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东汉末-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痴!虎痴!虎痴!”众侠士响起一片欢腾。

    冯耀笑而不语,心道这虎痴之名虽然在历史上不是我所起,但不管历史如何被改变了,许褚的这虎痴之名却还是要用许褚身上最为合适!

    许褚又重新跪于冯耀面前,“虎痴许褚谢主公赐名!”

    “谢戴兄援手!”许褚又对戴陵拱手道。

    这时,谋士支月忽然站了出来,面有喜色,对着冯耀一揖,“府君,某有一个建议!”

 第九十六章 兵不血刃收城父

    冯耀点头,示意支月说下去。

    支月道:“府君,我建议马上行动,拿下城父县城!”

    冯耀眼中猛的一亮,这个想法之前冯耀不是没有过,但是没有足够的把握,心想还是等周仓大军来了再说吧,那时城父县必然必望风而降!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将许家庄的壮丁及侠士稍加训练和编队,也可得兵数千,如果出其不意,迅速控制县府主要官员,或许不用等到周仓来了!

    “子卿,依你这见,我们该如何去拿下城父城?”冯耀问道。

    “府君,如此这般……”支月谨慎地附耳一一向冯耀说出了整个计谋。

    “此计大妙!”冯耀听完喜道,如果按支月的计谋,今日晚间便能拿下城父!

    现在午时都还不到,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行动,而且许家庄今日出了这么大的事,冯耀也不想夜长梦多,以够免节外生枝。

    冯耀大声道:“诸位听吾命令!”

    “是!主公!”众人齐声应到。

    “许褚!你马上将村中所有男女集中起来,严行防守,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下,许家庄只许入不许出!还有,你速去选出一千精壮,务必在申时之前混入城父城中,然后派一个人去城父县府击鼓喊冤!将县令引出,我自有安排!到时你再速来城父客栈与我汇合!”冯耀命道。

    “属下遵命!”许诸领命而去。

    ……

    冯耀按照计策,先行一步就领着原本的十人回到了城父客栈,此时刚刚未时初,客栈内生意正是红火的时侯

    那个整晚没睡觉的小二仍然没有休息,见冯耀等人回来,笑着迎了上来,将众的马匹一一牵入马房中系好,又来问道:“公子爷,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这样吧,我们一路也累了,你马上上一桌上好的酒和菜,就不必管了!”冯耀道。

    小二依命而去。

    这时杨武小声问道:“主公,你说许褚他真的按时赶到吗?一天之内这么多的临县村民要入城,守门的县兵会不会起疑?”

    “杨武,你放心吧,支兄已经有妙计给了许褚,只要依计行事,再按例交纳进城税,县兵是不会注意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安心吃饱后等待好消息即可!”冯耀轻声道。

    ……

    话说许褚选好了五百壮丁,一一扮做各类客商等分散着依次顺利混进了城父县,许定领着几个人去县府门口直接敲响了鸣冤鼓,至于是什么冤情不重要,反正许定的目的就是将县令引出来就行了。

    许褚暗中令混入城内的侠士每人各领十数人不等,侍伏在县府的附近,自己亲自赶到城父客栈,将情况告知冯耀。

    “走!”冯耀立即领着所有手下赶到了县府。

    此时,在县府的外面已聚集了非常的百姓,有一些是本城的百姓,大多数则是混进来的许褚的手下,见许褚一露面,几个领头的侠士围了过来,暗道:“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动手!”

    “好,等我命令!”许褚道。

    县府大堂,由于许定是击鼓鸣冤,县令张翟不敢拖延,很快就令升堂,差役将击鼓的许定带入堂中跪下。

    一番开场礼节后,县令张翟问道:“许定,何事击鼓?”

    这时围观的人群人有人吹了一口哨,许定会意,知道所有事都安排好了,心中大定。

    许定胆子本就壮,而且有冯耀给其定好的状词,脸上一副淡定自若的表情,直接从地上站了起来。

    县令张翟眉头一皱,怒道:“许定,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还不跪下答话!”

    许定哈哈哈大笑,道:“张县君,我许定今天击鼓其实并不是为了鸣冤而来,而是为了救你而来!”

    “大胆狂徒!胆敢公堂之上如此无礼!还不跪下!”两旁立即冲出四个带刀的差役,着许定围住。

    张翟虽然怒级,但是却也被许定镇定的神情给唬住了,连忙伸手制止道:“慢着,等他把话说完再论罪也不迟!”

