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都落在刘宣的眼中。
  刘宣看出来了,许劭在天香阁的身份不一般,但却没有询问。
  该知道的,对方自然会告知。
  宾主落座后,许劭替刘宣倒了一杯茶,缓缓道:“宣公子,老夫为你引荐一人。之所以请宣公子来天香阁,也是为了这事。”
  刘宣讶异许劭的意图,脸上却挂着笑容,道:“许先生名震当世,能让许先生引荐的人,必定不凡。本公子倒是有兴趣了,到底是什么样的贤达?”
  许劭说道:“宣公子见了后,自然知晓。”
  “踏!踏!”
  一阵脚步声,从阁楼的楼梯传来。
  刘宣听到声音,眉头一挑。他的身体强化后,听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楼梯传来的脚步声,轻重程度,绝不是男子所为,肯定是女儿身。
  这是许劭介绍的人吗?
  刘宣心中古怪,却按捺住心中的心思,静静等着。
  不多时,雅间的房门打开,一个妙龄女子走了进来。女子的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她相貌清雅中带着妩媚,身材婀娜中透着圣洁,一袭白色长裙,款款而来,动人心魄。
  “妾身千雪,拜见公子。”
  女子款款行了一礼,在许劭的身旁落座。
  许劭说道:“千雪,这是康王长子刘宣,是我推荐的人。”
  千雪柳梢眉一挑,打量了刘宣一眼,然后一丝不苟的行礼道:“千雪拜见宣公子。”
  刘宣拱手回礼,目光落在许劭的身上。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刘宣觉得糊涂,不清楚许劭为什么突然找了一个女子上来。莫非,许劭是要牵线搭桥不成?
  许劭说道:“宣公子,老夫欠了天香阁一个人情,要替他们选择一个人主。宣公子的面相贵不可言,有人主之相。所以,在下将宣公子推荐给千雪。”
  一句话,阐述清楚了许劭的目的。
  许劭站起身,道:“至于成与不成,是你们交谈的事情,我不搀和,告辞。”
  说完,许劭下阁楼离开了。
  刘宣面无表情,冷静的问道:“千雪姑娘是天香阁之主?”
  千雪回答道:“是,妾身执掌天香阁。”
  刘宣又问道:“千雪姑娘辅佐我,要得到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刘宣不相信。刘宣和天香阁毫无瓜葛,虽然经由许劭介绍,但刘宣依然怀疑对方的动机和目的。
  千雪回答道:“妾身只需要宣公子替我灭掉一个仇人即可。”
  “谁?”
  刘宣问道。
  千雪掷地有声的道:“河北袁绍!”
  刘宣听了后,看了千雪一眼。眼前的女子只有二十许,袁绍年近四十,双方应该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是灭掉袁绍?
  刘宣没有询问,说道:“你助本公子崛起,我助你报仇。”反正是利益的交换,刘宣不管千雪还有什么目的,千雪对他有用,就可以利用。
  千雪嫣然一笑,拱手道:“千雪,拜见公子。”
  刘宣说道:“既然千雪姑娘诚心助我,敢问,本公子接下来应当如何破局,打破现在的困顿局面?”


第16章 外而生,内而亡!

