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东汉末-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舆城,将是决战的地方,到时三路合围平舆,破平舆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冯耀又看向了吕范,吕范拱手等待冯耀令下。
“吕范吕县令!我命令你明日返回慎县,大练兵马,并尽快赶修慎县到汝阴城之间的道路,同时大量招收各种人才以备吾用!”
“谨遵府君之令!”吕范跪下接令。
最后只剩下陈到没有命令了,当然冯耀是有命令给他的,而且相对来说,陈到身上的责任才是最为重大的,此时的汝阴已经是冯耀的一个重要据点了,万万不能失,冯耀可不想等自己出去一趟,回来就看到汝阴易主了。
“陈到陈县令!我命令在我走后,率领所有剩下的兵马,死守汝阴城,不得有失!”冯耀令道。
陈到立即跪下领命,“陈到谨遵主公之令!”不过随后却惊愕的问道:“主公,难道你这次不带兵出去谯县?”
“三弟,谯县离这里较远,又不在咱们的势力范围内,这一路许多地方也不知是友是敌,带兵出去反而不方便!不过,你放心吧,我会带几十亲随一起前去的!”冯耀解释道。
这时戴陵坐不住了,急道:“主公,戴陵请命随行!”
“戴陵!我本来就打算这次要带你去的!一会你也去准备一下,将兵权先交给陈县令,就来汇合吧!”冯耀道。
戴陵现任别部司马,是冯耀最为忠心的仆从,身高九尺,力大无比,再加上冯耀给他打造的精钢大盾,在防御上来说,无人能出其右,而且冯耀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如果许褚不服,带上戴陵,正好可以两人比试一翻,说不定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得到了主公冯耀肯定的回答,戴陵大喜,神色激动!似乎能随时护卫在主公冯耀左右,戴陵才能感觉到更加的有意义!
看着眼前跪着的黑压压的一片,冯耀坦然受之,因为现在冯耀是以府君的身份在下达命令,所有受命的人都必须要行跪礼的!冯耀的仆从等自不必说,就算吕范这样平时不用向冯耀行跪礼的身份,此时也不能例外!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冯耀并没有去扶任何一个人。
不过说是跪,并不是五体投地的跪,也不是双膝跪地,而是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过头,微低下头。
第八十八章 曹操谋吕
“所有命令已下达完毕,诸位请起身,速去执行!”冯耀虚扶了一下。
“遵命!”
众人应声,再一礼,方才起身,各自领命而去。
帐中最后只留了下冯耀的新随统领杨武。
杨武身高七尺七寸,虎背熊腰,常用武器为一柄马步两用的三尺马刀,武艺不敢说其是五十亲随中最高的,但其极为冷静,刚正不阿,所以冯耀令其为亲随的统领,这次出行,杨武是要带着一起的。
见其他人都离开后,杨武一揖,“主公!”
冯耀轻点下头,道:“杨武,你去选十个合适的人选,这次我们要以游侠的身份前去谯县!一应的路上所用,你一并准备齐全吧,”
“是,主公!”杨武躬身退去。
……
在兖州与豫州交界之处,靠近豫州梁国夏邑县,一条小河自西向东蜿蜒而去。
一行十一人依次立马驻于小河的北岸,从其打扮看起来应是官府所派的差役,其中为首居中的是一名文士打扮,在文士两侧各有五人一身淡青色布甲戎装,腰间各佩有柄朴刀。
“诸位!”为首的文士清了一下嗓子,伸手指着前方,“只要跨过这小河便是梁国的夏邑县了,同时我们也进入了豫州境内,你们看远处的那片矮山。”
众差役闻言顺着文士的手指方向看去,在前方偏左远处,是一片连绵的低矮山地,山地上满是翠绿色的树木,在山地的东面却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农田中点缀着数座不大的村落。
“曹佐吏,听说梁国有山名为芒砀山,可是那片山吗?”一个差役问道。
“那片山正是我们大汉朝有名的芒砀山,不过最近听说芒砀山中有山贼横行,我们进入梁国后一定要小心赶路,尽量避开芒砀山附近,从其西面五十里外南向而行,今日先过梁国夏邑县,明日再过沛国的建平县,如果我们加紧赶路,明日天黑前就能到达沛国的谯县!”被差役呼为曹佐吏的文士马上就制定好了下面的前行路线。
“我等遵从曹佐吏安排!”差役微转身,向着曹佐吏拱手道。
“好!你们紧随我来,那边有一座小桥,我们就从桥上过河吧!”曹佐使大声道。
……
三日前
兖州东郡范县曹操中军帐
曹操前不久刚在濮阳中了吕布的埋伏,差点把命都丢在城中,败退后,曹操受惊吓回到大军的驻地范县,将养了一阵子后,苦思破吕布之计,却无从着手,这日感觉身体恢复出初,便升帐聚众议事。
治中荀彧,东平相程昱,……,还有新进为校尉的小将李典竟然也在座。
曹操扶案问道:“旬日来,卿等可有破吕布之策?”
