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闪烁)-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得把攻打波多黎各的时间推迟到十月底。

在此期间,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因此轰炸就得继续进行下去。

只是,美军已经增强了戒备,而且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两个方向上都安排了足够多的巡逻力量。

也就是说,轰炸机群从这两个方向上进入,都有可能遭到拦截。

可惜的是,根本没有别的线路可以选择。

这个时候,一名空军的联络军官提出了一个办法,即让轰炸机从巴拿马起飞,轰炸了波多黎各之后,并不返回巴拿马,而是飞往南加州。装上炸弹、补充燃油之后,再飞回来轰炸波多黎各,然后返回巴拿马。

事实上,这种战术并不奇特。

在大陆战场上,中德空军早就这么做了,特别是在中国陆军控制了中亚之后,中德空军就频繁采用这种战术,而且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穿梭轰炸。后来在对英轰炸中。中德空军也使用过这种战术,只是并不是穿过大西洋,而是在南北方向上穿梭,让英国皇家空军难以防范。

顾祝同采纳了空军联络军官的建议,只是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并且想办法加强了护航力量。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决定在首次穿梭轰炸中。让两支轰炸机群同时出动。

这就是,部署在南加州与巴拿马的轰炸机群先后起飞。争取同时到达波多黎各,然后同时进行轰炸。完成轰炸之后,从南加州起飞的轰炸机群将飞往巴拿马,而从巴拿马起飞的轰炸机群则飞往南加州。

当然,前者没什么好说的。

只要能够顺利突破美军在墨西哥湾上空的拦截,从南加州起飞的轰炸机群就能在投下炸弹后顺利到达巴拿马。

关键,在后者。

这就是。从巴拿马起飞的轰炸机群在完成轰炸任务之后,如何突破美军在墨西哥湾上空的拦截。

为此,顾祝同决定冒险。

他提出的办法很直接,轰炸机群沿最短的航线飞往墨西哥,在尤卡坦半岛南部进入陆地上空,然后飞往南加州。这样一来,轰炸机群就不用进入墨西哥湾,也就能够避开在墨西哥湾集结的美军战斗机。只是,这意味着轰炸机群肯定要遭遇部署在墨西哥的美军战斗机,而且肯定会遭到拦截。

当然。这不见得是坏事。

这就是,美军部署在墨西哥的战斗机并不多,而且较为分散,难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对轰炸机群的威胁比较小。

只是,威胁总是存在的。

更要命的是,这条穿梭航线接近“空中堡垒”的最大航程,因此轰炸机群在遭到拦截的时候肯定无法转向规避。只能顶着压力往前飞行,因此更容易遭受损失,而且将有很多轰炸机无法到达目的地。

当时。顾祝同找到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让部署在南加州与巴拿马的重型战斗机提前飞往墨西哥上空,为到达的轰炸机群提供掩护。而且从巴拿马起飞的重型战斗机将伴随轰炸机群飞往南加州,然后跟随轰炸机返回。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请求鲁志刚,让他把第三舰队仅有的第31舰队派到加利福尼亚半岛西面,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同时用舰载轰炸机攻击美军机场。

事实上,除了这些,顾祝同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准备工作花了两天时间。

九月二十九日,穿梭轰炸行动开始。

因为离波多黎各更远,所以部署在南加州的“超级空中霸王”机群率先起飞,在当天凌晨一点过就开始陆续升空。

与上一次轰炸行动相比,机群的出发时间晚了大概五个小时。

这么做,主要是确保轰炸机群在到达墨西哥湾上空的时候,天色已经放亮,让第六舰队出动的舰载战斗机发挥作用。

要知道,第六舰队在二十八日夜间机动到了牙买加南部。

只有在这里,“海雕”式舰载战斗机才能飞到墨西哥湾西部迎接轰炸机群,然后伴随轰炸机飞往波多黎各。

部署在巴拿马的“空中霸王”机群在清晨五点才开始升空。

为了达到最大的突击效果,两支轰炸机群将同时到达波多黎各上空,准确的说是“超级空中霸王”机群早半个小时到达,“空中霸王”机群晚半个小时到达。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指挥出现混乱。

