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戏志才眯着眼睛,感慨道:“好厉害的刘宣!”
  曹操道:“志才为什么这么说?”
  戏志才沉声道:“陈登和田豫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刘宣提早安排的。或者说,两个人都是。不过陈登曾被刘宣俘虏,对刘宣有疙瘩,不至于是刘宣的人。”
  “毕竟,陈登出主意,想要让所有人联合起来对付刘宣。”
  “只是陈登的计划,被刘宣识破了。”
  “所以我料定,田豫很可能是刘宣指使离开的。”
  戏志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此前田豫曾经前往拜会刘宣,卑职无法预测时不时当时刘宣就和刘宣有了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田豫拿了好处,然后离开了。正是田豫的离开,使得原本联合起来的各方分崩离析。今天陈登的离开,更是雪上加霜。”
  曹操说道:“是啊,所以说刘宣得逞了。”
  荀攸眼神镇定,道:“主公,陈登的离去,使得众人分崩离析。那么现在,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了。多耽搁一点时间,可能就会错失一点良机。”
  曹操当即道:“好,我这就去拜访刘宣。”
  荀攸问道:“关于粮食种子的价格,主公的底线是多少钱呢?”
  曹操道:“三十万金!”
  荀攸摇了摇头,道:“主公恐怕要做好五十万金的准备,陈登离开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三十八万金。即使我们猜测,三十八万金是虚假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主公不确定下来,那么其他人去了呢?”
  曹操不甘心的道:“如果是五十万金,那就太亏了。”
  荀攸说道:“能用钱换来这么多的粮食,虽然亏,但是也值得。”
  戏志才不断的思考着,他忽然道:“其实,我倒是认为五十万金也不是太亏。”
  曹操问道:“为什么?”
  戏志才回答道:“第一,主公用五十万金换取粮食种子,回了兖州后,可以在兖州和豫州宣传,说主公如何如何辛苦换来了粮食种子。”
  “这一好处,是换取民心。”
  “第二,主公见到刘宣后,别的不说,直接抛出五十万金。有了我们的五十万金,袁绍、袁术、刘表等人的情况,恐怕就不是五十万金能解决的了。”
  “这一好处,是削弱敌人。”
  “第三,主公大度处事,没有和刘宣斤斤计较。反倒是显得主公大度,至少在刘宣和我们结盟的前提下,是主公展现出足够气度的。”
  “这一好处,是让刘宣内疚。”
  戏志才微微一笑,道:“虽然刘宣不大可能内疚,但一旦以后刘宣再有什么事情要求主公。到了那时候,他自然明白会更加倍的还回来。”
  曹操听了这番话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一分析,倒是有道理。
  曹操重重的点头道:“志才的分析有道理,好,我这就去。”
  说干就干,曹操当即就带着典韦离开了驿馆,直奔刘宣的州牧府去了。刘宣的举动,落入了沮授、蒯良等人的视线中,但他们都还在观望,等待下一步的消息,然后再做决定。他们和曹操不同,曹操可以为金额直接决定,但另外的人却一个都不成。
  曹操到了州牧府,在书房见到了刘宣。
  双方坐定。
  刘宣道:“孟德兄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曹操说道:“听说陈登在你这里拿到了粮食种子,是三十八万金的成交价格。”
  “是!”
  刘宣毫不犹豫的回答。
  曹操伸出短胖短胖的右手,张开了五指,道:“贤弟,我给你五十万金。我以五十万金购买粮食种子。”
  刘宣剑眉一扬,实在不明白曹操怎么如此冲动。
  五十万金!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刘宣知道曹操能拿得出来,但曹操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主儿,也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主儿。既然曹操这么做,那么肯定有算计在里面。
  刘宣说道:“孟德兄一口五十万金,让我心中忐忑啊。”
  曹操道:“我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刘宣问道。
  曹操说道:“其他各方的价格,不能低于这个价格。”
  “成交!”
  刘宣想都不想,直接就回答了。
  曹操要削弱其他的各方,而他也乐得去做。
  曹操道:“什么时候发粮食种子?”
  刘宣回答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不可能先发货,再等收钱的。”
  “也好!”
  曹操点头道:“告辞!”
  刘宣道:“孟德兄这是要离开了吗?”
