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将军,你能不能行行好,将我收留?我本为常山真定县的孤儿,受左髭丈八胁迫,无奈为贼。将军若不收留……”传令兵一咬牙,坚持道:“那便把我交给官军,砍掉脑袋喂狗去吧。反正我是不想再当山贼了。”
何咸一听,这小家伙到是一个混不吝的角色。若是他有心从善,留在身边,倒也不错。
“你叫什么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
“将军!你答应收留我了?”传令兵欣喜道,“我叫风无极,今年14岁。”
“风无极?”何咸闻言,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好霸气的名字。
“无极啊,你在左髭丈八的山寨里待了几年了?”何咸问道。
“回将军,有两年了。”
“可曾杀过人?”何咸再问。
“没有~没有!”风无极连连摆手解释道,“小的父亲生前曾经教会我吹号角的本事。我入了山寨之后,被一传令的老兵带在身边,鞍前马后,负责伺候。但不久之后,那老兵在左髭丈八劫掠曲阳县的战斗中,中流矢而死。于是,我便接替他的位置成为了左髭丈八的传令兵。我自从贼以来,从未杀过人,也未害过人!”
“很好!你看看周围这些人,可有手上没有沾染无辜百姓性命的?”何咸指着四周六神无神,不知道该往哪里跑的黑山贼残兵问道。
“将军您看!其实那些手沾性命的悍匪,都在第一时间逃遁不知何处,他们最为凶悍,但也最为胆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落到官军的手上,定然是要被枭首的。而您现在看到的这帮人,其实和我一样,我们并不想从贼,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变成了贼。”
何咸闻言大奇,没有想到这个名叫风无极的小家伙竟然有这样一份见识。
“好!你若能说服这些人投降,我便能饶他们不死!甚至可以给他们清白的出身!”
“将军此话当真?”风无极欣喜若狂。
“当真!”
“好嘞!”风无极说完,跳上一个高台,吹响了手中的牛角。
有些奔逃之中的黑山贼兵纷纷停下脚步,不知道风无极这个时候吹响集结的号角所作何为。
当浑身是血的赵云,拍马赶到山坡,却见何咸被一百多名黑山贼兵团团围困在中间。
赵云大急!挺起亮银枪,策马欲发起强攻。却被何咸站起来大笑喝止而住。
围坐在何咸周围的这一百多名黑山贼兵,都是信任风无极,自愿留下来追随何咸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黄巾战乱成为孤儿,没了活路,被挟裹入山贼的百姓。年纪多在十三四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他们处于黑山贼左髭丈八部的最底层,并不认同一辈子当山贼的命运。他们相信希望,渴望改变。
现在,机会来了。
尽管他们的脸上满是忐忑,生怕何咸会卖了他们向官府请功。
听完何咸的解释,赵云紧绷的脸庞终于放松下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出右手在风无极的肩上拍了两下。
风无极受宠若惊般点着头。
相比于何咸,他似乎更惧怕这个小个子的少年。
“可曾寻到何乾?”何咸问赵云道。
“大哥放心,何乾已经和甄公子汇合,正往山上赶来。”
“如此甚好!”何咸闻言,终于安心,就地躺卧于地,不久之后便鼾声四起。
这一夜的鏖战,险象环生。何咸耗费了太多心神和体力。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急需睡眠来补充体力。打通去往常山的路,只是第一步。幽州,才是何咸心思所系的地方。接下来的日子,并不轻松。
赵云不知从何处找了一件黑色的披风,盖在何咸身上,并轻声叮嘱风无极务必守护好何咸,便带领中山兵继续打扫战场。
得到赵云的命令,风无极精神大振,立马上岗,招呼着黑山贼兵重新拾起武器,里里外外围了三层,作为何咸的忠实警卫。当然,风无极不清楚的是,围在最里层,何咸身边的那几个人,其实都是何氏特战小分队的人……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救人还是杀人
落雁谷以南,官道,颜良护着逢先生,领着二十余骑杀出重围的袁氏精骑,已经策马奔逃了将近两个时辰。
“颜校尉,逢先生快不行了!”
