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小灰雀)-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套不错的家具了,但是蒲熙亮却没有,宁可多花钱,也要给王况送一套亲手打造的家具来,这就不是一般钻营取巧之人所能做到的了。

    可以看出来,蒲熙亮这次是真心诚意的。正好,王况也需要一个好木器匠人,将活字印刷术搞得漂亮点,至少,那字得中规中矩,还要搞些插图什么的。

    王况也不跟那个管事客套,把他拉过来一边,低声道:“蒲监丞的好意,况就不多谢了,如今,某这里有大功一件,你可回去禀报,若是蒲监丞能来建安呆上半年,况许他一个大功,若是不能来,派家中手巧的,刻花刻字功底扎实的来也可。”

第一九一章 开席

    第一九一章 开席

    或许旁人不理解王况为什么要把蒲熙亮拉进来,平白送个大功劳给他,但是林明和黄良却是能理解,在听了王况的打算后,都拍手称善。

    王况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做给朝中其他人看,你们看,凡是真心和我王二郎交好的,不管他以前是怎样对我,只要能改了,态度端正了,我王二郎必定将大功劳送上,你们也看到了,我王二郎送功劳可不都是送给自己的亲友的。是要选择和我王二郎交恶呢,还是要大功劳,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这就好比说,落水狗若是上了岸后,不再甩王况一身臭水,而是低眉顺眼的,那么这落水狗就不打了,若是说这落水狗还不知悔改的话,王况一样下手不留情,只不过这些都是暗地里的活动,上不得台面罢了。

    虽然这样并不能杜绝所有人都不和王况做对,毕竟有些人就是没来由的看你不顺眼,看不得你好,或者说,王况自己都不能保证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断了人家的活路,如果是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断人活路的话,那这样的仇恨恐怕就不是那么好化解了。

    不过,这至少能最大限度的将一些威胁扼杀了,也能将一些中间派往自己这边稍微拉近那么一点点,只要朝中多数人都愿意帮着自己,那么以后行事也就少了许多阻碍。

    所以,王况并不吝啬送些功劳给别人,也不吝啬让他人来分享自己的“发明”成果,不管是什么产业,只要参与进来的人越多,那么得利集团也就越大,集团越大,能量也就越大,旁人也就不敢轻易动。

    建林酒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有程处默尉迟保琳几个人的份子在里面,上门的食客也就不敢怎么仗势欺人,地痞泼皮也不敢前来闹事。倘若建林酒楼还是林家独有的话,恐怕是王况只要多推出那么一两道菜,各种势力就要大流口水,想要来切蛋糕了。

    不过天大地大,终究还是不如皇帝大,因此,王况才要求林家一定要想办法交好李治这个小屁孩,这可是未来的皇帝,有皇帝罩着,谁敢动?

    蒲家的管事一听有大功劳,眼睛就亮了起来,他可是记得的,宣德郎当初就那么随随便便的把水车就安在院里,仿佛那是最最平常的事物,一个并不被宣德郎有多看重的水车都能给自家郎君带来如此大的封赏,那么,这个大功劳岂不是远比水车还厉害?

    当下,他甚至连一口水都没喝,指派了一个家人负责带队回长安后,自己就翻身上马,冲王况拱拱手,绝尘而去。

    不带这么样的吧?这可是小年夜了,再过几天那就是过大年了啊,就这么走了?王况摇摇头,也很为蒲熙亮高兴,有这么一个忠心的管事。

    不过眼下马上就过年了,总是不能就这么让蒲家人在路上过年的,正好年关,富来客栈里的房间空了许多,王况就将他们都安排去住了,吃住都在客栈,等过完了年,再放他们回去。

    蒲家的家人多少都知道一点自家郎君曾经得罪过宣德郎的,这次来他们都寻思着,自几等人怕是到建安得不到什么好脸色的,都已经打算好了,东西卸下,住上一夜就赶回长安去,没想到却是被留了下来,而且宣德郎也是和颜悦色的,说是过个好年再回去。

