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个百姓聚在一起,不断的开口说话。
王大福脸上有着不忿神色,退开一个个百姓,走到人群中央,大声的呵斥道:“一群白眼狼,什么叫干旱是靖王造成的?靖王没来东莱郡的时候,黄县没遇到过干旱?没遇到水灾?没遇到过粮荒?”
“如今遇到了干旱,都赖在靖王的头上。”
“你们怎么不扪心问一问,靖王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吗?”
“东莱郡干旱,靖王派出了无数士兵打井取水,让咱们不至于断水。”
“好歹有粮食吃,还没死人呐。”
王大福越说越气氛,大声的说道:“往年时候,哪一年饥荒不死人?哪一年干旱、水灾不死人的?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开始说靖王的不是了。”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们就是这样报答靖王的。”
“真是丢人。”
“实在是太丢人了。”
王大福脸上尽是鄙夷神色,说道:“别让我再见到你们这样,见一次,教训你们一次。”
一番话说完后,周围的人顿时不乐意了。
看向王大福的眼神,分外不善。
“大福啊,你早年没了爹娘,平日里,我们这些街坊乡亲,可没少帮衬你。你娶了婆娘,有了粮食了,腰杆直了,开始帮着靖王说我们,不道义啊。”
人群中,一个老者开口了。
老人已经是花甲之年,脸上满是褶子,头发斑白。
王大福停顿了片刻,缓缓道:“李伯的话,我是不赞同的。承蒙您和街坊乡亲的照顾,我熬过了苦日子。但那时候终究是饱一顿饥一顿,始终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靖王,我们才能吃饱饭还有存粮余钱,您现在说这话,对靖王不公平。您是长辈,不应该这样。”
李伯面色微变,哼了声,便不再说话。
王大福继续道:“李伯,咱们毕竟得了靖王的好处,才有现在的日子。就算这次真的是靖王不修德政,咱们也不该落井下石。而且我坚信,不可能是靖王的原因。”
众人闻言,面露沉思神色。
李伯挥了挥手,不耐烦的道:“哼,乡亲们,散了,都散了。”
“铛!铛!”
忽然,铜锣声响起。
无数人的目光,被传来的铜锣声吸引了,这声音是县衙独有的敲打声音。
“靖王明日,将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的声音,自街道上传来。
两名衙役敲打着铜锣,一边敲打,一边大喊:“靖王明日,将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高声呐喊,声音在街道上响起。
王大福听了后,心想:“靖王祭天祈福,岂不是证明自己真的不修德政?现在要祈求上苍下雨了吗?”不过王大福心想,刘宣祭天祈福也不是告罪,不能说承认是不修德政。
王大福等人听到消息时,城内其余地方的百姓,也知道了消息。
一个个衙役,在城内四处传播消息,使得刘宣祭天祈福的消息在黄县城内外传开了。
城内,某处住宅。
一个中年人端坐在书房中,中年人名叫田渠,是田楷派来黄县诸多人员中的一员。
许多人被抓了,田渠仍然好好的。
因为田渠始终没有动作,静悄悄的呆在城内等待消息。
“报!”
一名武士走了进来,来到田渠身前站定,抱拳道:“大人,刚得到消息,刘宣明天将在城外祭天祈福。”
田渠眼神锐利,道:“时间地点呢?”
武士摇了摇头,说道:“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还没有公布。”
田渠眼中掠过精光,冷冷道:“东莱郡干旱,田大人派来的其他人都不停蹦达,最终被抓了处死。他们想煽动民众,但百姓能推翻刘宣吗?根本不可能。刘宣要祭天祈福,这才是我们的机会。刺杀刘宣,才能真正的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的问题。”
武士闻言大惊,道:“大人要刺杀刘宣?”
田渠道:“有何不可?”
武士回答道:“祭天祈福的时候,必然有无数的士兵驻扎,我们根本无法靠近。想要靠近刺杀刘宣,损失会非常大。”
田渠冷笑两声道:“谁说我一定要靠近刺杀?”
武士闻言,脸上露出不解神色。
田渠说道:“刘宣要祭天祈福,必定会设立祭台。他在祭台上祭天,我们在远处站着。我们藏在人群中用弩箭瞄准了刘宣,就可以刺杀他。弩箭射过去,我不信刘宣能活下来。”
武士想了想,道:“杀了刘宣,我们能逃走吗?”
田渠道:“刘宣当场被射中,驻守的士兵必定打乱,我们如何不能逃走呢?”
