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松,朕告诉你,大隋朝五品以上官员都必须上朝,你可要记好了,以后不要再误朝时。”
靠!都他妹的什么事?电影电视里的东西也太忽悠人了,五品官员能上朝怎么就要改成四以上官员上朝呢?老子可是真的被电影电视里的内容骗惨了。
其实姜松是多想了,电影电视里并没有说错,历朝历代的朝会都必须是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上朝,只有隋朝是个例外,凡五品官员都能上朝。估计是杨坚这皇帝勤奋,想亲自过问到五品官员。而姜松那里会知道这些事。
“皇帝陛下,臣知道了,以后会遵守上朝时间。”
姜松刚说完,一名不知名的朝中大臣上前奏请道:“陛下,姜松延误朝会是因为不知情也就算了,姜松衣冠不整,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之罪,请皇帝给予严惩不贷。”
第132章 咆哮朝堂
姜松超级郁闷,好不容易混了个官做,第一天上朝就被人弹劾,都他妹的是些什么鸟人。你弹劾什么不好,偏偏弹劾衣冠不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老子这身衣服板板扎扎的,连皱纹都很少。
姜松转身看向那名弹劾自己的大臣,摇摇头讽刺道:“这位大人,你眼睛不好就别乱说话?臣身上的这衣服是今天早上才换的,自问比你身上的衣服干净,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咱俩找人来验证一下。”
“哗啦啦!”
群臣一片暴笑声响起,都用看戏的眼神盯着二人。那名大臣则气得全身轻微的颤抖,脸上赤红一片,象猪肝色,连脖颈都红成一片,嘴巴里想争辩可就是说不出话来。
皇帝也被逗得暴笑出声,随后摇头苦笑道:“姜松,你小子真逗!人家王大人是说你没有穿朝服上朝,谁说你衣服不干净了,你这不是瞎扯吗?”
姜松此时才真的发现自己和群臣不同的地方了,原来是衣服不同,姜松进来后老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皇帝陛下,没有人送朝服给为臣啊?难道是被主管朝服的官员给私吞了?这可是贪污腐化行为,皇帝陛下得好好的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养奸。这种行为实在太恶劣,居然连朝服都敢私吞,那还有什么东西不敢私吞的。”
“哗啦啦!”
群臣昏倒一大片,那些将军们更是肆无忌惮的大声暴笑起来,连那些文职官员平时笑不露齿的规则也忘记了,也都大笑起来。皇帝老儿也坐在宝座上,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姜松见皇帝及群臣笑得欢,也感觉很郁闷,这有什么好笑的,自己觉得半点不好笑,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那名刚才被姜松讥笑的大臣,此时也是大声暴笑,用手捂着胸口笑得气喘吁吁。而眼神中全是讽刺、卑鄙之意。
见群臣都用看二百五的眼神盯着自己,姜松这下真的迷惑不解,这他妹的笑啥?难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吗?姜松用眼睛朝自己身上左看右看,没有发现衣服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真是个二百五!”
“白痴!”
不断有嘀咕的声音传入姜松的耳朵,姜松就是搞不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咋就会惹得群臣狂笑不止呢?
最后还是屈突通实在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把姜松拉到身边道:“老弟,你别说笑话逗人了。”
“老屈,小弟没有说笑,确实是个大问题,你想一下官员连朝服都敢私吞,这胆子不是太大了吗?连朝服这种不值几个钱的东西都要私吞,如果是其他更贵重之物,还会不占为已有吗?象这类的官员就是得好好的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养奸。”
此时皇帝啃声道:“姜松,你这臭小子,谁告诉你朝服是由朝廷发放啊?”
“皇帝陛下,难道这朝服不是国家免费给吗?士兵穿军服,朝臣穿朝服,捕快穿捕快服,这些不都是工作服吗?不由朝廷或国家给,难道让私人掏腰包?”
姜松的想法没有错,后世的各职能部门的服装基本都是这样,就连企业统一制服也都是企业免费发给员工,那有私人花钱购买的,也没有听说过工作服要私人出钱的现象。
这下群臣愣住了,连皇帝都愣住了!
屈突通急忙道:“老弟,你搞错了!朝服是私人花钱到指定的裁缝店量身制作,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制作,只是不能弄错,这品级不同朝服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都是到指定的专店制作,那样不会出差错。”
现在姜松傻眼了!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弄出这样大的笑话,真是糗大了!估计此事会被朝臣笑好一阵,甚至会被传得沸沸扬扬,说不定又是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呢?