    而他们刚进城的时候,就听路上的人都在谈论明日的流水大席的事,流水大席啊,即便是在长安,那也是要几年才能碰到一次,那是需要有人家有了大喜事了,才会在附近的街坊里举办流水大席,而现在呢,这可是全城的流水大席,比之于长安他们曾经见过的怕是要场面更为宏大,于是个个都期待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这天,天公很是作美,日头仿佛也比往日早出了片刻,整个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丝的云彩,就连以往吹到人脸上有些生疼的风,也小了许多,怎么说呢,嗯,那感觉就像是情人的手在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脸庞一般。成天窝在城门口的那条黑狗,也比平日里兴奋了不少,不时的抬起头,摇几下尾巴,抽动着鼻子,也在期待着什么。

    一大早,几乎整个建安街面上除了几个行色匆匆的人外,就再也见不到其他人影,和昨日的喧嚣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昨天可是有许多人手里挎着提篮,装着各式各样的食材,在街上寻着和人互换的,就连小孩子也被动员了起来,到处去寻自家需要的食材,因此昨天可以说是几乎比起乡下的墟日要热闹了许多。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几乎都吃完了早点,熄了灶火的时候,但是今天很诡异,几乎是家家的烟囱里都还冒着烟,不时的还能偶尔从一家两家里传出喝斥声,都是喝斥小孩子莫要吵闹的,还有些人则是开了原本在大冬天都是紧闭的窗户,不时有那么一两个头探出来,手贴在耳背后,做倾听状。

    原来这是前天通知的时候,就再三的说明了的,这大冬天的,菜容易冷了,因此为了保证大家将做得的菜肴端出来的时候时间上差不多,大家都能吃到热乎乎的菜,所以就规定了,所有要参与流水大席的人家,听到锣响后再开始烹饪。当然了,有些需要长时间蒸煮的东西是可以提前做的,并没有强制要求。

    王况只是想给大家养成个习惯,以后如果流水大席成为定例后,大家都能拿捏着时辰来做,第一次,可能不够完美,时间拿捏上也都不会很准确,但等做过几次后,大家就会习惯了。

    建安城里的人等得焦急,那些新调来建安的官员等得更是焦急,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王况在建安的号召力,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宏大的流水大席,个个都有些期盼。

    好不容易,午前,从县衙门里出来了几个手拿铜锣的衙役,开始沿着各个方向边走边敲了起来,一边敲,还一边吆喝:“开席咯,开席咯。”

    顿时,原本寂静的建安城突然间热闹了起来,“咄咄咄咄”,这是切菜声,“嘭!嘭!嘭!”这不知道是哪家在剁骨头的声音,“滋啦啦”,这应该是炸东西的声音……

    所有的声音混合起来,在城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声响,动静很大,声音此起彼伏,这边才歇下来,那边又响了起来;等到那边好不容易没声了,这边有铿锵铿锵的响起来,就没个停歇的。

    王况躺在自家的后院里,左边膝盖上趴着王冼,右边膝上坐着丑丑,暖洋洋的日头照在身上,很是舒服,小娘子在昨日就被孙铭前派人接了过来,这时候正安安静静的坐在王况身边,用小团扇一下一下的扇着炉火,炉上煮着茶,疲q小丫头则蹲在一边,两手肘支在膝盖上,手掌托着下巴,眼睛是盯着炉火看,但那不时掀着的鼻子却是出卖了她。小娘子瞥见了疲q丫头的动作,举起团扇,轻轻在小丫头的头上拍了下:“去罢,这里不用你照顾。”

    小丫头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听得这一声,一声欢呼,拉了王冼就跑,丑丑见两个小家伙都跑了,急得连忙滚下王况的膝盖直叫:“哥哥等丑丑,哥哥等丑丑。”小丫头这才想起来还有个小跟屁虫,就过来牵了丑丑的手出门。

    对于这几个小家伙独自出门,王况很放心,这里是建安,不是长安,可以说几乎整个建安城里的人都认得王冼,都是王冼的保护伞,不会让他吃得亏去的。

    听着这瞬时响起来后就没再断过的声音,王况有点苦笑,也怪自己没说好,本来么,又没限定开始烹饪的时间,只是个为了让大家几乎同时把做好的热菜端出来而已,没想到这些人家竟然把铜锣声当做了开始烹饪的信号。

    但愿等下不要也等着号令才端出菜肴才好。

    一会,就有各式各样的香味从各家各户里飘了出来,渐渐的弥漫到整个建安城上空。城门口的那只黑狗嗅到味道,也兴奋得活蹦乱跳,很罕见的弓着身子,自己追逐着自己的尾巴玩了起来。

