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松有时候想起把李靖、杜如晦、房玄龄这几人搞成同事,李靖还成了结义大哥,和屈突通成了朋友,和刘宏基建立了联系,想想都觉得云里雾里的感觉,觉得不实在,是否是在虚幻之中。这几人都唐初二十四开国功臣,这一下就和五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真是意想不到。
    还有一名非常牛的人物就是徐世勣,字懋功。也是隋唐时期的牛叉人物,兵法谋略方面仅比李靖弱点。估计在当世,除了李靖外就是徐世勣是最牛的军事家。好象徐世勣此时岁数还小,应该和罗士信差不多大,还无法让皇帝下征招令,否则这个牛人也得考虑拉拢一下,毕竟也是唐初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的牛人、名角、大腕。
    赵小黑离开后,姜松独自一人YY一翻,随后起身前往欧阳大叔那里去。去看一下欧阳在叔他们还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对于工匠们的要求,姜松一直都是尽量满足,这让工匠们也非常的感动,觉得自己没有白死一世,幸运的到了姜松的手下,让其才华有施展的舞台。
    到了打铁作坊后,离老远姜松就亲热的叫道:“欧阳大叔、马大叔,你们辛苦了!”
    正在工作的大匠师们见到姜松来,都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是一种真诚的笑容,不带任何的做作。这些工匠对姜松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这不仅是姜松开出了非常高的薪水,把其家眷安排得妥妥当当。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活得很充实,受人尊敬,能有用武之地。
    “永年,你来了!”
    “欧阳大叔,咱们又增加人手了吧!欢迎!非常的欢迎!”
    “永年,老夫又把原来的同事招集了一些过来,另外大兴城中朝廷的将作坊中也有一些工匠跑到咱们这里来了,现在咱们的人手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充足了。”
    “欧阳大叔,真是让你费神了。”
    姜松家里的这个打铁作坊,说白了全靠欧阳金大叔。没有欧阳大叔帮忙的话,姜松也弄不出现在的规模,特别是在研发上更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欧阳大叔的推荐,吸引了一些前朝的大工匠,特别是把马钧的后人马延贵招来,影响非常的大。
    马延贵的到来又推荐来了一些优秀的工匠,慢慢的姜松手下聚集起来的大工匠就越来越多。成了姜松开发新技术的重要力量,这些人在后世可都是工程师级别的牛人,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争抢的对象。
    欧阳大叔道:“永年,你说的千斤锤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密封,如果能解决密封问题,咱们能在短时间内搞出来。”
    呵呵呵呵!
    “欧阳大叔、诸位师傅,你们放心吧!密封问题应该没有有办法解决,最咱家不是从海外购买了一些凝固体吗?”
    “永年,你说提那臭烘烘的东西?”
    “欧阳大叔,那臭烘烘的东西叫橡胶水,这几天我安排人手粗加工一下,就会成为当世最好的密封材料。您老可别小看那玩艺,可是好东西。其密封效果非常的好,以后只要是碰上需要密封的都用那东西。”
    “哗啦啦!”
    姜松旁边的大工匠们听后全都兴奋的叫了起来,密封问题已经把大家难住很长时间,想了各种办法,就是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使用其他密封材料后,情况也不会好转,效果极差,达不到要求。一听到解决了密封问题,能不兴奋才怪。
    “永年,你说的是真的?”
    “欧阳大叔,当然是真的,小侄哪敢忽悠您老。”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这下终于有办法了!”
    看到式匠们兴奋的样子,姜松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这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创精神而敬佩不已。
    随后姜松又转了转,对于一些地方也会提出适当的建议供欧阳大叔们参考。当然,姜松只能说个大概,把后世的一些观点提出来,具体要怎么办还是需要欧阳大叔他们,姜松可不会。说白了,姜松就是空嘴讲点粗糙的理论,说点发展方向,想说具体也无法说,姜松自己也不懂。
    接下来,姜松又把蒸汽机机的想法告诉了欧阳大叔及在坐的各位大工匠,把想法说出后,工匠们也是高兴。如果真能搞出蒸汽机,工匠们相信对现在的珍妮纺织机有极大的好处,别的不说,光是动力就解决了,不必再局限于水力。特别是当姜松把蒸汽机的广泛用途说出后,工匠们更是向往,信心更足。
    

第147章 传统药行
    姜松和欧阳大叔等大工匠们聊了一整天时间,晚饭也是在欧阳大叔他们这里随便吃了点,接着连夜就把橡胶水进行粗加工,直到粗制橡胶出来后,欧阳大叔一行经过度用确实如姜松所说,密封问题彻底解决,这才放姜松回去。
    回到书房,姜松发现李淳瑛那小妮子早就等候了。早餐时这小妮子就叫嚷着让姜松抽时间到她那里去一趟,姜松在欧阳大叔那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把这事给忘记了。
    “少爷,你让人家等了你一下午。”
    “淳瑛,少爷今天事太多,这不才刚回来,你要多体谅一下。”
    “少爷,那可不成,听说你这次一走就是好长时间不回来,到时候让人家找谁问去。”
    汗颜!
