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搂着玉蘅娇柔的身体,他喘着粗气,轻声道:“玉蘅,你放心,只等殿下放人,我就将你安排在第一批出宫的名单里。不管你以后继续跟我也好,另嫁他人也罢,我都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玉蘅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这种宫女还能放出去,本来筋疲力尽,昏昏欲睡,现在精神了起来。“不是说入宫的宫女就要老死终身吗?”
刘万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已经在准备改革,以后的太监会越来越少,宫女也只是到宫中服役几年,就会放出去另行他嫁。”
玉蘅沉默不语起来,这个消息给了她一丝希望,却又怕这是一个梦。
何况,再过几年,她就快三十了,即便是出宫,又如何能找一个好人家呢?
还是说,出宫了以后,依旧跟着刘万,让他在京城给自己买个小院,收养一个族中晚辈给自己养老?
那些似乎还太远了!
从京城到彰德府一路都是水路,这也让这趟旅行变的惬意了许多。
刘万并不急,他很清楚,赵王府的侍卫恐怕这个时候早就回到了彰德府,跟赵王通风报信。
赵王只要不是傻子,就会立即安排还银子。
真要削了他赵王的爵位,他就是有万贯家财,也保不住。
所以这趟差事,其实是很轻松的。殿下不过是在作戏给其他人看,而他,也只是借着这个机会回乡寻妹。
四月二十三,刘万一行在濮阳下船,濮阳卫所已经组建了一支多达两百人的卫所军组成的护卫队,护送刘万一行前往彰德府。
除了他们,包括常山卫,安阳卫等卫所,也都接到了任务,若遇调令,要全力配合刘万。
但是这些依旧不过是作戏,赵王虽然是陛下三子,却也不会敢在没有军权的时候,真的跟朱瞻基作对。
这些银子固然不少,但是赵王这些年跟日本,朝鲜贸易,赚的盆满钵满,也不会缺了这些银子。
可是在彰德府,赵王朱高燧如今还真的因为银子急的头发都要白了。
他这些年赚的银子不少,但是也不过是跟在内监后面赚点小钱。主要是他这些年为了修建赵王府,花了太多银子,一时之间还真的有些筹措艰难。
他欠银行的可不是小钱,光是本金就有五十多万,近六十万,再加上利息,总数要超过七十万银币了。
可是,跟朱瞻基想的一样,他根本没有胆子敢不还钱,真要削了他的王位,还要抄家还债,那他可就冤枉了。
“派人去胶东,宁波,将本王的资金全部聚拢起来。然后压缩到山西,山西,川地的采购,如今本王资金有难,他们愿意赊欠,本王就要他们的货,要是不愿赊欠,秋冬的生意就少做一点。”
“那钦差这边改如何应付?”
“他们用得着本王应付吗?好吃好喝接待着,等钱还上了,他们自然就走了。”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当刘万招摇过市,来到彰德府的时候,彰德府的知府许观,亲自在城外迎接了刘万一行。
当刘万来到占地数百亩,奢华无比的赵王府的时候,中门大开,朱高燧亲自到大门口迎接了钦差大臣。
然后,刘万就开始好吃好喝,等着赵王府筹款了。
他当然不会留在彰德府不动,在彰德府歇了两日,他就提出了要回林州探亲。
第七十一章 目的
刘万对家乡的记忆早就已经模糊,每当回想起家乡,他的脑海里就是母亲被沉猪笼时候那绝望的眼神。
这也让他对家乡的一切都充满了憎恨,因为他所有的悲剧都是自己的亲人们带来的。
他不知道为什么非是自己的亲族,害死自己的母亲,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儿。
他还记得家乡的名字,这也让他对调查家乡的一切有了依据。
来到彰德府之后,他就已经派了几队人员前往家乡调查,有锦衣卫,也有咨情司的人员。
他们手持公文,有当地官府的支持,几日下来,就大概调查清楚了当年的往事。
他的父亲当初是个精明的猎人,因为擅于捕猎,家中的日子并不难过,并且还因经常有猎物出售,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但是因为擅于捕猎,他父亲最终成为了猎物的目标,死在猎物的口中。
太行山多虎,死在老虎的口中并不让人意外。
只是父亲死了之后,母亲不到三十,按照朝廷规矩必须要改嫁。
家族要让他母亲嫁于家族内一个二流子,但是他母亲不愿,自己寻了外族的一个踏实汉子。
所有的一切纠纷都源于利益,刘万父亲因为能干,除了继承了三亩地,他那几年通过卖猎物,赚取了不少银子,当时地价便宜,所以就又买了八亩地。
八亩地,对一个在太行山下的贫苦家族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三亩地原本就是属于刘家,刘万母亲如果要改嫁,是带不走的。
但是这后买的八亩地,可不是属于刘家,刘万母亲改嫁,是要带走的。
就为了这八亩地,刘家开了族老会,判定了刘万母亲的死刑。
得到了最清楚的结果,刘万的心里无比的愤怒,还有一种滑稽感。
八亩地,一条人命,连官府都没有经过,只是家族的几位族老碰了一下头,就决定了下来。
难怪殿下一直在说,要加强官府的基层的作用,打压家族势力。
这家族,虽然在许多时候能成为官府有效的补充,管理乡民,但是,他们的立场永远是一直对外的啊!