  曹操回答道:“回去还要筹集钱财,所以就不耽搁时间了。到时候,我们在双方的边界交接粮食种子和钱财。”
  刘宣说道:“没问题!”
  曹操点了点头,转身就告辞离开了。
  在曹操回到了驿馆后,便吩咐士兵收拾行囊。曹操的这一举动,才是令原本各怀心思的各方全都崩塌了。
  王允、蒯良、沮授等人站在驿馆外,看着曹操一行人,表情分外的凝重。
  王允说道:“孟德,怎的你也要离开了?”
  曹操微笑道:“事情已经办妥,所以,我便不逗留了。”
  沮授忍不住问道:“曹兖州和刘宣达成了协议,那么曹兖州付出了多少的钱?”
  其余人,纷纷看向曹操。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曹操扫了几个人一眼,回答道:“这一次我付出的钱是五十万金,货真价实的五十万金,没有一丝的水分。如果诸位不相信,可以等过不了多久的消息。我会调集五十万金,然后换取刘宣手中的粮食种子。”
  “诸位,刘宣可不是善茬。”
  “想要压低价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诸位当中,如果有接受不了这样高价的,就可以不用再等了,可以离开了。反正粮食种子一旦大规模的推广后,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最多,也就是晚个今年发展粮食罢了。”
  曹操一番话说得轻松,但谁都觉得沉重。


第454章 各方妥协

  粮食种子,那是天赐之物。
  这样高产量的粮食种子,多耽搁一年的时间,就会损失无数的粮食,会让自己和其他各方发生巨大的差距。
  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愿意承受。
  曹操拱手说道:“诸位,告辞了,唉,粮食在刘宣的手中,该刘宣坐地起价啊。”
  大袖一拂,曹操带着荀攸、戏志才和典韦离开了。
  留下的一众人,全都面色众人。
  几个人相视一望,最后便各自离开了。
  袁术的使节阎象表情更是凝重,都已经提高到了五十万金粮食的价位。他如果告诉袁术,说用五十万金换取粮食种子,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阎象还必须试一试。
  如果能把价格压低一些,事情会更容易些。
  阎象当即就想着去刘宣的府邸,只是他一出门,就碰到了王允、蒯良和沮授,这三人也是担心时间紧迫,全都出来了,恰好就碰到了一块了。
  阎象说道:“好巧,诸位都去拜会刘宣吗?”
  王允一摞颌下的胡须,脸上表情肃然,说道:“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没办法,必须要去亲自见刘宣一面了。”
  沮授说道:“是这样的,必须走一遭了。”
  蒯良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粮食种子很重要,必须重视。”
  四个人简单说了后,就一起前往拜会刘宣。
  大厅中,众人落座。
  王允开门见山的说道:“靖王,曹操以五十万金获取了你的粮食种子。这个价格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所以,请靖王网开一面。”
  刘宣摇了摇头,说道:“王司徒,对于董相的价格,我是有心无力啊。”
  王允问道:“为什么?”
  刘宣说道:“本王答应了曹操,他给了五十万金,所以你们后来的人,价格都只能高不能低。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曹操,如果本王给你四十万金的价格,但曹操最后在兖州境内劫杀,那么粮食种子肯定不可能运送到长安。”
  “所以如果要降低价格,就会得罪曹操,那就必须要说服曹操才行。”
  “王司徒,不如你先回长安,请示董相再做决定。”
  刘宣的一番话,噎得王允无言已与。
  刘宣看在了眼中,表情平静。
  王允老是拎不清,老是这样来针对他,所以刘宣直接反击了。他的一番话,还真是让王允难住了,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沮授接过话,道:“靖王,冀州愿意出五十万金,购买粮食种子。”
  刘宣摇了摇头,说道:“冀州物华天宝,资源丰厚,又有甄家这样的大商家坐镇,别说是五十万金,纵然是五百万金也拿得出来。”
  “所以冀州方面,六十万金。”
  “定下这个价格的原因,第一是冀州富庶,第二是袁绍曾针对本王。”
  刘宣眼神森然,道:“沮先生,关于这个条件,你一时间也很难给予答复。毕竟是六十万金,要不然,你回冀州去询问了袁绍再做决定。”
  沮授表情凝重,没想到刘宣会区别对待。
  蒯良说道:“靖王,荆州方面,您的价格是多少呢?”