“姜松,你小子今后记得要按时上朝,不能再迟到,还必须身着朝服。你小子是缺钱的人吗?还在乎那点碎银子,你不嫌丢人,朕都为你脸红。”
汗!皇帝老儿这是什么话?该花的再多也应该花,不该花的半分钱也不能乱花。这根本就不是有钱的问题,而是合理的问题。
“皇帝陛下,臣尊旨!”
“姜松,废话不用再说了,你把出使西洋、波斯等国的事向大臣们解说一下。”
姜松听后有点蒙,这事还需要说啥,不就是出访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大隋朝谋得更有利的通商协议之类的事。
瞟了瞟群臣,姜松苦笑道:“众位大人,你们都不知道出使其他国家要干什么事吗?礼部没有搞过外交活动?”
姜松的话把群臣都给得罪了,到后来礼部尚书更是脸色气得通红。这都是什么话?皇帝让你说,怎么反到说是群臣不懂呢?
礼部尚书杜大人愤然而起,狠狠的瞪了一眼姜松后道:“姜大人,谁说咱礼部没有搞过外交活动?这些事老臣比你一毛头小子懂得多,老夫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长,那轮得到你来质问群臣。”
姜松更郁闷,既然知道还让老子说啥?
“那个……那个什么大人,既然你懂,走的桥比微臣走的路都长,那么你解释一下,国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小子,听好了!就是为了让周边国家知道咱皇帝的皇恩浩荡,让其知道咱大隋朝的强大,知道咱大隋朝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皇帝是圣贤之君。”
那名礼部尚书大人说完后,还洋洋得意,一付自傲的神态,姜松差点暴骂出口。这他妹的都说些什么屁话,还感觉良好。难怪大隋朝这么多年来外交如此之差,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原来是这名倒儒在主持。
姜松用眼神看了一眼群臣,见一些文职官员确实是很赞同礼部尚书大人的话,都觉得说得很正确。而一些官员则二耳不闻窗上事,象是在看戏,一付稳坐壁上观的样子。
“众位大臣,你们都是前辈高人,难道你们都是这种意见和观点吗?难道真的就没有任何不同的看法?”
姜松带着明显讽刺之言的话一出口,所有群臣都稍稍一愣!特别是那些还自认为非常正确的官员更是惊讶,那种表情傻子都知道是在问姜松你有不同的看法吗?当然,也有一些大臣的耳朵竖了起来。
姜松见没人说话,呵呵一笑道:“如果都同意那位什么大人所说的屁话,大隋朝真的就悲哀了!也难怪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其他小国或属国每年来朝觐咱们皇帝陛下时会送出那么多、那么重的礼物,其他小国或属国送一两银子的礼物,你们这群酸儒、腐儒就唆使咱们皇帝回送上百倍、上千倍甚至是上万倍的回礼,国家的财富就是这样被你们这群所谓的狗屁酸儒、腐儒给掏空、掏穷。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地地道道的卖国求荣,是国家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是汉奸!卖国贼!奸细!”
一通酣畅淋漓的大骂,把在场的所有官员骂傻了,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姜松,没有任何一人敢说话,就连刚才的那名什么狗屁的尚书大人也紧闭嘴巴。群臣心里虽然觉得姜松所说不对,可在那么多的罪名下,没人敢出声反驳。
姜松这样做也是经过考虑的,毕竟皇帝老儿要支持自己的全新远洋贸易观点,要行使全新的外交政策,也不想再年年当冤大头,不断的给那些所谓的属国送重礼。因为皇帝在姜松的观点影响下觉得对,国家确实承担不起那种回送重礼的冤枉钱,这已经成了隋朝的严重负担。
皇帝不想做恶人,让姜松来做,让姜松来说服群臣,让群臣改变观点。姜松要出使西洋、波斯等国,恰好是个机会,是个突然口。皇帝想以此来改变朝廷一惯的对外政策,但话必须从姜松的嘴巴里出来。
既然是皇帝手中的枪,不想当也得当,话已经说开了,那就继续呗!继续对群臣炮轰,这是目前姜松必须做的,只有把群臣骂醒了,说服了,那才能得到皇帝在大力支持。
姜松双眼精光四射,泛出一股强烈的阴寒杀戮之气,一时整个朝堂如同是一座冰宫。让人感觉冷到了灵魂之处,一些大臣开始发抖,一些脸色苍白,只有那些将军或将军出身的大臣毫无影响。
“皇帝陛下的面子、朝廷的面子、国家的面子不是靠你们这群酸儒、腐儒嘴巴里胡吹出来的,更不是用钱能买回来的,你们送再多的钱财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咱皇帝陛下的面子、朝廷的面子、国家的面子是靠将士手中的刀枪杀出来的!是靠将士手中的强弓射出来的!是将士用生命换回来的!”
