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屈,这事不忙,还有大把的时间,随后再去也不迟,反正皇帝还未到。”
“老弟,正是乘皇帝未到时和大家见个面,等皇帝来后还怎么介绍啊?”
“哦!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请!”
姜松边走着走着,突然问道:“老屈,你欠兄弟的黄金什么时候还啊?”这事姜松差点都忘记了,如果不是见到屈突通的话,很难想起来。
“老弟,你说老哥欠你黄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半点印象都没有?”
姜松用玩味的眼神看着屈突通,心里暗骂你就装逼吧!看你能装到什么程度,想赖帐门都没有。那钱可是有太多的人见证,能赖吗?
“老屈,十两黄金一个问题,那天应该解说了二、三十个问题吧!这都是小钱,也就三百两黄金。你也知道兄弟是穷困潦倒,现连饭钱都没了。好不容易有那么一个机会赚到点钱,真的不容易,是辛苦钱、血汗钱、救命钱。”
屈突通听后更是哭笑不得,太会装逼了。居然厚颜无耻的说成是血汗钱、救命钱,那天谁见你小子流过半滴汗水,更不用说流血了。再说了,那钱是皇帝欠你,老夫就是个托,是传话筒,是帮皇帝传话而已,你要钱也应该找皇帝,纠缠上老夫了?
“老弟,你看那天你也没有什么辛苦,就是动了下嘴皮子,钱就算了吧?”
哼!算了?有那么容易吗?
“老屈,你就不懂了,兄弟为了你解说那些问题,可是死了好多脑细胞。这动用智力也是件非常辛苦之事。那天要不是老屈你出言问的话,老弟是不见钱不解说的,这叫做一手钱一口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想耍赖,门都没有。本少爷就缠住你这老货,谁让你当出头鸟?既然愿意当出头鸟,那就要负责交钱。欠债还钱那是天经地义之事。
“老弟,你看,那……那……那些问题其实都是皇帝让老哥代问的,老哥一个大老粗,那会关心什么天文地理的大学问。至于那钱吗?只有等皇帝赏赐了。要不你向皇帝讨也成。”
靠!让姜松向皇帝老儿讨钱,那不是找死?这种事谁敢干,除非不想要头上的脑袋,闲活得太长久了。
“老屈,话不能这样说,那天的问题都是你问的,怎么能让老弟向皇帝讨呢?这不符合规矩。既然你是按皇帝的旨意问,向皇帝讨钱也是你后,这和兄弟没有什么关系。兄弟只记住一人,就老屈你欠弟兄三百两黄金。至于你怎样弄到手,那是老屈你的事。”
屈突通也是一脸苦瓜相,那黄金敢向皇帝讨吗?答案是否定的。
“老弟,你看要不等到皇帝把钱交给老夫时,再把欠你的钱还给你。”
“老屈,你真以为皇帝会给你那份钱吗?”
屈突通当然明白,那钱皇帝肯定不会给。搞不好最后是自己成了冤大头,自己掏腰包还钱。
屈突通一脸郁闷的苦笑道:“老弟,你看能否少算几个问题?这十两黄金一个问题太贵了,有的问题你只是一句话就解释完了。”
“老屈,你这是什么意思?那些问题又不是你一人独自听,既然当时有那么多的人在场听,那么费用也应该大家平均承担。难道你家钱多了生锈、没有地方使,要急着处理掉。”
屈突通听后一愣!
“老弟,你的意思是说向那天在场的群臣要钱?这妥当吗?”
“老屈,这你就太实在了。只要你向群臣讨要,那皇帝肯定就会得到消息,皇帝知道后肯定不会让你掏腰包,你应该清楚。这叫曲线救国,最终钱还是皇帝掏。只是你不敢直接向皇帝讨,只能变向的提醒一下皇帝,这债是您欠下的,不是俺欠钱。”
“哦!”
“老弟,真是高招。谢了!”