要知道,这两支轰炸机群总共有一千四百多架轰炸机。

如果两支机群在同一时间到达,就肯定会出大问题。别的不说,到时候波多黎各上空到处都是轰炸机,飞行员就不知道该跟着哪一架轰炸机飞行了。此外,把轰炸时间错开半个小时左右,还能够对重点目标进行两次轰炸。

掩护“空中堡垒”机群的也是舰载战斗机,不过都是“海鹰”式战斗机。

上午十点左右,“超级空中霸王”机群率先到达,也率先开始投弹。当然,八百多架轰炸机依然分成立十多个小机群,每个机群的规模在五十架左右,最多的不到八十架,最少的也有四十多架。机群规模,主要根据其轰炸的目标决定,比如轰炸城市与军营得大型目标的机群就有更多的轰炸机,而轰炸防空阵地、仓库、指挥中心等中小型目标的机群就不会有太多的轰炸机。每一支小机群,都有一队“海鹰”式战斗机提供直接掩护。在轰炸机投完炸弹之后,这些战斗机还将负责进行甄别。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用航炮对地面的美军进行压制性扫射。

十点半,“空中霸王”机群到达。

接连进行的两次大规模轰炸,让美军根本喘不过气来。

只是,“空中霸王”机群也遇到了麻烦。

这就是,在其到达的时候,从古巴起飞的美军战斗机也刚好赶到,因此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疯狂拦截。

所幸的是,此时空中有两批护航战斗机。

这就是,掩护“超级空中霸王”机群的“海雕”机群并没有随轰炸机群离开,而是继续在战场上活动。

也真是如此,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当然,规模如此惊人的轰炸行动,也打醒了美军。

“空中霸王”机群还没离开波多黎各上空,美军就开始着手组织进行拦截,而且知道肯定有一支机群得飞越墨西哥湾。

只是,美军并不知道“超级空中霸王”机群已经飞往了巴拿马。

主要是,战场上太混乱了,美军根本搞不清楚情况。

当然,美军也不相信“空中霸王”机群将飞往墨西哥湾,因为这种轰炸机根本没有足够的燃油从墨西哥湾飞往南加州。

结果就是,美军根本没有在乎“空中霸王”机群。

显然,顾祝同早就料到了这一点,而且知道这正是让美军的截击机扑空的关键因素。

“空中霸王”机群完成了轰炸任务之后,没有直接向西北方向飞行,而是首先向西南方向飞行,让美军认为该机群将返回巴拿马。这样一来,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就不会追击这支机群。

飞出了一百多公里,也就是差不多离开了美军雷达的探测范围之后,“空中霸王”机群才转为向西北方向飞行。

在快要到达尤卡坦半岛上空的时候,从巴拿马起飞的重型战斗机追了上来。

随后,轰炸机群在重型战斗机的掩护下进入了墨西哥领空。

此时,第31舰队的轰炸机群攻击了墨西哥中部地区的机场,重点关照了那些部署了美军战机的机场。

“空中霸王”机群到达墨西哥城附近的时候,第31舰队的护航战斗机也赶到了。

只是,这些战斗机没有伴随轰炸机群飞行,而是在轰炸机群前方,负责驱逐那些不时赶来的美军战斗机。

最后,从南加州起飞的护航战斗机也赶到了。

同样是重型战斗机,不过在执行驱逐美军战斗机的任务时,重型战斗机更有用,因为重型战斗机有着明显的速度优势,能够赶在美军战斗机逼近轰炸机群之前,就发起攻击,使其无法威胁到轰炸机群。

事实上,这是一段非常艰苦的航程。

虽然在飞越墨西哥上空的时候,只有不到二十架轰炸机被击落,其中还有好几架是因为故障而坠毁,但是最终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空中霸王”不得不在中**队的占领区迫降,根本就没有到达目的地。

显然,这个损失并不小!!~!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九十六章准备就绪

更新时间:201211258:23:51本章字数:5484

这次大规模穿梭轰炸,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是损失同样惊人。

虽然在此之后,穿梭轰炸并没停下来,但是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轰炸,即同时出动两支机群。

更重要的,此后执行穿梭轰炸任务的都是“超级空中霸王”。

原因很简单,只有这种轰炸机有足够的航程,能够选择更加安全、同时也是更长的飞行线路,从而避开美军的战斗机,减少战斗损失。此外,足够的航程,也能够把非战斗损失降到最低。

