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取也是一笔巨大的利润。这种方式更方便商人,不需要等镖局把钱押运到时才能开展商业活动,在时间上更快捷,钱由商人自己随身携带,不会出什么事。商人肯定会喜欢。
    “永年,这个想法不错,异地钱庄有存有取,咱们大多数的钱不需要押运,只需要数据交往核对就行。说白了就是省下了路途中银子的押运费,这笔费用变成了钱庄的收益。”
    “岳父大人,这只是钱庄业务范围中的一项,另外钱庄可以吸收商人、百姓存钱到钱庄来,需要的时候到钱庄来取就行,这样存入到钱庄的钱会增值,起的时候咱们钱庄支付一定的利息给存钱人。”
    袁枚摇摇头道:“永年,这个不大妥当。先别说是否有人愿意把钱存入钱庄,就算是钱存入钱庄,到时候咱们钱庄要支付利息,主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咱们钱庄有什么好处呢?”
    汗颜!
    老爷子就是个财迷,时刻不忘记赚钱。
    “岳父大人,钱庄有足够的资金后,可以向资金紧张的商人、百姓贷款,收取垡利息就是回报。只是在贷款时要注意别乱贷,一定要确保贷款能回收。钱庄吃存、贷差之间的利润足够了。”
    “哦!这样啊!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实际中经常发生,有的商人也会向有钱人借款,归还时连本带利付清。”
    工商业发展中资金是主要的大问题,要想尽快壮大起来,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这是一条能短时间内赚到更多钱,能让财富快速积累的必要手段和方式。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的太少。这一点古今中外都如此,就算是超级大家族也有资金紧张的时候。
    “岳父大人,另外钱庄根据实际情况,同样可以对一些产业、项目进行投资。等项目赚钱后再把投资的股权出售,这样也能赚钱,且赚得更多。当然,如果是非常好的项目的话,也可以长期持有其投资股权,每年坐分红利也行。”
    在后世这一类投资叫风险投资,这是一个具有巨大风险也蕴涵着暴利的行业,运作得好的话,其投资回报率高得吓人。有的时候几年时间就能让投资翻上几倍甚至是数十倍,这样的事例太多。
    姜松心里明白,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有高回报的项目,关键看怎样发现而已。特别是在古代,只要在观念上新奇,采取一些手段是很容易获得高额回报的。
    姜松向岳父大人详细的介绍了一些钱庄经营方面的事宜,这些事要让老爷子心中清楚。聘请了崔灿主持钱庄的业务,但在监督方面还是需要老爷子出面或派人出面,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姜松不可能具体负责这类的事,姜松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永年,钱庄一千万的投资你准备投多少?让老夫投多少?”
    “岳父大人,一千万的投资,小婿投二百万贯,老爷子如果愿意就投一百万贯,其余的七百万贯由其他商家、大家族来投资,小婿准备利用这个项目把一些大户、大家族在利益上捆绑起来,大家利益均沾,才能和咱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结合体。否则就算是钱庄筹建后,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家族的打压,甚至是吞并。”
    

第300章 困难重重
    姜松此时表面上是高官厚爵,是皇帝的新贵,很是威风。其实姜松明白,自己的地位非常脆弱,随时都有崩坍的危险。姜松没有强大的背景、后台,和古老的在家族、朝中的重臣、权臣比起来没有什么根基。说白了就是没有强大的势力、实力、影响力,是无根之树,稍不留意就会枯死。
    古老在家族和朝中重臣、权臣都是有强大的势力、实力、影响力,不论是官场上还是商业领域都有密密麻麻的网络系统,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早就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防火墙。
    “永年,一切听你安排。”
    “岳父大人,这次随小婿到西洋贸易的商家,大部分都愿意投资钱庄,这样一来的话,钱庄的股东估计会有五、六十个。这就意味着咱们有了五、六十个合伙人,这些商家都是超级大户,实力强大,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小婿不利用的话,有点对不起上天的安排。”
    袁枚听到有五、六十名大商家投资钱庄,心里当然高兴。赚钱是一回事,增强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很好!永年这事你办的非常的棒!”
    “岳父大人,具体的事务等随后您老和崔灿商量。小婿也没有时间盯着这事,全都要靠岳父大人您多费心。有一点要特别重视的就是要从投资钱庄的商家那里搞到优秀的商业人才,咱们手上目前没有更多的管理人才,每地方一个钱庄,需要的管理人才太多,必须让各商家派出最优秀的商业人才来主持管理。”
    袁枚听后哈哈一笑道:“永年,你小子太阴了,把主意打到大商家、大家族的头上,就不怕人家找你麻烦,说你是在挖墙脚。”
    呵呵!
