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东汉末-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然其计,约吴郡太守朱治共同围攻曲阿。

    很快,句容、湖熟、江乘等县皆被孙策攻下,斩刘繇军近万,降者无数,抵达曲阿城下,孙策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而此时吴郡太守也攻破毗陵,领二万大军攻到了曲阿城。

    而在曲阿城,刘繇及笮融的总兵力只有两万不到。

    为了迫使刘繇出城决战,孙策一面派大军四面围攻,断绝城中供给,又命投石车日夜不停的向城内轰击,刘繇不得已,只好领大军向北突围,与孙策交战,大败之后,仅有不到五千人逃到临近长江的县城,丹徒城。

    刘繇征召了所有附近的船只,刚准备逃走时,孙策军又杀死,慌忙中只领得三千余人乘船而逃,而军中原本的数百战马,因为太重来不及时上船,全被弃在岸上。

    孙策得到战马,大喜,命军队不得伤害百姓,又出告示,安抚郡县百姓及各地长官。

    并亲自带酒食送给被俘的刘繇军劝降他们,准许伤重者可以领到抚恤回乡安养,俘虏无不感动,皆投降孙策。

    很快孙策的兵力便增加到了五万人,江东士人来投者无数。

    周瑜道:“主公,眼下江东已经站稳了脚跟,但是我的叔父周尚在丹阳,却因为太史慈的原因,屡屡战败,这样的形势对我们非常的不利,不如让我领本部兵马回到丹阳,帮助我的叔父一起征讨太史慈吧!”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三支精锐兵种龙腾军

    “好吧,你先回丹阳也行,我刚征募到的新兵还必须训练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孙策考虑了一下,在曲阿自己的兵力已经达到四万,已足够单独行动。

    周瑜领命,率着一万兵离开曲阿,前往丹阳。

    不过很快袁术便得知了孙策的兵力大增的事,为了防止孙策势力过大,便以周尚在丹阳战败的借口,撤掉了周尚的丹阳太守之职,任命堂弟袁胤为新的丹阳太守。

    周瑜也只好跟随其叔父周尚回寿春述职。

    长史杨弘向袁术进言道:“刘勋在庐江兵力渐重,却放任刘表进攻扬州的豫章以及豫州的汝南,并且庐江郡内盗贼群起,主公当心刘勋有私心啊!”

    袁术点头叹道:“我怎么不知道呢,但是现在不能动刘勋啊,若是逼得急了,我担心刘勋会投靠刘表,还不如放任刘勋,至少可以为我们挡住刘表的攻击!等丹阳郡稳定下来了,再作安排。”

    杨弘道:“听说孙策之所以大败繇,就是靠的周瑜啊,主公不如让周瑜在家乡舒县附近任职,这样可以凭着周瑜家族的势力牵制刘勋!”

    “嗯,你所言甚是,那就还让他管理居巢县吧!而且我听说皖县的支月也已经奉吾子之命起兵了,居巢县和皖县紧临,我希望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外抗刘表,内讨贼寇!”袁术道。

    回府后,冯夫人远远的接住,面色忧愁,袁术问道:“夫人,前一阵不是见你天天都很高兴的吗?为何最近越来忧愁了?”

    冯夫人将袁术迎进内房,叹道:“夫君,我是担主耀儿啊,他一个人在外面天天领兵打仗,可是最近我总是听说庐江北部安丰一带的山贼,经常跑到汝南境内劫掠!汝南境内的兵力基本都抽调到前线与刘表在作战,后方十分空虚,原来还有吕范坐镇汝阴,贼不敢进范,可是如今呢?”

    “夫君,这要是汝南再起什么内乱,那我们耀儿的根据地可能就有危险了!”

    袁术神色震动,似是对有人竟敢侵犯汝南极为生气,两眼中闪着怒火,说道:“夫人,你放心,眼下张勋也已经从广陵撤兵回来了,而且刘繇也被我们打败了,我马上就派张勋再领兵将安丰一带的山贼剿灭!我看以后谁敢在背后对我吾儿不利!”