封闭,保守,不思进取,只会窝里横,这就是家族……
刘万早就不是当初没有丝毫能力的小孩子了,生活在权力斗争最为复杂的皇宫,跟在朱瞻基的身边,他早就学会了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事务。
这件事,他要替母亲报仇,却也要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
可惜的是,因为他记不得当初是谁抱走了妹妹。调查人员们虽然很轻易地就查出来了当年发生的一切,却因为不想打草惊蛇,没有问出妹妹如今在哪里。
那些乡民们谈起将刘万母亲沉猪笼的事,能说的头头是道,事无巨细。但是因为当初还不到三岁的妹妹涉及到了抱养家庭的稳定,这方面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他回家乡只要能找到当初的具体参与人员,一切都能调查的清清楚楚。
从彰德府出发,率先经过了刘万当初逃难的玉堂镇,这里也是蔡玉蘅的家乡。
蔡家人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见到以为永远见不到的女儿。自从知道玉蘅被选进了宫,他们就只能当没有生过这个女儿。
但是现在,当女儿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她那已经快五十的母亲哭的让人肝肠寸断。
蔡玉蘅也是哭的不可开交,谁也劝不住。
蔡家在当地是个小地主,家族势力也不算小,算是一方大户。
但是在整个大明来说,他们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家族。能进皇宫的宫女大多都是来自这个阶层,因为只有小地主阶层的女子,才能有所顾虑,更容易控制。
她们幸运的可能会被皇上临幸,或者赏赐给功臣,但是绝大多数,只能在皇宫中默默老去,悄无声息地死去。
蔡玉蘅将这些积攒下来的银钱,全部换了绫罗绸缎,交给了母亲,对他们来说,这些来自宫中的绫罗绸缎,比金银更值钱。
刘万也添了几匹细棉布当做礼物,这种细棉布是工部研发出来没有多久的。朱瞻基就最喜欢这种细棉布做成的内衣,比起丝绸来,细棉布更吸汗,穿起来更舒服。
上有所好,下必行效。
因为朱瞻基的喜欢,如今这种细棉布的价格非常昂贵,比得上一般的丝绸价格了。
蔡玉蘅与家人的重逢是喜,但是刘万与族人的重逢,却是从一场官司开始。
他将蔡玉蘅留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几天,带着护卫来到了林州。
林州知县徐钢亲自到县城外迎接了钦差归乡,但是一见面,寒暄之后,刘万就将一纸诉状递给了徐钢。
身为钦差大臣,刘万想要对付几个乡民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是那样蛮干毫无意义,他的母亲早就死了,如果他对族人打打杀杀,那么民众对他的同情就会变成厌恶。
因为不管怎么说,对自己的族人下手,都是不能被世人接受的。
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基本都是以家族传承为基础,即使王朝更迭,也从来没有变化过。
刘万之所以选择告状,而不是私下解决这件事,就是跟马德钟学的。
马德钟因为父母祖坟被刨,状告孔家,如今这个官司还在审判之中。
通过这个案子,太孙殿下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将孔家的声名彻底拉了下来,现在天下人几乎都知道,所谓的圣人之后,也不过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家族,也有许多腌臜事。
而他现在身为钦差大臣,却不仗势欺人,只是以朝廷法度来状告家族。虽然会让人对他不念本,但是,殿下应该会借着这件事,达到某些目的吧!
