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永亮摇了摇头说道:“那可能就是内监那里也得到了消息……看来,我们想要独占这个功劳是不可能的了。”
  黄渊点了点头说道:“太孙殿下在内监成立了一个咨情司,专门负责处理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咨情司的成员都是内监资深的信息收集人员,他们的首领孙林更是以情报分析著称,很有可能是他们也从各种信息里面分析出来了这里可能藏有大批金银。靠岸吧,不管怎么样,都要了解一下他们的目的。”
  船刚在码头处停了下来,就有一个内监在千石船的甲板处大声喊道:“此地已被内监征用,不知是哪位大人当面!”
  黄渊走出了人群,拱手问道:“鄙人黄渊,负责大军转运物资的协调,此地似乎并不属于内监转运范围。”
  一位身穿红袍的奉御来到了甲板处,看见是黄渊和赵永亮两个人亲临,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灿烂了。
  “原来是赵指挥使和黄守备当面,鄙人常福,向两位大人见礼了。”
  黄渊与赵永亮对这位常福并不熟悉,但是这次出征,也曾多次见到他在朱瞻基的身后。而且这次出征,朱瞻基也曾多次召见他,他们也都知道他是咨情司这次派出来的主管。
  原本的咨情司大部分人手都是从司礼监调用的,咨情司正式成立以后,除了少监孙林为众人所熟知,其他人都名不见经传。
  这位常福原本也不为人所知,但是能够成为一部主事,显然能力不会太差。
  他们的官职虽然高,但是与内监却是两个系统。何况内监是皇室的家奴,打狗也要看主人,更别说他们的主人也同样管着天下人。
  赵永亮与黄渊并不敢拿大,不管怎么说,这些内监与朱瞻基接触的机会肯定比他们多,不怕他们不帮忙,就怕他们在后面坏事。
  两人分别见礼之后,黄渊才又问道:“此地的清理并没有安排于内监,不知道常奉御为何会率人来此?并且此事本是我一手统筹安排,不告知我一声,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见到黄渊亲自来此,常福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去了。何况这件事本来就是黄渊负责,想要撇开他,就越发困难了。
  所以他很快就在心里分析清楚了利弊,大声笑道:“咱家的行动自然是得到了殿下的授意,只是没有想到黄守备与赵指挥使竟然这么快就能得到消息,不如到咱家的船上详谈……”
  黄渊与赵永亮相视了一眼,两人都微微点了点头,接受了常福的邀请。
  这艘被分配给内监的千石船,并不是纯正的战舰,主要以货物转运为主。船上面装的东西,也大部分都是为朱瞻基服务的。
  来到船上,进入了船舱,可以发现这艘船的外部虽然与其他战舰一样,但是内部却装修的非常奢华,处处装饰都是贡物,一般人根本不敢享用。
  请了黄渊与赵永亮坐下,常福这才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咱家也是利索人,黄守备与赵指挥使专程到来,怕是也为了倭皇年金吧?”
  黄渊心中一叹,他原本以为对方掌握的东西与他差不多,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掌握的情报,远比他多。
  不过想想也对,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来自于太孙,而太孙那里的所有情报,都是经过咨情司筛选过的,自己能够从不多的资料里面分析出这个情报,咨情司掌握的情报恐怕会更多。
  他笑了笑说道:“的确,渊这几日一直在看太孙殿下转移给我的情报,发现自去年年冬,倭皇自古都奈良转移过来了一批物资,想要转运到江户。但是由于庄佥事火烧长崎,大阪,这批财货就一直没有运出去。后来我大明舰队封锁大阪湾,这批物资应该还在此地。”
  常福赞道:“黄守备不愧明见千里,如此少的情报就能分析出如此多的情报,不过我咨情司却是直接拿到了第一手的情报,不仅知道这批财货是倭皇准备运到江户建城的金银,还知道其大致数目。”
  赵永亮忍不住问道:“殿下可否知道此事?”
