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产的兵器以后卖给谁。”
    “松哥,写信上的兵器生产规模挺大了,再扩大的话没有那么多的工匠。你不清楚,写信上的人力资源非常的紧张,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员工。虽然小弟也时常到一些岛屿上抓一些俘虏回来,缺口还是挺大的,再说了,工匠不好找啊!特别是技术好的铁匠师傅更是难寻,都已经在中原一带高新招聘了,确无法满足需求。”
    旁边一直没有啃声的姜勇道:“士信,这事咱们已经开始运作,有数百名工匠正在路上,还不断寻找中,再过一段时间应该能满足宝岛上工匠的需要量。”
    “那太好了,宝岛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各类工匠。”
    姜松点点头,只要动用情报系统寻找各类工匠,这事应该不难。毕竟中原一带有大量的工匠,只要薪水开够,应该能寻找到。
    罗士信瞄了瞄姜松嘿嘿一知道:“松哥,有一件事不知你听了会怎样?”
    看到罗士信阴阴的笑容,姜松知道不是什么好事,真不清楚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妖娥子。“有什么就说吧。”
    “松哥,朴昌的女儿朴丽珠帮你生了一个儿子。”
    “啊!”
    姜松听后惊呼一声,傻傻的望着罗士信。姜松做梦都不会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姜松是和朴丽珠风流快活了一晚,怎么就命中了呢?这太巧了,让姜松想不明白。
    姜勇听后也是一愣,片刻后哈哈大笑起来道:“少爷,你太牛了,要是让老夫人知道的话肯定高兴。”
    看到姜松惊讶的神色,罗士信心中清楚了。那朴丽珠生的儿子真的是松哥的。朴丽珠还在挺着大肚子的时候罗士信就知道,只是没有听姜松主起过,否则早把朴丽珠接到家中或宝岛上去了。毕竟这种事罗士信不敢乱来,得核实一下,要是弄错了就糗大。
    “松哥,真的是你的儿子?”
    姜松点点头,这事确实是搞忘记了。原本回到写信时就要交待罗士信,让人把朴丽珠接到宝岛上来,只是由于事情太多,把这事给忘记。想到这里姜松心里挺内疚的,毕竟是自己的女人,现在还生了个儿子,让她一个光城生活确实不妥。虽然朴昌会照顾好,不会亏待,但总是不妥当。
    “士信,让人把朴丽珠接到宝岛上吧!这事就不要向其他人说了,娘亲也不用说。孩子的名字就跟朴丽珠姓,叫朴韩。”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姜松想了好多。特别是百济、新罗的问题。现阶段在朴丽珠生了个儿子,那就有了代言人。只要把百济、新罗搞乱,让百济亡国。最后以朴丽珠的名誉组建新军,让罗士信再征伐新罗,那样具统一的百济、新罗,还能让朴丽珠当上女王。反正以后是自己的儿子主政,不用担心其他。
    罗士信听后有点疑惑,姜勇更是听不明白。明明是姜松的儿子,为什么不归宗呢?
    “松哥,你是什么意思?”
    “少爷,你是担心老夫人吗?”
    姜松那里的担心娘亲,这种事娘亲不会计较,最多就是教训几句罢了。姜松看了看二人,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才让二人哈哈大笑起来。二人也清楚,如果真的顺利实旋的话,那百济、新罗就真的在囊中了。
    姜松心里清楚,百济、新罗不容易插手。没有正当的理由的话,就算是把百济、新罗征伐下来,在治理上存在诸多的麻烦,这不是一个容易同化的民族。如果真能实施的话,彻底解决了半岛的问题。
    “士信,在适当的时候,派手下士兵扮成百济士兵攻打新罗士兵,也可以扮成新罗士兵对百济的军事设施、村庄进行攻击。但要注意别陷进去,咱们的目的是挑起百济、新罗的战乱,更不能出现什么伤亡。”
    呵呵!
