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小哥说的那种致人病患的小虫子啊!”迎着夕阳,张机发出了浓浓的感叹。
听着感慨,何咸也是暗自握紧了拳头。没有了张仲景的神奇药方,自己曾经幻想的通过控制瘟疫的流行来阻止汉末大乱的计划已经破灭。玻璃的研制要加紧了,趁着张机尚未仙逝,大力提高汉朝的医学水平才是治疗瘟疫的根本之法。而汉末的大乱,恐怕得重新想办法进行阻止了。
一老一小,两人各怀心思。
平静,却被快马之声打断。文聘一脸尘土从外面疾步而来。
“公子,家主八百里急报!河洛大疫!”
“啪啪~”何咸和张机手中的紫砂杯同时落地。
………………………………
第五十五章 小康行动
两人相顾骇然。因为两人同时意识到,此次瘟疫将是大汉朝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疫。河洛乃京畿之地,下辖洛阳、弘农、司隶,是整个大汉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更因其北通幽燕,西接长安、陇右,南近豫州、荆州,东连青徐,乃是四通八达之地。河洛的瘟疫,极有可能演变为整个大汉的瘟疫,可能波及范围之广,难以想象。
权衡思量之后,张机看着何咸,郑重道:“看样子,这次老朽得亲自跑一趟河洛了!希望能够阻止这场大灾难的扩散!”
“如此,有劳老神医了!万万保重身体!”何咸知道张机亲上一线,是阻止这次大瘟疫扩散唯一可能成功的办法。但这个话何咸不能提,瘟疫一线,那可是九死一生的地方。
“老朽有弟子三人,皆得我真传,所欠缺的只是一些历练。二弟子张彦,三弟子张桓,如此游历在外,我会修书让他们前往宛城寻找何小哥,相信何小哥不会埋没了他们的才华。大弟子张楚,此次随我前往河洛!至于拙荆,则要劳烦何小哥一并照拂了。”
“老神医哪里的话!小子只恨不通医学,不能追随老神医。河洛那边,小子会通知家父!对于疫病,家父有切肤之痛,必定会全力配合支持老神医救治。宛城这边,小子会新建一所仲景医馆,救治病患,培养医者。老神医的夫人,弟子,小子都会安排在仲景医馆内,恭迎老神医平息河洛之大疫,平安回来!”何咸一揖到地,说得极为郑重。
“好!好!”张机满脸笑容应诺而去。半个时辰之后,张机收拾好全部的针、药等行李,乘着马车消失在博望的夜色之中。按照防疫八策的准则,何进肯定会第一时间对河洛之地进行封锁。何咸派了文聘沿途护送,以免耽误了张机到达洛阳的时间。同时,文聘还携带了何咸给何进的口信,“普天之下,治疗疫病第一人!不管情况如何变化,无条件百分百相信张机的判断!”
张机已经前往了洛阳。博望县令的空缺暂时由县尉代领。荆州刺史那边如何交代,不用何咸操心,想必何进那边肯定会出具正规的官方调令。
有颍川防疫的经验,河南尹何进的全力支持,加上医圣张机的秘方,想必这次河洛大疫的危害应该会比历史上那次要好的多吧?何咸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南阳这边,司马徽亲自出马,将何咸当时在颍川时所用的防疫八策贡献了上去,但是郡守褚贡显然并不当回事情。也是,河洛和南阳隔着伏牛山脉,在汉代,这就是不过逾越的距离。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瘟疫的传染性不是地理好距离能够隔绝的。只要有人口的流动,瘟疫就会随着扩散。
此时的南阳不比颍川,何咸充其量不过是有背景的官二代而已。走官方的路子不行,何咸还试着串联南阳地区的世家和百姓自发进行防疫,但收效同样寥寥。没有世家愿意把钱发在一个看似远不可及的危险上面,也没有多少百姓愿意奉献有限的劳动力进行清淤和打扫卫生。在它们看来,有这点时间不如多睡会儿懒觉,也好节省一点粮食。
来到这个世界,何咸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力量时如此的卑微。尽管能够预判到了危险,但依旧不能有所作为。原因就是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强大,权力,金钱。