    孩子们年龄大些的则抬了自家的桌子出来,端端正正的摆在门口,还要试试看稳当不稳当。年龄稍小些的,扛不动桌椅的,则有模有样的拿了笤帚,满大街的巡视起来,尽管头天下午,各家各户都出了门把街道扫得是干干净净的,他们也还是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角落,一边慢慢走着检查,一边嘻嘻哈哈的憧憬着等下要开席时候的场面。

    小半时辰后,就有人家陆续做得了菜肴,却也没再等铜锣,个个都把做得的菜肴糕点什么的都端了出来,摆放在门口的桌子上。

    “开席啰,开席啰。”这个时候最兴奋的便是孩子们了,他们哪曾见过如此多的菜肴糕点?个个都不住的掀着鼻孔,这家瞧瞧,那家看看,用小孩子自己的眼光品评着哪家做的好看,哪家做的香。

    随着端出来的菜肴越来越多,渐渐的有的人家做或是做的样式少一些的,或是手脚麻利的,就都已经做好了,完成了的,就不再呆在家里,而是背了手,慢慢的沿着街一路走着,一路看看别人家做得如何,若是见到有比自己做得差得,心下就欢喜一分,若是见到比自己做得好的,那就愁上一分,一路走去,一下欢喜,一下心急,一下忧愁,可谓在短时间内心情起起落落。

    有些人则是没走多远,赶紧的又折了回去的,这是家中还有食材,还可以再做那么一两道的;有的是边走边点头的,这是从别人的菜肴中有了些体会的。若是说大富贵人家,自然是远庖厨,但寻常人家却是没这个忌讳,因此上,家中基本上是谁都会煮,至于煮得好坏,那又是另当别论了。

    一般家境富裕些的,都会多做了那么一两样来,而且也讲究些,如此一来,还没等到真正开席了,几个酒楼客栈门前和大户人家门前就围了许多人,都在看着这家能端什么出来,那家能做什么花色,结果呢,那些大户人家一看,哟,这是等着瞧热闹呢?赶紧的,让厨子又多做了几样出来,怎么地,也不能掉了面子不是?

    都不用王况他们组织者去提醒,围观的人无形中就逼着那些有能力的多做了些菜肴出来,而且做得也是一道比一道下工夫,可以说,如果不算几个客栈酒楼的,这些大户人家做的菜肴,基本上就占了整个流水席的一半。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菜肴是要经过小东家说的那个什么评选团先评选的,所以并没有人着急着吃,都在等着大家做完了,评选团能早点出来品评品评,品评完了,那就是真正的流水大席开始了。

    午时一到,几乎所有人家都很自觉的不再往外端了,都在等着评选团的到来。

    评选团成员是早就商议好了的,由各大客栈酒楼的掌厨师傅担任,有十个人,这十个人分成了两队,正好是和建安城的格局配好,建安城只有一横一纵两个主要街道,流水大席也早就说明了是在这两个街道上,所以,这两队就一队从南往北走,一队从西往东走,各自负责一条街道。

    王况并不参加评选团,在王况看来,这个活动要举办成民间活动,自己还是少参与进去的好,若是按了王况自己个人的喜好而影响了菜肴的品评,那就有失公允了。

    后世的口味和现在还是有区别的,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就喜欢,反而是那些专业厨师更能客观的得出结论,因为他们都不参加评选,所以王况也不担心他们有作弊的行为,再说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将一个不好的菜肴评选上了,后面吃的人自然能吃出来,到时候,评选人就会名誉扫地,怕是以后再也在建安城混不下去了。

    这样的流水席和后世的烹饪大赛是不同的,后世的大赛,是好是坏,就靠评委的几张嘴,他们说谁好,那么坏的也是好的,说谁坏,好的也是坏的了,观众根本不知道。

    这样的流水席,可以说从根源上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舞弊的行为,即便是要舞弊,那你做出的菜肴至少也要得到其普通人的认可才行,也就是或,即便是靠舞弊上去的,那也是有很大的实力的。其他没选上的,一样会得到民众的认可,虽然是少了个名次,但旁人也就了解了你的实力,说不定,第二次就选上了呢。