至于本……从自己母亲被沉猪笼,他就只有恨了。
变成小太监他并不恨谁,没有师父,他恐怕早就死了,现在虽然不再是个全乎人,但是毕竟还活着,还能享受荣华富贵。
他现在就期待自己的妹妹还能活着,那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徐钢看完了诉状,沉吟了片刻才说道:“刘少监,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八年,你那妹子如果还活着,现在怕是也嫁人了。”
刘万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徐父母可酌情轻判,若是我那妹子遭遇不幸,当初参与的人,我要他们偿命。”
这是刘万表明自己的态度,徐钢虽然知道这件事想要人命很难,但是只要把他们这些人征发劳役,想活着也很难。
所以,这件事哪怕温和处理,想要几条人命也不是难事。
他立即应下道:“这件事就包在下官身上,明日我就让衙役去山阳村捉人。这朝廷一直在禁私刑,沉猪笼这样的丧尽天良之事,想要几人偿命易如反掌。”
刘万抱拳道:“一切就拜托徐父母了。”
徐钢连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下官已经备下酒席,只等刘少监赏脸。”
徐钢在县城最好的酒楼,款待了刘万一行,当天夜里,刘万就休息在了这里。
一晚上,他都没有睡好,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母亲当初那绝望的眼神,忍不住泪流满面。
山阳村,是林州城西十五里出的一个山村,位于太行山下。
虽然彰德府一直以来都是南北征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但是这里因为靠近太行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的生活并不难过。
古老的山村几十年来似乎都没有变化过,刘万看着眼前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儿时的许多记忆都又重新涌上心头。
那母亲曾经领他洗衣的小水沟,那父亲曾经将他架在肩头,去摘果子的柿子树,原本许多模糊的记忆,如今都重新记起。
就连他曾经的家,如今依旧保存的很好,一户他没有记忆的族人住在里面,他们面对突然上门的一众大人物,噤若寒蝉。
一问,他们也姓刘,那就说明也是自己的族人。但是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被他们占据,他就丝毫没有一点见到亲人的喜悦感。
在村子里面转了一圈,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刘万也没有去跟他们相认的想法。
出了村子,他向着西侧的山坡那里走去,他已经打听清楚了,母亲死了之后,依旧被埋进了刘家祖坟,跟死去的父亲埋在了一起。
跟着刘万一起过来的县衙典史吴成不敢去打扰刘万,等他向村外走去,才问道:“大人,可以抓人了吧?”
刘万点了点头说道:“先把名单上的人都抓起来,要先问问我那妹妹的下落,等我祭奠过了父母,希望能得到一个好消息。”
村落里的人还在好奇地看着这一帮大人物,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衙役,在他们面前,连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但是等他们刚准备离开,这些衙役就变回了往日的暴虐,吴成一声厉喝:“两人一组,按照清单抓人,不要给我漏了一人。”
原本还在看热闹的村民大惊,看着衙役们扑了过来,刘家族长连忙哀求道:“吴大人,这是为了何事?我们可都是守法良民啊!”
吴成虽然不入流的吏员,但是面对着一帮乡巴佬,在本县,他就是天。
面对刘氏族长,他冷酷笑道:“守法良民……十八年前,你们以族规代朝廷刑罚,将刘一根之妻毛氏沉了猪笼,如今苦主回来告状了。当初你们这些参与了毛氏之死的人员,一个都跑不了……”
刘氏族长大惊,叫道:“吴大人,这毛氏乃是逃荒难民,怎会有苦主?何况乡里村间,这族规罚人,都是惯例……”
吴成摇了摇头说道:“就连朝廷要判人死刑,也要层层审核,你族规可以处理民间矛盾,什么时候能判人生死了?何况,如今这苦主不是别人,说起来也是你刘氏族人,就是当初刘一根与毛氏的儿子刘万,也是如今的监国太孙近侍,这一趟的钦差大臣。刘族长,你们刘家出了一个大人物啊!但是,刘大人对家族可是并无半点好感,方才都不曾跟你们相认。”
刘族长方才就觉得人群中间的那个肤白无须的年轻人有些眼熟,却不敢猜那是自己的族人,现在听到吴成这样说,又惊又喜。
“那是我刘家的种啊……成了大人物了啊!可是这……这……”
“你别开心太早了,要不是因为刘大人还想问出自己妹子的下落,你们这些人一早就要被抓了。现在,跟我老实坦白吧。那毛氏被你们沉猪笼之前,你们将她那三岁的女儿抱哪儿去了?”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族人被抓,刘族长这才清醒了过来,连忙说道:“那翠莲也是我刘家的种,我们岂能亏待她。当初林州城下湾村的常秀才无女,我们将翠莲送到常家去享福去了呢!”