第115章 牛人找茬
嘿嘿!高招?
老屈你就等着皇帝老儿训斥,群臣调侃吧!那些人的钱会好讨才怪事,除非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或群臣突然间脑袋集体进水,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
“老屈,你看兄弟对你好吧?连这种有智慧的主意都免费帮你出,天底下你算是第一个,其他没人享受过,你得抽时间请兄弟好好的嗟一顿。当然,让你请嗟一顿,那是给你面子,谁让咱俩关系铁呢?”
屈突通听后直接哑口无言,这都是啥人?现在的屈突通是真的好后悔,真不该一时有购买小子宝马的心思。此时是后悔莫及,想甩都无法,象牛皮糖一样粘着,每次见到这小子就没有好事,象传说中的灾星申公豹一样。
姜松厚颜无耻的话让屈突通无言以对,碰上这样的无赖有啥办法。便宜占尽还嘴巴上不吃半点亏。
“姜老弟,请你嗟一顿没有问题,这种小事随时都行。”屈突通算是捏着鼻子说假话,心里在暗骂卑鄙、无耻,嘴上又不能明说。
“老屈,你觉得请吃顿饭亏了吧?”停顿一入,用手拍了拍屈突通的臂膀,这才呵呵一笑道:“放心!不会让你白请的,到时候送一件欧阳前辈亲自打造的宝刀如何?这下大赚了吧?”
欧阳金自从帮姜松打理铁匠作坊后,名声大振,所打造出来的刀枪更是响彻云霄。只要是好武之人都清楚,拥有一柄欧阳前辈打造的刀枪,那绝对是爽死人的兵器。真正欧阳金亲自打造的可就太少,一般人根本弄不到。
“真的?”
“老屈,看你急的,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柄刀吗?”说完后把腰上悬挂着的一柄马刀解下来,顺手说递给屈突通,脸上没有任何一丝丝的犹豫。
姜松用的刀、枪当然都是欧阳大叔亲自打造,都选择最好的钢材打造而成,比一般市面上出售的不知好多少个档次。
呵呵!
姜松心里明白,宝刀送英雄的道理。虽然表面不断的调侃屈突通,实际上在内心中姜松还是有巴结的心理,屈突通毕竟是惰朝的知名大将,还是唐初的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其能力不用说,连傻子都明白。
巴结这样的牛人对姜松来说只有好事,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生存空间。退一步说就算是隋朝灭亡了,唐朝建立,有屈突通这样的牛人做朋友,谁愿意无故找麻烦呢?
屈突通双手恭敬的接过过马刀,慎重地抽出来,一股寒气暴射而出。乌黑的刀身在阳光下散发出剌眼的光芒。这把马刀和此时的横刀稍有不同,其形状是结合后世的一些现代元素,让刀刃具有一定的弧度,在砍杀时更省力、更锋利。
屈突通看着手中的马刀激动万分,看了看姜松,心里真不知说什么好?对于一名武将来说,拥有一柄好刀那就如同拥有一名绝世美人,其价值是无法估算的。
“姜老弟,这刀真的送给老夫?”