    事实上,评选团品评的速度很快,因为按照事前设定的评选标准,一样菜肴,要考虑到色香味形四个方面,只有在这四个方面上至少有两项达标的菜肴糕点,评选团才会停下脚步来品尝一二,而建安不大,才那么点人,这第一次的流水大席因为是事发仓促,大家几乎都没什么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会一两手的人也不多,基本上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大户人家里,所以,评选团差不多是平均要走上几十步,才会停下来的。

    衙役虽然是在衙门里的,但都是属于临时聘用的,就有点像是后世那些要背黑锅的的“临时工”一样,他们并不算是官家的人,卸了差就是普通人一个,家里也有田地,也需要耕种,不过他们因为是衙役,平日里还是有些威望的,所以这才让他们来鸣锣。

    不过随着一声锣响,民众们并没有马上开动起来,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么大的活动,那使君和明公等人是必须要先行动筷的,他们没动筷子,旁人还是有些惴惴的。

    王况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如果说要让官员来行什么开始的仪式的话,那就失去了民间举办的意义了,在王况看来,官员此时应该放下身份,真正的融入到民众中去,做到与民同乐,民众也才能从心底里真正的把你当做亲人,当做家人,当做街坊邻居。

    黄良和林明几个早就和王况商量好了的,这边评选信号一发出,那些早早就被派了穿插在民众里的衙役和孙家家人,林家家人就开始动起筷子来,他们早就得到了通知,自己身上就揣了筷子和勺子的,还有的人竟然带了个钵头出来。

    这些人他们一边开始吃着,一边嘴里喊着:“使君和明公说了,大家随意,不用拘束。”

    旁人一看,喝,你们就吃上了,得,赶紧的,某也赶快动手,不然晚了,好吃的就都没了。

第一九二章 需要改变

    第一九二章 需要改变

    王况在开席的锣声响起后,也出了门跑到大街上,本来还想着把黄大也拉上的,结果却没找到人,想来又是暗中跟在了王冼身后去了。

    这个黄大,王况无奈的摇摇头,只因为自己太在意二子的安危,他就是不管什么场合,只要自己没派他任务,就一定要跟在王冼身后了。

    也许有人会问,对黄大来说,王况的安危不是比王冼的安危更重要么?确实是如此,但是,如今王况已经有了官身,等于就有了一道护身符,这个年头,杀官就是等同于谋反的,因此一般的说,即便要对付王况,那也几乎都是用的阴谋,而不会行那杀人伤身的低级手法。

    当然了,派杀手也是可能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仇家,只有个长孙淖而已,如果长孙淖还在长孙家的话,估计是有那能力找到杀手,但是现在他已经被赶了出来,所谓树倒猢狲散,已经没多少人愿意和他来往了。没有后台,没有家族的支持,恐怕他想请杀手也是很难,杀手也要考虑到杀官带来的后果的。

    黄大自己本身现在也是官身,当然就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说,如果有人要对王况不利的话,最最的可能就是对王冼下手。

    所以,现在,王况就剩下了孤家寡人一个了,也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谁像王况,这一整天估计全建安就他一个人是最闲了。不过也不对,王况身边现在还有个林小娘子,还真不是孤家寡人。

    好不容易总算有这么个身边没了旁人的时间,王况自然是喜盈盈的拉了林小娘子的手出门,也许是因为到了建安后,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不能跟在长安一样天天看到王况,林小娘子也出奇的没有甩脱王况的手,脸红红的任王况拉着手出一起出门了。

    大家都沉浸在这年终盛宴中,几乎没人看到混在人群中的王况和小娘子。和王况兴致勃勃的这里吃吃,那里尝尝不同,小娘子始终碰都没碰下那些吃食,不是嫌什么脏不脏的,也无关好吃不好吃的问题,而是她此时正享受着周围其他年龄相近的小娘子们射来的恨不得把她从王况身边赶跑的目光,心里甜蜜着呢,哪有什么心思吃东西。

    整个流水大席并没持续多久,这是第一次,大家都还是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到吃的味道上面,还没法达到王况希望的作为一个交流厨艺和乡情亲情的平台的目的。这事情急也急不来,王况深知这一点,这就如同奥运会一样,最初的奥运会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但发展多年后,就逐步演变成为包含了许多内容的大盛会,有文化推广,有民族特色展示等等,人们到了最后,已经不是为了奥运会而比赛了,他们享受的是整个的过程。

