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还没有建立工厂的时候,大明就用铁锅和铁管制成的建议蒸馏设备,就能直接提炼出汽油和柴油。
天然气体,汽油,柴油,重油(沥青)的临界点都不一样,如果不怕浪费,哪怕是一口锅也能提炼出汽油和柴油来。
而当汽油和柴油被提炼出来之后,大批的土库曼,乌兹别克,鞑靼人辅军,就开始赶着马车,成为大明军队的运油工。
准备工作一直进行到了四月中旬,唐赛儿这个被无数将士崇拜的女元帅在下诺夫哥罗德下达了总攻令。
而那些斯拉夫人从来没有见过的钢铁洪流,以势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
第三十一章 势如破竹
唐赛儿第一次成为数量超过四十万大军的主帅,内心也是诚惶诚恐,生怕出一点差错,就坏了自己五十年的名声。
她不仅事事都跟郭昂商议,而且非常重视国防部派来的参谋团队。
在关于汽车的使用上,她更是尊重朱瞻基派来的汽车军团总兵官柳景的意见。
她威望甚高,又知人善用,从不一意孤行,也让整个指挥团队得以迅速地磨合完毕。
这几个月大明工匠从国内运来了几百台柴油机,装在了临时制作的平板船上,形成了水军。
数十架飞机通过火车运到了唐林城,然后进行组装,在每个城市的公路上,这些小型飞机就能起降。
再加上骑兵,汽车兵,炮兵,整个大明的军队,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攻击方阵。
南方的郑英,率领的军队已经进军到顿河之南,他们的目标是防守严密的顿涅茨克矿区。
这里是西征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因为这里的铁矿已经被联军分配完毕,每个国家都不愿失去这里的铁矿。
莫斯科,立陶宛,波兰,罗马,还有地主基辅公国,这五个国家在顿河之畔建立了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体系。
不仅如此,在每个矿区,他们都储备了丰富的食物,挖掘了长达数百里的战壕,想要依靠人数和地势,来抵消大明军队的火力优势。
而在北方,莫斯科公国已经放弃了所有的野外据点,进入了城市防御。
他们将大批的牲畜向西驱赶,对大明军队实行了坚壁清野战术。
可惜的是,为了这次战争,大明从国内源源不断地运来粮食,粮食抵达唐林城之后,又通过水路运到前线。
奥卡河,伏尔加河,这些为极西之地带来丰富水源的河道,都变成了大明的运粮渠道。
联军不是没有想过破坏大明的运粮通道,但是领先几个世纪的立体式攻击方阵,让他们根本无法偷袭。
只要天气良好,大明的飞机就一直在天上巡逻。
白人少数人可能还能瞒过飞机的耳目,人数少了却无法对大明人造成大型损失,人数一多,他们就又隐藏不了身影,被大明军队发现。
一开始,莫斯科公国那边还会派出一些细作搞破坏,但是最后,他们发觉这完全是送菜。
这里可不像大明,到处都是荒芜的森林和草原,经常性几十里不见人烟。他们就是排除细作,也难以获得补给。
而且,更严重的是,他们发现大明人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们唯一的目的似乎只是杀人。
从南方的顿河畔,到莫斯科的东北方的雅罗斯拉夫尔城,这绵延几千公里的战线,从四月中旬,开始了有史以来最狂野的战斗。
这一次,大明的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尽量杀伤有生力量,减少白人人口,同化族群。
除了年轻女人,所有人都在杀伤范围之内。
如今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和平”人士,所有人都信奉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对于朝廷的指令,就连唐赛儿也没有任何不忍。她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是,被她下令斩杀的俘虏远超任何人。
滚滚铁流一路向西,但是却有两条非常明确的线路。
南线的郑英负责攻克顿涅茨克铁矿一带,这个如今全世界最大的铁矿,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一定要被大明彻底占据。
而后,他将领军围攻基辅,在参谋部的计划里,将会用半年的时间攻占乌克兰大平原。
北线的唐赛儿主要目标就是八百里之外的莫斯科,并且要将战线一直推进到波罗的海。
在那里,从海上过来的杨致和将会为大军提供各种补给。
如今的圣彼得堡还是一个小渔村,在没有任何海上力量能够给大明造成威胁的年代,那里将会是大明在东欧的重要战略要地。
征服欧洲,朱瞻基并没有想过能一蹴而就,这不是力量的问题,而是人手的问题。
将几十万人转运到欧洲,衍伸几千公里的战线,需要耗费的各种物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明绝对不会因为战争而拖慢自己的发展步伐,更不能拖累到自己的经济发展。
所以,除非战事胶着,僵持不下,大明不会再派更多的军队过来。