  常福笑道:“我咨情司行事自然受殿下指派,不敢有瞒,只是殿下不欲让军队分心,才让我们将这些情报抽了出来。”
  黄渊和赵永亮登时大为沮丧,如果朱瞻基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找到这批金银自然能让他开心。
  但是这件事既然朱瞻基已经知道了,他们就是献上金银,也不过是理所应当。
  只是他们已经到了此地,这个时候也不能抽身事外,何况,他们也对这批金银有了兴趣。
  既然事情已经是公开化的,赵永亮也就大方地让一百五十名羽林卫的士兵下了船,协助内监的人一起寻找这批金银。
  羽林卫的加入,比起只有百十个内监要快的多了。他们仔细寻找了每一处仓库,然后查看了各处的地面有没有挖掘的迹象。
  但是哪怕在此地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这些金银究竟在何处,让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赵永亮作为外人,没有参与过情报的分析,所以第一个就有些丧气了。“难道情报有假,或者是倭皇已经让人转运走了这批金银?”
  常福回首看了看人群后方的一个貌不惊人的中年,问道:“何总旗,你在大阪年余,这里的情况最早也是你汇报上去的,你也最熟悉这里的情况,可曾发觉这批财货被运走?”
  原本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何总旗这个时候挺起了胸膛,走到了人群的前面,朗声说道:“卑职亲眼看到大批财货运抵此地,此后也一直关注着这里的情况,可以肯定这批金银并不曾运走。当初这批财货运抵,所有参与的人员全部被处死。日本缺少大型车辆,金银沉重,运输艰难,为了保密,他们根本不敢让一般的人参与进来,泄露消息。”
  众人点了点头,相信他的话没有错。金银的运输的确艰难,一小箱就几百斤。而日本道路崎岖,车辆稀少,想要运这样的货,的确很难保密。
  黄渊看了看到处已经被挖的坑坑洼洼的地面,问道:“以你所见,这些财货他们会藏在何处呢?”
  何总旗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港口旁边的河道,不确定地说道:“既然陆地上没有,会不会藏在水中呢?”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看向了这处仓库的专用码头。既然这些金银没有被转移走,陆地上又没有,那么最大的可能还就只有水里了。
  黄渊看了看赵永亮,赵永亮立即会意地吹响了脖子上的哨子,召集了羽林卫人员集合。
  待一个个浑身泥土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在了他的面前,他大声说道:“会潜水的出列,下水去查探一番,看看有没有箱子之类的物品。”
  羽林卫的成员大部分来自凤阳和江南一带,有近半人员会水,这一百五十人,能够轻轻松松地选出五十人来。
  不过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赵永亮挑选了二十个水性精湛的士兵,让他们脱掉了衣服。
  虽然现在才四月底,河水还有些凉,不过毕竟已经进入初夏,他们又挖了半天的土,并不怕下水之后抽筋。
  这一次,很快就有了消息,一个士兵在码头的木桩水下部位发现了一根系着的绳子,沿着这跟绳子,一下子就发现了三十箱被串成一串沉入水底的木箱。
  这些木箱对普通人来说难以弄出水,但是内监的这艘船上面本来就有一个吊机,这个吊机能够一下子把一头牛吊上船,更别说只是一个箱子了。
  当这三十个沾满了污泥的箱子被整整齐齐摆在了内监船的甲板上,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三个人谦让了一番,还是常福率先打开了其中的一口小一点的箱子。
  三十个箱子都是红木制成,坚固无比,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小一点的有六个,大一点的有二十四个,但是反而是小一点的箱子更加沉重。
  人人都知道金比银重,对这几个小箱子,众人也更加期待一些。
  当常福划开了蜡封,亲自撬开了一个小箱子,里面那露出的黄色光芒登时让所有人欢呼了起来。
  朱瞻基得到消息的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
  经过了一天精神紧张的征战,哪怕是最兴奋的大明士兵,这个时候也显露出了一丝疲惫。
  但是所有人都不敢大意,因为这才是开战的第一天,正面攻击日本人毫无办法,他们恐怕都在期待着夜晚的到来。
  郑和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袭击,就已经忙碌了一个下午,布置着每一处占领地的防御。
  除了岸上的阵地需要防卫,舰队也更加要注意可能来的袭击,日本擅长水性的人不少,要防止他们潜水凿船。