    这小妮子完全就是科学狂人,那中学的化学书居然能自学后能搞懂,真的让姜松非常敬佩。姜松记得自己学化学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甚至比物理、数学难多了,主要是有点抽象,不是很好理解。这些事在李淳瑛这天才面前,似乎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姜松适当的指点一下她就能自学。
    姜松给李淳瑛讲化学知识,这一说就是二个时辰,差不多到了夜静更深时小妮子还在问个不停,一定要把不懂的问题全部搞明白才算。姜松也很耐心的讲授,毕竟这是姜松带的第一个弟子,还是名化学方面的天才,当然得认真教,希望她能将化学知识传承下去。这对于华夏民族化学这个学科是有益的。
    “淳瑛,明天少爷教你一种合成物质,其威力非常的恐怖,但你要答应少爷,这个西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只能你独自一人清楚就行了。就算是你弟弟、还有牛鼻子老道袁天罡也不能告诉。如果你能答应,明天少爷就传授给你。”
    不用猜都明白姜松想做什么?绝对是黑色火药,这东西姜松也担心,弄出来狠简单,关键是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流传出去。这东西一旦流传出去危害性非常的大。除非姜松能弄出后世的什么高效炸药出来,那不是一天二天就能搞定的事。
    姜松明白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黑火药出现,是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只是配方上有差别,其火药的威力太小,一般就只能做点烟花爆竹之类的玩艺。西洋国家得到配方后,情况就会完全改变,其运用就会广泛展开。
    现在姜松通过化学的方式,已经搞出来了一些硫酸液,有了这东西就能搞出雷管、引火药之类。只是姜松一直不敢轻易生产出东西,心中还是担心泄露出去引起麻烦事。
    不过这次姜松要从海上远航,所带的士兵不多,为了保障安全,姜松确实想悄无声息的搞几箱手榴弹带走。手榴弹这玩艺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技术要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完全能生产出来。如果是要搞手雷的话,就有问题了,毕竟手雷的壳不容易弄,在技术上有困难。
    作为后世的行种兵中的兵王,如果连这种简单的手榴弹都弄不出来的话,那绝对是白痴级。特种兵的要求挺高的,不仅是掌握作战方式方法,还有和种武器也要熟悉,包括各种炸药也都要精通其性能。所以对于姜松来说弄出手榴弹不是难事,这一点姜松心里明白。
    “啊!”
    “少爷,连我师傅都不能告诉吗?”
    “小妮子,你现在是本少爷的徒弟,那牛鼻子老道早不是你师傅了,当然不能告诉,包括你弟也不能告诉。难道你忘记了,本少爷也是三清教的长老,你敢不听长老的话吗?”
    “好吧!一切听少爷的话,坚决不告诉任何人。”停顿一下后小妮子继续道:“少爷,要是二少爷或少夫人问的话怎么办?”
    “你就说是少爷交待的,要保密,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来问本少爷。”
    “知道了。”
    “去吧!休息去,都快天亮了。”
    次日,姜松到了李淳瑛的工作室,二人小心翼翼的把黑色炸药给配制好,另外还弄出了一点点引火药。千叮万嘱咐的交待小妮子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出问题,特别是禁止有任何火星在地方出现。同时交待罗士信,对这地方进行最严密的守卫,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对李淳瑛的安全也就成了重点保护的对象,这些事不能开玩笑,得严肃认真对待。
    后来又找木匠师傅搞出手榴弹的木手柄,到打铁作坊弄出装火药的铸件。这才返回李淳瑛工作室,交她怎样安装,并试丢了一颗,其爆炸的威力把小妮子震撼得惊世骇俗。
    姜松回来的第三天,牛鼻子老道袁天罡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见到姜松就行了个大礼道:“姜长老,谢谢!”