  刘宣回答道:“本王和景升公同为汉室出身,加之景升公虽然去了荆州,但也刚上任不长,局面都依靠世家大族掌控。所以,本王给他优惠价,四十万金。”
  蒯良闻言,面色一变。
  四十万金!
  如果他真的把这个消息带回去告诉刘表,恐怕免不了要被刘表苛责了。
  蒯良心思转动,思考着解决之法。
  忽然,蒯良心中一动,他现在可以表面上答应刘宣,然后回了刘表麾下,便说出刘宣的价格,请刘表做决定。如果刘表不同意,他直接便不回复刘宣了。如果刘表同意,再考虑粮食种子的事情。”
  蒯良拱手道:“多谢殿下,卑职代表主公应下了。四十万金要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会尽快的赶回去,然后把消息告诉主公。”
  “好!”
  刘宣点了点头,便直接同意了。
  阎象说道:“靖王,我主的条件,又是多少钱呢?”
  刘宣道:“五十万金,一文不多疑问不少。你回去告诉袁术,如果他想要落后袁绍,那就不用考虑粮食种子的事情。如果他想要进一步壮大,那就来购买粮食种子。”
  “是!”
  阎象重重的点头,心中仍有些担忧。
  要让袁术拿出五十万金,不啻于用刀子在他的身上割肉啊。
  沮授此刻,才是焦急万分。
  不过沮授想了想,还是说道:“靖王,事关重大,我需要回邺城和主公商议。”
  “好!”
  刘宣想都不想,直接就应下了。
  涉及到这么的金额,刘宣也相信必须要让袁绍考虑一番。
  蒯良、阎象、沮授起身告辞离开了,就只剩下了王允一个人坐在房间中。
  王允说道:“靖王,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为难?”
  刘宣说道:“是王司徒先让我为难。”
  王允喟然长叹了一声,说道:“不是我让你为难,而是你的心中,有天下的百姓吗?”想到刘宣的誓言,王允实在再找不出刁难刘宣的理由。
  “有!”
  刘宣说道:“粮食种子最终,不也是让各方都同意了吗?”
  王允站起身道:“这件事,我也需要回长安一趟。”
  刘宣一听这话后,心中反而是喜滋滋的,丝毫没有遗憾的想法。王允的到来,让他非常的不自在,所以王允提出要离开,刘宣的心中反而更加的高兴。
  王允离开了后,刘宣暂时就清静了下来。
  各方离开,刘宣的日常又恢复了正规。
  二月过去,三月到来。
  在三月下旬,曹操派人押送着五十万金到了北海国的边界,和刘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交接后,就各自离开了,曹操也急着要按照刘宣的方法,把所有的种子逐一的栽种下去。
  紧接着,徐州方面也传回了消息,也有人押送着钱朝琅琊国赶去。刘宣一得到消息,便调拨了早已经准备好的粮食,双方在琅琊国交易。
  在曹操、陶谦之后,幽州公孙瓒的船队南下,送来了一千匹好马,然后就运送了所有的粮食种子离开。
  这三方都行动了,但其他各方则迟迟不见消息。


第455章 关羽有后

  到了四月底,袁术、袁绍等各方也陆续派人送来了钱。
  一笔一笔的资金汇入青州,充实青州的财政。
  有了钱的刘宣,一切便轻松了许多。
  日子也潇洒了许多。
  这一日,刘宣在府上休息,贾诩施施然的来了府上。
  刘宣见到贾诩,笑道:“先生如今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随着锦衣卫摊子的铺开,贾诩的事情越来越多,日益忙碌。
  所以来刘宣的府上,那都是有正事商议。
  贾诩落座后,道:“殿下,卑职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
  刘宣道:“什么好消息?”
  贾诩回答道:“关羽的赴任怀孕了。”
  “哦,这真是好事儿。”
  刘宣眼中闪烁着笑容,当即问道:“消息公开了吗?”
  贾诩道:“已经公开了。”
  刘宣说道:“既如此,我们就走一趟,去给关羽道贺。”
  “是!”
  贾诩便跟着刘宣一道,出了州牧府,朝关羽的住宅行去。
  来到府上,正好关羽在。
  关羽亲自出来迎接,说道:“殿下怎的来了?”
  刘宣说道:“你府上有了大喜事,本王怎能不来?”
  关羽闻言,脸上也有了笑容。
  “殿下请!”