靠几十万人,想要一年就征服欧洲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朱瞻基的计划里,用三年的时间平推整个欧洲,将欧洲杀的血流成河,就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参谋部战略目标明确,元帅唐赛儿经验丰富,大军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严格地遵守战术要求,进行缓慢的全方位推进。
在这种推进速度下,水军,骑兵,空军,汽车军,炮军都能进行密切的配合,根本不会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弗拉基米尔,这座莫斯科城的门户城市,在如今这个时代,被诺夫哥罗德人统治。
诺夫哥罗德是罗斯民族最大的势力之一,他们拥有两个诺夫哥罗德公国,占据了莫斯科以北和莫斯科以南的地区。
可是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已经被大明士兵占据,并且成为了这次西征的指挥中枢。
这座城市成为了诺夫哥罗德人在南方最后的堡垒,他们依托大金门为中心,建立了四层防御体系。
当五月初四,大明士兵们抵达了这座城市,没有一拥而上地战斗。
用汽车和马匹转运过来的大炮被拆掉了橡胶的铁轮,一门一门被安装在诺夫哥罗德人炮火攻击不到的区域。
大明士兵用了两天的时间安排好了攻击阵势,五十门可以平射的加农炮第一轮齐射,就让城里的诺夫哥罗德人完全绝望。
因为这些火炮发射的并不是他们熟悉的石弹,而是一种到了他们阵地才会爆炸的炮弹。
不论是坚固的城墙,还是壕沟内的士兵,他们都无法抵挡这种新式火炮的攻击。
被誉为弗拉基米尔城最坚固堡垒的大金门,只挨了不到十发炮弹,就彻底倒塌。
而那些被诺夫哥罗德寄予厚望的城墙,在炮火前面直接崩溃。
他们不能理解大明人的火炮为什么会如此猛烈,城墙倒塌不说,仅仅是炮弹爆炸后的震动,就能让士兵们失去作战能力。
在他们眼中坚不可摧的防线,直接崩溃,崩溃的不仅仅只有城墙,还有人心。
大明士兵的进攻还没有开始,无数的士兵已经杀死了他们的首领,开始向西逃亡。
而在莫斯科东南方四百里外的梁赞,当初拔都西征的时候,第一个征服的罗斯人城市就是这里。
两百年过去了,可是这里的百姓依旧对那场几乎灭族的战争记忆犹新。
在莫斯科公国逼压下,梁赞人不得已在奥卡河沿岸的森林里建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可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想跟大明人作战。
主攻这里的郭昂刚一抵达奥卡河东岸,就遇到了大批的梁赞农奴主动投效。
如今的罗斯族还处于最野蛮的时期,不要说大明人,就连欧洲人也看不起他们。
而在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这些罗斯大公国内,除了贵族,就是奴隶,贵族对奴隶有着生杀大权。
而这些奴隶,他们对贵族的忠诚有限的很,更知道投靠了大明就能过上“好日子”后,一个个主动投靠了过来。
在他们的带领下,大明人绕过了奥卡河沿岸严密的防线,在下游区域,二十六艘平板船停在两处河面上,组成了两个浮桥,越过了奥卡河。
梁赞这个城市,建在奥卡河畔的平原地带,为了防御,他们的城市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中间才是良田。
火炮对城市的威力巨大,但是在森林里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却小了许多。
有了这些农奴的带路,只是三天的时间,这座城市就已经易主。
梁赞和弗拉基米尔两个大公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前方的莫斯科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
六月十六,北路军的郭昂肃清了科洛姆纳的顽固敌人,将这个城市炸成废墟。
六月十八,他与唐赛儿与莫斯科河与亚乌扎河的三角地带汇合,这也代表着,他们已经肃清了莫斯科东南两方的大部分抵抗势力。
从十二世纪建城,莫斯科一直都是整个罗斯城邦的中心。这座坚城也是整个罗斯人的心中圣地,他们虽然在两百年前屈服于金帐汗国,但是如今,就连金帐汗国大权,都已经被白帐各族统治。
蒙元人的势力衰退,让突厥人和罗斯人占据了主导位置。
但是白帐之间并不是毫无矛盾,实际上,在大明攻打过来之前,信奉绿教的突厥人和信奉东正教的罗斯人,才是最大的敌人。
但是如今,南部的鞑靼人,突厥人被郑英打的溃不成军,而北部的罗斯人,现如今也只剩下了四个城邦国。
在克里姆林宫,被称为一代大帝的伊凡三世,如今还只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面对势不可挡的大明军队,大部分罗斯贵族已经开始向西迁移。