姜松早就把屈突通那激动神情看在眼里,此时就算姜松反悔估计屈突通也不同意,绝对会强占。当然,有了这柄马刀做为联系,以后二人间的关系肯定会上升到一个高度,这一点姜松心里明白。对于姜松来说用一把刀就换来了一名牛人的友谊,这生意太划算。
“老屈,不就是把破刀吗?看你激动的,那眼神比看美人还炽热。刀当然是送给你了,只要你不嫌弃就好。”
屈突通有点意外,自接触姜松以来,其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贪得无厌的性格。怎么会突然大方起来?细想后也知道,姜松所表现出来的贪得无厌并非无理索取,基本都是应该所得。换一句话说,就在于取之有道。
“老弟,谢谢!今后有什么事尽管找老哥。”
姜松嘿嘿一笑,屈突通真是实在人,也是名非常直爽之人。只要认准就不会轻易变更,一生一世都会是朋友。这样的人在后世太少,在这古代貌似还很多,特别是在军中更是如此。
在姜松的脑海中有一则屈突通的信息,当时潼关主将屈突通,在李渊大军攻破长安城后,家眷被俘虏,其子到潼关来劝屈突通投降,被屈突通破口大骂。后来大势已去,屈突通无力改变局势,也没有向李渊投诚。直到最后走投无路,加上李渊对其家人的细心关照,最后感动之下屈突通才投诚。
进到中军大帐中。姜松抬头瞟一瞟,基本都是没有见过面的,只有少数的几名将军貌似在朝会上的时候看到过,具体叫什么名字就不得而知。当然,姜松心里明白,能进入中军大帐中的人,没有一名是弱者,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高官就是有其强大的家族背景,这一点不用想都清楚。
姜松微笑着向大家抱了抱拳道:“大家好!本人叫姜松,能在这里认识诸位大人、贵人、牛人真的感到非常的荣幸!”
“啊!这就是姜松?”
“这小子就是姜松?”
“这就那胆大包天的姜松?”
“这就是辱骂群臣的姜松?”
“不就是一名小屁孩,搞错没有?”
姜松才一报名字,人群中马上纷纷议论起来,声音虽然小,还是能听到。其中一人居然还讥笑着把‘升官发财请入内,贪赃枉法速离开’的对联给念了出来。搞得姜松真有点左右为难,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老脸羞得赤红,成了猪肝色。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在看姜松的笑话,脸上涌现出讥讽的神色。这些人虽然没见过面,姜松的所作所为还是听说过,对姜松基本没有任何好感,甚至是讨厌。
正在姜松很尴尬的时候,屈突通拉着姜松的手走到一群将军身边介绍道:“姜老弟,这位是薛世雄老将军。”
薛世雄的名字姜松知道,这老头有二个儿子薛万彻、薛万均都非常牛叉,特别是那薛万彻更是声名显赫,成为唐初期的顶级战将。薛世雄老头也是隋朝知名大将,为大隋朝的统一立下显赫战功,特别是在对西域作战时,更是名扬天下。
“这位是左天成,左将军。”
姜松心中微微一愣!这名字怎么会有点熟悉的感觉?只是片刻后姜松就想起来了,这左天成也是隋朝名将,在隋唐英雄榜上貌似挺有名的,连程咬金都打不过,其勇武绝对的生猛。后来好象是程咬金把小舅子裴元庆请出山才灭了左天成。
“这位是来护儿将军。”
靠!隋唐四猛将之一,号称铁枪大将,在隋唐英雄榜上更是赫赫有名,也是皇帝喜爱的猛攻将之一。后来成为杨广的死党,对杨广忠心耿耿。勇武就不用说了,那绝对是牛叉人物。
“这位是魏文通将军。这位是新文礼将军……”
听到后来姜松直接蒙了,只是机械的点头行礼。这些都是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在英雄榜上都占有绝对高的位置,也都是后世家喻户晓的大腕、名角。突然一下子全都站在面前,让姜松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感觉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虚幻中一样。
这些隋唐英雄榜上的牛人,如果对战的话,姜松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毕竟没有比较过,姜松有一种感觉,这些人随便一人都能轻易秒杀自己。虽然姜松感觉自己的能力挺不错的,要遇上那些英雄榜上的牛叉人物,半点信心没有。姜松相信一点,那就是盛名之下那会有弱者。
还有一些将军姜松连名字都未记住,脑海中也没有信息。但姜松相信,这些未听过名字的不一定就是弱者,也绝对有强者存在,甚至在小兵中间也会隐藏有牛人,这是肯定的。
过了好一阵,姜松还感觉云中雾中似的,连身边的人说些什么话都不知道,这些牛人的出现对于姜松来说,实在是太震撼,比八级地震还强烈。这是一种从心灵上的震惊,毕竟这些人都是后世人中熟悉的大腕、牛人,其事迹更是流传千古。
不知何时,魏文通用鄙视的眼神看着姜松讥笑道:“小子,你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向屈突将军挑战?还弄出那么大的动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魏文通的话让姜松觉得非常的刺耳,特别是魏文通那鄙视的眼神,讥笑的嘴脸更是让姜松很不舒服。不就是隋唐英雄榜上的牛人吗?有必要一见面就这样损人的,老子可没有惹你。
姜松用玩味的眼神轻轻的瞟一了眼魏文通,这才淡淡的道:“魏将军,好象这不关你什么事?这是本少爷和屈突通将军之间的事,用不着你在这里指手画脚,更轮不到你来教训本少爷!”