  听到内监和羽林卫一下子就缴获了三千斤黄金,七千多斤白银,他只是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三千斤黄金还不到五万两,七千多斤白银也不过十万两,一起差不多值五十万两白银,也不过是这次大军出征的开销而已。
  他不是爱财之人,对他来说,唯一重视的也就只有名望了。
  相反朱瞻基且比较兴奋,因为有了这批缴获,这次大军出战的基本开销就已经保住了,以后再有缴获,那可就是利润了。
  他跟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不一样,前世身为一个商人,他最重视的就是成本与利润了。


第二零二章 报仇
  要说如今谁是日本人最恨的对象,除了大明皇室,恐怕就要属庄敬了。
  自去年年底,大明舰队占据对马岛,封锁日本海域。庄敬率领倭寇和大明舰队,火烧长崎港,给日本造成了自蒙元入侵日本以来,最大的财产损失。
  仅仅是长崎一地,就被烧毁了船只一百余艘,整个长崎港的木制码头区,成为废墟,烧毁的物资堆积成山。
  随后,在大阪府,虽然倭人有了防备,这次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长崎,但是也让大阪的货物转运受到了极大影响。
  再加上大明舰队封港,只要是船只出港,就会受到攻击。
  没有炮的日本船只在大明的舰队面前只能被动挨打,这也造成了大阪府的民生凋零。
  踏上日本的土地,庄敬也远比以往要低调的多,如果让日本人知道他的存在,恐怕会遭受无数的袭击。
  他可不像太孙殿下,有整整一支精锐的羽林卫护卫,不怕日本人的反击。他的身边就只有二十多个锦衣卫的下属,哪怕加上来到日本之后,召回的以前的暗探,人数也不超过一百个。
  他不仅担心日本人的袭击,更怕早田左卫门的反扑。对这个狼子野心,偏偏又能力出众的倭寇头目,他一直不敢掉以轻心。
  如果有机会,庄敬毫不怀疑他会反戈一击。但是正因为他的能力出众,现在他还不得不利用这个人。
  其实现在的他已经有些后悔了,他不是后悔火烧长崎,大阪,而是有些后悔当初做的太张扬,让他如今在日本臭名远扬。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纪纲为什么到了日本一直韬光养晦,根本不露面做任何直接针对日本的事。
  想要留在日本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名声,像他这样的名声,已经注定不可能留在日本发展了。
  哪怕就是太孙殿下赏他一块地盘,因为成为了日本人的公敌,他恐怕也会面对连绵不绝的袭击和暗杀,根本不可能安稳度日。
  只是一切明白的太晚了,他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公敌。
  这个时候,他就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着想了。
  大明不能回去,日本又待不下去,他只能将目光放在了南洋。
  太孙殿下要攻略南洋,他的发展机会还很多。
  而这个过程中,早田左卫门这个人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因为他手下这两千人,会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如何利用好这股力量,却不被这股力量吞噬,成了他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干掉早田左卫门,然后收拢这股力量,可是这些日本倭寇如今对此防范严密,紧紧抱作一团,让他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而他要是干掉了早田左卫门,恐怕不仅不会收拢这股力量,反而会惹下祸事。
  他现在也还只能等待,等待日本事了,太孙殿下利用这股力量对其他地区动武,那个时候才能分化这股力量,为他所用。
  灯光通明的港口区,站在空旷处,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大明舰队组成的海上城市。
  这壮观的场景让日本人为之胆寒,却让所有的大明将士,无不为之自豪。
  这天下,只有大明才有如此的威势!
  他回首看了看身后的一众日本倭寇,大声说道:“诸位都是大阪府出来的人,对此地了解甚多,也各有故旧在此。今日召集诸位,主要就是为了明日放诸位前往内城,联络各位故旧。大明海纳百川,诸位是愿意为大明效力,博一个好前程,还是想要趁机逃走,与日本共存亡,一线天堂,一线地狱,都任由诸位选择。但是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明日诸位一去不回,想要再投效大明,就再也没有了这个机会!听明白了吗?”
  这大约二十多个倭寇都纷纷躬身应嗨!