    差役领命退下,但是隐隐之中,却是许定的退路全部封死了,如果许定的回答稍有让县令不满的,他们立即就会扑上,先将许定捉住押到大牢之中!

    许定点点头,拿出了以往吹牛的气势,将手往背后一背,踱了几下方步,这才面带讥笑的神色看向上高高在上的县令张翟,说道:“城父县属于汝南郡吧,吾听说新任汝南太守冯耀用兵如神,更兼贤德爱民,所到之处民众无不往依,但是县君却仍然执迷不悟,并没有去迎接太守大驾!只怕祸不远也!”

    张翟神色猛的一变,大声喝道:“你不过一种地的农户,如何知道这许多事!而且你休要在此无事生谣,我张翟只不过是暂时隐忍而已,若是府君有令,我张翟安有不从之理!”

    张翟暗暗心惊,心道昨天才收了郡中的文书,正在犹豫不决,想要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行回复太守,此事除了几个心腹手下,再无人得知,但是此人却上来就直指自己的软肋。

    在大堂外面,此时围观的百姓听到堂中的对话,顿时一阵哗然,面现惊骇之色。

    “他说的对!我要求县君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对朝廷新任命的太守是抗还是从!”一个中年人大声道,冯耀此时也在人群中,看了一下,这个人见过,正是刚收下的七十二侠之一。

    “我们不想要战争,我们要安定的生活,求县君不要挑起战事!我听说府君已经派了大军正在攻打宋国!我们不要步宋的后尘!”又一侠士起哄道。

    这时那些真正的本地百姓闻言后都是大为震惊,很多人对这些事情并不知情,但是战争他们却经历过了不少的次数,对战争的恐惧一下子令所有人都激动起来,纷纷喊着要县君说明真相!

    县令张翟站起来,大声道:“诸位稍安勿燥,如果太守有命,本县君必然会遵从!绝不会让诸位受到战火的牵连!这也是本县君一向的原则!请各位回到家中,不要妄生谣言!”

 第九十七章 明智的城父县令

    “张翟,你此话可当真!”这时大堂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喝之声。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大堂直县令张翟的大名!

    张翟饶是脾气好,此时也不禁气得七窍生烟,大喝一声:“来人!”

    两边差役闻声走出两人,跪于案前。

    县令张翟手一指门外,正准备命差役去将门外蔑视县君的人抓进来,不过话还没有说出口,就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因为一枚银光闪闪官印出现在了张翟的眼前,银印是用一根青色的绶带系着,提着绶带的人则是一个面带威仪,眼神凌厉的少年。

    银印代表着什么,作为县令的张翟如何不知!他身为城父县令,佩带的仍然是铜制官印,能佩银印的人至少也是太守一级的!

    “难道是他!”张翟想起细作说起过的汝南太守冯耀的模样。

    十六岁少年,身高八尺,相貌俊郎威严,气度不凡这些形容似乎都与眼前的这手持银印的少年相符合!

    张翟心中一惊,连忙从座上立起身来,如果此少年真是汝南太守冯耀,那可是千万不能走错一步,说错一句话!!否则,慎县县令刘志的结局便马上可能发生在他自己身上!如果此少年就是汝南太守,那么此时突然出现在县府之中,必然已经作好了全面的安排!

    “不能冲动!千万不要做错任何事!”张翟紧张的提醒着自己。

    “阁下是何人?”张翟行事稳重,虽然已经有**分确定此少年就是汝南太守了,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仍然礼貌的问了一下。

    少年就是冯耀,冯耀并没有立即回答张翟的话,而是直接走到了大堂的正中,在冯耀的身后,跟着的身高九尺的戴陵,身高八尺五寸但是腰粗达十围的许褚,还有十多位冯耀的亲随。

    一共十多个威武的汉子面色威武中夹杂着冰寒的杀意,丝毫没有将公堂四周拿刀的差役放在眼中。

    “咝!”四周的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时处七月,但是公堂中气氛猛然变得紧张寒冷,有些气势弱的禁不住都打了一个寒颤!

    此人是谁?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凝聚在了冯耀的身上。

    冯耀却并不知外人对他的感觉,冯耀认为自己这次很友善的了。

    “我就是汝南太守冯耀!张县令,你还要看清一点官印上的字吗?”冯耀一字一句不紧不慢的说道。

    扑通一声!张翟竟然出乎意料的直接跪了下来。

    “下官有失远迎,请府君问罪!”

