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东汉末-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伦闶车娜思遥彩切∪饲笆佬蘩吹母7帧!

    这时,陈到走了过来,对冯耀附耳说道:“大哥,其实这也没什么的,……”

    “……”冯耀无语,因为陈到说的有点让冯耀不敢相信。

    “三弟,要不这样吧,你先带梁腾找个客栈先安顿下来,等明天再带回龙门客栈。”冯耀心情有些沉重。

    陈到应命领着千恩万谢的梁家三口走了,围观的一些摇头叹息几声,又继续去看别的热闹,而冯耀则开始逛起了集市。

    集市上除了临时做个一天半天买卖的附近农民外,还有着很多的固定的店铺,而管理这些男女商贩的还有专门的市侩,会从买卖双方的钱中抽取一定的税,比较贵重的物品或是奴婢买卖则更为复杂,不但要双方订立合约,还会要求有保人作证并签字,然后交给市侩盖印。

    像马,牛都是贵重物品,而且铁器也有限制,必须要详细记录买主的姓名籍贯,这点冯耀还是第一次知道,以前在平舆城时,这些东西都是交给手下人去办的,也没有去注意。

    ……

    三天的休假很快的就过去了,冯耀给投奔来的梁腾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就是负责龙门客栈内的安全,保护每个客人的钱包和人身安全,还兼带迎接客人的事。

    吕玲绮每天都要来龙门客栈吃饭,其实只是打着吃饭的幌子来找冯耀,从吕玲绮的倾诉中,冯耀终于明白了那天吕玲绮为什么突然要刺杀自己。

    在长安城,当年吕布从长安城逃走时,并没能力带着家眷一起走,所以临时嘱咐自己的心腹家臣秦谊照看妻子,为了躲避郭汜等人的暗杀,秦谊不得不隐居在长安城内,并多次搬家,偶尔有人真的查出一些蛛丝马迹后,秦谊不惜杀人灭口,将想要继续查探的所有人都刺杀掉。

    吕玲绮从小就被教导,只要有人问起姓秦的,或是问起姓吕姓严姓魏或是貂婵等人,就会被当成对她们有威胁的敌人,只要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将对方杀死,然后搬家。

    冯耀当时正好问起姓秦的,所以才有了当时的一幕。

    这两年当中,曾听人传说吕布已经死了,是被袁绍给暗杀的,所以都认为这是真的,作为吕布的正妻严夫人为了报答秦谊的救护之恩,便作主将貂婵许配给了秦谊,秦谊因为当年曾任过宜禄一职,所以一直化名是秦宜禄。

    当秦宜禄带着吕布的家眷再次和吕布团圆后,吕布不但没有怪责秦谊娶貂婵为妻的事,反而非常感激其保全了自己的家眷,于是重用秦谊,任秦谊为校尉,和魏续一起管理粮草及众将士的家眷。

    ……

    冯耀回到营寨的第一天,冯耀就发现军营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冯耀真的升职了,由什长升为了屯长,不过从更令冯耀意外的就是吕布军因为又招到了大量的士卒,所以很多将士都直接升了一级。

    原先只是部曲督的郝萌,魏续这次升为校尉,又合并了陈宫手下部将宋宪,侯成,俱都升为了校尉,同为校尉的还有秦谊。冯耀所在甲字曲的军侯曹性则是升为了部曲督。

    吕布吸了冯耀等人弓兵带盾带枪的成功经验,命高顺选军中最为精壮的士卒组建了陷阵营,共八百人,由八个部曲将带领,陷阵营的所有人每人都是装备一支铁弓,一柄短戟,一面中盾,一柄匕首,一把马刀,一套精良的铁札甲。这几乎完全是按照冯耀的一套装备打造,不过稍稍改动一下。其中短戟说短也不是很短,也达到一丈八寸的标准尺寸,可以骑马,可步战。