武士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田渠吩咐道:“下去准备吧,把我们的人都调动起来。等刘宣祭天的时候,我们的人都凑在一起,才方便行动。”
“是!”
武士躬身退下。
田渠一个人坐在营帐中,眼中闪烁着冷光。
这一次,他必定会胜利的。
第388章 杀人
入夜后,刘宣还没有入睡。因为刘宣还在等郭嘉的消息,要等到他判定明天下雨的大概时辰,刘宣才能去睡觉。
到了晚上凌晨,已经进入第二天了。
这时,刘宣仍未休息。
貂蝉来了两趟,送了两次糕点,刘宣让貂蝉早些休息。
坐在书房中,刘宣静静等待。
闲来无事,刘宣清点了这些年囤积的粮食种子。看着一袋袋的种子,刘宣脸上多了一丝的笑容。今年不适合耕种,等明年开春后,这些种子就可以逐一的耕种下去。
“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书房外传来。
郭嘉面色疲惫,延伸憔悴,从外面走了进来。
郭嘉坐下来,刘宣便递上了糕点,道:“先吃点东西再说。”
郭嘉也不推辞,大口大口的吃下去垫肚子。
好一会儿后,郭嘉喝了水,才长长的舒了口气。他随意的盘腿坐着,说道:“二弟,明天降雨的大体时间在午时到未时之间。大概范围在此,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能力了。”
午时到未时,按照24小时来算,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这个时间是大中午。
刘宣知道了大概的范围后,心中彻底踏实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刘宣说道:“兄长辛苦了,累了一晚上早些休息。明天中午,兄长等着看好戏就是。”
郭嘉点头道:“的确熬不住了,精神太差了。”
郭嘉退下后,刘宣派人去把贾诩请来了。
不多时,贾诩来到书房中。
刘宣正色道:“文和,刚才郭军师来说,他已经判定了明天降雨的时间。预计时间,会在午时到未时之间。”
贾诩精神一震,道:“郭军师在天象一道的造诣,的确比卑职更精通。虽说卑职能判定明日有雨,但无法如此精准。”
刘宣说道:“文和无需自谦,现在我们来绸缪明天的安排。”
贾诩道:“请殿下示下。”
刘宣说道:“明天在城外祭天,地点就定在黄县东门外。祭天的祭品,就是抓捕的田楷派来的人,以及准备的三牲等极品。”
“是!”
贾诩点头应下。
对于刘宣的安排,贾诩已经猜出来了。
这一次祭天,刘宣的目的是把攻打田楷神圣化。
有了天象的相助,攻打田楷就更顺利了。
刘宣陆续又安排了其余事情,才让贾诩退下了。这一夜,刘宣还可以睡一会儿,但贾诩肯定是不能休息了,他得连夜安排事情,把所有的事情准备妥当,以备明天的祭天。
一夜过去,天亮了起来。
朝阳依旧升起,天气仍然是火辣辣的。
只是太阳的旁边,多了一簇簇的乌云,暂时还没有掩盖住太阳。
日头升起,城内无数百姓起床了。
在百姓起来后不久,就又有衙役四处敲锣打鼓,把刘宣祭天的地点告诉了百姓,说刘宣将在东门外祭天,时间是在未时。消息迅速的传开了,无数百姓吃过早饭就朝东门走去。
汇聚在东门的百姓越来越多。
田渠和麾下的人化妆成普通百姓,跟着人流一起往东门走去。
抵达了东门外,田渠打量四周的环境。
在东门外一百步的距离,已经搭建起了一座两丈高的祭台。
祭台三十步外,围着无数的士兵。
田渠看到了这里的布局,眉头微微皱起。三十步的距离要精准射中刘宣,需要一定的水准。尤其他和麾下的人,不可能站在最前面,否则会被发现。所以他们的位置,至少在五十步左右。
而五十步的位置,距离东门城楼又只有五十步。
这一位置,又在城楼上士兵的观察中。
“好个狡猾的刘宣!”
田渠知道刘宣这么安排,已经防备了有人刺杀。因为城外百姓一旦有所异动,城楼上可以清晰的看见,并且做出应对。
武士站在田渠身旁,看到了情况后,面色也不好看,低声道:“大人,我们怎么办?”
田渠说道:“静观其变,暂时不动手。”
“是!”