    “松哥,知道了。”
    兄弟三人接下来边喝酒边聊天,针对一些具体的事务商量了一翻。特别是对于下一步士信巡逻队的征伐目标详细的推演,姜松特地交待士信,在征伐中一定要留意热带气候、丛林作战等方面的影响。
    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姜松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就返回前线。一个多月中,姜松除了每天陪娘亲、老婆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和欧阳大叔等工匠呆在一起。
    由于钢铁质量上有了提高,特别是一研发出一些特种钢材,让刀具方面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使蒸汽机的性能也得到大大的增强,输出功率越来越大,不过要想把现在的蒸汽机运用到轮船上还为时过早。
    经过多年的招聘,目前姜松家族中拥有的工匠算是门类齐全,各方面研究的工匠都有,再加上西洋工匠的加入,说直接点,现在姜松家拥有的工匠比朝廷拥有的还要多,质量不敢说比朝廷的优秀,确也不会差。有很多行业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朝廷,甚至带有一定的现代元素。
    欧阳纺织机的成功推广运用,让隋朝中研究新技术成了一股风,很多的家族开始投资研究一些生产技术,甚至一些头脑好用、灵活的商人开始重视工匠,这是个好现象,会对中原技术的腾飞起到促进作用。
    这主要是这些年来国家稳定,没有出现什么动乱,更没有战争。和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不仅能让百姓生活好转、稳定,也能促进技术的进步。说实话,姜松还真不希望改朝换代,毕竟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悲催。当然,这不以姜松的意志为转移,是历史前进的步伐,谁也阻挡不住。
    姜公告别妻儿、娘亲,带着护卫快马加鞭赶回河源城。这不是姜松不想在家多呆,而是皇命难为,在家呆长的话会让言官抓到把柄,到时候又被弹劾。所以明知道那么早到河源城没事,姜松还是只好照办。
    到了河源城时,看到李靖、杜如晦、韦福嗣、刘宏基、程咬金、雄阔海、尉迟恭、薛万彻、裴世矩、冯立等人早在城门口迎接。姜松知道自己一行还在百里外就有快马回城报告了。
    姜松和大家见礼后,一齐向大帐中而去。说实话,姜松更喜欢在军营中,愿意战场撕杀也不愿意在朝中搞那些勾心斗角的事。
    “大家辛苦了!”
    “大人辛苦!”
    不大一会儿,在大帐中就摆好了酒席。当然军中的酒席不可能和洛阳城中的酒楼相比,不过烤羊肉确真的非常好。那是现宰现烤的羊肉。
    “士兵训练怎样?”
    李靖微笑道:“老弟,效果非常的好,这冬训确实比正常训练有作用。从整体上来说,士兵的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比二个月前更强悍。等到气候温和后,咱们随时可出征。”
    

第427章 被追杀
    姜松离开了二个多月,大军则没有休息,在李靖的指挥下进行残酷的训练。特别是征伐中新招聘的吐蕃、党项、羌等草原民族的士兵,原来身体素质不错,作战也勇敢,箭法没得说,可是在作战方式、战阵方面确是弱项。经过二个多月的训练,这些民族士兵的作战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草原民族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小的训练骑、射,其作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马背上的箭法更是中原人无法达到。但草原士兵有个缺点就是组织性差,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如果是战役顺利时其战略强悍无比,如果是战役遇到困难时就会士气低落,说白了就是能打顺风战。
    “那五百重装铁骑训练得咋样?”
    重装铁骑费钱,每一名重装铁骑所花费的钱财差不多能装备百名突骑。这是烧钱的主,不过姜松还是让家中的工匠制作了五百套重装铁骑的装备。毕竟在草原上作战,有一只重装铁骑的话其杀伤力是非常牛叉的,对战役能取到致命一击的作用。
    当然,想建立一只重装铁骑,不仅仅是装备的问题,还必须拥有非常优秀的战马,这二者缺一不可,古代中原很少有重装铁骑,关键的因素还是缺乏大量优秀的战马。重装铁骑每次出战时,战马都会有损失,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李靖呵呵一笑道:“老弟,重装铁骑基本成型战斗力。经过实践验证,我们挑选了三千匹最好的战马作为重装铁骑使用,还在十万大军中选拔出一千名士兵进行训练。其结果很好,随时能出战。”
    姜松听后有点疑惑不解,重装铁骑的装备只有五百套,怎么需要训练一千名作为重装铁骑士兵呢?