    陷阵营成为吕布的第一支近卫军,高顺为督统。张辽的骑兵营还是二百人,不过张辽升为了骑都尉,为作吕布的另一支亲兵,同时吕布又利用上次击败夏侯惇缴获的一百多匹马,再加上各县进贡的马匹,凑了两百之数,命成廉组建了一支轻骑弓兵,这轻弓骑兵是吕布的第三支亲兵。

    通过这些天征的兵以及合并的陈宫的,吕布军扩大到了精兵四千人,杂兵八千人。但是这远远不够,若按现在分营,要满编的话,光郝萌,魏续,宋宪,侯成四个校尉就需要精兵一万,杂兵一万以上,而作为押运粮草的秦谊要的杂兵更多,若是要进攻最少要一万以上杂役兵来运粮。这还不算高顺,张辽,成廉等亲兵的人数。

    所以此时大多数将军手下都是严重缺少兵力。

    而这其中最缺兵力的人就是冯耀!

    本来手下只有二十四人,这次因功升为右屯的队率了,队率手下最少要精兵五十五人,杂役五十五人或更多,一百一十人才满编,而冯耀现在只有二十四人!

    还差八十六人!正当冯耀为兵力发愁时,佐使耿良又来了。

    “冯队率,主公有请。”

    ……

    “冯将军!我想以后可以这样称呼你了!如果你这次能完成任务的话!”吕布直接拿给了冯耀一对兵符,一方部曲督印,一纸任命书,还有一封给陈应的书信。

    “我希望你回到平舆城去,招募一千兵力回来!陈应会配合你的!”

    自从冯耀成功将吕布的妻儿从长安城接回来后,吕布对冯耀的信任大大增加,直接给冯耀又升了两级,在去长安城前,冯耀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什长,现在升队率,升军侯,升部曲督!

    但是这个前提是冯耀必须成功招到足够的兵力!

 第六十章 中原格局

    要想争霸中原,必先争中原三大宝地!

    第一处,无可争议,大汉旧都洛阳!洛阳位于嵩山之北,黄河之南,处于群山怀抱之中,却又交通便利,易守难攻,是中原通往西凉必经之咽喉之地,气候适宜,粮产丰富,可自给自足养百万兵马!东有虎牢关,西有潼关。

    第二处,当属南阳郡,南阳位于嵩山之南,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好的盆地。北面嵩山洛阳黄河为天然屏障自不必说,这面西面是连绵几千里的秦岭,东面伏牛山也是千余里的存在,南依长江最大支流汉水,更绝妙的是,在南阳郡东北角,伏牛山脉竟然开了一个大大的隘口,这个隘口依水而行,可以很方便的通行大型车马。南阳在易守难攻上比洛阳稍差,但是南阳良田千里,人口稠密,是中原通往南方和西南方的咽喉之地。

    第三处,就是泰山山脉一带,或者说是泰山的支脉,八百里水泊良山。良山山脉共分为青龙山,老虎山,龟山,凤凰山,以及良山主脉。这五大山脉跨东郡,东平国,任城国,鲁国,山阳郡五郡数十县,更在良山脚下,几乎整个泰山山脉南部,中原北部的水流全都汇集在了良山泊中,数百里水面波光鳞鳞。而在北面,黄河,济水更是两道天然防线,造就了良山独特的地理,说起易守难攻只在南阳之上,物产则更丰,只是可惜不是咽喉之地,只能排第三。

    ……

    兴平元年夏六月一日

    汝南郡平舆城北二十里外,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十三个威猛的骑兵驾马急驰,在他们身后的官道上,一路的尘土飞扬。

    这十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命回平舆招兵的冯耀等人。

    这十三人分别是冯耀,周仓,陈到,戴陵,许显,周征,张石,王霸,何铜,何铁,陈任,赵旺,刘顺。

    每个骑兵的背上都斜挎着一张铁胎弓,腰中的箭筒中有着二十支短箭。

    虽然都是轻弓骑兵,但每个骑兵几乎都有一件以上特殊兵器,冯耀长剑中盾,周仓黑龙噬日刀,陈到丈十蟒神枪,戴陵破天狼牙棒加精钢大盾,许显精钢马刀中盾,周征鬼头刀,何铜大盾短刀,何铁大盾短刀,王霸大盾短刀,张石大盾短刀,陈任长枪,赵旺短斧中盾,刘顺短戟小盾。除此以外,所有人都配有统一的,一尺多长的匕首一柄。