    不过王况在逛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人们在吃完后,都是很随意的将骨头啊等垃圾就那么丢在地上,这倒是让那些在街上遛跶的土狗们很是欢喜,可却是糟蹋了昨天大家辛辛苦苦打扫的街面了。

    还有就是有的人,因为自己没带筷子和碗,就很随意的用手去取用,还有人是吃了一口,不好吃就直接吐了的,等等许多现象,都是王况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习惯没办法一下就改过来,也只能慢慢的影响,看来,还是从富来客栈开始改起好了。第一条就是要改变乱吐骨头的习惯,然后要改掉他们用手抓的习惯,富来客栈是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富来客栈的影响,慢慢的扩大了去,相信,不用多少年就能看到效果。

    王况是一边在走,一边在吃,一边在思考,也没注意到,只要他挤到哪里,被挤的人只要一看是小东家来了,又拉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便都微微笑着用自己的身体帮王况给挡出一条道来,否则以王况那心不在焉的动作,早就被人挤到人堆外去了。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整个街上的桌上摆着的所有吃食都被扫荡得一干二净,当然最快被消灭的自然是各大客栈酒楼的菜肴糕点,接着就是各大户人家的,最后才是普通人家的,反正不管如何,总的来说,这第一次的流水大席举办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所欠缺的就是完善罢了。

    那边,在县衙门口仿照富来客栈一样立起来的招贴栏上,贴出了糕点,菜肴这两类各前十名的名单,在名单旁观还详细的说明了评选标准。不出王况所料,基本上入选的名单都是被人交口称赞的。

    入选的喜滋滋的去领了奖,那脸上是一脸的得意,羡煞了旁人,就有那些自认为不比入选的差到哪去的,暗暗发狠,下次若是还举办这样的流水大席,咱也要拿个名次来,不为那奖励,就为争上一口气。

    一整天,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个流水大席,有人就去打听,完了后回来说是明年还会再办,不过时间会提前到秋收完,刚好农闲的时候,那时候天气也不太冷,于是有心在第二次流水大席上也想露一把脸的就暗暗记在了心上,准备来年博上一把。

    人们是闲下来了,王况却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几天,王况一直在和林明及黄良商议事情,准备等到春耕完后,给建安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要有个广场,还要建个文庙,地点很好办,就将王况当初呆过的那个道观改造了就是,再把旁边的住家迁到别处,由县上出钱给他们在别处另起个比现在住的还宽敞还好的新房,相信没人会不愿意的。

    再就是王况想搞个类似后世的图书馆一样的机构,在活字印刷出来之前,先收集城里的书籍,集中起来,供那些寒门士子阅读和抄写,当然书是自愿捐赠,王况自己率先把这次从长安带来的有重复的书捐了出来,竟然有一百多本,黄良本就是寒门出身,自然深有感触,也同意王况的做法,至于说林明,林家虽然不穷,但比起那些豪门大阀来,也勉强算是个寒门,又是自己妹夫的提议,那就更加的没意见了。

    王况已经着人去寻找刻活字的梨木了,他记得以前听过一个谱师说过的,只有梨木因为纹理细腻,硬度适中,才好刻字。而且梨木相对来说又比较不容易长虫,也容易保管。而其他木材不是纹理变化太大就是容易长虫,比如说衫木,年轮与年轮之间的木质就很疏松,时间一长就会瘪了下去,没办法用长久的时间。

    至于书局和活字印刷,王况并不想藏着自己赚钱,这可是李老二很在意的事,要是他知道了有活字,有自己的图书馆创意,肯定会想办法推广的,与其等李老二上门来要,还不如自己主动的送上去。

    除了这上面的两样外,还有一件也是王况想做的,那就是要搞个免费教育,把所有在街上游荡的孩子们都集中起来教他们读书写字,只是这个工程比较浩大,整个建安县境内,几万人口,孩子就得有近万,光光是建安城里就有上千的孩子,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头,只要一有免费的教育,那肯定是家家都会把孩子送来,这个所费肯定不少,暂时只能先做准备。

    这一年的过年,建安比去年热闹了不少,街上衣衫褴褛的人比去年少了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多了许多,甚至有的孩子兜里已经开始有零嘴了,这些改变,都是不知不觉中的,现在的人们还没怎么意识到,可能要过个三两年,才会真正的觉得生活变得美好了起来。

