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放心!我们一定把钱财、人员安全的送到家。”
“宏基,路上还是要千万小心,毕竟这次你们押运的东西真的有点多,加上数百名工匠,影响大了点。搞不好会引起响马、土匪的注意。”
“知道了老大。”
“玄成,这些具体的事务全交给你帮安排,地方你更熟悉,知道应该怎样做。”
“老大,知道了。”
杜如晦道:“老大,随咱们出海的士兵、水手、船员回一来怎么安排,不会是放回水师吧?”
放回水师?姜松那不亏死了,训练这批士兵、水手、船员花费巨大。是李靖一手亲自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兵,怎么可能随意放弃。
“克明,这事药师兄已经安排好了,这些人当然不会再回水师,今后都会是巡逻队的成员。”
表面上看姜松这次是从水师挑选了二千名士兵、水手、船员,其实还有一部分没有算在内。就是租借货船时,同样从水师里借了大量的士兵、水手、船员,这些人同样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加上这次的远洋锻炼,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姜松当然不会让其再返回水师,都让李靖私底下谈好了,这些士兵返回水现后就辞职,随后到巡逻队报到。
这次随姜松到西洋诸国的士兵、水手、船员每人得到了千贯以上的收入,这是普通士兵一辈子也别想赚到的钱。在这样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随姜松前往西洋的这些水师士兵、水手、船员,怎么可能还会继续呆在水师,都纷纷表示愿意投奔姜松手下的巡逻队。
“老弟,还有件事,你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就是这次随咱们远航西洋的士兵、水手、船员,其中有一部分士兵、水手、船员想把家人迁移到星岛或月牙岛上定居生活。这几天可是有好多的士兵询问此事,而目前驻扎在星岛、月牙岛上的却写了信,在信中把情况都细说了。”
李靖说的事姜松也明白,只是姜松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士兵、水手、船员愿意家人迁移到星岛、月牙岛。开始姜松以为是极个别的人,现在统计后出乎意料,差不多有一半多的士兵、水手、船员愿意把家人迁移过去。
“大哥,这事咱们当然要同意,不仅同意还要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凡是愿意迁去星岛或月牙岛上的士兵、水手、船员,家人迁移后要重点关照,迁移过去后的住房等基础设施全部由咱们出钱帮修建。另外在分配田地、林地方面也要照顾,多分配点。这些人都是咱们的嫡系,其家人就是咱们自己的家人,要象亲人一样对待、安置。”
姜松平淡的话,让在坐当世人杰心中微微震撼一下。虽然是一件非常小的事,却让在有不同的想法。姜松对普通士兵都这样好,那对身边的亲信、嫡系就更不用说了。
特别是在杜淹、韦福嗣二人心中掀起波浪。他们二人表面上都加入了姜松集团,其实内心深处并未认可姜松,都有临时投靠的意思在里面。只要以后有机会,这二人绝对会离开姜松。这一点二人心中明白,姜松心中也清楚。
回到洛阳城后,杜淹、韦福嗣二人是面临选择。继续跟在姜松身边,还是寻找合适的靠山。二人虽然贴上了姜松的标签,不过知道的人不多,还有选择的余地。二人也明白,一旦选择离开姜松,那以后就别想再回到姜松身边。
“老弟,知道你会同意,只是这事咱们回洛阳后,交给谁具体办理呢?”
“玄成,这事交给你办理,让陆霸、朱玉强二人妥善安排,必须照顾好迁移人的安全和生活。”
迁移到星岛、月牙岛上的中原人越多,越有利益姜松的掌控。况且还是士兵的家人,当然要比对待其他迁移户要优先,要重点关照。这是收士兵、水手、船员之心的极好方式。事情一旦圆满解决,士兵、水手、船员对姜松的忠诚度会大的提升。
“好的,我会交待陆霸等人的。”
“好了,大家早点休息,晚上可以好好的睡个安稳觉,不用再提心吊胆。”
“姜哥哥,等一下,我家的商队是跟随咱们走还是单独走?如果单独走的话,安全怕是有问题。”
苏晓雅家的商队这事真的忘记了,小妞不提取的话,姜松根本想不起来苏晓雅家也组织了商队到西洋。
“晓雅,你家老爷子准备把钱押运到什么地方?”