程昱道:“主公,吾有一策,虽算不得良策,却也可以令吕布首尾不顾,疲于奔命,大量消耗其粮草!”
“仲德,但有计策便可!”曹操精神一振,面露喜色,迫不及待的看着程昱说道。
“吕布虽然在濮阳胜了一场,但是却丢了巨野城,如今整个良山泊全在我军掌控之下,粮草可轻易通过浪山泊向周边的巨野、乘氏、定陶、范县、廪丘之间运转。既然如此,不如令夏侯渊、李典二将再率大军沿良山泊水陆并进,先取乘氏,再攻定陶城,定陶城是济阴郡郡治,一旦拿下,便可掌控济阴全郡,所以吾料吕布必会前去解定陶之围,此时我大军便可趁机攻击濮阳!虽然不敢说能成功,但也足以令吕布焦头烂额!”程昱道。
“好计!仲德这些日子来定是费了不少心思啊!若此计成功,仲德当居首功!”曹操拍案喜道。
众人都敬佩地看向程昱,唯有荀彧面色冷傲,面有不屑之色,不过并不明显,不注意看是看不出来荀彧面上细微的表情变化的。
曹操早将此看在眼中,等众人安静下来,便问荀彧道:“文若可有什么高见?”
荀彧一揖,这才微笑的开口说道:“仲德之计不错,不过若是再稍作变动,则取濮阳如囊中取物也!”
荀彧此言一出,众人皆面色一变。
某将面现讥笑之色,心中不悦,“濮阳好取?那上次攻打濮阳你怎么没说这话?难不成上次你是故意要主公吃个败仗!不过一个只会搬弄嘴皮的为自家谋利益的世家而已!凭什么看不上程仲德的计策?若不是程仲德全力保全了东阿,范县,此时只怕兖州鄄城都已经丢了!哪还有你坐在这大放厥词的机会?”
某将则面色一动,“曹公曾将荀彧与张良相比,想必其定有惊人妙计!”
更多的将领则面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不敢相信荀彧所说的,但是却露出了极大的兴趣,大睁着眼看向了荀彧。
曹操坐于主位,听荀彧说完,也不由得瞳孔一缩,说道:“文若有话快说!”
荀彧此时已经三十有二岁了,胡须虽不浓密,却也长得有数寸之长,荀彧轻捋了几下胡须,微一沉吟,似是计谋已定,忽的展颜一笑,道:“如果按照仲德的计谋,在吕布救援定陶之时,我军不必马上进攻濮阳,濮阳城高池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下的,如果拖延的时间长了,一旦吕布破了定陶之围后,必会率大军而返,到时与濮阳城中里外夹击,我军就算兵力占优,也说不定会战败啊!”
这时李典神色早已不耐,程昱不但帮了李家复了仇,更是大力举荐自己,对李家恩重如山,没想到却被荀彧当面羞辱,哪还能吞得下这口气。
“就算吕布回守濮阳,他那几千兵力如何能与我军相抗衡!若在城中还可坚守,若是在野外,我看他吕布只不过是自投罗网罢了!”李典不服道。
李典此时不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短短两三个月就成为统领近万人的大将,更是在守卫东阿,攻破巨野城之战立有大功,所以难免有些豪气猛涨,自视过高的现象。
“李将军,你还没有真正见识过吕布的武勇,也没有见吕布那二百并州铁骑的威风,所以你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我军不好好研究对策,就算是数倍于吕布军,也不一定就胜过吕布!”荀彧面色严肃的说道。
第八十九章 谋攻句阳
李典为之气结,脸腾一下子涨得通红,怒目而视荀彧。
程昱见状立即板起脸来道:“曼成,不得无礼!”
李典不敢不听程昱的话,稍作收敛。
荀彧不以为意,反而笑道:“仲德兄,李将军这般勇气值得赞赏,不必过责!如果按仲德兄的计谋,李将军很快就可以打到定陶城下,守定陶的正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吕布的那二百并州铁骑一直是由张辽统领,那时李将军必能与之一决高下!”
