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天子(殷扬)-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这时,只见一队斥候飞奔而来,远远就叫嚷个不停,个个一脸的惧色。
“何事不好?”孙万荣脸色阴沉,大声喝问。
唐军被突厥拖住,眼下正是他征服松漠之地的良机,怎会大事不好?
“突厥全军覆灭!”
“默啜被生擒!”
这些斥候扯起嗓子大声叫嚷。
“甚?甚?甚?突厥全军覆灭?默啜被捉了?”孙万荣一愣,随即就是不屑的冷哼一声,喝斥,道:“休得胡言乱语!突厥打不过唐军,难道不会逃么?突厥要逃,轻而易举,唐军就是插上翅膀也休想追上。”
“没错!”群臣大声附和。
大漠就是突厥的家,突厥异常熟悉,突厥要逃的话,唐军肯定追不上。
“突厥是逃了,却是在碛口被李隆基堵住了。王孝杰率领大军齐至,先是把突厥团团围困,然后就是一举而歼之。”
“唐军这一战尽屠百万突厥呀,碛口的尸臭在百里之外都能闻到,这能有假么?”
斥候大声分辩。
“当真?”孙万荣依然不信。
“如此重要的消息,岂能乱说?”斥候忙道。
这话有理,如此重大的消息,就是想要谎报也没那胆。
“快!派人多携重礼入洛阳,上下打点,务必要得到朝廷的宽恕。”孙万荣脸色大变,急吼吼道。(未完待续。。)
第三章威行大漠
宁边,位于河西走廊上与吐蕃接壤的交界位置,这是一座边城,并不大,只有数里方圆。驻守这里的唐军是宁边军。
“隆隆!”一阵惊天动地地蹄声响起,一片烟尘弥漫,一支吐蕃军队直朝宁边城涌来。
“吐蕃来袭!吐蕃来袭!”宁边军发现,立时报警。
宁边军将领立时赶来,只见这支吐蕃军队不下万人之众,而宁边军只有两千人,他却没有丝毫胆怯,而是大声吼道:“弟兄们:碛口大捷,屠尽百万突厥,活捉默啜,这是天大的胜仗,我们的大军很快就会到来。我们一定要拖住吐蕃狗,决不能让吐蕃狗得逞!”
“万岁!万岁!”
碛口大捷的消息已经传来,宁边守军特别欢喜,爆发出惊天的吼声,战意高炽。
吐蕃将领率军来到宁边城下,命令吐蕃军队列阵,准备攻城。
吐蕃将领策马而出,大声冲城头上吼道:“宁边军听着:你们守备空虚,兵力不足,赶快开城投降,大吐蕃可以饶你们一命。要是敢说个不字,定要你们好看。”
“哈哈!”宁边军守将冷笑道:“吐蕃狗听着,你速速退去,还能多活些时日,若是胆敢攻城,准叫你们不得好死。”
“真是好笑。”吐蕃将领不屑的道:“我带来万人,你只有区区两千人,即使宁边城坚固,也是挡不住。”
“朝廷已经大败突厥,我们的援军很快会到来。到那时,你想走也走不掉了。”宁边军将领意气风发。大吼道:“朝廷屠尽百万突厥。我们的援军到来。定会让你们匹马难还!”
“屠尽百万突厥,怎么可能?真是说笑!突厥打不过,还不会逃么?突厥要逃,唐军能追上?”吐蕃将领当笑话听的,道:“正是因为你们被突厥拖住了,赞普这才命我们进攻!”
“不好了,不好了。”吐蕃将领的话刚落音,只见一队斥候疾驰而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吐蕃将领一瞧之下,只见这些斥候脸色苍白,一脸的惊惶,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突厥全军覆灭于碛口,百万突厥被屠杀一空,默啜被活捉了。”这些斥候齐声叫嚷。
“不可能!不可能!肯定是你们谎报军情!”吐蕃将领压根儿就不信。
“这事已经传开了,能有假么?”