“姜哥哥,这事没有问过老爷子,不过那么多的金币,放在洛阳家中肯定不妥当,还是运回老家长安更好一点。”
“晓雅,既然是想押运到长安去,让你家的商队随老卡、王二牛他们一起上路,这样三家的护卫加在一起,估计没有人再敢打主意。”
想想也是,姜松家里的护卫或镖师肯定会来上百名,加上杜如晦家族的护卫数十上百人,这下再加上苏晓雅家的护卫,其规模大得让人难以想象,谁敢来打歪主意都是找死。
人群中最郁闷的就是李秀宁,看到大家的赚到大把的金币,只有她半分钱没有,真正算是跟着姜松到西洋旅游一样。杜淹、韦福嗣二人也没有组织货物到西洋,他们二人当初对姜松的举动同样抱怀疑态度。加上这些年二是被皇帝流放到江南一带,确实没有什么闲钱,家族的事轮不到他们操心。
杜淹、韦福嗣、魏征、程咬金等人没有组织货物到西洋销售的,姜松也没有亏待,都分别发了一个大红包。反正商家们上交的那些钱足够花,都当成是士兵一个的对待,只是在数额上生活会生活会高点。
这是必须做的,要想让人忠诚,必要的利益是不可少的。利益才是联系、维护友谊的真正的纽带。一旦利益链断裂,其忠诚度就很难说了。二世为人的姜松,对于这些事知道应该怎样处理。
次日一大早,姜公带着租借来的货船、五牙战船向水师驶去。这些船只必须交还给水师的何蛮将军,虽然花点钱可以购买下来。姜松还是不愿意那样做。一是货船的性能相比陆氏造船厂生产出来的差好多,另外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能做一锤子买卖的事,这以后谁还敢和姜松合作。
水师何蛮听说姜松返回后,本想在第一时间前往拜访,不过考虑到刚刚回到中原,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原准备下午去拜访的。当准备出发时,传令兵进来说姜松归还船只来了。听到消息后,何蛮将军立刻向码头赶了过去。
何蛮将军对姜松的印象非常的好,二人的关系虽然不能说象兄弟一样却也不差。何蛮将军一直觉得欠姜松人情。其实姜松根本没当一回事,何蛮将军对姜松的支持是真的大,应该说姜松欠何蛮人情才对。不过何蛮不这样认为,何蛮觉得姜松所行之事是为皇帝办差,协助是应该的,不存在姜松欠什么。反到是姜松不仅在金钱上大把撒,还送了个天大的战。
那个天大的战功让何蛮将军晋升了一级,这个人情是巨大的。另外由于战功的原因,朝廷下拨了大量的钱财用于征兵、采购物资等,这些钱财最后都落到了水师将军们的手中,这一点大家是心知肚明。
“何将军,好久不见,你是越来越来强壮。”
哈哈哈!
“永年老弟,你可是想死为兄了!你出海后,为兄是天天在思念。”
第286章 这也报损
靠!
丫的说些啥,姜松是男人你思念什么?你应该思念的是情人才对,千万别思念姜松,姜松没有断袖之好。姜松心中清楚,这些屁话都是马屁,都是假话、废话、空话,是应酬时的交际客套语言,根本不用当一回事。
姜松把货船、战船交付何蛮后,把全是金币折算的二十万贯钱让人抬了上来交到何蛮将军手中。
“何将军,十贯钱是货船租借费,还有就是感谢你全力支持,多支付了十万贯,你派人清点一下。”
姜松当时拿着皇帝老儿圣旨找何蛮,五牙战船和运皇帝货物的船只肯定是免费的其他十多条货船是要交租赁费。只是当时根本就没有谈论租赁金额,只是大概说支付一定的租金。本来这种事在商业运作中是不会出现的,不过有了皇帝的圣旨,何蛮也不会计较,更不会和姜松谈租金的多少。
现在姜松支付十万贯的租金已经大大的超出估算,同时姜松还多付了十万贯钱。傻子都明白另外的十万贯钱是怎么回事,当然是送给何将军的小费。有了十万贯的租金,何蛮收下小费就理所当然,不会担心别人说什么。
“永年老弟,你太客气了,咱们兄弟俩谁跟谁,怎么还这样客气,其实租金不需要那么多。就算你一分钱不支付也没关系,你也是为皇帝办差,水师全力支持是皇帝的旨意。”
姜松微微一笑,话虽这样说。如果真这样办的话,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别想再找何蛮帮什么忙,更别想从水师这里捞到什么武器装备之类的物资。有来有往,有借有还,礼尚往来才是正道,才能获得长期的友谊和支持。
别的不说,仅仅是姜松手中的巡逻队士兵,每年需要的箭支就是个天文数字,有了何蛮将军这层关系,随时可以从水师这里低价购买甚至是免费拿到大量的箭支,箭支的生产挺麻烦,需要大量的工人。姜松手中的企业,生产上好的复合弓之类的没问题,如果再生产箭支的话就不行了。毕竟箭支也是朝廷专控产品,不适合民间大量生产。再说了,生产箭支利润极低,大部分是体力活。
何蛮将军嘴上是客气,心里真的高兴死了,对姜松更是喜爱,甚至是有点敬佩。这样的人太厉害,处理每一件事都很圆满,太会做人了。赚到钱也不会忘记帮过的人,且这种帮忙是没有什么人情味的,是何蛮必须支持的。
何蛮将军自从认识姜松以来,姜松手上拿着皇帝的圣旨,却没有以势压人,什么事都是商量的口气,让何蛮将军更是喜欢和姜松打交道。再加上姜松见面就是马屁,早把何蛮拍得昏头昏脑,那里还会理会一些小事。
从送千里眼开始,何蛮对姜松就好感不断,后来送了个天大的战功,让何蛮将军还晋升了官,还从朝廷那里捞到了大量的钱财。此时又是十万贯钱送上,这让任何人碰上这样的事都会对姜松感激涕零,都会视姜松为知己。
何蛮将军摆下酒宴,高兴的道:“永年老弟,真的谢谢!”