伊凡三世也已经准备好了退路,但是,有莫斯科这座坚城,他依旧还要抵抗一番,要不然,他将会失去所有人的支持。
如今的他非常后悔,不该为了下诺夫哥罗德那边的农场就跟大明人作对。
可是想要逃跑的他不会知道,整个罗斯城邦,就是在他的统治期间统一起来,形成了罗斯民族。
他在位期间,将雅罗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公国、维亚特卡、大彼尔姆、特维尔、诺夫哥罗德等公国最终合并为统一国家。
伊凡三世后来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他拉拢和收买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十六世纪初灭掉了金帐汗国。
因此他在历史上是第一位被冠以全俄君主称号的大公,甚至被誉为伊凡大帝。
可是如今,他还是一个年轻人,虽然有着诸多的雄心壮志,但是面对大明这个不能战胜的敌人,他也畏惧了。
大明的武器先进,可是莫斯科人多势众。依托莫斯科的石头城墙,莫斯科人还能顽强地抵抗。
限制大明进攻的不是别的,而是昂贵的炮弹,每一发炮弹都要从大明运输过来,运送旅程超过一万公里。
可以这样说,虽然有了火车,但是也只通到乌拉尔山脉的唐林城,其后要通过伏尔加河,奥卡河运输。
而运送一发炮弹到莫斯科,成本几乎是三发炮弹的造价。
从六月到九月,在炮弹不足的情况下,战争僵持了下来。
不过这段时间,唐赛儿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进攻属于汉萨同盟的诺夫哥罗德。
这个时候,汉萨同盟派出了一位议员来跟大军进行谈判。他们拿出了一份汉萨同盟与蒙特签订的协议,向唐赛儿祈求在保留财富的条件下投降。
与此同时,杨致和的代表也从波罗的海登陆,他们不仅带来了大批补给,也就汉萨同盟与大明的关系,进行了秘密磋商。
唐赛儿在会见了汉萨同盟的代表后同意了他们的投降条件,自此,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两个公国向大明臣服。
在他们的影响下,莫斯科到波罗的海区域,除了小股属于立陶宛公国的势力仍然在进行游击战,大部分势力都放下了武器。
汉萨同盟的运输队伍成为了大明的运输兵,将大批的补给运送到了莫斯科。
但是,炮弹依旧短缺。
九月中旬,大批的炮弹终于艰难地运抵了莫斯科,而这个时候,唐赛儿也已经回到了莫斯科,准备在冬季来临之前,彻底解决掉莫斯科。
当大明军队有了足够的炮弹,莫斯科的坚城也在炮火中被摧毁。
即便再多的士兵用泥土和拆了城中的房屋来修补破坏的城墙,但是建设的速度永远比不上破坏的速度。
在人数上有劣势,大明人更愿意用炮弹来换取士兵的生命安全。
炮火覆盖,在前面变成废墟之后,士兵才缓慢推进,一点点蚕食莫斯科人的地盘。
一片片的街区变成废墟,而敌人的防御圈也逐渐缩小。
十月六日,伊凡终于下令撤退,城中的五十多万青壮携带着粮食,金银,向西部的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在过去的岁月里,立陶宛和莫斯科为了这座城市斗争了几百年,这里盛产的煤矿成为了双方争夺的资源。
一直到了二十年前,他们双方才放下了武器,共同开发煤矿,进行炼钢。
不仅莫斯科公国不肯放弃最后的这片土地,就是立陶宛人为了这些煤矿,也不会再退让。
如果失去了这里,立陶宛公国也将会同莫斯科公国一样,失去抵抗的能力。
伊凡在撤退的途中一直忧心忡忡,因为武器的差距,他们已经被大明人给打怕了。
可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明大军并没有追逐,只有一支不超过五万人的骑兵部队,衔尾追击。
虽然又有上万战士失去了生命,但是这种损失对罗斯人来说,并非不能承受。
唐赛儿在克里姆林宫升起了大明龙旗,而大批的士兵也住进了温暖的房子里面。
按照大明律,每当攻占一座新城,首先要清除的就是城市里面的教堂。只要不是儒释道的教堂,就永远不能出现在属于大明的城市中。
这项举动遭到了留守教士的反对,但是唐赛儿没有丝毫仁慈之心,一声令下,所有的教士被全部击毙,几十座称得上奢华的教堂,全部被安装了炸药炸毁。
而后,大明士兵们安稳了下来,他们甚至还拿出了银币,征召那些农奴去田地里面割草。
他们没有追击的想法,已经开始准备过冬了。
而在南方,郑英面对的战争难度要远远大于唐赛儿,半年的时间,他依旧没有能够彻底肃清顿涅茨克一带的联军。
这不是因为郑英无能,而是南北不同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北方的罗斯公国,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他们的国家,国都,都直接暴露在大明的枪口之下。
但是在南方,顿涅茨克铁矿的发现,让联军各国都将重兵屯与一线,与大明军队死磕。
这个时代,在东欧,最强大的不是莫斯科,而是立陶宛大公国。
这个国家在后世不过是一个区域性小国,许多人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个时代,他们强大无比。
