围观,这“私事”还怎么商量?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者也不能因为人多,就改天再来,只能硬着头皮报上姓名道:”越骑校尉张绣见过诸公!小校奉太师之名,前来求见卫将军!“
何咸一听,再细看使者的容貌,也是乐了。这可不就是自己的便宜师兄,张济之侄,张绣张伯渊吗?
洛阳皇宫一战,何咸凭借改良版的百鸟朝凤枪法,击败了张绣,但是并没有痛下下手。现在看来,张绣恢复得不错,能够出来担当使者,身体应该是痊愈了。但在诸侯面前,显然不是攀交情的时候。何咸便假装不认识张绣道:”本将与董贼素无来往,他派你来,所谓何事?“
张绣一脸尴尬地望了一眼其他的诸侯,示意何咸,董卓想要说的话,不大合适在诸公面前讲。
何咸生怕中了李儒的离间之计,不为所动,坚持道:“本将一片赤诚,天地可鉴,绝不可能与董贼暗通款曲!有什么话,你就当着诸位诸侯的面说好了!”
何咸都这么说了,张绣也没有办法,清了清嗓子,回禀道:“太师令小校带话给将军。太师所敬者,惟将军耳。若将军愿意为朝廷效力,太师将保奏将军为骠骑将军,位同三公,享有开府置掾之权。太师有女,貌美无双,可与将军共结秦晋之好!“
张绣话音刚落,在座的诸侯们纷纷倒吸凉气,怪不得这个张绣扭扭捏捏的,原来董贼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又是加官进爵,又是送出美人,结成姻缘关系。何咸若是真答应下来,一跃就可以成为董卓之下,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这样的诱惑可当真不小啊!
“若是董贼给自己这样的条件,自己会不会动心呢?”诸侯们皆在心底拷问自己的良心。
何咸不怒不恼,反而放声大笑起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曾经的董卓想要结交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