姜松端起酒杯和何蛮将军轻轻碰了一下,呷了一口酒后道:“何将军,有件事得通报你一声,另外二条五牙战船在航行中相继触礁,船体受损严重,一时没办法修好,现还在数千里的地方抛锚呢?我已经安排人手在修理,就不知道能否修好,这件事你得多包含下。”
哈哈哈!
“永年老弟,你说什么话,出海远航本来就有风险,五牙战船是皇帝批准动用的,你出使西洋诸国是大事,更是朝中的重要事件,损失几条战船有何关系,其实你根本就不用修理,直接抛弃就完了。过后我会上报朝廷,告诉那二条五牙战船损毁之事。”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姜松并未想吞没那二条五牙战船,只是想在时间上延长一点。没有想到何蛮直接大口一开就报损了,这太容易了。就这样二条五牙战船落入姜松手中,搞得姜松都有点不大适应。
姜松对于古代的兵器、物资报损的情况不清楚。其实这种事非常的普通,也很正常。皇帝有圣旨,损失二条战船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难道朝廷还敢不承认?出海远航和战争没有什么区别,船只有损失是再正常不过,这样的事在何蛮将军的眼里就小儿科,根本不会当一回事。
反应过来的姜松心中暗喜,莫明其妙的多捞到了二条五牙战船,这种战船的造价不低,也要数万贯钱。如果再上战船上的武器装备和其他设备的话,远远超出五万贯钱,姜松送给何蛮将军的十万贯钱算是二条五牙战船补偿回来,一滴血都未放。
“何将军,今后兄弟真的还要继续麻烦你的,到时候一定要帮忙。”
呵呵!
何蛮心中兴奋无比,和姜松打交道就是爽,既能升官还能获得大量的钱财。这样的事到什么地方去找,估计八辈子都难碰上。此时姜松生怕姜松不来麻烦,甚至是喜欢姜松天天来麻烦。凭姜松的为人,麻烦过后就有回报,谁都愿意。
“永年老弟,早就和你说过,咱们是兄弟,别说那么见外的话。你有什么事随时派人来通报一声就行,为兄一定全力支持。你也知道,为兄这里除了这些武器装备用物资外,真的没什么。不过只要你老弟有用得着为兄的地方,尽管开口。”
呵呵!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受,是二厢情愿。再说了,何蛮是拿水师的物资做人情。况且姜松每次都是有朝廷同意的手令,这种事谁会阻挡呢?特别是对于弓箭之类的物资,反正是消耗品,随时可以上报,编点借口非常的方便,就说是训练中消耗了,谁来检查,也无法查清楚。
“何将军,真的谢谢。”
何蛮喝了一口酒后道:“老弟,为兄有时候真的为你打抱不平。皇帝、朝廷怎么能乘你出海之机收回你的海关总署呢?听说这海关总署是你一手筹建起,刚刚结果实就被人给采摘了,真的是气死人。”
姜松知道何蛮有点酒高了,正常情况下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当然估计也是真情所致,谁让何蛮将军收下姜松那么重的礼,确实是欠姜松人情,借着酒高说出心里话也是有可能的。
“何将军,你放心吧!是我的东西,别人想拿没那么容易,不用多长时间会让那些人吐出来的。到时候海关总署同样是兄弟掌管。以后海关总署还需要你全力支持。”
“永年老弟,你放心!只要是你的事就是为兄的事。如果海关总署继续在你手中,那什么巡逻队的人员、装备之类的事,你尽管开口,为兄一定支持。再说了,现在跟了你的那些士兵待遇那么高,就算是巡逻队的士兵待遇也比水师里高太多,水师里的士兵现在训练时非常刻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你老弟再次过来挑选呢?”