姜松歇斯底里的大声叫喊,如同一只发了狂的猛虎,对着群臣一阵大骂,把群臣特别是那些酸儒、腐儒骂得狗血淋头,高傲的脑袋彻底低下,原本傲慢的神色消失不见,都象是只哈巴狗一样夹紧尾巴默不作声。
将军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外面站岗的士兵露出兴奋之神色。这些话说到了将士们的心坎上,这些话是将军们敢想而不敢言的心里话。这下被姜松叫出来,那心里的激动劲难以控制。
在朝堂上,将军们一直受到文职官员的压制,一直受到文职官员的讥笑。文职官员说将军们都是大老粗,都是鲁莽之辈,不懂礼数,不会治理国家,只会舞枪弄棒。
第133章 钱买不回面子
群臣全蒙了,都有点飘飘然的感觉,都觉得脑子里象是突然间没有了思维、意识。当然,那些重臣心中明晰得很,都知道是皇帝老儿让姜松这样做的,否则给姜松一万个胆都不敢。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那就先当听听好了,反正针对的是礼部,礼部当出气筒吧!
姜松接着道:“知道什么是真理吗?”停顿一下,再次接着道:“在大隋朝将士弓箭射程之内,咱皇帝的话就是真理!在大隋朝将士战马所到之处,那片土地就是咱皇帝的疆土!国家的强盛、民族复兴不是靠你们这些酸儒、腐儒吹出来的。是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靠将士手中的马刀砍出来的!靠百姓辛勤劳动耕作出来的!靠大量优秀工匠创造得来的!靠大量廉洁自律的官员治理出来的!”
说完后,姜松悄悄瞟了一眼高高坐在宝座上的皇帝老儿,见老头还是老样子,神情自若,没有丝毫表情显露出来,一副咱也是听众的装逼相。
姜松眼神再次扫了一下朝堂中的群臣,用玩味、讽刺的口气道:“诸位大人,你们知道那些拿到重重回礼的属国是怎样说的吗?”
一名年纪青青的官员大着胆子回答道:“当然是感谢皇帝陛下的皇恩浩荡,难道还会骂咱们不成?”
哈哈哈!
姜松肆无忌惮的狂笑起来,用鄙视的眼神看着那名官员道:“这位什么大人,你猜得真不错,那些拿了重礼的属国使臣说咱皇帝手下全是一群白痴!一群只会做亏本买卖的傻子!一群只会拿国家财富当儿戏的笨蛋!一群只会用钱买面子的二百五!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酸儒、腐儒!”
这下全傻了!连皇帝老儿的脸色也开始难看起来。其实大家都明白,那骂人的话肯定不仅仅是讽刺群臣,也绝对包括皇帝在内,只要不是真傻子都能想象出来。
“诸位大人,你们以为用钱为咱皇帝陛下买得了面子,为朝廷买得了面子,为你们自己买得了面子,为天下百姓买得了面子,这样的事很划算吗?这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只是卑职要问一句,面子重要还是钱财重要?为了你们的面子把国家的财富白白送人,为了你们的面子把天下百姓辛苦劳动而来的钱白白送人,为了你们的面子把皇帝手里的钱花光,国库掏空。你们的面子真他妹的值钱啊!你们怎么不拿自家的钱出来买面子?为什么要拿国库的钱、皇帝的钱来买面子,因为这些钱不是你们自己的钱,所以你们无所谓,是这个道理吧?”
皇帝突然间心里那个爽,姜松小子的话说到心坎上了。这钱是国库的,是朕自己的,这些官员当然不会在乎花多少钱?真要是让他们拿自己家的钱会干吗?答案不用想是否定的。皇帝老儿这么多年仅仅花在这个回礼上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心里也不想送,传统的习俗,官员的说服,迫不得已只好捏着鼻子充好汉。
“诸位大人,怎么都不说话?既然你们不说,那卑职再告诉你们,国与国之间没有道义,只有利益。建立外交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什么狗屁的面子,那是虚的,不值钱!”姜松调整了一下嗓子,继续道:“你们知道什么是强权外交吗?知道弱国无外交吗?国家强大,兵强马壮想怎么样都行,一切都是用实力说话,什么狗屁的仁义道德去他妹的鬼去吧!”