十三世纪,蒙元人西征,第一个反抗,驱赶走蒙元人的就是波兰与立陶宛联军。
立陶宛大公国在驱赶蒙元的过程中,迅速发展了起来。他们向基辅罗斯故土与其他斯拉夫土地扩张,其国土涵盖后世的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爱沙尼亚、波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他们人口众多,武力强盛,占据了大片的粮食产区,即便是神圣罗马帝国,也根本不敢跟他们对战。
但是他们什么都有,就是缺乏金属矿。基辅公国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被他们吞并,现在发现了如此巨大的铁矿,成为了立陶宛不可失去的国土。
而他们的首都维尔纽斯远在后方,所以他们可以将大批兵力都布置在这一线。
这里曾经被大明占领,已经建设了许多防御体系,现在为了对抗大明,沿着顿河,第聂伯河一带,他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建设了一个迷宫一样的防御体系。
郑家经历了去年的风波,郑宏被斩。郑英虽然想要立功,却更怕犯错。在朱瞻基再三强调士兵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时候,他根本不敢用士兵的生命来建立战功。
所以在南方,他如今虽然也肃清了好几座城市,但是对顿涅茨克一带的防御,没有好的办法攻破。
这一片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六个矿区,矿区之间有农田,水利,相互之间有联络,在其外有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里不攻破,他也不敢大举进攻基辅,若是让军队陷入前后夹击的被动局面,导致失利,郑家恐怕要完了。
他的稳妥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不仅仅是郑英一个人的事,就连参谋部的诸位将领,面对这种局面,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大明士兵的人数本来就少了许多,十几万大军,只有八万是大明精锐,其他都是各族的辅军,他们许多人甚至连燧发枪都没有,战斗力可想而知。
眼看着敌人的矿区每天还在生产大量的钢铁,郑英他们心急如焚。
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不能攻下顿涅茨克,那对明年的战事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也就在这个时候,郭昂从北方战区派来了两千罗斯人农奴。
这些农奴都是自愿追随大明的,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他们愿意充当大明的前锋。
当然,大明不是指望他们能攻下整个矿区,只是想要利用矿区需要大量矿工和农奴,让他们混进去。
就在十月,克里木汗国国都巴赫奇萨赖被郑英攻破,大批的农奴失去了土地,被驱赶出了克里米亚半岛。
有超过五千人逃到了顿涅茨克矿区范围之内,他们被立陶宛,波兰,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人强制安排在了矿区各处干活。
此后,关于矿区的战线布置,人员调动的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出来。
在第一场大雪降下之时,大明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位于矿区偏中心位置的叶纳基耶沃矿区。
这个矿区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由于大明现在封锁了矿区,他们即使炼出了钢铁也运不出去,所以最近一段时间,这里的生产几乎停顿了下来。
而且,大明军队势如破竹的军事进攻也彻底吓到了他们的军人,他们可不是基辅人,也不是立陶宛人,所以就有了撤退的心思。
不过,因为有了军事同盟,现在他们只能留在这里,与其他士兵同进退。
但是,心态不一样,抵抗的意志也就不同。所以,大明在摸清楚了这座矿区的归属和士兵防御积极性之后,将目标选择在了这里。
而战果,也理所当然地顺利。
整个矿区犹如一套完善的机器,而叶纳基耶沃还处于偏中心位置,当这座矿区被大明占领,整个矿区的防御体系就全部乱套。
这就犹如第一张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
第三十二章 犹豫
冬日的暖阳从东方升起,普照大地,可是这阳光却不能融化草地上的积雪。
梁虎嘴里哈着气,抬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蓝天。今天天气不错,只是这里的天气太冷了,等会升空,那寒风更是刺骨。
“梁虎,昨日那个罗斯女娘没有把你腿吸软?”