    “牛鼻子老道,别叫什么长老,你还是叫少爷吧!那个什么长老一叫,感觉本少爷都成了七老八十的白发苍苍的老头了。再说你,你这是唱的那出戏,见面就行礼,不会是捡到什么东西了吧?”
    姜松还真不明白这牛鼻子老道是为什么?牛鼻子可是狡猾得很,要十分小心,否则不会着他的道。这一点上姜松是深有体会。
    “少爷,你谦虚了,你还想隐瞒到什么时候?你这次可是为咱教帮了大忙。”
    汗!这事怎么连牛鼻子老道都知道了,这是古代吗?感觉这信息的传播比后世的现代通讯工具还快速呢?
    “牛鼻子老道,你可不能乱说,本少爷只是向皇帝叙述了事实,至于皇帝怎样做不关少你的事。一切都是皇帝的决定,和本少爷没有任何的关系,这话以后别再乱说。前几天本少爷就受到天台宗的十多名和尚的伏击,你再宣传的话,本少爷不死也得死了。”
    姜松也是郁闷,这黑祸是背定了。如果不是天台宗在皇帝身边有暗探的话,就是皇帝老儿有意让自己让背黑祸。这冤屈比窦娥还冤,还没有地方诉,十足的成了冤大头。
    “少爷,那你的家人的安全怎么办?是否需要人手过来帮忙?”
    姜松看了看牛鼻子老道,心里还是稍稍的有一点点感激,能在这个时候主动伸出援手,这样的人是值得交的。
    “牛鼻子,人手暂时不用。如果是有需要的话,会让人来通知你的。不过你的那些徒子徒孙还是不能松懈,得按原计划行事,只有长期的坚持,获得百姓的爱戴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千万别搞短期行为,那样不能长久。”
    袁天罡现在对姜松真的很好,特别是从姜松这里得到那些数学书后,牛鼻子基本整天都在研究。这种全新的术算方法让牛鼻子很是兴奋,就如同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拼命的吸收。
    “这事肯定听你的,不会乱来的,一切照旧。”
    姜松想了想道:“牛鼻子,既然三清观中的中医水平也不错,要不咱们来兴建一家制药厂,专门生产中药销售。”
    制药行业也是暴利的行业,在后世发达国家的药品生产成本只是零售价格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是五十分之一还要少。这基本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一切都是吵作,把销售价格暴涨,目的就是抢钱,抢百姓手中的血汗钱,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姜老弟,你是说把我们的丹药向外出售?”
    切!你们那什么鸟丹药别拿出来骗百姓,要骗就去骗皇帝、骗有钱的大户人家,骗那些高官贵族、骗有钱人。
    “牛鼻子,你们那丹药就算了,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你那里考虑一下有什么药方,具容易采购到药草,又容易加工,特别是在针对常见病的治疗上有效果的药方整理出来。本少爷这里也有一些药方,咱们二家共同组建一家制药厂。”
    “姜老弟,药厂除了炼制丹药外其他能加工吗?不都是把药方开出后拿回家去自己熬唉!你的制药厂到底想怎样做,贫道听不明白。”
    姜松想了想,貌似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中药的提炼,都是开草药回家熬啊!现成的药只有丹药之类。不过好象外伤用的药膏是有的,那东西应该属于提炼过的中药才对。
    “牛鼻子,那什么外伤用的药膏是怎么弄出来的?”
    “把所有药方上的材料打碎后混合,加上水搅拌均匀后就成了。”
    “啊!”
    汗!这也是药膏啊?太假了点吧!