吴成没有想到如此轻易就知道了结果,笑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大人可能还会顾念几分旧情,不过,一场官司你们是少不了的……拿下。”
刘家人自己内讧,其他人就乐的看热闹。刘万祭拜了父母回来,吴成已经将人都抓了起来,并且派了两个衙役前往下湾村去找那常秀才。
刘万听说自己的妹子活的好好的,内心也是激动不已,他对着家乡并无留恋,甚至连祖居和那被侵占的八亩地也无心过问了。
“原来她的名字叫翠莲,只是不知道她现在过的怎么样?”
吴成赔笑着说道:“刘大人,卑职刚才也打听了一下,下湾村的常秀才家境不错,令妹在他家也算过的不错,还会读书认字。十二年,她嫁到了县城开饭庄的范家,一说起来,卑职还见过令妹。”
刘万忙问:“那范家家境如何?她嫁给了几子?可曾受了欺负?”
对京城来的大人物,吴成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想巴结上。
“要是卑职没有记错,令妹嫁的应该是范家次子,他们夫妇俩有一间杂货铺,生了两女一子,小日子过的很不错。我已经派人去下湾村找那常秀才,让人直接带他进城,大人回了林州,我就直接安排你们兄妹相见……”
刘万的眼睛看着一帮哭哭啼啼的刘氏族人,眼神里闪过了一丝犹豫。“他们总算是还做了一件好事!”
第七十二章 相见
常翠莲还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常家的亲生女的。
常家在下湾村是大户,常秀才家底厚,年轻时候就中了秀才。本来还想继续考举,但是因一直无子,后继无人,也让他没了拼劲儿。
连儿子都没有,人生也就没有了追求,转而变的开始享受人生。
常家有四十亩地,大多转租给了族人耕种,自己家只留了一片菜园。
在下湾村,他办了一个私塾,专教小儿蒙学,收入比在地里刨食还要强的多。
他一开始就收养了弟弟家的一个侄儿继嗣,但是还想要个女儿,也算是给这个儿子娶个童养媳。
毛氏当初貌美,还是个识字的,因战乱流落山阳村,嫁给了刘一根。
因她持家有方,刘家当初的小日子过的也算红红火火。
刘万长的一表人才,妹妹翠莲从小也算个美人坯子。刘氏族长那个时候还是个年轻的,知道常秀才想要收养个女儿,将毛氏沉了猪笼后,将翠莲以五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常秀才。
常秀才为人还是不错的,对翠莲视若己出,从小不曾亏待过她,还教她读书认字。
翠莲小时候就被哥哥小媳妇,小媳妇地喊,自然也知道了自己不是亲生的。
只是那个哥哥是个福薄的,九岁的时候,得了天花,没有熬过去。
常秀才后来就又从弟弟家过继了一个侄儿,这个侄儿比翠莲小了七八岁,这嫁娶之话就没有再提,只当养了一个女儿。
翠莲也是个乖巧的,从小就让人怜爱,又勤快无比,很受常秀才和一妻一妾的喜爱。
常秀才有一好友,就是商户范家,商户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农家,但是却有薄有家资的。
那范家的几个儿子自小都跟着常秀才读书识字,几个儿子也都是自小认识翠莲。
待到翠莲豆蔻,就跟常秀才提了亲,常秀才不舍,又养了两年,到了翠莲及笄,才把亲事定下来。
翠莲跟范家老二也算是青梅竹马,但还是坚持到了十八岁,弟弟都懂事了,才嫁了过去。
婚后,夫妇俩琴瑟和鸣,成婚不到五年,就生了两女一子,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这些年,她偶尔也会想打听一下自己的身世,却怕会惹得常秀才难过,毕竟常秀才对她视如己出,不想惹的养父母难过。
这一日,她跟往常一样,早上送了丈夫出门,让小丫鬟看顾着几个孩子,开始给一家老小做鞋。
常秀才是个精贵人,自从穿了翠莲做的鞋,就再也穿不了他人做的。
翠莲如今虽然嫁到了范家,但是娘家父母的鞋,小弟的鞋,还有丈夫,孩子的鞋,她都是亲自做。
时近午时,今日酒楼那边还没有送菜过来,翠莲还准备出门一趟,去看看怎么回事,却不防丈夫范学武这个时候回来。
“相公可是要取什么东西?”