    “岳父大人,这也是为了确保大家的利益,怎么能说是挖墙脚,各家族出人才管理是确保钱庄在经营过程中少出问题,更是确保各股东利益的保障。”
    “永年,这事不说了。昨晚上听人说你封侯爵,是真的吗?”
    “岳父大人,是真的。从西洋返回后,小婿不是为皇帝赚到了二千多万贯的钱吗?为此皇帝嘉奖,封了南海侯,正二品上书房行走的官职。昨天早上,经过群臣讨论,海关总署皇帝还是决定交给小婿负责,以后的事会更多,和莹莹相聚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永年,男人志在四方,怎么老想着儿女情长。”
    “岳父大人,皇帝赐封给小婿的地方在琉球岛。目前琉球岛上没有什么人口,小婿征得皇帝的同意,允许小婿在百姓自愿的原则下,可以适当的迁移一部分没有田地的百姓到琉球岛上安置。小婿准备在琉球岛上实行农业免税政策,这样才能吸引中原百姓到琉球岛上定居,否则一座空岛什么都做不了。”
    “免农业税?那你的封地上有什么收入?官员的薪水、府衙的系列费用从什么地方支付,你不会是想自己出钱养官差吧?”
    “岳父大人,免除农业税才会吸引到没有田地的百姓迁移到琉球岛上定居,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至于税收的问题,岳父大人不用担心,不是还有工、商业可征收吗?另外农产品在销售时同样是要上税的,只是免除自用部分。只要在琉球岛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税收会大大的有。”
    袁枚听后摇头,觉得姜松是想当然。工、商方面能收到多少税。自古以来税收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工、商业仅仅是零头,如何能支撑府衙的系列开支。
    “永年,就算你把百姓迁移上琉球岛,可是百姓那里来的钱财修建新家,还有需要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工具、种子及在百姓种出粮食前的生活用粮等方面怎么办?难道也是你自己掏腰包?”
    呵呵!
    “岳父大人,咱们不是正要筹建钱庄吗?只要在琉球岛上首先筹建一家钱庄,迁移上琉球岛的百姓都可以向钱庄低息贷款。有了钱庄的支持,百姓迁移上琉球岛上后的所有费用就有办法解决。等到百姓有收成后再连本带利偿还给钱庄不就行了。”
    姜松目前手中是有闲钱,也确实可以拿出来扶持迁移到岛上的百姓,只是姜松不想这样操作,并非是姜松舍不得花钱。关键是不能让百姓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要让百姓明白一个道理,打铁靠本身,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生活得更好。一旦把百姓培养出懒惰的习惯,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思想,那这个民族就真的完蛋了。
    后世的非洲及其他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时常有国家的扶持,把当地的百姓养成了随时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的坏习惯。而自身则没有任何的上进心,这类地区或国家的百姓真的是没有救药,永远都不可能富裕起来。百姓惰性一旦养成,想要再让其吃苦耐劳估计比登天还难。
    “永年,意思是迁移上琉球岛上的百姓,所有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资都要靠钱庄来扶持,万一百姓偿还不出来怎么办?那钱庄就损失巨大了。况且,如果迁移的百姓众多的话,仅仅百姓所需要的生产、生活方面的粮食、物资、农具等就数量巨大,你都准备从中原一带采购过去吗?”
