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松询问了一下福满楼的地址后,直接前往酒店住下。同时告诉酒店里的伙计,派人去给自己的岳父大人袁枚通报一声,姜松自己在酒店中等待。
不是姜松不愿意到岳父大人家住,而是身边跟着老卡及半路上收下的二娃儿,不打招呼就把人带过去,好象不太好,毕竟这是古代,还是要注意点。
姜松心里明白,如果不通过关系直接带着老卡去找礼部或内务省说罗马的使臣要见皇帝,估计会立刻被哄走,甚至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话说出来谁会相信呢?就连自己都不会相信,只能是寻找到关系,让其先通报一下,这才有可能达成目的。
而一年多来,由于袁氏和朝廷中的很多家族都有合作,特别是在煤炭项目方面的合作,让那些大家族都赚到了大把的钱。有了这种合作关系,利用一下应该不会太难,再说了随后姜松还会抛出一些更好的合作项目呢?
半个时辰后,岳父大人袁枚屁颠屁颠的跑到酒店里来,让姜松挺不好意思的,毕竟是长辈。
“永年,你到洛阳来是有什么事吗?既然到了洛阳,怎么又住酒店,回家住不更方便吗?”
“岳父大人,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卡巴奇,你叫他老卡,不过叫也白叫,这小子啥都呼不懂,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汉话,这小子是东罗马来的,要求见皇帝,这没有关系怎么可能见得到皇帝老儿呢?另外那二个小孩子是路上捡到的,这几天您老帮安排一下,先教他们点规矩什么的。”
姜松接着又用英语向老卡介绍了岳父大人,先让二人认识一下,相互了解对方是什么人。至于王二牛和大丫随后就被袁枚老爷子派人带到家里****去了。
“永年,老卡是罗马使臣,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呢?”
姜松微微一笑,知道老爷子是什么意思?商人没有利益的事谁愿意干,况且这还是去求人的事,一般更不会做。
“岳父大人,老卡是自己人,随后我准备请老卡帮咱家打理对外贸易这一块,也就是远洋贸易,钱由我出,整个经营中的利润老卡有5%的股权,其余的是咱家的。如果岳父大人有兴趣的话,你也入点股份,反正是一家人,有钱赚的事肯定共同大赚。”
这下老爷子愣住了!
瞟了一姜松后道:“永年,你不是说老卡是罗马国的使臣吗?怎么又会和你搞到一块呢?又怎么成了你请的主管?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小子说明白点。”
姜松心里知道,假使臣的事绝对不能说,这事要说出来,老爷子绝对反对,那是杀头的重罪,能随便冒充吗?再说了,人知道的多了也容易出事。
“岳父大人,老卡是我在北方大草原上从突厥人赤格尔部落里救出来的,他的通译及随行人全都死了,连礼品也被突厥人给抢走了,现在老卡是一穷二白,身上连枚铜钱都没有,还欠我一些食宿费呢?”
“啊!”
这话让老爷子惊世骇俗,嘴巴张得大大的,呆若木鸡的盯着姜松看。臭小子不会胡说八道吧?从突厥人部落救人,开什么玩笑?如果是那么容易搞定突厥人的话,大隋朝也不用那么惧怕突厥铁骑了。
“永年,你什么时候跑到草原上去了?这事怎么没听说呢?”
能听说才怪,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姜松带护卫去草原上猎杀的时候,对家里只说是带护卫到外面去磨砺一翻。如果是说实话,怎么可能去得了。
“老爷子,你也晓得,咱家招收些家丁,虽然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光训练也不行。后来就带着护卫去磨砺,谁知稍不留意就跑到了突厥人的部落里去了。”
老爷子狠狠的瞪了姜松一眼,什么叫稍不留意就跑到了突厥人的部落,那不是忽悠吗?你小子要是不想去,能随便就到了草原上吗?
“永年,如果你小子所说属实,那前段时间草原上的那些事是否是你做下的?”