武士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田渠的心中还有期待,期待其他势力或者其他人刺杀刘宣。到时候,他就可以浑水摸鱼,不至于被动。
田渠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见事不可为,就暂时熄了心思。
时间渐渐流逝,距离午时越来越近。
“哒!哒!”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城内传来。
十名骑兵率先杀来,这十名骑兵尽数出自史阿麾下的警卫营,一个个面相冷酷,杀气腾腾。他们所过之处,百姓纷纷退避,不敢阻拦。
在十名骑兵后面,又有一队士兵,押送着一队囚犯。
这一队囚犯,人数有九个人。
这九个人都是田楷派来打探消息,甚至是在干旱时,出来推波助澜,最后被贾诩抓住的人。如今刘宣祭天,把九个人一起带来了。
在囚犯后面,则是准备的三牲祭品。
在祭品后面,刘宣乘坐马车缓缓行驶而来。在王驾周围,有着警卫营士兵列阵。队伍行驶到祭台下面,囚犯和三牲祭品全部就位。
刘宣身着黑色的冕服,头戴九旒冲天冠,腰悬赤霄剑,踏步走了上去。
在几台下,警卫营士兵围成了一圈。
刘宣站在台上,面容肃然,静静的等待着。
烈日横空,距离未时越来越近。
虽然天空中有乌云汇聚,但仍然没能遮盖太阳,所以阳光依旧灿烂。
“时辰到!”
忽然,司仪高声的呐喊。
刘宣听到声音后,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卷明黄色的布帛。
面对所有的百姓,刘宣朗声道:“昊天无极,伏惟告之。今东莱郡大旱,……,……百姓贫苦,难以为继……,……,又有青州田楷扰乱东莱郡,伺机而动,……,……,今汉室子孙刘宣,斩杀田楷所属贼人九名,献上三牲极品,祭告苍天求雨,缓解灾情,……,……”
抑扬顿挫的话,自刘宣口中传出。
声音洪亮,周围百姓全部都听得清清楚楚。
田渠站在人群中,眉头皱了起来,眼中流露出凝重神色。因为刘宣的一篇祭文,竟是把东莱郡遭到干旱的缘故,推在了田楷身上。
刘宣祭告苍天,竟是要斩杀田楷的人祭天。
按照刘宣的意思,东莱郡干旱,完全是田楷祸乱的责任。
好歹毒的心思!
田渠的心中,生出了一丝的冷意。
第389章 神迹(3更)
田渠并不惊慌,刘宣能不能求到雨,那才是关键。如果刘宣求雨成功,情况自然不同。但如果求雨失败,情况就不一样了。
田渠抬头看天,忽然,发现乌云竟是朝太阳奔去。
原本刺眼的阳光,竟是渐渐消失。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田渠看到这一幕,心中大骇,心想:“莫非苍天真的听到刘宣的话了?”
田渠这么想,其余的百姓更不用说了。
乌云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刘宣念了祭文,然后烧掉了祭文后发生了这一幕。这样的事情,实在是玄乎。
之前就有人说,东莱郡大旱是上苍对刘宣的惩罚。
可是现在,刘宣一念祭文,上苍就有了反应。
上苍哪里惩罚刘宣了?
上苍分明是站在刘宣一边的好吗?
无数百姓看向刘宣,眼中的神色渐渐有了变化。他们看向刘宣,不再带着一丝的审视,反而是变得崇拜和尊敬了起来。百姓激动万分,期待着下雨。
刘宣看到这一幕,心中笑了起来。
这一次,事情顺利了。
在这个时代,利用神迹来做事情,向来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昔年陈胜、吴广起义,利用了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来引发神迹,致使无数人参与造反。黄巾之乱时的张角,同样是假借仙人名义煽动百姓追随。
如今刘宣这样,则是利用天象来扭转目前的败局。
刘宣烧掉了手中的布帛后,朗声道:“臣刘宣祭告苍天,现献上祭品。”
“斩!”
刘宣大袖一拂,下达了命令。
顷刻间,早已经就位的刽子手抬起了刀,抡刀就砍了下去。
“嚓咔!嚓咔!”
刀光落下,一道道鲜血喷溅。
九颗脑袋带着鲜血滚落在祭台上,九具尸体倒在地上。
田楷派来的探子,尽数被杀。
刘宣又从侍从的手中结果了香,点燃后站在祭坛面前,三跪九叩,朗声道:“苍天啊,臣刘宣祭品已经献上,乱臣田楷的下属已经被斩杀,请苍天降下甘霖,以慰苍生。”
刘宣站起身,把香插在了香坛上。
“轰!”