    姜松想了想,觉得后世的黄连素就非常容易提炼,也是拉肚子最好的药物,这东西就是把黄连挖来后丢到塘里泡就成,最后把水分蒸干,剩下药粉就是黄连素了。这东西简单容易,效果奇好,是最普通的药物。
    随即姜松把黄连的作用及提炼的方法全部告诉袁天罡,告诉他其他药其实也可以这样提纯,那样效果更好,不用大包小包的,只需要一点点就能治好病。
    另外,姜松特意告诉袁天罡,想办法从岭南一带搞大量的三七回来,那东西是治内伤、心血管病最好的药物。三七那东西挺简单的,生撵熟补,不会吃死人。特别是对内伤有奇效。
    袁天罡在姜松的忽悠下,莫明其妙就答应和姜松的家合作兴建制药作坊,姜松家占六成股权,三清观占四成股权,投资按股权计算。药方由各自免费贡献出来,姜松也把脑海中一些药方弄了出来,对于怎样提纯中药材也专门用文字写了出来,随后让郎中来进行研究,搞出可行的办法。
    

第148章 太子请柬
    几天来,姜松都没有时间陪李靖,这个陪同任务交给了罗士信完成。对于罗士信来说有机会和李靖这样的牛人接触是有好处的,对罗士信的成长也有好处,能让罗士信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其眼界更高更宽。
    姜松只能在家呆三天,每四天的早上,姜松抽时间到书院里去给孩子们讲了一堂课后就闪人。时间太仓促,没法继续再呆下去,否则远洋贸易的事就会耽误。
    红拂女在姜松及莹莹等人的挽留下,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毕竟随后李靖也不在家,要前往江南,说不定连过年都无法回来。红拂女肯定不能跟着去江南,那样会有人抓李靖的小辨子。官场上就是如此,原本没有的事,由于其他人的眼红会弄出些事。
    这几天,李靖也亲眼目睹了姜松的工作生活情况,让李靖很惊讶。姜松回家的三天中,基本就没有怎么休息过,白天晚上都在处理具体的事务。
    李靖问罗士信道:“士信兄弟,永年老弟平时在家也是这样忙忙碌碌吗?”
    呵呵!
    “药师兄,松哥就是这样,每天除了早上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外,其他时间大多数都和工匠们呆在一起。最多就是看会书,不过看书的时间很少,有的时候他还要弄自己的书。就是你看见的那些什么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书。这些事一处理,松哥基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李靖当然看过姜松书房里的这三种书,不过貌似李靖无法看懂。只是对数学有点兴趣,那种全新的术算方法对李靖很有吸引力,其他的都毫无兴趣。
    对姜松情况的了解越深,李靖心里的震撼越大。毕竟象姜松这样的岁数很少有这样辛苦的,就是李靖自己这样的岁数也是呆在家里读书,其他的事基本不过问。那里受过象姜松这样的辛劳。
    对李靖来说,最震撼的还是那批护卫,在随后的几天早上,李靖见识过那些护卫不仅是格斗厉害,战阵配合默契,在射箭方面都是好手,虽然达不到姜松那样的水平,其精准度绝对能和隋朝军中最优秀的弓箭手相媲美。
    李靖对于罗士信也同样很感兴趣,岁数虽然不大,李靖清楚罗士信的能力也很强悍,不仅仅是武艺精湛,对于兵法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见解,这是意想不到的事。
    这次返回洛阳城,姜松和李靖都是每配备三匹上好的战马,这样赶路的速度非常的快,仅仅花了二天时间就赶到了洛阳城。不过到达洛阳城后,二人都已经是精疲力竭。特别是李靖,到达后就倒地不起,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姜松也感觉非常的累,好在姜松到达后立刻运功,只是不大一会儿就基本恢复正常。这就是通天神功的精妙绝伦之处,特别是对于恢复体力很有特效。
    姜松、李靖洗澡、吃饭,身体上的疲乏有了明显的缓和,特别酒足饭饱后,体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情况好了许多。
    “少爷,这是昨天收到的请柬。”
    姜松从大丫手中接过来一看,眉头微微一皱。这是太子杨广让人送来的请柬,说什么是太子的诞辰。姜松随手把请柬递给李靖,心中在思考太子杨广请自己的原因。
    李靖接过来一看,也是眉头一皱,微笑道:“老弟,这太子很看重你啊!”
    姜松摇摇头,不相信这是太子会看重自己,姜松和太子杨广没有什么接触,基本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这怎么说是看重呢?未免太扯淡。
    “大哥,小弟和太子不熟,连话都没说过,更没有接触过。反到是这院子原本是太子的,是小弟当时调侃皇帝赏赐的礼物太寒碜,还不如千里眼的价值。皇帝当时已经不好再改口赏赐,就问在场的太子有什么东西,赏赐点给小弟。太子在皇帝的逼迫下才把这院子送给小弟。小弟一直担心太子会因此事而耿耿于怀,会找小弟的麻烦呢?”
    “啊!”
    李靖听后惊呼一声!心中震撼之极,你丫的居然当面嫌弃皇帝赏赐太轻,真是胆大包天!别人得到皇帝的赏赐是三生有幸,都有感激涕零之心,你丫的嫌赏赐轻,还索要重赏,这也太扯淡。皇帝居然也不在意,还顺手让太子出了点血,这都是什么事啊?