“停!”颜良闻言大惊,赶紧下令全队休整。
“逢先生?逢先生?我们已经杀出重围,您可不能有事情啊?”颜良小心地捆绑在一骑兵背后的逢先生接下马。
逢先生痛苦地呻呤着,望向自己的胸口。
那里青袍破开了一个大洞,正是何咸的那记飞刀所致。
本是致命的一击,却被青袍里面的一件白色的蚕丝软甲所阻,没有入肉分毫。
蚕丝软甲,天下至宝之一,袁绍在初次见面之后,便毫不吝惜地赠与防身。这番知遇之恩,正是逢某人屈尊降膝,心甘情愿为袁绍打理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缘由。
只可惜,软甲虽能抵挡飞刀之锋芒,却卸不了由此带来的冲击。
逢先生瘦弱的胸骨自然抵挡不住何咸全力的一击。
骨裂是必然的。严重的话恐怕肋骨都已经断了几根。
“只恨不能追随主公,完成壮志啊!”逢先生痛苦地咳嗽了几声,遗憾道。
“逢先生,你不会有事的!颜某这就给你去寻医师!”颜良赶紧安慰逢先生道。
“不必了!”逢先生摆摆手,“何咸此子勇悍,且善用谋,若回归幽燕,必将妨碍主公之大计!我死之后,你持我信符,快马赶往黑山。现在黑山主持的,应该是张燕麾下的大将余毒。请余毒务必派员,一路之上追杀何咸一行!记住,为主公计,必杀何咸!”逢先生紧咬牙关,说出最后一句话,便失去了声息。
“逢先生……”颜良一声悲呼。
“颜校尉……”一略懂医术的骑兵小声提醒道,“逢先生只是昏死过去了。”
“嗯?逢先生当真没有死?”颜良由悲为喜。
“确是没死!不过若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逢先生恐怕挨不过三天。”骑兵回禀道。
“三天?”颜良陷入沉思,“我们现在何处?”
颜良的亲卫从怀中逃出一卷羊皮地图,“校尉请看,落雁谷在此,我们沿着官道一路往南,大概是在此处,中山、常山和安平三地交界之处。”
“此处离黑山军的老巢还有多远?”
“正常行进的话,三天之内,当能赶到黑山军老巢。”
“抵达最近的县城,又需要多久?”
“骑兵行进一天半!往常山,可达真定县;往安平,则可达上清县。只是,如果先去黑山,则逢先生危矣!如果先去常山或者安平,再去黑山,则追击之事,必然赶将不及……”
亲卫所言的赶将不及,自然便是逢先生昏迷前的嘱托,沿途伏击追杀何咸的图谋。
“且不论黑山军余毒那厮能否听颜某之言,全力追杀北上幽燕的何咸,但凭这些日子以来,逢先生对颜某兄弟的照拂,颜某便不能见死不救。再者,公主给颜某的死令便是务必顾全逢先生之安危。中山拿不下,颜某下回带兵直接踏平便是;何咸杀不掉,颜某下回直接取他首级便是;至于乌桓叛军,黑山贼和汉军之间的胜负,关颜某叼事!全军听令,目标,安平郡上清县!”
“诺!”这些骑兵本都是颜良、文丑兄弟训练出来的,哪还会有任何的异议。
一行二十余骑,护着昏迷的逢先生,转道向东,奔着安平郡而去。
再说落雁谷这边,何咸在风无极兄弟的护卫之下,美美地休憩了两个时辰。丝毫没有意识到,本该降临在自己头上的一场厄运,因为颜良的一个念头而消弭于无形。
等何咸醒来之时,天已大亮。甄道在赵云的辅助之下,打扫完战场,正在清点伤员。
中山军发动攻击之时,驻扎于谷口的黑山军主力已经被何咸的牛角号令召唤离开,故而并没有遭遇太多的正面抵抗。轻伤200余人,重伤80余人,死亡3人。到是跟随何咸偷营的20名特战小分队,个个挂彩,重伤之上便有12人之多,可见战况之惨烈。何乾此战功劳最大,受伤也最重。在射杀左髭丈八之后,他拉走了一大波的仇恨。虽然有其他特战队员不停在暗中相助,但还是被上百疯狂的黑山士兵追杀。何乾背上中了两箭,左臂,胸前都有被刀砍伤的大口子,若不是赵云救援的快,何乾必死无疑。但这次大伤之后,何乾等12名特战队员不能再去幽州,需要就地养伤至少三个月的时间。
但总体而言,相比较于上次落雁谷之战,伤亡千余人的战绩,本次战绩简直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而带来这场神奇胜利之人,自然便是“何咸”。
“何公子,你来了?”看到何咸过来,甄道放下手中的竹简,迎上前去。
何咸抱拳回礼。
“公子这是要准备出发了吗?”甄道问道。
“是啊!宜早不宜迟!现在不知道幽州战事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心中甚为恐慌啊!”何咸直言不讳道。
“何大哥,战马、干粮以及器械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赵云策马过来回道。
何咸与赵云如今以兄弟相称,当然,实际上是兄妹,但赵云执着地以男装示人。何咸决定派小强和6名特战队员留在中山照顾受伤的何乾等12名队员,直至伤愈归队。赵云便自告奋勇成为了何咸的亲卫统领。赵云的忠勇,何咸当然不怀疑。但赵云的身份……
何咸现在也考虑不了这么多,亲卫就亲卫,走一步看一步,总不至于将赵云赶走吧?