“赶紧撤军吧,要是再不走,麻烦就大了。”
斥候忙提醒道:“唐朝的援军即将到来,若是战端一开。后果不堪设想。”
吐蕃这次进攻,就是想要趁唐军被突厥拖住的有利时机。打下河西走廊,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进而一举攻占西域。
要是唐朝援军到来,吐蕃军队想走都没有机会了。
“你们没说假话?”吐蕃将领依然不信。
“如此重大的军情,谁敢乱报?你若是不信,你就开战吧。只怕到时你悔之晚也。”斥候忙道。
“撤!”吐蕃将领不得不信了,一声令下,吐蕃军队撤走了。
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结率领军队正在穿越积石山,骑在一匹骏马上,得意的笑道:“这次,唐军会被突厥拖住,短时间内难以顾及我们,我们就有机会对河西走廊动手。一旦拿下河西走廊,好处大大的有,向东可以威胁关中,向西可以威胁西域。到那时,只要大军一到,可以轻松拿下西域。”
“赞普英明!”群臣大声颂扬。
“西域虽然苦寒,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大吐蕃控制了西域,就可以仿效当年的突厥,可以把唐朝的丝绸茶叶转卖给西方,再把西方的珠宝珍玩转卖给唐朝,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积聚如山的财富。到那时,大吐蕃就不比唐朝差。”都松芒布结眼睛放光。
突厥当年崛起,就因为地理位置好,控制了丝绸之路,可以把中原的丝绸茶叶倒卖给西方,再把西方的珠宝珍货倒卖给中原,从中赚取了海量的财富。有了财富,就可以大量招兵买马,突厥很快就成了疆域万里的大帝国。
若是吐蕃控制了西域,就是第二个突厥,可以进行倒卖,就可以积累海量的财富。有了巨量的财富,吐蕃就会一跃变强,不比唐朝弱多少。
“哈哈!”吐蕃群臣爆发出一阵大笑声。
“赞普,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突厥全军覆灭,默啜被擒。”就在这时,一队斥候疾驰而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甚?甚?突厥全军覆灭?不可能!”一片叫嚷声响起,吐蕃君臣一副打死不信的表情。
“赞普,真的呀。唐军屠尽百万突厥,碛口的尸骨堆了一层又一层,尸臭在百里外都能闻到呀。”斥候忙肯定。
“你们没谎报?”都松芒布结喝问道。
“赞普,如此重大的军情,谁敢谎报?我们是再三确认呀。”
“碛口大战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但有唐人的地方都在欢庆,这能有假么?”
斥候忙证明。
“百万突厥说没就没了,这仗是怎打的?”都松芒布结仍是不太相信。
“是这样打的……”斥候把打探到的消息一一禀报。
这消息要编也编不出来,都松芒布结不得不信,不住吸凉气:“好可怕!屠尽百万之众!”
“太可怕了!那是百万之众呀!”吐蕃大臣脸色大变。
“快,立时传令,统统撤回来。”都松芒布结大声下令。
这时节与唐朝开战,那是作死。
“赞普,这也不行呀。”大论忙提醒道:“我们的大军有不少已经到了唐境,要是唐朝追究起来,就是一场大战呀。”
“是呀。这要如何是好?”群臣很是惊恐。
吐蕃和唐朝打了数十年。败多胜少。如今的唐朝。北方没有威胁了,完全可以把大军调到西北来,与吐蕃大战一场。真要那样的话,对吐蕃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派人去神都,多方打点,一定要得到唐朝的宽恕。”都松芒布结有些庆幸,这仗毕竟还没有打起来。
xxxxxxxx
碛口以南,唐军营地。
唐军在这里休整。一片人欢马腾,将士们嬉戏,热闹非凡。
王孝杰的帅帐,王孝杰与众将在座,个个喜笑颜开。
只有一个人很是不爽,那就是武三思了。众将都立功了,就他没有功劳。他不仅没有功劳不说,还有败仗。
自从开战以来,唐军打得不错,要立功其实并不难。可惜的是。武三思的手下实在是太窝囊了,就连小股突厥也打不过。他一心想要立功,就是不能立功,由不得他不郁闷。
“陛下的旨意已经传到了,本帅要率军深入漠北,号令大漠。”王孝杰眼中精光闪闪,道:“自从有汉一代之后,华夏大军再也无没有大举深入大漠,此举很有必要。而且,陛下要恢复漠北都护府,控制漠北,这也是必须的。”