要知道,在九月二十九日的穿梭轰炸中,非战斗损失比战斗损失还要严重。

主要就是,大批“空中霸王”在飞到目的地之前就烧光了燃油,不得不在途中迫降,而迫降的轰炸机都没能再次飞起来,大部分被机组人员破坏掉了,少数则是被赶到的救援部队炸成了碎片。原因很简单,大多轰炸机都迫降在南加州地区,有的就是战场附近,很有可能落入美军手里。即便美军也没有办法让这些轰炸机飞起来,但是很有可能获得轰炸机上的一些关键设备,比如轰炸瞄准仪。

进入十月份,轰炸进行得更加频繁了。

事实上,从十月六日开始,美军的防空抵抗就变得十分微弱。

经过十多天的高强度轰炸,波多黎各的机场全部瘫痪,别说部署战斗机,连部署那些起飞滑行距离很短的小型飞机都办不到。更重要的是,为了破坏机场,阻止美军修复机场,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使用了一种新式炸弹,即由定时装置遥控引爆的小型炸弹,而且每一枚炸弹的定时设置都不一样。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子母炸弹,也可以称之为集束炸弹。

这种炸弹很小,只比防御手榴弹稍微大一些。重量不到一公斤,装填了二百四十克烈性炸药。炸弹的引信是一具由发条驱动的定时器,只是这种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很不准确,也不需要多准确。在装上飞机的时候,这种炸弹被放置在一种特殊容器内,而容器的大小有好几种,主要用来适应不同的载机。比如。由轰炸机携带的容器就有一吨多种,能够放置七百多枚小炸弹。而舰载机使用的容器只有五百公斤,能放置大约三百枚小炸弹。使用的时候,载机直接抛出容器,也就是常说的母体,在自由下坠的时候,容器自动把里面的小炸弹撒布出去,并且在这个时候解除保险装置。当然。有部分小炸弹在落地的时候就爆炸了,主要是引信不太可靠,遭到装置后很有可能失灵。只是,仍然有很多小炸弹没有爆炸,而且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爆炸。

对工程兵来说,这些小炸弹简直就是夺命的魔鬼。

要知道,连装填炸弹的人员都不知道这些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爆炸,只知道在保险解除之后随时有可能引爆。

显然,这给排除未爆炸弹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更要命的是,这种炸弹的威力还不小。对人员的杀伤半径超过了十五米,而且爆炸后能在地面上留下一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弹坑。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这些小炸弹恰好落在了跑道上,那就几乎是无法排除的,至少当时美军没有合适的工具。

让工兵去排除的话,那么工兵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死。

如果采用爆破排除法,即在安全距离外将炸弹引爆,那就肯定会炸坏跑道。等于让炸弹提前发挥作用。

当时,美军也想过用别的办法来排除炸弹。

比如,让坦克装上扫雷钏。把炸弹推到跑道之外,然后再进行爆破。

只是。这些排除办法的效果都不够理想。

更要命的是,炸弹多得让美军根本无法完全排除。这就是,每过一天、最多两天,中国战机就会投下一批这样的小炸弹,让美军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除炸弹,也就无法让机场恢复使用。

波多黎各的机场全面瘫痪,美军就只能依靠古巴与本土的机场了。

问题是,这两地离波多黎各都不算近,而靠得更近的巴哈马群岛上,又没有几座大型机场,可供部署的战机并不多。

这样一来,美军根本就无法应付频繁的轰炸。

十月六日这天,美军出动的防空战斗机还不到四百架次,还不到十月五日出动量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几天,美军的抵抗越发微弱。

当时,除了没有前沿机场可用之外,美军还遇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飞行员的伤亡速度太快了。

到十月六日,美军已经损失了将近两千名战斗机飞行员。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中国空军与海军动用的战斗机飞行员总共还不到三千人,而且比可用的战斗机多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空军与海军能让飞行员轮番休息,确保飞行员精力充足。

相反,美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损失了将近两千名飞行员之后,美军还有不到一千五百名战斗机飞行员,而可用的战斗机多达二千五百架!