皇帝老儿心里乐翻天,脸上还装逼一样的表示非常的生气道:“姜松,你小子鬼哭狼嚎什么?朕让你来是说这次出使西洋、波斯等国的事务,你都瞎扯到什么地方了?”
卑鄙!无耻!皇帝太装逼,这不是您要的效果吗?
心里是这样想,嘴巴上姜松可不敢有半点怨言,还要微笑着回答道:“皇帝陛下,微臣这次出使波斯、西洋等国,目的就是要和一些相关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为咱大隋朝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特别是在商品贸易方面签订一些有利于咱隋朝的合约。同时也是为了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最终把波斯、西洋诸国的金币都赚回来。”
一听姜松要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朝堂内的官员眼睛都泛出绿光,这是千古流芳的美差,想想汉朝时期的张骞闯出一条陆上丝绸之路,其名万古传扬,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
就连那些将军的眼睛里都炽热起来,都在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姜松,希望姜松能点到自己的名字,也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姜松嘿嘿一声阴阴的暗笑,现在不反对了吧!都他妹的全是伪君子,只考虑自己的名声,没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这样的人去做什么?去了也只会是扯淡,拖后腿。
宰相杨素道:“姜大人,听皇帝陛下说你的随行人员只需要1000名士兵护送到波斯、西洋等诸国,仅仅是1000士兵,三条战船是不是太少了点?这么一点兵力有损咱们隋朝的国威。再说海上航行非常的危险,随时都会碰上海盗偷袭。”
姜松点点头,杨素的话是正确的,担心也是必要的,这才是宰相应该说的话,考虑的问题。姜松对杨素兴起一丝丝的好感,虽然知道这老兄活不了多久就要挂,也有点可惜。
“杨大人,卑职的目的是赚钱,不是去当散财童子,而是准备把波斯、西洋诸国的金币都赚回来。如果所带士兵过多的话,不利益贸易的开展。至于安全吗?如果有1000名精锐之兵的话,应该能保障航行中的安全。只是那1000名士兵必须要经卑职亲自挑选才行,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要,在这一点上需要诸位大臣多给支持。”
杨素呵呵一笑,自豪的道:“姜大人,这个你放心!咱大隋朝有十多万水军士兵,难道还挑选不出1000名让你满意的出来。既然是出使诸国,其所带士兵也应该能显示出咱大隋士兵的强悍劲出来,让那些国家的人看一下咱大隋朝的精兵强将。”
姜松点点头道:“诸位大人,还有一点就是在卑职采购物品时,需要得到相关地方官员的配合,有些物品是朝廷严控,得朝廷行文才行。当然,有一点诸位大人放心,所采购有物品都不会压价收购,都会按市场行情收购。另外出海时,所有物品都会上交完税收,这些规矩卑职是会遵守的。”
杨素疑惑不解的道:“姜大人,你不就是要采购100万贯的物品吗?听说仅仅是茶叶、陶瓷、丝绸三种产品。仅仅是100万贯的物品很容易采购好,没有必须大张旗鼓的进行。”
汗!仅仅是100万贯物品的话,姜松何别求你们这些人,随便都能搞定。其实上这次远洋贸易所需要的物品估计会达近千万贯的数额,这么大的数量没你们的支持怎么办?
“杨大人,诸位大人,皇帝陛下让卑职所带的物品是只有100万贯,随行的商家估计最少有数十家之多,如果加起来的话,其所采购的物品会达到近千万贯的数额,这当然需要诸位大人的支持。”
群臣听后一愣!连皇帝老儿都愣住了!这事姜松确实没种一皇帝说过,只是姜松的计划而已。
“姜松,你小子没向朕说过要带商家随行啊!”
“皇帝陛下,臣这次不仅仅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那么简单,还要帮皇帝赚回来大把的金币。既然去一趟不容易,那么让臣带领一些商家随行,去把那些国家的金币多赚些回来是应该的,只要把波斯、西洋诸国的金币赚回大隋朝境内,其财富永远都留在隋朝,这些金币就要消费,就要投资,那样一来国家税收不是又增加了吗?”
姜松的话一出口,朝堂上的群臣特别是那些有强大实力的大家族的官员眼睛马上兴奋起来。对于远洋贸易很赚钱这事,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只是风险太大,一般都不敢轻易涉及,毕竟海上船毁人亡的事时常有发生。
皇帝老儿心里虽然有一点点的不高兴,想把所有的金币都占有,皇帝那敢拿出更多的钱来运作此事,也担心会打水漂。现群臣眼睛中冒绿光,就知道这波臣子心中在想什么了?