略一停顿,道:“率军凯旋回归这事,本帅以为,楚王合适。”
“赞成。”一片赞同声响起。
要是没有李隆基,就不会有如此大胜之仗,在众将心里,李隆基具有崇高的地位,由他率军回归,谁也没有异议。
武三思虽然想反对,却是不可能有人支持,只得闭口不言。
“好,此事就这样定了。”王孝杰也不征求李隆基的意见,直接决定了。
“楚王,这率军回神都之事,就交给你了。”王孝杰冲李隆基道。
“大帅,我有话说。”李隆基点点头,道:“大帅此次深入大漠后,务必要大张旗鼓,要宣扬华夏兵威。一定要把九姓铁勒和回纥肢解了。”
“肢解?好主意!”张说大声赞同,道:“这次大战,九姓铁勒和回纥并未派军助战,他们是在观望,不可不惩。肢解之后,他们的实力就会变弱,漠北就不会再有战事。”
“嗯。”王孝杰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道:“本帅深入大漠后,若是他们敢说个不字,本帅就灭了他们。”
有王孝杰这员名将来做此事,相信九姓铁勒和回纥不敢有异议。
“第二件事应该派十五万大军进入西北,做好对吐蕃大战的准备。”李隆基接着道。
“派这么多?”王孝杰一愣。
“突厥这次南侵,杀我百姓,是因为大食鼓动的结果。”李隆基剖析,道:“大食即将东进,与大食一战不可避免,在开战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要想与大食打,首先就得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要想河西走廊不被威胁,就要收回大非川,与吐蕃这一战早晚要打。我们得早做准备。”
阿拉伯帝国就是个幽灵,这次突厥南下就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不可避免。要想与阿拉伯帝打,必然是从西域出兵,而河西走廊又是西域连接中原的通道,绝对不能被威胁。
要想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最低条件是夺回大非川,也就是现在青海的青海湖一带。
最好是把吐蕃给灭了,当然,这不太可能。
“有理。”王孝杰重重点头,大为赞成,道:“我这就给陛下上奏,调十五万大军去西北。”
“第三件事,就是趁我们这次大胜之威,把契丹彻底解决了。”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在我们与突厥大战之时,契丹有异动,想要征服松漠之地。若是不把契丹解决了,就是留下了后患。”
“赞成!”一片响应声响起。(未完待续。。)
第四章契丹灭亡
契丹盘踞松漠之地,以为唐朝鞭长莫及,一直对边关多加滋扰,让边关百姓不得安宁,其危害虽然没有突厥大,也是当时东北方向的最主要边患,若能解决掉契丹的话,是无上美事,可以让唐朝的边关更加安定。
再者,若是解决了契丹,就能让唐朝更加专注于对付阿拉伯帝国,从战略层面看,也是必要的。
李隆基之所以要解决契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契丹会在唐末宋初坐大,成为北方的主要边患,决不能容忍,还是趁唐朝大胜之机,顺便把契丹解决了。
“朝廷多次出兵攻打契丹,虽然多有胜仗,却是不能彻底解决契丹,实为一大隐患。如今,我军大胜,趁着我军兵锋正锐的良机,大举出兵,攻入松漠之地,定能尽全功,一举而灭掉契丹。”王孝杰眼中精光闪闪,道:“我之意,出兵宜早不宜迟。”
“大帅,末将愿领兵。”武三思噌的一下站起来,大声请命,一脸的期盼。
此次与突厥大战,诸将皆有大功,唯武三思无功,他自认为脸上无光,想要趁此机会捞点军功。
“嗯。”王孝杰眼中光芒四射,盯着武三思,久久不语。
“大帅,不可。”立时有将领反对:“假梁王,你会带兵么?弟兄们会听你的么?”
武氏不得人心,武三思更不得人心,要将领不反对他们都不成。
“是呀。”众将个个裂嘴鄙视武三思。
“大帅请放心,只要给我二十万兵马,末将定能灭掉契丹。”武三思听在耳里。极为不爽。却又不得不忍着。拍着胸脯保证。
“二十万?这可比契丹的口众还要多了。”
“以区区契丹能经受得起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么?”