  刘宣盯着千雪,眼中带着审视神色。
  是骡子是马,得牵出来溜溜,才知道情况怎么样?如果千雪只有姿色,没有脑子,那么她对刘宣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千雪笑了笑,不急不缓的道:“宣公子可知‘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膝下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嫡长子申生,另一个是重耳。晋献公的正室病逝后,纳狄女为夫人。
  不久后,狄女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处心积虑的想害死献公的儿子。
  重耳洞悉了后母的意图,带着几个随从逃走了,先后在齐、楚、秦等国流亡,最后回到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申生明知后母要加害,却要固守孝道不离开,最终落得个自刎身亡的下场。
  这一典故,刘宣是知晓的。
  刘宣明白了千雪的意图,眼中掠过一丝赞赏。
  千雪的分析,和他之前考虑的一模一样。在此之前,刘宣已经开始谋划离开康王府,只是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很难运作。
  刘宣留在王府,始终是处处掣肘。
  上有康王刘赫,下有刘裕,中间还夹着一个煽风点火的康王妃。即使刘宣打压了刘裕,斗垮了康王妃,也还是什么都没有,难成大事。
  想成就一番基业,只能往外走。
  刘宣郑重道:“千雪姑娘的分析,在下也非常赞同。外放说起来容易,却并不容易。第一,外放的地点在哪里?第二,外放时选择的官职是什么?第三,外放的地点,对将来的发展,有没有益处。”
  千雪丹凤眼眯起,心中非常震惊。
  此前,她已经得了消息,听说刘宣一箭射杀了张饶,也知道刘宣在夜宴上一鸣惊人,是文武全才。但归根结底,千雪和刘宣还没有交谈过,不知道刘宣的能力。
  许劭推荐了刘宣,千雪答应了,是相信许劭的判断,不是相信刘宣。
  刘宣一针见血的点出外放的重点,千雪极为佩服。
  千雪说道:“妾身给宣公子选择的,是北海国观阳县。”
  刘宣道:“观阳县是个什么情况?”
  千雪回答道:“观阳县位于北海国的最东面,和东莱郡接壤。一个月前,观阳县的县令死于黄巾贼的攻打。一个月内,孔融安排了三个官员接任,对方都辞官拒绝。孔融到现在也没有确定观阳县的县令人选。目前的情况,谁都知道观阳县的黄巾贼很猖狂,去了是死路一条。”
  刘宣听了后,仔细的思考着。
  毫无疑问,观阳县的处境,自然是相当艰难的。
  刘宣眼睛盯着千雪,话锋一转,问道:“东莱郡是一个什么情况?”
  千雪闻言,身子一震。
  看向刘宣的眼神,多了一丝钦佩。
  她仅仅只是简单说了观阳县的情况,可刘宣前瞻性的,已经再考虑东莱郡的情况,显然对东莱郡有所企图。这样敏锐的思维,令千雪也极为佩服。对许劭的相术,千雪也更加钦佩。
  千雪想了想,没有急着回答,试探着问道:“宣公子问东莱郡做什么?”
  刘宣道:“千雪姑娘是试探本公子吗?”
  千雪微笑道:“不敢!”
  刘宣眼神锐利,正色道:“观阳县背靠东莱郡,如果东莱郡可取,那就是本公子的立足之地。东莱郡东临大海,腹背不受侵袭。如果可以占为己用,那是最好的根基。”
  千雪道:“公子睿智,千雪佩服。”
  刘宣摇头,轻笑两声。
  千雪继续道:“东莱郡目前,也被黄巾贼占了。偌大的一个郡,连太守都没有,根本没有人敢去赴任,以至于,东莱郡乱作一团,处处贼匪。”
  刘宣听了后,心中的方向,更加的明确了。他眼中精光闪烁,道:“言归正传,既然选定了观阳县,如何谋划呢?”
  千雪看了刘宣一眼,心想,以刘宣的精明,必然能谋划此事。
  想到这里,千雪道:“宣公子认为应该怎么谋划呢?”
  刘宣盯着千雪,身体稍稍前倾,脸上的表情,忽然间变得肆无忌惮,笑眯眯的道:“如果本公子亲自安排这件事,千雪做本公子的女人如何?”
  千雪闻言,眼中流露出一抹怒意。
  刘宣嘴角上扬,轻轻一笑。
  千雪忽然察觉了异样,咬牙切齿道:“你耍我?”
  刘宣道:“你没耍我?”