    听说过姜松行事胆大妄为,所有听过姜松之名的人,第一印象就是不知天高地厚,行事嚣张、胆大包天,没有不敢说的话,没有不敢做的事。李靖也没有想到姜松敢嫌弃皇帝的赏赐太轻,还当面索要重赏,搞不好会脑袋撤家。
    “老弟,你这胆子太大了,以后不能这样,否则连脑袋什么时候落地都不清楚。”
    姜松微微一笑,心里知道,表面上看自己行事很是嚣张,也很大胆。不过每一次都经过姜松的周密考虑,权衡过轻重,非是盲目的胆大妄为。说白了姜松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目的,都是有针对性,都是早就预谋好的。
    如果不是杨坚当皇帝,换成其他人的话,姜松也不敢这样冒险。毕竟后世对杨坚这个皇帝的评价挺高的,是一名圣贤之君;对于人才的重视也非同一般。特别是在治理国家的发展上,杨坚真的算得上是呕心沥血、勤奋治国。
    别的不说,仅仅杨坚皇帝每天亲自处理公务的时间就比历朝历代诸多皇帝长,作为皇帝身边没有几名妃子,当然不是杨坚身体有问题,不****,不喜欢美人,而是整天都忙于政务,抽不出时间玩女人。
    其他朝代的皇帝开朝会时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上朝,杨坚则是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都要上朝议事。别看这仅仅是一级,却让上朝的人数暴涨数倍。毕竟官位越小,人数越多。这说明什么?说明杨坚不想耽误处理发生的意外事务,更好的即时了解情况。带来的结果当然是皇帝杨坚更忙,更辛苦。
    隋朝的粮食生产贮备达到历朝历代的巅峰,这一切都是由于皇帝杨坚的辛勤工作得到的结果。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能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国家治理到这样的水平,并实现统一,确实不容易,是一代明君所为。
    如果杨坚这名皇帝能多活十年、八年的话,隋朝不一定会走向灭亡,甚至会取得越来越辉煌之成绩。这一点估计很多后世人都持有这样的假设。
    “大哥,有的时候要达到目的,必要的风险是要冒的。况且小弟不是盲目的胆大妄为,都有针对性,这些手段只有目前的皇帝能容忍。如果是换做其他人当皇帝,小弟有一万个胆也不会那样做。”
    姜松心中嘿嘿一笑,如果是李世民当皇帝,应该能容忍这样的事。毕竟李世民是一代圣君,是历朝历代最为明智的皇帝。对魏征那样的犟脾气的人都能容下,还有什么人不能容呢?当然,这一切都是历史的传说,现实中的李世民到底是什么人,只有天晓得。
    李靖听后点点头道:“老弟,正如你所言,在皇帝的治理下,不仅国家实现了统一,也逐渐越向了繁荣昌盛。这一切都和皇帝的治理分不开,和皇帝的开明分不开。特别是在重视人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想想也是,皇帝杨坚手下拥有大把的能人,著名战将有杨素、史万岁、高颎、贺若弼、伍建章、杨林、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张须陀、宇文述等,这些都是能征善战的绝世将领。文臣有苏威、长孙晟、裴蕴等,都是具有真才实学之辈。
    “大哥,你帮小弟分析一下,太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觉得这院子白白的损失了心有不甘,想借此机会捞一把?”
    李靖摇摇头道:“老弟,太子聪明能干,应该不会在意这所院子。这所院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巨大的财富,对于太子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姜松微微一愣!自己对于太子是否是受到历史评价的影响,把杨广想得太坏、太无能。难道历史上的传说是误导?应该不会,如果杨广真是明君的话,隋朝也不会在手中灭亡,这一点是肯定的。
    “大哥,你的意思?”
    李靖呵呵一笑道:“老弟,皇帝器重你,很看好你。那太子当然不会小视你的存在,肯定会留意你的一举一动。如果为兄猜测不出错的话,太子此举应该是向你抛出橄榄球。换一种说法,就是太子想让你站队。”
    汗!这用得着站吗?皇位本来就是杨广的,历史上发生的事早有记载,难道还会飞了不成。
    “大哥,你的意思是太子现在位置也不是很稳,需要更多的人支持,现在太子让小弟表态吧!”
    姜松对于皇宫内的斗争知道的很少,仅仅是从后世的电影电视里见过,宫廷斗争非常的残酷无情,也很惨烈。在宫廷争斗中根本没有什么亲情,更没有什么仁慈,有的都是残酷无情的屠杀。
    “老弟,现在杨广虽然成为了太子,老太子杨勇本身也有大量朝中官员支持。虽然杨勇的强助高颎宰相倒台了,朝中不缺乏支持杨勇的人。皇位没有坐上就不能说万无一失,这是宫廷斗争的残酷性。表面上看杨广最赢家,只要皇帝在世一天,随时会有意外事件发生,谁敢保证太子一定能上位。”
    姜松一愣!