“将军,还有我们!”投降的黑山降卒风无极上前一步道,唯恐何咸出尔反尔,抛弃了他们。
何咸哈哈一笑道:“本公子说话一言九鼎!不抛弃!从今以后,你们就是赵云的部曲!到了幽州,你们就是汉军,有户籍,有兵饷!”
风无极一听,赶紧替那一百多名降卒拜谢何咸。
除了这一百多名降卒,何咸又向甄道借了三百多名中山郡兵,凑齐了一只500人的中山兵交给赵云负责统领。甄道又提供了一应军马、武器、物资,装备妥当之后,何咸领着40名特战小分队成员以及赵云的500新部曲,出常山,直奔幽州而去!
………………………………
第一百六十章 军师到位
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自古便是汉人抵御北方匈奴、鲜卑、乌桓等异族的军事重州!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分别为广阳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属国。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幽州治所在广阳郡的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
忠勇中郎将的营地就在蓟县城西南的桑干河边。桑干河,也就是后世的永定河,著名的卢沟桥,就在此地附近。当然,此时的永定河上没有数不清的石狮子,只有一座简陋到了极点的木质浮桥。汛期一来,便只能靠木船摆渡。而蓟县,除了西北部的燕山山脉似曾相识,对于何咸而言纯粹是一个陌生的存在。
收起无尽的感慨,何咸领着赵云一行进入营帐。让何咸大吃一惊的是,中军帐中,出来迎接他的人,竟然是“鬼才”郭奉孝!
“我的中郎将大人,您可算是来了!”郭嘉双手一拢,潇洒执礼,对着何咸苦笑道。
何咸大喜,沿途以来的担忧,在见到郭嘉的瞬间全部烟消云散。
何咸大步上前,不理会郭嘉错愕的表情,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顺便在他的后背用力拍了两下,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我靠!我可没有龙阳之好!中郎将大人请自重!”郭嘉后退两步和何咸保持距离,一脸惊恐回道。
“你才好龙阳呢!老子是纯爷们!”何咸哈哈一笑,拉着郭嘉,领着赵云等人进了大帐。听闻何咸回归,正在训练场的文聘、魏延也是匆匆赶来,唯独不见张辽。何咸知道这一定和郭嘉的安排有关,也不着急。待众人落座之后,何咸首先问的,便是郭嘉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还能是什么原因,当然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征召,来幽州从军,参加平叛的!”郭嘉戏谑道,“简单讲,我是来讨官职的!如果你能封我当个校尉,那就最好不过了!”
何咸当然知道郭嘉在说笑。三年前,颍川、南阳一代的黄巾之乱平定之后,郭嘉就带着他父亲郭言前往洛阳求医。在何氏的牵线搭桥之下,得到了当时在宫中当御医的张仲景的诊治。按照原本的历史,此时的郭言已经去世,郭嘉应该蜗居在阳翟丁忧。但是现在,经过张仲景的诊治和调养,郭言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官职从昆阳县令,升迁为许县县令。许县乃颍川大县,地位不下于冶所阳翟。郭嘉也就不必过早地背负家族的使命,拥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
郭嘉大何咸三岁,如今正是18岁的大好年纪。男性荷尔蒙暴涨,热血奋发,自然希望能参与到抵御异族,保家卫国的战斗中。霍去病狼居胥山的丰功伟绩,是大汉青年心中永远的梦想。何咸如此,郭嘉如此,就连千古腹黑之人曹操,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
郭嘉此次来援,一方面是为了心中的热血,另一方面则是报答何咸引荐张仲景之恩。也就是说,何咸对于郭嘉的投资终于有了回报:军师到位了!