眼看着天气转暖,瘟疫的传染爆发期即将到来。既然救不了其他人,何咸只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防御和救治何家庄和英雄联盟上面。囤积粮食、药材,清理卫生,坚强防护和隔离措施。不管外面洪水滔天,何咸也要护住这些无条件信任自己的人们。
英雄联盟现有人口接近15000人,为保障这些人的性命。何咸下令、封闭所有通往联盟老巢五泄寨的入口,在入口处树立警示告知,建立隔离居住用的简易小木房,以供瘟疫爆发之时,投奔而来的流民暂时栖息之所。所有通往和接近五泄谷附近山头的道路上面遍布陷阱,并设置了明暗岗哨,凡有可疑人员靠近五泄谷主寨的,杀无赦。尸体当即火化处理,和外人接触过的成员必须在山下特意设置的隔离所进行隔离生活一个月,以保障主寨人员的安全。
考虑再三,为了英雄联盟的长期发展规划,何咸在瘟疫流传到宛城之前,组织英雄联盟全体青壮倾巢出动,对宛城周边的世家庄园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地毯式突袭,行动代号“小康”。
面对这将近一万名手持棍棒、铁器的山贼成建制地下山打秋风,宛城郡守褚贡彻底被震蒙圈了。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褚太守第一时间封闭了宛城城门,象征性地布置了一些兵力在四个城门之后,将剩余的兵力都调回到了郡守府守御。同时号召宛城内的世家大户贡献私兵,组织宛城青壮成立预备队,谨防山贼突袭宛城。面对宛城周边大户派来的求救请求,褚太守毅然决然地以兵力不足,战况不明为由,拒不发兵。上次被英雄联盟的贼兵劫走了自己从官二十余年以来几乎一半以上的财富,褚太守生生被气的一个月没有睡过好觉。随后请来江夏郡尉秦劼,又耗费了一笔不菲的开支,还没有将这英雄联盟怎么样。现在好不容易又捞回来一些财富,好好守住才是王道。只要不来攻打宛城,什么都好说。别家损失多少,都不是褚太守关心的问题。山贼总有退走的时候,大不了事情过了之后,以朝廷名义送其一个“英勇抗敌”的牌匾。如果真有不幸被山贼满门灭杀的话,褚太守自然不介意以朝廷的名义将那些无主的土地、房屋等不动财统统收归郡里所有。想通这些关节,褚太守的心情竟然莫名其妙地好的起来,甚至有一点点小幸福的感觉。
和褚太守的小幸福不一样,宛城周边的世家大户可就是欲生欲死了。
面对嗷嗷叫喊着扑过来的成百上千的山贼,几乎所有的世家都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收缩人手,退守到庄园的核心大寨,凭借高墙大院和山贼作最后的抗衡。
………………………………
第五十六章 人民公社运动
“退啦!老爷!退了!”王家庄内,老管家一路小跑着,老远就吆喝着给自己的老爷报信!
王氏坞堡的后院,7夫人房内,一脸黢黑,好几天没睡一个好觉的宛城王氏家族族长王言,顾不上礼仪,披起了衣衫,站起来就外门外走!
刚一出门,就碰到上气不接下气的老管家!
“说清楚,谁退了?”王言一把拦住管家,也不给老管家回气的机会,便急切问道。
“山贼!山贼退了!一个不留!”老管家快速说完话,才开始喘气!
这几天,他深切明白自己老爷身上的压力!这些杀千刀的山贼将这个王氏庄园团团围住!若不是,自家的坞堡墙壁高垒,王氏这些年的积累早就化为了山贼的战利品!
“山贼就这么撤了?”王言犹然有些不相信。近年来,世道不稳。常有毛贼,以及一些恶疯了的流民冲击自己的庄园。所以宛城地区的世家,大大小小都会建造一座坞堡以求自保。
王家的坞堡不大,前后占地约5亩,内有大小房屋50余间,平时只有王言及其嫡亲族人居住。但每当有贼寇来袭,王家庄的这些远方族人,以及依附王氏的佃农,仆人都会退守坞堡之内,凭借着3米的高墙,以求自保!
若是寻常的山贼,王氏坞堡的防守绰绰有余!但是这一次,是不一样的!
乌央乌央而来的,是数千名的山贼!王言这一辈子还未见过如此数量的山贼!这如何能够让他不焦虑?
这数千人要是发狠,自己坞堡内的这几百人可该如何守御?
难道宛城王氏一脉,就要断绝在自己的手中吗?
这几天来,王言是茶不思饭不想,天天窝在刚娶几门十几天的第7房夫人的屋里。
将每一天都当成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在过!
得到老家管的报信之后,王言三步并作两步,出了院子,来到王氏坞堡的制高点“揽月亭”!