群臣七嘴八舌的认真议论,大多数都坚决支持姜松的计划,也纷纷表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全力给予大力支持。甚至还谈到了征招一些官员的事宜等。
一名官员上前奏道:“陛下,臣愿意参加前往波斯、西洋诸国出使的使团,请陛下恩准!”
姜松一听就火起,都他妹的什么人?有好处就猛钻,无利就闪人,这样的人要来做什么?
“皇帝陛下,卑职此次前往波斯、西洋诸国风险极大,有七成的会船毁人亡,只有三成活命的机会。再说了,海上航行不是什么人都能挺得住的,海上****极大,如果身体达不到要求的话,不能随行,请陛下恩准!”
皇帝见姜松出面强烈反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次的航行确实危险。对于海上航行的情况皇帝也向相关的人了解过,知道姜松没有说假话,是真实的情况。如果搞些身体弱的去确实只是累赘。
“关于出使西洋、波斯诸国的事宜朕都交给姜松负责,具体随行人员也是由姜松自己定夺,朕不会出面干涉,你们想去的都去找姜松协商解决。”
第134章 苏氏美人
姜松听了皇帝老儿的话,差点高兴得跑上去亲皇帝一口。也是今天姜松听到的最动听的话,最兴奋的话。有了皇帝老儿的这句话,以后的事就好办了。
“多谢皇帝陛下信任,卑职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一定把差事只好,为陛下赚回大把的金币,让陛下放一万个宽心。”
“既然诸位爱卿都表示支持,那以后的事就由姜松和诸位爱卿直接协调各项事宜,相关的手续、文书等要即时办理,不得以各种理由拖阻。”
眼看就要散朝会了,姜松马上道:“皇帝陛下,卑职还有几句话要和诸位大人说一下,望陛下允许?”
“说吧!”
“诸位大人,凡是你们的家族要参与或开展远洋贸易的请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卑职这里报名,相关事宜会交待前来的人。卑职只是想告诉你们一声,这次远洋贸易规模很大,也会有数十倍的回报,请诸位大人认真考虑。”
嘿嘿!
姜松一阵阴笑,把朝中的大臣都紧紧的联合起来,把利益捆绑在一起,以后有事就好办了。在姜松的心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利益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原本还有点犹豫不决的群臣,当听到有数十倍的回报的时候,眼睛都绿了。心中下了决定,要回家派人赶紧去协调相关事宜,这可是赚钱的机会。
皇帝老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对姜松的手段深感惊讶。这小子才多大,考虑问题很长远,手段也高明。明明刚刚还对姜松恨之入骨的群臣,现在都变脸了,都对姜松报以微笑,这就是人性,在利益面前又有几人能抵挡得住呢?
朝会一散,皇帝老儿才一离开朝堂,一波大臣就纷纷过来和姜松打招呼,姜松基本上大部分不认识,虽然有些见过面,可名字就无法得知。姜松认识的只有那几名将军,毕竟在屈突通的兵营里正式介绍过。如果说是熟悉只有屈突通和苏威老爷子二人。
当然,也有一些文人也就是酸儒、腐儒一类的文官自视清高,根本不把姜松看在眼里,感觉姜松和他们有杀父之仇似的,对姜松是横眉怒目。姜松也懒得理会,毕竟是得罪过的人。
好不容易摆脱纠缠的大臣们,跑回福满楼那里的办公室,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这应负人的事真累,比和人交战一翻还疲惫不堪,这种疲惫是心灵上,不是身体上的疲惫。
李靖见姜松一进来就是端起茶杯猛灌,感觉有点不对劲,平时姜松饮茶时很是优雅,今天怎么也牛饮起来了,象是多少天没有喝过水似的。
“老弟,怎么了?”
“大哥,有人来找的话,就说不在。我对那些大臣头疼死了,那个话一说就没完,还都是废话、屁话,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听。咱们手上有办不完的事,这些大臣则闲得蛋痛。”
哈哈哈!
爆笑后的李靖道:“老弟,你现在是朝朝官员,要慢慢适应这样的场景。现在你还是名不大不小的官,如果有一天你是朝中重臣的话,苦日子还在后面呢?”