    看到姜松的迷惑的神情,李靖微笑着解释道:“老弟,在训练重装铁骑时,我们发现每次作战时只有半个小时左右时间,一旦超过半小时重装铁骑的能力就会下降,士兵的伤亡就会增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觉得训练千名士兵,配备三千匹战马,那样在作战时就能进行替换出战,充分发挥重装务的作用。”
    姜松听后点点头,这到是个不错的办法,具能充分发挥重装铁骑的出战时间,还能发挥装备的作用。毕竟要想多配备更多的重装备是不现实的。再说了,重装铁骑也不是无敌,也有缺点。重装铁骑只有配合轻骑兵、突骑兵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这一点在后世的战争中得到检验。
    “伏允有什么动作?”
    李靖继续道:“伏允和铁勒诸部落联军打了一战后,主力败退到了西海、四平一带。这一带差不多布置有三十万重兵。具侦察得知,伏允在玉门关、敦煌、鄯善一带兵力不多,处于防守,而角勒诸部落的联军也停止了作战。根据情报显示,开春后伏允会和咱们进行一场决战,在兵力在咱们吃亏,差不多是三比一,不过在作战能力上,伏允可汗手中的铁骑不能根咱们的相比。”
    对于兵力上的差距,姜松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历史上宇文述率兵马征伐伏允时,数万兵力就把伏允打得丢盔弃甲,最后向西逃走。如果当时朝廷大军继续向西挺进的话,根本不会有契活的可能。
    “好好准备一下,也确实是到了和伏允决战的时候,只要把伏允的三十万铁骑消灭的话,吐谷浑的事基本算是解决。”
    在草原上作战,铁骑对铁骑,中原铁骑基本没有优势可言,这一点是肯定的。不过吐谷浑铁骑经过几百年的同化,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纯草原民族,只能算是半流动性的草原民族。这一变化对于吐谷浑的战力来说就有了极大的差距,目前的吐谷浑铁骑比起数百年前大大不如。这也是宇文述能率数万中原大军一举消灭吐谷浑的重要原因。
    李靖道:“老弟,放心吧,开春后咱们就彻底把吐谷浑给解决,随后再继续向西挺进,把西域诸国也彻底掌控在手中。经过去年的实践表明,在草原上实行现有的政策是可行的,是受草原百姓欢迎的。”
    姜松清楚,其实在对待草原民族上,姜松没有采取什么残酷的手段,相对来说是温和的。就算是送给皇帝的俘虏,几年后同样会释放,这一点是肯定的。对于草原民族姜松不会采取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
    “克明、老韦,内政方面有什么困难?”
    呵呵呵!
    杜如晦端起酒杯轻轻呷了一口后道:“老大,没有什么困难,这二个月来我们把原来俘虏的吐谷浑老弱幼残近七万人都安置好了,在这一带划归为马场。也给这些人配备了相应的母马、种马,不用几年,这地方每年能为咱们提供上万匹战马。”
    韦福嗣补充道:“老大,随行商人也发现了几个铁矿、煤矿,都基本拍卖出去了。另外在咱们征伐下来的地盘上,商户兴建了一些产业。这些地方的经济有了恢复,只要明年后,这些地方情况会得到质的改变。”
    姜松出生前的观念就是把打下的地盘彻底控制,不能是只打不管,数千年来,中原大军无数次大胜草原铁骑,打下了多少地盘,最后都是自己放弃,没有进行实际控制。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朝廷,毕竟中原人不愿意到远北、远西一带生活,那些地方的生活条件产在太差,中原人很难适应。
    现在不一样,姜松把煤的运用发挥出来,纺织业的提高,极大的改变了那些地方生活的条件。到了那些地方同样能赚到钱,也能让百姓生活得好,情况肯定不一样,况且都是原来的草原民族呢?