    冯夫人脸上露出笑意,轻声道:“夫君,妾有一计,可以一举数得,完全可压制住刘勋!不知夫君愿意听否?”

    “夫人,你我的多年的患难的夫妻,我如何能不信任你!而且你出身将门,比起为夫的才能更胜一筹,若能得夫人之计,是为夫的幸事!”袁术正色道。

    冯夫人脸色一红,揽过袁术的胳膊,两人坐于榻上,说道:“庐江郡地形复杂,整个中部都被大别山占住了,刘勋在郡内也只能有效的控制沿大别山的东部及南部,西部处于黄祖的控制之下,现在北部又有许乾等山贼横行,与南部的张多,巢湖的郑宝连成一气,互相呼应,这对我们来说极为不利啊!”

    “不如趁着张勋将军出兵这际,将庐江郡的北部五县分离出来,以安丰为中心,另外作为郡,就封张勋为太守!”

    “这样既可以对张勋在广陵的战功有了一个安排,又可以用张勋来分弱制衡刘勋,还可以命张勋讨平安丰的山贼,让耀儿可以安心在外征战,另外,如果纪灵将军在新息敌不住黄祖的话,安丰的张勋也可以迅速领兵相助!”

    “夫君,你看我的这条计谋是不是一举数得?”冯夫人微笑道。

    袁术大喜,赞道:“夫人果然有一套,为夫佩服,我这就去依夫人之令行事!”

    说罢,袁术欲离去,冯夫人道:“夫君,还有一事!”

    “夫人请讲!”袁术收回脚步。

    “我们的几个儿媳妇都已经怀有身孕三个月了,而且耀儿最近又纳了一名小妾,是下邳相曹豹的女儿,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知书达礼,容貌可人,妾想去一趟平舆城!亲眼看一看,再照顾一下我们即将出生的孙子孙女!”冯夫人道。

    “呵呵!夫人,你是担心耀儿的后方不稳,想要亲自坐镇平舆吧?不过这样也好,以免汝南人心波动,被刘表攻破,这样对我们都极为不利!好!为夫同意此事,不过既然如此,那今天晚上……!”袁点头道,不过在最后却露出坏坏的表情。

    冯夫人脸上一羞,轻轻一点头,立即就躲入帘后,不好意思再看袁术。

    ……

    东平国,郡府之中。

    令冯耀极为欣慰的是,韩双及那一千二百侠士全部来到了校场之中,以及在梁山就投降的那两千余侠士,总共三千五百名侠士,在李典的带领下,全部宣誓效忠于冯耀!呼冯耀为主公。

    冯耀从这三千五百名侠士中选出了一百余名背景等俱无挑剔的侠士充作亲随,命韩双带领,任命韩双为亲随副统领归于杨武管理。

    又选出从中选出了一千余名合乎虎卫、熊卫标准的侠士,再从数万大军中又选出了一千余精锐中的精锐,一千升为虎卫,一千升为熊卫,将虎卫及熊卫军扩充到都是三千的数量。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人才,选到了斥候营和长弓营之中,还有弓骑兵营,不过这些的数量很小。

    最后余下的两千余名侠士,冯耀宣布成立一支新军,名为龙腾军,冯耀给他们的定义,就是在其脑中印象非常深刻的后世的“海军陆战队”!

    龙腾军的是属于冯耀的第三支特殊兵种,冯耀的目标就是,依靠这两千多侠士的武艺以及良好的水性及水上作战经验,将来能够胜任出海作战的任务!当然了,为了更好的管理,冯耀仍是命李典为龙腾军的统领,地位几乎许褚和戴陵平齐,这让李典大为感动,发誓要让冯耀见识他的忠诚和能力!!

