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闪烁)-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在这个时候,莱特收到了巡洋舰编队发来的消息,得知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依然在对付“华盛顿”号,而且已经与第二战列交火,暂时不可能驰援主力战列。这下,莱特看到了反败为胜的希望。
这就是,他手里还有六艘驱逐舰没有使用呢!
也就是说,莱特想到了同一个办法,让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争取通过鱼雷攻击来击沉中国海军的战列舰。
只要鱼雷攻击得手,那么第72舰队在这场海战中遭受的损失与做出的牺牲就不是毫无价值了。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百九十章最后的炮击
更新时间:2012102917:13:29本章字数:4179
美军在最后关头发起了鱼雷攻击只是一切都太晚了
罗成刚这边除了拥有由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组成的鱼雷攻击编队之外第二战列也正在加速赶来
莱特派出六艘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的时候罗成刚也正在安排鱼雷攻击
也就是说双方的鱼雷攻击编队几乎是同时杀出来的只是罗成刚立即变更了下达给鱼雷攻击编队的命令
此时罗成刚首先要确保的是减少己方损失
战局已经非常明了即便不能用舰炮轰沉美军的四艘战列舰天亮之后也能由航空兵将其击沉
显然在这个时候哪怕多付出一点代价都不值得
如此一来罗成刚要做的就是粉碎美军的鱼雷攻击按照他的命令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全部转为反鱼雷攻击作战即集中火力拦截正在逼近的六艘美军驱逐舰
随后罗成刚给第二战列发了一封电报让其尽快赶到
事实上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动用第二战列了
虽然中国海军轻巡洋舰的战斗力严重偏弱但是依然强于任何一种驱逐舰能够在一对一的战斗中干掉最强大的驱逐舰此外就算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战斗力也偏弱在二对一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大的胜算
也就是说罗成刚手里的兵力就足以拦截美军的鱼雷攻击编队了
中小型战舰之间的战斗更加激烈也更加惨烈主要是中小型战舰的交战距离一般不会太远而且其主炮都是速射炮能够在短时间内倾洒大量炮弹把对方笼罩在自己的炮火之中
受到拦截美军鱼雷攻击编队的突击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
这个时候莱特犯了此次海战中的最后一个错误
这就是他误判了八艘中国战舰的意图认为罗成刚也发起了鱼雷攻击所以让四艘主力舰转为向八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开火
别忘了莱特手里没有用来掩护主力编队的巡洋舰
对付中国舰队的鱼雷攻击编队莱特只能使用主力舰
要命的是打到这个时候四艘美军战列舰上的副炮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必须动用主炮来轰击巡洋舰与驱逐舰
这样一来四艘美舰就无法向中国舰队里的战列舰开火了
抓住这个机会罗成刚直接指挥的主力战列的四艘战列舰打出了这场海战中命中率最高的几轮齐射
这几分钟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七点过三分新泽西号舰体中部中弹随后发生了大爆炸且爆炸点就在战舰右舷水线上方大约一米处显然新泽西号的副炮弹药库被击中了而且大量副炮炮弹发生了殉爆
在爆炸后大约五分钟新泽西号右倾达到十三度使仅剩的几门主炮再也无法向十八公里外的中国战舰开火随着进水量增加新泽西号的倾斜角度正在缓慢加大而且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大概在七点十五分左右新泽西号上的最后一台发电机停止运转
对一艘正在进水的战舰来说这绝对是最大的灾难
要知道没有发电机就没有电力也就无法驱动抽水机自然无法把涌入舰体的海水排出去
可以说只要新泽西号无法迅速修复发电机就注定会沉没
别忘了当时附近根本没有可以帮助新泽西号的美军战舰
坚持到七点半左右在进水无法排出的情况下新泽西号的舰长下达了弃舰令一千多名官兵开始撤离疏散只是并非所有官兵都逃离了这艘即将沉没的战舰七点四十五分左右在舰体钢板的撕裂声中新泽西号向右倾覆在了海面上最终只有不到一千名官兵生还
只是新泽西号没有立即沉没
直到两天之后当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再次发现了肚皮朝上漂浮在海面上的新泽西号之后中国海军才出动了轰炸机炸沉了这艘顽强的战舰当然炸沉新泽西号不是担心美军把它拖回去、修复之后再次使用而是担心它会顺着洋流漂到中途岛附近对登陆场里的舰船构成威胁