    李靖说的非常的对,那些电影电视里不都这样吗?皇位的争夺不到最后一刻不知胜负。每一次皇位的更换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这是必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皇位的吸引力太大,无人能抗拒,这是人性的本能,是权利的****。
    

第149章 一桶姜山
    姜松不清楚的是,不仅仅是古代的宫廷斗争残酷无情,任何国家、任何朝代的皇位更换都伴随着惨烈的血腥味。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半点不假。
    不过对于太子抛出的橄榄球,姜松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当然得表态站队,历史都早有证明,难道还会选择其他人不成,那除非是脑残或进水了。明知杨广要当皇帝,还不抱其大腿,那不成白痴了。
    “大哥,既然如此,就站队好了,反正都要做出选择,咱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李靖摇摇头道:“老弟,选择也是一门学问,选择是不错,也要讲究策略。现在皇帝毕竟还活着,一旦知道你现在就背着皇帝站在太子那边,你觉得皇帝心里会怎么想?心里会舒服吗?”
    “啊!”
    姜松还是太嫩,对于朝中的斗争明显是门外汉,甚至说是半点不懂,更谈不上什么经验。说白点就是菜鸟,是刚入门的朝中官员,对于朝中的事没有任何的背景和经验可借鉴。
    “大哥,那你说小弟应该怎样办?这些事小弟真的是一窍不通,对于官场的了解、认识基本就是空白。”
    “老弟,要不送重礼,太子能明白你的心思。这样的话皇帝也能理解,毕竟你从太子那里得到一所价值不匪院子,此时回送重礼也算说得过去。”
    送出重礼就意味着选择了站队,这一点世人都明白,谁也不会花大把的钱无聊的丢进火坑里烧。只有白痴才会烧钱,也只有看好太子太才送出重礼。
    送重礼?那不是在割姜松的肉吗?好不容易赢了点钱,如果就这样送出去,姜松心中实在不甘,不愿意送重礼。
    “大哥,真的要送重礼吗?送出去就不会回来了,那是钱啊?”
    李靖听后一阵暴笑,没有想到眼前的兄弟会如此做作。你小子会在意钱财吗?这话打死李靖都不会相信。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李靖知道姜松此人出手大方,根本不把钱看在眼里,看重的是人。
    “老弟,反正你赚钱挺容易的,送出后再想办法赚钱就成了,不要太在意。送钱给太子是多大的面子,别人想送都没有机会,更没有门路,你到好居然吝啬起手中的钱财了。”
    送重礼的事姜松肯定不会干,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象太子这样的人,最不缺的就是钱。如果能不用花钱也能办事多好。
    姜松认真思考起来,脑海中涌现出曾经看过的电视剧,里面貌似有送礼之类的事。突然,一段电视剧情浮现眼前,讲的是清朝时期和砷和刘罗祸二人送皇帝礼物之事,不论是否有那事,现在借鉴一下还是不错的选择。
    姜松嘿嘿一笑道:“大丫,明天让人购买一大桶生姜回来,少爷要送人。”
    “啊!”
    大丫惊呼一声,迷惑不解的看着姜松,小心翼翼的道:“少爷,你真要用生姜做礼物送人吗?”
    “是啊!给太子的礼物。”
    这下连李靖都傻眼了,送生姜给太子做礼物,这太扯淡了。有用生姜做礼物的吗?况且是送给太子的礼物,真敢想。
    “老弟,这不大妥当,那有用生姜做为礼物送人的,这不是骂人吗?这样比不送礼还糟糕,会让太子误认为是兄弟戏弄、讽刺。”
    哈哈哈!
    姜松记得在电视剧里,和砷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是贵重无比的字画、宝石;刘罗祸则送了一桶生姜,最后没有被乾隆皇帝骂,乾隆皇帝反而非常的高兴,后来乾隆皇帝回赠了刘罗祸重礼,把和砷给气的。
    “大哥,你放心!太子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收下小弟的重礼。”
    李靖刚喝到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生姜什么时候成重礼了,太扯了吧!
    “少爷,真的要买生姜吗?”
    “大丫,按少爷说的办,另外再购买一只新木桶,但不要大的,只要是只小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