    不管是龙腾军,还是选入其它军队的侠士,他们的家眷在与他们相聚三日后,冯耀便命徐商负责,将他们全部迁往汝南,其中特意要求将龙腾军的家眷迁到汝阴城。

    汝阴城是冯耀在汝南的第二重要的县城,而且靠近淮水,这样有利于将来这些龙腾军与他们的亲人在休假时团聚。

    至于龙腾军将来的基地,冯耀打算建在徐州东海国的朐县附近,正好可以与袁奥的水军以及造船厂配合,方便修理船只,也方便出海!

    三天后,冯耀忽然接到消息,吕布派来的使者已经抵达无盐城内!

    “是耿良!!呵呵,好久没有见过了,还真有点想念他了!”冯耀通过先一步投递而来名刺,一下子就认出了耿良这位老朋友,吕布手下最为低调和忠诚的佐史。

 第二百八十四章 绝不会背弃主公

    片刻之后,耿良便带着笑容出现在了郡府之中,远远的便向冯耀拱手揖道:“恭喜冯使君!谢谢冯使君!”

    冯耀笑问道:“耿兄,今天的话怎么这么奇怪?若说是恭喜这我明白,但是为何谢谢我?”

    耿良笑道:“当然要谢谢冯使君了!你猜猜我这次来是做什么的?”

    “你是佐使……?”冯耀疑惑的看了看耿良的身后,发现并没有其它人跟来,猛的省悟,惊问道:“耿兄,莫非你是来接任东平国相之位的?!!!”

    “呵呵,我也很意外,没想到主公竟然不顾陈治中的反对,直接就任命我为国相了!”耿良道,接着又取出一份任命文书,递了上来。

    冯耀取过一看,果然是温侯的意思,于是大喜道:“耿兄,随我到书房去,我们必须要好好聊一聊了!”

    耿良也点头,欣然跟随冯耀前往。

    才走到中院时,只见一名立于廊下的亲随身子晃了几下,接着一下子倒在地上。

    “怎么回事!快看看!”冯耀连忙喝道,顾不得耿良,亲自上前查看,发现倒地的亲随竟然是刚刚效忠自己的王然。

    王然此时眼圈发黑,脸色惨白,冯耀探了一下,发现仍有鼻息,只是昏了过去,也顾不得身份,立即将王然横抱了起来,扶到一间空着的厢房之中。

    又命许定去请军医过来给王然治疗。

    在等待军医的过程中,冯耀歉意对的耿良道:“耿兄,想不到发生了这种事,对耿兄有些怠慢了!”

    耿良却说道:“冯使君,休要说这样的话,我的事只是小事一桩,无关紧要,便是晚一些时日,又有何妨,倒是这位兄弟昏倒,可能会危及生命,这才是头等的大事啊!”

    “耿兄果然还是没有变啊!既然耿兄不介意,那我们就等到王然兄弟的病情稳定了再谈公事吧!”冯耀道。

    不一会,军医急匆匆的赶来,欲要给冯耀施礼,冯耀命道:“救人要紧,这些虚礼先免了!”

    军医依命,坐于榻前,给王然号过脉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道:“主公,他并没有大的危险,只不过这几日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吃好饭,虚脱而昏倒了,让他休息一会,就可以了,等他醒了再给他饮些****便可以!”

    军医的诊断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互相对望了一眼,正在疑问王然好好的怎么虚脱的呢?

    也许是被几人的说话声惊醒了,王然疲惫的睁开了眼睛,见冯耀正关切的立于榻前,很是吃惊,连忙挣扎着想要下床。

    “王然,你醒了!快躺下,别动!”冯耀喜道,上前将王然按在床上。

    王然大为感动,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失职,登时又惶恐起来,连连请罪道:“王然有负主公之托,请主公治王然失职之罪!”

    冯耀正思索着该如何处置时,这时一名把门的亲随近来禀报道:“主公,王成求见!”