    冯耀脸上脸色凝重,眉头紧锁,除了不时发出各种命令外,就是专注的策马急驰!因为汝南再度失陷了,这次不是简单的流民作乱,而是黄巾军刚刚攻占了汝南郡!这是冯耀刚从路上逃难的百姓中获得的信息。

    ……

    而在与此同时,徐州下邳城中,徐州牧陶谦病重逝世!

    自从前不久曹操二次攻打徐州,连破数城后,陶谦惊吓之下,为避曹操之锋,连忙将州治从郯城移到了下邳城,可是连日来的惊吓及操劳再加上水土不服,陶旧疾复发,不久便含恨而终。

    州府大堂上,一方青绶银印端端正正的摆在桌上,在桌后的主位上,陶谦再也不可能坐上来了。

    大堂中分别坐着数人,陶谦的心腹中郎将曹豹,典农校尉陈登,别驾糜竺,豫州刺史刘备,原扬州刺史陈瑀

    几人不停地争论着,更是时而会将目光投向那枚州牧印。

    谁只要拥有了这方官印再加上一纸任命书,便可成为徐州新任的州牧!

    曹豹大声道:“陶使君是因为曹贼而死,谁要想接替陶公之位,必须要能为陶公复仇,对抗曹贼!我看当今天下,只有新得兖州的吕温候才有这个能力和胆量!其余皆胆小怕事,不敢与曹贼为敌!”

    典农校尉陈登哈哈笑道:“曹将军,吕布刚得兖州,地方都没有坐稳,如果让他就徐州之位,只怕兖州马上就会再度被曹操收复,又谈什么来对抗曹操?我举荐我的叔父扬州刺史接任徐州牧!”

    曹豹冷笑道:“陈校尉,你们陈家还不是为了那一点私利!不如这样,我们直接迎寿春袁术来主事徐州,以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我想没有人会有意见吧!而且袁术最恨曹操,必会全力攻曹,为陶公报仇!”

    别驾糜竺劝道:“诸位,我们若这样争论下去,只会引起内乱,若我们不能尽快选出州牧,朝廷很快就另外派官员来了,只怕到时对所有人都不利!”

    “那别驾有什么好办法?”曹豹问道。

    “请刘玄德刘刺史就任州牧最为合适!”糜竺道。

    “……”

    曹豹心想:“陈登他们陈家的势力太大了,不如暂且忍让一下,刘备最近也刚被曹操打败,应该是很恨曹操的吧?只要陶公之仇得报,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于是也微微的点了下头,道:“刘君能为陶公之仇与曹操为敌吗?”

    刘备愤声道:“曹贼屠我徐州数十万百姓,我恨不能削其首!!”

    曹豹喜道:“如此,我愿意辅佐刘君!”

    陈登见自己的计划落空,虽然不情愿,但是徐州兵权大部分在曹豹手中,也不也乱来,接着转念一想,“如果能将刘备请出沛国,或许父亲沛国相能更好的暗中扩展实力,先让刘备袁术互斗,吕布曹操相争,到时两败俱伤,濮阳陈宫,平舆陈应,再加上我父沛国陈珪,及我在徐州暗中支持,中原唾手可得!”