“我知道你剑术不错,但是领兵就算了!”何咸一口回绝了郭嘉领兵打仗的意图。笑话,如果让堂堂“鬼才”去冲锋陷阵,那不是暴殄天物又是什么?
“我早就说过,我若为主帅,你便是我的军师!帮助我出谋划策,处理军务。我不在期间,由你掌军。一人之下,千人之上,怎么样,够意思吧?!”
“马马虎虎吧!”郭嘉收起戏谑之情,郑重唱了一个“诺”。虽然心中有些小小的失落,但郭嘉也知道,自己在谋划方面的才能要远高于领兵打仗。打打杀杀的事情,就交给那些肌肉疙瘩吧,本公子只负责“帅气”!
“幽州战事如何?”安排好郭嘉的职务,何咸迫不及待询问战况。
“情况不妙!”郭嘉脸色一沉,站起身来,摊开身后的幽州地图,对何咸等人解释道:“两个月前,张举等人突然开窍,放弃劫掠幽州各郡的财物,改变了战术。纠集了叛军数万,一举攻陷了辽西郡,屯兵肥如,号称十万之众,切断了我与辽东郡的联系。此后,又屡次派兵袭扰右北平郡,但投入的兵力却并不是很大。不攻城,不略地,多以夺取财货为主!我猜测,张举侵袭右北平郡只是幌子,他现在的战略重心应该是放在了辽东郡。一直以来,乌桓族便对我大汉的辽东、辽西之地垂涎三尺。现如今,张举便是想以辽东、辽西之地为根据,虎踞幽北,以窥中原!对于张举叛军,一定要在他们收拾完辽东之前,将他们击溃,不然的话,等他们收拢了辽东郡的人员、钱粮、武器之后,实力必定将暴涨一个层次!想要剿灭,难度大大增加!”
“张举想当东北王?有点意思。”听着郭嘉的分析,何咸心中暗暗想到,“如果记得没有错的话,汉末时期,辽东之地就是被公孙度割据,自称辽东王!公孙度之后,其子公孙康,其孙公孙渊三代称霸辽东。虽然一直没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但好歹当了数十年的土皇帝!据辽东、辽西之地为老巢,来抵抗汉军,慢慢等待天下大势的变化,这绝对是一招大格局的妙棋!这样的战略,真的是张举、张纯或者是丘力居这样的粗人拍脑袋瓜子想出来的吗?”
“但是在收拾张举叛军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决上谷郡的黑山军!”郭嘉话锋一转,指着幽州东部的上谷郡道。
上谷郡,为故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地势极为险要。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
“黑山军趁张纯、张举祸乱期间,自中山、代郡而来,攻占了居庸关,围困上谷郡冶所沮阳县。我已命张辽率本部人马,前去增援,抵挡黑山军进入幽州腹地!但,黑山军一天不解决,我等便抽调不出全部的力量围剿张纯、张举和乌桓叛军!”郭嘉继续说道。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驱狼吞虎
文聘跟随何咸时间最久,熟知何咸和郭嘉的关系,知道何咸非常器重这个帅得不像话的白面书生。在何咸不在期间,文聘基本上唯郭嘉是瞻。而文聘、张辽、魏延三人之中,又以文聘为首,故而何咸不在,调兵谴将的事情,其实都是郭嘉在做安排。
“奉孝有何妙计,快快说来!”何咸急切道。
郭嘉白了何咸一眼,仿佛在说“你以为妙计是白菜萝卜吗?说来就来!”
“想要解决黑山军的问题,首先要捋顺幽州牧刘虞和骑都尉公孙瓒的问题!”郭嘉接着说道。
“幽州牧?”这个轮到何咸傻眼了。在何咸的印象中,州牧这个玩意儿应该是得明年,中平五年才由刘焉提出的。作为汉室宗亲,刘焉一开始就不安好心。他以“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为由,提请汉灵帝恢复州牧制,并自请为益州牧。益州天府之国,最适合割据自守。事实上,刘焉牧益州之后,也是这么干的。他派张鲁盘踞汉中,截断交通,斩杀来益州的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刺史,原本在汉朝只是背负监察的责任,秩不过600石。东汉末年,刺史的权利逐渐扩大至民生、人事升迁等各个方面,职级提升至秩2000石,全力高于各郡守。而改刺史为州牧,不但是确立了州牧在民生、人事等方面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州牧拥有募兵、行使军事行动的权力!