    只要让草原百姓有生存的空间,不会饿肚子,有住处,有温暖就能彻底控制那些地方。姜松家族中拥有各类技术,草原百姓饲养牛羊,其羊毛、皮张可销售,其羊毛、皮革等厂都建到了草原上。一系列的政策下,有何控制不了,关键是地方的管理体制问题。
    四月底,气候有所好转,姜松手下大军也休整结束,准备对吐谷浑进行彻底的决战。在决战前,经过侦察、分析研究。李靖建议先把曼头、赤水二座城池拿下,随后顺势力攻下西平,然后在吐谷浑的老曹伏俟城进行决战。
    按姜松自己的想法是率大军直插伏允老曹伏俟城,只要把伏允的大军彻底击溃,然后再返过来对曼头、赤水、西平进行清剿。不过李靖、杜如晦、韦福嗣等人觉得太冒险,建议步步为营较好,没有必要冒风险。
    姜松的想法虽然冒险,确能最大限度的的减少伤亡。这一点上大家都有共识,采取逐渐推进的方式,伤亡是肯定的,毕竟伏允手下的铁骑很强悍,算得上是百战之师。不过李靖、杜如晦的想法也不错,冒险成功到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一旦失败的话,姜松会面临诸多的麻烦,甚至会被朝廷、皇帝追究责任。
    曼头、赤水城座城池就是通往吐谷浑王城伏俟的关隘,只要任意打通一城就能快速向伏俟城挺进。当然,如果不打下这二座城池的话,得绕好多的路,且路况非常的艰难,不易大兵团作战。
    李靖、姜松二人各自率领一只兵马对赤水、曼头二目标进行挺进。姜松负责进攻曼头城,只要拿下曼头城,不仅打通了伏俟王城的大门,同时西平城将浮现在姜松铁骑之下。
    曼头城是险关,虽然不算很险峻的关隘,确也是易守难攻。曼头城池不大,基本是由石块修建而成。最让姜松郁闷的是曼头城在山腰上,大军进攻时不仅要面临曼头城上的反击,最困难的是进攻路线有一定的坡度。非常不利于进攻。
    姜松率大军到达曼头城郊,随后亲自带护卫到城墙外实地侦察。身边的杜如晦用望眼镜观察一翻后摇头道:“老大,这城池不大,确也不易攻打。”
    姜松放下望眼镜,点点头道:“是啊!进攻路线是上坡,士兵的体力耗费会很大,加上城中有三万多铁骑驻守。如果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而不强攻的话,实在没有更好的进攻办法。”
    还有一点杜如晦、姜松没说出口,驻守曼头城的是伏允的手下大将俟桑,是伏允的嫡系,也是一名善于守城的将领,很得伏允可汗的器重。
    正当姜松、杜如晦等人在城墙外观察的时候,曼头城墙上的一名士兵道:“头领,城外有隋军将军,是否要出城捕获回来?”