“一听就知道你不知兵。你若率军,定然是败军覆师。”
“就你这点本事,给你百万大军同样是吃败仗。”
众将再也忍不住,大声讥嘲起来,个个嘴角都裂到耳根了。
契丹虽然是唐末宋初的北方主要边患,然而,在武则天时期还相当弱小,总人口有没有二十万都成问题。武三思竟然要率二十万大军去灭契丹。纯属扯淡。
“你们敢嘲笑我,我一定不放过你们。”武三思脸红过耳,在心里恶狠狠的想。
李隆基摇摇头,冲武三思道:“假梁王,你要带兵的话,先去读读兵书吧,莫要信口开河。区区契丹,五万大军足以灭掉,何须二十万。”
“没错。”众将大声附和。
以前,唐朝的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反叛的突厥。没有派出大军进攻契丹,即使进攻也是小股军队。这是契丹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今,突厥已经被灭掉了,唐朝完全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对付契丹。
只要唐朝派出大军,不需要太多,五万就足以把契丹灭上好几回了。
“还是楚王知兵。”众将齐声颂扬。
“楚王,灭契丹之事就交给你了。”王孝杰点点头,冲李隆基道。
“谢大帅。”李隆基领命,道:“突厥刚灭,孙万荣一定以为我们还在休整,我们宜立时出兵,可以打孙万荣一个措手不及。”
“好计较!”王孝杰当即就赞成了。
“大帅,我就率军出发了。”李隆基当即下令,调集五万精锐,朝东进发。
李隆基命令裴孝恪打探消息,要陈玄礼率领三千人马为前锋,封锁消息。一路上,凡是遇到的部落,不是被屠杀,就是被控制,唯有如此,才能最好的保证消息不泄露,打契丹一个措手不及。
每个唐军拥有三匹战马,一匹骑乘,一匹歇息,一匹驼着补给,如此一来,总能保证马力的充沛,总能让唐军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一路上很是顺利,唐军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受到什么阻挠,就进入了松漠之地。
松漠都护府在现在的辽宁,唐军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赶到了。
一赶到松漠都护府,只见不少契丹正在放牧。契丹牧民骑着骏马,唱着牧歌,赶着牛羊,一派祥和气氛,一点也没有大战的紧张气氛。
“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一朵巨大的乌云出现,一条黑色的水线,优美流畅,快速涌来。
“那是一支军队,是我们的勇士?”
“这支军队训练有素,骑术了得,不在我们勇士之下,就是这蹄声太响了些,得有十几万匹骏马。”
“十几万?那一定不是我们的勇士了。我们的勇士不可能拥这么多的骏马。”
契丹是游牧民族,对蹄声是太清楚了,一听就能听出多少。
契丹人口太少,总人口有没有二十万都成问题,更不可能一次性集中十几万匹骏马,这明显不可能是契丹军队了。
“不是我们的勇士,会是哪儿来的军队?”
“这就不知道了。”
紧接着,这些契丹牧民就是惊讶。
黑色的水线更近了,可以看得清楚了,只见一片人潮马海,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只见旗帜飘扬,一片旗帜的海洋。
“是唐军!是唐军!”
“唐军怎会到来呢?”
牧民看清了,这是唐军的旗帜,不由得大是奇怪,万分想不明白,唐军怎会到来。
“不好!快去禀报,唐军杀来了。”
“对,得立即禀报。”
契丹牧民脸色大变,准备向孙万荣禀报。然而,已经迟了。
“隆隆!”只见从左右两侧各驰出一支唐军,迅如飘风,快速插向契丹牧民的背后。很快就汇合。把他们团团包围起来。
“完了!完了!”契丹牧民脸色苍白。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没有一丝儿血色。
“隆隆!”一支身着明光铠,背负硬弓劲矢的唐军从正面冲来,气势如虹,不可阻挡。
“咻!咻!咻!”远远的,这支唐军就用手弩射杀,尖锐的破空声响成一片。
“啊!啊!啊!”契丹牧民被射中,惨叫声此起彼伏。死伤不少。
唐军射杀之后,就是挥着横刀冲来,手起刀落,出手狠辣,等到唐军过后,就没有一个能喘气的契丹了。
xxxxxxxx
“楚王,离孙万荣的营地只有二十里的路程了。”裴孝恪疾驰而来,冲李隆基禀报。
“好!”李隆基大声叫好,一脸的兴奋,道:“孙万荣有没有察觉?”