姜松明白魏文通非常的强悍,是靠山王杨林最看好的三战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死也要反击。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面子问题,更是姜松今后在朝中是否能立足的大问题。如果此时退缩的话,那姜松在大隋朝士兵心中就会成笑话、成为胆小鬼。
姜松的话声音不大,却如同是一枚炸弹丢在人群中爆炸一样,其震撼力非常的强大。原本还有小声低语的人也立刻闭嘴,都用不可思忖的眼神盯着姜松看。
魏文通什么人?牛人!
大隋朝军中的强者,其勇名更是声名显赫,所经历过的战役数之不尽。现在突然被姜松这名纨绔子弟肆无忌惮的直接顶嘴,面子可就丢大了。
魏文通做梦都想不到眼前的屁孩子居然敢顶嘴,甚至用那种玩味的眼神讥笑。这一下子也蒙了,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就那样傻傻的干站着盯住姜松看。
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的魏文通用手指着姜松叫嚷道:“你……你……你居然敢这样跟老夫说话,还质问老夫,真是……”
屈突通一看心里可是着急,这下麻烦来了。赶紧上前相劝,生怕二人在这里继续再争吵下去,那可就全完蛋了。
姜松根本不给魏文通面子,再次反击道:“你什么你?别以为多活了几年,就能仗势欺人、倚老卖老,说不定是白白在浪费粮食呢?”
“啊!”
“哇塞!牛!”
“啊!”
姜松的话才一出口,各种惊叹声在人群中响起。这下算是真正见识过姜松的胆大妄为了。连魏文通将军都敢面对面的直接讽刺、辱骂,根本不留半点情面。
第116章 三场二胜制
姜松心里也是郁闷,原本是不想惹是生非,麻烦事却缠绕不放。姜松不愿意多惹事,不代表姜松就会怕事。你魏文通是牛人,也是名人、大腕,既然你主动找上来,姜松当然只能迎面而上,从来未想过做缩头乌龟。
记得后世的一部电视剧《亮剑》中有那么一句,说一名剑客那怕是遇到比自己高很多的强者,必须亮出自己的宝剑,明知亮剑后的下场必败或必死,也必须亮剑。这是一名剑客应该有的气质,是男人必须拥有的胆识和勇气,更是一名武者所应具备的豪气和精神。
此时的姜松就是这样,明知道魏文通非常的强大,依然强势反击。就算结果会被碾死也无所谓,但气势和胆色绝对不能弱,甚至是还要更强。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魏文通确实是多管闲事。至于姜松和屈突通之间的事真的不关魏文通屁事,魏文通这一行为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嫌疑。只是魏文通名气太大,是牛人、名人,有极大的影响力。才让人们忽略了事情的因果关系及对和错。
姜松的强势反击大大出乎意料,让魏文通意想不到,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脑袋有点昏,还没有完全适应眼前情况。再次被姜松几句劈头盖脸的大骂,脑海中立刻一片空白,如同档机,思维停止活动,这下更蒙了。
不管怎么昏,魏文通是气得全身颤抖,胸口出憋着一口恶气无法释放,想要发泄出来,口中就是说不出话,整个人都被憋得满脸赤红,赤红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的黑线。
此时到场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底下,姜松的反击让魏文通难看,也让魏文通的对手或敌人兴奋无比。而更多的人是担心姜松的安全,担心随后的事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小王八蛋,你说什么?”魏文通终于大声崩出这么一句话出来,也让心中的恶气得到释放,身体不再颤抖,而是傲气十足、气势汹汹,双眼中射出阴冷的杀气直逼姜松。
姜松毫无惧色,昂然用冷漠的眼社直视对方,眼神中同样散发出杀伐之气迎着魏文通的眼神,半点不退让,也没有任何退让的想法。
“老王八蛋说什么?”嘴上同样不饶人的姜松强势反击,话中再没有任何的一丁点的对前辈的尊重之意。
气急败坏的魏文通口不择言的顺口而出道:“老王八蛋骂……”
骂出半句话的魏文通突然反应过来,好象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此时话已出口半句,旁边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旁边的人爆笑声随即响起,都用迷惑不解的眼神看着魏文通,意思是你傻,咋自己骂自己呢?