军政大权一把抓!州牧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汉末乱世开启的钥匙!
刘焉是始作俑者,刘虞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得而知。
“刘焉牧益州,刘虞牧幽州,刘岱牧兖州,黄婉牧豫州。除了黄婉之外,其余三位皆为皇室宗亲。而幽州牧刘虞,现已经上任!就在蓟县!”郭嘉继续解释道。
看来,已经何咸的到来,蝴蝶效应已经发挥作用。刘虞牧幽州的时间,竟然提前了一年!而刘虞和公孙瓒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完全不对路。在汉末乱世期间,幽州基本就是公孙瓒和刘虞的战场。
“刘虞曾任幽州刺史,为政宽仁,对匈奴、乌桓等族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主张以安抚为主!此次对待叛军,刘虞的态度也是谈判,给予乌桓族足够的利益,杀掉张纯和张举。相反,骑都尉公孙瓒对于异族的态度一直很强硬!据传,公孙瓒的生母就是丧身在乌桓族的劫掠之中……”
“现在两人麾下各有多少兵力?”何咸询问道。
“刘虞麾下主要是各郡的郡兵,人数在3万余人,但是战力不强。公孙瓒步卒1万,骑兵3千,人数虽少,但是战力强悍!”
“若是派刘虞的郡兵前往上谷郡牵制黑山军,我联手公孙瓒进攻张举平叛,可有胜算?”
“如若战术运用得当,击败张举,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同样的兵力,刘虞的郡兵可不一定能挡住黑山军。又或者说,黑山军绕道到我军的背后,刘虞军未必有这个勇气阻截。而黑山军一旦加入战场,胜负的天平可就不在我军这边……”郭嘉的言下之意是不可以将后背交给刘虞的郡兵,不靠谱!
分兵不行。也就是说,何咸想要消灭张举叛军,必须得想办法先击败黑山军,否则后方不稳!
“我有一计,就是不知道中郎将大人敢不敢冒险?”看到何咸一脸混乱的样子,郭嘉终于说到了重点,一脸欠揍的表情。
何咸知道郭嘉说的是实情,这个计划绝对是危险的,但他偏偏无法拒绝。因为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幽州现在的乱局,没有郭嘉的智慧,何咸一个人还真玩不转。
第二天,蓟县,幽州州牧府。
何咸终于见到了这位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刘伯安。刘虞身材不高,面庞清秀,看起来端正而仁厚。见到何咸以中郎将的名义来访,刘虞早早在门口等候,丝毫没有州牧的架子,让人顿生好感。但何咸知道,这个号称“忠厚仁义,节俭简朴”的幽州牧大人,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史记载,公孙瓒在击败刘虞之后,抄家的时候发现刘虞的夫人们穿得都是华丽的衣服,而不是像刘虞示人的那样,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有种说法是,刘虞故意将自己的衣服洗旧,洗破,然后博取节俭简朴的名声。若真是这样,这位刘幽州可是厉害了!直接可以评为汉末第一营销大师!
今天,刘虞倒是没有穿打着补丁的衣服,但是一身的官服,也洗得有些发白。
两人见礼之后,来到了州牧府的客厅落座。
“中郎将大人来访,可是为了那张举叛军之事?”刘虞开诚布公道。
“说来惭愧!本将来幽州已逾三月,但平叛之事却迟迟没有进展!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冀州,招募了一些勇士,但是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得闻州牧大人上任,故特来求教!”何咸放低了姿态,还顺便解释了一下自己前段时间为什么不在幽州。作为幽州曾经的地头蛇,何咸相信,刘虞早就知道前段时间何咸不在军营。包括公孙瓒,肯定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刘虞并不说破,只是捋着他的美髯,诚恳道:“求教不敢当!既然中郎将愿听老夫的意见,老夫也就直言不讳。乌桓族人天生彪悍,在草原上居无定所。与之战,徒费钱粮,还枉送我大汉青年的性命。不如怀柔!令其擒来首恶张举、张纯,则免去其叛乱之责,赐之以钱粮布帛,许之以高官厚禄,令其撤出汉地,归还草原!”
何咸一脸为难道:“素闻乌桓族顽固不化,灵智不开。这怀柔之策,可能奏效?”