也就是说,即便飞行员不休息,也随时都有一千架战斗机停在地面上。

当然,飞行员不可能不休息。

正常情况下,飞行员的出动率只有三分之二,即随时都有三分之一的飞行员正在休息或着别的事情。即便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飞行员的出动率也只在七成左右,总有部分飞行员无法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

也正是如此,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都超额配备了飞行员。

当然,美军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也一直超额配备飞行员,但是美军补充飞行员的速度远没有补充战斗机那么快。

事实上,当时美军飞行员的出动率,在最好的时候也只有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千五百架战斗机因为没有飞行员,而不得不在地面上晒太阳。

没有飞行员,有再多的战斗机都没用。

轰炸持续到十月十日,顾祝同就知道,美军已经无法阻止中**队登陆波多黎各了,可是他仍然得耐心等待。

原因很简单,调配给加勒比海与拉丁美洲战区的陆战队还没有做好登陆准备呢。

准确的说,不是陆战队没有做找准备,而是用来攻打波多黎各的作战物资还没有运送到巴拿马。

结果,轰炸又持续了十三天。

只是,在接下来的十三天里,舰队并没有参与轰炸行动,而是开始执行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即封锁波多黎各。

在确定美军缺乏反击能力之后,第六舰队在十月十日夜间机动到了波多黎各南面。

第二天清晨,舰载航空兵就开始在波多黎各四周巡逻,攻击所有试图前往波多黎各的船只与飞机。

当天下午,由九艘防空巡洋舰为核心、加上六艘轻巡洋舰组成的炮击编队对波多黎各最大的港口,即蓬塞港进行了炮击。

蓬塞也是波多黎各的首府,更是美军驻军司令部的所在地。

猛烈的炮击一直持续到当天晚上,在被上千吨炮弹耕犁了一遍之后,蓬塞港被烈焰吞没了。

即便在几十公里外的战舰上,中国海军官兵都能看到蓬塞港里燃起的大火。

显然,肯定有燃油库、或者是弹药库被击中了。

在陆战队占领了蓬塞港之后,顾祝同才知道,当时港口里有大量还没有来得及转移走的军事物资,其中有数万吨弹药与燃油。此外,港口里还有好十几艘运输船在卸货,其中两艘是油轮。蓬塞港的大火,正是由这两艘油轮引发的。当时只有一艘油轮被击中,但是泄露出来的燃油被引燃之后,很快就波及到了停靠在码头另外一边的第二艘油轮,而两艘油轮上还有大约四万吨燃油没有卸走。

这四万吨燃油,足足燃烧了一天一夜,并且吞没了港湾内的大部分船只。

这场大火,导致蓬塞港彻底瘫痪。

对美军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解脱,因为这意味着,再也不需要冒险派大型运输船前往波多黎各了。

虽然波多黎各还有几座港口,但是都是小型港口,无法供万吨巨轮停靠。

此外,这些港口的水深都不够,无法让大型船只进入。

到此,美军除了使用运输机之外,几只能使用小型舰艇向波多黎各运送物资与兵力,而其运输效率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当时,美军甚至无法把伤员从波多黎各接回来。

严密的封锁,沉重的打击了美军的士气。

只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

要知道,攻打一座岛屿,封锁只是第一步,而最后一步就是派陆战队登陆,期间还需要为登陆做准备。

这就是,进行登陆前的火力打击。

十月十五日,在收到从巴拿马发来的消息,运送作战物资的船队已经到达,顾祝同下达了登陆作战命令。

当天,第六舰队就开始了登陆前的火力打击行动。

只是,这并不仅仅是第六舰队的任务。

虽然第六舰队已经足够强大,足以掌握制海权与制空权,但是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依然不足,主要是补给过于麻烦,所以顾祝同依然动用了岸基航空兵,还给空军的轰炸机群分派了不少任务。

再说了,波多黎各是一座大型岛屿,是中国海军自开战以来,攻打的仅次于新喀里多尼亚的第二大岛。

顾祝同可不想独揽功劳,也不想让舰队承担所有压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九十七章苦战

更新时间:2012112511:18:39本章字数:5451

火力打击持续到十月二十四日清晨,登陆行动在这个时候开始。

攻打波多黎各是中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打的第一仗,准确的说是第一场以夺取岛屿为目的的进攻战斗。