“没有!”裴孝恪兴冲冲的叫嚷:“我们把沿途能杀的都杀了。怎会走漏消息?孙万荣一点也没有察觉,他呀。做梦也是想不到我们已经杀来了。”
“太好了!”一片叫好声响起,众将个个兴奋得眼睛冒光。
孙万荣若是察觉唐军攻来的话,他打不过还可以逃。一旦他要逃的话,对于唐军来说就是大麻烦,因为孙万荣可以朝北逃,甚至进入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唐军想要追都难以追上。
孙万荣没有察觉,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可以一举而灭掉他。
“我们离孙万荣的营地已经很近了,孙万荣很快就会知道我们到来了,这进攻得趁早,我之意,不歇息了,立时攻进。”李隆基微一凝思道。
“区区契丹,没有严格的训练,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很好的战法,其战力并不强,比起突厥远逊,即使我们长途奔袭而来,有些疲惫,也能轻松战胜。”陈玄礼眼中精光闪闪,很是轻蔑的道。
“没错!”张说重重点头,大为赞成。
唐军的战力非常强悍,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就是强横的突厥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契丹了。契丹的整体实力比起突厥差远了,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严格的训练,更没有先进的战术战法,即使唐军疲惫不堪也能稳操胜券。
更别说,唐军还能打契丹一个措手不及。
“五万军队一分为五,每队一万人。张说、陈玄礼、薛直、裴孝恪,你们各率一万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起进攻,我率一万在外围,截杀漏网之鱼。”李隆基立即下令。
这安排非常好,众将没有异议。
军队一分为五,每队一万人,张说、陈玄礼、薛直和裴孝恪各率一队,立即进攻。
“隆隆!”唐军如同下山猛虎般,骑着骏马,紧握横刀,对着孙万荣的营地冲去。
李隆基剩下的一万人再分成四队,指定四个将领指挥,分散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准备截杀漏网之鱼。
孙万荣的营地并不大,占地不过十来里,帐幕还不到一万,集中在这里的契丹不过四五万人的样子。
其中,最主要是孙万荣的军队,差不多两万人的样子,余下的是牧民。
契丹的总人口本来就不多,有没有二十万都成问题。而且,还分散在各处,唐军一路行来,斩杀不少,余下的全部集中在这里,若是被唐军杀光的话,契丹这个种族都不会存在了。
契丹军队正在训练,牧民正在烤羊肉,煨马奶子,准备午餐。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震得地皮都的颤抖。
“蹄声?这是军队。”孙万荣骑在高头大马上,正在指挥他的军队训练,一听之下,眉头一挑,很是惊疑:“这蹄声整齐,错落有致,这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比起我的军队还要了得,是哪里来的军队?”
“突厥能如此整肃,会不会是突厥?”
“突厥都灭了,哪会是突厥。”
契丹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不好!唐军来了!”猛然间,孙万荣的脸色苍白如纸。(未完待续。。)
第五章凯旋班师
孙万荣脸色大变,苍白如纸,没有一丝儿血色,整张脸都扭曲了,失声尖叫,仿佛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然而,群臣却是不信,个个狠狠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唐军不可能到来!”
“就是呀!这么多年来,唐军就没有到过这里。”
“我宁愿相信日头从西边升起,也不会相信唐军会到来。”
孙万荣听在耳里,只觉眼前发黑,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竟然不信,只得强忍着心惊,扯起嗓子喝道:“如此整肃,只有突厥和唐军能做到,突厥已经被灭了,就必然是唐军了。”
“这……”孙万荣的话非常在理,能有如此整肃阵势的,不是突厥就是唐军,突厥被灭了,也只有唐军了。
“唐军真的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唐军勇猛无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法了得,战力极为强悍,我们打不过呀。”
“天啊,唐军怎会来到这里的?”
“难道唐军长有翅膀,飞来的?”
明白过来的群臣就是大声尖叫,嚷成一片,个个惊恐万端,脸上尽是恐惧之色。
唐军威名赫赫,凭借强悍的战力打出来的威名!契丹多次与唐军交战,却是败多胜少,其胜仗少得可怜。更别说,还是唐朝刚刚平定了突厥,屠尽百万突厥的时期,唐军在契丹人心目中就更加可怕了。
就在这时,只见唐军已经很近了,可以看见唐军的旗帜。只见唐军旗帜如林。一派整肃。虽是在行进中,却是异常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
“真是唐军!”
“好整齐的阵势呀!要是我们的军队能有如此整肃的阵势,那就好了!”
“好多的明光铠,明光闪亮,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契丹群臣看着快速涌来的唐军,既是震惊。又是艳慕。
和唐军比起来,契丹军队就跟乞丐似的,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快!准备迎敌!”孙万荣看在眼里,只觉天旋地转,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我们打得过么?不如投降吧。”
“是呀,是呀。我们的装备不如唐军精良,我们的训练没有唐军严格,我们的号令没有唐军森严,我们的战法没有唐军了得,我们的战力不如唐军强悍。就没有一样能比唐军强,还是投降的好。”
“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还是投降的好。”
群臣一阵阵心惊,大为气沮,就没有一点抵抗之心。
他们非常清楚,与唐军打,契丹没有任何胜算,哪怕是一点点。这是在多次交战中,用契丹人的鲜血和性命验证了的。
“闭嘴!”孙万荣听在耳里,只觉一颗心直往下沉,唐军光凭威风就吓破了群臣的胆,这仗还怎么打?