忽然,一道响彻天地的炸雷响起。
乌云汇聚,掩盖了太阳。
整个天际忽然就暗了下来,苍茫茫一片,更有狂风大作,令人震惊。
“嚓咔!”
一道闪电横空,穿透了天际。
炸雷响起,雷电横空,使得放下仿佛呈现出末日毁灭之景。然而百姓却没有一个人畏惧的,心中只有期待,期待着大雨的道来。
“滴答!”
一滴雨水落下,滴落在百姓脸上。
“滴答!滴答!”
雨水继续落下,溅落在地上,掀起一地的尘土。
“哗啦啦!”
雨水转瞬就大了起来,伴随着狂风,瓢泼大雨洒落了下来,溅落在无数百姓的身上。大雨降下,却没有人躲避,一个个都欣喜若狂。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终于下雨啦!”
“雨水来了,我们再不用受到干旱威胁了。”
无数的百姓欢呼,高声呼喊。
田渠站在百姓当中,看着无数百姓雀跃欢呼,听着无数百姓呐喊,眉头紧紧的皱起。现在大雨瓢泼,视线都被大雨遮盖,不可能再刺杀刘宣了。
田渠看着祭台上模糊的身影,心中轻叹。
苍天不佑田楷,庇佑刘宣吗?
田渠心中冰凉,尽是无奈。
而此时,百姓仍在欢呼,不断的欢呼雀跃。
“靖王万岁!”
忽然,人群中想起了百姓的呐喊。
“靖王万岁!”
紧接着,又有百姓跟着一起呐喊。
“靖王万岁!”
“靖王万岁!”
“靖王万岁!”
无数的百姓欢呼呐喊,天地之间除了大雨瓢泼的声音,只剩下无数百姓的呐喊声。这声音当中,藏着喜悦和拜服。
自此,无数百姓彻底信服刘宣。
城楼上,郭嘉看着这一幕,脸上笑容灿烂。
贾诩站在一旁,道:“郭军师,自此之后,不论是田楷,亦或是其他诸侯,都休想攻下黄县。黄县的百姓,只会效忠于殿下。”
郭嘉说道:“这是贾军师谋划得当。”
贾诩笑了笑道:“没有郭军师判断天象,也难以实行计划。”
两个人相视一望,忽然大笑了起来。
祭台上的刘宣,浑身已经被大雨打湿了,但是刘宣并未感觉到冷,只感觉到浑身热血沸腾。因为这一次斩杀田楷的人祭天,已经证明了田楷是乱臣贼子。
有了苍天为证,刘宣要讨伐田楷,那就是顺天应人。
刘宣完成了祭天后,就下了祭台。
离开祭台,在士兵的簇拥下,登上马车就启程返回。回到了太守府,刘宣喝了姜汤,然后洗漱一番,更换了衣服,就回到了书房。
刘宣派人把贾诩和郭嘉请到了书房。
落座后,刘宣看向郭嘉,道:“兄长,这一次大雨,大概能持续多长时间?”
郭嘉回答道:“至少一天一夜,而且雨后即使天晴了,后续还会有雨的。秋雨绵绵,秋雨即将道来,所以接下来的雨水不会短缺。”
刘宣点了点头道:“干旱的问题解决,借助这一次祭天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干旱的原因,归咎在田楷的身上。接下来,可以发檄文讨伐田楷了。”
贾诩说道:“殿下放心,锦衣卫会把檄文最快的传遍青州。”
刘宣点头道:“曹操和袁绍方面,最近有什么动作?”
贾诩说道:“目前的曹操,正准备对豫州袁术动兵,暂时来说,不可能插手青州的示意。袁绍方面,正和公孙瓒开战,也无暇顾及青州战事。甚至我们攻打公孙瓒,对袁绍和曹操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贾诩建立锦衣卫,虽说暂时没能让人打入袁、曹的高层,但是消息网络却建立了起来,大体的消息已经是传递无虞。
顿了顿,贾诩道:“殿下,之前的打算是十月发兵攻打田楷,现在就提前了吗?”
刘宣说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定十月是因为你要负责组建锦衣卫,所以把时间定在十月。但机会来了,我们现在再拖延时间,就会错过眼下的机会。提前两月也没有什么,无非是锦衣卫准备不够充分罢了。”
“是!”
贾诩点了点头。
刘宣又道:“都下去准备吧,檄文传遍了青州,等大雨过后,就该出兵了。”
“是!”