当然,这场战斗打得并不轻松。

登陆当天,美军就发起了反击,而且守卫蓬塞的美军部队在海滩上坚持到下午,才被登陆部队击溃。

结果就是,快要天黑的时候,只有不到两个陆战师上岸。

显然,这一点都不值得高兴。

要知道,美军并没有打算退却,也没有办法退却,更不能退却,守卫波多黎各的近二十万美军,要么战斗到最后一刻,要么立即投降。显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美军不可能在中国陆战队上岸之后就投降。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

虽然顾祝同主张选择一处较为偏僻的地点上岸,避开美军的主力部队,但是陆战队的指挥官认为这么做毫无意义。道理非常简单,波多黎各是一座面积不算小的岛屿,而这座岛屿上只有一座大型港口,也就是蓬塞港。如果不能在登陆后迅速攻占蓬塞港,那么后勤保障就会出问题。更要命的是,同样与后勤保障有关,陆战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修建一座可以供大型船只停靠的临时港口。要知道,当时能够调用的运输船,都用来为陆战队、舰队与航空兵运送作战物资了,根本没有船只来运送修建临时港口必须的设备与物资,也就不要指望修建临时港口。

这样一来,在蓬塞港附近登陆就成了唯一选择。

问题是,蓬塞港正是美军重点守卫的地方。

虽然在蓬塞港东面,有一处极为适合登陆的海滩,但是这里也是美军岸防部署最为严密的地方。

顾祝同不是陆战队将领,所以在登陆作战上他得听取陆战队将领的意见。

结果就是。陆战队选择了在最难的地方登陆。

当时,陆战队将领给出的观点是,在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轰炸与封锁之后,波多黎各守军的士气已经崩溃,而且高强度轰炸已经让美军的防御阵地变得支离破碎,加上舰队在登陆作战行动中的压制,美军根本不可能向登陆场投送兵力。因此只要能够击岸防部队,登陆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天的战斗。就为这个观点划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白天,陆战队在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之后,取得了突破,只是滩头阵地的面积远没有预料的那么大。

入夜之后,战斗打得更加激烈了。

美军不但派来了机动部队,而且规模还不小。

更要命的是,美军的反击部队就部署在蓬塞北面。出发后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到达登陆场。

两个小时,舰队能做什么?

别忘了,舰载航空兵在夜间是无法出动的,即便出动了,也无法保证把炸弹扔到敌人的头顶上。

夜间,舰队只能提供炮火支援。

问题是,在上午的时候,炮击编队就已经参加了战斗。因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所以炮击编队一直坚持到下午四点才撤走,比预定的撤离时间晚了差不多四个小时。而这就意味着返回时间也将推迟四个小时。

也就是说,炮击编队要到夜间十一点之后才能返回。

在此之前,舰队没有办法为陆战队提供任何支援。

当时,唯一能够支持陆战队的,也就只有岸基航空兵了。

这是,波多黎各离巴拿马不算太近,战术飞机根本就飞不过来,因此岸基航空兵能够出动的只有轰炸机。

显然。轰炸机能做的,就是轰炸战线后方的美军。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战斗打响。轰炸机就无法对付与陆战队纠缠在一起的美军,而陆战队也就只能单独与美军作战。

如果白天的战斗进行得较为顺利的话。问题还不是很大。

在以往的战斗中,陆战队往往能在登陆当天傍晚就把炮兵送上岸,然后让炮兵在夜间发挥作用。

可惜的是,这次是个例外。

当时,上岸的大部分都是步兵,别说炮兵,连坦克战车都不多,而陆战队步兵部队拥有的最有力的武器仅仅是大口径迫击炮。事实上,就连大口径迫击炮都没有多少,主要是各个步兵营都把炮兵连放在了最后面。在步兵连的炮兵排里,装备的仅仅是一些八十二毫米迫击炮。

此外,弹药也是个问题。

当时,分到各个炮兵连的炮弹,平均下来还不到两百发。

在以往的登陆作战中,两百发炮弹能在一个小时内打光,不管怎么节约使用,也不可能坚持到天亮,甚至不可能坚持到下半夜。

更要命的是,当时上岸的陆战队根本就没有做好防御准备。

虽然白天的战斗,让那些在后方指挥的陆战队将领产生了警觉,给前线指挥官、甚至是各个营的营长都下达了做防御准备的命令,但是到天黑的时候,部署在外围的陆战营都没有完成防御准备工作。主要就是,在白天的战斗中伤亡了太多的官兵,而很多前线军官都觉得首先处理伤员与阵亡战友的遗体比组织防御更加重要。此外,海滩上的战斗到下午四点左右才结束,而此时离天黑只有三个小时。