“滚蛋,老子生龙活虎,哪像你这个软脚虾。我可是听说,在莫斯科的时候,那些女人可都嫌弃了三下出水。”
“放屁,谁造老子的谣。”赵汉伸手搂住了身材略显瘦小的梁虎,嘿嘿笑道:“你要是舍得,把昨日大人赏赐给你的罗斯女娘让老子表演一把,看看老子是不是三下出水。”
“想都别想。这个女娘倒是很乖巧,我准备带回大明,当小妾养了。”
赵汉惊讶地看了看梁虎的脸色,问道:“你真有这个打算?”
梁虎坚定地点了点头。“等仗打完,老子只要还活着,就把她带回去。”
两人随着人潮进入了一个防卫严密的营地,这里前几日刚刚建成,只有一排仓库和中间一条几百米长的跑道。
梁虎隶属于国防部空军,他们这些人被火车运到唐林城之后,就成为了西征军的斥候军。
随着大明军队的推进,每征服一个地区,首先要建设的就是这种简易机场。
虽然如今的飞机只要是平整一点的草地都能降落,但是有了平整的跑道,才更安全。
从六年前大明研发出了可以在天上飞的飞机,成为飞机驾驶员就成为了所有将士的梦想。
但是想成为飞行员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身体不能高大,越瘦小有力越是优先。
其后,还要经过各种眩晕测试,要有不怕晕眩的体质才能有成为飞行员的潜质。
最后,还要求文化水平高。
即便如此,坠机事件依旧数不胜数。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机械出现故障,只有少部分是操作失误。
但是,出现机械故障,只要操作得当,在一块平整的地方就能安全降落,最多就是受伤,飞机轻微损坏。
可是要是操作失误,那就只有机毁人亡一个结果。
在经历了多次坠机事件之后,毕业于理工学院的学生比真正的军人更受空军的青睐。
梁虎就是毕业于理工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空军招收飞行员的时候报名,经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赵汉也是毕业于理工学院,不过他身材强壮,上机会给飞机增加更大的负担,所以只能当一个地勤。
进入了新建成的机场之后,梁虎和赵汉就分开行事。赵汉前往机库,检修飞机,为飞机加油,做好起飞准备。
而梁虎他们这些飞行员则进入了一间指挥室,接受大队长的任务安排。
指挥室内,一张大型的矿区地图被挂在墙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已经画出了不少虚线。
梁虎一进屋就看见了自己的副官成轩等在门口,他的手里拿着两张地图,其中一张递给了梁虎。
跟墙上那张大型地图不同,这张地图上面只有一种颜色的虚线。“这是我们今日负责的飞行线路?”
成轩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是,不过还没有拿到飞行高度表和任务安排。”
他们这一个飞行大队一共有二十架飞机,按照一架飞机大约负责二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整个矿区需要差不多十二架飞机执行任务。
这么多的飞机在天上飞,线路当然有重叠的地方,为了防止撞机,每一架飞机都有不同的飞行高度安排。
梁虎点了点头,跟成轩坐在了两把空椅子上,低声说道:“看地图,我们被分配的是西北区域,那里有个哈尔科夫部落,出产泥炭,还有少量铁矿,也是立陶宛人重点防范的区域。看来我们的任务是探查他们的兵力布置和后勤辎重布置……”
从唐林城到下诺夫哥罗德,再到莫斯科。征服莫斯科之后,他们这些人才被指挥部被安排到南线战区来协助南路军攻占矿区。
空军的任务就是探查军情,每次出任务的目的都是大同小异,如今梁虎和成轩已经习惯了。
两个人还在闲聊,听到卫兵大喊:“大队长到!”