这事也无法再隐瞒,再说了也没有必要对老爷子隐瞒,反正事都过去了,也无所谓。
“老爷子,草原上的事是我们做的,我们在草原上确实呆了近四个月时间,也确实消灭了近二十个突厥部落,当然,都是些小部落。”
老爷子还真被吓得一跳,目瞪口呆的盯着姜松看!老爷子做梦都不会想到,目前议论纷纷的草原血案居然是眼前的小子,自己的女婿弄出来的,这话听了太震撼。
好半天,老爷子才缓缓回过神来,苦笑着摇摇头道:“臭小子,你真是太胆大包天,这样的事也敢做,你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再说了一旦你有个三长二短,莹莹怎么办?你难道不为家里的人多想一下,做事怎么能这样冲动。”
姜松嘿嘿一笑道:“老爷子,这不是安全的返回来了吗?这事其实从一开始就策划好了,也把各种困难及意外情况都考虑进去,只要在行动中发生意外都有预案可选用,所以总的来说是安全的。”
老爷子无可奈何的苦笑道:“这事先不提,先把你家书院大门口的对联说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全天都在议论,你小子到底想做什么?怎么老弄些判经离道的事出来。”
“老爷子,这事是有意为之,不是无意之举。您老也知道,咱家的书院是新组建起来的,准备教授算术及格物学方面的知识,基本不会让孩子学习四书王经之类的书,再说咱家也没有懂四书五经方面的老师。而书院没有名声,就无法招收到学生,那样书院的经营就会困难,特别是我准备把书院作为咱家培养人才的地方,这样以后不用担心人才不足,趁不趁手的问题。”
第83章 寻求助力
这话老爷子到是理解,也相信是真话。特别是经姜松传授过的记帐方法,比原来的确实先进了好多,也方便了不少。而作为商业经营,算术是必须要精的,否则怎样算帐。
“算了,你小子的那些破事我也懒得管,还是说说老卡的事,你真的要让他帮经营远洋贸易?你准备走丝绸之路,那危险性也非常的大,一路上不仅有诸多的土匪,还要面临各个少数民族的威胁,搞不好是人财二空,啥都得不到。”
没有风险那里来的高回报,风险有多大,回报就有多高,这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一点上姜松早就想通了。
“老爷子,你家里的商队不也在做对外贸易吗?”
“小子,不是一回事。我家里从事的远洋贸易仅仅出资认股,没有参与经营,至于商队到草原上贸易,数量也不是很大,只占一小部分,都是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上。而你要做的不是那样,是要亲自把货物送到罗马销售。具我所知,目前咱们大隋朝还没有人直接和罗马人做贸易的。就算是到波斯的商队都非常的少。”
“老爷子,您老知道一匹咱们这里出产的丝绸在罗马卖多少钱吗?”
“那谁知道?”
“最少40枚金币。”
“啊!这么多?”
“老爷子,和您老说实话,我准备自己组建一只船队进行远洋贸易,当然,仅靠我一人肯定是不行的,还得联合一些朝廷中的大家族,另外还要准备招收一些能在水面上作战的人,经过严格的训练后才能出海远航。”
老爷子摇摇头道:“永年,可不容易办成。别的不说,仅仅是海船就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得预先定购。等你所需的船生产出来之后,那可要几年的时间,况且海上航行真的非常危险,不仅仅是海盗的问题,关键是大海中风浪太大,随时有船毁人亡的事情发生。”
“老爷子,真因为种种原因,这才需要您老帮忙,实在不行咱家就建一座造船工厂,如果是有现成的可以考虑买下来,这方面你认识的人多,帮问一下是否有人要卖船厂,当然,如果没有合适的就自己建一座造船工厂,只是造船方面的工匠需要老爷子帮想办法高薪聘请。”
“永年,你说的这些都可以做到,这和见皇帝有什么关系呢?”
“老爷子,其实见皇帝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什么罗马使臣,这根本不关咱家的事。只是最近咱家的发展稍稍快了点,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还有一些大的家族也开始关注,随后我还会再上一些好的项目。这可不是好事,一旦被那些大家族盯上的话,那咱家拿什么和人家斗?所以咱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老爷子没有听明白,一副迷惑不解的眼神望着姜松,等待解释。
“永年,你说的我都清楚,这和见皇帝根本搭不上边。”
“老爷子,你就不懂了吧?咱把老卡从突厥人的部落救了出来,这可是个契机,只要有人帮在皇帝老儿面前说一下,皇帝为了面子肯定会抽时间见一下老卡。而老卡不会说汉语,现在连通译也没有,那最后不得要请本少爷去当翻译。”
“就算这样,和你刚才所说有联系吗?”