轰炸新泽西号的战斗表明依阿华级的总体设计非常出色
要知道依阿华级的主装甲带一直向下延伸到了舰底并且因此形成了该舰的第一道水下装甲在轰炸的时候中国海军的舰载机首先使用的是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结果发现效果很不理想即便在九百米高度上俯冲投弹也无法击穿新泽西号的舰底直到换上五百公斤级炸弹才收到了一些效果
当然这也让中国海军航空兵获得了很多有用的经验
此后不管是在对付依阿华级战列舰、还是在对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时中国海军的舰载机都不再使用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此外攻击新泽西号的时候中国海军航空兵还发现现有的航空鱼雷根本无法对付美军战舰上厚实的装甲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威力更大的航空鱼雷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新泽西号之后倒霉的是南达科他号
事实上在新泽西号翻覆之前南达科他号就遭到重创并且已经获得莱特批准正准备撤出战斗
问题是导致南达科他号撤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动力系统受损
当时该舰右侧的两座锅炉舱与两座轮机舱都已进水虽然还有两台锅炉与一座蒸汽轮机在运转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在这种情况下南达科他号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二节
这个速度根本不足以使其快速撤离战场
结果就是在转向撤退的时候为了避免影响到后面的印第安纳号南达科他号没有做剧烈机动
也正是如此南达科他号遭受了最后的打击
有趣的是给予南达科他号致命一击的不是与之交战的山东号而是一直在打击印第安纳号的山西号
主要就是当时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的距离非常近
炮弹的命中点在南达科他号的尾部而且正好就在尾部炮塔右侧的舰体上穿甲弹在击穿了侧舷主装甲带之后还连续贯穿了数道纵向舱壁最后击穿了主炮弹药库的附加装甲在主炮弹药库内爆炸
显然这枚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发挥出了极限威力
更要命的是当时南达科他号上就只有尾部主炮炮塔还能正常使用因此也只有尾部主炮弹药舱没有注水也就是说如果是首部主炮弹药舱被击中因为早已注水所以问题还不是很大
主炮弹药库被击中、并且殉爆后果是灾难性的
在弹药库大爆炸之后南达科他号就从尾部断裂舰尾部分在一分钟之内就完全沉没了而主舰体部分也开始向尾部倾斜大概在七点三十四分左右南达科他号的舰首被抬离水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南达科他号的舰体在舰桥附近位置发生了二次断裂舰首部位迅速沉没大概在七点四十分左右失去了首尾的主舰体部分也被海水浸没南达科他号最终断成三截沉到海底全舰近一千八百名官兵中只有不到六百人逃出其中有九十七人在两天后被美军救回
南达科他号战沉给印第安纳号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当时利用南达科他号做掩护印第安纳号还一度避开了中国战舰的炮击甚至有机会逃离战场
只是印第安纳号没能逃走
主要就是莱特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在南达科他号被击沉的时候依阿华号也遭到了重创只是运气较号损伤主要集中在上层建筑上舰体受到的损伤不是很严重因此进水量并不是很多没有像其姊妹舰那样翻覆沉没
更重要的是莱特没有受伤
打到七点半左右依阿华号的舰桥只挨了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炮弹而且这枚炮弹没有能够打穿厚达四百四十毫米的司令塔装甲当时莱特只受了点轻伤并没让他失去指挥战斗的能力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莱特已经绝望了
在七点二十分左右他派出去的六艘驱逐舰就被击溃而且中国舰队只在拦截的时候损失了一艘驱逐舰
如果可以中国舰队完全可以发起鱼雷攻击
只是罗成刚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剩下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召了回去大概罗成刚不想付出更多的代价了
问题是即便到这个时候莱特都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根据依阿华号上的一些幸存官兵回忆莱特在七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就离开了司令舰桥只是依阿华号的舰长一直声称直到最后一刻莱特都在舰桥里指挥战斗并没有离开岗位