郭嘉和贾诩闻言,便各自退下。
刘宣坐在书房中,眼中流露出一抹期待。
攻打青州田楷,将是奠定刘宣雄霸一方的关键一战。夺取了青州,刘宣才算是真正的有了立足天下的根本。虽说现在刘宣执掌东莱郡和北海国,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诸侯,根基终究还是不足。
第390章 刘备参战
青州!
临淄。
田楷作为青州刺史,治所在临淄县。
田楷坐镇临淄,指挥着军队袭击袁绍后方。虽说田楷着眼于和袁绍的战斗,但是对于东莱郡和北海国的刘宣,仍然是难以放下昔日之恨。
原本田楷打算忍耐,没打算对付刘宣。
可是东莱郡干旱的消息传回,田楷终于忍不住了。东莱郡干旱,一旦利用起来后,田楷就有了机会,甚至他不用出兵,东莱郡就会陷入动乱。
所以,田楷派遣了诸多人前往黄县,意图煽动叛乱。
只是一个个消息传回,竟然没有一个人成功的。
尤其是八月底,竟然下起了大雨。
瓢泼大雨下来之后,田楷推断东莱郡可能也下雨了。虽说田楷的心中期待着没有下雨,但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很难出现。
田楷等待着消息,等着消息传回。
书房中。
田楷正在处理政务。
书房外,一身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田楷的幕僚赵丞走了进来,他昔日和田楷一起被俘虏,早已经归顺了刘宣,只是他一直留在田楷的身边作为内应,始终都没有任何动作。
包括这一次东莱郡遭到干旱,田楷派人去了黄县,赵丞也没有任何举动。
赵丞不动则已,动就必须拿下田楷。
所以,赵丞暂时没有任何举动。
赵丞进入了房间中,拱手揖了一礼,说道:“大人,东莱郡方面,有消息传回来了。”
田楷道:“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赵丞嘴角抽抽,停顿了片刻,道:“是坏消息!”
田楷轻叹道:“说吧!”
赵丞回答道:“东莱郡干旱,我们的人已经散步谣言,说一切是刘宣不修德政造成的。原本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准备掀起叛乱的时候。忽然刘宣发布了告示,然后在黄县的东门外祭天。”
“这一次祭天的重点在于,刘宣把干旱的责任推在了大人身上。”
“刘宣说,国有妖孽,以至于干旱。”
“这个妖孽,就是大人。”
“刘宣当着无数百姓的面斩杀了大人派去的九个人,然后祭天祈福。”
“当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赵丞面露无奈神色,道:“大人,刘宣这一次杀人祭天,瞬间就扭转了舆论,更借助祭祀上苍的举动,把罪名推在了大人身上。”
“混账!”
田楷一巴掌拍在案桌上,道:“刘宣简直是一派胡言。”
赵丞道:“卑职也这么认为。”
对于刘宣,赵丞着实是佩服。
东莱郡陷入大旱,刘宣可谓是举步维艰,没想到刘宣简单的一招杀人祭天,就完全扭转了局面,实在是高明。
赵丞心中也暗自庆幸,幸好归顺了刘宣。
否则,刘宣大军杀来,他必死无疑。
赵丞继续说道:“大人,还有一个消息。刘宣杀人祭天后,已经是让人发布檄文,即将兵出北海国,讨伐大人。”
刷!
田楷的脸色,多了一丝的惊惧。
刘宣来了!
刘宣要开战了。
田楷是见识了刘宣能耐的,现在刘宣杀来了,田楷的心中也没底。
田楷眼珠子转动,思考着解决的办法。
忽然,田楷眼中一亮,吩咐道:“赵丞,你马上派人到平原国,传令给平原相刘备,让他率领大军到临淄来和本官汇合。刘备自黄巾贼作乱就参与战事,他麾下的张飞和关羽,也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一次,让他们来抵挡刘宣。”
“是!”