“你们以为投降,唐军就会放过你们么?”孙万荣倒也是个明白人,沉声喝道:“唐军来得如此突然,想必把沿途能杀的全杀了,这才没有走漏一点儿消息。唐军这是摆明了要灭我种族,你们就是投降也是死路一条。”
“不会吧?”群臣却是不信。
“突厥刚刚被灭,按理说唐军需要休整,不会来到这里的。可唐军就是来了,这是为何?这是因为唐军要把我们斩尽杀绝。”孙万荣的脸孔扭曲,大声吼道:“我们只有拼命一战。”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可我们打得过么?”群臣仍是心存疑虑。
“打不过也要打!”孙万荣万分无奈。
以他的精明,自然是想得到,契丹没有任何退路,要逃没地方可逃,要打却是打不过,他只能是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
“杀!杀!杀!”
“不留活口!”
唐军爆发出惊天的喊杀声,大开杀戒,出手凶狠,丝毫不留情。
契丹如同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似的,齐刷刷的倒下,只一口气功夫,地上就多了厚厚一层尸体。
契丹东奔西逃,想要逃命,却是注定不可能,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有唐军追杀,直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唐军如入无人之境,冲杀起来异常顺利,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看着成片成片倒下的契丹,孙万荣和一众大臣惊恐万端,脸色苍白,浑身筛糠。
他们与唐军多次交手,深知唐军的可怕,却是没有想到这次的屠杀是如此的可怕。要是在以往,契丹打不过还可以逃,这次是逃也没有地方可逃,只有等死的份。他们方知,唐军的屠杀是如此的犀利。
孙万荣很想指挥军队作战,然而,他的军队压根儿就不听从他的命令,作了鸟兽散,东奔西突,想要逃命。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把军队集中起来,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的军队被唐军斩杀一空。
这种屠杀对于唐军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整个战斗不过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楚王,这就是孙万荣。”陈玄礼把浑身筛糠的孙万荣朝李隆基马前一丢,冷冷的道:“就这点儿胆色,也敢妄图与朝廷作对。”
李隆基一瞧,只见孙万荣跟死狗似的趴在地上,浑身抖个不停,冷汗把他的衣衫沾湿了,如同在水里泡过似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孙万荣,你要是不与朝廷作对,就不会有今日的末路!”李隆基挥挥手,道:“就凭你,还不配当俘虏献给陛下,杀了吧!”
“饶命!饶命!”孙万荣吓破了胆,磕头乞命。
却是给陈玄礼手起刀落,人头滚落,脸上的惊惧之色清晰可见,嘴巴还在张阖,似乎想说“你怎么就不饶我的命?”
李隆基右手连挥,将士们手起刀落,契丹群臣的头颅不断滚落。
正如李隆基所言,契丹太弱了,连当献给武则天的俘虏的资格都没有,不如杀了干净。
“楚王,此战把契丹斩杀殆尽,契丹幸存者有没有一万人都成问题。”张说笑呵呵的道:“东北方向的边患总算是解除了。”
自古以来,中国的边患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北方又分为三个方向:西北、北方和东北。
在这三个方向的边患中,威胁最大的是北方,其次是西北,再次才是东北方向。
北边的威胁在秦汉时期是匈奴,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鲜卑,隋唐是突厥。
在秦汉时期,西北的边患主要是羌,到了隋唐时期主要是吐蕃。
东北方向在秦汉时期的威胁微乎其微,主要是东胡。到了隋唐之际,来自东北的威胁就比较明显了,第一个威胁就是高丽。
隋唐之际的高丽,并不是指现在的朝鲜半岛,而是指朝鲜半岛北部和辽宁吉林一带的朝鲜族建立的国家。这个时期的高丽,妄图统一现在东北之地,一旦实现了的话,对中国北方的威胁就会很大。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隋炀帝这才数次出兵东征高丽,欲要平定高丽。从战略层面看,隋炀帝这一举措很有远见,可惜的是,他在执行时犯了天大的错误,他出动的军队太多了,调动的民夫太多了,最终导致天下动荡,隋朝因之而灭亡。
唐太宗继位后,亲征高丽,最终把高丽给征服了,这才解除了这一潜在的威胁。
高丽之后,紧接着想要坐大的就是契丹了。到了唐末宋初,契丹真的坐大了,成了北方的主要威胁。
如今,契丹被灭,这一威胁就不复存在了。
“契丹被灭,北方的边患就还剩一个吐蕃了,朝廷只要大举出兵,就能重创吐蕃。”陈玄礼几乎是唱出来的。
吐蕃也是唐朝的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