  日本原本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
  公元二四八年的汉代,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
  自汉字输入日本后,历经岁月,迨至八世纪中叶,日人始用汉字楷书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为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当时称汉字为男文字,而称假名为女文字。
  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著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
  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而后者则系外来传入之音。
  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
  如今已经是十五世纪,如今的大明官话几经变迁,如今以皖音为主。而日本根据汉字创造的片,平假名也已经发展成熟,所以两地的语言其实是不同的。
  不过如今的日本全范围使用汉字,即使听不懂,只要识字,也能看懂大明的白话官文。
  他们这些俘虏自去冬开始,就被集中在一起学习汉话。在枪口的威逼下,如今哪怕是不识字的倭寇,也能听懂大部分白话了。
  大阪地形复杂,内城城郭是仿造大唐时期的建筑,坚固非常。
  如果使用强力攻势,即使能够拿下,也会给大明将士造成巨大伤亡。
  所以这批人就被挑选了出来,用以反间,同时也是拉拢一些不愿意跟着幕府一条路走到黑的人。
  如今的大明切断了与幕府的谈判渠道,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日本变成一片废墟。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取得的效果才会更好。
  一直到了后半夜,纪纲才安排好了这些人明日的行动计划,打发走了这些人,他也忍不住感到一丝疲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问起左右:“所有人的住所都安排好了吗?”
  他的心腹千总牛亮回道:“已经准备妥当……大人要不要回到船上休息?”
  庄敬笑了笑说道:“我还不至于如此胆怯,如今四周大军环绕,要是还畏惧些许小贼,那也太有损我大明军威了。”
  牛亮还待再劝,被他伸手拦住,低声说道:“为我准备一张床,我今日就睡这里,要是有贼人袭击,我的安危就交给各位兄弟们了。”
  今日大军刚占领此地不足半日,这里河道众多,不仅成为大明军队进攻的阻碍,同样方便了小股敌人的袭击。
  一条小船就能载着几十人,趁着天黑顺水而下,哪怕就是防备,也是防不胜防。
  但是庄敬想的却是,如果真的有人来袭击他,那就来的更多一些,他既然已经落下了恶名,那就应该让这个恶名更响亮一些,让那些倭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怕!
  而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头来为他正名!
  白日的喧嚣在夜幕中也逐渐安静了下来,大批的大明士兵都纷纷轮换休息,为第二日的厮杀保存体力。
  所有人都很清楚,大阪将会成为大明祭旗的对象,大明不仅要胜更要大胜!
  大明军队实行的是局部自防加上整体联防,这种防御阵势在陆地上很好用,因为各部之间能够迅速形成一个整体。
  但是在这个到处都是小岛,到处都是河道的城市里,相互之间被分割开来,联防的效果显然不会太好,主要还是依靠各部的自卫。
  而在城市的北方,从京都流下的淀川河也是大阪最大的河流。
  因为大明的进攻,几乎所有的小船都被转移到了河流的上方,除了自用的船只,其他船只都被拴在了一起,要是大明军队攻来,他们宁愿烧掉这些河船,也不愿留给大明作为他们进攻日本的工具。
  在河边一间不大的茅草屋里,一盏并不明亮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让坐在桌边的门川大作在土墙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影。
  一个壮汉推门而入,躬身颔首。“少主,一切都准备好了。”
  门川大作抬起头来,他那有些英俊的面孔这个时候却显得有些狰狞。“今日大明军队立足未稳,恐怕是我们报仇的最后机会。等大明军队稳定下来,想要在大军中杀掉庄敬这个贼人,将会更加艰难。”
  壮汉沉声说道:“家族武士受老家主恩惠甚多,皆愿舍身为老家主报仇。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庄敬此人住在原木家族的货仓处,那里三面临水,岛上又只有不足一百锦衣卫,他们还没有火器。虽然有一支十人的火器队协防,但是只要我们动作快一点,趁着夜色,未必不能直接解决了他们。”
  门川大作站起身来,缓缓抽出了自己的倭刀,看着反射出来的幽光冷然道:“大明懦弱,只是依靠火器制胜,拼起武力,还是我大倭武士更强!”