    “呵呵,我也认为刘君最为合适!”陈登朗声笑道。

    ……

    一个月前,由于徐州,兖州曹操,刘备,陶谦,吕布的互相交战,颖川、伏牛山、汝南、徐州等地黄巾军趁势聚拢大量流民,复又崛起,趁着各方诸侯交战之机迅速在汝南攻城夺县,郡治平舆城也在不久前被攻陷。

    黄巾军在拿下平舆城后,推举了汉室宗亲刘辟为首领,刘辟并没有让黄巾军四处抢掠,而是大力发展农业,让黄巾军屯田于外,又大力整治收留流民,西结袁术,郡内诸县闻之纷纷归附刘辟。

    冯耀并不知道这些具体的情况,一路上还悄悄地杀掉了好几个在外查探消息的黄巾斥候兵,就在抵达桃林居那片树林的边缘时,冯耀又命众人小心防备,慢慢前行,将马匹交给陈到牵着后,便带着周仓先行潜入树林,朝着桃林居的方向摸来……。

    “希望十三义他们没有事!”冯耀谨慎的拔开一支挡在前面的满是绿叶的树枝,尽量不破坏周围的一切东西,不给任何敌人查觉到己方的行踪。

 第六十一章 身世之谜

    桃林居,不知何时,在山洞外的桃树下,多了几块形状不一的石头,这些石头的顶部,都被打磨平了些,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些粗糙的石凳,在其中的一个石凳上,摆放着一个刚摘下来的鲜红桃子。

    在紧临放桃子的石凳的左手旁,还有一个石凳,上面懒散地坐着一个后背朝着外面的蓬头垢发的妇人,从后面无法看清其面容,但是妇人却是一摇一晃的,合着节拍,轻轻的哼唱着一曲童谣,“鸡蛋鸡蛋壳壳,里面坐个哥哥。哥哥出去买菜,里面坐个……!”

    这只是一首简单的童谣,妇人却唱得非常的开心,似乎沉浸在某个非常快乐难忘的记中,一直不停的来回重复着哼唱,并且缓慢地左右晃动着脑袋,……

    唱累了,妇人就会停下来,拿起右手旁石凳上的桃子看了一番,自言自语的嘻笑道:“耀儿,看,好吃的桃子!喜欢吧,娘一定会给你留着的!!”

    冯耀一动不动地站在在妇人身后不远处的一棵树后面,痴痴地凝视着那妇人的背影,泪水滚滚而出……

    依然坐在石凳上摇晃着脑袋的疯颠妇人正是一年前失踪的“疯夫人”!

    当第一滴泪水从冯耀下巴上滑落,“叭搭”一声滴在地面时,冯耀只觉脑袋似被猛击了一下,在脑海记忆的深处,有个地方“轰”一震……

    ……

    “娘!我要吃桃子!我要吃桃子!唔唔……!”

    “耀儿乖!现在还没有到长桃子的季节,明年了娘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多的桃子吃!”一个容貌端庄的妇人微笑着。

    “不!我就要现在吃!”

    “……耀儿,来,看看娘手里是什么?”

    “江米糖——!……,娘,你真好!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你!”

    ……

    “来!耀儿乖!叔叔带你买糖吃!买你最喜欢吃的江米糖好不好?”

    ……

    “陈叔,你要带我去哪?你不是说请我吃江米糖吗?”

    陈叔忽然面上露出一个狞笑,接着从背后抽出一根木棒,猛的挥了过来!

    “啊!……”

    ……

    冯耀只觉脑中一震,记忆中那个男孩便失去了知觉……

    ……

    一个穿着华丽长袍的妇人,带着慈祥的笑容,口中轻轻哼唱着一首童谣:“鸡蛋鸡蛋壳壳,里面坐个哥哥。哥哥出去买菜,里面坐个……!”

    ……

    冯耀轻轻的走了上前,走到了依然坐在石凳上摇晃着脑袋,唱着童谣的疯妇人身后,颤抖着喊了一声:“娘——!是你吗?”

    多么熟悉的声音!仿佛就是当年那个爱吃江米糖的小男孩的声音!

    “疯妇人”身子猛的一震,呆住了,童谣声戛然而止,手中的桃子落到了地上,……

    不知何时,冯耀哼唱起了疯妇人一直唱不全的童谣:“……里面做个奶奶。奶奶出去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去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耀儿?……,真的是我的耀儿!?”疯妇人呢喃着,她永远也忘不了耀儿的声音。

    “疯妇人”激动慢慢转过身子,曾经多少次,她梦到她找到了丢失的耀儿,可是一转身就会发现那只是一个梦!