屈突通真是名非常不错的朋友,只要获得其认可就会奋不顾身的相助,这让姜松真的有点感动。原因是屈突通担心魏文通会向姜松出手,所以马上插入二人中间,把二人给分开。回过神来的其他将军也纷纷相劝,屈突通借此时机立刻拉着姜松往外就闪。
姜松离开后,各种议论声再次响起。虽然大家明知道错不在姜松,是魏文通多管闲事,主动挑起事端,谁会说魏文通的不是呢?大家基本只会说姜松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等之类的言语。把所有的错都安在姜松身上,魏文通是正义的化身。
对与错这一矛盾体,原本就很难区分,没有错哪来对。对与错往往不是真实的体现,而是由于人和事物的改变而产生变化,所以才会有秦王朝赵高指驴为马的典故。这就是强势,只要你有强大无比的势力、实力、影响力,那你的话就是真理,没人会怀疑。
此时的姜松,内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叫,老子要变强,变得更加的强大,还要拥有强大无比的实力、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对抗别人的挑逗或挑战。
屈突通小声道:“姜老弟,你不要见怪,魏将军就是脾气大,对什么人都没有好脸色,除非是能战胜他的人才会收敛一点点,平时老夫也时常被调侃。”
姜松听后一愣!连屈突通都被呵斥,看来这魏文通确实很牛叉。应该不仅仅是勇武,在带兵作战方面也会很牛,否则也不敢这样张狂。看来今后一段时间得收集一点大隋朝中相关文武官员的基本情况,那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无的放矢,不象现在双眼一闭,一片漆黑,啥情况都不知道,很是被动。
“老屈,那鸟人真的很牛逼吗?”
“姜老弟,真的很强。”
姜松嘿嘿一笑,拍拍屈突通的臂膀后道:“老屈,迟早有一天本少爷一定把那老王八蛋的给踩在脚下好好的****,让他知道什么是谦虚。”
屈突通微微一愣!
看了看姜松,心里有点震撼。虽然不清楚姜松的能力如何,但有一点屈突通是明白的,姜松是经历过北方大草原上的拼杀,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其能力肯定不会很弱。屈突通突然间有一种感觉,千万别让姜松幼稚的外表所迷惑,否则会输得很惨。
“姜老弟,过一会咱俩彻底比试什么技艺啊?”