    “传他进来!”冯耀心中一动,看了看榻上卧着的王然,点头道。

    王成和王然都是本地人,两人还是同族人从兄弟关系,冯耀猜测很有可能王成就是为王然之事而来的。

    房中众人让开了一点空间,很快王成的身影便出现在门口,进门后立即跪于冯耀面前,道:“主公,属下冒死求见,是有一事欲向主公禀明!”

    “你这事是否与王然有关?”冯耀问道。

    “是!正是如此,请主公听属下详细禀报!”王成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嗯!”冯耀点头。

    王成道:“主公,王然其实并不是有意这样的,前几日,王然的母亲忽然病重卧床不起,而王然的父亲去世又早,所有王然这几日为了照顾其重病的母亲,这几日吃不好睡不好的,有时甚至一夜都未睡,整夜的侍立在其母亲的床边,而白天又不敢影响公事,所以一直硬撑着!……”

    冯耀听到这时,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转过头,看了看王然,只见王然一脸的愧色,于是说道:“王然,你既然是因为母亲的重病,我哪能还责怪你!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会,等缓过来了,再回家吧!”

    王然连连点头,眼中含着泪。

    冯耀又唤过来杨武,命道:“你速去传我命令,从赵旺那里调两名本地的杂役,去到王然家中,帮王然侍侯其母亲,还有去之前先去领取一百两银子,这是我赏给王然的,用来作为其母亲的治病费用!”

    又对立于一旁还没有离开的军医道:“你就跟着一起去吧,去王然家中去给看看!”

    杨武依命而去,军医亦跟随而去。

    王然大为感动,哽咽道:“谢谢主公!谢谢主公!王然百死不能报主公今日之恩!”

    冯耀道:“你安下心来,我会处理好你的事情的,你既然选择了跟随我,我绝不会让我手下的任何一个兄弟过得不幸的!如果你母亲病情暂时不能恢复,我想安排你留守在此地,你可愿意?”

    “属下听从主公的安排!”王然道。

    “好,那就这样定了,你安心在此休息,一会便可回家去,我先给你放两天假!到时再作具体安排!”冯耀道。

    说完后,冯耀便不再停留,直接拉了一下有些呆了的耿良,笑道:“耿兄,我想现在我们可以回书房去好好谈谈公事了!”

    “正我所愿!我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问题想要再问一问冯使君了!并且我发现我仍然还不是不了解你!”耿良长呼一口气,爽朗的笑道。

    在冯耀拉着耿良走出房间后,在冯耀的身后,一众亲随看着冯耀的背影,眼中的忠诚似是又比前更加的多了一分,特别是几位刚刚从李典手下侠士中精选出来的亲随,其目中的神色更是复杂!但是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在这一刻,所有的新进的亲随已经暗中再次立下誓言,绝不会背弃主公冯耀!

    徐庶、简雍等人见冯耀来书房,连忙恭迎出来,跟随在冯耀身后的大部分亲随便侍立于门外,只有范能及五名亲随跟随入内,侍立于四周。

    现在刚刚成立了新军,许褚、戴陵以及韩双等都忙于训练,不能跟在冯耀身边,许褚之兄许定也调整为负责晚上的护卫,所以白天的护卫之事全部落在杨武以及范能的身上。

    “听说冯使君又收得一批忠诚的侠士,不知刚才那位王然是不是其中的一位?”耿良也不见外,才在书房席中坐定,便笑着拱手问道。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东平王的宴请

    “也算也不算吧,王然并不是李典的部曲,呃,对了我发现耿兄你这次来上任,并没有带亲随?”冯耀道。

    “呵呵,是这样的,我在主公手下时,也并没有亲随,反正是要找,何不等来了这里再找呢!如果冯使君有好的人选,不妨推荐几位!”耿良道。

    冯耀听说如此,不由想起刚才对王然的承诺来,心中一动,看着耿良道:“耿兄,你认为王然如何?”