荀彧话语背后的意思,程昱如何不懂?但是程昱可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程昱的儿子程武都还比荀彧大一岁,所以在程昱的眼中,李典是一个孩子没错,身上难免有着这个年龄层特有的浮躁,但同样,在程昱的眼中荀彧也只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有一点点急攻近利的心思在所难免。
程昱道:“文若,主公还等着听你的高见呢,我们还是别为了这些小事伤了和气吧。”语气极为的谦逊。
荀彧还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来,看看程昱一脸的真诚,和有些花白的头发,意识到自己刚才是有点冲动了,于是朝着程昱一揖,惭愧地说道:“仲德兄之气量,吾不如也!”
“呵呵!文若,你说说如何取濮阳吧!”曹操说道。
“是!主公!”荀彧应道。
“我军要想取胜的关键不是和吕布正面交手!而是断其后路!”荀彧道,“濮阳和定陶两城相距有两百多里,而句阳城正好处在两城的中间,吕布若援兵定陶,一定不会带过多的粮草,必会运句阳之粮草为食。”
荀彧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曹操连忙查看地图,发现果然如荀彧所说,不由眼中一亮,道:“确实如此!”
荀彧面带微笑,“一旦吕布被定陶战场拖住,可先派一支军立即突袭句阳城,断其粮道!句阳城守将刘何有勇无谋,必定料不到我军会弃濮阳而攻句阳,句阳城可一战而定!!”
曹操大喜,又问道:“文若以为派何人去取句阳合适?”
荀彧还没有回答,在座的诸将俱都神情振奋了起来!
这句阳城明摆着就是一块肥肉,按荀彧之计,只要稍懂点行军作战的将军,这句阳城立等可取!
“句阳城肯定能很容攻下!”,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可是谁去?
谁去谁就能白白捡了这么一个大功劳!
所以在座的诸将几乎人人动心!都想能得到这个机会!不过也有少数将并不以为意,不屑于去占这种小便宜,其中就包括对荀彧有了成见的李典。
李典将头扭到了一边,心中却是在想着:“这种小功劳算什么!我李典要凭本事拿大功劳!就凭着我李家的三千侠士取定陶还不是和取巨野一样!如果我能攻下定陶,主公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荀彧也绝不敢再小看于我!”
“我认为曹仁曹将军攻取句阳最为合适。”荀彧道。
荀彧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果然有其过人之处,这般功劳如何能落在他姓之手!
军中想要升职,没有别的捷径,功劳是排在第一位的,纵使是曹操,也不敢乱了这个规矩,如果让他姓之将抢了这个大功,职位升到了曹家人之上,这就有点不好看了吧?而曹家人之中最有帅才的,就是曹仁和夏侯渊,夏侯渊已经定好了攻打定陶,夏侯惇和曹洪要跟着曹操亲征,那么这攻打句阳当仁不让就应该是曹仁的任务。
曹仁素来在诸将中人望也十分的高,诸将自认比不过,纷纷附声赞同。
曹操抚掌笑道:“好,文若此言甚合吾意!就以曹仁为将攻打句阳!”
“末将遵命!”曹仁此时也在座中,闻言躬身领命。
荀彧又接着说道:“取句阳不难,但是守句阳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吕布在解定陶之围后,定会转身攻打句阳!而濮阳守将陈宫也会派白马西寨守军去夹攻句阳。所以在攻句阳的同时,我军还必须同时出军濮阳,令濮阳守军及西寨守军不敢轻动!”
还是要攻打濮阳啊?众将复又沉默不语。
曹操道:“文若,濮阳易守难攻,又有西寨,顿丘为犄角,恐一时也难以攻下呀?若在此期,句阳先一步被吕布收回,我军岂不又要陷入被动之中?”
荀彧一揖道:“如果主公能听吾一言,顿丘,西寨俱不是问题!”