这是个问题,按道理来说姜松是想通过屈突通来验证一下自己的实力彻底是个什么水平。这动静闹得这么大,貌似决定权应该在皇帝手中。
“老屈,原本是想咱俩随便切磋一下就成了。现动静太大,连皇帝都来观看,这事咱俩都无法决定,既然皇帝要来,那就听皇帝怎样说吧?一切按皇帝的意思,咱俩现在已经成配角了,不再是主角。”
姜松有一种感觉,今天的比试估计不会是仅仅比试一场,搞不好会来个什么三场定输赢之类的办法。不过姜松不惧怕,这古代比武不外乎就是格斗、射箭、兵棋推演,应该不会再有其他项目。这几项对于姜松来说,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是出身特种兵。
姜松的回答让屈突通微微一愣!片刻后哈哈一笑道:“姜老弟,你说的对,这事现在不是咱俩能做主的,得听皇帝的意思。”
姜松、屈突通二人正聊得欢时,一声色鸡嗓音突然传来道:“皇帝驾到!”
姜松抬头一看,真是皇帝老儿一行来了,还不仅仅是皇帝,好象杨广殿下也跟在后面随行。姜松、屈突通二人赶紧迎上前去行礼。
屈突通正准备跪下磕头,皇帝老儿出声道:“爱卿不必多礼,这是军营,礼仪从简。”本来就没有什么习惯向人跪下下磕头的姜松,听到皇帝老儿的话,干脆连跪都不用了。
当然,如果皇帝不啃声的话,姜松虽然心不甘,还是要随屈突通一起跪下磕头的,谁让这是万恶的封建王朝,见到皇帝不跪下磕头那是大不敬之罪,会被人抓住不放。
虽然免跪下磕头,礼还是要行的。姜松随屈突通一起向向皇帝、太子殿下分别行礼,又向皇帝身后的官员抱手行礼,这才算完事。
皇帝下了銮轿,四处看了一眼后道:“屈突通将军、姜松,你们二人准备比试什么内容啊?”
屈突通瞟了一眼姜松,然后恭敬的道:“皇帝陛下,刚才为臣和姜松老弟商量过了,比试什么内容全由皇帝做主,我们二人按皇帝的要求进行。”
“一切凭皇帝陛下做主。”姜松也紧接着出声附言道。
皇帝听后心情很愉快,眼前二人的马屁拍到好处。只要是人谁不喜欢有人拍马屁,不论你是英雄豪杰,还是圣君、伟人都抵挡不了好听的马屁。世界上什么都会穿,只有马屁永远不会穿,这是绝对的真理,不管你是否相信,现实就是这样的。
“太子,你说说,让屈突通、姜松二人比试什么好呢?”
到了此时,其实大家都心里都明白,这就是一场做秀。原本的的切磋技艺由于姜松的暗中运作,完全变了味道,成了真正的一场做秀表演。
太子杨广稍稍想了想后恭敬的道:“父皇,为了公平合理的比赛,如果仅仅是比试一场的话,对于失败的一方有失公正。儿臣建议比试分三场,第一场比试射箭,第二场比试刀枪或拳脚,第三场比试兵棋推演,这三个项目都是任何将军必须熟悉的,也符合屈突通、姜松二人的意图,比赛三场二胜制,只要取得二场胜利就是获胜的一方。”
皇帝听后看了看姜松,心里知道这三个项目的比赛,对于屈突通将军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平时的必修课。对于姜松来说,就有点不是很公平,毕竟姜松年纪小,经历少,没有带过兵,在兵棋推演上应该会吃点亏。
姜松看到皇帝的眼神后,想都不想,立刻恭敬的道:“皇帝陛下,草民没有任何问题,全凭陛下、殿下做主。”
屈突通也马上表态道:“皇帝陛下,一切凭陛下的旨意,为臣会尽全力和姜松进行比试,不论输赢都不会有丝毫意思。”
皇帝表态道:“那就按太子说的办,今天比试三场,胜二场者为最终的胜利者。”
皇帝话刚说完,前来观摩的人纷纷跪下向皇帝磕头,连兵营里的士兵都连忙跪下。本来士兵见到皇帝是不用跪下的,只行军礼,不行跪拜礼。而在这样的阵势下,士兵们都不由而同的跪拜磕头。
“好了!都平身吧!”