  夜色渐深,原本有些发亮的天空,在黎明到来之前,陷入了完全的黑暗。
  三艘小船沿着河道缓缓顺流而下,大明士兵们点燃的火把并不能照亮河道,反而为他们指引着道路。
  门川大作看着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原本沉寂的心也逐渐沸腾了起来。这不是恐惧,而是兴奋与激动。
  在他的父亲被庄敬一把火烧死在长崎,他就当众立下宏愿,不杀庄敬,绝不继承家主位置。
  门川家族虽然在日本算不上一流家族,但是却也是神崎川的守护人,以超强的武力和巨大的船队成为日本各大名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一家之主却因为一场大火被烧死,这也成了门川家族的耻辱,而耻辱,必须要用鲜血来洗刷。
  为了不惊动其他大明军队,他们派出来的武士并不多,三艘小船上一共只挤了不到一百三十人。
  但是这一百三十人全都是以一当十的勇猛武士,此时要去袭击不到一百人的大明锦衣卫,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自信。
  而在河道下游的港口边,独坐在屋内的庄敬却毫无睡意,他今日以己身诱敌,就是想要杀人,杀更多的人。
  如果要是没有人来,那他才会更遗憾。
  当然,他也不会打无把握之仗,虽然他们锦衣卫人员只有不到一百人,一些人还要配合各军的攻势,被借调了过去。但是他还问太孙殿下借来了一支五十人的羽林卫,隐藏在不远处的一个仓库里。
  只要这边发出信号,瞬息之间他们就能赶到。
  五十个手持双筒燧发枪的羽林卫猛士,就是来两三百人,他庄敬也不会害怕。
  至于另外那二十多名倭寇,庄敬并没有指望他们能帮忙,这些人暂时还不值得信任,他今日要杀人,也是为了震慑他们。
  所以,他非常迫切地期待倭人能来,不要让他失望。
  时间越来越晚,再过半个时辰,天就要亮了。就在庄敬有些失望的时候,他听到了外面传来的一生老鸹叫。
  这是通讯的暗号,他立刻精神一振,从床边坐了起来,在房间里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然后抽出了自己的唐刀。
  这把刀是殿下赏赐给他的百炼宝刀,今日既然要立威,当然是这把能砍杀,能直刺的唐刀更加好用。
  要是立下功劳,也有殿下的一份荣耀。
  当小兵需要勇猛,但是想当大官,就必须考虑更多问题了。吃了这一次亏,他算是万事完全看明白了。
  外面的厮杀声很快响起,一支火箭也随之升空,很快,外面就被燃起了数支火把。
  庄敬不再犹豫,直接拉开了房门,大声喝道:“庄敬在此……”
  一声有着别音的大明话喊道:“庄敬狗贼,拿命来!”随即就有一大群人扑了过来。
  庄敬哈哈一笑,推开了护卫过来的牛亮。丝毫不惧对方来势汹汹,挥着唐刀,就主动迎了上去。“想要我庄敬命的人多了,就看你也没有这个本事!”
  就在他们刚刚短兵相接的时候,砰砰的枪声也响了起来。然后越来越多的火把被点燃,枪声随即也变得更加密集。
  一些身影随着枪声倒下,但是只有少数人趁乱主动跳进了河里,大部分的人不顾火器的威胁,扑向了庄敬。
  哪怕是要死,也要先杀了庄敬再死!


第二零三章 安排
  一方有备而来,怀着有死无生的悲壮。
  一方守株待兔,磨亮屠刀只等杀人。
  所以双方的接触从一开始就没有丝毫的缓冲,直接进入了白热化的对撞。
  刀起,刀落……
  直刺,劈砍……
  夜幕下,那鲜红的鲜血变成了漆黑,只有那浓郁的血腥味越来越浓。
  庄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三个壮汉的围攻,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畏惧。相对于倭人武士的单打独斗,锦衣卫有着自己的一套配合军阵。
  这种配合军阵虽然看似普通,却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简化的最合理小范围厮杀配合。
  他的左手边是勇猛的牛亮,右手边是狠厉的方同,都是最值得他信赖的多年兄弟。
  有他们两人帮着自己抵挡左右的袭击,他只用面对正面的冲击。
  与他对刃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汉,此人身高虽然比他略矮,却身强力壮,敦实无比,力道也要比他大上三分。
  两刀相接,他第一下差点就没有接下来。
  但是倭刀只利于砍杀,不利于直刺,他们双方的交战甫一接触,就陷入了紧身纠缠,这个时候,唐刀要比倭刀更好用。
  何况,他手中的唐刀乃是殿下赏赐的百炼宝刀,这乃是工部特级工匠,专门为殿下打造,做工繁复,坚韧无比。