环顾坞堡四周,那叫一个凄凄惨惨冷冷清清!
那乌央乌央的山贼,当真是一个都没有留下!
同时离开的,还有王家庄园内没来得及转移到坞堡里的散养的鸡鸭猪牛等家禽牲畜,农庄里面种植的果树、桑树、小麦、黍米等农作物,有的甚至是被连根带土运走,留下一个个难看的坑洞,仿佛一个个伤疤。水塘、河流里面的鱼虾被捕走,粮仓剩下的粮食就更不用说了,甚至连耕作用的铁钎,爬犁等等凡是带铁的农具也一个不拉得被搜刮走了。
王言是欲哭无泪!
在王氏坞堡被围困的这十天时间,他是日日担心,生怕山贼强攻,被害了性命!十天过去了,山贼是一只箭也没有放,一个人也没有伤!但是他们将坞堡之外,能带走的东西,全部都带走了!
这是该庆幸呢还是该悲哀呢?
在宛城,享受同等待遇的,可不止王家庄一家!
英雄联盟的山贼虽然来势凶猛,但却从强攻。只要坞堡内的世家,不主动攻击!他们便只是派出一些兵力与之对峙,大部分的人手,都用在了地毯式的掠夺上面!但凡庄园内,能被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了!
上到食物粮食,下到衣服鞋子。十天的时间,英雄联盟的山贼所过之处,片甲不留。
被围困担惊受怕围困了十天的世家大户们损失虽大,但主要损失是在生活物资,粮食作物等方面,却不至于毁家灭门。因为这次行动,山贼们不主动交火,不主动杀人,更加不强攻内宅,自然对于世家大宅内部珍藏的金银财宝没有威胁。
这次被何咸命名为“小康行动”的打劫行动之后,英雄联盟就彻底封山。以五泄寨为中心在伏牛山脉深处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活动。放火烧山,开垦荒地,种植劫掠来的小麦、黍米;整理山林,种植劫掠来额果树、桑树;围圈山坡,放养鸡鸭猪牛等家禽牲畜;疏通五泄水谭,围造水库,放鱼养虾。大汉朝第一个人民公社运动,在南阳伏牛山脉的山贼窝里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这是何咸能够想到的,对这15000多名落草为寇的百姓最好的选择。有限的资源进行共享,有限的粮食进行统一分配。以家庭、个人为小单位,几个家庭、个人结成一个小公社,几个小公社结成一个大公社,所有大公社综合起来就是整个英雄联盟。
虽然一阵风、王笑笑等人对于何咸固执地选择用公社这个拗口的名词非常的不满,但他们也不得不勉强进行了接受。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个公社也就是寨子的意思。小公社就是小寨子,大公社就是大寨子,所有大寨子的联合就是英雄联盟,这个模式不就是山贼们之前惯用的管理模式嘛。至于资源共享,粮食等物品同一管理和分配,这本来就是山贼的生存模式,要接受起来也毫无违和感。不同的只不过,何咸制定的这些规定更加强调公平,强调人人参与劳作,这对于基本上属于逃难而来的英雄联盟的普通山贼来说,毫无难度。因为那些好勇斗狠,不喜生产的青壮都被一阵风编入了战兵的队伍。
经过上次五泄寨一战之后,一阵风在何咸要求之下,对英雄联盟的战兵进行裁汰和补充,裁汰老弱、不喜战斗的兵士,补充身体强健、好勇斗狠的青壮。挑选正式队员1000人,不事生产,专业负责维持整个英雄联盟的安全。预备队员1000人,平时参加劳作,每周训练三天,待遇高于一般成员。
通过人民公社的模式,尽可能让英雄联盟在短时间内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在封闭的山脉中间,躲过这次的大瘟疫,且不至于被饿死。同时,也是让这些已经沾染匪气的百姓,重新回归耕种织养的正常生活,为将来归顺朝廷打下基础。毕竟,何咸希望这些听命于自己的山贼将来有一个好的归宿,而不是一辈子终老山贼窝。
………………………………
第五十七章 整合力量
给英雄联盟打好基础,建立规程,布置好作业之后,何咸就专心留在何家庄,跟司马徽修习经典,跟文祥修习兵法,跟何真修习武功心法。
何家庄的土木工程建设也一直没有停留。以何府、镜水书院和欧阳大家的铁匠铺研发中心,已经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的仲景医馆,作为东南西北四个中心点,何家庄的坞堡一直在建造当中!