刘虞一听何咸有心动的意思,便继续说道:“老夫前几年作为幽州刺史,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皆有交往,可以力劝!若乌桓族冥顽不化,不肯退去,老夫还有一计!鲜卑大人步度根、轲比能,为人忠义,与老夫也有一些交情。我等不妨请鲜卑族出面施加压力!此谓驱狼吞虎之计!”
“驱狼吞虎个大头鬼啊!”何咸心中暗骂,“请神容易送神难!若真请来了鲜卑族来调停矛盾,让他们看到我大汉微弱至此,分分钟拿起手中的武器加入抢劫的队伍中!虎狼一起上,当时候怎么抵挡?!”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兵上谷
何咸心中是如此想的,但是明面上当然不敢表露。
“既如此,则需要州牧大人多多费心!早点了结了张举、张纯之叛乱,本将也好早日回到洛阳去找陛下领赏,好过在这戍边之地吃沙子百倍啊!”
刘虞的眼底闪过一丝鄙夷之色,但立马被满满的赞誉之色掩盖,“中郎将大人年轻有为!老夫在洛阳身为宗正时,时常听陛下说起!他日必为大汉之栋梁啊!”
“州牧大人过誉了!“话虽然这么说,但何咸还是满脸得意之色,继续问道:”还有一事,关于黑山贼军劫掠上谷郡,您怎么看?”
“此等乱臣贼子,必须要剿灭!”对待黑山贼的问题,刘虞倒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敢情这位州牧大人是典型的崇洋媚外之人。对异族宽容,对本族苛刻。
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后,何咸再与刘虞寒暄了几句,便带着郭嘉拱手致别,离开了州牧府。
“文祖兄,你觉得这个屠家子如何?”刘虞收起憨厚之色,对着后堂出来之人缓缓说道。
从后堂出来之人,赫然就是冀州刺史王芬!
“得志小人尔,不足为虑!他日清君侧之时,与那宦官一并诛杀了事!”王芬狂妄道。
“文祖慎言!”刘虞赶紧制止王芬道。
王芬,乃汉桓帝、灵帝时期著名的清流党人!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因为党锢之争,建宁元年(168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王芬等清流党人不得不流亡藏匿长达十几年。对宦官之仇恨,可谓深入骨髓。连带着,王芬对与宦官集团交往密切的外戚何氏也深恶痛绝。三年前,因为黄巾之乱,党人得以解禁复起,王芬就是在那时被授予冀州刺史之职位。
“说到清君侧,伯安兄,你到底考虑好没有?昏君回河间省亲,可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王芬目露狂热之色问道。
刘虞端起案几上的茶杯一饮而尽问道:“堂主同意你的计划吗?”
王芬瞬间语塞,满脸通红,双手猛一拍刘虞身前的案几,狰狞道:“等等等!堂主只会说等!老夫都等了一十九年!再等下去,老夫就要等成冢中枯骨了!”
刘虞并不看王芬,又给手中的瓷杯续了一杯茶,淡定道:“违背堂主计划,擅自行动者,视同背叛。背叛者的下场,不需我多言吧?”
王芬闻言,脸色顿时煞白,一言不发,拂一拂衣袖,准备离去,却被刘虞叫住。
“那屠家子似乎对黑山军很感兴趣。记得通知张燕,让他警惕,别被偷袭为好!”
“你还是看好你那些乌桓蛮子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他们真的在辽西、辽东一带站稳脚跟,还会不会如现在一般听话?切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说完,王芬再不理会刘虞,转身离开了州牧府的大堂。
王芬离开之后,刘虞却没有动身,不急不慢,继续喝茶。
少顷,一个幕僚打扮的文人,匆匆进来。此人乃刘虞麾下东曹掾魏攸,字志之。魏攸向刘虞回禀道:“果不出大人所料,那何咸出了州牧府,便去了骑都尉的营地。”
“结果如何?”
“何咸与那公孙瓒似乎是闹翻了!何咸离开营地之时,面有怒色。而公孙瓒不久之后,便宣布整顿衣甲器械、战马粮草,准备出征!”魏攸回道。
刘虞急切问道:“征往何方?”
魏攸答:“右北平郡!”
“妙极妙极!”刘虞面露喜色道,“没想到公孙瓒那个棒槌比老夫想象的还要不开窍!公然顶撞上官,就算他再能打,此战之后,朝廷也再容不下他撒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