    俟桑点点头道:“这里好机会,只要把隋朝的将军俘虏回来,说不定曼头城的危机就会缓解。”
    说完话后的俟桑立刻走下城墙,点了五千铁骑打开城门向姜松一行的地方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
    正在和杜如晦说话的姜松根本没有想到俟桑会率兵马出城来偷袭,是旁边的护卫牛进宝见城门打开,有数千铁骑杀出城来后,马上报告道:“少爷,城中冲出数千铁骑,看样子是冲着咱们来的。”
    姜松、杜如晦听后都是一愣!马上用手中的望眼镜观察,见曼头城中杀出数千铁骑,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姜松没有想到城中的俟桑会如此重视自己,居然率数千铁骑杀来,明显就是想活捉自己。
    “闪人,克明你先闪。”
    这种时候不闪等几时,姜松只带二十多名护卫,怎么可能抵抗得了数千吐谷浑铁骑。不过姜松不担心,毕竟姜松及手下的护卫的战马都是非常优秀的,护卫所乘骑的战马全都是阿拉伯马,比吐谷浑铁骑的战马高出几个层次,特别是姜松胯下的‘一点红’更是绝世好马。
    

第428章 逞威
    俟桑率领的铁骑速度非常的快,等姜松一行上马后,二者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五百步,如果稍稍再耽搁一下还真是要被俟桑率领的铁骑追上。
    姜松一行立刻拍马撤退,在最短的时间内闪人,由于战马的速度比吐谷浑铁骑的快好多,虽然要起步,俟桑率领的铁骑只追近二步左右,无法对姜松一行形成威胁。
    姜松嘿嘿一笑,扭身张弓搭箭,往身后的吐谷浑铁骑箭出凶狠的一箭,嗖!姜松身出的箭利闪电般奔向一名吐谷浑骑兵,那名吐谷浑骑兵没还未做出任何的躲避,就感觉胸口一痛,一股鲜血喷射击队而出,滑出一道血花飘洒在空中。
    噗!
    那名吐谷浑骑兵应声而跌下马背,这还不算,姜松所射出的利箭没有停留,穿过那名塥谷浑士兵的身体继续砸向身后的骑兵。那名身后的吐谷浑骑兵虽没有射中关键部位,确也被利箭强大的冲击惯性给砸落马背。
    二百步左右的距离,连姜松手下的护卫都无法射击,更别说里弄谷浑铁骑手中的弓箭了。不过吐谷浑铁骑见二名士兵被射中,马上张弓搭箭,对逃跑中的姜松一行射击。只是射出的箭只纷纷在姜松一行的屁股后面落下,无法对姜松一行构成任何的威胁,这才发觉距离太远,不在有效的射击范围内。
    嗖嗖嗖!
    姜松可没闲着,射击队出一箭后继续对身后追赶的吐谷浑铁骑进行射击,这次姜松采取的是三箭连珠法,三只利箭形成一条直接,对身后的吐谷浑铁骑奔驰而去,其中一只利箭是奔着俟桑而去,不过姜松知道很难射中俟桑,毕竟俟桑是吐谷浑的大将,身手不错。
    噗噗噗!
    三股鲜血从三名吐谷浑骑兵的身体上喷射而出,其中奔向俟桑的那只利箭如姜松所意,没有射中俟桑。俟桑看到一只乌黑的箭只奔向胸脯时,立刻弯下身体伏在马背,利箭则贯穿身后的手下。
    二百多步的距离,很容易让目标对象有准备的时间,不容易构成威胁,特别是身手强悍的将军一级的人根本无法命中,这在姜松的意料之中。姜松的目的就是想阻挡一下,让吐谷浑铁骑返回,别做无用功。
    俟桑头领见状气得暴跳如雷,大声呵骂起来,不过姜松一行听不懂吐谷浑人叫骂什么,只清楚吐谷浑人在大声叫喊。
    姜松那里会在意,继续张弓搭箭,用手中的弓箭说话,对射击队后的吐谷浑骑兵进行射击。面对数千铁骑,姜松不傻到和数千吐谷浑铁骑拼命。
    追赶一阵后,俟桑见再也无法追上姜松一行,反而是距离越追越远,不时还有手下骑兵被射中,虽然伤亡没几人,可心里郁闷。没有想到姜松一行的战马会如此优秀。
    姜松哈哈大笑,对着身后的吐谷浑铁骑叫嚣道:“吐谷浑挞子,乖乖滚回城去,洗好脖子等候本将军随后来宰。”
    “胆小鬼,有胆就停下来决斗!”
    靠!带着数千铁骑杀来,本将军傻啊!和你丫的拼命,那不是找死吗?
    哈哈哈!
    “挞子听好了,想拼命有的是机会,今天你率领那么多铁骑杀出城来,还有脸说本将军,难道吐谷浑的勇士都喜欢以多胜少吗?”