    疯妇人,准确地说是冯夫人,真正的冯夫人!

    冯耀盯着冯夫的脸仔细地看着,他看不见冯夫人此时蓬乱的头发,也看不见冯夫人此时破旧的衣裳,他只看到了一个早已深深烙在灵魂里的容貌!这个容貌与冯耀梦中那个穿着华丽长袍妇人模糊的面容重合了,与记忆中的那个面容端庄的妇人重合了!

    “娘!真的是娘!娘找到耀儿了!!”冯耀含着泪跪倒在了地上。

    冯夫人双手抖动着,痴痴的凝望着冯耀,她不敢相信她的耀儿突然之间就变得这么大了!

    冯耀从怀中取出一套七岁小儿才能穿的衣服,膝行上行,放到了冯夫人的手中!这套衣服曾是一年多前冯夫人抢来送给“耀儿”的,但是当时她不知道“耀儿”已经长大。

    “是耀儿!真的是娘的耀儿!”冯夫人一把将冯耀搂在怀中,大哭了起来。

    “耀儿啊,这些年你跑哪去了啊!?娘找了你这么多年,为什么你不早点回家?”冯夫人大声地哭诉。

    在母子二人的周围数丈外的地方,不知何时,已经来了两队人,靠山洞这边站着十三个持盾持短剑的黑衣少年,这十三个少年正是冯耀的随从,一直居住在桃林居的十三义!靠另一边,站着十二个身着皮甲的士卒和十三匹高大健壮的战马,这十二个士卒正是随冯耀一起回来的周仓,陈到等十二人!

    没有一个人说一个字,全部静悄悄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全部都是泪水在打着转!前后两队二十五个人,默默地注视着桃树下的冯耀和疯妇人。

    然而,冯耀和疯妇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娘,当年我被陈叔打晕了,后来的事全都不记得了!”冯耀眼神一直没有离开冯夫人的脸,这张脸此时虽然比起记忆中的苍老憔悴一些,但是带给冯耀是无限的温暖和幸福,冯耀一直回忆着小时候的事。

    冯夫人看着冯耀的眼神渐渐地清彻了来,似乎疯病已经好了大半,又呆呆的看着冯耀半天,那些往日的片断一片片的慢慢的连接了起来!

    “耀儿!娘当时一定很傻吧!竟然给你买这么小的衣服!”冯夫人拿起了那套七岁小儿的衣服,脸上浮现了一抹幸福的笑容,“在娘的印象中,耀儿还一直是丢失时七岁的模样,我咋就没想到时间过去了,耀儿也会长大的呢!”

    看到母亲眼中的光彩,冯耀鼻子一酸,高兴得差点掉下泪来,知道母亲的病情已经好转了,连忙将自己眼中还残留的眼泪擦干,笑着看着冯夫人说道:“娘,你看看耀儿和小时侯长得像不像!”

    冯夫人摸了冯耀的头,也笑道:“像啊!太像了,特别是耀儿的眼睛,简直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唉,这么多年过去了,耀儿长大了!娘也老了!”

    过了一会,冯夫人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起道:“耀儿!娘想起来了,你双脚上从小就长有几颗红痣!”

    冯耀闻言,连忙脱下了靴子,暗道:“不会是娘记错了吧?我长这么大了,怎么从来就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脚上有痣呢!”

    脱下靴子后,冯耀又取下包脚的脚套,将一只脚搬了起来,猛一看,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准备放下脚时,冯夫人笑着一指冯耀的脚心,“耀儿,你看!痣还在,娘记得没有错。”

 第六十二章 古书重现

    冯耀再仔细一看,果真发现了三粒粉红色的小痣,比周围的皮肤微微的凸起一点,若不细看,还真容易发现,冯耀大为惊讶,想到母亲说的好像是双脚,便抬起另一只脚,果真又看到了四颗同样色泽的小痣!