可以说,当时海滩上的情况极为混乱。

当时,甚至有很多上错了岸的官兵没有找到自己的部队,而海滩上则有成百上千的伤员等待送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军发起了反击。

虽然美军的反击来得并不突然,陆战队派出去的侦察部队提前一个半小时发回报告,但是这场反击来得太猛烈了,而且陆战队根本没有做好迎接美军反击的准备工作,很多部署在外围的部队甚至没有进入防御阵地。

事实上,也没有防御阵地可用。

当时,负责外围防御的陆战队官兵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刚刚挖好的散兵坑,而且还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

战斗打响的时候,陆战队官兵才发现,美军不但有大批步兵,还有坦克战车!

这下,陆战队遇到了大麻烦。

虽然陆战队官兵手里有不少的反坦克火箭筒,但是面对步坦协同的美军,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十点不到,陆战队的外围防线就被突破了。

可以说,如果再不设法改变局面,美军就将杀入登陆场,而那些被困在登陆场的陆战队官兵要么投降,要么就被赶进海里成为鱼虾的晚餐。

这个时候,能够拯救陆战队的,也就只有舰队了,而且是舰载航空兵。

顾祝同别无选择,只能出动舰载航空兵。

为了避免误伤,或者说是把误伤降低到最低限度,轰炸都由陆战队引导,即陆战队划出一条轰炸线。不管怎么条线外有没有敌人,或者有多少敌人,所有的舰载机都把炸弹投到这条线之外。

当然,这么做,绝对无法避免误伤。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内,舰载航空兵出动了近一千架次,投下了近八百吨炸弹,还消耗了大量炮弹与枪弹。

根据陆战队的作战记录,在这两个小时内,至少有上千名官兵因误炸伤亡。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代价。

只是,比起后方两万多名没有被赶下海的陆战队官兵来说,这个代价并不算大,而且陆战队终于站稳了脚跟。

十二点左右,炮击编队返回。

到此,美军的反击也到头了。

虽然轰炸无法彻底阻止美军,毕竟舰载机不可能随时随刻都在战场上翱翔,也不可能一直用炸弹把美军挡在陆战队划定的轰炸线之外,但是炮击编队却能办到,即在陆战队的指引下,战舰能够把炮弹精确的投送到美军的头顶上,而且误差不会超过五十米,也就能够为前沿作战的陆战队提供有力支援。

面对随叫随到的炮火,美军根本不可能坚持下去。

要知道,即便是一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弹,也能把方圆三十米内的所有美军官兵送去见上帝。如果是一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弹,就算落点偏差了十米,也能够把一辆四十多吨重的坦克抛上天。

在炮火的覆盖下,美军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还在坚持战斗的陆战队官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基层军官大多参加过数十次、甚至是上百次战斗。也就是说,陆战队官兵非常清楚该在什么时候请求炮火支援,而且能够为战舰提供精确的炮击坐标。

对美军来说,好像撞上了一面无形的墙,一面由钢铁与烈火组成的墙。

显然,美军无法冲破这面墙。

只是,美军也没有放弃。

要知道,在炮击编队返回的时候,美军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了。当时,美军的几支先头部队已经在坦克战车的掩护下冲到了海滩上,一些美军官兵甚至见到了漆黑的大海,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占领海滩阵地。

也正是在胜利的诱惑下,美军仍然在不顾一切的发起进攻。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当舰载航空兵的战机再次出现在战场上,在飞行员可以把炸弹精确投掷到美军头顶上的时候,美军崩溃了。

如果说,炮击挡住了美军的去路,让美军的每一次冲击都只能付出更多的代价。那么轰炸就能彻底消灭那些还在试图冲向海滩的美军,让美军彻底丧失攻占海滩、击败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希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九十八章僵持

更新时间:2012112517:13:04本章字数:5339

登陆波多黎各的第一个二十四小时,中国海军陆战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虽然在中国的军方资料中,只承认在这场战斗中有一千八百七十四名官兵阵亡、四千六百五十五人负伤、一千四百六十九人失踪,且失踪人员中有一百二十七人被美军俘虏,但是实际伤亡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