    “王然既忠心又知道孝顺母亲,非常的不错!”耿良赞道。

    “那就这样决定了,正好王然也需要留在此地照顾他的母亲,不如就让他跟随耿兄吧!”冯耀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冯使君!”耿良道。

    冯耀又问起一些老朋友近况,诸如曹性、李进等,还有冯耀印象较为深刻的小个头颜桓,这些都是曾经一起患难去往长安,救出吕玲绮等吕布家眷的十名精英中的人物!

    颜桓个头只有七尺,身材是最小的一个,但是却也是最为暴力的一个,曾对冯耀有援手之恩。

    “你说颜桓啊?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侯爷手下的亲随副统领之一,很是受到侯爷信任。”耿良道。

    冯耀很高兴知道他们都还混得不错,与耿良谈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冯耀亲自取来相印,交到了耿良手中,算是将东平国的重担正式交到了耿良的手上。

    对于接下来的征战,冯耀充满了信心,这主要是因为两个重要消息。

    其一,张辽自从数日前从东平离开时,果然如其所估计的一样,天还未亮便冲到了范县城下,不到半个时辰,大军便攻破范县,生擒范县县令勒允,不过张辽并没有将勒允押到吕布营中,而是直接将其斩于市集之中,并说道:“因为勒允一个人的原因,害死了双方十数万士卒的性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接着很快,张辽便攻克甄城周边的秦亭、运城、廪丘等城,便鄄城完全被孤立了起来,与吕布大军一起合围住了鄄城的于禁,如果没有曹操援兵来救的话,攻克鄄城最多只用一个月的时间!

    其二,臧霸本来与曹操的交战之中,处于下风,青州的齐国一度被曹操占领,但是臧霸却约泰山贼兵昌豨领兵袭击了曹操的背后,复又夺回了齐国的临朐县和广县,暂时顶住了曹操的攻击。

    在下午时,冯耀正在与徐庶等人商议明天领兵出征的事,忽然接到了来自东平王的宴请,同时受到宴请的还有刚刚接任东平国国相的耿良。

    “元直,这次东平王的宴请你怎么看?”冯耀问道。

    徐庶手抚着下巴上的胡须,看了一眼冯耀的表情,低头沉吟了起来。

    东平王讨好冯耀的举动,徐庶哪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由,之所以出现这次宴请,表面上是为了迎接耿良接任国相之位,实际上则是东平王刘凯想趁着这最后的一次机会拉扰冯耀,再试一试能不与冯耀成为姻亲!

    上次东平王刘凯私下里与冯耀的谈话内容,冯耀虽然没有公开,但是却暗中与徐庶讨论过了,详细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当时徐庶是这样的说的:“如果刘凯不计较正式的名份,似乎也可以接受,毕竟在关东一带,冯耀的控制地盘内,有着非常多的刘姓王爷,没有必要因为这一件小事引起诸位刘姓王的不满!”

    本来以为这件事,就此已经划上了句号,谁知道就在这最后一天,东平王竟然想出公开宴请这个点子,这要是不去吧,未免于礼过不去,若是去了,到时很有可能刘凯会旧事重提!

    徐庶本来是非常赞成冯耀多与人连姻的,甚至包括冯耀选美纳妾的事,徐庶都是大力支持!但是东平王这个虚高的身份,却对冯耀一点好处也没有,有的只是制肘!

    这是两难的事,怎么做似乎都不是太完美!

    “军师?”冯耀见徐庶沉吟,又唤一声。

    “主公,属下认为主公应当赴宴,但是必须多带随从谋士,到时见机行事为妙!这样既顾全了面子,又可以集众人之智,做了最好的选择!”徐庶抬起头,大声说道。

    “嗯……,似乎只有这样最好了,那就请军师准备一下,一会大家都到齐了,就随我一起前去!”冯耀想了一下,点头道。

    “是,主公!”徐庶欣然领命。

    冯耀作出决定后,便不再去想别的事了,而是专心的开始考虑起带哪些人前去比较合适!