  千雪听了后,气得牙痒痒,她反问刘宣该怎么谋划,是存了考校的心思,没想到这个男人竟是如此小气,反过来调戏她,着实可恶。
  刘宣看在眼中,心中冷笑。
  诚然,千雪姿色出众,人也够漂亮。但对刘宣而言,千雪还是一个外人,不足以让刘宣推心置腹的相信,双方只是暂时的利益结合,所以说话没收敛,相当的不客气。
  千雪沉吟片刻,道:“谋划外放,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派人在刘裕面前说观阳县令空缺,让他找康王妃运作对付宣公子。康王妃吹点耳旁风,康王肯定会找孔融说情。以康王的面子,虽然康王无权安排各县的县令,但孔融不会拂了康王的面子。”
  刘宣称赞道:“千雪姑娘真是冰雪聪明,令人佩服。这样一来,康王妃和刘裕自以为对付我,殊不知,却帮了我一把。”
  千雪道:“公子谬赞了。”
  刘宣微笑道:“千雪姑娘,这件事交给你运作。本公子相信,以千雪姑娘的能力,以天香阁的实力,这样的小,会很轻松完成的。”
  千雪说道:“妾身自当为公子安排妥当。”
  刘宣道:“如果本公子外放观阳县,千雪姑娘是否随行?”
  千雪回答道:“自当追随宣公子左右。”
  “好!”
  刘宣站起身道:“本公子等你的好消息,告辞。”
  “宣公子慢走。”
  千雪欠身行了一礼,目送刘宣离去。等刘宣下了楼,千雪才重新坐下。她丹凤眼眯起,脑中回放着刚才和刘宣交谈的画面。
  简短的交谈,令千雪初步的认同了刘宣,认为刘宣是有潜力的。跟着刘宣,或许真的能报仇雪恨,令袁绍后悔当初的决定。


第17章 执掌观阳县

  康王府,书房。
  刘赫和孔融相对而坐。
  孔融是北海相,是朝廷任命的,不受刘赫辖制,但刘赫毕竟是北海郡王,是刘氏宗亲,所以孔融对刘赫,也是颇为礼敬。
  刘赫亲自给孔融倒了一杯茶,摆手道:“孔相,请。”
  “多谢殿下。”孔融也不客气,呷了一口茶。他脸上挂着笑容,搁下茶杯,问道:“殿下请下官来王府,不知有何吩咐?”
  刘赫道:“这一回,是有事请孔相帮忙。”
  孔融道:“殿下请说。”
  刘赫缓缓道:“事情是这样的,本王膝下长子刘宣,已经快到成年的年纪了,却整日呆在王府无事可做。本王心想,让他有点事情做,避免他游手好闲,浪费光阴。”
  孔融道:“殿下想让宣公子做什么呢?”
  刘赫说道:“观阳县的县令空缺,本王希望他能前往赴任。”
  孔融听了后,眼中流露出震惊神色。虎毒尚且不食子,刘赫竟然让自己的儿子去观阳县担任县令?难道刘赫不知道观阳县目前的处境吗?
  莫非,是康王妃所为?
  对于王府的争斗,孔融有所耳闻。
  只是,孔融是北海相,只负责北海国的政务,不涉及王府的事情,所以只要是王府的事情,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插手。
  孔融的脑中,忽然想到了前几天许劭的断定。
  商之伊尹,周之周公!
  孔融心中一动,问道:“殿下,宣公子同意了吗?”
  刘赫强势道:“本王是为了他好,他会同意的。尤其是宣儿的母妃,为了宣儿的事情,辗转难眠,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观阳县出缺。这件事,由不得他任性。”
  孔融心中轻叹,确认了真是王府内斗的结果。
  不过,孔融没有丝毫表露,脸上挂着笑容,继续道:“殿下已经决定了,下官安排便是。请殿下告知了宣公子,请他来府衙,本官给予任命。”
  “多谢孔相。”
  刘赫一脸感激神色,心中松了口气。
  康王妃在他的面前提出时,刘赫直接就同意了,只是他也不敢保证孔融会买账。现在孔融答应了,事情办妥了,他才好向康王妃交差。
  送走了孔融,刘赫吩咐去请刘宣。
  刘宣得知刘赫召见,心中大致有了猜测。对于天香阁,刘宣倒是颇为佩服,短短几天时间,就办妥了这件事,实力不容小觑。
  书房中,刘宣行礼后落座。
  刘宣道:“父王召见,有什么事情吗?”