当然不管莱特有没有留在舰桥里面依阿华号都成了众矢之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些微遗憾
更新时间:2012102923:37:48本章字数:5181
打到七点三十分左右,“依阿华”号遭到了三艘战列舰的集中打击……
显然,即便不考虑美军官兵的素质问题,在一对三的情况下,“依阿华”号也绝对无法占到便宜。
因为舰队司令官没有下达命令,所以“印第安纳”号也没有撤退。
在七点四十分左右,“印第安纳”号一度把交战距离扩大到了二十公里左右,而且只有一直与之交战的“山西”号在向其开火,因此只要“印第安纳”号及时转向,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被击沉。
可惜的是,“印第安纳”号没有转向。
在绕过了即将沉没的“南达科他”号之后,“印第安纳”号回到了战线上,继续与“山西”号对射。
也就在这个时候,“印第安纳”号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根据“山西”号上的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在七点四十四分,至少有两枚大口径穿甲弹直接命中了“印第安纳”号,而且其中至少有一枚炮弹的命中点在“印第安纳”号右舷舰体中部。
这次命中,直接导致“印第安纳”号损失了一半的动力。
显然,“印第安纳”号逃不掉了。
只是,这艘战舰并没有立即被击沉。
七点四十五分,罗成刚下达了命令,让四艘战舰集中炮击“依阿华”号,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击沉美军旗舰。
当时,罗成刚已经收到了消息。由第32舰队出动的机群将在八点左右到达。
也就是说,罗成刚还有十五分钟来干掉“依阿华”号,不然就将由舰载航空兵完成最后的攻击。
显然,罗成刚不想让舰载航空兵插手。
四对一。“依阿华”号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在七点三十五分,“依阿华”号就损失了最后一门主炮。
也就是说,当时“依阿华”号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四艘战列舰向“依阿华”号投掷了近两百枚炮弹,平均每艘战舰发射了近五十枚穿甲弹。
事实上,这也是四艘战列舰剩下的所有穿甲弹了。
炮击在八点整结束,虽然“依阿华”号没有沉没。依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但是与沉没已经没有区别了。
第32舰队的攻击机群到达时,“依阿华”号的舰体已经沉到海面之下,美军正在撤退……
受此影响。攻击机群没有轰炸“依阿华”号,而是飞向了“印第安纳”号。
在上午九点左右,即美军全部撤离“依阿华”号之后,罗成刚出动驱逐舰,把这艘注定要沉没的战舰送到了海底。随后。罗成刚让巡洋舰与驱逐舰开始打捞落水的美军官兵,总共救起了一千七百多人。
相对而言,“印第安纳”号的命运凄惨得多。
因为没有及时投降,也没有能够及时撤离。所以在天亮之后,“印第安纳”号遭到了航空兵的集中打击。
战斗在八点二十分左右结束。“印第安纳”号被近二十枚航空炸弹中。
沉没之前,该舰上的近一千八百名官兵中。只有不到一百人侥幸生还,其他官兵均因为舰长没有及时下达弃舰命令,随同“印第安纳”号沉入海底。
战斗结束之后,罗成刚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虽然在战斗中,第33舰队的战舰都各有损伤,四艘快速战列舰的情况极为糟糕,三艘大型巡洋舰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些战舰都没有沉没的危险,而且舰队所处海域远离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
当然,留下来,主要还是为了确认战果。
战斗结束的时候,美军第72舰队只有十多艘战舰撤离,主要是巡洋舰编队里的几艘巡洋舰。只是,这些战舰也没能逃脱,均在九点之前被第32舰队出动的机群追上,四艘重巡洋舰无一逃脱,四艘轻巡洋舰也有三艘被击沉。中午的时候,第32舰队出动了第二支攻击机群,只是没有能够找到剩下的美军战舰。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第32舰队只有几艘小型航母,出动率本来就不高。
当然,这也得怪顾祝同。如果当时在中途岛南面活动的是第31舰队,那么美军第72舰队的战舰一艘都逃不掉。
只是,顾祝同的这一部署,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七点不到,斯普鲁恩斯率领的第71舰队就到达了中途岛东北方向上,按照莱特的要求进入了战区。
只是,斯普鲁恩斯没有轻举妄动。
原因很简单,他一直在接收第72舰队各舰发出的战斗报告,非常清楚第72舰队的交战情况。