“老爷子,怎么没有呢?只要出面帮老卡当通译,那皇帝老儿不就知道咱在草原上的事了吗?这样一来如果运气好的话,咱也能混个官做做,有官当对家族的危机是有帮助的。况且,我还想诱导皇帝老儿开展远洋贸易呢?到时候皇帝老儿一高兴,真的愿意从事远洋贸易的话,主事人肯定是我,因为我会那语言,不就是一带搜山二带打猎,公私兼顾。”
真要是按计划展开的话,姜松真的成了红顶商人。有了那顶帽子,要赚点钱就容易多了。
“臭小子,你是想把皇帝拉下水啊?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算计皇帝,估计全天下也只有你这胆大包天的人才敢这样。”
老爷子心里也明白。如果真让皇帝知道草原上的事是眼前小子做,那是大大的振奋人心,肯定会受到嘉奖,说不定还真的能弄个官做做。
袁家是商人,官场也同样有人,只是经历上百年来的风雨后,衰落了不少,在官场方面的实力越来越弱。眼前的小子想法不错,只有官商勾结才能让生意做得更大,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让家族的发展更好,这权钱二者是不可能分开的。
“老爷子,您也清楚我家目前的情况,如果手中没有一定的力量,在朝中没有一定势力的话,很容易被那些大家族踏在脚下。先在朝中捞个官儿玩玩,再借机组建自己的实力。远洋贸易就能很好的培养自己的实力,甚至可以考虑到海外抢个岛屿都是有可能的。”
老爷子心里清楚,姜家确实是衰落了,家中只有姜松一人,至于其他姜姓人家,连姜松及姜佩芝都不是很明白还有些什么人。把莹莹嫁给姜松,主要是看姜松的后劲,这一点老爷子坚定不移,随后的事也确实证明了当初的眼光没有看错人。
“永年,朝廷中的官员我基本没有打什么交道,和那些官员的家族到是有一定的商业合作,特别是在煤炭的合作上,更是和那些大家族密切起来了,项目确实为那些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商业合作基本都是和那些大家族的具体主管洽谈,族长一般都很难见到。”
“老爷子,你好好的想一想,看一下你认识或有点交情的朝中官员,只要有资格上朝就行,能向皇帝老儿说一声,是否会接见那是皇帝老儿的事。如果老卡身边还有通译等一批随行人员的话,那根本不用这样麻烦,直接到礼部交涉就成了,目前是老卡随行人员都死光了,这才出现大问题。”
姜松也无奈,这本来就是惊天大忽悠,只是不敢向老爷子明说,更不敢透露实情。不找点人际关系的话,会有点麻烦,这是迫不利己采用的办法。
老爷子认真思考起来,突然眼睛一亮,微笑道:“小子,还真有一个,是刚刚再次启用的。”
“老爷子,是谁?”
“苏威。”
苏威?姜松在心中默默的念这名字,感觉有点耳熟,只是一下无法想起来。
“老爷子,这苏威是什么角色?”
姜松不知道的是,苏威可是名牛人,是名非常有才华的人。是隋朝名相高颖推荐给皇帝老儿的。皇帝杨坚召见后觉得苏威确实有才华,就任命为太子少保,随后又是兼纳言,度支尚书,做纳言时,苏威奏请皇帝杨坚,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采用较轻的制度,皇上全都听从了他。苏威见到皇宫中用白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皇上为此而改变了宫用钩子,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毁坏。
不久苏威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职全部依旧。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贪恋于繁多的权位,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上表极谏弹劾苏威。
皇帝杨坚说:“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
隋朝连续作战后,法令规章杂乱混杂,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标准,样式,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
“永年,苏威大人就是修订《开皇律》的主要大臣。此人能力非常的强,一直被高颖大人所器重,官致太朴右相。开皇十二年的时候,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被人污蔑陷害而回家。在随后的几年中算得上是几起几落,不断的被皇帝启用,下台。”
姜松有点明白了,听说是制定《开皇律》的人,知道了为什么会有点耳熟,原来真的是牛叉人物,不过隋朝的名相应该是高颖,姜松是清楚的,此时的高颖估计也不受重用了,说不定怕都出事了,苏威受到牵扯也是理所当然。既然苏威是高颖推荐的,那高颖的事也会影响到苏威的前程,苏威受到排挤也就不奇怪。
“老爷子,既然苏威是名人,还是牛叉人物,您老怎么会认识吗?”