  刘赫微笑道:“你已经年满十六岁,再过几年,就要加冠成年了。已经长大了,那就不能老是呆在王府,要出门历练。”
  刘宣心中冷笑,美其名曰出门历练,事实上却是康王妃在背后撺掇。
  刘赫继续道:“父王找北海相,托请他给你安排了一个官职,让你前往观阳县担任县令,你觉得怎么样?”
  刘宣拱手道:“儿子愿意听从父王的安排,让父王费心了。”
  刘赫说道:“这件事,孔融已经安排了。接下来,你去找孔融便是。”
  “诺!”
  刘宣点头,言简意赅的回答。
  刘赫微微颔首,对刘宣的态度很满意,提醒道:“要感谢,得感谢你的母妃。这件事,都是他提醒了本王。”
  刘宣道:“父王提醒得是,儿子去孔相的府衙办了手续后,就去拜见母妃。”
  “嗯,你去吧。”
  刘赫摆手,刘宣便起身告辞。
  出了书房,刘宣换了一身黑色长袍,直接往北海相的府衙行去。进入府衙,在大厅中,刘宣见到了孔融。刘宣双手合拢,揖礼道:“小子刘宣,拜见孔相。”
  孔融摆手道:“宣公子,请坐。”
  “谢孔相。”
  刘宣一撩衣袍,跪坐下来。
  孔融问道:“宣公子来,是为了观阳县的县令一事吗?”
  “是!”
  刘宣直接回答。
  孔融轻叹了一声,道:“宣公子可知观阳县的处境?”
  刘宣道:“请孔相指点。”
  孔融主动提及,意味着孔融愿意提点他,否则不会多此一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融对他也有不错的印象。
  孔融解释道:“宣公子,观阳县的黄巾贼凶残暴虐,而百姓则民不聊生。宣公子去观阳县,前路危险重重,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刘宣面色如常,不卑不亢的道:“孔相的提点,小子铭记于心。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前往观阳县,不是吗?虽然前方危机重重,却也有机遇。”
  孔融捋着颌下胡须,道:“这么说,宣公子是铁了心要去了。”
  刘宣说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孔融的眼中,掠过一丝精光。
  刘宣把自己比作重耳,好大的口气。恰恰是这样,更令孔融欣赏。刘宣不是普通人,身上流淌着刘氏的血脉,志向远大,那是好事情。
  孔融微笑道:“既如此,本相便静候宣公子的佳音了。”
  话锋一转,孔融道:“昔日在吕中的府上,许劭断定宣公子有伊尹、周公的面相,本相倒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问。”
  刘宣拱手道:“孔相请说。”
  孔融问道:“宣公子的志向是什么?”
  一句话,范围宽泛。
  刘宣心中笑了起来,志向这东西,在很多人的眼中不值一提,但事实上,作用非常大。君不见,刘备每次见到人,就先说自己是皇室宗亲,再说志向是兴复汉室吗?
  在孔融这样的大儒眼中,评价一个人的前途,志向就是衡量标准。
  刘宣欲言又止,最后道:“小子说了,恐怕会让孔相笑掉大牙。”
  孔融道:“大厅中只有你我,本相保证,绝不外传。”
  刘宣坐直了身体,腰挺得笔直,缓缓说道:“小子自小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掷地有声的话语,透着无尽的坚定和郑重。
  孔融闻言,瞳孔骤然睁大了,品读着刘宣刚才的话,心中掀起无尽波澜。
  好大的口气!
  好大的壮志!