姜松听后一愣!丫的,姜松在水师挑选士兵,居然成了水师士兵训练的动力了。如果这样的话,随后挑选士兵时会更容易挑选出更精锐的士兵。
“何将军,那兄弟就在这里先说一声谢谢!一旦兄弟重新掌管海关总署的话,会在山东、岭南等地继续筹建海关分部,到时候还要挑选一些巡逻队士兵,何将军可要大开绿灯,支持兄弟一把。”
呵呵!
“永年老弟,一定全力支持。”
何蛮心中虽然是支持,其实也挺郁闷的,自己训练士兵,好的都被眼前的小子挑选走了。何蛮的水师都成了训练营,专门为姜松训练士兵一样。何蛮无所谓,毕竟从姜松身上获得的好处实在太多、太大,这诱惑力无人能抵挡,反正没有违背原则,都是在许可范围内操作。
“何将军,问你一个事,刘芳将军现打到什么地方?”
姜松出海时,刘芳将军早就把琉球诸岛拿了下来,对岭南一带的叛乱也基本平判。听说随后是对林邑一带进行征伐。姜松最关心的当然是林邑一带的征伐,历史上的得芳将军其实打下了林邑,只是手下士兵由于不定期适应林邑炎热的气候,士兵病死了好多,连刘芳将军也病死途中。
刘芳将军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算是隋朝对外征伐战中的成功的将军。只是在历史上记载的事迹太少,没有多少英雄事迹流传后世。姜松也只是从网络上看到过刘芳征伐林邑之事,具体的情况不明白。
刘芳将军的死,对于隋朝来说是一大损失,这么优秀的将军病死在气候上,真的让人无法理解。当然,姜松对林邑猴子没有好感,现在关心同样是有目的的。毕竟姜松迟早有一天会对南洋一带展开对外征伐的,林邑就是重点征伐的对象。
“老弟,这事为兄知道,刚刚收到刘芳将军打下林邑的战报。”说完后何蛮用手指着地图解释。
姜松瞄了一眼地图上何蛮的手指,见刘芳征伐下来的仅仅是林邑的一半地盘,还有一半没有打下来。后世的资料只清楚刘芳将军征伐下来林邑,具体打下多大的地盘姜松不清楚。
姜松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古代好几个朝代都拿下了林邑,怎么会多次放弃管治呢?林邑和岭南接壤,在控制上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和掌控岭南一带差不多,没有什么困难。真要是一直掌控林邑的话,后世那里来的南海争端。
第287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姜松知道刘芳将军手下的大军没有在征战中损失多少,损失最大的是疾病。脑海中的印象貌似由于气候炎热刘芳大军损失大半,最后不得不撤军。甚至在撤军途中刘芳将军就挂掉是隋朝的重大的损失。
“何将军,你认识刘芳将军吗?”
“老弟,琉球系列岛屿的征战,我也率水师参加了,怎么会不认识呢?”
“何将军,我刚从西洋一带回来,对于林邑一带的气候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那地方很是炎热。如果是北方士兵到林邑一带的话,不适应那里的气候,搞不好士兵会生病。最好老兄想办法把情况向刘将军通报一声,让其注意防治热带疾病的发生。这热带疾病一旦发生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对于北方士兵来说,真的要危及生命。”
姜松所能办的就是让何蛮将军提醒刘芳将军注意预防疾病,其他的无能为力。姜松真的希望自己的到来能挽救刘芳将军的性命。刘芳将军是姜松敬佩之人,对外作战的将军姜松都非常敬佩,巴不得刘芳将军有个好的结果。
“好!兄弟既然这样说,为兄就把你的话让人带给刘芳将军,至于刘将军是否会听就不得而知了。”
“何将军,谢谢!”
呵呵!
“永年老弟,谢也应该是刘将军,你谢什么?”