赵丞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张飞和关羽的能耐,他也知道。
如果这两人和刘宣的大军相遇,恐怕刘宣难以讨到好处。
赵丞心思转动,心中想着,得快速的把这个消息传回去,让刘宣提早知晓才行。涉及到这么重要的消息,他也不能没有动作。
赵丞退下后,先是去下达了命令,然后就传递了消息。
贾诩执掌锦衣卫,早已经派人和赵丞接上线。
所以,赵丞的消息轻松通过锦衣卫传回。
消息回到了东莱郡黄县,大雨已经结束,只是道路依旧泥泞,而刘宣仍在调兵遣将,准备这一战的各项物资。
贾诩得了消息后,便马上前往太守府。
书房中。
贾诩正色道:“殿下,刚刚得到赵丞传回的消息。田楷得了殿下讨伐的消息,已经调遣了平原相刘备前往临淄。据赵丞说,刘备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有这两人在,如果是要冲锋陷阵,我们恐怕会遇到极大的阻拦。”
刘宣点了点头道:“无妨,关羽和张飞虽然勇猛,但终究是一个匹夫之勇。刘备性情坚韧,却不擅长谋略。如果田楷麾下,有擅长谋略布阵之人,我们要攻打田楷,会相当的困难。但现在来说,击败田楷并不难。”
贾诩道:“既然殿下知晓他们,那卑职就放心了。”
刘宣说道:“再等两日,我们就挥军出征,攻打田楷。”
“是!”
贾诩点了点头,拱手应下。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天气晴朗,道路上也干干净净的。
这时候行军,才不会陷入泥沼当中。
刘宣留下了糜竺和管亥坐镇后方,对于糜竺来说,他坐镇后方并不抵制,但管亥却有些不情愿。管亥找了刘宣,却被刘宣三言两语劝服,最后竟是心甘情愿的留下来镇守,而且还开始读书了。
有了糜竺和管亥一文一武坐镇,刘宣率领大军出征。
这一次出战,刘宣足足调遣了一万精锐。
刘宣率领大军往西进入北海国,一路急行军,抵达了北海国剧县,刘宣和徐晃的第一军汇合。徐晃在北海国治军,麾下也有精锐一万有余。
两军汇合后,刘宣从徐晃麾下调遣了一万精锐,连徐晃也从北海国抽调了出来。
刘宣进入城内和孔融交谈,询问了北海国这一年多的情况。孔融在北海国,也是兴办学校,鼓励农商,令北海国蓬勃发展。
相比于康王时期,如今的北海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宣欣慰于孔融的功劳,心中彻底放下心来。
在剧县逗留了半天的时间,刘宣就离开了县城,率领两万精锐离开。大军出了剧县后,一路往西,朝北海国最西面的东安平县奔去。
第391章 定计
进入八月底,刘宣率领的两万精锐顺利抵达东安平县。这两万精锐,一万精锐由太史慈率领,另一万精锐由徐晃率领。
军队扎营,营盘布置得井然有序。
目前来说,太史慈和徐晃是刘宣麾下的核心将领。
两人的地位,无可撼动。
在刘宣扎营后,东安平县的县令前来拜见,陈述了东安平县的现状,也拍着胸脯保证,说必定会誓死抵抗,绝不投降。
刘宣让县令回到城内,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都不用管。
这次大战,东安平县的兵力搀和不进来。
营帐中!
贾诩、郭嘉、太史慈和徐晃走了进来。
四人行礼后,恭敬坐下来。
刘宣说道:“田楷的大军,到哪里了?”
大军往东安平县赶来的路上,刘宣就让徐晃派出哨探,打探前线的消息。
徐晃回答道:“回禀殿下,田楷的大军,已经到了东安平县边界。截止到现在,可能已经到了。田楷率领的大军人数,约为三万人。除此外,刘备还有五千士兵。刘备自己的五千士兵作为先锋,先一步进入了东安平县。”
刘宣眼眸眯了起来,喃喃道:“刘备是先锋,这一战有趣了。”
贾诩说道:“关于刘、关、张三人,卑职曾在虎牢关见到了三人。当时,三人一起围攻吕布。刘备的武艺不足为虑,倒是关羽和张飞,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太史慈说道:“纵然他们有万夫难挡的力量,但是在大军面前,照样无能为力。”
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神色。
太史慈对这一战,是抱着极大希望的,想通过这一战建功立业。
刘宣道:“田楷率领三万大军压阵,刘备率军杀来,都说说,我们这一战该如何办?”
郭嘉眼中闪烁着笑意,道:“殿下,卑职认为要对付田楷,先要除去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人不除,就难以灭掉田楷。”
“卑职认为,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计策,把刘备的兵力引到县城来。”
“最后,我们再来攻打刘备。”
郭嘉的计策,仍然是主张以逸待劳,等待着刘备的大军深入腹地。
贾诩说道:“郭军师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大方向,但细节方面,卑职认为还可以增加。其中,对于刘备和田楷的关系,就是这一战的重中之重,也是这一战的关键。”
当即,贾诩说了他的计划。
如果说郭嘉提出的策略是骨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