“这事怎么说呢?苏家是大家族,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古老家族,商业上的往来一直都有合作,去年谈煤炭合作的时候就有苏家的人参加。当时苏威大人下野闲在家中,听说能让煤炭燃烧后不冒浓烟,让苏威很有兴趣,就亲自见了我,让我细细的解释一下。”
姜松听后一阵汗颜!堂堂宰相大人居然关心烧煤时的浓烟问题?这样的合作居然是亲自过问,也太扯淡了吧!
第84章 见到名相
能有这么一名牛人帮在皇帝老儿面前说上几句话,应该是没有问题,只是不知道苏威是否愿意?毕竟这苏威可是做过宰相的,不是一般的人物。
“老爷子,既然有这么一层关系,看来这事还真的要落在苏威身上,您老得抽时间去拜访一下,顺便把意思向苏威解释一下,先听一下对方的意思,然后咱们再做决定。”
姜松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种闲事谁愿意多管呢?
老爷子苦笑着摇摇头道:“只能这样了,现在的苏威是朝中高官,是否会接见我这样的商人真的不清楚,就看运气如何?”
“老爷子,如果是能顺利见到皇帝老儿,也真的说服的皇帝老儿开展远洋贸易的话,您老要想办法收购二家好点具有一定规模的陶瓷作坊,还有就是找个产茶叶的地方建茶叶加工厂。当然,如果不成功的话,那只有等以后再说,不忙着经营这类项目。”
在姜松的印象中,貌似出口产品中,最吸引西方人的就是丝绸,茶叶,陶瓷,其他的产品真没有怎么听说过。
老爷子心里也清楚,这么多年来虽然不亲自经营远洋贸易,投资在远洋贸易中每年都有不少的分红,对于海外畅销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那我我今晚就去苏府拜访,看一下情况再说。”
“老爷子,谢谢!”
“永年,你真的不到家里住吗?”
“老爷子,还是算了,只要你让人帮我调理一下那二小孩,也顺便察看一下人品就行。如果我过去住的话,估计老爷子的家都不得安宁,不都会围着我转吗?那样反而我不习惯。”
“好吧!那我先走了。”
姜松和老卡吃过晚饭后,也没有什么事,原本想去逛一下洛阳城,考虑到岳父大人去苏威家返回后估计会来,这才没有出酒店,只是到茶吧去坐坐,消磨一下时间罢了。
边喝茶边聊天,老卡听到茶吧里一名小姐正在弹琴,听了一会后道:“姜先生,小姐弹的琴比你弹奏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其实茶吧里的小姐弹奏也挺好的,并非一无是处,水平算是很不错了。姜松那天弹奏的确是带有一定的音攻,又是欢乐颂,这不是一回事,根本没有可比性。
“老卡,人家小妹弹得挺好的,你不懂别乱说。”
“姜先生,小姐弹奏的是不错,这仅仅是技艺纯熟,是一种纯粹的应负。琴音不是从心中发出,这就是差别。”
汗!音从内心深处发出,那可是最高境界,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达到这样境界的,得要看当时弹奏时的心情和环境状况。
“老卡,你说的有点对,琴声应该出自心灵之处,是用心在弹奏,而不是用手在弹奏,这和弹奏者对曲子的理解力有关系。”
卡巴奇点点头认同这样的观点道:“姜先生,如果真到了拜占庭帝国的话,也让你欣赏一下我们那里的音乐,是另外一种风格,和你们这里的是其然不同的类型。”
姜松没有说话,作为后世人到这里,怎么可能不知道西洋音乐。自己小时候还专门学习过小提琴呢?只是目前真不知道西方现在到底有些什么乐器。如果到时候那里真有钢琴,小提琴的话,咱也来秀一把,让你们拜占庭的贵族们开开眼界。
呵呵!
“老卡,本少爷还真有点期待呢?”
二人正聊得欢的时候,袁枚老爷爷身边的随从过来道:“姑爷,老爷请你们现在到苏大人家里去一趟。”
姜松听后愣住了!
真的意想不到,在姜松的心中,就算是苏威愿意帮忙或接见,也应该重新预约个时间,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效率呢?
不论怎么说,这是好事,既然是现在见面那就去吧!