姜松微微一愣!姜松这声谢谢是代那些征战林邑的士兵说的。姜松希望通过这个消息的传递,看能否挽救更多士兵的生命。那些士兵都是隋帝国的精锐之师,都是优秀的士兵,白白的因气候因素造成伤亡真的太不值得。
次日,黄舍人协调地方官员安排的押运车辆和士兵全部准备妥当。姜松把事情全都交待魏征在江南一带办理,自己带着手下人向洛阳返回。
原本想见一下陆霸、朱玉强等人,看来只有以后再说了。从魏征发出信息也就一天多的时间,陆霸他们估计要到下午才能赶回来,姜松最后还是决定先启程,由魏征交待陆霸等人下下的事宜。
赶路的速度快不上来,姜松一行也只好慢慢的跟随车队前行。差不多走了二十天的时间,姜松一行才安全到达洛阳。
途中李秀宁一直忐忑不安。姜松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口头上安慰一下,让她按照想好的策略应负。
“臭姜松,要是我被老爷子赶出家门怎么办?”
姜松微微一笑,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太小,却也有可能。毕竟在古代在达官贵人的眼里,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女人在达官贵人、大家族的眼里根本就半文不值。
“秀宁,哥家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如果你真的没有地方去了,就到哥身边来吧!”
明知道身边有李秀宁呆着是颗危险的地雷,只是这种情况下,再危险的雷也得接下来。就算是彻底和唐国公翻脸,姜松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出手帮助李秀宁。毕竟李秀宁落到现在的情境和姜松有关,姜松不可推卸的责任。
“臭姜松,你答应的话要记住,说不定真的走投无路时,只有找你了。”
“秀宁姐姐,你还可以来找晓雅,你难道准备忘记晓雅吗?”
“晓雅,姐姐怎么会忘记你,到时有机会姐姐会来看你的。”
姜松和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等人回家,虞世南在洛阳有家,当然要先回去。至于黄舍人,押运着为皇帝赚回来的大量金币向皇宫而去。
姜松帮皇帝赚回来的金币,应该进皇宫内库,不能进朝廷国库,毕竟投资的钱是从皇帝内库中拿出来的运作的。古代的封建王朝,什么事都是皇帝一个说了算,不过还是有内库和国库之分。虽然两者之间表面上看没啥联系,皇帝随时可以从二库中调配,按道理内库的钱是皇帝的私房钱一类。这次远洋贸易是皇宫内库出资,所赚的钱当然要进内库。再说了,这么涨脸的事,能让新皇帝亲眼看到金灿灿的大量金币,本身对姜松就是一件非常有利之事,不这样做才是傻蛋呢?
其实,皇帝、朝廷众臣都把姜松一行忘记了,都觉得出海近二年时间没有任何音信,估计葬身大海。派出商队随姜松同行的商家更是后悔无比,觉得这次真的亏大的,都是被姜松那小子忽悠的。随行商家的后台老板、家主也都觉得是船毁人亡,没有希望了。其中最伤心的是苏威老爷子和虞世基,他们二人都有亲人跟随姜松远洋出海。
姜松带着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几人回家到没有什么人惊讶。姜松的院子里也没有什么人,只有几名搞清洁卫生的下人,连大丫都被送回了大兴城,家里算是无人居住。
虞世南回到家里就不一样了,老婆、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本以为挂了的亲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不激动才怪呢?就算是沉稳持重的虞世基,见到兄弟安全回家后,也是激动得老眼泪汪汪,兄弟俩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二弟,回来就好。还以为你们出意外了呢?”
此时的虞世基已经官居内史侍郎,也就是中书侍郎,是皇帝杨广的心腹,算得上是权倾朝野。当然,历史上对虞世基的评价不高,觉得虞世基为迎合隋炀帝的心意,喜欢逢迎拍马,虽没做过什么大的伤天害理之事,却被划成奸臣一类。
姜松的看法不同,觉得吹牛拍马屁是人之本性,谁让任何人都喜欢被人拍马屁。难道历史上的那些英雄、名人、大腕、大儒就不拍马屁么?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的问题,既然大家都喜欢,为什么不允许人拍马屁呢?