到七点半,斯普鲁恩斯就意识到,即便第71舰队投入战斗,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此外,斯普鲁恩斯还得担心一个问题,即中国海军的另外两支战斗舰队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即便第33舰队需要空中支援,顾祝同也只需要动用一支战斗舰队,另外一支战斗舰队肯定会潜伏起来,准备用来对付第71舰队。也就是说,如果斯普鲁恩斯在这个时候出动舰载机去攻击第33舰队,那么顾祝同就能大致判断出第71舰队的行踪,然后攻击第71舰队。
受此影响,斯普鲁恩斯没有按照莱特的要求出动舰载机掩护第72舰队。
当然,这么做也没有错。即便斯普鲁恩斯在七点半出动了舰载机,也要到八点半之后才能到达第72舰队上空,而中国海军第32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在八点就已到达,攻击第72舰队的战斗在八点二十分结束。也就是说,在第71舰队的舰载机到达之前,第72舰队就以覆灭了。
至于攻击中国海军第33舰队,更加是不大可行的事情。
主要就是,当时第71舰队离战场大概有四百公里,而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在挂~~~上了一千磅航空炸弹之后,从小型航母上起飞的作战半径也只有四百公里左右,只要第33舰队在八点左右向西撤退,就能离开第71舰队的打击范围。在斯普鲁恩斯看来,中国海军第33舰队在干掉了第72舰队之后,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战场上。更重要的是,既然中国舰队出动了舰载航空兵攻击第72舰队,就会为第33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因此第71舰队发起的攻击不会收到多少战果。相反,如果在天亮后攻击第33舰队,第71舰队就会暴lù行踪,就会遭到中国舰队攻击。
从更高的层面上考虑,斯普鲁恩斯有更多的理由保持沉默。
这就是,在第72舰队覆灭之后,第71舰队成为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仅有的舰队,如果第71舰队再有个三长两短,美国海军就将失去守卫夏威夷群岛的基础,也就势必会丢掉夏威夷群岛。只要第71舰队还在,美国海军就至少有一支机动兵力,也就有能力继续跟中国海军作战。
当然,这也正是尼米兹的想法。
八点不到,尼米兹就给斯普鲁恩斯发了一封电报,让斯普鲁恩斯不要恋战,尽快率领第71舰队撤回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
收到命令之后,斯普鲁恩斯就率领第71舰队撤退了。
此时,他已经知道,攻击第72舰队的很有可能是来自第32舰队的航空兵。
原因很简单,在攻击“印第安纳”号的时候,机群里面只有俯冲轰炸机,而没有更适合攻击战舰的鱼雷攻击机。显然,如果是第31舰队执行的攻击任务,那么肯定会出动一批鱼雷攻击机。
这样一来,第31舰队就不在中途岛南面,而是在中途岛北面。
想到这,斯普鲁恩斯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要知道,这意味着第31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肯定出动了舰载侦察机搜寻周围海域,只是还没有找到第71舰队而已。
结果就是,第71舰队在八点过十分就转为向东航行,航速高达二十二节。
斯普鲁恩斯的判断没有错,顾祝同确实出动了侦察机,而且是在天亮前出动,只是顾祝同也没想到,第71舰队会在中途岛东北方向上。按照顾祝同的判断,第71舰队很有可能在夜间向南机动,在第72舰队后面活动。这样一来,天亮之后,第71舰队就能出动舰载机掩护第72舰队,而美军的岸基航空兵则负责掩护第71舰队,从而确保第72舰队能够在天亮之后安全撤退。
到了九点左右,顾祝同才意识到,情况与他设想的不大一样。
主要就是,第71舰队并没有为第72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因此可以大致确定,第71舰队并没有在第72舰队附近活动。
只是,等顾祝同明白过来的时候,第71舰队已经向东航行了一个小时。
等到顾祝同重新安排侦察机,并且再次出动侦察机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而第71舰队已经向东航行了一百多公里。结果就是,第31舰队在上午出动的第二批侦察机也没能发现第71舰队。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如果在天亮之前,顾祝同派出的侦察机飞对了方向,那么第71舰队无论如何也逃不出第31舰队的打击范围。
只是,这算不上是最大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在“中途岛海战”结束的时候,第72舰队已经等同于全军覆灭,阻碍中国海军攻打夏威夷群岛的因素已经不存在了。RX!。
第三百九十二章继续前进
更新时间:201210309:45:52本章字数:5117
中途岛海战,直接决定了中途岛的归属。
三月七日,中途岛海战结束后的第四天,守卫中途岛的美军放下了武器,在约克少将的率领下向中国海军陆战队投降。
到此,美军在中途岛上付出了七千四百余人阵亡,近万人伤残的惨重代价。
如此大的代价,也仅仅是守卫了中途岛不到三个月。