范学武摇了摇头,他蹲下身子,抱起了飞扑过来的儿子,然后盯着她问道:“翠莲可还记得小时候的事?”
翠莲大羞,以为丈夫是在笑话她小时候,不依道:“冷不防提那些干什么?相公小时候跟个土匪一样,现在却文雅了许多。”
范学武关切地看着她,伸手攥住了她的手道:“昨日晚间我还跟你提了,钦差大臣来了林州,说是回乡探亲,却不防,这贵人竟是你我的亲人。”
翠莲啊了一声,见丈夫不像是开玩笑,疑惑问道:“这没头没尾的,怎地又扯到妾身身上了?”
范学武将儿子递到了旁边的小丫鬟手里,让她将几个孩子都带出去玩,然后领了妻子进屋坐下。
“娘子虽然这些年一直忍着不曾过问,但是你的身世为夫是知道的……”
范学武将翠莲的身世说了出来,其父被老虎咬死,其母被沉猪笼这样的事也没有隐瞒。最后说道:“你当初是有个哥哥的,比你大了四五岁,你母亲被沉水之后,你哥哥就跑了。当初战事初平,到处都有土匪,原本以为你那哥哥年幼,怕是遭遇不测,却不曾想他福大命大,如今竟然变成了钦差大臣。”
翠莲听到自己的身世,早就泪流满面,这个时候忍不住惊道:“你昨日还说,钦差大臣是宫里的公公,我那哥哥岂不是……”
“能伺候皇上,自然不是全乎人了。不过,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亲哥哥。”
“相公怎地了解如此清楚?”
“那钦差大臣今日就去了山阳村祭祖,然后将当初占你家房屋,土地的族人都抓了起来。然后打听你的消息。我也是刚接到吴典史托人传话,刚知道消息。那钦差大臣马上就要回城,点明了是要来见你。”
翠莲坐在床沿,犹如傻了一样。突然知道自己的身世,这些消息让她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了。
还是范学武提醒说道:“别发愣了,快梳妆打扮一番,一会儿就能见到你哥哥了,可不能让他觉得我亏待了你。”
翠莲这才慌了神,伸手抓住范学武的手,颤抖着说道:“相公,我怕……”
“不怕,那是你亲哥哥,又不是仇人。那些事都过去了,现在我们夫妻和和美美的过日子,才是正事。”
翠莲仍然全身颤抖,紧搂着丈夫的腰,流泪满面。
刘万也没有想到,转了一圈,原来自己昨日住的酒楼,就是妹妹婆家的。
能在县城有一座大酒楼,还有多家店铺,这范家家境算是好的。
他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想早点见到自己的妹妹,想知道她现在长的什么样子,过的好不好。
他这个没有根的人,早就不把刘氏亲族还当亲人了,妹妹现在就是他唯一的亲人。
“小山子。”
“奴婢在。”
“你骑马先回县城,去将我准备好的礼物装上车,一会儿送到城东范家。我那妹妹也是个有福气的,现在都有了三个孩子,你再去集市上,捡那小孩子吃的,用的,玩的,都选最好的给我买下来。”
刘万这些年积攒了不少家当,跟在朱瞻基身边以后,他基本上没有花钱的地方,他又没有其他嗜好,钱财都攒了下来。
这次回来寻妹,早就准备了各式礼物,光是内监出品的精品金银饰,他都准备了好几盒。
小山子是他的徒弟,虽然才十七岁,但是也是个机灵人,这些事交给他办,他放心。
车队回县城的时候,已经到了饭时。知县徐钢亲自等候在西城门处,在他的身边,还有昨日已经见过一面的范正一。
范正一原名范正元,但是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元,改名叫范正一。
昨日接待钦差大臣,他作为酒楼的主人,还在接待酒宴上混了一个位置。不过他只是一个商户,虽然有钱,却没有地位,根本坐不上主席。
却不曾想,今日两人的身份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钦差大臣,竟然成了他的亲戚。
徐钢一见面,就长揖贺道:“恭喜刘少监,却不曾想,令妹如此轻易就找到,还是下官相熟之人。”
“多谢徐父母操劳,能如此顺利找到妹子,也多亏了你们。这位范世叔,小子刘万有礼了。”
范正一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来,翠莲他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一直很为喜欢。虽然早先有过婚约,但是那个时候孩子都还小。
所以他也没有忌讳,坚持为儿子求娶。
如今嫁过来五年,给他生了两个孙女,一个孙子。
小两口感情好,与家族关系也亲近,如今虽然分家别居,但是每隔几日,总还要带孩子回来跟长辈亲近亲近。
现在,天上突然掉下来个亲戚,还是太孙身边侍候的人。
太孙那是谁?现在的监国太孙,以后的皇上啊!