  这一刻,孔融再看刘宣,忽然相信了许劭的判定。唯有刘宣这样有大志向大抱负的人,才能够配得上伊尹、周公的面相。
  刘宣道:“小子胡言乱语,请孔相勿怪。”
  孔融面色严肃,正色道:“宣公子缪矣,您有如此宏大的志向,本相佩服都来不及,怎么敢怪罪呢?宣公子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本相力所能及的,绝不推辞。”
  刘宣道:“多谢孔相。”
  此时,刘宣的心中喜笑颜开。
  这一趟拜访孔融,没想到一句话,竟然得了孔融的青睐,实在是意外收获。
  刘宣得了任命书和印绶,便告辞离开了。
  回了王府,刘宣便径直返回院子。半路上,刘宣停下来,往康王妃的院子行去。这次能成功的担任观阳县令,完全是康王妃的‘帮忙’。
  不去感谢一番,对不起康王妃的‘良苦用心’。


第18章 多谢你的帮忙

  刘宣往康王妃的院子行去,半路上遇到了刘裕。
  此刻的刘裕,又恢复了神气。
  看向刘宣的表情,完全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刘裕拦在刘宣的身前,问道:“刘宣,你去母妃的院子吗?我都听说了,父王让你去谢谢母妃的帮助。这一回,母妃帮了你一个大忙哦。”
  嘲讽的话语,透着冷漠和无情。
  刘宣浑然不在意,冷冷说道:“刘裕,你还是不长记性啊。”
  说着话,刘宣伸出右手。
  “你别乱来。”
  刘裕蹭的后退两步,神色惊恐。
  刘宣笑道:“你怕什么,我又没打算对你怎么样。”
  刘裕说道:“刘宣,你马上就要去观阳县赴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难以预料。你知道观阳县的处境吗?听说观阳县挨着东莱郡,到处都是黄巾贼。上一任县令,赴任不到十天,就被杀了,还被砍了脑袋挂在城楼上示众,下场惨淡。你去了后,啧啧……哈哈哈。”
  说到这里,刘裕又道:“你去了观阳县后,你猜,是被砍了脑袋,还是被杀了呢?哎呀,真是令人期待。”
  “蠢货!”
  刘宣嘴中吐出两个字,一脸不屑神色。
  这副表情,狠狠的刺激了刘裕敏感的内心。原以为刘宣得了消息,会失魂落魄,吓得口不能言,脚不能走,没想到刘宣还这么的神气。
  刘裕撇嘴道:“死鸭子嘴硬,刘宣,你强撑着也没用。”
  刘宣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刘裕问道:“你为什么叹气?”
  刘宣一副鄙视和嫌弃的表情,道:“因为你太蠢……唉,蠢人的世界,我真的是不了解。罢了,你别再和我说话了,你的愚蠢让我很难受。”
  刘裕握紧了拳头,胸腔中怒气汹涌。他本是要羞辱刘宣的,没想到这一回,反而又被刘宣羞辱了一遭,简直可恶。
  两人来到院子中,见到了康王妃。
  刘宣拱手道:“母妃。”
  刘裕道:“儿子见过母妃。”
  康王妃看向刘裕,眼中掠过一丝宠溺,然后冷眼扫过刘宣,吩咐道:“都坐吧。”
  刘宣和刘裕再次拱手道谢,然后分别落座。
  康王妃道:“你们两兄弟一起来,有什么事情吗?”
  刘宣回答道:“儿子特地来感谢母妃的帮助,这次能前往观阳县担任县令,得以执掌一方,都是仰赖母妃的照拂。若非母妃,儿子不可能前往的。”
  康王妃冷冰冰的道:“你既然明白,记在心中就好了。”
  对于刘宣,她极度的厌恶。
  如果没有刘宣,刘裕继承北海国郡王是稳妥的。可刘宣在一天,刘宣就是嫡长子。在身份上,有了天然的优势。
  刘宣正色道:“母妃这么照顾儿子,真的是令儿子感动。临行在即,儿子有些话想和母妃说,让二弟出去吧。”
  康王妃摆手道:“裕儿,你先回去,母妃等会再找你。”
  “诺!”