建造一座能抵御贼寇流匪的坞堡,是这个世界所有世家大族保护族人的标准配置,何氏自然也不例外!何府当初的建造,就是按照一座微型堡垒的模样,建造而成。四面高墙合围,墙上有孔,可做攻击。这样的府邸抵御一般的山贼,自然可以应付,但是接下来的乱世之中,这种防御强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何咸的设想之中,起码要建造一座能容纳数万人的坞堡,能抵御数万黄巾贼的围攻。
这在何咸初到宛城,面对一阵风的突袭之后,就开始实施。褚郡守因为害怕何老太爷上京告状,不但给何家庄送来了大批物资,还允许何家庄吸收流民,对何家庄建造坞堡一事是大力支持!而何咸,只需要复出一些粮食的代价,就可以招收到大批青壮流民,作为劳动力,建设坞堡;同时,留下这些流民作为何家庄的力量,成为乱世积蓄的力量,一举两得!
镜水书院的运转已经慢慢走上了正规,按照何咸的设想,分科是必然要进行的。培养专业化的人才,而不是通篇一律的书呆子,才是王道。于是,在镜水书院内部,除了司马先生主讲的儒家经典之外,又开设了两门新课,一门叫做算学,先生就是何咸自己,何咸想通过传授初级的算学,培养专门的人员,作为将来军队和经商之用。另一门就是兵法学,主讲人是文祥。
原来,这文祥竟是兵家传人,祖上是越国大夫文种。文种被越王迫害之后,后人逃离江浙,来到荆州一带居住。几经沉浮,家道在文祥一辈彻底中落。文祥一度自愿参军戊戌幽北边疆,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但无奈现在的汉军贪腐丛生,没有人脉没有钱财的文祥,空有一身的好武艺和满怀的兵法韬略却无处可用。在幽北之地蹉跎了十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战友,却一直在一个都伯的职位上,不能晋升。心灰意冷之下,文祥带着几个同乡的老兵回到宛城,想要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此终老。
回到宛城的第三天,就碰到了何苗在宛城东门口,大肆地招募退役的边兵!何苗当时按照何咸的要求,组织一只百人左右的队伍,一则是为了解决颍川书院入学的问题,二则为了初步蓄积属于何氏自己的力量。因为待遇丰厚,文祥就带着十二名认识的老兵试着报了名。何苗文武不行,但胜在拥有草莽之气。最佩服的就是文祥这样有能力的人,于是,在简短的武艺展示之后,文祥就立马被何苗提拔为仪仗队的队长。
在随后的训练当中,何咸对这名叫做文祥的老兵,也是敬佩不已!就这样,文祥以及其带来的12名边兵,全部成为了何氏歃血为盟的家将!全家老小,都依附在何家庄!居有房屋,食有田地,每月还有何氏管家发放的俸禄!子孙后代,都可以参照何氏旁支族人,进学堂上学,去作坊学手艺,去商队经商!家将,是何咸最为依靠的力量!
而现在面甲军已经从何武器卫队里面脱离出来,单独建制。根据何咸现有财力、物力,只能装备500人,由文祥统领,12名边兵为副手。训练之余,全权负责何家庄的守卫工作。同时,何咸要求凡面甲军成员必须在闲暇时间学文习字,并有一技之长,或制陶、或种田、或铸铁等等。总之,不能成为一名只知道杀人的人。面甲军,在何咸的计划之中将是未来军队中层领导干部。
面甲军脱离出来,但何武器卫队并没有解散,相反,还把初成规模的特种作战小分队吸收了过来。在何咸的设想之中,面甲军的模式是对外战斗的军队模式,需要武将去统领,而何武器卫队将是一直属于何咸自己直接控制的力量,人数不会太多,但必须是心腹之中的心腹。
被吸收过来的特种作战小分队代号“天”,统领一人文聘,副统领八人,分别为何乾、何坤、何震、何巽、何坎、何离、何艮和何兑。这八人都是何咸从孤儿中间挑选出来的最强的战士,更重要的是对何咸绝对的忠诚。八人分别统领十人,分为八个小队,共计88人,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何咸的安全以及执行特殊绝密任务,只对何咸一人负责。其雏形还是后世的特种作战部门。
原先何武器卫队的成员经过考核裁汰之后,留下120人,代号“地”。统领空缺,副统领两人,分别为小强和小鱼儿。小强负责外线人员,即原来护卫商队的人员,经过整编之后,任务在护卫的基础上更强调收集信息,山川、水文、道路、风土、人情,跟随商队的脚步收集一切可以收集的信息,收集来的信息全部转交给小鱼儿负责的内线人员。何咸专门收集了流民中间识字的年轻女子,教她们如何进行这些信息的归类、总结,作为今后的储备。其雏形就是后世的谍报部门。只不过,现在何咸的势力范围也就南阳地区,很多信息只是为了今后做一个储备,并逐渐构架起来这样一个部门。这些信息即便不用于战争,直接用于经商赚钱也是非常有利的。在现今的大汉朝,相信没有人比何咸更能意识到信息情况的重要性。