    这还不算完,张翟双手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了自己的县令之印还有统兵的兵符,将这些代表县令权利的东西高高举在头顶。

    “府君,此印和本县的统兵之权下官愿意全部交出,只求府君饶过张翟一家老小!还有这城父县各县吏!”张翟求道。

    冯耀微微一愣,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着印信和兵符的城父县令!

    这么顺利就收复城父了?

    后面还有无数种应对各种张翟反应的对策,各方人马也都安排妥当了,这才一挑明身份,就完事了??

    “好吧!”冯耀面色一正,也不客气,直接收了县令之印和控制城父县县兵的兵符。

    四周本来还拿着刀的差役见冯耀收了印和兵符后,立即放下手中刀,跪了下来。

    那些本来围在外面看热闹的本城百姓见到这戏剧化的一幕后,又禁不住发出一阵惊呼声,不过处于害怕的心理,并没有敢大声喧哗。

    所有人,不但冯耀的亲随以及埋伏在人群中的七十二侠等人,还是百姓,大堂上的差役县吏,所有人的目光此时都聚集在冯耀的身上,冯耀的一举一动都足以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

    冯耀看看四周,又看了一下仍然跪在地上的张翟以及随同张翟一同跪着的几个县吏书佐,眼神慢慢由寒冷变得热切起来!心道:“握草!这个张翟有一套啊!这是什么计策来着?哦对,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看来这个城父县令确实有些实才!”

    冯耀没料到张翟会直接就将自己全家的性命交到了自己的手,一副任杀任剐的姿态!不过现在冯耀并不打算再治张翟的任何罪了,反而打算继续任用其为县令,不过不是现在,现在城父刚刚收复,谁知道下面会不会发生一些节外生枝的事?而且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许家城的一万多百姓迁移到自己的地盘上!

    许家庄虽然就在汝南的边界之外,但是毕竟是沛国的子民,会受到沛国的管制,诸如征兵,收税等一切事情,还是尽早的迁出为妙,只要人到自己的地盘上,冯耀就有正当的理由去管理了。

    冯耀将张翟扶了起来,说道:“张县令,你不必惊慌,既然你如此煞费苦心的将自己置之死地而求后生,我哪能不成全你呢,只要你能好好的服从我的命令,等我回郡后,这城父县令还是你的!”

    张翟听得心中一惊,惊的是自己的计谋竟然被看穿,不过随即一喜,知道冯耀确实有过人之能,自己这一宝算是押对了!而且县令之位也保住了!

    “下官惭愧啊!这乱世之中我也只是为了保得一家平安!”张翟恭敬的回答道。

    不过冯耀虽然对张翟客气,冯耀身后的两个壮汉却是哼了一声,吓得张翟退了一步。

    冯耀轻笑道:“张县令你莫怕,这两人都是我的手下,这个铁塔般的是戴陵!这个虎熊般的是许褚!他们都只对敌人残暴,对自己人还是很友善的!”

    哪知冯耀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张翟反而更害怕了,不由自由的又退了一步,震惊的看着,本来是想指着的,但是此时哪敢用手指着戴陵许褚二人啊!

    “壮士莫非就是谯县许仲康!”张翟惊问道。

    “呵呵,小老儿,没想到你也认识我许某呀!你人不错,只要你听我主公的话,我许褚是不会伤害你的!”许褚笑道,不过这笑看在张翟的眼中,就如凶神恶煞一般。

    许褚言罢,高举着手一招,大声道:“许家庄的儿郎们,现在没事了,都进来吧!”

    “吼!”大堂外发出一阵阵吼声,隐藏着的七十二侠士率先亮出了兵器,进到大堂中,后面还有几百壮丁也都亮明身份,不过由于县府大堂不大,只能站在外面侯命了!

    “娘啊!”本来在外面看热闹的本地百姓忽然见身边冒出了无数带着兵器的壮士,吓得大吃一惊,惊呼一声,拔跑就跑,哪还有胆子继续呆在这里。

    县令张翟吓得双腿一软,差点双跪了下去,不过许褚伸出一只手,一把就将其扶住了,愣道:“我只不过是想喊他们过来替换县府的守卫!你没事吧?”