  刘裕眼神不甘,却不敢违抗康王妃的命令。
  这次跟着刘宣一起来,他是为了羞辱刘宣,想看看刘宣垂头丧气的样子。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
  房间中,只剩下刘宣和康王妃。
  康王妃说道:“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刘宣身子微微前倾,眼神肆无忌惮的盯着康王妃,道:“我即将离开康王府,对二弟也没有了威胁,你是不是特别的得意?”
  康王妃笑了笑,道:“得意又怎么样?你能奈我何?命令已经下了,不可能再更改。这可是你父王请孔融下的命令,就算你想扭转也不可能,你的父王,不可能再拉下脸面求的孔融的。”
  刘宣嘴角上扬,缓缓道:“说得真好,只是,你可知道?担任观阳县的县令,本身就是我的谋划。是我让人告诉了二弟,让他找母妃安排的。然后,母妃找了父王,让我如愿以偿。”
  “你,不可能!”
  康王妃瞳孔中,掠过一丝震惊。
  这结果,绝不可能。
  康王妃道:“观阳县危机重重,你去了观阳县,是死路一条。刘宣,虽然你不愿意承认被算计,也不用这样自欺欺人。”
  刘宣道:“如果不是危机四伏,你愿意让我去吗?如果不是危机四伏,孔融会同意吗?你一直都是心机深沉,谋虑周全的,这一回,怎么和二弟一样愚蠢?”
  康王妃说道:“离开康王府,对你有什么好处?”
  刘宣道:“留在康王府,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康王妃哼了声,道:“留下,就有机会争夺王位。不过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又能如何?就算我落入了你的圈套,你又能如何呢?康王府没了你,裕儿继承王位,便轻而易举了。”
  刘宣道:“轻而易举?没这么容易。”
  顿了顿,刘宣又继续说道:“在我看来,康王府是一座牢笼,外面则是海阔天空。一旦离开了康王府,你就无法再影响我。所以,我要感谢你的帮助。”
  康王妃道:“咱们走着瞧。”
  刘宣道:“我如果没有记错,你嫁给父王的时候,才十四岁吧。”
  “是又如何?”康王妃冷冷说道。
  刘宣继续道:“如今的你,还不到三十岁,等我有了根基,会让人好好伺候你的。青楼或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康王妃处处针对他,甚至不惜让他去死,刘宣也绝不会手软。
  康王妃道:“你不怕,我把这些话告诉你的父王。”
  刘宣说道:“父王会相信吗?”
  康王妃目光盯着刘宣,妩媚的丹凤眼中,有着丝丝的冷意。她无凭无据,的确不可能去状告刘宣,而且刘宣一直很守规矩,刘赫不可能相信。现在去告状,只能拖累自己。
  康王妃道:“我们走着桥,退下吧。”
  刘宣拱手揖了一礼,道:“儿子告退,请母妃谨记,你的大恩大德,儿子铭记在心。以后,儿子会好好的‘报答’母妃的。”
  康王妃道:“我等着你的报答。”
  对于刘宣,康王妃还没有惧怕过。虽然刘宣突然间变化很大,给了她极为震惊的印象,但刘宣认为,康王妃不成气候。
  刘宣走出了院子,看了刘裕一眼,大袖一拂,就离开了。
  刘裕进入院子,问道:“母妃和刘宣,究竟谈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康王妃道:“刘宣不过是想威胁母妃罢了,不值一提。他的那些小手段,还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防不胜防。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被抓住把柄。反正他也要走了,不要去招惹他。”
  “诺!”