    袁枚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迁移的百姓众多的话,仅仅靠房玄龄、虞世南等有限的几人根本无法组织起足够的物资。这里面需要大量的人手,姜松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手。
    “岳父大人,正是有这些麻烦事,小婿准备邀请大商家到琉球岛上兴建大量的工、商业。这不仅满足了迁移百姓所需要的物资,同时能顺势把琉球岛上的商业、工业发展起来。在政策上小婿会考虑给予工、商业的发展实行优惠,在小婿的辖区内只收取一成的税收,其他再也没有任何的税费。”
    “这个办法到是不错,只要有钱赚,商家肯定愿意到琉球岛上开展商业活动,也愿意在岛上兴建作坊。不过永年,如果琉球岛上粮食需求量太大的话,商人根本无法采购到,你也清楚粮食方面这些年朝廷管得非常的紧,不容易购买到那么多的粮食,你得想想办法朝廷或皇帝给点政策。”
    姜松苦笑着摇摇头,这事姜松那里敢向朝廷、皇帝开口。一旦开口的话,朝廷、皇帝不是就知道姜松迁移了多少百姓到琉球岛了吗?迁移百姓对于皇帝、朝廷来说都是敏感的事,一旦冒犯姜松将受到群臣的弹劾,这一点是肯定的。
    “岳父大人,迁移百姓到琉球岛上安置,虽然皇帝口头答应了。那仅仅是针对无田地的百姓,还必须是自愿的原则下,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太多,一旦迁移百姓过多的话,皇帝、朝廷干吗?这事不能说,只能悄无声息的暗中进行,就算是迁移了一百名百姓上岛上,只能向朝廷、皇帝说一人,那里敢实话实说。一旦实话实说,估计小婿这官也就做到头了,甚至会丢脑袋。”
    “永年,既然如此,这事你可要千万小心谨慎,别让人给抓信把柄。中原的粮食无法采购,那岛上所需要的粮食怎么办?一旦采购粮食,只要精明一点的官员都能推算出满足的人口食用基数。”
    “岳父大人,这事小婿已经想出办法来了,我准备让手中掌控的海关巡逻队用战船押运一部分咱们中原的产品到小岛、百济等地方销售,随后再从小岛、百济等地方采购大量的粮食,这样琉球岛上百姓所需要的粮食就能有保障。”
    “这方法不错,既赚了钱,还能解决琉球岛上的粮食问题,是个二全齐美之策。”
    “岳父大人,还有个消息要告诉您,琉球岛上有丰富的食盐资源、矿产资源,小婿准备在琉球岛上拍卖一些矿产资源,另外对一些敏感的行业在时机成熟后,也会考虑拍卖一部分茶叶、食盐等方面的经营权。当然,经营权拍卖后不能是独家垄断经营,每个行业都会有三到四户经营,这样才能有竞争。”
    茶叶、食盐等敏感行业数千年来都是朝廷独家垄断经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基本没有向民间放开过。正是朝廷垄断了些行业,让茶叶、食盐等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比走私的产品还要贵数倍。正是这个原因,茶叶、食盐等方面的走私常年不断。
    “永年,你在琉球岛上放开这些敏感行业,一旦朝廷、皇帝知道后你怎么交待?”
    “岳父大人,小婿只局限在琉球岛上,至于商人销售到中原一带,和小婿有啥关系?这一点您老不用担心,那些事让商人们自己操作,小婿啥都没看见,也没有听闻过。”
    “永年,听你话时的意思,你家里的产业也准备向琉球岛上转移吗?”
    “岳父大人,琉球岛是小婿的封地,家里的产业向岛上转移是肯定的,但不会放弃中原的市场,会把一部分财力、物力、人手投放到琉球岛。同时,我随后会向这次跟随小婿到西洋的商家发出邀请,让商家们都到琉球岛上兴建工、商业。上岛的人能免费分想到二十亩田地、百亩林地,还是永久免除农业税,商家们会不心动才怪。”
    呵呵!
    “永年,看破来老夫也得响应你的号召,把一部分人财物转移到琉球岛上,算是带个头,全力支持你。”
    汗!说得多好听,是看中琉球岛上的商机,目的是为了抢占先手赚更多的钱。当然,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没有什么错,姜松能理解老爷子的心思。
    

第301章 碰上酸士
    琉球岛不仅仅是房玄龄等人实施新政策制度的试验田,更是姜松大力发展工业、商业的最佳场所。一旦在琉球岛上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应该能推动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会为科技进步起促进、推动作用。
    老爷子走后,姜松到书房写了几封信,把洛阳的情况告诉江南的魏征,让魏征立刻着手整顿江南的海关,把后来招进来的人全部踢出。一方面姜松不想海关总署内留下什么间谍、暗探之类的棋子;另一方面那些刘大人招来的人,都是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夸夸其谈之辈,没有什么实干精神,这样的人留下来不仅仅是吃干饭,重要的是影响极坏,必须开除。
    至于那些人在海关总署内犯下的贪污腐化方面的事,姜松懒得管,更不想过问。这是朝廷的事,和姜松无关。就算是姜松派人搜罗到证据也没用,那些人都是杨素的嫡系,犯再大的罪杨素都有能力解救,姜松不想精力浪费在这类事上。
    姜松把写好的书信交给手下人发出后,出门准备到海关总署去看一下,到底此时的海关总署被弄成什么样。毕竟只听说开始时招聘的人员基本都被辞退,现在的海关海关总署全是刘大人的安插进来的嫡系。
    “姜哥哥,你要到什么地方?”