而且这个亲戚还是个被重用的,光凭他不到三十岁,就能成为钦差大臣,就知道他如今备受重用。
通过徐钢,他也知道了,刘万是少监,这在内侍行列已经是中上层官员,家族有了这样一个强援,以后可不会再怕受欺负了。
听到刘万叫他世叔,他当然开心无比,昨日还巴结不上的大人物,今日成了晚辈了。
“不敢当,不敢当,大人位高权重,鄙人不过是一商户……”
刘万笑道:“今日不论官职,只论亲戚。小妹嫁于范家,还望能多多照应。”
“应该的。何况翠莲本就可人,她与学武自小相识,两人青梅竹马,对这个儿媳,老朽满意的很。”
刘万邀请两人一同上了马车,马车又起动,这一次,直奔位于城东的范学武家。
范正一是个精明的人,他知道刘万现在想要听什么。一路上,光捡翠莲小时候的一些趣事,现在当家做主了,生儿育女的事来说。
这些事其他人肯定不在意,但是对刘万来说,是最喜欢听的。
听到妹子从小并没有吃过苦,现在的日子也过的好,刘万自然开心。
一直到了范家门口,下车之时,徐钢才问了一句:“刘少监,既然令妹安好,这刘家的案子该如何审,还望少监给个准信。”
刘万摇了摇头道:“这事不急,现在把声势闹起来,怎么审,怎么判,还要等殿下的指示。”
徐钢一下子傻眼了。这样一件案子,怎么就至于惊动殿下了啊!殿下还有时间管这样的破事?
但是这个时候刘万已经顾不上他了,他的视线,早就被大门口的一个年轻少妇给吸引住了。
不用再去看她耳后的胎记,刘万就能肯定,这就是自己的妹妹,因为两人长的太像,一看就是兄妹俩。
而翠莲一看刘万,也能肯定,这就是自己的哥哥,眼泪流的擦之不及。
刘万看着妹妹,双眼也有些朦胧了,但是脸上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又看看她身边的范学武,还有他们跟前的两个孩子,向着范学武长揖到底。“多谢妹夫照顾好小妹,让我能有与亲人相见的一日。”
范学武连忙回礼道:“不敢当……翠莲是我妻子,自然该细心照顾。”
刘万这才跟翠莲说道:“一别近二十年,当初小妹还跟你怀里的孩子差不多大,现在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能见到小妹过的好,我死而无憾。”
翠莲有些泣不成声,抱着孩子盈盈一拜。“翠莲不孝,今日才知身世,这些年不曾去给爹娘上坟,也方知有你这个兄长。”
刘万流着眼泪笑了起来。“你能过的好,一切都不在乎。快给我指指,三个孩子都叫什么?我也是当舅舅的人了。”
这个时候,小山子带着几辆马车也赶了过来,那吃的,用的,玩的买了一大堆。
自从朱瞻基在宫中为弟弟妹妹们修建了一个游乐场,一些后世的玩具提前了几百年就流传开来。
小山子知道师父是个不在乎金钱之人,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给妹子,给外甥,所以将内监出品的一些精品玩具都买了下来。
看到这些玩具,两个大一点的孩子立刻就被这个舅舅给收买了,一声声舅舅,叫的刘万开心无比。
当天下午,两个内侍带着护卫就从林州出发,他们带着刘万的书信,快马加鞭赶到濮阳,然后坐上了一艘内监的通信船,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刘万虽然不知道朱瞻基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但是他很清楚,这位殿下肯定会借机发挥一场。
这件事虽然是自己的家事,但是涉及到了宗族的老旧势力与国法之争,他要是不上报,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安排好了这件事,刘万索性也不回彰德府了,就在林州享受从来没有过的天伦之乐。
妹妹一家过的好,夫妻感情不错,孩子天真伶俐,这一切都让他无比满足。
面对将妹子抚养成人的常秀才,他也是感激不尽,以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