  关羽一摆手,把刘宣迎进了府内。此时的关羽,枣红脸上有着灿烂的笑容。他的女人有了身孕,关家有了后人,关羽也是倍感欣慰。
  刘宣赐给他的女人有几年了,关羽知道这是监视他的。
  或者说,是羁绊他的。
  可是这些年下来,自家的女人除了照顾他,什么都没有做。
  这样的女人,关羽最终沦陷了。
  尤其是如今有了孩子,关羽更是不一样。
  进入了府内后,刘宣说道:“云长而立之年,如今家有喜事,值得庆贺。依本王看,不如云长暂时休息两天,然后再前往军营。”
  “殿下,没有必要!”
  关羽摇头,神色很是严肃。
  刘宣对他委以重任,关羽不能辜负刘宣的期望。
  随着时间渐渐的流逝,刘备在关羽脑海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是偶尔想想刘备会在哪里呢?但如今他的,早已经是青州的一份子,不可能再离开了。
  为了他自己!
  为了他的女人!
  为了他的子嗣!
  所以,关羽已经死死的绑在刘宣的战车上。
  刘宣也不强求关羽,他说道:“军中士兵训练要做好,但家中的事情也要照顾好。具体的平衡,云长你自己把握好,不要顾头不顾尾。”
  “是!”
  关羽点了点头,抱拳应下。
  刘宣并未多逗留,给关羽道贺后,便带着贾诩离开了。
  返回的马车中。
  贾诩说道:“殿下,有了子嗣的关羽,的确是发生了变化。自此,关羽才算是死心塌地的追随殿下。”
  刘宣道:“这是好事儿。”
  两人回到了府上,刘宣让人通知郭嘉和田丰。
  四个人在一起,刘宣说道:“人已经到齐了,尤其是元皓先生到了。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和你有很大的关系。”
  田丰正色道:“请殿下吩咐!”
  刘宣道:“这一次通过贩卖粮食种子,我们的府库中堆满了钱。可以说,这些钱已经足够多,甚至多得只能堆在府库中。加之这两年的时间,青州发展迅速,商税也在迅速的增长。所以这一次,我打算进行一次大的工程。”
  “什么攻城?”
  田丰眉头一挑,眼中里露出凝重神色。
  刘宣提及的大工程,必定很重要。
  试想一下粮食种子的培育,当初可是耗费了大量时间的。
  贾诩和郭嘉两人一项很少参与到政事中去,所以根本就不插手。
  刘宣说道:“钱多了,我打算修路。”
  “修路?”
  田丰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说道:“殿下要如何修路?”
  刘宣说道:“从黄县到北海国剧县,再从北海国剧县到齐国临淄……我要青州最重要的城镇之间,必须有宽阔平坦的官道。这些官道不是一般的泥巴路,而是要铺上碎石,夯实地面,能最大限度不受雨水的影响。”
  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刘宣只能用碎石等材料。
  田丰皱起眉头道:“殿下,要修筑这样的道路,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攻城太过浩大,恐怕我们这一次的钱财全部架起来,都难以办成事情。”
  如果是一个县一个郡的修路,事情都容易处理。
  但刘宣的提议,是要在整个青州修路。
  这样的事情不容易。
  且不说难度,光是钱财上的消耗,就是一个无底洞。
  刘宣说道:“反正我们现在钱多,而且随着青州经济日渐繁华,我们的税收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何乐而不为呢?”
  田丰固执己见,道:“殿下,耗费太多了,我不同意。”
  对于政事,田丰有自己的想法。
  要修路可以一点一点的来,但是刘宣一次就要在青州境内修路,这事情太难。
  刘宣说道:“元皓,修路一事,其实是有很大好处的。”
  田丰说道:“可是坏处也明显,一旦开始大范围的修路,那么就造成了一个无底洞。大量的钱财要投入进去,甚至在一年半载内,这都是不可能完工的。”
  贾诩道:“元皓,老夫插一句。”
  田丰道:“贾军师有何指教?”
  贾诩回答道:“关于殿下提及的修路,会耗费多少百姓?会耗费多少钱?那不是老夫思考的问题,也不是老夫的专长。”
  “老夫考虑的,是修路带来的好处。”
  “在老夫看来,修路有三大好处。”
  贾诩神色很自信,他虽然知道修路是无底洞,但也知道修路的好处。
  田丰问道:“有哪三个好处?”