 第九十八章 安榜求贤稳民心

    张翟擦了擦汗,尴尬的道:“多谢。”

    冯耀令程固及部分侠士领着三百壮丁把守县府,以防发生军变。

    程固大喜,主公能将这么重要任务交给他来完成,说明主公已经开始信任他并将他视作心腹了,立即跪地领命,并信誓旦旦的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必会严加守护县府,就算一只老鼠想要出入此地,也逃不过属下的眼睛!”

    程固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程固也不以为意,只要主公能认可他就行了。

    冯耀虽然也想笑,但是身为一郡太守,此时更是刚接收了城父的防务,万不能让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毁在了这里,便板着脸道:“程将军,希望你能说到做到!不要让我失望!”

    “是,属下记住了!”程固领命而去。

    县府外的壮士脸上都透着无比的兴奋之色,一天之前他们都还只是许家庄的普通平民,守着巴掌大的围墙,一天之后,他们竟然成为了一郡太守的亲兵!辅助太守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事件!

    虽然他们的身上并未披上战甲,还穿着平民的粗成衣服,但是他们能从那些甲胄整齐的县兵眼中看到羡慕的眼神。

    谋士支月在此时却不相大多数那样,虽然他亦是同样为冯耀感到高兴,但是支月更多的想到的就是那些可能藏在暗中的危险。

    县令张翟虽然主动交权了,但是毕竟在城父时日已久,必有一批自己的心腹,这些心腹会不会随时来个兵谏?

    “府君!我有话说!”支月轻轻一碰冯耀。

    冯耀会意,侧耳过去,支月附耳低声道:“府君,我想曹操用不了几天就会知道曹佐使被杀的消息,许家庄的村民最好尽快能迁到汝南郡内为妙,还有此事不如就交给张翟去办,既可以将其支离城父城,免得此间事节外生枝,又可借此事考验其是否诚心服从府君之命!”

    “好,我知道了!”冯耀点头道。

    片刻过后,程固便从守在大堂外的几百许家庄壮丁中选出三百人离开,还有二百多人仍在原地等待冯耀的命令。

    冯耀命许褚将其兄许定还有张翟叫了过来,道:“张县令,你和许兄一起马上领二百人,征调城中所有马车驴车人力车,连夜赶赴许家庄,将村子中百姓全部迁来城父,此事务必在三日内完成!”

    张翟许定领命而去。

    县府中的人顿时为之一空,原来的差役也都随着县令一起去城中征调运输工具去了。

    冯耀命剩下的几十个壮士还有十多个侠士进大堂待命。

    因为下一步的行动冯耀还要等派出去的几个侠士的回音,才能做出决定。

    冯耀在取得兵符后,分别派了四个身手利索的侠士各拿一个兵符去各城门安抚守城将士。

    又等了约两刻的时间,四人分别来报,各门相安无事!诸将士表示愿意服从郡守的指挥,不敢有违军纪!将会更加严格的的把守各城门,严防有人趁机谋反等,冯耀到这时,才完全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自己继续留任原县令这一招确实稳定了不少军心。

    冯耀唤过一名亲随,命其将收复城父的消息告知周仓,以免周仓大军多跑一趟冤枉路。

    随后又在支月的建议下第一时间贴出了安民告示,告示明确告知汝南太守只是来城父县视察防务,并暂时安置一批迁居的百姓,希望城中有多余的空房的主动借给官府,事后官府会按价给予补偿。

    当然招贤榜和招募令也少不了,除了县府门外,四城门及各重要路口都张贴了这三张告示。

    忙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傍晚了,程固等留守县府自不必问,冯耀则率着一众近百人来到了城父客栈的门口。

    客栈的掌柜和小二们连忙出门跪迎。

    冯耀来客栈就是不想为那些虚礼所累,命手下众人将他们一一扶起。

    昨日那替冯耀烤全羊的小二发现城中传得有如神话的太守竟然是冯耀时,大喜,想要跑过来搭话,许褚连忙将其拦下,怕他对冯耀不利。

    冯耀笑道:“仲康,别拦着他了,他昨夜一夜没睡就是给咱们烤那只全羊了!”

    “属下遵命!”许褚道,随即对着小二夸道:“你小子烤肉的手艺不错!”