当然,美军也不是没有收获。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中国海军陆战队付出了伤亡三千七百余人、失踪近五百人、伤残五千余人的巨大代价。更重要的是,在美军投降的时候,中途岛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几乎所有军事基础设施都被摧毁。
显然,美军用别的方法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这就是,如果中国海军要以中途岛为基地向东推进,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岛屿,就需要花上不少的时间来重建中途岛,并且在岛上建起包括兵营、机场、弹药库与海水淡化厂在内的大批基础设施。此外,美军修建的港口并不大,因此中国海军还得扩大港口,修建更多的码头与锚泊位。
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军的顽强抵抗,已经削弱了中途岛的战略价值。
三月十日,在登上中途岛实地考察之后,顾祝同就给冯承乾发了一封报告,提到得考虑攻占第二座岛屿。
当然,最佳选择就是中途岛东面的莱桑岛。
如果能够占领莱桑岛。那无弹窗无广告//么海军对中途岛的依赖度就将大幅度降低,因此用于基础建设的时间就能缩短。
只是,冯承乾否决了这一提议。
显然,冯承乾也不是没有理由。
首先。第三舰队的三支战斗舰队中,第33舰队的损失极为惨重,“直隶”号战沉,另外四艘快速战列舰都遭受重创,连三艘大型巡洋舰也有所损伤,因此在攻打莱桑岛的时候,没有合适的炮火支援力量。至于第31舰队与第32舰队,作战部署超过了三个月。等到攻打莱桑岛的时候恐怕已经超过了四个月,因此大部分战舰的状况都不会太理想,剩余的作战部署时间也不是很多。
其次,攻打莱桑岛需要动用足够多的陆战队。而当时中太平洋战区可以动用的陆战队只剩下了第三十二陆战师。与第三陆战师、以及第三十一陆战师相比,第三十二陆战师的战斗力差了很大一截,并不适合承担攻坚任务,而第三陆战师与第三十一陆战师在攻占了中途岛之后都需要修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为了攻打莱桑岛,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后勤准备工作,而一个月之后,有没有必要攻打莱桑岛都是个问题。或者说。如果用这一个月、以及调集的物资来重建中途岛,也许效果更加明显。
顾祝同没有坚持。他也知道,攻打莱桑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美军在部署防御的时候,莱桑岛具有与中途岛相同的地位,因此守卫莱桑岛的美军不会少到哪里去。虽然丢掉中途岛,使美军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必然会影响到莱桑岛的守军,但是只要美军坚守,那么攻打莱桑岛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还得花上不少时间。更重要的是,在总运力有限的情况下,攻打莱桑岛必然会影响到重建中途岛,也就会整体上拖慢进军步伐。
不打莱桑岛,那么中途岛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三月十五日,在把最后一批美军战俘送走之后,重建中途岛的工作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的建设工作将耗时一个半月,主要就是扩大中途岛的港口吞吐能力,并且在岛上建起两座海水淡化厂,确保能够为五万军人提供饮用水,此外还得修复机场,使其能供大型运输机起降。
这个时候,海军也不得不考虑空运了。
战前,中国并不是很重视空运,运输机的发展也相当滞后,根本没有大型运输机,即便是双发中型运输机,也是依靠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的生产专利生产的,国内的飞机制造厂都没有研制过运输机。
大战爆发后,中**方才认识到,运输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然,首先产生这一认识的,不是海军,也不是空军,而是陆军。主要就是,在大陆战场上,空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要知道,在大陆战场上,根本不要指望海运,而红俄亚洲地区的铁路网又不够健全,因此陆路运输也相当麻烦。在某些时候,空运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xìng。
结果就是,在陆军的要求下,空军不得不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求援。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生产大型飞机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不然也不会从中国采购轰炸机了。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几家大型飞机制造厂才开始研制大型运输机。