    出门就看到苏晓雅乘轿子过来,真有点意想不到,这妞不好好的呆在家中,跑出来做什么?都二年未归家了,才呆了几天就往外跑。
    “晓雅妹妹,哥要到海关总署去,你怎么来了?”
    嘻嘻!
    “姜哥哥,听老爷子说,海关总署又归你主管部门了,晓雅和原来那些同事还能重新回海关总署上班吗?”
    “晓雅,你告诉那些被辞退的姐妹,如果她们真的想上班的话就回来吧!”
    开始筹建海关总署时,姜松在洛阳城中招聘了一部分女孩子,大多数都是苏晓雅、李秀宁二女孩的闺密,后来姜松出海后,海关总署负责更换了,苏晓雅、李秀宁二女孩的闺密全被辞退。
    “姜哥哥,谢谢你!这几天刚回到家中,不少闺密都来找晓雅,说那个什么刘大人,一上任就把她们全都开了,现在海关总署内的老人没有几个,全都是新招进去的。说是现在的海关总署变成了呤诗作对的场所,整天不干正事,都在饮酒聊天。”
    姜松摇头苦笑,好不容易招进一批思想前卫的女孩子。原本以为这样能对女权运动有促进作用,谁知姜松才走就全被捏死在萌芽中。世俗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变,没有朝廷、皇帝的相关政策,女权运动只能是白日做梦。
    “晓雅,你回家,哥要到海关总署去看一下。”
    “姜哥哥,晓雅没有什么事,就陪你到海关总署走一趟。”
    姜松能说什么?只能点头认可,总不能拒绝吧!况且要想让女孩打破世俗观念出来上班,苏晓雅今后就是唯一的典范。李秀宁肯定是不行了,那妞回到唐国公府后别再想出门,禁足是一定的。
    “那走吧!”
    “姜哥哥,秀宁姐姐好可怜哦!”
    姜松边走边扭头瞟了一眼苏晓雅,心中有点疑惑不解,这才回来几天,你小妮子不会跑到唐国公府上去玩了一趟吧?否则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晓雅,秀宁在唐国公府有吃有住的,衣食无忧,可怜什么?”
    “姜哥哥,昨天晓雅去看秀宁姐,她被唐国公禁足闺房,不允许秀宁姐出闺房半步。听秀宁姐说,唐国公已经和柴家商量好了,在年前秀宁姐就和柴绍大公子成亲。秀宁姐听到后坚决反对,却没有任何作用,这二天秀宁姐闷闷不乐,人都瘦了一圈。”
    汗颜!
    有那么夸张吗?这才几天时间就瘦了一圈。对于李秀宁嫁给柴绍一事,姜松无能为力,实在帮不上李秀宁什么忙,毕竟这是唐国公府的家事。再说了,由于李秀宁的原因,唐国公李渊对姜松算是彻底恨上了,一直以为是姜松在勾引李秀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姜松再到唐国公府为李秀宁说话,估计真的要被打出府,甚至会给李秀宁带来更大的麻烦。
    姜松叹了口气苦笑道:“晓雅,这事哥真的帮不了秀宁,你也清楚唐国公不喜欢哥。哥也不敢到唐国公府上去,唐国公是皇亲国戚,位高权重,上次就闹到先皇那里了。如果哥再不知轻重跑到唐国公府的话,太后肯定要治哥的罪。”
    苏晓雅心里也明白,唐国公李渊和当今皇帝是亲表兄弟,太后对唐国公李渊更是厚爱有佳。真要是闹出什么事来,太后绝对是向着唐国公的,这一点苏晓雅清楚。她不希望姜松出事,也不愿意看到李秀宁忧心忡忡。
    “姜哥哥,你舍得让秀宁姐嫁别人吗?”
    “啊!”
    “晓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哥和秀宁是朋友,和你也是朋友,难道你不清楚吗?哥只能祝愿秀宁、你都找到好郎君,有个疼你爱你的夫君,快快乐乐的过一生。”
    “姜哥哥,你别忽悠晓雅了,秀宁姐什么都告诉晓雅了,说她是身体都给了你,姜哥哥怎么能这样无情呢?”
    姜松傻眼!看来女孩之间也是无话不谈,怎么这样的话也能乱说呢?不过想想也是,姜松和李秀宁二人间确实是除了最后的防线未破外,其他什么地方全都碰过。说是身子给了姜松也没有错,况且这是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碰着女孩的身体就是有关系,这一点不能否认。
    “晓雅妹妹,那个不是你想象的那回事,哥和秀宁之间,有点象你生病期间咱俩的那样子,怎么能说是身子给了哥呢?”