  贾诩回答道:“第一,便于殿下掌控青州。自古以来,一旦一地发生了叛变和乱局,之所以容易酿成大祸,说到底,其实是得到消息太慢,以及发兵过去太晚的缘故。”
  “道路修筑后,殿下要派兵前往一城一地,会更加方便。”
  “不论是消息的传递,亦或是出兵镇压,都变得更加的轻松,不会绕路浪费时间。”
  贾诩说道:“元皓是一个聪明人,难道看不出其中的好处吗?”
  田丰表情平静,道:“在下知道这一好处,但仅仅是这一点好处,还不够。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不贯彻殿下的命令会有影响,但宁愿不贯彻,反而是更好的。毕竟,一旦一个烂摊子出来后,那将是无比为难的事情。”


第456章 出兵的方向

  贾诩表情平静,道:“第二点原因,能拉动百姓。修路不可能要征发徭役,如果是征发妖异,会有无数的百姓抵触,更会怨声载道。”
  “所以,必须是付钱的修路。”
  “正如昔日殿下攻打平原,付钱让百姓修筑堤坝一样。虽然消耗了无数的钱财,但不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
  “百姓通过修筑道路得了钱,也会购买商货。等他们购买了商货,商人又要缴税。”
  贾诩说道:“看似我们用了大量的钱,但实际上,也并非太多。”
  田丰表情肃然,道:“第三呢?”
  贾诩道:“老夫和殿下闲聊时,天下曾说过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想要让百姓能够富裕起来,修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事情。”
  “譬如许多山中百姓,要出来时,得绕过一座座山,才能进入城内。”
  “一旦修筑了道路,百姓也有了明确的道路,不会迷路,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赶路上。如此以来,他们的粮食、野味儿、干柴等,都可以快速的买卖。”
  贾诩说道:“元皓,老夫赞同殿下的提议,所以老夫劝你。”
  郭嘉道:“元皓先生,我也支持修路。”
  刘宣借着说道:“元皓,修路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虽然修路很困难,但一旦有了新的道路出来,那对于我们而言,都将有着巨大的好处。”
  田丰拱手道:“殿下英明,是下官狭隘了。”
  顿了顿,田丰说道:“下官会尽快商讨出一个明确的计策,然后,尽快在整个青州范围内铺开摊子。”
  “好!”
  刘宣见田丰点头,轻轻松了口气。
  田丰脾气耿直,有时候根本就不顾脸面的事情,坚持己见。
  要说服田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今天成功的说服了田丰,也算是相当成功的。
  田丰想着道路的事情要处理,就不能耽搁,当即就起身告辞,然后下去为修路的事情做准备。
  大厅中,只剩下刘宣、贾诩和郭嘉。
  刘宣看向两人,说道:“贾军师、兄长,现在,我们来商谈一下接下来战事的问题。如今各方的在积蓄力量,然后准备一战。”
  “我们目前,有三个选择。”
  “第一,曹操和我们接壤,我们可以攻打曹操,夺取兖州。”
  “可是兖州乃是中心腹地,这样的地方一旦夺取,必然会有很大的负担。兖州背面是袁绍,兖州西面是董卓,南面是袁术,东面是我们。”
  “如果我们夺取了兖州,就被包围了起来,四面都是敌人。”
  “所以,我不赞同攻打袁绍。”
  刘宣继续说道:“袁绍占据冀州,势力强劲。公孙瓒占据幽州,时刻要攻打袁绍。双方至今对峙,都想着击败对方。”
  “在袁绍和公孙瓒对峙时,我们如果加入其中,就会影响局面。”
  “比如袁绍得到我们的帮助,公孙瓒必败。”
  “如果公孙瓒得到我们的帮助,袁绍即使不败,也要遭受重创。”
  刘宣说道:“所以不论如何,目前我们还是事宜静观其变,等候局势进一步的变化,然后才作出决定。”
  “第三是徐州。”
  “徐州在陶谦的治下,虽然有丹阳精兵,但实际上这两年的陶谦,越发苍老来。”
  “如今的陶谦,早已不复往昔。”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攻打陶谦,对曹操和袁术都有影响,都会惧怕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攻打徐州也有些难度。”
  刘宣看向两人,道:“你们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呢?”