    小二受宠惊陪着笑,见到冯耀后,忙跪了下来,道:“府君,小的昨天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府君!”紧张的喘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许多银子来,又说道,“小的能为府君效劳已是三生有幸了,哪还敢收府君的打赏,这些赏银还请府君收回,小的不敢收。”

    冯耀笑着说道:“既然已经打赏了,哪有收回之理?你这不是想让他人说我说话不算数吗?”

    小二一听,脸色猛的一变,两边看了一眼,怕别人看见了似的,连忙将银了揣入怀中,惊声道:“小的不敢,请府君勿怪!”

    片刻之后,见好像没有什么事发生,这才敢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冯耀似乎并未生气,大出了一口气,讨好的说道:“府君,若是喜欢,小的再烤个全羊作为陪罪!”

    眼见小二惊惧又想讨好自己的表情,冯耀也深有感触,自己曾经也是象这样的生活在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当然能体会到这个乱世底层人物的艰辛,若是在冯耀没有表明身份以前,他肯定不会接受小二的跪拜大礼,也会亲自扶起小二,但是现在这么多人要靠着自己去率领,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随意而为之的。

    冯耀命侍立在左右的许褚扶起小二,说道:“小二,这里不是公堂,你不必如此多礼,还是像昨日那样随意一些更好,该付的钱,我一文不会少付的!”

    小二点头,站一边感激的看着冯耀。

    冯耀又喊来掌柜,“没想到我们这一来倒是将你客栈中的客全吓走了,不如这样吧,正好我们人也多,也需要一个地方落脚,我觉得你这里还不错,从现在开始到我离开为止,这客栈我就包了,你们也不用再拉其它的客人,专心为我和我的手下服务就行。”

    掌柜的大喜道:“府君!您是一个好官呐!城父的百姓还有全汝南的百姓们以后都有福了!”

 第九十九章 神医华佗的传闻

    冯耀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说自己好话也不错吧,管他是否是真心呢,应付了掌柜的几句便领着众人进了客栈。

    次日午时不到,张翟便将第一批三千人送到了城城父县,按这个速度下去,只要两天便可以完成迁居的计划,这点让冯耀比较满意,对张翟的认可又高了一点。

    招兵的事,冯耀直命令比较有经验的戴陵去负责了,如果能招到足够的兵力,戴陵那原本一千人的队伍也可以扩张到一个校的规模,至于功勋,这能能收复城父城的功勋也足矣让其升到校尉一级。

    而招贤的事,冯耀则听取了支月的建议,直接在县府的大堂外进行。

    不过冯耀大多数时侯并不用自己亲力亲为,而是将前来应征的所谓人才分成了文武两类,文的先过支月这一关,再推荐给冯耀亲自考核,武的则由许褚考核,所以大多数时侯,冯耀只是坐在案几后面慢慢的喝着茶,看着支月和许褚忙活。

    文的这些冯耀也不太懂,只要是通过了支月的考核的,冯耀主要看其人品,只要看着顺眼,不是那种一看就是一脸贼相,再问几个诸如你家里有几个人啊,长得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啊?反正就是一些随机令人摸着头脑的问题,只要回答让冯耀满意了,便通过。

    还有那些以武求职的,冯耀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很多从明明只是一块当士卒的料,却不去校场上应募,却一心想着要当冯耀身边的护卫!冯耀要的是有特殊能力的人才,亲不是普通的武者,而且作为亲随,在没有通过冯耀的种种考验后,就算武艺再高,冯耀也是不会收的,都是建议他们去校场应募将领统兵作战。

    有好些个通过了支月,许褚考验的所谓“人才”,都被冯耀以莫明的理由拒绝了。

    有一个自认熟读诗书的中年文人,自信满满的来到了冯耀面前,冯耀开口就问道:“你会做饭吗?”

    中年文人一愣,但随即说道:“做饭这种下贱事自有仆人去做,我等读书人只要专心读好书便行了!”

    冯耀摇摇头,心道:“连饭都不会做,这样的人如果当了官又怎么会知道民间的疾苦呢!不知民间疾苦的先不说是不是一个清官了,首先就不了解如何去改善百姓的生活,就算读再多的书也只是一个庸官!”

    “不合格!”

    中年文人还欲解释,但是马上被冯耀身边的亲随请离。

    又有人在冯耀问到这个问题时,有了前车之鉴,便笑着道:“会做饭!”