汗!看来这当官也是累,不是身体上的累,就是心灵上的累。是一种让人感觉很烦的那种累。姜松心中在想,看来还是不适合当官,是劳苦的命。
“大哥,你晚上回家准备一下,明天咱们就到大兴城一趟,把杜如晦给找到,让其尽快就位,咱们人手确实紧了点。对了,嫂子也一起走吧!让嫂子到去见见你弟妹,她们二人应该会成为闺密。到时候我们远航时嫂子也有个伴。”
黄舍一听,怎么不带上自己呢?急忙道:“姜老弟,你得带上奴家啊!”
“黄公公,这次不带你是因为咱们时间太紧,你得在这几天时间内把所有需要的手续、文书、官衔之类的东西办理好;另外这几天还会有一些家族前来找咱们寻问远洋贸易之事,这些都要你暂时坐阵处理。我回大兴城只是和家人打声招呼,几天就返回来了,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先到山东,再到江南带。”
“哦!是这样,那这些具体的事你放心,我会去各相关部门尽快办好,等你一回来咱们就走。”
汗!这小太监是在宫里呆久了,看样子是憋得难受,想尽快到外面游逛去。不过宫里的公公外出,到地方上挺吃香的,那些地方官都很是巴结,希望太监能在适当的时候在皇帝面前帮美言几句,这种事正常。再说了,后世的电影电视里不都这样吗?
“现在咱们三人分别书写召开远洋贸易的通知,这几天黄公公就在洛阳城中张贴,大兴城中的我到后会亲自张贴。另外再在酒店门口张贴一张招办事的启示,咱们暂时先招五名工作人员,男女不限,不过必须是身体健壮,懂术算之人,会做帐的优先考虑,待遇从优。”
“啊!”
“不会吧?”
李靖、黄舍人二嘴巴大张着盯住姜松看,一付不可思忖的神情。把姜松看得莫明其妙,感觉没有说错话吗?是啥意思。
“永年,你要招女的来?”
姜松听后挺郁闷的,李靖怎么这样问呢?有什么不对吗?
“大哥、黄公公,难道什么地方不妥当吗?女孩为什么不能招?女孩做事非常的细心,一些工作由她们来做比男的强。譬如在做帐方面、接人待物方面、产品验收方面等由女孩做的话很少出错。”
黄公公摇摇头苦笑道:“姜老弟,反正你是主管,你定吧!”
姜松头昏,不就是准备招收几名女孩子吗?象是多大的事一样。不过姜松也能理解,虽然现在女人的地位比宋朝时期好很多,其地位还是挺低的,招收女人工作之事,估计在隋朝只有姜松这样干。
却说姜松在福满楼酒店门口贴了一张招工启示,上面有男女不限,达到要求均可招聘的告示后,立刻在洛阳城中引起轰动,酒店门口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都在纷纷议论。有破口大骂的,也有讥笑的,很少有人赞同。而福满楼酒店的知名声更是一下子响彻云霄,远洋贸易的事宜也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晚饭后,姜松还有一件事必须办理,那就是到苏威老爷子家去拜访,毕竟姜松能见到皇帝是苏威推荐,这份恩情怎么说都是欠下了,得想办法还恩。这也是姜松的为人准则,有恩必报,有仇必还,恩怨分明。
到了苏威老爷子家的大门前,敲开后等候通报,这次没让姜松走小门进府,是开中门进府,而且是苏威老爷子亲自出门来迎接,搞得姜松都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不自在。这就是身份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
“见过苏大人!”姜松老远就行礼。
“别!别!你小子不骂娘就谢天谢地了,老夫可承受不了你的礼。你现在是皇帝眼中的红人,在朝堂上都敢破口大骂群臣,老夫敢受你的大礼吗?”
死老头,装什么装?你会猜不出真实情况才怪呢?
苏威老爷子嘴上是这样说,其实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苏威可是姜松主动拜访的第一人,这面子是真的给足了。现在的姜松是香饽饽,有好多人都愿意交往,都愿意拉拢。天知道这小子和皇帝说了些什么?怎么皇帝会突然间对姜松重用且很信任,这么大的岁数就给了个正五品的官,这真的不多见。
“老爷子,你就别损人了,那不是被逼无奈,您老以为本少爷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专门找那些酸儒、腐儒的麻烦。况且,本少爷没有骂过您老吧!”
说完后姜松把几坛‘英雄醉’、几匹上好的丝绸递给老爷子。苏威老爷子毫不客气的收下,顺手交给身后的家丁,这才调侃道:“你小子现在是有钱人,几天前才赢了数十万贯钱,收你点东西是理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