  郭嘉和贾诩听了后,都陷入沉思中。
  不一会儿,贾诩和郭嘉抬头相望,两人脸上都有了笑容。
  贾诩说道:“殿下,卑职支持讨伐陶谦。”
  郭嘉说道:“在下附和。”
  刘宣问道:“理由呢?”
  贾诩回答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陈登还在陶谦的麾下。只要有了陈登的里应外合,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掌控徐州。只要我们掌控了徐州,一切都不是问题。”
  刘宣摸索着下巴,神色颇为意动。
  目前的情况,的确是攻打陶谦最合适。
  在刘宣看来,攻打陶谦有极大的好处,因为陶谦在徐州始终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击败陶谦并不会太过困难。
  刘宣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都决定了要攻打陶谦,好,等田丰的道路工程开始后,我们就准备出兵。那么现在,你们就可以整理徐州的消息,然后准备出战。”
  “是!”
  郭嘉和贾诩点头,同时应下。
  贾诩道:“殿下,卑职可否调动陈登?”
  刘宣说道:“如果有需要,可以找陈登处理。”
  贾诩道:“卑职明白了!”
  当即,贾诩和郭嘉就离开了,然后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进入初夏时节,土豆已经开始丰收了。
  这一次的土豆丰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黄县和东莱郡,也不局限于北海国和剧县,而是整个青州。
  这一次的土豆,取得了大丰收。
  整个青州,一片欢天喜地。
  刘宣处理了政务后,就回了后院,见到了貂蝉、蔡琰等女。
  说来也奇怪,时至今日,刘宣膝下还没有一儿半女。刘宣和身边的女人滚床单,也从未采取任何的措施,但就是一个都没有怀孕。
  诉说,刘宣都怀疑这身体,但目前也没有检查解决的办法。
  刘宣空下来后,又敞开了玩,和身边的女热四处转悠。
  这样的时间,刘宣是即为欢喜的。
  只是这个时候,刘宣接到了贾诩的传信,他就不得不中止之前的饿事情。这一次,很可能是关于徐州的事情。
  刘宣回到书房落座。
  下方,贾诩和郭嘉都已经到了。
  刘宣说道:“文和,是否是徐州的消息?”
  贾诩点了点头道:“殿下,陶谦病重了。据说陶谦在去年就大病了,但经过治疗后,竟是熬了过来,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到现在,陶谦又病了。”
  刘宣听了后,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陶谦病重,意味着徐州已经陷入了动荡中。
  这个时候攻打徐州,自是最合适的时机。只是眼馋徐州的不止刘宣一个人,刘宣还得考虑其他方面的情况。


第457章 谋徐州

  刘宣沉声道:“陶谦病了,那不论如何,都要对徐州有所动作了。否则,我们不采取动作,那么曹操或者袁术也会采取动作的。”
  贾诩道:“殿下英明!”
  刘宣说道:“只是要谋划徐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想法?”
  郭嘉道:“卑职认为,谋划徐州的计策,应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尤其是有陈登协助的情况下,会更容易些。”
  刘宣说道:“如何操作?”
  郭嘉道:“殿下,卑职是这般考虑的,……”
  当即,郭嘉提出了整个计划。
  刘宣听了后,快速的推演了一遍,心中也颇为赞同。他看向贾诩,说道:“贾军师,你认为呢?”
  贾诩说道:“殿下,老夫赞同郭军师的计划。只是这一次,恐怕曹操和袁术都会插手,所以宜早作开战的准备。”
  刘宣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顿了顿,刘宣吩咐道:“贾军师,传信给陈登,让他着手行动。”
  “是!”
  贾诩得了消息,便马上派人去传信。
  ……
  兖州!
  州牧府。
  曹操也得了陶谦病重的消息,得知此事,曹操直接派人把荀彧、荀攸、戏志才、程昱请到了书房中议事。
  曹操说道:“从去年开始,陶谦就病重。最新传回的消息,陶谦已经病入膏肓。估摸着,撑不了多长的时间,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
  程昱捋着颌下胡须,道:“主公,徐州是战略要地,必须拿下。”
  荀攸道:“我们不夺取徐州,刘宣也会插手。甚至,袁术也会插手的。这一次,不能坐视徐州落入刘宣或者袁术的手中。”
  戏志才道:“公达言之有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得插一脚。”
  曹操道:“只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