主要的武装力量整编完成,至于后勤保障方面,旺财是何家庄当仁不让的大管家。庄里的土地、商队、紫砂长、造纸长各有相应的掌柜负责打理,而旺财就是这些的掌柜的大掌柜,统领全部。
除了铸铁一项,欧阳大家拥有超然的地位,属于何氏的重要客卿长老,何咸见面也得恭敬地尊称“欧阳大家”,一应物资生活需求都是优先供给,这是何咸的命令,也是何老太爷的命令,无人不敢遵从。
………………………………
第五十八章 唐周告密
汉朝的铸铁业是朝廷专营,民间除了像欧阳家这种冶铁世家,因为和当地官府关系不错,所以当地官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的存在,其他的黑作坊,都是要查处的。
但是何咸要求欧阳大家大规模囤积羽箭、刀枪等战略物资,这在民间可是谋逆,要杀头的大罪。幸好,何咸现在是将作大匠,理论上讲,天下的制作业,他都可以管得好!于是,何咸求得一纸委任,委任何家庄的铁匠铺“为国打铁”!负责研发、改进新武器,负责制造囤积羽箭,刀枪等武器,将作监隔期抽查,但凡武器甲械负责质量标准,优选采购进入汉军!
这些,当然都是为了掩盖何家庄囤积武器,所要进行的必要的掩盖。何咸可不希望太平道还没有谋反,何氏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打上了叛逆的大罪!
旺财的父亲,也就是小强的爷爷,阿福,现在基本上就是处于退休养老的状态,每天的任务就是陪着何老太爷遛弯逗鸟晒太阳,满满的都是地主家狗腿子的幸福。
……
182年的何家庄在忙忙碌碌中即将过去,天子的罪己诏已经传檄四方,河洛地区的瘟疫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河洛周边的郡县却出现了扩散的态势,究其原因,不过是郡守不够重视,隔离措施不给力。
比如,荆州,宛城。
如今的荆州就像被下了诅咒一样,前一波瘟疫刚走,这一波瘟疫又来。
褚郡守不听何咸之言,没有及时封锁武关,导致了瘟疫从河洛之地传染而来,现在尝到了苦果。别说乌纱帽不保,自家的性命都是危在旦夕。疫病是天底下最为公平之事,绝对的一视同仁,没有帝王将相、贫富贵贱之分,更不会因为你是一郡之守而网开一面。
张机公布的提高免疫力,抵御瘟疫的药方,何咸早已在南阳地区公开,并随着何武器商队迅速带到了大汉其他的州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瘟疫的爆发和扩散。但无奈大汉的官方并没有统一有效的组织。以南阳为例,急病乱投医的褚郡守放着大汉朝唯一的瘟疫良方不用,却偏偏也去相信太平道的符水。
太平道南阳地区的大方、渠帅张曼成,凭借着此次大疫大肆招揽信徒。手法不外乎将张机的瘟疫病方融入到符水之中,将药水包装成为太平道的神力。
连太平道的人都知道张机药方的宝贵之处,偏偏褚太守却弃之不顾,迷信太平道。太平道众在南阳地区逐渐由暗转明,并大有天下第一道门之势。
无奈此时大疫横行,为保存自己有限的力量,何咸把何氏所有的人马都撤回了何家庄之内。宛城乃至南阳地区的变故,只能望贼兴叹。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何咸一心想要救百姓于瘟疫,救百姓于太平道的燎毒,却没想到,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汉末乱世的大格局已然形成,凭借一己之力完全是杯水车薪。
对何咸而言,尽人事,安良心,便可。
这次的大疫,幸运女神不再眷顾大汉的子民,严寒没有来临,病毒持续在肆虐。从182年的下半年,一直持续到了183年的冬天。整整一年的时间,到处是流民。宛城的人逃到了新野,新野的人逃到了江夏,江夏的人逃到了襄阳,而襄阳的人又逃到了宛城。逃无可逃,瘟疫无处不在,能死的人都死了。以河洛之地为中心,瘟疫就像爆炸的原子弹,将周边的郡县席卷一空。反而是炸弹的中心,河洛之地,因为何进采取的最为及时且强硬的封锁、隔离及治疗预防措施,加上张机在瘟疫一线的救治,成为最后受灾最轻的地区。只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整个大汉朝都沉浸在失去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孩子和亲友的悲恸之中时,有一群人却看到了太平盛世的曙光。
唐周信息传来,太平道起事在即!