“文诺有话但请直言。”曹操道。
“割让顿丘、白马、延津、燕等地给袁绍,反正这些地方现在也全部是被吕布所控制,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请袁绍出兵来攻打,只要白马、延津一失,则吕布的西寨就失去了依托,而顿丘也将被孤立起来,纵使高顺再有能力,守着一座孤城也无可奈何!袁绍攻下白马后,再请其相助攻打定陶,充诺分其城中一半钱粮,袁绍必不会不拒绝!”荀彧道。
“……”曹操捋须皱眉,陷入了沉呤之中。
不是曹操不想请袁绍相助,关键是现在曹操已经触怒了袁绍,去年秋天攻打徐州时,袁绍派出朱灵、路招、崔琰等将率一万多兵相助,准备共分攻打徐州的战利品,可是曹操为了独享掠夺的钱粮及人口劝降了朱灵等三将,一下子人财两得,袁绍暴跳如雷,自此交恶。
可是不请袁绍帮忙,这濮阳只怕难以攻下,已经在濮阳吃过一次亏的是不会再去冒险了。
沉吟了良久,曹操还是开了口,“文若,只怕本初不再相信我了!”
荀彧一揖,道:“主公,袁绍性贪,垂涎东郡之地久矣,如白马等县还是不能打动其心,我们可以承诺,只要袁绍能助我军攻下濮阳,将吕布军全部赶出东郡之地,便承认分治东郡诸县,正式承认东郡太守臧洪的地位!”
曹操一想对啊,反正现在黄河北岸东郡诸县都已经落入袁绍之手,不如就此正式认可,也可挽回两人之间的关系,看是割地,其实都是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那何人可以为吾游说于袁公?”曹操问道。
第九十章 荀彧之计
“此事必吾前去方可!”荀彧信心十足的说道。
袁绍帐下谋士多是荀彧旧识,凭借这些关系,再以厚礼相赠,他们就算不支持也必不会去阻止的,这一点除了荀彧还真没有人比荀彧更合适。
荀彧道出整个计谋并决定亲自出马后,曹操顿时一扫半个多月来的郁闷之气,本来看似胜算渺茫的战局经荀彧一番破析,竟然是前途一片光明!
“文若真吾之子房也!”曹操大赞道。
程昱亦道:“文若之智吾不及也!”
众人俱都振奋不已,若能说动袁绍出兵,何愁吕布不灭!
“只是……”荀彧并没像其他人那样振奋,反而为这几乎百分之百能成功的计谋隐隐有一丝担忧。
曹操问道:“文若!是担我军银两不足吗?给的少了难以打动袁绍手下的谋士?放心,需要多少,我马上命人给你准备好!只要能拿回濮阳,一切代价都值得付出!”
“主公!我担心的不是此事!我担心的是陈留太守张邈,如果张邈不除,吕布就算丢了东郡和济阴还能退守陈留,张邈任陈留太守多年,威德日重,钱粮充足,若没有吕布张邈成不了什么大事,若一旦将吕布逼到陈留,可能会促使张邈与吕布真正联合起来,那岂不是放虎归山吗?最好是能”荀彧道。
曹操一想也是,要打就要打得吕布再无翻身的可能,所以陈留郡决不能成为吕布的退路!
陈留目前仅有荀攸以颖川郡颖阴县县吏的身份率着几千家兵在攻打,完全靠的是荀家的财力在支撑,只能起到吸到陈留大军的作用,起的作用太小。
按荀彧计谋,袁绍在得白马、延津、燕等县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临郡陈留,袁绍必会进攻陈留郡北部各县!
“不能再让袁绍得到更多地盘了!”曹操暗道,东郡兵力暂时也法顾及到陈留,也许荀攸正是解决此事的关键。
不过曹操并没有说出来,而是直接问荀彧:“依文若之计,应如何应对?”
荀彧道:“这两年来颖川内黄巾多次攻城夺县,许多官员被害,因此朝廷虽有任命各级的郡县之主,但多数并不曾赴任,现任颖川太守也只是领了一个虚职,并无丝毫建树,不如派人到朝中活动,以厚礼为吾侄荀攸求颖川太守一职,到时再令荀攸尽起郡兵从西南面攻打陈留。同时差人游说陈国相骆俊,许以厚利,令其从南面攻打陈留郡各县!”
“文若此计甚妙!若如此,则陈留北有袁公,西南有荀攸,南有骆俊,待我军破句阳后也可以派一支军从东北面攻击,张邈这次也必将同吕布一样再无还手之力,只是可惜,陈留还尚有西面和东南面的退路可以逃走。”曹操叹道。
荀彧道:“若是陈留西南相临的梁国能出兵就好了,只是可惜梁王管束甚严,不允许属下参与到他郡的争斗之中!”