    俟桑追赶一阵,见无法追上姜松一行,只好放弃。再追赶的话随时会受到姜松手下大军的阻击,毕竟姜松手下数万大军驻扎地距曼头城不远,也就三十多里地,一旦姜松手下的铁骑杀来的话,俟桑所率领的五千铁骑就麻烦大了,能否安全返回都是问题。
    姜松、杜如晦一行返回大营后,立刻到大帐中研究进攻曼头城的作战方案。通过亲自观察,对曼头城的情况有了直观的认识。
    “老大,我建议让投石车、弩车等重型武器对城墙狠狠的轰几日,先把城里的吐谷浑士兵的心里防线攻破,那样再攻城的话更容易一些。”
    姜松点点头,投石车、弩车的威慑力非常的强悍。如果对曼头城墙进行轰炸的话,确实能对城中的吐谷浑士兵形成极大的威慑,甚至能让吐谷浑士兵心里崩溃,这是一种心里战。虽然投石车、弩车的轰炸不会对城墙上造成多大的伤亡,威慑力还是挺强大的。
    “冯立!”
    “末将在!”
    “明日你负责带领所有投石车、弩车对曼头城进行轰炸。”
    “得令!”
    姜松所携带的投石车、弩车等重型武器都是可拆卸的,重量比隋朝军中的轻好多,关键是运用了好多具有现代元素的技术,特别是螺丝、连杆、滑轮的运用,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杀伤力成倍增大。
    重量轻,移动快速方便,全钢铁制成,木头使用占很少的部分。而隋朝所使用的基本还是纯木头制成,不仅仅重量、体积都很傍大,其攻击力更是无法无天和姜松手下的装备相比。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姜松大军中也增加了好多的投石车、弩车,现在姜松手下拥有投石车四百多套,弩车近三百架,是半年前的二倍多。关键是还配备了一些炸药,只是姜松没有公布,全都是秘密保存,会在关键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
    “雄阔海、尉迟恭!”
    “末将在!”
    “你二人明天各带一万铁骑保护冯立将军,一旦发现城中的吐谷浑铁骑出城,必须立刻进行阻击,确保投石车、弩车的安全。”
    “是!”
    “牛进宝。”
    “末将在!”
    “明日你率领一万铁骑埋伏在山林中,如果有吐谷浑铁骑杀出城的话,立刻接应,狠狠的攻击出城的吐谷浑铁骑。”
    “是。”
    次日早饭后,姜松带大军杀到曼头城下,雄阔海、尉迟恭各率领一万铁骑压住阵脚,冯立则有条不紊的指挥手下士兵从马背上把投石车、弩车卸下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组装。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见隋军杀到,立刻派兵告诉俟桑首领。不过俟桑也好、吐谷浑士兵也好,见隋军并未攻城,而是在组装什么东东,直到冯立手下士兵把投石车、弩车组装完后才明白。
    嗖嗖嗖!
    首先是弩车发威,上百只粗壮锋利的弩箭闪电般射向城墙上,还未等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回过神来,凶残的弩利就扎进了身体,鲜血随之狂喷,有的弩箭甚至连穿几名吐谷浑士兵的身体。
    瞬间,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怪叫声、叫骂声响起,整个城墙上混乱一片。等到俟桑赶到城墙上时,见手下士兵东躲西藏,不少士兵倒在城墙上。
    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的恶梦并未结束,仅仅是开始。紧接着,城墙上空黑压压一片,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块快速砸了下来,这阵势极其恐怖,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根本无法躲闪,毕竟城墙上空是一大片落石。
    轰隆隆!轰隆隆!