刚刚从河洛大疫的焦头烂额中恢复一丝冷清的河南尹何进,再次被这个史无前例的大消息震撼到了!
如果不是唐周说出了何咸的名讳,如果不是有何苗当场进行确认,何进真的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落魄书生企图哗众取宠、博取上位机会的诬告。太平道的势力竟然已经遍布大汉十四个州县,连天子内城的宦官中竟然也有太平道的核心弟子。何进如何能不被震惊的外焦里嫩。
史书上记载,唐周的告密发生光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的3月。距离现在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何咸不知道这个时间差是不是因为自己和唐周的那次谈话所造成的。也或者在历史上唐周的实际告密时间其实就是发生在公元183年底,只不过由于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撼,时任河南尹的何进根本没有相信。直到四个月后,太平道内部因为唐周的告密加紧了造反的脚步,露出了诸多马脚,才被何进看出了端倪。
历史的原貌终究如何,已经不是何咸现在关心的重点,何咸现在要面对的是已经被太平道张曼成所控制的宛城。如何保存何家庄,如何挽救宛城百姓,如何在这个乱世之中自处,是何咸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看着历史重新走上那条熟悉的道理,何咸的内心不知道是惶恐还是期待!
假如历史不可改变,那么他现在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假如历史可以改变,为什么改发生的事件都一件件在如愿地发生?是因为他这只蝴蝶的翅膀还不够强壮吗?
不知是因为看不起唐周的人品,还是误认为唐周就是何咸打入太平道内部的一枚棋子,何进在得知太平道造反的密告之后,就将唐周连同其妻、母一同送到了何家庄,交给何咸安排。
神医张仲景因为河洛大疫有功,皇帝陛下欲在大疫完全平息之后进行封赏,故此次没有回来。
………………………………
第一章 哪位高手来援?
再见唐周,何咸简直不敢相认,眼前这个身形枯槁如同四五十岁老者的家伙就是自己几年前在颍川见到的那个带着浓郁书生气的年轻人。
也是难怪,曾经奉之为神明般教主,竟然隐藏着改朝换代当皇帝的野心。“黄天当立”的口号,骗骗那些淳朴善良的种地百姓或许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唐周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而已。除非唐周心甘情愿加入造反的大军之中,不然的话,读书人若连这样的借口都看不透,就妄称读书人了。信仰的崩塌,告密还是不告密的选择,已经折磨着唐周的神经几经崩溃。
在洛阳的时候,如果没有张机对其进行调理,唐周的身体根本坚持不到宛城。怪不得历史上,唐周也在告密之后就再也不复见于史书之中。原本以为是隐姓埋名,终老于山林之间。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告密带来的精神上的愧疚,不久于人世。
“当日一别,世事竟被公子一言中的!”见到何咸,唐周一躬到底道,“大贤良师苦心传道数十年,活人无数。竟然不惜发动战争,企图颠覆大汉,所图为何?请公子教我。”
何咸赶紧将唐周扶起,在他的眼中,唐周是一个有良心的读书人。他忠于大汉,忠于书中的理想。他不想看到战争,不想百姓流离失所。尽管现在的社会有些黑暗,但他始终相信这是暂时的。皇帝,大臣,官员们,终会有所改变,生活终会好起来。叛乱,战争,是他不能承受的转变方式。
“张角有心改变这个社会的现状,但是他采用了极端的方式。他迷信暴力可以改变这一切,于是利用了百姓们给予他的信任。简单讲,张角想当皇帝。张角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就能让这个社会变好。于是,他不惜采用坑蒙拐骗等一切手段,只要能让他的太平教壮大起来。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从根上来看,就是烂的。别说太平道推翻不了大汉,就算太平道取而代之,也创造不了一个天下大吉的世界。身不正,影子如何能正?”
何咸的话语针针见血,直指张角和太平道的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