房间内四十名飞行员全部都站了起来,右拳击胸,大声喊道:“大队长好!”
一身戎装的大队长薛闯回了一个军礼,这才挥手说道:“都坐下吧。前天抵达,昨天又接受了武国公安排的罗斯美人,今日,谁要是偷懒,丢了我空军的脸面,我可不会给谁面子。南路军现在已经耽搁了战时,如果今冬不能占领矿区,肃清敌人,明年开春想要继续西征,就会大受影响。所以,如今我们也耽搁不起,争取协助南路军,在半个月之内,消灭敌人。现在,开始分配任务……”
一个飞行大队,有二十二架飞机,六十个飞行员,一百人左右的地勤,三人的领导小组。
二十二架飞机,有两架是备用,剩下二十名飞行员也是候补。相对成千上万的其他军种来说,现在总人数还不到三千人的大明空军还很弱小。
但是空军人是骄傲的,他们甚至比现在最强大的大明海军还要自豪。因为他们是在天上飞,因为他们招收的资格也是最高的。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优越于其他兵种的地方是,一般的士兵很少能知道全盘的战术。
但是他们这些人不同,为了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哪怕是一个普通的飞行员,也需要知道整个战场战术的调整。
攻击方向,兵力调整,运输线路等等这些都需要空军的配合。
当观察敌情的时候,他们看到对方的兵力调整,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是普通细作,他只需要自己该做什么事就好了。但是他们这些人不同,不仅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需要知道如何跟同僚合作,更需要知道自己在全盘计划里面的作用。
所以,他们内心是傲娇的。
梁虎他们今日分配的区域最远,任务也就最重。
飞机即使装满油,最多也只够他们飞到目的地巡航一圈,所以在巡航过程中,他们必须尽可能地降低飞行高度,观察地面的军事布置。
接受了任务之后,梁虎和成轩与其他二十二名飞行员一起来到了换装屋。
每个人都先去方便,然后才开始穿衣服。
飞行员的服装是特供的,就像一个完整的兽皮,反转过来套在身上。全身上下只有屁股和后背有开口,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穿上。
因为是连体式套装,在这套皮装穿好之后,自己是脱不掉的,只能打开屁帘,方便他们方便。
这当然是因为天上太冷,如果不穿这种连体式,保暖特别好的衣服,上去一圈下来,人都冻的傻掉了,最起码也要大病一场。
穿好衣服,戴上帽子,这帽子就像是摩托车头盔,在头盔下沿,还有几个铁扣,可以将头盔与衣服连在一起。
随后,才是一件没有接口的皮马甲,反穿在身上,在腿上的缝线部位,也有两层皮甲盖住了接口部位。
穿好衣服,一个个有些笨拙地出了屋子,各自走向自己的飞机。
梁虎觉得有些燥热,不过这是正常的,里面穿了冬衣,又加上这一层皮装,要是不热就怪了。
不过等上了天,就不会觉得热了。
如今的飞机没有玻璃罩,不是大明造不出来,而是解决不了玻璃罩内外温度差导致起雾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一个空调就好了。
但是,不要说大明现在还造不出空调,就是造出来,也不会用在这种轻型飞机上。
为了节省一点重量,空军恨不得用小孩子来开飞机,又怎么舍得给飞机增加几十斤的重量。
与地勤人员沟通之后,两个人从梯子上爬上了飞机。梁虎开始检查各处指示,而成轩则将一张地图套进了一层夹板。
这个夹板就像一个画框,地图的四边全部压了住,夹板夹好之后,地图就不会移动。不仅如此,成轩还用四个图钉,在地图平面不碍事的位置,将地图固定好。
夹板用铁链固定在梁虎的座位后面,除了夹板,还有一支炭笔,也被绑的好好的,方便成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