    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人安全的事,现在一共有三队亲随,分别由许定、范能、韩双三人统领,每队皆是按曲的编制建立的,包含副统领在内一共一百一十三人。

    韩双是亲进的,是本地人,应该和刘凯比较熟,所以最好还是留在府中吧。

    范能现在主要是负责夜晚的安全的,此去必定少不了要饮酒,喝醉了回来后,不利于守夜,还是算了吧,安全第一。

    那也只有许定最合适了,就算喝醉了也没事,回来后大睡一觉,也不影响明日的出征。

    不过只是这一百多名亲随,还是不够,冯耀又决定必须带上许褚或是戴陵其中一人,但是许褚爱饮酒,此去可能搞不好就会喝醉了,不但起不到护卫的作用,而许褚几百斤的体重,想要背回来,真的是的有的困难!

    又考虑到需要一个对东平王比较熟的人,冯耀决定还是带上李典和王成,这样也可以让二位刚投效过来的将领感觉到自己被重用。

    谋士,带徐庶一人有点少了,也不够气派,所以简雍也必带!

    ……

    东平王王府

    冯耀一行的车驾刚到,东平王便领着数名本地的士绅迎了出来!

    “冯使君能大驾光临,真是令本王蓬筚生辉啊,快请进来!”东平王大喜道。

    跟随在东平王身后的数名士绅也一一上前与冯耀施礼,语气及神态皆十分的卑恭,脸上堆满了笑容,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家族。

    冯耀一一微笑着点头应承,有来不及与冯耀交谈的,便将目光转到冯耀的身后,很明显的立于其身后徐庶和简雍便是冯耀手下的心腹重臣,于是又有几人开始与徐庶和简雍拉起关系来。

    双方正客套着,这时又一驾马车过来了,是耿良,不过因为才到只有半日,耿良还不及组织属于自己的随从,只有两名看起来还比较稳重的差役跟随在后。

    见冯耀在此,耿良立即跳下马车来,似是没有看到东平王,而是直接来到冯耀的面前,高兴的打招呼。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十二位娇媚小美人

    众人一番繁文缛节之后,俱都被东平王迎进府内。

    徐庶、简雍、杨武、戴陵、李典分坐于冯耀下首,王成、许定则立于冯耀身后。

    耿良及一众士绅也都按地位一一坐好。

    “冯使君!耿国相!多谢二位能够赏脸!”东平王刘凯道,接着微微一笑,轻轻一击掌,便有一队十二个豆蔻年华的小美人含笑而入,每名小美人手中皆捧着一个食盒,其中为首一位小美人尤为娇媚,轻轻一笑便将堂内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就连冯耀都不免为之心动。

    细看之下,冯耀发现这些小美人大都介于十二岁到十四岁之间,尚属于幼女,却偏又天生的早熟,****已经隆起,腰肢细圆而又柔软,呈现出诱人的曲线!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十二位娇媚动人的小美人吸引时,又有一队年纪稍长的女乐各捧着乐器进来,开始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大多数客人几乎都没有去注意,就如同完全忽了她们的存在一样。

    “不知东平王此举是什么意思,这里刚好十二位客人,现在派出十二名小美人,……?”冯耀在心中疑问道。

    不过不等冯耀继续去想,那名为首的小美人似是忽然发现了冯耀一样,脸上露出微微惊喜之色,浅浅一笑,笑容极为甜美,接着便径直朝着冯耀的这边款款走来。

    此女的行动似是牵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的心,或有意,或无意都会看一眼这名为首小美人的举动。

    冯耀这边的几名属下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这名最美的小美人在几人心中,毫无疑问的就应该是归主公冯耀的。