    无差别的狂轰烂炸,只要砸到吐从中浑士兵身体上瞬间就是血肉模糊,没有生存的希望。如果是砸在城墙上,巨大的冲击力能把城墙砸个大坑或损毁。
    俟桑首领见到隋军的投石车、弩车威力强大也是大吃一惊。以前俟桑首领和中原大军交战过无数次,也见识过投石车、弩车之类的重型攻城装备,只是眼前隋军的攻城武器实在强悍无比,比原来见识过的威力大无数倍。
    曼头城池只是一座小型城池,加上吐谷浑人修建城池的水平有限,不可能象中原修建的那么好那么扎实。防御能力也无法跟中原城池相比。加上城墙基本都是用石块垒起来,其牢固性有点差,在投石车凶猛的攻击下,垒城墙的石块同样受损严重。
    杜如晦放下望眼镜,呵呵一笑道:“老大,看来咱们的投石车不用几天就能把曼头城墙给彻底砸毁。”
    说实话,姜松也意想不到,见到投石车巨大的攻击力后,也真的出乎意料。如果按这样的攻击速度确实不要几天仅仅靠投石车就能把曼头城砸碎,不必让手下士兵强行攻城。
    “克明,我也没有想到曼头城墙会如此脆弱。”
    “老大,让投石车再推进点,那样石块能砸到曼头城中,会让吐谷浑的士兵吃不了兜着走,其威慑力更大。”
    哈哈哈!
    “克明,不急。再对城墙好好砸一翻,等城中的吐谷浑士兵都躲到城墙下时,那时再推进攻击,效果会更好,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
    城墙上的俟桑首领一筹莫展,见手下士兵不断的被石块、弩箭砸中,伤亡虽然不大,可威力太猛,给士兵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士兵甚至彻底丧失了斗志。最让俟桑首领头疼的是巨大的石块砸到城墙上时,把城墙逐渐损毁,按这样的速度,不用几天曼头城墙就会彻底被砸毁,到那时别再想守住城池,这一点俟桑心里明白。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还未等俟桑首领想到解决的办法,原本落在城墙上的石块象长了眼睛似的,全都向城墙中落下,曼头城上空黑压压一片,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块纷纷砸了下来,这一下损失极其惨重。
    城墙下聚集着数万吐谷浑铁骑,做梦都没有想到石块会砸到城中来。面对恐怖的落石,数万吐谷浑铁骑根本无法躲闪,直接被落下的石块纷纷砸中,瞬间就倒下一大片,数百名铁骑残余于尽。
    “快躲闪!快躲闪!”
    城中数万吐谷浑铁骑聚集在一起,要想一下子躲避开来,那是痴人说梦话,根本无法做到。而大小不一的石块确无穷无尽,连续不断的从上空落了下来,中间没有间隙,这怎么躲闪。
    

第429章 陷阱
    悲催的吐谷浑铁骑,原本觉得安全的地方突然间受到攻击,还是被动挨砸,这损失可不小,数百名铁骑转眼间就灰飞烟灭,整个城中混乱起来,受惊的战马乱窜乱跑,马背上的吐谷浑士兵无法再驾驭。
    吐谷浑的头领大声哭喊,士兵也想躲避,只是无法控制胯下的战马,其结果就是乱,混乱,极其混乱,乱成一团。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空落下的石块攻击力十分有效,不断收获着吐谷浑铁骑的生命,等吐谷浑铁骑撤退到安全地带后,俟桑首领气得全身发抖,就那么几分钟的时间,俟桑手下就损失了数千铁骑,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
    “首领,我们这样被动挨打不是办法,城墙也经不住隋朝投石车的轰炸。要不出城和隋军决战?”
    俟桑也想决战,只是兵力不足,怎么决战。真要是出城决战的话正中隋军的下怀。伏允给俟桑的命令是守住曼头城。再说了,此时手下士兵士气低落,如果出城作战的话,不会有好结果。
    俟桑头疼,如果想不到抑制隋军的办法,曼头城不用多少天就会被隋军攻破,这一点心里是清楚的,只是要率领兵马出城和隋军决战,心里真的没底。这不仅仅是兵力上的差距,关键是这次来的隋军有点鬼诡,带兵的将军手段层出不穷,根本不按常规出牌。加上去年丢失的地盘,俟桑知道隋军的战斗力极强。
    “首领,要不向可汗求助?”
    无奈的俟桑只好听从手下的建议,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