    冯夫人笑着道:“耀儿,你知道吗,当年有一个道士看过你的脚后,说你脚踏北斗七星,将来必是贵不可言,只是这七星分别在两脚上,将来会有离别之痛,当时娘还不信,没想真应了其言了!”

    冯耀将两只脚并拢在一起,发现七颗红痣组合在一起赫然就是一副北斗七星图!

    “我草,果真是脚踏北斗七星!这么说我的未来无可限量,一片光明?!”冯耀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容。

    “娘!我记得我小时候,爹好像是做了很大的官?”冯耀虽然对冯夫人这个母亲的记忆深刻,知道错不了,但是对父亲的印象却不太深,只是记得父亲的名字是袁术,表字公路,长得稍有点胖,只不过亲生父亲倒底是不是历中上那个倒霉的伪帝袁术就不敢百分百确定了。

    冯夫人闻言,眼眶又是一红,道:“耀儿,你父亲袁氏一门四世三公,确实是非常的风光,……,这些年,娘对不起你爹啊,当年为了寻找你,将你的两个妹妹全部扔给你爹一人照顾了,现在娘真想马上就见到他们!”

    冯耀确定了袁术正是自己父亲后,心情变得十分的复杂,作为一个七岁的记忆是渴望马上见到自己的亲爹,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冯耀却不大喜欢袁术在历史上名声,但同时,却又不希望看到袁术以悲剧收场。

    “不管怎样,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娘!娘受了这么多的苦了,疯病也刚刚好转,我不能再给娘更多的刺激了,特别是不能告诉有关于袁家的一切消息!如果娘知道了袁术和袁绍互相交战,知道了袁氏四世三公的荣耀已不复存在,知道了三公之一的叔父袁隗满门三百多口被斩,一定会疯病再发的!”冯耀在心中暗暗作出决定。

    “娘!咱们今天先休息吧,明天孩儿一定陪娘说话说个够!”冯耀道。

    冯夫人却摇了摇头,道:“耀儿,娘没事,娘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这件事搁在娘心里已经十多年了!”冯夫人伸手在怀中摸了一下,取出一个红色布包来,喜道:“谢天谢地,还好这件祖传之物没有遗失!”

    接着又将腰间的短剑解了下来,递给冯耀,说道:“拿着,这是我冯氏一族传了一百多年的宝物了,是当年我大汉皇帝亲赐给我冯氏先祖大树将军冯公之物,名为玉具剑!”

    冯耀虽然有些骇然自己先祖的成就,但也只是一瞬间,转眼就又恢复了平静,毕竟是穿越这种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还有亲爹是袁术这种事都碰上了,还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冯耀没有立即打开宝剑,而是随手挂在了腰上。

    此时冯耀一直处在一系列的紧张刺激中,浑然已经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没注意到不远处周仓陈到冯习等二十几人的震惊的表情!最先应过来的周仓陈到冯******立即觉察到事态的严重!

    冯习所率的十三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一脸崇拜的看着他们的主人冯耀!

    周仓,陈到,戴陵自不必多说,也是非常的高兴,但是其它几个士卒却是面色惊骇的凝视着冯耀,如果他们听到看到这一切是真的,冯耀真是袁术之子,那么从现在开始,他们都要面临一个选择,是跟着冯耀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还是回到吕布军中?

    周仓首先转过身来,看着手下的士卒,坚定说道:“冯子谋是我大哥,不管他的决定是什么,我周仓必会誓死追随,诸位兄弟如有不情愿,我等兄弟相交一场,绝不会逼迫,明天之后,可以自行离开!但是若有谁想要加害我大哥,就别怪我周仓不认兄弟之情!”周仓的声音压得很低,怕打扰冯耀母子相认。

    陈到同样表态:“陈到誓死追随冯子谋!相信兄弟们都知道陈到的性格,把我当兄弟的,可以离开,不把我兄弟的,若是离开后将此间之事对外吐露了半个字,我必杀尽其九族!掘其先祖之墓!”

    戴陵道:“欲害我主者,陵必将剐其肉,碎其骨!”