    徐庶看了冯耀一眼,轻轻一笑,耿良亦是如此。

    简雍则似是不想多关注这些小美人,反而对那些女乐更有兴趣,脸上带着笑容,侧着头,注视着那些女乐,十分用心在聆听那些美妙音乐。

    杨武则目光如刀,有如鹰眼般犀利,丝毫不为所动,带着审视的神色,审查每一名走过的小美人,特别是那名最为娇媚动人的,正走向冯耀的小美人。

    李典虽然也是少年,却并不是象一般少年那样羞涩,反而目光老道,如在评判这十二名小美人的姿色一般。

    座于对面席上的士绅,则完全是另外的一种神色,见那名为首小美人走向冯耀,眼中便露出失望的神色,有两人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似是有些不甘心最美的小美人竟然选择了冯耀。

    这些表情,冯耀虽然只是扫了一眼,但已经记在心中,对那些士绅的表情冯耀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冯耀至少明白了一点,就是这六名士绅中,没有一位是值得去关注的人才。

    “主公!”这时徐庶忽然轻轻唤了一声,并示意冯耀凑过去。

    “主公,当初如果强行攻破城可能会好一些,至少这些士绅会在攻破城后,可以成为清算的对象!”徐庶附耳道。

    冯耀闻言微微一笑,点点头,对徐庶的话非常认同,不过同时,因为徐庶的这番话,反倒让冯耀没有那么的讨厌这些士绅了,而是多了一些可怜之意。

    这时,那名美人已走冯耀面前,轻轻的跪于案几前,伸出纤纤玉手,将食盒打开,从中取出一壶酒,四只酒杯,以及几道酒菜,小心的放在案几上,然后纤手拿起酒壶,将四只酒杯一一倒满,并端起其中的一杯,举起来,微微一笑,朱唇轻启,将酒饮尽。

    “妾已经饮过了,冯使君何不也试试这美酒是何滋味?”美人说着,故意的将肩上薄纱轻抚了一下,露出光洁如雪的肌肤来,脸上的甜美的笑容更为娇媚。

    这若是在平时,可能冯耀就会禁不住诱惑就会动手手脚起来,但是此时冯耀却目中寒光一闪,脸色忽的冷了下来。

    “你是何人?为何自称为妾,难道你不是这府中的奴婢吗?”冯耀冷声道。

    杨武、许定、王成等人立即唰的一声,抽出刀来,杀气登时暴出,大堂中空气骤然如同凝固了一般,那几名正在小美人身上下其手的士绅,惊得手中酒杯一松,咣当几声响,吓得掉在了地上。

    徐庶、简雍、李典见状,脸上带着震惊之色,亦是目光如剑,瞪向了那名自称为妾的小美人!

    小美人也许是从来没有经过这种场面,吓得“啊呀!”一声,向后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接着嘤嘤的哭了起来。

    冯耀立起了身,右手按向了腰中长剑,向东平王刘凯看了过去!目中露出杀气,如果东平王刘凯不能给出一个让冯耀满意的回答,冯耀不介意直接将其斩杀了!

    虽然是刘凯是汉室宗亲,是刘姓王,但是以冯耀现在的势力,以及朝廷即将覆灭的趋势,杀便杀了!

    东平王脸色大变,没想到冯耀的反晌这么大,一边在心中暗暗叫苦,诅咒那些该死的传言冯耀好色的人,一边在脑中飞快的转着圈,想着如何回答冯耀。

    “她……她是我女儿小兰!……”刘凯在脸色数变后,终于说出了实情!

    这个结果,不但是冯耀一怔,便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怔,不过众人面面相觑了一下后,并不敢多言,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了冯耀的脸上,想要看看冯耀在知道了这个实情后,会是什么举动。

    冯耀一怔之后,面色很快恢复了正常,心道:“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她竟然会是东平王的女儿,难道她就是上次东平王提议起的,想要送来做小妾的那个十一岁的女儿?看起不象是只有十一岁啊,这样子最少也有十三四岁了吧?”

    冯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