“主公,末将有话要说!”这时一直不曾说话的李典忽然引身而起,抱拳施礼大声道。
“曼成,你可是有什么好计谋了?”曹操欣喜的看向了李典。
对李典,曹操丝毫不以其年少而轻视他,相反曹操非常欣赏李典的能力,认为李典是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人才,对李典的重视超过了其他所有人,现在在曹操的军中,能做到校尉这一职的无不是跟随曹操多年的元老,只有李典是个例外,今年刚刚十五岁,就成为了统御数千人的校尉,另外还有三千多李门良山侠士,总兵力接近万人之数。
李典道:“主公,在梁国的边界有个谯县,从东南经过梁国不足二百里即可到达陈留,我曾听手下侠士说起一事,在谯县出了一个传奇人物,此人姓许名禇,力大如牛,如今在其家乡聚起了数千壮丁,远近的黄巾及山贼全都害怕他,如果能说动他带领那数千壮丁,从东南面进攻陈留岂不是更好。”
曹操眼中一亮,道:“曼成此计不错,但是谯县距此甚远,如何知道那许褚是否能胜任此事?”
荀彧这时说道:“主公勿急,李将军这个计策还不错,不如这样吧,我们先许给那侠士一个虚职,先虚封其为部曲督,领其自己想办法筹措钱粮和装备,如果他真能攻到陈留,并立有战功,再授以实职,正式编入军中录用!”
曹操想了一下,同意道:“如此也好!”
随后众将及谋士再次将整个大计细的推敲后,曹操一一下达命令,并命手下曹佐使带上十个护卫快马赶往谯县,征召许褚。
……
自从二十七日开始,冯耀便带着戴陵、扬武、程固,还有冯耀的专职厨子赵旺,以及一个五人小队的得力亲随从汝阴出发了。
一辆马车,九匹战马,十个人,除了赵旺赶着马车带着一路要用的各种用具及钱粮外,共它九人全部骑马而行,对外称是游侠,一路顺利的就到达了汝南郡最北部的城父县。
经过打听,知道城父县虽然名义是投降了黄巾军,但是实际还是大汉的官兵驻守,冯耀喜出望外,心道:“这样就好,周仓只要拿下宋国,思善两城,这城父就会望风而降。”
冯耀等一行到达城父城附近时,已经是二十九日天快黑了。
“走!今天我们进城中借宿一晚,明日早起再出发!”冯耀道。
只离县城这么近,如果在城外驻扎反而容易被巡逻的县兵当作奸细,在城中过夜相对来说还安全点,而且冯耀还有另外一打算,一路上听程固说起许禇的一些锁碎事迹,冯耀得出了一个结论,许褚是一个非常爱吃肉爱喝酒的豪爽人!
“定其交而后求之,……,投其所好,……”等等,一向是冯耀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
既然以游侠身份去见许褚,这好肉好酒必须要多买一点,不然身为一郡太守,竟然空手上门,不说别的,只这一点就令人心中不爽了,冯耀虽然不知许禇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如果换作自己处在许禇的位置,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失落感吧?
给过几十个铜钱作为税钱,守门的县兵便爽快的放一行人进入了城中。
第九十一章 奇异少年
城父虽然算得上是一个大县,但是城中并不热闹,这可能是因为近两年战乱造成的。
不过,冯耀也无心去理这些事情,直接找了一个从外表看起来还不错的客栈,城父客栈。
“各位客官,打尖还是要住店?”小二立即笑着迎上来。
“住店。”冯耀道。
“请问要住几日?是要上房还是下房?”一听要住店,小二更加的客气了,十个人,最少也要五间房吧,如果是一间上房每日一百铜钱,下房只要二十个铜钱,从冯耀等人的衣着来看,必是要上房的。
“先定十日的吧,要六间上房!”冯耀道。
小二一听大喜,连忙招呼起来,帮着将马车拉到后院,安排房间。
冯耀并没有跟过去,而是命赵旺随着小二去处理这些锁碎事。
大堂中吃饭的人很少,只有两桌人,一桌是四个人,看其衣着,应是本地富商,另一桌上却是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少年文士,看其衣着应是士家公子,但是喝这么醉,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仆人照应,显得有些奇怪。
冯耀寻了一张较大的桌子做了下来,众人依次落座,吩咐店中另一个小二备上酒菜,吃了起来。
不一会,赵旺便忙完了事,也出来了,先前那小二更是喜滋滋的跟在后面,冯耀猜测赵旺肯定是暗中给了那小二不少打赏,要不那小二哪能笑得如此幸福!不过估计赵旺也从应该从小二口中套出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了吧。
小二出来对着冯耀躬了一个身,转身时忽然发现了那少年文士仍然在店中,皱眉道:“怎么还在这儿?这样子岂不是会影响贵客们进食!”很明显,小二口中的贵客指的就是冯耀等人。
“走走!喝醉了就快回家去!”小二面色不悦的想要将那少年文士拉到店外去。
这边的响动早引起了冯耀等人的注意,纷纷停下筷子,扭过头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少年文士本来伏在桌上,这时被小二一拉,够强抬起头来,怒道:“走开!本公子没有喝醉!……,没有醉!”