    “讨厌!”
    苏晓雅羞得无地自容,雪白的俏脸蛋上涌出一抹晕红,表情中显露出一种高兴开心的幸福神色。这下让姜松有点昏,看来这小妮子又要步李秀宁的路,这事不能再发生,否则姜松真的应负不了。一个李秀宁就让姜松头疼的,再来一个苏晓雅,姜松别想有好日子。
    到海关总署后,姜松直接往自己原来的办公室走去,一路上见海关总署内的员工都聚集在一起聊天吹牛,没有一个是在干正事,姜松边走边摇头。心中在想,靠这波人想处理好事务,真是痴人说梦话。
    姜松在原来的办公室门口被人拦了下来,不允许姜松进入。拦下姜松的居然是熟人,是几年前姜松初到洛阳时,途中碰见的那二名儒生之一,貌似好象姓杨,具体叫什么姜松不清楚。反正姜松只记得在酒店茶吧中还发生了冲突,后来半路上姜松又从王二牛等人手中救了这小子的性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上。
    姜松对眼前拦下自己的人没有什么好感,原来觉得是名酸书生,看来还不只是这样,应该说是一名忘恩负义酸儒才对。姜松曾经救过他,按道理说起码应该有一点点感激这情。这小子一见姜松就横眉冷对,口气生硬,一付鄙视的眼神。
    呵呵!
    “真是山不转水转,在这里居然碰上你小子。看来几年过去了,你小子还是那样,没有任何进展,连救命恩人都忘记了,没有把你自己的父母也忘记了吧?”
    “你……你……离开,这里不欢迎你。”
    哈哈哈!
    姜松放声狂笑,心里清楚海关总署重新回到姜松手中的事未传播开,毕竟是昨天才发生的变更,洛阳城中没有多少人知道。刘大人下大牢后,估计家人都在忙着想办法救人,谁还会关心海关总署的其他人怎么办呢?就算是听到什么消息海关检查内的人员也不会相信,毕竟刘大人是杨素的嫡系,更是杨素的亲戚,杨素位高权利,把持朝政,谁敢找刘大人的麻烦,那不是找死吗?
    姜松狂笑后,用玩味的眼神瞟了瞟眼前的小子,淡淡的调侃道:“让本官离开,也不撒尿照照自己,你小子配说这话吗?”
    姜松说完后,用手往前一拨,把阻挡住门中央的小子拨到一旁,大摇大摆的带着苏晓雅走了进去,根本不理会此时正在叫嚷的小子。
    那小子象是脑残一样,见姜松进去后,还不死心,继续大声叫嚷着也进去,随后十分嚣张的道:“姜大人,请你自重,这里是海关总署,这间办公室是刘大人的,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请你快速离开,否则就别怪下官叫人来驱赶了。”
    姜松进到原来自己的办公室,见很多地方都被搞得乌七八糟,桌子上摆着很多的文言文书籍及一些俗不可耐的物品,心里本就冒火。此时再见小子不依不舍的追进来叫嚷,真是要是想好好的抽眼前的小子几耳光。
    姜松心中有抽打眼前酸小子的冲动,虽然不喜欢眼前的小子,却是一名弱不禁风的酸书生。对这样懦弱之人姜松不会下手,也下不了手,这不姜松的习惯,姜松不会持强凌弱,只会挑战强者。
    “小子,给本官滚出去!”
    此时由于小子的大声叫嚷,门外已经聚集了数十人,海关总署内的员工都跑来看热闹了。在一群人中,姜松终于见到了一名熟悉的老员工拼命的往房间里挤。
    “老大,你可回来了。”
    挤进来的人叫戴胄,是杜如晦、魏征等人招聘的,姜松对其不熟悉,只知道这人工作能力不错,是个办实事的人,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姜松对其很有好感。
    姜松不知道的是戴胄同样是唐帝国初期的名臣,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重臣,历任民部尚书,后任尚书左丞,也是宰相之一,深得李世民的器重。
    隋朝后,朝廷的宰相实在太多,皇帝杨坚实行三省六部制后,彻底把宰相的权利分化掉,一个宰相变成了九个,这权利从一人手中分出九人负责。姜松不可能是宰相都听说过,就象杜淹、韦福嗣二人一样,都在唐朝时期的名臣,姜松同样不清楚。戴胄也是如此,姜松真的不清楚是唐朝初期的名臣之一。
    

第302章 晓雅是你的女人
    说到这里多废话几句,中原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其实就是分权之策,只是不是分皇权,而是分宰相手中的权利。在秦朝时期,宰相的权利非常的大,有制约皇帝的作用。皇帝下发的圣旨、文书,如果宰相不同意是不能下发的,会被宰相打回去,皇权是受相权的牵制。
    到了隋朝时,杨坚为了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一下子搞出九名宰相出来,从此宰相手中的权利算是彻底被皇帝收回了。这和西方的分权不一样,西方的分权是分皇权、王权、总统的权利。咱们中原是分宰相的权利,最后形成皇帝大权独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独权**。
    “玄胤,通知海关总署所有人员,马上到外面集合,本官有事要宣布。”
    “老大,不在会议室吗?”