所幸的是,在此之前,西飞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四发重型轰炸机,在设计与制造大飞机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到一九四二年底,西飞率先完成了代号“飞行霸主”的大型运输机的设计工作。
仅仅三个月之后,空军就下达了第一批一百六十架的订单,而当时“空中霸主”的原型机还没有制成呢。
所幸的是,接下来的测试与制造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九四三年六月底,西飞按照合同规定,向空军交付了第一批二十架“空中霸主”,并且承诺在年底的时候把月产量提高到一百二十架。
也是在这个时候,海军认识到了大型运输机的重要xìng。
更重要的是,红俄战败,极大的缓解了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压力,也使得陆军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不再那么紧迫。
结果就是,从第二批开始,“空中霸主”就全部交付给了海军航空兵。
到一九四三年底,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空中霸主”已经超过了四百架,而且西飞也在十二月份兑现了承诺,把月产量提高到了一百二十架。
做为大型运输机,“空中霸主”最突出的xìng能就是载重能力与航程。
当然,这些xìng能指标都是空军提出来的,与海军的要求不大一样。
比如,空军只要求“空中霸主”在满载、也就是载重十八吨的时候,能够飞行二千四百公里(这是从中国西北地区到乌拉尔河前线机场的平均距离),在载重十五吨的时候能够飞行三千公里(这是从中国西北地区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平均距离),或者是在空载的情况下飞行四千公里(这是飞越中亚地区的最短航程)。显然,这些xìng能数据比海军的基础要求差得多。
要知道,从关岛到中途岛的距离超过了四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在空载的情况下,“空中霸主”也不可能从关岛直飞中途岛。
所幸的是,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在关岛与中途岛之间,还有已经被中国海军占领的威克岛。也就是说,如果在威克岛降落加油的话,“空中霸主”能以十八吨的最大载重量起飞。
当然,海军必须扩大威克岛机场,特别是增加跑道长度。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代价。
只是,空运肯定无法取代海运。
即便不考虑空运的能力,仅从成本上看,空运就是海运的一百倍,即把相同的物资运送相同的距离,空运的花费是海运的一百倍。更重要的是,空运受到的限制多得多,而且对货物的质量与尺寸要求高得多,超重与超大的货物都无法进行空运,而在军事物资中,这样的货物不是少数。
当时,能空运的,除了人员,也就只有一些小尺寸货物了。
关键,依然是海运。
为此,就得尽快扩大中途岛军港的吞吐能力。
事实上,也只有在扩大了港口吞吐能力之后,其他重建工作才能正常展开。为此,中国海军准备花一个月来进行港口重建与扩建。
按照海军制订的重建规划,第二阶段也将耗时一个半月,主要修建包括营地、库房、供电站在内的基础设施。
在第二阶段重建工作完成之后,中途岛就将成为一座综合xìng海军基地。
按照海军的规划,在两个阶段的重建工作完成之后,中途岛上至少能够部署包括两个陆战师在内的五万名官兵。
显然,两个陆战师不算少了。
要知道,发起进攻,首先动用的是登陆舰队搭载的陆战部队,而部署在中途岛的陆战师只是预备队。如果陆战部队轮替作战,那么中途岛还可以充当陆战队的大本营,为撤下来修正的陆战队提供驻扎场所。
更重要的是,中途岛离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还有一千多公里。
也就是说,在攻打像瓦胡岛这样的大岛之前,中国海军还得在夏威夷群岛中夺取一座岛屿。这座岛屿不能离中途岛太远,最好在战术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之内,最多不能超过中型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这座岛屿也不能太小,必须能够容纳更多的军队,并且为修建更多的军事设施提供场地。更重要的是,这座岛屿也不能离群岛东部的大岛太远,不然将无法成为下一次进攻的前进基地。
在夏威夷群岛中,哪座岛屿最符合这些要求?!。
第三百九十三章避实就虚
更新时间:2012103012:27:27本章字数:4998
在选择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海军内部,即舰队与陆战队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