姜松和卡巴奇随来人出了茶吧,牵出马跳了上去,随来人前往苏家官邸而去。
苏威为什么会那么快的愿意见姜松和老卡,其根本原因还是冲着家中泾松书院门口的对联,想要见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胆子如此之大。毕竟这件事目前在隋朝是儒生议论的焦点。
到了苏府,姜松抬头一看,高大雄壮的大门紧紧闭合着,显得那么的厚重和孤傲。姜松心里明白,自己是没有资格从正门进入的,只能走偏门入府。
从侧门入苏府后,老爷子的随从把马匹牵走,姜松,老卡二人随苏家的下人前往客厅。一路上楼阁玉亭,风景优美,绝对是名家所为。让姜松这名后世人深深的感到震撼,这样大的面积,这样精雕细刻的建筑,在后世要值多少钱啊!
看到苏府的宏大气势,优美的环境,姜松这才觉得自己的家原来真的是寒碜之极,和这些达官贵人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享受。
进到客厅后,姜松见到岳父大人正和一名清瘦的老头在说话,见老爷子一脸的媚笑,在那老头面前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姜松也明白,那老头就是苏威。
老爷子见到姜松进来,马上介绍道:“永年,快来拜见苏大人。”
姜松走上前,向着苏威仅仅是抱了抱拳,这才恭敬的道:“见过苏大人。”
作为后世人,不习惯见面就磕头下拜。对于姜松来说,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的人不可能让其下跪,也不习惯下跪。
苏威也非常的惊讶,眼前的娃娃恭敬而不卑贱,见到自己居然还能面不改色,沉着冷静。如果是换作其他一般人早就跪地磕头,而眼前的娃娃仅仅行了个抱手礼,这是从骨子里就有的傲骨。
苏威眼中精光一闪,寒光直逼姜松的双眼,姜松依然如故,毫不退让的对视苏老头。姜松清楚,这就是交战,和战场上的交战差不多,一开始就被对方压制或败下阵来,那在气势上就弱了好多,接下来的交谈中就没有平等可言,这确实是一场没有炒股烟的战斗。
刚刚是惊讶,此时的苏威老头是震撼,眼前的娃娃居然毫不犹豫的迎战自己的眼神,这可不是常人敢这样的,苏威心里也明白,在官场上数十年,官威在不知不觉中早就形成,而能在自己眼神下,毫不退让敢直接面对的确很少,就算是朝中的一般官员都如此,况且是眼前的娃娃呢?
“你就是那个公开宣称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家伙?你只是名娃娃,真是你所为吗?”
面对苏老头强大的压力,姜松奋力反击,直到苏威收回目光,才随之收回凌厉的眼神。当然,说姜松不紧张那是屁话,眼前的人可是宰相,谁见到这样的人不紧张,除非是白痴。
“苏大人,草民不过就是说了句实话罢了!把儒生心中的想法正大光明说出来,难道儒生读书不是为了当官发财?”
苏威听后一愣!直接傻眼了,老头做梦都没有想到眼前的姜松会这样的直白,没有一丝一毫的解释就承认了,而且说得那样的自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屏风后面卟哧!传出了一声轻轻的娇笑,把这尴尬的气氛一下子给冲淡了。屏风后面随即靓影微动,立刻半点声响都没有。
苏老头脸色难看,如果没有外人在的话,绝对会宇宙爆发。而轻轻的娇笑声也让呆滞中的苏老头回过神来。
姜松不清楚的是,躲藏在屏风后面的是苏老头的孙女,听说过有人居然在自家书院门口贴上升官发财请入内,贪赃枉法速离开的对联,一时成了全天下儒生的议论的焦点,更是成了天下读书人大骂的对象,也让小妮子有想见一见的冲动。听说那胆大妄为的家伙要来家中,才悄悄的躲藏在屏风后面偷窃,谁知姜松直白的话给逗笑出声。
“小子,你也太狂妄了,就不怕被天下人的口水给淹死?”
听后的姜松直接无视,什么天下人?不就是几名酸儒罢了。再说了,嘴长在人家脸上,能管得住让别人不说吗?
“苏大人,草民家里的书院门口还贴有另外一副对联,怎么就没有人关心,过问呢?怎么都只对升官发财那一副感兴趣?这说明什么,说明说到了儒生的心坎上了,把儒生们的遮羞布给扯没了。”
这下到是出乎意料,苏老头还真没有听说过另一副对联的事,其实也正常,一般人谁会在门口贴二付对联,不都是一副完事吗?