凡是历史上大有作为之人杰、英雄、名臣,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非常的圆滑,算得上是八面玲珑,其所作所为也是拍马屁一类,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毕竟象魏征那样的人太少,是另类。就算是魏征,死后同样被圣贤之君李世民砸碑毁坟,下场也好不到那里。
“大哥,我们没有出什么意外,只是路程太遥远,海面上风浪巨大,速度比较慢。加上到了西洋后还要销售随行的产品,和罗马等国的商人谈事务,耽搁了些时间。”
“回来就好!朝中众臣都认为你们发生意外了,连皇帝都觉得你们真的出事,再也回不来了。”
“大哥放心,我们不仅圆满完成的出访的任务,还为皇帝赚回来了大量的金币。”
虞世南、虞世基俩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的好。虽然二人间的观念、观点、为人处事不一样,应该说是二个其然不同的类型,却并未影响兄弟二人间的感情。见到虞世南安全的回来,虞世基真的非常的高兴,二兄弟相互叙说近二年来发生的事,场景极其感受人,不时唉声叹气,不时喜笑颜开,酸甜苦辣全在脸上显现出来。
苏府,苏威老爷子的府上,苏晓雅刚一进入大门,立刻在府中引起轰动,惊叫声响个不停。丫环、下人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府上乱成一片。
苏晓雅的娘亲听闻女儿回来后,更是丢下手中的活就往外跑,母女二人抱成一团,幸福的泪水更是湿了一大片。
“乖女儿,你总算回来了!娘自从你走后就吃不香睡不着,每天为你担惊受怕,到寺庙里为你祈福。以后不准再出远门了。”
“娘,女儿不是安全回来了吗?”
听到消息跑出书房的苏威老爷子,见到苏晓雅母女二抱在一起痛骂不停,等了好一会不见停止,心里也是着急,毕竟苏晓雅虽是女孩,在苏老爷子的眼里可是宝贝,近二年没有音信,思念之情是可以想象的。
“好了!好了!孙女过来让爷爷看看。”
“爷爷!”
惊叫一声后的苏晓雅跑到苏威老爷子身边,立刻扑到老爷子怀里撒娇起来。看到孙女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感觉比原来更精神,这下老爷子才放心。
回到家中坐下来,苏老爷子道:“孙女,那小子没欺负你吧?”
嘻嘻!
“爷爷,你说的什么小子是谁?”
“孙女,还能有谁,就是姜松那狂徒。”
“爷爷,你怎么能这样调侃姜哥哥呢?一路上都是姜哥哥在照顾晓雅,特别是在晓雅晕船的期间,如果不是姜哥哥的细致周到的服侍,晓雅真的怕是回不来了。”
接下来苏晓雅把近二年的经历,缓缓的向家人叙说,在苏晓雅的叙说中,家人不时发生惊叹声,有时家人却笑容满面,随着苏晓雅叙说的情节而变化。
李秀宁就没有虞世南、苏晓雅二人那样的待遇了,应该用悲催来形容。进入唐国公府后,下人、丫环也惊叫声不断。李秀宁让人把自己的宝马和从西洋买回来的阿拉伯马交给下人牵走,让另一下人抬着一箱红酒向官邸深处走去。
李秀宁见到唐国公李渊后,马上恭敬的上前跪拜,把礼物呈上。其他人虽然都想和李秀宁叙说离别之情。
唐国公李渊则阴着脸暴呵道:“带进去!”
李秀宁见到亲人的激动心情,迎来的却是唐国公李渊冷若冰霜的暴呵,心情一落千丈。接下来没有什么好说的,李秀宁被强行进行体检。这才是唐国公李渊最关心的事,一旦李秀宁不是完好之身,等待李秀宁的结局会非常的惨。
体检的结果表明李秀宁完好无损,这才让唐国公李渊稍稍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的的话让李秀宁更是痛不欲生。唐国公李渊给李秀宁下了禁足令,不准李秀宁再踏出闺房半步。
第288章 太监升官
李秀宁被唐国公禁足不准出闺房,没有感到任何的不满或意外,这个结局早在意料之中。李秀宁此时担心的是出嫁一事,在唐国公的强压下,她的婚姻大事是无法再逃避,有可能会在近期内和柴绍成婚,这才是李秀宁最忧心之事。
李秀宁并非是讨厌柴绍大公子,柴绍人其实也不错,长相甚至比姜松还俊俏。只是自从认识姜松后,李秀宁从姜松身上看到了认同感和平等的权利。姜松的一些观念非常的稀奇古怪,甚至是超前,和正常的一般人不一样。在姜松在眼里没有男尊女卑的概念,这才是最吸引李秀宁的地方。
作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娘子军主帅,有主见、想法是正常的,否则也不可能为唐帝国打下那么大的地盘。李秀宁如果是男子的话,历史记载的功勋绝对超过唐初的二十四开国功臣中的任何一人,甚至比李建成的功劳还要大。
因为是女儿身,所以历史才抹杀了李秀宁对于唐朝建国所立下的巨大功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