    呵呵!
    “不用,就在外面的草地上就行。”
    “老大,我这就通知去。”
    “姜哥哥,办公室需要重新安排人来打扫一下吗?”
    “晓雅,不是仅仅打扫,要找工匠来重新翻修一下,把里面的酸气、腐儒气、霉气全都清除掉,办公用具全部更换。”
    ‘卟噗!’一声娇笑。
    “姜哥哥,那有这么多的气,是你心中的怨气吧?”
    “晓雅,你和秀宁在一起生活了二年,看来受她的影响不小。看来哥是得抽时间找一下苏老头,让他好好的管教你,否则你真会变得象秀宁一样蛮横无理,无法无天。”
    “姜哥哥,你不能耍赖。你不是常说男女平等,女人不比男人差,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是晓雅说到你的心坎上了吧?”
    姜松知道是自己作茧自缚,原本清纯听话的乖乖女苏晓雅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受自己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怪不了别人。
    姜松站起来,摇头苦笑着走出办公室,向外面集中的地方而去。苏晓雅在后面小声嘀咕着什么,紧紧跟在身后,不停的用粉拳在姜松的后脑门上比划着,一付想揍的样子。
    姜松用冷若冰霜的目光扫了一遍集中在草坪上的海关总署总部的人员,把姜松狠狠的吓了一跳。原来姜松在时总部仅有二十人左右,抽调一部分到江南后,总部只有十多人。现在草坪上的人却高达近百名。
    “本官原来招聘的人站到左手边,后来的人站到右手边。”
    姜松淡淡的发话,这么多的人都是吃闲饭的,姜松不需要太多的人,需要的是精明强干,能办实事、具体事的有用人。这是姜松用人的准则,不养闲杂人员,更不允许手下的人整天只会夸夸其谈,吹牛打屁,正事啥都做不了的人。
    左边加上苏晓雅,原来的十多人只剩下了五人,其余的人估计都被刘大人给开了。被开除的基本都是女孩子,那些女孩都是很会做事的人,是办具体事务的人。随后姜松不仅要把人重新找回来,还要补充一部分人手才行。
    姜松用手指着右边的一大群人,漫不经心的道:“你们都可以回家了,从此该起,你们已经不再是海关总署的工作人员,想到什么地方请自便。”
    “为什么?”
    “我们是朝廷的官员,你有什么权利开除我们?”
    “你有皇帝的旨意吗?”
    “你凭什么开除我们?”
    “我们那里做错了?”
    呵呵呵!
    “你们既然是朝廷的官员,有官衔文书吗?如果有官衔文书的话,找吏部重新安排,这里不需要你们。如果没有官衔文书的话,你们就回去找刘大人好了。你们都是刘大人胡乱找来人,不适合在海关总署当差。”
    “你是谁?你有什么权利开除我们?海关总署是刘大人负责,我们只听刘大人的,你算什么东西?”
    姜松冰冷的目光直射过去,见是刚才找姜松麻烦的小子和几名官员在叫嚷。姜松感觉他们真的很悲哀,一群自以为是的酸书生,除了会耍嘴皮子外什么都不会。真正应了那句心有天高,命只有纸薄的俗语。
    “本官是什么人?本官是姜松,是海关总署的负责人,这里是本官说了算。海关总署内所有人员本官都有权开除和招聘、任命,这下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当然,你们有权向皇帝告御状,也可以向吏部、言官告状,这是你们的权利。”
    近百名官员刚刚从震撼中回过神来,都明白眼前的人是姜松,是儒生心中罪大恶极的狂生,更是朝中官员嘴中的异类。
    一名官员走出来道:“姜大人,能说下开除我们的理由吗?总要让我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不能这样莫明其妙就被你开了,好象是我们犯有什么重大错误一样。”
    理由?姜松有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