  对方的第一刀他勉强接下之后,不等对方刀势去尽,便直刺了过去。
  庄敬今年三十六岁,正是一个男人体力最黄金的年龄,将近二十年的军中厮杀,也让他拥有了丰富的厮杀经验。
  这一刀他搏尽全力,用力蹬地,整个身子都冲了上去,有去无回。
  对方的刀势去尽,却已经无法回刀,眼睁睁地看着庄敬一头撞进了自己的怀里,比他的身体更凶狠的是那泛着幽光的百炼宝刀,从他的前胸进入,后背冒出。
  对方圆瞪着双眼,张大了嘴巴,想要嘶吼,却已经无力发声,从嘴巴里冒出了泛着气泡的血沫。握在他手中的倭刀,也无力地掉在了地上。
  “小心……”庄敬听出这是牛亮的声音,又感到左侧一阵凉风,他不敢停滞,索性推着对方挂在他刀上的身体,继续前冲。
  同时身子一矮,就往地上躺去,右手蓄力,借助自己倒下的力量,抽出了卡在对方胸膛里面的横刀。
  刀光闪过,没有砍中庄敬的身体,却砍在了与他对战的那个壮汉的脖子上,让他本来还留有一口气的身体直接变成了一具尸体。
  方同挥刀逼退了面前的对手,向前冲了一步,横跨过了庄敬的身体。而庄敬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直接躲在了方同的身后,然后才站起身来。
  短短的一瞬间,就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不过这没有让庄敬恐惧,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暴戾的一面,让他变得兴奋无比。
  他喘过一口气,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提刀又冲进了人群,替方同挡了一刀,并且一刀砍掉了想要偷袭方同的一个武士的半边脑袋。
  随即大声笑道:“庄敬在此,还有谁想要某性命!”
  这个时候的庄敬浑身散发着一种自信与睥睨四方的威猛,他一个回合就干掉了他们中间武力最强的教头,也让那些偷袭的日本人都有一种无法力敌的恐惧。
  而四周越来越多的火把被点燃,还有那列成三排,枪口冒着白烟的羽林卫,更是一个个死神的使者,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从最开始的一往无前,到落入陷阱的恐惧,再到无法力敌的恐惧,最后再到绝望。
  短短的一盏茶时间,这些死士们内心的坚持和勇气被一步步瓦解,他们的攻击也变的无力起来,更多的人想要趁乱跳进河里去。
  而在船上,门川大作看到羽林卫的火枪手快速地集结,就知道今天晚上的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还没有等厮杀开始,他就让人赶紧撑着船离开。
  他不认为自己是懦弱,他要留着自己的有用身体,留待以后报仇。
  可是,大明军队的快速反应让他们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河道两边的火把一根根被点燃,还有弓箭手不停地射出火箭,照亮河道的上空。
  他再也顾不得自己身为家主的尊严,脱掉了外衣,直接钻入了水中。
  这个时候,只有趁着夜色,从水中才有机会逃跑。
  在那个四十岁的教头被庄敬干掉以后,倭人的士气受阻,战场的局势就彻底改变了过来。
  他们正面被庄敬率领锦衣卫的人员挡住,而羽林卫则在侧面无情地收割着他们的性命,他们再也没有了视死如归的勇气,开始了逃跑。
  不过这个时候,岸边已经被其他的联防的士兵挡住,他们就是想跳河,也已经没有了机会。
  有人想要跪地投降,可是他们面对的不是士兵,而是执法严明的锦衣卫。
  锦衣卫就擅长打顺风仗,当他们占据优势的时候,没有对敌人的怜悯,反而会更加暴戾,以此加深所有人对他们的恐惧。
  跪地投降的人也只是得到了暂时的保命,在那些反抗的人一个个被斩杀了之后,随后就轮到了他们。
  丢掉了武器的他们,当看到那些锦衣卫的人员根本没有停手的念头,这才一个个慌张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成为案板上的肉。
  庄敬的浑身已经被鲜血染红,但是他的身上大部分都是敌人的鲜血。他唯一受的伤,还是有意卖了一个破绽,让对手在他左臂上砍了一刀。
  大获全胜也应该要表现出战场的凶恶,如果他一点伤也没有,根本显示不出战场的凶险。
  受一点不轻不重的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勇猛。
  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内心冲击最大就要属二十多个留在码头的倭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