“哦!那另一副是什么内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苏老头在心中默默的念了几遍,一拍大腿,大声道:“好!好!真是一副好联。”
汗!暴汗!这能不好吗?那可是千古名对,后世的北大都采用的联,谁敢有质疑。那绝对是上佳名联。
苏老头也是读书人,更是学识渊博之人,听到好的对联时,当然也会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从心灵深处赞赏一翻。
好半天,苏老头才从好联中回过神来,望了姜松一眼道:“这是谁作的联?不会是你吧?”
老子有那么无耻吗?那可是明朝东林党的领袖顾宪成的对联,这付名对后世人基本都知道,毕竟有很多的学校里都张贴有这付名联,姜松小时候所读学校里同样也有。
“苏大人,草民那有这样的水平,这二付对联都是家师所作。”
第85章 绝对忽悠
让姜松咋回答?这作对联的人可是明朝的,离现在还有近千年呢?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是后世现代人,那不是自已惹火烧身。再说了,就算是实话实说,也无人相信,只会以为是神经病。
“你的老师是谁?能作出如此优秀的对联,应该是名大儒吧?”
姜松都想笑,自己的老师有若干位,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部队,最少也有数十人,能说得清楚吗?
“苏大人,家师是山中老人,不名讳叫什么。他老人家不喜欢被人打扰,一直住在山林中。他所教授我的仅仅是兵法,谋略及格物术算,至于其他的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确半点没有教授过,所以我不敢狂称儒生,只能算是认识几个字罢了。”
这是姜权的实话,那四书五经真没有读过。
是忽悠,是绝对的忽悠,苏老头怎么可能知道呢?
“小子,怎么现在突然谦虚起来了?”
姜松耸耸臂膀,苦笑道:“苏大人,这不是谦虚,草民确实没有读过什么四书五经,什么引经据典就更没有办法说。如果是术算,格物之类的知识,那到毫不夸张的说是很精通,能与草民比臂的当世还真没有几人。”
苏威老头听后摇摇头,心里暗叹这小子真狂,才谦虚了几句,马上就嚣张起来。先不说格物之类,仅仅是术算就有大把这方面的高才,居然敢夸海口说什么无人能及,实在是太自大了。
苏威本身的术算就不错,本想考教一翻,心中突然想起来一种新的记帐方法,貌似就是眼前的小子教授给其他人的。这种全新的记帐方法,苏老头家的主管也在使用,这事老头也听过,也确实认为是非常先进的记帐方式。
想到这里,苏老头马上放弃了考较姜松的想法。其实心中也担心难不住姜松,面子可就丢大了。
当然,姜松敢这样嚣张是有道理的,毕竟姜松是名大学毕业生,且是理科专业,对于数学再差也比此时大隋朝最顶级高手强太多。
“小子,那新奇的记帐方法和奇怪的汉数也是你老师教授给你的?”
汗颜!肯定是老师教授给的,不是什么山中老人,而是后世的诸位老师。既然老头子这样说,姜松也顺水推舟,把所有事都推到那虚无飘渺的山中老人的身上,省得做过多的解释,这也确实是个好办法。
“苏大人,您老说的没错,这些知识都是山中老人教授给草民的。”
老头听后点点头道:“看来你的老师是位很有学问的大师级人物,真想有机会见上一面,能想出如此简明扼要的汉字,还能想出那样先进的记帐方法,确实是一位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本少爷可没有兴趣和你谈什么虚无飘渺,且不存在的人物。本少爷可是想让你老头帮个小小的忙,谁有时间听你胡说八道。
姜松用手指着一直干坐着,没有啃半句的老卡道:“苏大人,向您老介绍一下,这位是罗马帝国的外交大臣卡巴奇先生,是到咱们大隋朝来寻求合作,看二国能否建立外交关系,能否达成一些互利互惠的协议。”
苏老头听后傻傻的干瞪眼,没有听懂姜松说的是什么意思?
“小子,什么是外交大臣?外交关系又是什么意思?”
汗!暴布汗!姜松真想抽自己几耳光,这个时代那有外交关系一说,外交大臣更是西洋语,这大隋朝怎么可能会明白呢?
“苏大人,外交大臣就是主管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最高官员,和咱大隋朝的礼部尚书差不多,不过西洋国家的外交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