  刘裕点头,他的心底深处,也畏惧刘宣。
  康王妃摆手让刘裕退下了,一个人坐在房间中,眼神凝重。从刘宣的话判断,刘宣是真的打算离开王府,没把王府的爵位看在眼中。
  正是如此,康王妃更是忌惮,她认为刘宣心机深重,不好对付。


第19章 郭嘉来了

  四月二十八,刘宣启程前往观阳县赴任。离开的时候,刘宣向刘赫告别时,刘赫不冷不热的鼓励了几句话,就让刘宣离开了。
  出了王府,刘宣乘坐马车赶路。
  城门口,刘宣和千雪汇合。
  千雪单独乘坐一辆马车,没和刘宣一起。
  刘宣撩起马车门帘,探出脑袋,笑吟吟的道:“千雪,到我的马车上来。”
  千雪生硬说道:“宣公子,你我各乘一辆马车更合适。”
  刘宣道:“有正事和你商量。”
  千雪听了后,想了想,只得下了马车,到刘宣的马车中坐下。千雪看了刘宣一眼,神色戒备,语气生硬的道:“宣公子有什么事?”
  孤男寡女同坐一车,千雪非常的不习惯。
  刘宣道:“曾经有先贤说过,同样的一个时辰,和美女佳人一起,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就没有了;一个人枯坐着,就会觉得时间漫长,一息一刻,都无比难熬。从剧县到观阳县,漫漫长路,有千雪姑娘做伴,时间会快一些。”
  “你,……”
  千雪一阵无语,眼中的戒备神色更浓。
  千雪说道:“宣公子,妾身替你效力,却不是君臣关系,请你慎言。如果宣公子没有其他的事情,妾身回自己的马车了。”
  刘宣连忙道:“哎呀,别着急,别着急,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请勿见怪。”
  千雪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刘宣又忍不住打趣道:“马车中只有我们两个,何必这么拘谨呢?”
  千雪道:“就是只有我们两人,才要守规矩。”
  “哈……”
  刘宣笑了声,道:“千雪姑娘很怕我?”
  千雪下巴微微上扬,道:“我会怕你,宣公子说笑了。”
  刘宣道:“既然不怕,为什么和上次见面的时候,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呢?上一次,千雪姑娘谈笑自若,一举一动,皆有大家风范,令人心折。今天共乘一车,你处处防备,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莫非是担心,在这狭窄的马车中,我对你欲行不轨吗?”
  调戏的话,令千雪眼中愤怒,这个登徒子。她原以为,刘宣是个正人君子,没想到现在原形毕露,竟是这般轻薄。
  千雪快到爆发的边缘,怒道:“宣公子,请你慎言。”
  刘宣察言观色,连忙收住,道:“谈正事,谈正事……找你来,是询问观阳县的状况。在此之前,你只说了观阳县的大体情况,详细的消息,可曾打听到?”
  千雪闻言,莫名的松了口气。
  面对着刘宣,她心中有很大的压力。
  千雪略作思考,便回答道:“观阳县的详情,打探到了一些。”
  “第一,兵力。观阳县驻守的士兵只有百余人,而且都是残兵败将。这些人虽然镇守着观阳县,却是无奈之举。因为都是老弱病残,没了去处,才留下来的,否则早都跑了。”
  “第二,官员。县衙的县丞和县尉是当地的大族,黄巾贼劫掠,他们逃回家中闭门谢客。有各自家族的私兵抵挡,黄巾贼没敢强攻。等黄巾贼离开后,他们又回了县衙任职。县衙的其他官员,都是碌碌无为,没有干正事的。”
  “第三,钱财。观阳县被黄巾贼洗劫后,府库空空,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官员和衙役的俸禄都已经无法维持。”
  “第四,粮食。因为黄巾贼肆虐,加之收成不好,百姓处境艰难,饿殍遍野。百姓没粮食,粮仓中也是如此。”
  千雪连说了四点,刘宣已经是面色严肃。
  这情况,也太恶劣了。
  说了这么多,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观阳县就是一贫如洗。
  刘宣问道:“千雪姑娘可有破解之策?”
  千雪摇头道:“这是政务,我不擅长。要解决观阳县的困境,只能靠宣公子自己。”她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一丝的戏谑。
  刘宣见状,心中暗骂:“小娘皮,故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