第117章 君臣共赌
姜松嘿嘿一声阴笑,幸好是早有准备,估计到会有三场比赛,否则真会被搞个手忙脚乱。最难得的是姜松居然连三场比试的内容都猜出。如果是太子杨广知道后,不晓得会有什么想法。
跟随皇帝前往比试场地,姜松悄悄的小声道:“老屈,这射箭是骑射还是站立射,另外目标粑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这些貌似都没有确定啊?”
屈突通听后看了看姜松,从姜松的话中屈突通不难看出,姜松的射箭水平绝对高。否则也不会主动提出什么骑射、移动粑之类的,毕竟骑射、移动粑对射手的要求更高,其命中率更低,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
“姜老弟,那你的意思呢?”
“老屈,我没有啥意思,一切按皇帝、太子的意思办理。”
前面行走的皇帝见后面的屈突通、姜松二人在小声嘀咕,转头问道:“你们二人都说些什么?”
屈突通见姜松不啃气,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皇帝陛下,姜老弟刚才问臣下随后射箭比试时,是骑射还是站立射,还问是射移动粑还是固定粑。”
这下不仅是皇帝、太子听后感兴趣,就是跟随在身后的将军们都大大的出乎意料。没有想到胆大妄为的姜松居然敢提出更难的比试内容。只要是士兵都明白,射移动粑的难度非常的大,基本算是接近实战,其命中率不到平时训练的一半水平。骑射也一样,由于在马背上有颠簸,身体此起彼落,很难在马背上稳住身体,从而给射击队箭带来很大的难度。
对于这类射法,姜松无所谓,算是家常便饭,因为平时姜松训练时就是射移动粑,而且还是在马背上训练。如果是射击固定粑的话,没有任何难度。当然,姜松这样训练外人是不知道的,如果清楚的话估计又要被人鄙视。
皇帝哈哈大笑道:“看来你们二人是要增加难度,就依你们吧。”
屈突通和姜松对视一眼,心里在暗骂皇帝老儿,这都说的什么屁话。怎么就变成依咱们了,这一切不都是皇帝老儿你说了算吗?
皇帝下旨后,士兵立刻去准备移动目标粑,这种事对于兵营来说非常的容易,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派人前去弄一下就好了,根本不会费什么劲。
等皇帝、太子及文武官员都落坐后,姜松再次道:“老屈,你这里有好一点的弓吗?今天老弟却没有带任何兵器,都得靠你帮忙解决。”
这不是姜松不愿意带来,姜松使用的是复合弓,这种弓在目前只有姜松的打铁作坊能生产,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生产得出来,甚至连见都不一定见过。估计此时的欧洲应该出现了复合弓。当然,隋朝境内也有简单的复合弓,只是性能不很好。
姜松不想引火烧身,一旦那中复合弓暴露无遗的话,皇帝老儿马上就知道姜松的家里能生产优良的兵器。那等待姜松的将是皇帝老儿的怀疑、猜测,搞不好会家破人亡。毕竟兵器是不允许私人生产的,那些大匠师偶尔打造一把上好的刀剑还行,要是批量生产就会有大麻烦,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屈突通听后呵呵一笑道:“姜老弟,你如果要其他的东西的话,这里估计还未别有。如果说是弓、箭及各种兵器的话,那尽管放心,这里什么样的兵器都有,其品质都很好,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切准备就绪后,姜松突然各皇帝请示道:“皇帝陛下,草民和屈突将军的第一场比试是在马背上射移动目标粑。在此之前,草民也不清楚屈突通的箭法如何?屈突通将军也应该不晓得草民的箭法如何。在比试前谁胜谁负都是未知数,所以请求皇帝陛下允许草民在此时设一赌局,借此让大家娱乐一翻,也算是君臣同乐。”
姜松的话一出口,四周‘哗!’的尖叫声响了起来。所有在场的人都纷纷议论,有的还在小声臭骂姜松儿戏。
皇帝哈哈一笑道:“姜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