    大年三十,黄大和王五一家被黄良接过去团员了,而王况依旧是在富来客栈和大家一起吃了个年夜饭,这已经是富来客栈的传统了,所有来不及赶回家的客人都在邀请之列。蒲家的家人也是坐在席上,他们很是羡慕富来客栈的伙计们,可以和宣德郎嘻嘻哈哈没大没小的开着玩笑,可以毫不顾忌的搂着宣德郎的肩灌他一口酒,可以从宣德郎面前的碗里抢吃的,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富来客栈的人,甚至整个建安的人,都还是习惯叫王况为小东家,都还是把王况当做平日里那个笑眯眯的少年郎,人们碰到有什么奇闻趣事,还会来找王况说给他听,换取那一面如今其实已经没什么价值的木牌牌,换了木牌牌后,也不急着去富来客栈换酒吃,而是时常的亮出来炫耀一番,要一直等到这木牌牌的期限到了后,才会恋恋不舍的去富来客栈换上一壶酒。

    这些,都是蒲家家人这些天里所见到,听到的。流水大席的宏大场面,是他们平生第一次看到,建安人脸上的笑,比起长安的人来多多了,即使建安现在还不富足。

    世上竟然还有如此不把自己当做是官的人,难怪自家郎君千里迢迢也要把家具给送过来,难怪在建安,大家都在说宣德郎的好,都说他是星君下凡,这不由得让他们对生活在建安的人有点羡慕了起来,要知道,刚到的时候,他们还是以自己是长安来的为傲的。

    正月初六,是出门的好日子,这一天,蒲家人驾了马车回长安了,马车上满当当的全是王况送的东西,有金陵板鸭,有辣椒酱,有友粉,还有许多许多的冬笋,甚至,他们在路过池州的时候,还可以持了王况的一封信去杏花村运一车酒回去。

    也是这一天,王况带着林明,去到道观旁边的住户家里,商议好了,等正月一过,可以开工动土了,就给他们在别处另起个比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宽敞一倍的院子,起好后,他们就可以搬过去住了,这个地方,准备用来做将来流水大席和建安其他活动的主要场所。

    本来还是有那么一两家,念着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不肯相让的,但一听说是要建个将来可以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是听曲,或是舞龙,或是看花灯的场所,就都很爽快的让了出来。

    至于说图书馆,这时候的书只有字,很少有图的,为了避免争议,王况就给取了个公用书馆的名字,就建在县衙隔壁,房子是现成的,县衙里一座空了多年的仓库,稍微修缮一下,打扫打扫就可以用了。这样一来衙役们也能帮着照看点,二来邻着县衙门,自然有种肃穆的气氛,人们进去后也就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到他人读书。

    因为存书并不多,除了王况捐出来的百来本外,再加上林明和黄良及一些大户人家捐献的,也不过二百来本书,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复的,但是为了避免有人将书借回去后长时间不还的现象发生,因此目前是禁止将书带出去的,只能在馆内读或者抄写。

    借书的条件并不高,任何人都可以进来读书,不需要任何的凭证,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保证安静,保证不损坏书籍,保证不高声喧哗就行。

    公用书馆是在正月尾开放的,早在开放的前几天,林明就将布告贴满了县城各处,因此这一天,还没开门,许多人就等在门外了,甚至有些人是从几十里外起了个大早,冒着严寒赶来的,这些都是平日里几乎没什么书读的寒门士子,家里最多只藏得几本书,大多还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抄来的,如今有了免费的,大量的书籍可以看,自然是惟恐来得晚了,被人占了先。

    也是正月初六,富来客栈重新开门的这一天,来的食客发现,每个人面前都多了个空碟子,伙计们说,这是给客人们盛放骨头用的,这样桌上就能干净些,还说这是小东家说的,把骨头和其他垃圾盛在碟里而不是随意的吐在桌上和地上,那表示你这个人平日里是个懂礼节的人。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不大习惯的,但过得几天,常来的就习惯了,渐渐的他们就体会到了好处,首先桌面上干净多了也好看多了,自己在夹菜盛汤什么的时候也不会沾到袍袖上,地上也不会踩起来咯脚了。于是他们便也回家里学着起来,不就是多洗个碗么,总比地上桌上油腻腻的好多了罢?

第一九三章 活字

    第一九三章 活字

    正月里,真正让王况高兴的事情是大棚里种的菜竟然可以收获了,因为王况就惦记着吃绿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