    冯耀问道:“萝卜几钱一斤?”

    被问者登时瞠目结舌,也有一些小聪明者,胡乱说个价钱,想要搪塞过去,但都被冯耀识破,最终都红着脸羞愧离去。

    不诚信的人才,冯耀同样不会收录。

    所以一直到了快中午时分,才招收了三个勉强合格的文士和一个两个木匠,而且相对两个文士来说,冯耀反而更看重两个木匠,至于为什么,这可能是冯耀现在对这个时代的凳子太不满意了。

    很多场合下,冯耀都要席地而坐,这一双腿都快“跪”得受不了了。,其它的时侯,也只是有一个小蒲团

    等汝南全部收复后,冯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大力发展各种建设,这其中有一项就是必须要推广冯耀记忆中的椅子,而做椅子,就必须要有木匠。

    在上午的招贤工作完结后,支月不解的问道:“府君,为何你会如此重视这些能工巧匠?这些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对府君的大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啊?”

    冯耀笑道:“子卿兄,你认为作为了一郡之主的太守应该要从哪些方面发展呢?”

    支月道:“我认为主要就是三个方向,兵,钱粮,谋士!”

    “对啊,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想想,这兵要人来当吧?这钱粮也要人去种地工作吧?这谋士也是人去一步步学习才能成为的吧?所以说你说的这三点,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字!人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今这个乱世之中,人就更为重要了!”冯耀道。

    支月听冯耀一说,双眼一亮,道:“府君,我明白了!”

    许褚在一旁听得也是不住的点头,十分赞同冯耀的观点,看了两个被冯耀视为人才的木匠,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于是大声道:“主公,说起能工巧匠,许褚我倒是知道一人,我想此人一定会符合主公的要求!”

    冯耀也将许褚的话当一回事,随口应道:“真的啊!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本事。”

    许褚道:“我少年时曾得过一场病,身体虚弱得很,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后来我们村中来了一位游方郎中,给我也不知吃的是什么药,吃了两天后便拉出了无数的虫子,自那以后我便胃口大开,身体越长越壮。”

    冯耀眼中一亮,问道:“可知那游方郎中姓名?”

    “此人也是我们谯县人,在我们那一带非常有名,姓华名佗,……”

    什么?华佗!!!

    冯耀一下子呆住了!以至于许褚后面说什么冯耀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内心陷入了狂喜,“竟然是三国救了无数,后世万人景仰的神医华佗!”

    冯耀原本还想着抽空了派人四处去慢慢打听华佗的消息,然后将其收伏的,没想到得到全不费工夫!许褚竟然认识华佗!!这下好了,只要能说动华佗,军中将要少死多少人啊!

    每次战争过后,最令冯耀印象的深刻的便是那些伤兵的呻吟声,许多将士若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本可以免于一死的,但却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

    只是可惜这个时代,行医的郎中根本就是非常下贱的职业,有条件有文化的士子往往不耻于去学医术,而普通的平民也因为不识字或是本身资质所限制,就算会得几手治病的方子,也学有不精,导致想找一个好的郎中太难了。

    冯耀一把拉住许褚的手,急问道:“你可知那华佗的住址?”

    许褚说道:“知道一个大概,但是只要多问问,想来还是不难找的!只是华佗很少在家中,常游走于四方,找到家了也不一定能能遇到他啊!”

    冯耀不管这些,只要能找到华佗就行了,于是说道:“许褚,此人对我非常的重要!不如一会吃过午饭后,你便带几个人快马去请其来城父一见吧!”

    “属下遵命!”许褚领命。

 第一百章 侠士吴昊荐名将

    一整个下午,冯耀都无心招贤了,干脆将整个招贤的事都交给支月和几个侠士去负责,自己则回到客栈,仔细想着见到了华佗后,用什么样的方去说动华佗加入自己的阵营。

    等到天黑时,许褚便返回了,不过带来的却是令冯耀失望的消息,华佗的家是找到了,但是其家人说因为洛阳近来出现了疫情,华佗早已出门去洛阳一带行医了,具体在哪里,何时回家并没有准确的时间。

    叹过几口气后,冯耀又恢复平常的心态,心道既然知道了华佗的家在哪里,以后就好办了,时不时派人来查看一下,总有一天会碰到华佗的。

    第三天,许定、张翟提前将许家庄的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城父县,有少部分村民不想跑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