    许显激动得直接面朝着冯耀的方向单膝跪下,拱着手恭敬地注视着冯耀,在许显的带动下,共它士卒一声不发,俱都选择了和许显同样的动作!

    在二十五人凝视的中心,是神情激动的冯耀和冯夫人母子二人!

    冯夫人看到冯耀收了下宝剑,脸上浮出幸福的笑容,点点头,说道,:“耀儿,这布中包着的就是给你的第二件宝物,按祖传规矩,必须要由你亲手打开!”

    冯耀点头接手布包,放在一旁的石凳上,将红布展开,发现竟然是一本古书,随手拿起来一看,封面上写着四个字“孙…子…兵…法”,登时脑中一震,急忙取在手中,激动翻开了一页,在第一页的空白处有一个毛笔写的人名:冯异,在人名的下面还印有阳夏侯印,征西大将军印两个鲜红的方印。

    又翻看后面,里面有很多阅者的批注在页边的空白处!冯耀越看越熟悉,瞪大两只眼睛,内心狂呼:“这不就是我丢失了的那本古书吗!!当初就是它带我穿越来这个乱世的,现在是不是也能……?!……!”

    可惜的是,冯耀回想当初的情景,试了好几几种握书的方法,“孙子兵法”根本没有一点反应,没有一丝动静!

    冯耀摇摇头,将“孙子兵法”依旧包好,放入怀中。此时冯耀并不知道他的身上正散发着一层薄薄的金光,这层金光离近了看不见,若相距三丈以外,就特别的明显。

    除了周仓陈到还有看不到这一奇怪现象的冯夫人外,所有的人都被冯耀身上的金光震得目瞪口呆!

    周仓兴奋的转过身,对着身后那些目瞪口呆单膝跪伏在地的士卒说道:“我早就说过我大哥不是凡人,我大哥有真龙护体!”

    众人骇然,不敢细看,纷纷由单膝改为双膝跪地,伏在地上,这是最高的敬礼!

    冯习等十三义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闪着金光主人,“这就是我的主人!!”

    所有人眼中无不闪闪发亮,闪烁着对冯耀的狂热的崇拜之情!

    “耀儿,这本书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先别忙着看,娘想要马上带你回家!让你爹也高兴高兴!”冯夫人眼角含着笑意,嘴角带着幸福满足的微笑。

    看着母亲慈爱的目光,冯耀心神猛的一振!脸现羞愧之色,暗骂自己,“不说回不去,就算回去了又有什么?回去了也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在这个乱世,虽然世道黑暗,文明落后,但是这里有关心我的娘!还有一个看起来很历害的爹!还有义结金兰的好兄弟和忠诚的仆从!最重要的是,我能用的我的双手去改变这一切!!!”

 第六十三章 回“家”

    “娘,我扶您进屋里休息一下吧,过几天等孩儿把一切事情都准备好了,就带娘一起回家!”冯耀劝道。

    冯夫人虽然思乡情切,但是一想冯耀说的也对,便点头同意,冯耀大喜,心道:“怎么二弟他们怎么还跟过来?还有十三义呢?”,长出了一口气,站了起来,突然发现众人都跪伏在地,吃了一惊。

    “二弟,三弟,你们这是怎么了?”冯耀道。

    “主公!”

    所有人都抱着拳恭敬地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喊道。

    “二弟,三弟!我不是说过不要这要称呼吗,你们这是怎么了?还有你们,怎么也这么称呼我?快起来!”冯耀吓了一跳,只见面前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不但周仓陈到以及众士卒都跪在地上,半年多没有见面的十三义等人也跪在地上。

    “冯习你们没事?太好了!”冯耀大喜,“都快起来吧!”

    “主公!我们虽然是异姓兄弟,但是这礼不可费,请主公同意,否则我们是不会起来的!”陈到大声说道。

    “主公!如果主公不愿意收下我等,回去又不能完成吕公交待的任务,我等不如自刎于此!”许显周征等士卒神色坚定的跪着不起。

    冯耀看了看,忽然有点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便问道:“难道诸位兄弟刚才都听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