这一抬头,冯耀却是看清了其相貌,看起来大约年纪在十八岁左右,生得眉清目秀,相貌雄伟,鼻梁更是高挺直通天庭,一看就是聪明绝伦之士!只是冯耀总是觉得少年文士的相貌哪里有些不对劲。
“起来!这里不是你撒酒疯的地方!”小二不客气说道,唤过另一个在堂中闲着的小二,二人直接将少年文士架了起来,似是准备架到店门外,扔在外面大街上去。
少年文士酒醉,哪能反抗得动,口中骂骂咧咧的,仍在叫嚷着:“……,本公子没醉,再来一坛……酒,……”
不过小二可是只认钱的主,其中一个小二讥笑道:“哟,还公子呢?公子哪能没个仆人侍候着?”
看着少年有些棱角分明的眼眶和眉骨,冯耀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再细一看那少年的眼睛,黑色的眼仁中隐隐透着一丝蓝,猛然醒悟:“难道是其祖上曾是西方人?”
“住手!”冯耀这时忽然站了起来,将两个小二喊住,“给这位公子开一间上房,扶他去休息!”说着,取出几块碎银子,也没有看重量,估计有二三两,直接扔给了小二,“这是这位公子的房钱,多的银子就打赏你们二人了,不过我要求你们一定要把他侍候好了。
二个小二立即两眼放光,大喜道,“这位爷,小的马上按您的吩咐去办!”打着哈哈的,将冯耀扔掉桌上的银子收了起来,对少年文士的态度也立马变得恭敬了起来,不敢再架着了,而是其中一个立即蹲下来,将少年文士背在了背上,小心的背到后院中去了。
冯耀等人重新又坐了下来,继续喝酒吃菜。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小二侍候后,回来向冯耀说已经将少年文士安置好了,这会儿睡得正香。
冯耀点点头,指着桌上的一盘烤羊肉问道:“这菜做得不错!”
小二立即高兴的说道:“这是本店最有名的一道菜,整个城父县只有本店才能烤出这么好的羊肉来,如果客官还要话,小的可以免费再给您来一份!”收了冯耀不少打赏的小二显得大方了起来。
不过冯耀并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们店能不能给我做一只烤全羊?我想明日一早带走送人!”冯耀问道。
“可以啊!不过烤全羊用的工夫太多了,价钱也贵了不少,并且如今天气火热,做的早了的话,这肉时间一长就会变味……啊!这是,您又打赏给小的的银子吗?呵呵呵!爷,您太阔绰了,小的今夜就是不睡了,也一定要让爷一早就能拿到香喷喷热乎乎刚出炉的烤全羊!”小二本来不停的说着,在再次收到冯耀打赏的一锭整银后,立即激动得跪下来了。
酒足饭饱后,冯耀命几人轮流守夜,其他人各休息不提,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五更刚刚一过,东方微露一点鱼白,亲随杨武便唤醒冯耀,说有人求见,一问之下原来是昨日那醉酒的少年文士,于是连忙穿起衣服,又让杨武打来水,洗漱过后,便让杨武将那少年文士带了进来。
不过少年文士似是对冯耀昨日的帮助并不领情,而是直接将一锭五两重的银子摆在桌子上,道:“多谢冯公子昨日相助,不过本公子从不愿意欠人情,这是还你的!以后咱们互不相欠!”
杨武面色尴尬,没想到这少年文士等了这许久竟然只是为了还银子而来!要早知道,杨武绝对不敢这么早喊醒冯耀,直接收了银子便得了。
冯耀却是眼中一亮,心道这少年文士做事虽有些狂放不羁,但实则是心思缜密之人,表面上是还银子,其实是在试探冯耀的态度!要不绝不会默不作声的等了这半天,而只是为了还银子!
少年文士只通过一个还银子便将自己介绍得很清楚了,恩怨分明,那就是说谁对他好了,他必会十倍的报答,谁要是对他不好,他也会记得非常清!
所以他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